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的分类与临床表现
(整理)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一、临床基础高脂血症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高密度脂蛋白(HDL)低!高脂血症的分型我国的简易临床分型:高胆固醇血症——TC高高甘油三酯血症——TG高混合型高脂血症——TG、TC都高高密度脂蛋白低——HDL低世界卫生组织的分型:五型六类:Ⅰ型、Ⅱ型(包括Ⅱa和Ⅱb)、Ⅲ型、Ⅳ型、Ⅴ型血脂水平表5-7 各类脂类血浆水平的临床意义(mmol/L)高血脂症的临床表现常无任何症状和体征脂质在真皮内沉积——黄色瘤(少见);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动脉硬化(冠心病、周围血管病)体检:①血脂高于同性别正常值;②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同性别正常值;③多伴有脂肪肝和肥胖;④可出现角膜弓和脂血症眼底改变;⑤可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血小板功能亢进等。
二、治疗与合理用药高血脂症的非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
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
①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少吃动物脂肪、肥肉,多吃蔬菜、水果、谷物,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
②减轻体重,坚持有规律的体力劳动和运动,增加肝脏内的脂肪的分解和消耗。
③控制诱发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减少饮酒或戒烈酒、控制摄盐和血压、戒烟。
治疗原则首先采用饮食疗法、膳食控制、增加运动其次消除恶化因素(吸烟、饮酒、肥胖)最后考虑药物治疗常用血脂调节药的种类续表续表续表常用血脂调节药的种类①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他汀②贝丁酸类—— **贝**:吉非贝齐、苯扎贝特、非诺贝特、氯贝丁酯③烟酸类——烟酸、阿昔莫司④胆酸螯合剂——考来**:考来烯胺、考来替泊⑤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依替米贝⑥其他——普罗布考、泛硫乙胺、益多酯、ω-3脂肪酸常用血脂调节药的不良反应①他汀类——横纹肌溶解(肌炎、肌痛、CPK升高)肝损害(AST/ALT升高)②贝丁酸类——消化道反应、横纹肌溶解③烟酸——低血压④考来 * *——便秘、胆石症、消化不良、脂肪泻血脂调节药的选用表5-9 调节血脂药的选用参考血脂调节药的选用①单纯TC升高或者以TC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首选他汀类;②单纯TG升高或以TG身高为主的混合型,首选贝丁酸类;③TG和TC均衡升高:贝丁酸 + 胆酸鳌合剂④HDL-ch低下:首选贝丁酸或阿昔莫司⑤防止脂质浸润沉积:吡卡酯、泛硫乙胺血脂调节药的联合作用(了解)严重、家族性高脂血症,单药难以控制,提倡联合用药。
高血脂的类型介绍
高血脂的类型介绍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毫摩尔/升。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即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9.0毫摩尔/升。
高血脂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与先天性和遗传有关,是由于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所致,或由于环境因素饮食、营养、药物和通过未知的机制而致。
继发性多发生于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等有关。
高血脂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
尽管高脂血症可引起黄色瘤,但其发生率并不很高;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又是一种缓慢渐进的过程。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和异常体征。
不少人是由于其他原因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时才发现有血浆脂蛋白水平升高。
糖尿病糖尿病对血管壁上皮细胞的危害与冠心病相当,同样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吸烟吸烟是高血脂发病的头号危险因素,因为为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逐渐损伤血管的上皮细胞,使上皮细胞间的缝隙增大,导致血脂随血液流经这段血管时,就能像水中的泥沙一样通过上皮细胞的缝隙,在血管壁内沉积形成血栓。
高血压血压过高,使血管上皮细胞长期受到高压冲击,发生变性、功能减退,从而让血脂伺机进入血管壁。
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如果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直系亲属中男性发病早于55岁,女性早于65岁,很有可能其本人基因上也有缺陷,天生血管内壁功能不好,同样有可能导致高血脂。
高血脂饮食方案
高脂血症
一、什么是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总胆固醇超过
5.69mmol/L,血清甘油三酯超过
1.6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
过36.4mmol/L,或者高密度脂蛋白低
于0.91mmol/L。
主要是由于营养过剩,
脂肪代谢紊乱等引起,也可继发于其
他疾病,比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也可以是家族遗传性高脂血症。
二、高脂血症临床表现
高脂血症早期可能没有特异型表现,多
数患者在发生了冠心病、脑中风后才发
现血脂异常,可表现为头晕、头痛、胸
闷、胸痛、乏力等。
三、高脂血症危害
1、导致脂肪肝,甚至肝硬化。
2、导致高血压,进而使脑血栓的发生率增高。
3、心肌缺血加重,导致心绞痛、冠心病,甚至心肌梗死的发生。
四、高脂血症的预防与保健
1、日常饮食应提倡清淡,宜限制高脂
肪、高胆固醇饮食,比如肥肉、动物
脑髓、蛋黄、黄油等。
2、绝对戒烟限酒。
3、适量运动并减重,是预防高血脂的重
要措施,比如慢跑、太极拳、乒乓球
等非剧烈运动。
血脂六项
血脂六项检测一、高脂血症分为六型:1.Ⅰ型高脂蛋白血症:主要是血清中乳糜微粒浓度增加所致。
