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最新合同法综合案例考试必备
合同法的相关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合同法作为我国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规范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合同法相关法律案例,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二、案例一:买卖合同纠纷案情简介: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钢材,总价款为100万元,交货期为一个月。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照约定支付了50万元定金。
然而,乙公司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遂提出与甲公司协商变更合同内容。
甲公司不同意,双方因此产生纠纷。
法院判决: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内容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订立时的约定履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本案中,甲乙双方对合同内容存在争议,但未能在合同订立时明确约定。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应当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经审理,法院判决乙公司按照原合同约定交付钢材,并承担因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的损失。
案例分析:本案涉及合同变更问题。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对合同内容有争议的,应当首先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本案中,乙公司提出变更合同内容,但未能在合同订立时明确约定,因此法院判决乙公司按照原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三、案例二:租赁合同纠纷案情简介:丙公司将一栋办公楼出租给丁公司,双方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约定租赁期限为五年,租金为每年50万元。
合同签订后,丁公司支付了第一年的租金。
然而,由于丁公司经营不善,无力支付后续租金。
丙公司多次催要无果,遂将丁公司诉至法院。
法院判决: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
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本案中,丁公司未按照约定支付租金,已构成违约。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丙公司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丁公司赔偿损失。
合同法法律法规案例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乙公司(以下简称乙方)于2020年6月1日签订了一份设备采购合同,合同约定甲方购买乙方生产的某型号设备10台,单价为人民币10万元,总价为人民币100万元。
合同还约定了以下条款:1. 交货期限:乙方应在2020年8月1日前将设备交付甲方;2. 付款方式:甲方在收到货物验收合格后15日内支付货款;3. 质量保证:乙方保证设备在交货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出现质量问题,乙方应在接到甲方通知后7日内进行维修或更换;4. 违约责任:如乙方未按时交货,每逾期一日,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1万元;如甲方未按时付款,每逾期一日,应向乙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1万元。
二、案例事实1. 2020年7月15日,乙方按照合同约定将设备交付甲方;2. 甲方在收到设备后,发现其中一台设备存在质量问题,经与乙方协商,乙方同意对该台设备进行维修;3. 2020年7月25日,乙方完成设备维修,甲方验收合格;4. 2020年8月1日,甲方未按时支付货款,乙方多次催收无果;5. 2020年8月15日,乙方以甲方未按时付款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方支付货款及违约金。
三、案例分析1. 乙方是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乙方在交货期限内完成了交货义务,但甲方未按时支付货款,构成违约。
因此,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支付货款及违约金。
2. 甲方是否应当支付违约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数额。
本案中,合同约定了违约金的数额,甲方未按时付款,应当支付违约金。
因此,甲方应当支付违约金。
3. 乙方是否应当承担维修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现对方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有权要求对方采取补救措施。
法律法规案例合同法(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乙公司(以下简称乙方)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方向乙方购买一批电子产品,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中明确规定了交货时间、质量标准、付款方式等条款。
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发生了争议。
二、案例经过1. 合同签订:2021年5月1日,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买卖合同,约定甲方于2021年6月30日前向乙方支付100万元货款,乙方在收到货款后10个工作日内向甲方交付100台电子产品。
2. 交货延迟:2021年6月30日,乙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交付货物,甲方多次催促乙方履行合同义务,但乙方以生产问题为由延迟交货。
