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之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文学常识

中国历史文学常识

中国历史文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常识你知道哪些?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有关中国历史文学常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2、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4、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5、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6、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7、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8、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

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16、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17、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

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

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22、三教九流:三教:儒、道、佛;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23、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2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中国文学历史悠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民智慧。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文学的起源、重要作品及其代表作家,以及一些常见的文学流派。

通过阅读本文,您将对中国文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中国文学的起源中国文学可以追溯到约3000多年前的古代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朝时期人们在龟壳和兽骨上刻划的文字,记录了古人的生活、祭祀和预测等信息。

这些古代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的起源。

中国古典文学分为两大类:诸子百家和古代文学。

诸子百家包括儒家、道家、墨家等不同学派,他们的思想在古代对社会、政治和人生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古代文学包括古文、诗歌、散文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重要的文学作品及其代表作家1. 《诗经》——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篇诗歌,它代表了西周时期的文学风貌。

《诗经》中的诗歌多具有特定的社会背景,反映了古人的思想、生活和感情。

代表作家:《诗经》的作者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乐府民歌的创作人员。

2. 《红楼梦》——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

该小说通过描述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迁,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腐朽,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3. 《水浒传》——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作家施耐庵创作。

小说以108位英雄好汉为主线,描绘了他们抗击腐败官府和保卫百姓的故事,表现了以义气为核心的精神风貌。

4. 《西游记》——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

小说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通过塑造不同形象展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人与魔的斗争。

三、常见的文学流派1. 唐诗——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唐诗以其优美的艺术表达和独特的美学价值而闻名于世。

杜甫、李白、王之涣等一批杰出的诗人创作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唐诗佳作。

2. 宋词——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个重要的艺术形式,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婉约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农历月份的别称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农历月份的别称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农历月份的别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历月份有着自己独特的别称,这些别称往往来源于古代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了解这些农历月份的别称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些诗词歌赋。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农历月份的别称吧。

一、正月:腊月/正阳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正月又称作腊月或正阳月。

腊月之称来源于旧时在这个月份要祭祀祖先,煮腊肉以供祭祀。

在民间信仰中,正月也被称为正阳月,意味着阳气正盛,带来了吉祥和福气。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常能见到一些关于正月的诗词歌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写到了“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徐家卖蔬菜,腊月金陵消夜市”,通过其中的“腊月”一词,可以感受到古代正月的氛围。

二、二月:如月/雨水月二月在传统文化中有两个别称,分别是如月和雨水月。

如月这个称呼来源于古人对于二月时节的描绘,认为二月时节万物渐惊、宛如春梦初醒,故称为如月。

而雨水月则是因为在二月时节,气候转暖,天气多雨,表示春天即将到来。

在古代的诗词中,二月常常被赋予了浓郁的春意和生机,如晋代诗人王羲之的《醉中双乳过阳台》,其中描绘了“如花有落无心莫急,雨水就饮却相迎。

”带有如月和雨水月的意境。

三、三月:惊蛰月/早春月三月还有两个别称,分别是惊蛰月和早春月。

惊蛰月这个别称源自古代民间的习俗和传说,据说这时是春雷惊醒冬眠的蛇类,进入了生产季节,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人们称这个月份为惊蛰月。

而早春月则是因为在三月时节,春天已经来临,大地万物开始复苏,春意盎然。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三月往往会被赋予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如宋代诗人苏轼的《西江月》中写到了“三月东风花草香,雨余草自绿,阳和香雾散初春”。

四、四月:清明月/春分月四月的别称是清明月和春分月。

清明月这个别称是因为在这个月份里,正是清明节的时候,是祭扫先人的日子,所以人们称其为清明月。

而春分月则是因为在四月的春分这一天,昼夜平分,阳气升长,大地回春,故称为春分月。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二十四节气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二十四节气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历法,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为基础,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用来指导农事和人们的生活。

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社会,人们根据太阳的运行情况,把一年分成24个节气,用来划分季节、农事和生活。

在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和名称都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代表着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感悟。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农事生活的指导,还渗透到了文学艺术、文化习俗和民间传统中。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不少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歌谣和民谣,反映了人们对节气的重视和热爱。