将血清至于4℃冰箱中过夜,见血清外观顶层呈“奶油样”,下层澄清。
测定血脂主要为甘油三酯升高,胆固醇水平正常或轻度增加。
2.Ⅱ型高脂蛋白血症,又分为Ⅱa型和Ⅱb型。
(1)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清中LDL水平单纯性增加。
血清外观澄清或轻微混浊。
测定血脂只有单纯性胆固醇水平升高,而甘油三酯水平则正常,此型临床常见。
(2)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清中VLDL和LDL水平增加。
血清外观澄清或轻微混浊。
测定血脂见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增加。
此型临床相当常见。
3.Ⅲ型高脂蛋白血症:主要是血清中乳糜微粒残粒和VLDL残粒水平增加,其血清外观混浊,常可见一模糊的“奶油样”顶层。
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均明显增加,此型在临床上很少见。
4.Ⅳ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清外观可以澄清也可以混浊,主要以血清甘油三酯升高的程度而定,一般无“奶油样”顶层,血清甘油三酯明显升高,胆固醇水平可正常或偏高。
5.Ⅴ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清中乳糜微粒和VLDL水平均升高,血清外观有“奶油样”顶层,下层混浊,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均升高,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
二、血脂检测的注意事项为了减少对血脂测定结果的影响,测定前最好注意以下事项:1、抽血前至少2周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近期内体重稳定;无急性病、外伤、手术等意外情况。
2、抽血前3天避免进食高脂饮食,24小时内不饮酒,不进行剧烈运动。
3、应在禁食12~14小时后空腹抽血。
4、除卧床患者外,一般应坐位休息5分钟后抽血。
静脉穿刺过程中止血带使用不应超过1分钟。
5、抽血前最好停用影响血脂的药物(如血脂调节药、避孕药、某些降压药、激素等)数天或数周,否则应记录用药情况。
6、妊娠后期各项血脂都会增高,只有产后或终止哺乳后3个月检测血液,才能反映其基本血脂水平。
三、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1.甘油三酯(TG) 参考值:0.56~1.69mmol/L 临床意义: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受年龄、性别和饮食的影响。
高血脂的分类与临床表现
高血脂的分类与临床表现高血脂在我国已不少见,尤其在成年人中更多见。
有调查资料显示,成人中血总胆固醇(TC)或三酰甘油(TG)升高者约占10%-20%,甚至儿童中也有近10%血脂升高,而且高血脂的发生率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因为病人往往同时还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降低,所以我认为,将“高血脂”称为“血脂异常”或许更合适。
1.根据发生异常改变的血脂成分的不同,临床上将高血脂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或两者兼有三种类型:(1)高胆固醇血症:正常人的血总胆固醇应低于5.2mmol/L,如果超过5.72mmol/L可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血总胆固醇含量介于二者之间为边缘性或临界性升高,也属于不正常情况。
血总胆固醇升高的确切原因尚不详细。
有的发病与家族遗传有关,其家人中多有血胆固醇升高,而且有的很年轻就发生冠心病。
有的病人可能因长期大量进食含胆固醇甚多的食物,而是血总胆固醇升高。
此外,肥胖、年龄增长(老年)、女性绝经等也与血总胆固醇升高有关。
总之,大多数病人的发病是遗传基因缺陷或者这种缺陷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只是目前尚难于对每位病人的病因作出诊断。
因而成为“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少数病人的发病是其他疾病,如甲状腺机能过低、慢性肾病、糖尿病所致;某些药物如利尿剂中的双氢克尿塞、激素类中的泼尼松或地塞米松等长期服用也可导致血胆固醇增高,因为这类病人的发病是在原有的疾病基础上产生,故称为继发性胆固醇血症。
不论本病为原发或继发,它们常有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血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是促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所以,高胆固醇血症的防治是预防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措施之一。
(2)高三酰甘油血症:凡血三酰甘油超过1.7mmol/L即为本症。
其病因也与饮食有关,长期进食含糖类过多的食品、饮酒、吸烟,以及体力活动过少都可引起其发生。
三酰甘油明显升高常见于家族遗传疾病,与遗传基因异常有关,这些病人的血液抽出后,上层往往像奶油状,下层则浑浊。
高血脂相关知识ppt课件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正常范围通常>1.0mmol/L,较高水平与心 血管保护作用相关。
正常范围因心血管疾病风险而异,一般 <3.4mmol/L为合适水平。
实验室检查前准备工作
空腹要求
一般需要空腹12小时以上,避免饮食对 血脂水平的影响。
禁止饮酒
检查前24小时内禁止饮酒,以免影响血 脂代谢。
并发症
长期高血脂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危及生命常范围
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正常范围通常为<5.2mmol/L,但可能因年 龄、性别等因素有所不同。
正常范围一般<1.7mmol/L,升高与心血管 疾病风险增加相关。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
风险评估模型
常用的风险评估模型包括Framingham风险评分、中国心血 管病预防指南等,通过综合多个危险因素来评估个体未来发 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应用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如生活方式调整 、药物治疗等。同时,对于高风险人群,应加强监测和随访 ,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血管事件。
03
生活方式干预策略
饮食调整原则与建议
控制总能量摄入