3. 质量问题:2021年7月15日,乙方交付的电子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甲方要求乙方进行更换或退货,但乙方拒绝履行。
4. 争议解决:甲方与乙方协商无果,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方履行合同义务,并承担违约责任。
三、法律分析1. 合同履行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在本案中,乙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货物,违反了合同履行原则。
2. 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乙方未按期交货且交付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已经构成违约。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乙方应当承担以下违约责任:(1)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即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向甲方交付100台电子产品;(2)采取补救措施,即对存在质量问题的电子产品进行更换或退货;(3)赔偿损失,即赔偿甲方因乙方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四、判决结果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乙方未按期交货且交付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已经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判决如下:1. 乙方应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在判决生效后10个工作日内向甲方交付100台电子产品;2. 乙方应对存在质量问题的电子产品进行更换或退货;3. 乙方应赔偿甲方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因延迟交货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因产品质量问题而遭受的损失。
合同法法律案例文本答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甲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乙市乙公司(以下简称“乙方”)于2021年6月1日签订了一份设备采购合同,合同约定甲方向乙方采购一批设备,总价款为人民币500万元。
合同中明确规定了付款方式、交货时间、违约责任等内容。
甲方在合同签订后按照约定支付了100万元预付款。
乙方承诺在2021年8月1日前完成设备的生产和交付。
二、案情概述2021年7月15日,甲方收到乙方发来的部分设备,经检查发现设备存在质量问题,与合同约定不符。
甲方立即通知乙方,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并要求乙方在收到通知后立即进行整改。
然而,乙方未采取任何整改措施,也未对甲方进行任何赔偿。
甲方在多次催促无果后,于2021年9月10日向某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争议焦点1. 乙方提供的设备存在质量问题,是否构成违约?2. 甲方是否有权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3. 乙方的违约责任应如何承担?四、案例分析1. 关于乙方提供设备存在质量问题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乙方提供的设备存在质量问题,与合同约定不符,已构成违约。
2. 关于甲方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
”在本案中,甲方作为合同的一方,有权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
3. 关于乙方违约责任的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
”在本案中,乙方提供的设备存在质量问题,甲方可以要求乙方:(1)继续履行合同,即乙方应立即进行整改,确保设备质量符合合同约定;(2)采取补救措施,如更换存在质量问题的设备;(3)赔偿损失,包括甲方因此遭受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合同法案例分析题题库
合同法案例分析题题库一、案例一:买卖合同纠纷1.案情描述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方向乙方购买一辆汽车,并支付相应的货款。
合同约定乙方应当在指定日期将汽车交付给甲方,并提供相应的发票和车辆证书。
然而,在约定日期到来时,乙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导致甲方无法取得汽车。
2.法律问题•乙方未能按时交付汽车是否构成违约?•甲方可以采取何种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3.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6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履行合同。
乙方未能按时交付汽车,属于违约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3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甲方可以要求乙方按照合同履行义务,并可以要求赔偿因此而造成的损失。
4.解决方案甲方可以先与乙方进行协商,要求其履行合同义务,并提供相应的赔偿。
如果协商无果,甲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方履行合同,并赔偿因此而造成的损失。
二、案例二:租赁合同纠纷1.案情描述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约定甲方向乙方出租一间房屋,并支付相应的租金。
合同约定乙方应当按时支付租金,并按照约定的期限退还房屋。
然而,在约定期限到来时,乙方未能按时支付租金,也未能按时退还房屋。
2.法律问题•乙方未能按时支付租金和退还房屋是否构成违约?•甲方可以采取何种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3.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6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履行合同。