在文学作品中,二十四节气常常被用来描绘自然的景象,反映人们对自然的感悟和感情。

在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中,可以看到很多描写节气的诗句和歌谣,如"立春时,百花吐艳"、"清明时,柳绿花红"等。

这些诗句歌谣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还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除了文学作品,二十四节气还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的绘画、书法、音乐和戏曲等艺术形式中,都可以看到节气的影子。

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常常描绘节气和自然景象,如"春之景"、"夏之韵"等。

戏曲、曲艺等艺术形式也常常以节气为主题,如"清明上河图"、"夏至点灯"等。

二十四节气还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习俗和传统节日。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都有与节气相关的习俗和活动。

春节时,人们吃春节美食,放爆竹、舞龙舞狮,欢度节日。

清明时,人们扫墓祭祖,祭祀先人,纪念故人。

端午时,人们吃粽子、赛龙舟,庆祝节日。

这些传统习俗和活动都与二十四节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反映了中国人对节气的重视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统文化文学常识

传统文化文学常识

传统文化文学常识
传统文化文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传承并发展的经典文学作品和相关的文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统文化文学常识:
1. 古代文学形式:传统文化文学涵盖了各种古代文学形式,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每个文学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

2.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学传统之一,以诗歌和散文为主要表现形式。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品。

3. 印度古代文学:印度古代文学以梵文和巴利文为主要语言,包括《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等史诗和《悉达多》、《泰戈尔诗集》等其他文学作品。

4. 日本古典文学:日本古典文学以和歌、俳句和戏剧(如能剧、歌舞伎)为代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禅宗思想。

5. 欧洲古典文学:欧洲古典文学以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作品为基础,包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莎士比亚戏剧等。

6. 传统文化文学的主题:传统文化文学常常探讨人类生活、情感、道德、哲理等主题。

它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和文化传统。

7. 文学名著与经典: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学名著和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在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广泛传播和阅读。

以上只是传统文化文学的一些常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文化文学各有特色,深入了解每个地区的传统文化文学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文化遗产。

1。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二单元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整理笔记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二单元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整理笔记

第二单元一、教材文学常识1.竺可桢(1890一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还带头撰写物候学专著,普及物候知识。

《物候学》一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

他结合我国的实际,系统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世界各国物候学的发展、物候学的基本定律、利用物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

2.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他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题材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与儒勒·凡尔纳、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并称为“科幻历史上的三巨头”,同时还与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并列为“科幻小说的三巨头”。

曾获代表科、奇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奖。

3.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

主要著作《沙乡年鉴》融哲理与文学于一体,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观,被视为生态文学的典范之作,与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并称为“自然文学三部曲”。

4.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

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1年到北京市团委机关工作,次年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

二、课外文化常识1.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的性质、特点(特征)或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

2.说明文的三要素(1)内容的科学性: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

(2)说明的条理性:按时间顺序写和记叙文相似;按空间顺序写需注意观察点,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传统文化文学常识60题

传统文化文学常识60题

传统文化文学常识60题1、我国汉、唐、宋、元和明清五个历史时期,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体裁依次为:(A)A、赋、诗、词、曲、小说B、曲、诗、词、小说、赋C、赋、诗、词、小说、曲D、小说、词、诗、曲、赋2、农历每月的十五,按照特定称谓纪日法叫做( B )A、朔B、望C、既望D、晦3、《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是参加了( A )A、乡试B、会试C、院试D、殿试4、先秦和秦汉文学中常出现“关”和“山”,如“关中”、“山东”等。

请问“关”和“山”分别指哪那道关和哪座山( D )A、山海关和泰山B、雁门关和太行山C、玉门关和贺兰山D、函谷关和崤山5、下列作品中不是以“谥号”来命名的是(A )A、《聊斋志异》B、《王文公文集》C、《欧阳文忠公文集》D、《范文正公文集》6、“五岳”是我国五座名山的统称,其中“东岳”指的是(B )A、华山B、泰山C、嵩山D、衡山7、《三字经》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自南宋以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 《三字经》所反映的思想是( A )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墨家思想D、道家思想8、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所写的习俗发生在今天的(C)A、元旦B、端午节C、春节D、中秋节9、“豆蔻年华”和“弱冠之年”分别指女子和男子的岁数是( D )A、13、18B、15、20C、15、18D、13、2010、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