根据个体情况,合理控制每日膳食 总能量摄入,避免能量过剩导致血
脂升高。
限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 入,降低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摄
入。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 谷物、豆类、蔬菜、水果等,有助 于降低血脂水平。
冠心病、脑卒中等事件预警信号识别
预警信号
胸痛、胸闷、心悸、气短 、头晕、头痛、肢体麻木 等可能是冠心病、脑卒中 的预警信号。
高血脂并发症的常见症状及诊断
呼吸困难
冠心病患者经常会出现呼吸急促,尤其是在运动后。
高血压的发生机制
高血压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遗传、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等。这些因素常常相互交织,导致血压调节系统失衡。
1
遗传因素
家族历史影响个体风险。
2
环境影响
饮食和运动习惯对血压至关重要。
3
生理变化
脂蛋白
脂蛋白有多种类型,分别承担不同的运输任务。LDL和HDL是最常提到的类型。
饱和脂肪
饱和脂肪通常在动物性食品中发现。过量摄入可能与高血脂相关。
高血脂的主要症状
无症状
在早期阶段,高血脂通常没有明显症状。许多患者并不会意识到自己有这个问题。
疲劳感
患者可能会感到异常疲劳。这种疲劳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生活方式
吸烟和过量饮酒会显著增加高血脂风险。改善生活方式有助于风险降低。
高血脂的生活方式干预
1
饮食调整
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增加纤维素来源如水果和蔬菜。
2
定期锻炼
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增强心血管健康。
3
戒烟限酒
戒烟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减少酒精摄入降低血脂水平。
高血脂的药物治疗
降脂药物
高血脂患者的心理健康
情绪波动
高血脂患者常常经历焦虑和抑郁,导致情绪不稳定。
社交隔离
健康问题可能导致患者远离社交活动,增加孤独感。
自我管理压力
患者需应对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感到压力。
支持需求
患者往往需要家庭与朋友的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高血脂患者的随访管理
定期检查
高血脂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脂检测,以监测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
高血脂
高血脂一.定义:高血脂是指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使血浆中血脂含量高于正常范围。
由于脂质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血浆中脂质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因此,高血脂症实际上也可以认为是高脂蛋白血症。
高血脂症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二者都高的复合性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众多的相关疾病。
比如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
二.临床表现:1.高血脂较重时会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会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并出现相应表现。
2.长期血脂高,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冠心病和周围动脉疾病等,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间歇性跛行(肢体活动后疼痛)。
3.少数高血脂还可出现角膜弓和脂血症眼底改变。
角膜弓又称老年环,若发生在40岁以下,则多伴有高血脂症,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多见,但特异性不强。
高脂血症眼底改变是由于富含甘油三酯的大颗粒脂蛋白沉积在眼底小动脉上引起光折射所致,常常是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并伴有乳糜微粒血症的特征表现。
三.治疗:1.推拿疗法操作:以头面部、上肢、腰背部、下肢为主,分别取坐位、俯卧、平卧等姿势,采用滚、按、揉、推、拿、拨、叩等手法,以患者自觉明显酸、胀感为度,每次推拿20~30分钟,20次为一疗程。
疗效:治疗26例中,胆固醇下降17例,不变9例,总有效率为65%;β-脂蛋白下降20例,不变6例,总有效率为77%。
2.高血脂饮食调整1). 限制高脂肪食品:高血脂患者要严格选择胆固醇含量低的食品,如蔬菜、豆制品、瘦肉、海蜇等,尤其是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
不过,高血脂患者不能片面强调限制高脂肪的摄入,因为一些必需脂肪酸的摄入对身体是有益的。
适量的摄入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控制饱和脂肪酸)的饮食是合理的。
各种植物油类,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均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而动物油类,如猪油、羊油、牛油则主要含饱和脂肪酸。
高脂血症特点与分型
高脂血症特点与分型一、高脂血症定义与分类。
血脂异常,俗称高脂血症,通常指血清中总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实际上,血脂异常也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
根据空腹静脉血清检测指标将血脂异常分为4种,分别为: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TC≥5.2mmol/L)、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TG≥1.7mmol/L)、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mmol/L)、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mmol/L),当上述血脂指标一项及以上异常则可诊断为血脂异常。
