第一章 泥沙特性2008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D3
(1.18)
3、沉速推导: F=W
D
2
CD
4
2
2g
= s
6
D 3 =
s 4 gD 3C D
不同的沉降状态,CD具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分别如下。 ①层流状态:CD与Red为直线关系,即CD=24/Red,则:
1 s D2 = g 18
紊 流 时 : C D 与 R e d 为 无 关 , 基 本 为 一 常 数 , C D ≈ const.。 过 渡 状 态 时 : CD与 Red成 曲 线 关 系 , 数 学 上 难 以 描 述 。
二、球体的沉速
CD与Red关系 曲线
二、球体的沉速
2、水下重力计算:
W s
(1.2)
3、算术平均粒径:长、中、短轴的算术平均值
D a b c 3
4、筛分粒径:通过筛分法获得的粒径近似值
(1.3)
一、泥沙的粒径
4.泥沙颗粒分级标准
二、沙样组成(群体性)
1、粒配曲线:表示天然沙颗粒组成的曲线 .绘制过程:取样→烘干→筛分→称重→点线→求各种特征值 .曲线坐标:半对数坐标
第一章 泥沙特性
前言:
由于水流条件的变化,有时水流挟带的泥沙沉积于河床,有 时水流从床面上攫取泥沙,从而造成河床淤积或冲刷,引起河床 演变。泥沙运动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泥沙运动规律是 河流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研究泥沙运动规律,首先应了解泥沙的基本特性,它包括: 1.几何特性:泥沙颗粒的形状、大 小及群体泥沙的组合特性 2.重力特性:泥沙颗粒的容重与淤积泥沙的干容重 3.水力特性:泥沙颗粒的沉降速度 4.对于细颗粒泥沙:还有物理化学特性;对于粘性土壤,还有生 物化学特性。
本章介绍泥沙的主要特性及其计算方法。
第一节 ㈠泥沙的粒径 一、泥沙的粒径
6V D
1/ 3
泥沙的几何特性
1、等容粒径:与泥沙颗粒容积相当的球体直径 (1.1)
2、几何平均粒径:相当于椭球体的等容粒径
D abc
1/ 3
abc / 6 =球体的体积 D 3 / 6 ) (椭球体的体积
s = 13.95 1.09 gD 13.95 D D
2
(1.35)
三、泥沙的沉速
4、 原 水 电 部 推 荐 公 式 :
① 层 流 区 (D<0.1mm):
1 s D2 = g 18
② 紊 流 区 : (D >1.5 mm)
(1.27)
= 1.14
s gD
(球 体 常 数 : 1.72)
(1.28)
③ 过 渡 区 : (0.1<D<2.0mm)
Sa g
1/ 3
s
1/ 3
1/ 3
D
g 1/ 3 s 2/3
1/ 3
s
W V
密实不含空隙的体积
2、常见值范围:=2.55~2.75T/m 3 ,通常取平均值 s =2.65T/m 3 。 3、有效比重:泥沙水下比重与水的比重之比,为无量刚值, a=1.65。
a
s
水的比重=1 T/m 3
(1.11)
二、泥沙的干容重与干密度
1、定义:泥沙沙样重量与沙样整个体积(含空隙)之比,单位同比重。 W 堆积含空隙的体积 V 2、常见值范围:=0.3~1.7T/ m3,变化范围很广。 3、影响干容重的因素: ①泥沙粒径:颗粒越大, 越大,变化范围小;颗粒越小, 越小,变化 范围大。如:D≤0.04mm, =0.55~1.25 T/ m3 D>0.2mm, =1.4~1.7 T/ m3 因为颗粒越小,空隙率e就越大。 韩其为研究得到: 3 D 1.41 D 4 1 1.89 0.472exp 0.095 D D1 D1
(1 .2 3)
= 1.068
s gD
( 球 体 常 数 : 1.72)