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D)A 、山之南、水之北B 山之南、水之南C 山之北、水之北D 山之北、水之南11、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为了区分四季的变化,便于安排农时而制定的。

以下不属于二十四节气的是( A )A、端午B、清明C、谷雨D、夏至12、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

中国传统文化-文学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文学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文学常识1. 岁寒三友:松、竹、梅。

2.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3.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4.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5.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6.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7. 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8. 三皇五帝: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9. 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10. 五金:金、银、铜、铁、锡。

11. 五味:酸、甜、苦、辣、咸。

12. 五行:金、木、水、火、土。

13. 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14.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15. 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16. 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17. 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18. 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19.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0.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1. 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22. 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23.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24.扬州八怪: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

25. 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26. 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27. 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专升本语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

专升本语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

专升本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特点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和传承下来的文化成果,包括文学、哲学、艺术、历史、道德、宗教、礼仪、科技、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它是我国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特有的民族特色。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1) 厚重悠久: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渊源流长,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古代华夏文明,经过长期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体系。

(2) 经典丰富: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了大量的经典著作和传世之作,如《诗经》、《尚书》、《论语》、《孟子》、《道德经》、《红楼梦》等,这些文化经典影响深远,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 包容博大: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强的特点,它吸纳了不同民族、不同思想、不同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多元一体、综合发展的文化体系。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2.1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儒家思想认为“仁”是一切美德的源泉,“仁者爱人”,提倡人际关系中的亲情、友情、师生关系中的尊重和爱护,注重孝顺父母、敬重长辈、关爱子女。

2.2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儒家思想认为“义”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基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正当、公正的关系,提倡宽容、诚实、公平和正义。

三、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3.1 形成国民性格和精神底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深刻影响着我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和心灵世界。

3.2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文明的灵魂,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激发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发展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4.1 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教育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从小培养孩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让中华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诗文中的传统文化

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诗文中的传统文化

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诗文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的背影虽已渐行渐远,但经过岁月积淀而成的传统文化却一直传承到了现在,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笼统地说,古代诗文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文化。

对待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珍视它,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它,自觉地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让祖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更加发扬光大。

首先,应当熟读背诵古诗文中的名句名段,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使之融化到自己的血液中。

其次,用今人的视角认识、评价诚信、孝心、清廉等传统美德。

第三,理解《礼记》中“天下为公”的思想。

第四,体会从屈原开始,我国历代进步知识分子身上所凝聚的爱国主义文化传统。

另外,传统节日与民风民俗等也是古代诗文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同学们应在平时学习诗文中有意识地予以归类、积累。

部编版九下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整理笔记

部编版九下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整理笔记

第一单元一、教材文学常识1.舒婷,当代著名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她的诗,多借鉴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成诗于1976年“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

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中国刚刚经历了十年浩劫的摧残,刚刚开始走向新生。

本诗获得中国作协“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作奖”。

2.陈毅(1901—1972),中国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3.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

“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

代表作有《月夜》《落叶》《三弦》等。

4.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

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人”之誉。

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

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5.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6.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

主要作品: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创作风格:以含蓄凝练的语言表现现代生活,洋滋着强烈的时代精神。

7.聂鲁达(1904一1973),智利诗人,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善写政治抒情诗和情诗。

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8.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作家,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列宁称之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

主要作品有剧本《小市民》,短篇小说《切尔卡什》《游街》,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66个必备中国文学常识

66个必备中国文学常识

中国文学常识涉及广泛,包括古代和现代的文学、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中国文学常识,供您参考。

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

3.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高峰,唐诗以李白、杜甫为代表,宋词则分为豪放、婉约两派,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

4.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

5. 四大名著是指《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这四部经典小说。

6.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多以鬼神精怪为主题。

7. 古代的“四书五经”和“十三经”是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籍。

8. “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写工具。

9. 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中国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分为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等层次。

10. 《史记》是中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等部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文学常识:1. 《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的代表作,是一部经典的戏曲作品。

2.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诗歌形式,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3. 《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代表作,是一部传奇剧本。

4. 《牡丹亭》是明代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5. 古代的“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八位古文大家。