从临床实用角度将血脂异常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以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详见附录。
二、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及分型。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诊治具有自身的特点,将其纳入“血瘀”“痰湿”“脂膏”等范畴,病因在于饮食不节、嗜食油腻甘甜、醇酒厚味、情志失调、过逸少劳等,造成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体内液体代谢失常,形成瘀血、湿浊、痰凝等病理产物,最终致病。
该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以痰瘀为标,正虚为本,常见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如下。
1、痰浊内阻型:身体肥胖,肢体沉重感,头昏多眠,容易困倦,胸闷气短,大便黏或不成形,舌体胖大,舌苔粘腻,脉滑。
2、痰瘀互结型:身体肥胖,肢体沉重感,头昏多眠,容易困倦,胸刺痛或闷痛,口唇暗紫,大便黏腻,舌体胖大,舌苔粘腻,或舌质紫暗,或舌体有瘀点瘀斑,脉滑或涩。
3、气滞血瘀型:胸部或胁部胀满,或针刺样疼痛,情绪低落或急躁易怒,喜欢长叹气,口唇紫暗,舌暗红,有瘀点或瘀斑,脉细涩。
4、气虚血瘀型:气短乏力,精神疲倦,少言懒言,胸部或胁部针刺样疼痛,活动后诱发或加重,出汗多,舌淡暗或淡紫或有瘀斑、瘀点,脉涩。
5、肝肾阴虚型:头晕耳鸣,腰酸腿软,手心、脚心发热,心烦失眠,健忘多梦,舌红,舌苔少,脉细数。
6、脾虚湿盛型:身体困倦,大便不成形或腹泻,饮食无味,食后腹胀,舌淡,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色白粘腻,脉细弱或濡缓。
了解常见的血脂异常
了解常见的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脂肪含量异常偏高或偏低,是临床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
正常的血脂水平对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而血脂异常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并探讨其原因、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血脂异常类型1. 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
常见的高脂血症类型包括高TG高CHOL 型、高TG低CHOL型、高TG正常CHOL型等。
2. 低脂血症:低脂血症是指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脂类物质的含量过低。
低脂血症可能导致能量供应不足、细胞功能异常等问题。
二、血脂异常的原因1. 遗传因素:血脂异常可与家族遗传有关。
例如,某些基因变异会导致胆固醇合成或清除功能减弱,引发高脂血症。
2. 高能量饮食:高脂肪、高糖分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血脂异常,尤其是高甘油三酯型或高胆固醇型高脂血症。
3.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缺乏规律的体育锻炼也是导致血脂异常的原因之一。
运动能有效调节脂质代谢,促进脂肪的分解和利用。
三、血脂异常的症状1. 高脂血症症状:高脂血症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长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管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症状,如心绞痛、冠心病等。
2. 低脂血症症状:低脂血症较为罕见,一般常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的症状,如神经系统症状(头晕、记忆力减退等)和肝脏症状(黄疸、腹胀等)。
四、预防和治疗方法1. 饮食调控:合理饮食是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的重要措施。
建议摄入富含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限制高含脂肪和高糖分食物的摄入。
2. 规律运动: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有助于提高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改善血脂异常。
3. 管理体重:合理控制体重对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至关重要。
减少过量的能量摄入和加强体力活动有助于减轻体重,改善血脂水平。
高脂血症临床诊断标准
高脂血症临床诊断标准
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的脂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脂质物质。
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对高脂血症的临床诊断至关重要。
高脂血症的临床诊断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血脂检测,通过测定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来确诊高脂血症。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胆固醇水平应该在5.18mmol/L (200mg/dL)以下,甘油三酯水平应该在1.70mmol/L(150mg/dL)以下。
超过这个范围的血脂水平可能提示高脂血症。
2. 临床症状,高脂血症患者可能出现胸闷、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症状。
这些症状结合血脂检测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3. 其他危险因素,除了血脂水平,高脂血症的诊断还需要考虑其他危险因素,比如家族史、肥胖、吸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
这些因素也会增加患高脂血症的风险。
总之,高脂血症的临床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血脂水平、临床症状和其他危险因素。
及时发现和治疗高脂血症对预防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高脂血症,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高脂血症的分型和分类(建议收藏)