乙方未能按时支付租金和退还房屋,属于违约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3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甲方可以要求乙方按照合同履行义务,并可以要求赔偿因此而造成的损失。
4.解决方案甲方可以先与乙方进行协商,要求其履行合同义务,并提供相应的赔偿。
如果协商无果,甲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方履行合同,并赔偿因此而造成的损失。
合同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21年5月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货物,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于2021年6月向乙公司支付了30万元定金。
然而,在货物交付过程中,乙公司因自身原因导致货物延迟交付,直到2021年8月才将货物全部交付给甲公司。
甲公司在收到货物后,发现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部分货物存在瑕疵。
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但乙公司以各种理由拒绝赔偿。
甲公司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并退还定金。
二、案情分析1. 合同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货物买卖合同,不存在上述无效情形,因此合同有效。
2. 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乙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货物,且货物存在瑕疵,构成违约。
(1)关于货物延迟交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未按约定履行债务的,应当按照违约行为对对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乙公司延迟交付货物,给甲公司造成了损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2)关于货物质量瑕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要求交付标的物。
出卖人提供有关标的物的质量说明的,交付的标的物应当符合该说明的质量要求。
本案中,乙公司提供的货物存在瑕疵,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3. 定金罚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
合同法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21年5月1日签订了一份设备采购合同,约定由甲公司向乙公司采购一批设备,总价款为1000万元。
合同约定,乙公司应在2021年6月30日前完成设备的生产和交付,甲公司应在收到设备后15日内支付全部货款。
合同中还约定,如乙公司未能按期交付设备,应向甲公司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为合同总价的5%。
2021年6月30日,乙公司未能按期交付设备。
甲公司多次催促乙公司交付设备,但乙公司以生产延误为由,拒绝承担违约责任。
2021年7月15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解除合同的通知,并要求乙公司支付违约金。
乙公司收到通知后,认为甲公司无权解除合同,遂拒绝支付违约金。
二、案例分析1. 甲公司是否有权解除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
在本案中,乙公司未能按期交付设备,已经构成迟延履行主要债务。
甲公司多次催促乙公司交付设备,但乙公司拒绝履行,且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因此,甲公司有权解除合同。
2. 乙公司是否应支付违约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在本案中,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违约金为合同总价的5%。
因此,乙公司应当支付违约金。
3. 乙公司以生产延误为由拒绝承担违约责任,是否成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但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在本案中,乙公司未能按期交付设备,并非因不可抗力导致,而是由于自身生产延误。
因此,乙公司以生产延误为由拒绝承担违约责任不成立。
三、结论综上所述,甲公司有权解除合同,乙公司应支付违约金。
根据合同约定,乙公司应向甲公司支付50万元违约金。
合同法法律案例题(3篇)
第1篇甲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乙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材料供应的企业。
2018年5月,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建筑材料供应合同,约定乙公司为甲公司提供一批建筑材料,总价款为500万元。
合同约定,建筑材料应在2018年6月底前交付给甲公司,甲公司应在收到货物后10日内支付货款。
二、案情介绍2018年6月底,乙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将建筑材料交付给甲公司。
然而,甲公司在验收货物时发现,部分建筑材料存在质量问题,不符合合同约定。
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乙公司则辩称,其已按照合同约定交付了货物,不存在违约行为。
三、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1. 乙公司是否构成违约?2. 如果乙公司构成违约,甲公司应如何追究乙公司的违约责任?四、案例分析1. 乙公司是否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乙公司提供的建筑材料存在质量问题,不符合合同约定,因此乙公司构成违约。
2. 甲公司应如何追究乙公司的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中,甲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追究乙公司的违约责任:(1)要求乙公司采取补救措施:乙公司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如更换、修复不合格的建筑材料,确保甲公司能够正常使用。