6.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冯梦龙的代表作,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小说和《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等文学作品。

7. “五子登科”是指窦禹钧教子的故事,成为后世中国文学中的经典教育案例。

8. “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以描写和抒情为主,注重文采和韵律。

9. “骈文”是古代汉语文体的一种,注重对偶和押韵,以华丽典雅著称。

以上只是中国文学常识的一部分,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内容,可以阅读相关书籍或请教专业人士。

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部分测试

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部分测试

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部分测试2.祭天是祭祀之礼,在古代属于政治礼仪的范畴,也叫郊祭。

时间是在() [单选题] *A立春(正确答案)B清明C夏至D冬至3.在古代,新婚夫妇拜天地、拜父母行的是() [单选题] *A稽首礼(正确答案)B顿首礼C空首礼D奇拜礼4.在古代,对年满岁的男性和年满岁的女性要实行“冠礼”“笄礼”()[单选题] *A15 13B18 13C18 15D20 15(正确答案)根据王羲之《兰亭序》中“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的描述,完成5——6题5.这次聚会与有关。

() [单选题] *A 花朝节B上巳节(正确答案)C寒食节D清明节6.“永和”是晋穆帝的年号。

年号是我国古代皇帝纪年的名号,是从时开始有的。

() [单选题]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正确答案)根据下面一组图片,完成7——9题7.图片中,属于古代酒器的是() [单选题] *ABCD(正确答案)8. 图片中,属于烹饪器的是() [单选题] *A(正确答案)BCD9. 图片中,名为豆的器具是() [单选题] *ABC(正确答案)D10.《诗经•小雅•小苑》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的句子。

诗中的“菽”就是今天是() [单选题] *A高粱B小麦C大豆(正确答案)D小米11.成语“莼鲈之思”,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与这个典故有关的人物是() [单选题] *A王羲之B张翰(正确答案)C张志和D庾信根据苏轼《赤壁赋》“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的记叙,完成12——13题12.苏轼等人游赤壁是在公元。

()[单选题] *A1072年B1076年C1080年D1082年(正确答案)13.这一天是农历的() [单选题] *A 七月十日B七月十五日C七月十六日(正确答案)D七月一日14.俗言道:“寒有三九,热有三伏”。

“三伏”是从夏至后的庚日开始的。

() [单选题] *A第一个B第二个(正确答案)C第三个D第四个15.清明前后的两个节气分别是() [单选题] *A立春谷雨B惊蛰立夏C春分谷雨(正确答案)D雨水小满16.古诗“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中的“孟冬”指的是农历的() [单选题] *A十月(正确答案)B十一月C十二月D一月17.古人根据天色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段,黄昏前的时段的名称是() [单选题] * A晡时B人定C食时D日入(正确答案)18.下列称呼,与南京无关的是() [单选题] *A建康B江宁C金陵D江都(正确答案)19.下列佛教名山中属于地藏王菩萨道场的是() [单选题] *A普陀山B五台山C峨眉山D九华山(正确答案)20.龙门石窟在() [单选题] *A.山西大同B.河南洛阳(正确答案)C. 河南信阳D. 陕西宝鸡21.道教名山青城山在() [单选题] *A湖北B江西C安徽D四川(正确答案)22.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

文学常识—传统文化

文学常识—传统文化

文学常识—传统文化什么是“三纲五常【概念】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

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简称纲常。

【释义】三纲: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五常:爱之仁,正之义,君之礼,哲思智,情同信。

【出处】《白虎通义·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

谓君臣、父子、夫妇也。

东汉·王充《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也。

五常:仁、义、礼、智、信。

出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他在孟子五伦的基础之上,发展出了仁义礼智信五常,是对孟子五伦的具体化。

“仁”:仁爱,在“五常”中是最重要的美德。

“义”:按照“仁”的道德原则和要求行事,不做不“仁”之事。

“礼”: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则及待人有礼。

“智”:强调行为者在具体环境条件下,依据一定道德原则和具体环境条件作出价值判断。

“信”:人与人交往的诚信原则。

什么是“五伦’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伦出自孟子的《孟子·滕文公上》: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告诉我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应该注意的地方,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