1976年WHO建议将高脂血症分为六型:(1)Ⅰ型高脂蛋白血症:主要是血浆中乳糜微粒浓度增加所致.将血浆至于4℃冰箱中过夜,见血浆外观顶层呈“奶油样",下层澄清。
测定血脂主要为甘油三酯升高,胆固醇水平正常或轻度增加,此型在临床上较为罕见.(2)Ⅱ型高脂蛋白血症,又分为Ⅱa型和Ⅱb型。
①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浆中LDL水平单纯性增加.血浆外观澄清或轻微混浊。
测定血脂只有单纯性胆固醇水平升高,而甘油三酯水平则正常,此型临床常见. 。
..。
文档交流②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浆中VLDL和LDL水平增加。
血浆外观澄清或轻微混浊。
测定血脂见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增加。
此型临床相当常见。
...。
..文档交流(3)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又称为异常β—脂蛋白血症,主要是血浆中乳糜微粒残粒和VLDL残粒水平增加,其血浆外观混浊,常可见一模糊的“奶油样”顶层.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均明显增加,且两者升高的程度(以mg/dL为单位)大致相当。
此型在临床上很少见。
..。
..。
文档交流(4)Ⅳ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浆VLDL增加,血浆外观可以澄清也可以混浊,主要视血浆甘油三酯升高的程度而定,一般无“奶油样"顶层,血浆甘油三酯明显升高,胆固醇水平可正常或偏高。
.。
...。
文档交流(5)Ⅴ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浆中乳糜微粒和VLDL水平均升高,血浆外观有“奶油样”顶层,下层混浊,血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均升高,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
...。
..文档交流高脂血症的分类血脂主要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酯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
...。
.文档交流1、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
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
70毫摩尔/升. ..。
.。
文档交流(2)高甘油三酯血症:约占20%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
高血脂
三、高脂血症的危害
隐匿的 渐进的 全身性的 从小开始哦
高血脂是引起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脂 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险因素,还可导致脂肪肝、 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 尿酸血症。
1、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衰老的病理基础; 2、高脂血症会导致高血压; 3、高脂血症与高血糖的相互促进; 4、高脂血症会导致冠心病; 5、高血脂会导致肝部功能损伤。
冬笋是一种高蛋白、低淀粉食品,对 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 动脉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豆疗偏方——绿豆海带汤
用料:海带、绿豆、红糖各150 克
制法:将海带用温水泡发,洗 净后切成块,与绿豆共煮至烂 熟,加红糖调服。
解“食”疗效
绿豆含有丰富营养元素,有增进食欲、 降血脂、降低胆固醇、抗过敏、解毒、 保护肝脏的作用。
辣椒
辣椒含维生素C的比例 在所有食物中最高。 维生素C可以改善机体 微循环,减低毛细血 管脆性,同时维生素C 还能够降低胆固醇的 含量,是一种天然的 降脂食物。
芹菜
芹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 矿物质,还含有较多的粗 纤维,能增强胃肠蠕动, 有很好的通便作用,能帮 助排除肠道中多余的脂肪。 国外已有研究证实,经常 食用芹菜的人,体内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醇的含量显著下降,而且
菌疗偏方——冬笋香菇
用料:香菇50克,冬笋50克,盐2克, 白砂糖10克,淀粉15克,油15克
制法:将香菇洗净,浸泡开后剪去根, 冬笋切片与香菇、精盐、白糖、味精、 淀粉、熟色拉油拌和,放入微波炉内,
加盖高火5分钟,中途搅拌一次。
解“食”疗效
香菇中含有嘌呤、胆碱、酪氨酸、 氧化酶以及某些核酸物质,能起到 降血压、降胆固醇、降血脂的作用, 又可预防动脉硬化、肝硬化等疾病。
什么是高血脂
什么是高血脂
文章目录一、什么是高血脂二、查血脂的注意事项三、高血脂的注意事项
什么是高血脂1、什么是高血脂
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
血脂增高叫高血脂,但在临床高血脂常称作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病症,在中老年人当中发病率高,它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乃至冠心病、脑血栓、脑出血等,危及生命。
因此,高脂血症不仅是血脂高一点,其严重性绝对不能忽视。
血脂过高的原因是进食含脂肪和胆固醇类食物过多,同时与遗传因素等有关系。
2、高血脂的临床表现
2.1、轻度高血脂通常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没有症状不等于血脂不高,定期检查血脂至关重要。
2.2、一般高血脂的症状多表现为:头晕、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胸闷、心悸等,还会与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相混淆,有的患者血脂高但无症状,常常是在体检化验血液时发现高脂血症。
另外,高脂血症常常伴随着体重超重与肥胖。
2.3、高血脂较重时会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会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并出现相应表现。
3、高血脂的危害
3.1、高血脂会导致肝部功能损伤,长期高血脂会导致脂肪肝,而肝动脉粥样硬化后受到损害、肝小叶损伤后,结构发生变化,而后导致肝硬化,。
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背景介绍:高血脂症是指血浆中脂质水平异常升高的一组代谢性疾病,主要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