(1.24)
③ 过 渡 区 : (0 .15< D<1.5mm)
g 2/3 s = 1 / 3
2/3
D
(1 .25)
1 0.037 T 3.7 D (T: 温 度 ℃ ; D 0 = 0.15 c m) =0.081lg 83 D 0
R ed =
d =11.00×3.5/1000/10 -6 =38500>0.5,假定不符,不属层流
②假定处于紊流状态:则
= 1.72
s 2.65 1 9.8 3.5 / 1000= 0.41(m/s) gD = 1.72 1
d Red= =0.41×3.5/1000/10 -6=1432.1>1000, 假 定 符 合 , 属 紊 流
32.5 1.27D
试验范围:D=0.2~4.37mm。
(1.10)
第四章 泥沙的水力特性
一、泥沙沉降的不同形式
1、沉降过程: ①重力>阻力,加速下沉。 ②阻力逐渐增大,而重力恒定,加速度减小。 ③重力=阻力,加速度=0,泥沙匀速下沉,沉 速趋于稳定 2、沉速概念: 单颗粒泥沙在静止的无限大的清水水体中匀速下沉的速度 (cm/s)。
d
一、泥沙沉降的不同形式
3、沉降状态: ①沙粒雷诺数Red= d (沙粒惯性力与水流粘滞力的对比) 。 ②沉降状态: a、层流状态下降; b、紊流状态下降; c、过渡状态下降:
二、球体的沉速
1、 阻 力 计 算 公 式 : 球 体 沉 降 为 对 称 绕 流 , 其 阻 力 F与 2 成 正 比 :
•黄河的河漫滩沉积物就因孔隙 率的不同而有“铁板抄”与“晃 滩沙”的区别。
第二节 一、电化学性质
细颗粒泥沙的物理化学特性
1、比表面积 :泥沙颗粒表面积与其体积之比
4 D 2 / 4 6 3 D D / 6
(颗粒越细,该值越大) •比表面积的意义:反映泥沙颗粒的物化作用与重力作用的相对 大小, 越大,物化作用就越大。
T 0 K lg T
历 时 T的 干 容 重 初始干容重
(1-12)
④泥沙组成:组成越均匀,空隙率越大, 越小;组成越不均匀, 空隙率越小, 越大。
二、泥沙的水下休止角
• 泥沙水下休止角(°):
f tgφ
• 根据天津大学研究成果,泥沙水下休止角(°)与粒径D(mm) 有如下关系:
(球 体 常 数 : 1/18)
1.36b)
② 紊 流 区 : ((常 温 下 D>4.0mm, R e d >1000)
=1.044
s gD
(球 体 常 数 : 1.72)
(1.37)
③ 过 渡 区 : (常 温 下 0.1mm< D < 4.0mm, 0.5< R e d < 1000)
(Stocks 公 式 , 即 球 体 公 式 )
( 1.19)
s =1.068 gD
(冈 恰 洛 夫 公 式 )
(1.25)
③ 过 渡 区 : ( 0.1< D <1.5 mm): 冈 恰 洛 夫 早 期 公 式
( D 1.0mm) ( D 1.0mm)
二、泥沙的干容重与干密度
3、影响干容重的因素:
②淤积厚度:淤积越厚, 越大,变化范围小;淤积越浅, 越小,变化 范围大 如:官厅水库淤厚 10m处, =1.47~1.55 T/ m3;1m处, =0.73~1.30 T/ m3 因为淤积越厚,压得更密实;通常河床下层沙比上层沙的 大。 ③沉积历时:沉积越长, 越大;沉积越短, 越小;并且随沉积历时的 增加而趋向一个稳定值,其中大颗粒稳定历时短,而细颗粒 稳定历时长。
(平方关系)
(1.18)
②紊流状态:CD与Red为无关,基本为一常数,CD≈0.45。则:
= 1.72
s gD
(平方根关系)
(1.21)
③过渡状态:CD与Red成曲线关系,数学上难以描述。则:
=
s 4 gD 3C D
(1.23)
公式中多了一个参数:CD=f( ,D), 的计算式为隐函数。
(1.5)
1 D84 D50 D D 2 50 16
(1.6)
三、泥沙的空隙率