父子有亲: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

君臣有义: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

夫妇有别: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

长幼有序: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

朋友有信: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什么是“四维八德四维:礼、义、廉、耻。

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

“礼义廉耻”又被称为“国之四维”,指治国的纲纪准则。

《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

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中考语文 第一篇 语文知识积累 专题三 文学常识;传统文化复习课件

中考语文 第一篇 语文知识积累 专题三 文学常识;传统文化复习课件
D.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称颂, 如柳宗元的 《醉翁亭记》、欧阳修的《小石潭记》、王安石的《伤仲永》 等。
第十四页,共四十二页。
8. (2017·嘉兴)传统文化知识。 八年级学生小芳想找个微信群, 与志趣相投的同龄学友共同探 讨一些感兴趣的国学问题。若有以下四个国学爱好者微信群, 她选哪 个最适合?( B )(2 分)
第五页,共四十二页。
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 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 (2) 春分 备选答案: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白露 秋分
第六页,共四十二页。
2. (2018·杭州)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
项是(
)(3 分)
A. 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
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第十三页,共四十二页。
7. (2016·舟山、嘉兴)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正确 的一项是( B )(2 分)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作者是西汉史 学家司马光。
B.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套中人》刻画了别里科夫 这一沙皇专制制度的忠实卫道士的典型形象。
C. 英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 包括《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列夫·托尔斯泰传》。
A.
不惑岁月 B.
豆蔻年华
C.
而立之家 D.
弱冠一族
第十五页,共四十二页。
考 点 复 习 ( k ǎ o d i ǎ n )
第十六页,共四十二页。
文学常识, 贯串古今中外, 涉及的作家、作品、年代面 广量大, 复习时点线面结合, 轻松备考。
1. 点:突破重点, 点点到位。 首先, 要牢牢抓住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重要作 家、作品及文学体裁等常识, 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向课外拓 展。其次, 要抓住典型的文学样式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展开复习。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五单元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整理笔记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五单元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整理笔记

第五单元一、教材文学常识1.梁衡,1946年出生,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山西霍州人。

其代表作品《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2.马丽华,山东济南人。

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纪实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报告文学《青藏苍茫一青藏高原科学考察50年》,散文集《终极风景》《追你到高原》,诗集《我的太阳》,长篇小说《如意高地》等。

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

3.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演说家,其作品融幽默和讽刺为一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既有幽默辛辣的语言,又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代表作品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百万英镑》《竞选州长》等。

4.阿来,藏族,中国当代作家。

代表作有《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等。

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二、课外文化常识1.古诗词中“雪”的别名:①天花。

南宋陆游《拟岘台观雪》:“山川灭没雪作海,乱坠天花自成态。

”②玉尘。

唐代白居易《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漠漠复雾雾,东风散玉尘。

”③琼花。

唐代王初《早春咏雪》:“句芒宫树已先开,珠蕊琼花斗剪裁。

”④六出。

唐代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⑤冷絮。

唐代佚名《东阳夜怪诗》:“爱此飘摇六出公,轻琼冷絮舞长空。

”⑥玉龙。

唐代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⑦银粟、玉沙。

宋代杨万里《雪冻未解散策郡圃》:“独往独来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

”⑧琼丝。

宋代苏轼《大雪青州道上有怀东武园亭寄交孔周翰》:“就中山堂雪更奇,青松怪石乱琼丝。

”2.“三山五岳”指的是哪些山:关于“三山”的说法有很多。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三山”指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座山,它们都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现在的“三山”多指黄山、庐山和雁荡山。

黄山在安徽省,古语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部编版九下语文第四单元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整理笔记

部编版九下语文第四单元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整理笔记

第四单元一、教材文学常识1.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

作品风格是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

代表作品:《新工具论》《随笔》等。

2.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

他的杂文往往短小精悍,敢正视现实,切中时弊,爱憎分明,意蕴深刻,他的许多作品视角新颖,旁征博引,熔知识性、思想性于一炉。

代表作品:《燕山夜话》《邓拓诗词选》等。

3.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

中国杰出的画家、诗人。

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

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李可染以山水画的成就为最高,在20世纪40年代以写意人物画著称,他还是画手高手。

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

出版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4.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美学家、翻译家。

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

他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关于西方美学史的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