高血脂症是全球范围内影响人群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本文通过分析一位高血脂症患者的病例,以探讨该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
病例描述:某患者,男性,45岁,有高血脂家族史。
最近体检发现,该患者总胆固醇为7.5mmol/L,LDL-C为5.0mmol/L,甘油三酯为2.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2mmol/L。
此外,该患者还有轻度肥胖、高血压等相关病史。
在体检后,患者开始接受进一步检测和治疗。
临床表现: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能包括胸痛、心肌梗死、中风、血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然而,有部分病例症状较轻或者无明显症状,只能通过检测来发现异常脂质水平。
在本例中,患者除了高血脂症的检测值异常外,还出现了轻度肥胖和高血压等症状。
诊断和分类:根据患者的脂质检测值,可以将高血脂症进一步分类为混合型、高甘油三酯型和高胆固醇型,每种类型的治疗策略略有不同。
在本例中,该患者主要是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升高,属于高胆固醇型高血脂症。
治疗方法:高胆固醇型高血脂症的治疗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饮食调节、生活方式改变和体育锻炼。
药物治疗常采用他汀类药物,例如辛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
在本例中,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并开始使用辛伐他汀进行药物治疗。
随访和效果评估:治疗开始后,患者需定期随访并进行效果评估。
通过随访可以评估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以及饮食、生活方式改变的效果。
效果评估主要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脂质水平、体重控制情况、血压等指标来确定。
根据本例,该患者需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脂质水平的检测,以评估治疗的效果。
结论:高血脂症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对患者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中医高血脂症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高血脂症患者的诊疗规范一、临床表现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可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或两者兼有。
可在相当长时间无症状,其主要表现有两方面,即脂质在皮内沉积引起黄色瘤以及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周围血管病。
二、治疗方法1.艾灸疗法【主穴】手三里、足三里、神阙。
【操作】选用华佗牌灸用太乙条在相距穴位皮肤10cm 处,在以穴位为中心直径5mm范围内回旋灸,每个穴位灸5min,共治疗25min。
2.穴位注射【主穴】双侧曲池、足三里、三阴交、丰隆。
【操作】选用丹参注射液8ml用0.55mm×40mm针头的5ml一次性注射器给患者注射。
局部用75%乙醇消毒后,于相应穴位进针,待酸胀得气后回抽无血,将丹参注射液注入,每穴1ml。
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穴位敷贴【主穴】足三里、丰隆、三阴交、脾俞、中脘。
【药物】麝香20g,沉香65g,冰片15g。
【操作】先把沉香粉碎后,再按配方将其他药材放入研钵内反复研磨,混合均匀后储瓶备用。
用时取药粉0.5g放在所选穴位上,用胶布固定。
每周敷药3次,一般21天为1个疗程。
3.耳穴压豆【主穴】脾、胃、肝、肾、心。
【配穴】脑、降压沟、神门、额、交感等。
【操作】将木香顺气丸置于6mm×6mm大小的胶布上,每次选上述穴位中的6~8个贴压,嘱患者自行按压,使耳廓充血、胀痛,按压力度适中,避免皮损引起感染。
每日按压5次,每次按压5min,每3~4天换帖,两耳交替,30天为1个疗程。
4.拔罐疗法【操作】沿膀胱经背部第一侧线进行走罐,患者俯卧位,以凡士林油均匀涂于背部,根据患者体质及耐受程度,取大小合适的玻璃罐,以适当的力度吸附于背部,推动其上下移动,要求在移动过程中患者没有明显疼痛感,上下推动5次,以出现皮下瘀点或瘀斑为度。
选取心俞、膈俞、肝俞中一个腧穴,在穴位处观察是否有小络脉扩张或浮于皮肤上,如有,则选用三棱针点刺其上;如没有,则选用七星针扣刺,中等力度,以出现血珠为度。
高血脂百度百科
高脂血症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脂血症常为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proteinemia),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两者兼有,临床上分为两类:①原发性,罕见,属遗传性脂代谢紊乱疾病;②继发性,常见于控制不良糖尿病,饮酒、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肾透析、肾移植、胆道阻塞,口服避孕药等。
症状体征一.病史,症状:原发性者见于儿童,继发性者多在20岁后发病,多数人无症状仅于体检时发现,也可早年发生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中风,周围血管病,常伴有肥胖,葡萄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发生急性胰腺炎,常出现黄斑瘤位于上,下眼睑或腱黄瘤在肢体伸侧肌腱,如鹰嘴,髌,足跟部,伴有肌腱炎时有痛感和压痛。
二.体检发现:可有肥胖,周围神经炎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糖尿病等的体征。
三.辅助检查:(一)血脂,血浆总胆固醇<5.2mmol/L是理想水平;5.2~6.2mmol/L为临界;≥6.2mmol/L 为过高,血浆甘油三酯<1.7mmol/L为理想;1.7~2.3mmol/L为临界;>2.3mmol/L为过高。
(二)脂蛋白,测定LDL和HDL比总胆因醇更有意义,LDL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相关,HDL水平升高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2 用药治疗高血脂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或延后发生。