(2)要求乙公司赔偿损失:由于乙公司的违约行为给甲公司造成了损失,甲公司可以要求乙公司赔偿其因此遭受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直接经济损失、合理费用等。
(3)解除合同:如果乙公司拒绝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甲公司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乙公司返还已支付的货款。
五、判决结果经过审理,法院判决乙公司构成违约,并要求乙公司采取以下措施:1. 在规定期限内更换不合格的建筑材料;2. 赔偿甲公司因违约行为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合理费用;3. 返还甲公司已支付的货款。
关于合同法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告”)被告: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被告”)原告与被告于2018年5月1日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被告承包原告开发的一栋住宅楼的建设工程。
合同约定工程总价为人民币1亿元,工期为18个月。
合同还约定了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
合同签订后,被告按照约定开始施工。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被告施工质量问题,导致工程进度严重滞后。
至2020年1月,工程仅完成60%。
在此期间,原告多次与被告协商解决工程进度问题,但被告均以各种理由推诿,拒绝整改。
2020年2月,原告以被告严重违约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继续履行合同、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
二、争议焦点1. 被告是否构成严重违约?2. 原告要求被告继续履行合同、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的主张是否成立?三、法院判决1. 关于被告是否构成严重违约:法院认为,根据《合同法》第八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被告在施工过程中,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质量要求完成工程,已构成严重违约。
2. 关于原告要求被告继续履行合同、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的主张:(1)关于继续履行合同:法院认为,虽然被告存在严重违约行为,但考虑到工程已完成部分工程量,且继续履行合同对原告有利,故判决被告继续履行合同。
(2)关于支付违约金:法院认为,根据《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被告的违约行为给原告造成了损失,故判决被告支付违约金人民币500万元。
(3)关于赔偿损失:法院认为,被告的违约行为给原告造成了实际损失,故判决被告赔偿原告人民币1000万元。
四、法律依据1. 《合同法》第八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2. 《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3.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合同法法律法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A公司与B公司于2020年5月1日签订了一份《货物供应合同》,约定A公司向B公司供应一批电子产品,总价款为人民币100万元。
合同约定交货期为2020年6月30日,付款方式为货到付款。
合同中还约定了违约责任:任何一方违约,应向守约方支付合同总价款的10%作为违约金。
2020年6月25日,A公司按照约定将货物送达B公司,但B公司在验收时发现货物存在质量问题,遂拒绝接收货物并要求A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A公司认为货物质量符合行业标准,拒绝赔偿。
双方协商无果,遂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1. 货物质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2. B公司是否构成违约;3. 违约责任如何承担。
三、案例分析1. 货物质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在本案中,A公司应当按照合同约定供应符合质量要求的货物。
然而,B公司验收时发现货物存在质量问题,因此可以认定A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
2. B公司是否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B公司根据合同约定有权验收货物,并有权要求A公司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货物。
由于A公司提供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B公司有权拒绝接收货物,并要求A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因此,B公司并未构成违约。
3. 违约责任如何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A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符合质量的货物,构成违约。
根据合同约定,A公司应向B公司支付合同总价款的10%作为违约金。
因此,法院判决A公司向B公司支付违约金10万元。
法律自考合同法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张某,男,35岁,某市居民。
李某,女,28岁,某市居民。
张某与李某于2019年5月1日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张某将其位于某市XX区的房屋出租给李某,租赁期限为一年,自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
租金为每月人民币5000元,每季度支付一次。
合同中还约定,租赁期间,房屋内设施由张某负责维护,李某不得擅自改动房屋结构。
2019年10月,李某发现房屋内的空调损坏,联系张某修理。
张某回复称,空调损坏系李某使用不当所致,要求李某承担修理费用。
李某认为空调损坏并非由于自己使用不当,且张某在签订合同时承诺负责维护房屋内设施,遂拒绝支付修理费用。
双方因此产生纠纷。