其他重要著作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等。

此外,他的《谈文学》《谈美书简》等,深入浅出,内容详尽,文笔流畅,对提高青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

5.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

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主要作品有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

二、课外文化常识1.立论和驳论:立论和驳论是议论文的两种论证方式。

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并用充足的有说服力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是立论;反之,证明对方观点错误,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是驳论。

立论和驳论的共同点:①都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传统文化之文学常识教案二[精选][修改版]

传统文化之文学常识教案二[精选][修改版]

第一篇:传统文化之文学常识教案二[精选]传统文化之文学常识教案(二) 教学目标:1. 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并称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2. 识记并掌握常见作品并称及其内容。

3.在识记的基础上会灵活处理高考题。

过程与方法1.学生展示探究成果并且识记作家并称和作品并称。

2.讲练记结合,牢固掌握文学常识。

重难点:运用识记内容灵活处理高考题。

教学过程一. 导入这一节课我重点学习“作家并称”和“作品并称”。

所谓“作家并称”,是把某些相关联的作家合在一起称呼。

我们学习的时候,要掌握其所处时代、代表作、。

所谓的“作品并称”,是把把某些相关联的作品合在一起称呼,学习这些作品,要掌握其作者和作品体裁及作品的有关内容。

二.学生展示探究成果各个小组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家并称”和“作品并称”。

三.知识梳理(一)作家并称按照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散文的重点是“形散神不散”。

“形散”是指散文取材自由,不受时空限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

“神不散”是指散文的主题要明确集中。

(二)小说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还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

(三)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我们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四)诗歌(一)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反映了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二)诗歌的特点: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之文学常识(2017年天津卷)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的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B.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D.土地孕育五谷,五谷之长为稷,古代帝王对土神“社”和谷神“稷”进行祭祀,后世以“社稷”代称国家。

(2016年天津卷)4.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②豆蔻梢头二月初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隧无成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⑤④C.②④③①⑤ D.②①③⑤④(2013年湖北卷)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

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

B.《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贾母等赴宁国府赏梅,午间去房间休息,看见房内挂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觉得这副对联蕴含丰富,十分喜爱,铭记在心。

C.《狂人日记》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旧中国几千年“吃人”的历史。

在狂人看来,人人都想吃人,又害怕被人吃,人与人互相牵掣,结成一个连环,难以打破。

文末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D.美国作家海明威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作品《桥边的老人》和《老人与海》均以“老人”为主人公,前者表现了战争环境中人性的光辉,后者描写了“人的灵魂的尊严”。

(2012年北京卷)5.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元朝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二者同属戏剧艺术。

B.杜甫的《蜀相》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咏史抒怀诗词的代表作,前者借诸葛言志,后者托周瑜抒怀。

C.从先秦《诗经》《楚辞》到唐宋诗词,再到明清诗文,作品的句式呈现以下共同特点:多用对偶,骈散相同,错落有致。

D.《聊斋志异》叙述的一些故事从内容上说是荒诞的、超现实的,但书中的许多细节又极具真实感,细腻而生动。

(2012年湖北卷)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孔乙己》描写了科举考试失意者的命运。

作者对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和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的悲惨遭遇,寄予了同情。

B.已知杀父娶母的实情却迟迟不采取复仇行动,这一情节构成《哈姆莱特》中著名的“延宕”,体现了主人公复杂、矛盾的心理。

C.宋词至苏轼,让人耳目一新,苏轼拓宽了词的题材,提升了词的格调,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开创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豪放词派。

D.意识流小说以心理时间作为叙述的主要时序,代表作品有《墙上的斑点》《追忆逝水年华》等。

斯特林堡的《半张纸》也有一点意识流的味道。

(2012年天津卷)5.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A.刘兰芝——《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叙事诗B.林冲——施耐庵——《水浒》——章回小说C.《小狗包弟》——冰心——现代——散文D.《奥赛罗》——莎士比亚——英国——悲剧(2011年北京卷)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A.“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诗写了与楚汉相争时的项羽有关的事。

B.“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这幅对联所写的内容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关。

C.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他所创作的90多部小说,总名为《人间喜剧》,堪称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D.海明威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