虽然有部份高血脂症是家族遗传,无法预防,但它也是一种文明病。
此外,有遗传因子的人若饮食生活习惯不当,高血脂症也可能提早报到。
高血脂症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合理的膳食结构,高血脂症的饮食原则是“四低一高”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高纤维膳食。
1.控制热量的摄入,每人每天的热量摄入应控制在294卡/公斤体重内,控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也应十分严格,每人每天不宜超过300毫克,尽量不吃或少吃动物内脏,蛋类每天不超过一个,应提倡吃含有花生油的植物油。
高血脂的临床诊断标准
高血脂的临床诊断标准
高血脂症,一般指血脂异常,诊断标准为正常成年人空腹血清中总胆固醇≥6.2mmol/L(240mg/dl)和(或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mmol/L(160mg/dl)和(或者)甘油三酯≥2.3mmol/L(200mg/dl)。
如果总胆固醇≥6.2mmol/L(240mg/dl),甘油三酯不超标,则称之为高胆固醇血症;如果甘油三酯≥2.3mmol/L(200mg/dl),胆固醇不超标则称之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如果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超标,则称为混合型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患者大多数可能并没有临床表现,只有部分患者会出现黄色瘤、角膜弓的体征。
所谓黄色瘤,是指脂质沉积在肌腱和皮肤内形成局限性皮肤结节,可呈现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
虽然血脂异常大多没有明显症状,但是脂质可能会在血管内皮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脑中风及和周围血管病变等,因此需要及时治疗。
一般来说使用较多的是他汀类降脂药,此外,如甘油三酯明显升高,还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通常加用贝特类降脂药。
需要注意,高脂血症除了应遵医嘱药物治疗外,还应调整生活方式。
药物使用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脂的诊断标准
高血脂的诊断标准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脂质含量异常升高的病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脂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还容易导致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如糖尿病、脂肪肝等。
因此,及早发现和有效控制高血脂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高血脂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高血脂的类型。
高血脂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两种,它们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脂质成分。
在临床上,我们通常会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这四个指标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高血脂。
其次,根据国际上的共识和指南,高血脂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总胆固醇(TC),正常值应该在5.18mmol/L(200mg/dL)以下,如果TC水平超过这个值,就可能存在高胆固醇血症。
2. 甘油三酯(TG),正常值应该在1.7mmol/L(150mg/dL)以下,如果TG水平超过这个值,就可能存在高甘油三酯血症。
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值应该在3.37mmol/L (130mg/dL)以下,如果LDL-C水平超过这个值,就可能存在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值应该在1.04mmol/L (40mg/dL)以上,如果HDL-C水平低于这个值,也可能存在高血脂的情况。
在实际诊断中,医生通常会综合考虑以上四个指标,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家族史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患有高血脂。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诊断标准并非刻板的数字,而是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来进行判断。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以及已经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高血脂的诊断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及早发现和有效控制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四个指标,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可以准确判断是否患有高血脂,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高血脂的分类与临床表现
高血脂在我国已不少见,尤其在成年人中更多见。
有调查资料显示,成人中血总胆固醇(TC )或三酰甘油(TG )升高者约占10%-20%,甚至儿童中也有近10%血脂升高,而且高血脂的发生率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因为病人往往同时还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的降低,所以我认为,将“高血脂”称为“血脂异常”或许更合适。
1.根据发生异常改变的血脂成分的不同,临床上将高血脂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或两者兼有三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正常人的血总胆固醇应低于5.2mmol/L ,如果超过5.72mmol/L 可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血总胆固醇含量介于二者之间为边缘性或临界性升高,也属于不正常情况。