二、争议焦点1. 空调损坏的责任应由谁承担?2. 李某是否有权要求张某承担修理费用?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方法使用租赁物。
对租赁物的使用方法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租赁物使用和保管的原则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六条: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并在租赁期间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用途。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二条:租赁物需要维修的,出租人应当及时维修。
经承租人请求,出租人未及时维修的,承租人可以自行维修,维修费用由出租人负担。
四、案例分析1. 关于空调损坏的责任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方法使用租赁物。
在本案中,李某在租赁期间使用空调,并未违反合同约定的使用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六条,出租人应当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用途。
张某在签订合同时承诺负责维护房屋内设施,包括空调。
因此,空调损坏的责任应由张某承担。
2. 关于李某是否有权要求张某承担修理费用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二条,租赁物需要维修的,出租人应当及时维修。
在本案中,李某发现空调损坏后,及时联系张某修理。
合同法相关案例及答案
合同法相关案例及答案案例一: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案例情况。
小张有一套闲置的房子,他把房子租给了小李,租赁合同约定租期为一年,每月租金1500元,押一付三。
小李住了三个月后,突然跟小张说他要去外地工作,不能继续租这个房子了,要求小张退还剩下的押金和预付的租金。
小张觉得小李这是违约行为,不同意退还,还说按照合同规定,如果小李提前解约,要赔偿两个月的租金作为违约金。
小李觉得这个违约金太高了,自己才住了三个月,不应该赔这么多。
答案分析。
首先呢,小张和小李之间是有一个有效的房屋租赁合同的。
小李提前解约,这确实是违反了合同的约定。
关于这个违约金呢,虽然小李觉得高,但在合同里已经明确约定了提前解约要赔偿两个月租金作为违约金,这个约定是双方在签合同的时候都同意的。
不过呢,小张也不能就这么强硬地拿着钱一点都不退。
按照公平的原则,小李已经住了三个月,他付的租金是这三个月的使用费用,而押金是为了保证房屋的正常使用等情况的。
小张可以扣除小李应付的违约金之后,把剩余的押金和多付的租金退还给小李。
比如说,小李押了1500元,付了三个月4500元,总共交了6000元。
违约金是3000元,那小张应该退给小李3000元。
所以呢,小李违约是事实,但小张也要按照合理的方式处理押金和租金的退还。
案例二:买卖合同中的货物质量问题。
案例情况。
小王开了一家咖啡店,他从一家供应商老赵那里购买了一批咖啡豆,合同里约定咖啡豆是一级品质,新鲜烘焙。
结果小王收到咖啡豆后发现,很多咖啡豆都有虫蛀的现象,而且烘焙的时间看起来比较久了,不像是新鲜烘焙的。
小王就联系老赵,要求老赵换货或者退款。
老赵却说是小王储存不当才导致的这些问题,拒绝换货退款。
答案分析。
这事儿呢,得看证据和合同规定。
小王和老赵签的合同明确说了咖啡豆是一级品质、新鲜烘焙的。
现在小王收到的货明显不符合这个标准。
老赵说是小王储存不当,那老赵得拿出证据来啊。
要是老赵拿不出证据,按照合同的约定,他就得负责。
自考法律合同法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甲方):某房地产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被告(乙方):某购房者(以下简称“乙先生”)案由:合同纠纷基本事实:甲公司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了某住宅小区。
乙先生在2018年10月与甲公司签订了一份《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乙先生购买甲公司开发的某住宅小区一套房屋,房屋总价为人民币100万元。
合同签订后,乙先生按照约定支付了首付款30万元,并约定后续付款方式为分期付款。
然而,在2019年6月,乙先生因个人原因无法继续履行合同,要求解除合同,并返还已支付的30万元首付款。
甲公司不同意解除合同,双方因此产生纠纷。
二、争议焦点1. 乙先生是否可以解除合同?2. 如果可以解除合同,甲公司应否返还乙先生已支付的30万元首付款?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三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合同的,可以解除合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当事人一方违约,致使合同无法履行的,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四、法院审理过程1. 乙先生提出解除合同的理由是个人原因,不属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原因,因此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不能解除合同。
2. 乙先生主张甲公司违约,但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甲公司存在违约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乙先生不能以甲公司违约为由解除合同。
3. 甲公司认为,乙先生在签订合同时已经知晓房屋的具体情况,且在合同中约定了分期付款方式,因此乙先生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付款义务。
五、法院判决根据以上分析,法院认为乙先生不能解除合同,且甲公司不存在违约行为。
因此,法院判决如下:1. 乙先生继续履行与甲公司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剩余房款;2. 甲公司返还乙先生已支付的30万元首付款。
合同法相关案例及法律(3篇)
第1篇一、引言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因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的法律规范。
合同法在我国民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几个合同法相关案例,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二、案例一:甲乙双方签订买卖合同,甲违约,乙要求解除合同【案情简介】甲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乙公司(以下简称乙方)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方购买乙方价值100万元的货物。
