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产品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03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二年,经受了国内SARS不利影响和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考验,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实现了较快增长。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继续保持双增长,分别创造了历史新记录。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农产品对外贸易初步呈现出大进大出的格局。

一、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概况

1.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基本情况

根据海关统计资料,2003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403.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9%(。其中,农产品出口额214.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1%;农产品进口额189.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1%。农产品贸易顺差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6.1%。

从主要农产品分品种看,2003年我国累计出口粮食2200.4万吨,同比增长48.3%,其中大米出口258.9万吨,同比增长31.7%;小麦出口223.7万吨,同比增长2.3倍;玉米出口1638.9万吨,同比增长40.4%。累计进口粮食208.7万吨,同比减少26.8%。大豆出口29.5万吨,同比减少3.5%;大豆进口2074.1万吨,同比增长83.3%。棉花出口11.7万吨,同比减少26.1%;棉花进口95.4万吨,同比增长3.6倍。食用植物油出口6万吨,同比减少38.6%;食用植物油进口541.8万吨,同比增长68.7%。食糖出口10.3万吨,同比减少68.3%;食糖进口77.5万吨,同比减少34.5%。蔬菜出口552.7万吨,同比增长18.7%;蔬菜进口9万吨,同比减少1.1%。水果出口266.8万吨,同比增长33.8%;水果进口101.9万吨,同比增长7.8%。畜产品出口额27.2亿美元,同比增加5.7%;畜产品进口额33.6亿美元,同比增加16.3%。水产品出口额54.9亿美元,同比增长17.0%;水产品进口额24.8亿美元,同比增加9.5%。

2.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主要特点

(1)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创造历史新高。

(2)农产品进口额增加幅度较大,占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大幅提高。

(3)粮食出口创我国历史最高记录,同时大豆、油脂和棉花进口也创我国最高记录,蔬菜、水果和水产品出口继续较快增长。2003年我国粮食出口达2200.4万吨,粮食净出口1615.9万吨,这是我国历史上粮食出口最多的年份。同时,我国进口大豆2074.1万吨,大豆净进口2044.6万吨;食用植物油进口541.8万吨,食用植物油净进口535.8万吨;我国进口棉花95.4万吨,棉花净进口83.7万吨;2003年是我国大豆、食用植物油、棉花进口最多的年份。2003年我国蔬菜、水果、水产品出口继续较快增长,分别达到18.7%、33.8%和17%。

(4)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仍是亚洲,对欧美出口农产品增长较快。2003年我国农产品出口亚洲其他国家148.5亿美元,同比增长13.6%,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9.3%,仍是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农产品出口欧洲30.6亿美元,同比增长28.9%,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4.3%,是农产品出口的第二大市场;农产品出口北美洲23.4亿美元,同比增长25.4%,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0.9%,是农产品出口的第三大市场。

别进口农产品55.6亿美元、50.2亿美元,同比增长72.5%、80.9%,分别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29.4%和26.5%。

二、影响农产品进出口的主要因素

2003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继续增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包括国际环境、外贸政策、市场化和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

(一)国际环境因素

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施加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近年来,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缓慢,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连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枝独秀。在这种国际背景下,一些西方国家先后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并在一段时期内对我国施加了较大的压力。一些西方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削减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力图减少贸易逆差,以利于这些国家经济复苏。面对西方国家的压力,我国采取了积极、稳妥的应对措施,一方面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另一方面加快对外开放进程,主动调整对外贸易政策,其中包括扩大进口国外具有竞

争优势产品,以释放和化解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二)市场变化因素

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为我国粮食出口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002年国际市场主要粮油农产品价格大幅上升后,2003年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米等农产品价格继续在高位运行。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变化相比,在2003年9月以前,我国玉米等粮食价格同比上涨幅度较小。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统计资料,2003年1~8月,我国主产区玉米平均批发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2%,主产区小麦平均批发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3.1%。上述情况表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高位运行为我国玉米、小麦等粮食出口创造了条件。

(三)外贸政策因素

1.我国认真履行有关WTO的承诺。我国认真、全面地履行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于2002年9月和2003年9月分别接受了世贸组织的两次过渡性年度审议。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成员对我国给予了积极评价。由于认真履行入世承诺,2003年我国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2.积极调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经济全球化是以要素自由流通为基础,国际贸易应按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原理交换产品。2003年我国农产品进口额增长幅度较快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按照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原理,调整农产品生产和对外贸易结构。

(四)农产品竞争力因素

农产品竞争力直接表现为价格竞争力和质量竞争力两个方面,即在产品质量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价格越低则越具有竞争力;在产品价格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质量越高则越有竞争力,这里我们主要从价格和质量两方面进行分析。

1.价格竞争力

(1)近年来我国粮食价格竞争力有所增强。为了分析主要粮食产品国内外价格差距水平,并尽可能具有可比性,我们基本上沿用了上一年农村经济绿皮书选用的小麦、玉米、大米和大豆的国内外品种。

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小麦价格比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低3.8个百分点,近两年国产小麦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

2003年我国玉米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高24.6个百分点,与2002年情况基本相同。虽然国产玉米批发价高于美国小麦离岸价,但由于海运费用及其上涨因素,我国玉米出口到亚洲国家仍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2003年我国大米价格比国际市场高3个百分点,但泰国普通大米加上运输费、保险费、关税、增殖税、装卸费等,进入我国市场仍缺乏价格竞争力。以杭州粮油批发市场为例,2003年10月上旬该市场国产大米(标一晚籼米)批发价格每吨1575元,而泰国大米到港口的提货价格折合每吨2000元以上。

2003年我国大豆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出30个百分点,如果按美国大豆到我国口岸平均价格每吨2316.9元计算,也比国产大豆平均批发价低14个百分点,我国大豆缺乏价格竞争力。但对于东北、天津、山东地区的油脂厂,由于靠近产地、产销直挂等原因,大豆流通成本会低一些,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的价格差距可能并不明显。

(2)我国蔬菜、水果等园艺产品价格优势明显。由于我国农业劳动力价格低廉,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国产蔬菜、水果具有非常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例如,目前我国主要水果价格大都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很多,其中苹果低41%、鸭梨低79%、柑桔低47%。我国气候类型复杂,适合各种蔬菜生长,国产蔬菜价格总体上仅为国际市场价格的1/8至1/5。

(3)我国畜产品有价格优势,但是难以转化为竞争优势。由于农业劳动力价格的优势,我国畜产品、家禽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例如,2003年日本市场上美国生产的冷冻分割猪肉批发价格每吨50236元,澳大利亚生产的整扇冷冻牛肉批发价格每吨53635元。与此同时,我国猪肉平均零售价格每吨10710元,猪肉平均批发价格不到日本市场的1/5;我国牛肉平均零售价格每吨15270元,牛肉平均批发价格大约是日本市场的1/5。但是,目前我国畜产品因质量安全性原因,其价格优势难以转化成竞争优势,无法形成畜产品竞争力。海关统计表明,2003年我国畜产品出口27.2亿美元,只占农产品出口金额的12.69%。

2.质量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竞争力正在逐步提高,促使农产品质量提高的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国内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重视的程度明显增长,二是我国出口农产品必须符合进口国的质量安全标准,特别是满足一些发达国家的进口要求。

(1)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及有关制度不断完善。农业部在2001年4月启动了“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