血总胆固醇升高的确切原因尚不详细。
有的发病与家族遗传有关,其家人中多有血胆固醇升高,而且有的很年轻就发生冠心病。
有的病人可能因长期大量进食含胆固醇甚多的食物,而是血总胆固醇升高。
此外,肥胖、年龄增长(老年)、女性绝经等也与血总胆固醇升高有关。
总之,大多数病人的发病是遗传基因缺陷或者这种缺陷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只是目前尚难于对每位病人的病因作出诊断。
因而成为“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少数病人的发病是其他疾病,如甲状腺机能过低、慢性肾病、糖尿病所致;某些药物如利尿剂中的双氢克尿塞、激素类中的泼尼松或地塞米松等长期服用也可导致血胆固醇增高,因为这类病人的发病是在原有的疾病基础上产生,故称为继发性胆固醇血症。
不论
2
本病为原发或继发,它们常有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升高,血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是促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所以,高胆固醇血症的防治是预防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措施之一。
(2)高三酰甘油血症:凡血三酰甘油超过1.7mmol/L 即为本症。
其病因也与饮食有关,长期进食含糖类过多的食品、饮酒、吸烟,以及体力活动过少都可引起其发生。
三酰甘油明显升高常见于家族遗传疾病,与遗传基因异常有关,这些病人的血液抽出后,上层往往像奶油状,下层则浑浊。
他们较易发生急性胰腺炎。
糖尿病、胆道阻塞等疾病也可促使“继发性三酰甘油血症”的发生。
三酰甘油增高也很可能是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病人还同时有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的升高,如果其HDL-C 明显降低,便更易促发冠心病。
(3)混合性高血脂:血中总胆固醇与三酰甘油同时升高者即可诊断为本病。
其病因也与遗传、饮食或其他疾病有关,由于两种血脂成分均异常,以及HDL-C 常常明显降低,引发冠心病的可能性更大。
血脂异常确诊后,病人应检血糖、肝、肾功能和有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内容,并注意尽可能确定有无促发血脂异常的其他疾病,必要时还需化验家族中有关成员的血脂,以便查明病因,为进一步治疗打下基础。
2.由于脂质不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才能在血液循环中运转。
因此,高血脂常为高蛋白血症反映,据此可将高血脂分为:
3
(1)Ⅰ型高脂蛋白血症:本病常在青少年时期,且多在10岁以前即被发现,其主要临床表现是:①在肘、背和臀部可见皮疹样的黄色瘤;②肝脾肿大;③反复腹痛,常伴有急性胰腺炎发作;④眼底检查可发现脂血症性视网膜。
(2)Ⅱ型高脂蛋白血症:本病相当多的主要临床表现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①黄色瘤可发生于眼睑部,表现为眼周围的一种黄色斑,也可发生于肌腱;②早发动脉粥样硬化;③常于40岁前,眼角膜上即可出现典型的老年环,形如鸽子的眼睛。
(3)Ⅲ型高脂蛋白血症:本病临床上较为少见,可为家族性,临床表现为:①扁平状黄色瘤(常为橙黄色的脂质沉着),常于30-40岁时出现,发生于手掌部;②结节性疹装黄色瘤和肌腱黄色瘤;③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周围血管病变;④常伴肥胖和血尿酸增高。
(4)Ⅳ型高脂蛋白血症:本病常于20岁以后发病,可为家族性,但更多属于后天因素所引发,其临床表现为:①肌腱黄色瘤、皮下结节状黄色瘤、皮疹状黄色瘤及眼睑黄斑瘤;②视网膜脂血症;③进展迅速地粥样硬化;④可伴胰腺炎、血尿酸增高和糖耐量异常,但非家族性的可表现不典型。
(5)Ⅴ型高脂蛋白血症:本病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病人常于20岁以前发病,可见肝脾肿大,腹痛伴胰腺炎发作,饮食脂肪和糖耐受不良,常具有异常糖耐量和高尿酸血症。
3.根据发病原因不同,临床上将高血脂分为两类:
(1)原发性高血脂: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先天性(家族性)缺陷以
4
及某些环境因素,通过各种机制所引起的。
这些环境因素包括饮食和药物等。
①遗传因素:遗传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高血脂,某些可能发生在细胞水平上,主要表现为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缺陷以及细胞内某些酶的缺陷(如脂蛋白脂酶的缺陷或缺乏),也可发生在脂蛋白或载脂蛋白的分子上,多由于基因缺陷引起。
②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作用比较复杂,高脂蛋白血症病人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与饮食因素密切联系的。
糖类摄入过多,可影响胰岛素分泌,加速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易引起高三酰甘油血症。
胆固醇和动物脂肪摄入过多与高胆固醇血症形成有关,其他膳食成分(如长期摄入过量的蛋白质、脂肪以及糖类,膳食纤维摄入过少等)也与本病发生有关。
(2)继发性高血脂:由于其他原发性疾病所引起的。
这些疾病包括:糖尿病、肝病、甲状腺疾病、肾脏疾病、肥胖症、糖原累积病、痛风、异常球蛋白血症等。
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在临床上相当多见,如不详细检查,则其原发性疾病常可被忽略,于治疗不利。
肝病与高脂蛋白血症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许多物质包括脂质和脂蛋白等是在肝脏进行加工、生产和分解、排泄的。
一旦肝脏有病,则脂质和脂蛋白代谢也必将发生紊乱。
以中老年人最常见的脂肪肝为例,在临床观察中可以看到,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脂肪肝,均有可能引起血脂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含量增高,表现为IV 型高脂蛋白血症。
及至后期,肝细胞损害进一步发展,血浆三酰甘油和极低密
度脂蛋白含量反可降低,甚至出现低脂蛋白血症。
肥胖症与高脂蛋白血症临床医学研究资料表明,肥胖症最常继发
引起血三酰甘油含量增高,部分病人血胆固醇含量也可能增高,主要
变现为IV型高脂蛋白血症,其次为II型高脂蛋白血症。
生理或病理(包括滥用药物所致等)变化所引起的激素的改变以
5
及代谢的异常,均可引起高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