• 孔隙率:泥沙中孔隙的容积占沙样总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孔隙率 。
• 泥沙孔隙率因沙粒的大小及均匀度、沙粒的形状、沉积的情况以及沉 积后受力大小及历时长短而有不同。 • 对各类泥沙孔隙率一般为 粗沙:的孔隙率39%~40%, 中沙:41%-48%, 细沙:44%—49%。
(1 .26)
三、泥沙的沉速
2、 沙 玉 清 公 式 : (仍 以 D的 大 小 判 断 流 态 ) ① 层 流 区 ( D <0 . 1 m m ) , 与 冈 恰 洛 夫 完 全 一 致 。
1 s D2 = g 24
② 紊 流 区 : (D>2.0mm)
(球 体 常 数 : 1/18)
lg S a
3.790 lg 5.777 39
2 2
(1.29~1.31)
计算过程:
D
式 (1.30)
式 (1.31)
Sa
式 (1.29)
三、泥沙的沉速
3、 张 瑞 瑾 公 式 :
① 层 流 区 (常 温 下 D<0.1mm, R e d <0.5)
1 s D2 = g 25.1
二、压密过程与物理性质的变化 • 沙、砾石、卵石类粗颗粒泥沙一旦沉积到河底,不再压密。
• 细颗粒泥沙,特别是粘土颗粒在沉积时会连结成絮团, 在 自重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沉积固结过程如下:
第三节
一、泥沙的容重与密度
泥沙的重力特性
1、定义 s :泥沙颗粒单位体积的重量(T/m 3 、KN/m 3 )。
一、电化学性质
2、双电层及吸附水膜的特性 (1)细泥沙颗粒在含有电解质的水中, 颗粒周围会形成双电层、吸附水膜。
• 细泥沙颗粒表面带有负电荷,吸引反离子, 形成吸附层(固定层)+扩散层 • 细泥沙颗粒表面带有负电荷,同时也吸引水分子, 形成粘结水+粘滞水=束缚水
(2)双电层的电位变化
•泥沙颗粒表面带负电荷后,就有一定的电位值, 此电位值与扩散层外的自由电位之差称为热力学 电位,或ψ0电位。 •在吸附层内,电位线性降落,所剩余的电位差, 即吸附层与扩散层交界面的电位与扩散层外自由 电位之差称为电动电位,或ζ电位。 •ζ电位的数值及双电层的厚度与水中电解质的离子浓度及价数有关。
F CD
4
D 2
2
2g
(1.1 4 )
CD— — 阻 力 系 数 ,
CD f (形状、方位、表面粗糙 度、水流紊动强度、 ed ) R
层 流 时 : CD与 Red为 直 线 关 系 , 斯 托 克 斯 导 出 :
F 3D,其中CD 24 / Red
(1.15、 16 )
二、沙样组成(群体性)
2、中值粒径D50:表示大于和小于该粒径的泥沙重量各占一半。
3、平均粒径Dm:粒径按其所占重量的百分比为权的加权平均值
Dm
D
i 1
n
im i
P
100
(1.4)
4、拣选系数非均匀系数):表示泥沙组成的非均匀程度,=1 均匀,越大越不均匀
D75 D 25
5、均方差 :也表示泥沙组成的非均匀程度,=1 均匀,越大越不均匀
பைடு நூலகம்
三、泥沙的沉速
• 天然泥沙为非球体,下沉阻力对于球体,阻力系数多通过试验确定。
1、 冈 恰 洛 夫 公 式 : (以 D的 大 小 判 断 流 态 )
① 层 流 区 (D<0.15mm)
1 s D2 = g 24
② 紊 流 区 : (D>1.5 mm)
(球 体 常 数 : 1/18 )
二、球体的沉速
4、 计 算 实 例 1: 已 知 : 球 体 颗 粒 D=3.5mm, = 10 - 6 m 2 /s, s =2.65T/m 3 , 请 计 算 。
解:①假定处于层流状态:则
1 2.65 1 (3.5 / 1000) 2 1 s D2 9.8 = =11.00(m/s) = g 6 18 1 1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