合同签订后,甲方未按约定支付货款,乙方多次催收无果。
乙方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甲方支付违约金。
【法律分析】1. 合同解除的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另一方有权请求解除合同。
”在本案中,甲方未按约定支付货款,构成违约,乙方有权请求解除合同。
2. 违约金的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
违约金不足以弥补损失的,可以请求赔偿损失。
”在本案中,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甲方应承担违约金责任。
三、案例二:甲乙双方签订劳动合同,乙违反保密条款,甲要求赔偿【案情简介】甲公司与乙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约定乙在离职后三年内不得泄露公司商业秘密。
合同履行期间,乙违反保密条款,将公司商业秘密泄露给竞争对手。
甲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赔偿损失。
【法律分析】1. 保密条款的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保密条款。
保密条款的约定,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在本案中,甲乙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保密条款,该条款具有法律效力。
2. 违约责任的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保密条款,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乙违反保密条款,给甲公司造成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自考合同法案例(3篇)
第1篇法律自考合同法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合同法律关系日益复杂,合同纠纷也日益增多。
为了更好地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合同履行的效率,合同法作为我国民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合同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规定。
以下是一起典型的合同法案例,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旨在加深对合同法相关规定的理解。
二、案例简介甲公司(以下简称甲方)是一家从事建筑材料销售的企业,乙公司(以下简称乙方)是一家建筑公司。
2018年5月,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建筑材料供应合同》,约定甲方向乙方提供一批钢材,用于乙公司承建的某工程项目。
合同中明确规定了钢材的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时间、付款方式等内容。
合同签订后,甲方按照约定的时间向乙方供货,但乙方在收到货物后,以钢材质量不合格为由,拒绝支付货款。
甲方认为,钢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且在供货前已经向乙方提供了相关检验报告。
双方就钢材质量问题产生争议,协商未果,甲方遂将乙公司诉至人民法院。
三、案例分析1. 合同效力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本案中,甲方与乙方签订的《建筑材料供应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故该合同合法有效。
2. 合同履行中的争议(1)关于钢材质量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要求交付标的物。
本案中,甲方提供的钢材质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是解决双方争议的关键。
首先,甲方在供货前已经向乙方提供了相关检验报告,证明钢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其次,乙方在收到货物后,应当及时进行检验,如有质量问题,应当在合理期限内通知甲方。
然而,乙方在收到货物后未进行及时检验,也未在合理期限内通知甲方,违反了合同约定。
因此,乙方以钢材质量不合格为由拒绝支付货款,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
甲方提供的钢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不存在质量问题。
合同法法律法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张某某,男,35岁,某市居民。
被告: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法定代表人:李某,总经理。
案由:合同纠纷二、事实与理由2019年5月,原告张某某与被告开发商签订了一份《商品房买卖合同》。
合同约定:原告购买被告开发的某住宅小区一套商品房,房屋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总价款为80万元。
合同还约定了付款方式、交付时间、违约责任等内容。
合同签订后,原告按约定支付了首付款20万元,并按期支付了剩余房款。
2020年8月,原告收到开发商的通知,要求原告在一个月内办理房屋交接手续。
然而,在原告办理交接手续时,发现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如墙面裂缝、地面不平、门窗损坏等。
原告多次与开发商协商解决质量问题,但开发商以种种理由推脱,拒绝承担修复责任。
原告认为,开发商提供的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合同履行的规定,给原告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
为此,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开发商:1. 承担房屋修复责任,将房屋修复至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2. 赔偿原告因此遭受的损失,包括修复费用、装修费用、精神损害抚慰金等;3. 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三、法院审理法院受理本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进行了充分的举证、质证和辩论。