(2011年天津卷)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体现了孔子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重要的经典,被列为“四书”之一B.司马迁的《史记》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我们熟悉的《鸿门宴》和《项羽之死》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C.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原名丁家宝,出生于天津,创作了《雷雨》《茶馆》《北京人》等话剧剧本D.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桑地亚哥的形象,颂扬了人类挑战困难、捍卫尊严的“硬汉精神”。

5. 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它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形式上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其中的国风由各地的民歌组成。

B. 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直接引领了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诗创作。

C. 《汉书》开纪传体断代史先河,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前四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D. 唐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包括五言和七言的律诗和绝句,王维的《山居秋暝》和李商隐的《锦瑟》都属于律诗。

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

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C.《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收录了战国时期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4.下列各句加点的词都有“死”的意思,按由尊到卑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永和四年卒.②伤余心之忧忧兮,悲将军之不禄..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④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⑤明年,丞相薨.A.③⑤②④①B.③⑤①②④C.⑤③②④①D.⑤③②①④4.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节指的是阴历中“年”的开始,古人又称为“元日”“元正”等。

春节和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不一定是同时的。

B.元宵节又称灯节、上元节。

古人写此节的诗词很多,例如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C.寒食节要禁烟火,以纪念介子推。

唐代诗人韩翃的诗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写的就是寒食节情景。

D.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天气转暖,李清照形容它“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李杜以后的大诗人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创作的《长恨歌》和《琵琶行》,都是久为传诵的作品。

B.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革新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号半山,他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C.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叶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写了300余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

D. 三纲五常是儒家伦理文化,“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则包括仁、义、礼、智、信,它在封建社会统治中起到重要作用。

C(英国改为法国)2.下列诗句涉及年龄的文雅说法,其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弱冠,是指男子20岁)(左思《咏史》)B.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总角,是指女子13虽)(《诗经·氓》)C.女年甫及笄,袅袅有容色。

(及笄,是指女子15岁)(和邦额《夜谭随录》)D.残年真欲数期颐,一事无营饱即嬉。

(期颐,是指100岁)(陆游《老甚自咏》)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小狗包弟》选自巴金的《忏悔录》。

作者叙述自家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时的悲惨遭遇,给作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从侧面反映了那个疯狂时代惨无人道的现实,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悲悯、愧疚和忏悔之情。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其中《琵琶行》《长恨歌》都是他的代表作。

C.《巴黎圣母院》体现了雨果“美丑对照”的创作原则。

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洛罗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形成鲜明的对比;同一个人身上也存在对比,如卡西莫多虽然丑劣不堪,心灵却高尚无比。

D.《红楼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深刻地展现了当时贵族大家庭内部和外部的种种矛盾冲突,小说中“情重愈斟情”的感伤与“忽喇喇似大厦倾”的末世感两相映衬,极大地提高了作品的艺术容量。

.A(选自巴金的《随想录》。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孔孟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圣人”,然而他们的气质和主张却有所不同。

弟子曾晳的志向“舞雩春风”最得孔子的赞许,而孟子却直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孔子却坦言自己只有到了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

B.《红楼梦》中,宝黛初识时似曾相识,心有灵犀,宝玉更是坦言:“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后来经过长时间的交往,宝玉的爱情逐渐专一,他在沁芳闸桥边与黛玉共读《西厢记》的“宝黛共读”画面与“黛玉葬花”“晴雯醉卧”等画面共同构成了《红楼梦》中最美的情节,美得令人心醉。

C.英国的莎士比亚与我国元代的关汉卿都是世界上伟大的戏剧家。

《哈姆莱特》与《窦娥冤》都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鬼魂或超出自然的力量的出现,既是因为情节的需要,也显示出悲怨太重,仅仅靠人的力量无法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

D.美国作家海明威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桥边的老人》和《老人与海》均以“老人”为主人公,前者表现了战争环境下“人性的光辉”,后者展现了“人的灵魂的尊严与高贵”。

B【解析】应是“湘云醉卧”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呐喊》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

《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都出自《呐喊》。

B.《雷雨》是我国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处女作和成名作,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经典和里程碑。

它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反映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和斗争。

C.《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汉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是儒家学派经典之作。

D.《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著名悲剧之一。

剧情讲的是英国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

悲剧虽然取材于英国历史,但是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宫廷内部的腐化和堕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