1. 开发商辩称,房屋质量问题系施工方责任,已将施工方诉至法院,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 原告则认为,开发商作为开发商,对房屋质量负有连带责任,且开发商在签订合同时已承诺提供符合合同约定的房屋,因此开发商应承担修复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开发商提供的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已构成违约。
合同法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20年5月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共同投资建设一个工程项目。
合同约定,甲公司负责提供资金和项目管理,乙公司负责施工。
合同签订后,双方按照约定各自履行了合同义务。
然而,在工程进行过程中,乙公司因资金问题导致工程进度严重滞后。
甲公司多次与乙公司协商,要求乙公司加快工程进度,但乙公司始终未能履行承诺。
甲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二、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乙公司是否构成违约?2. 如果乙公司构成违约,甲公司应如何主张损失?3. 法院应如何判决?三、案件事实1. 2020年5月,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共同投资建设一个工程项目。
合同约定,甲公司负责提供资金和项目管理,乙公司负责施工。
2.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照约定向乙公司提供了资金,乙公司按照约定开始施工。
3. 在工程进行过程中,乙公司因资金问题导致工程进度严重滞后。
甲公司多次与乙公司协商,要求乙公司加快工程进度,但乙公司始终未能履行承诺。
4. 甲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四、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五、法院判决1. 法院认为,乙公司因资金问题导致工程进度严重滞后,已构成违约。
2. 法院判决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包括:(1)继续履行合同,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工;(2)赔偿甲公司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a)直接损失:甲公司已支付给乙公司的工程款项;(b)间接损失:甲公司因工程延期而造成的损失。
司法考试合同法案例
司法考试合同法案例一、案例背景。
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
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100台特定型号的电脑,每台电脑价格为5000元,总价款50万元。
合同约定乙公司在2023年5月1日前将电脑送到甲公司指定的仓库,甲公司在收到货物后的10个工作日内付款。
二、合同履行中的问题。
# (一)交货延迟。
1. 情况描述。
到了2023年5月1日,乙公司没有按时交货。
甲公司很着急啊,就打电话催乙公司。
乙公司说因为他们的供应商出了问题,电脑的一些关键零部件供应不上,所以没办法按时交货,但是保证在5月15日之前一定送到。
2. 法律分析。
这里乙公司就构成了迟延履行。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乙公司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货,这是违约行为。
虽然乙公司给出了理由是供应商的问题,但这个不能成为免除其违约责任的当然理由。
甲公司可以根据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比如说要求乙公司赔偿因为迟延交货给甲公司造成的损失,像甲公司可能因为没有电脑而延误了某个项目的开展,导致额外的费用支出等。
# (二)货物质量问题。
1. 情况描述。
5月10日,乙公司提前把电脑送到了甲公司指定的仓库。
甲公司验收的时候发现,有20台电脑的屏幕有明显的划痕,还有10台电脑开机后经常死机。
甲公司觉得这肯定不符合他们购买合格电脑的要求啊。
这就涉及到货物的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况。
乙公司交付的货物不符合合同中关于电脑质量的要求,这也是一种违约行为。
甲公司可以拒绝接收这部分有质量问题的电脑,并且要求乙公司尽快更换合格的电脑。
如果乙公司拒绝更换或者不能在合理的时间内提供合格的电脑,甲公司可以解除整个合同,并且要求乙公司返还已经支付的货款(如果有支付的话),同时要求乙公司赔偿甲公司因为这个事情遭受的损失,比如重新寻找供应商所增加的成本等。
# (三)付款争议。
1. 情况描述。
甲公司看到有这么多电脑有问题,就想先不付款了,等乙公司把所有问题解决再说。
乙公司就不乐意了,说甲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应该在收到货物后的10个工作日内付款,现在都已经过了好几个工作日了,还不付款,甲公司也违约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法课本案例:案例一:王某与张某两人是邻居并且是好朋友。
王某见张某家里有一漂亮的鱼杆,张某不给,遂王某起诉张某至法院。
请分析:(1)张某与王某所订立的合同是什么性质的合同? (2)法院会支持张某的主张吗?为什么?答:1、附条件的赠与合同。
2、不会支持。
因为赠与人张某在赠与物转移之前享有任意撤消权。
《合同法》186条第1款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消赠与。
且张某的赠与不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也不是经过公证的赠与。
所以张某可以行使撤消权。
案例二:旅客李某投宿于蓝天饭店,将千只装有8万元现金,要求饭店赔偿其全部损失,饭店拒绝。
遂起纠纷请问本案该如何处理,饭店对李某的损失是否有声付义务?答:旅客李某与蓝天饭店存在保管合同关系。
李某投宿蓝天饭店,办好住宿手续后,将一只装有8万元现金和其他物品的密码箱寄存在饭店的总服务台,并告诉服务员密码箱内有贵重物品,当班服务员当时就清点了物品,双方对保管物无异议,保管合同成立且生效。
密码箱被他人冒领,说明饭店未尽到保管人义务,属违约行为。
因此,饭店就承担因自己过失而丢失保管物的赔偿责任。
合同法第三百七十四条规定:保管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保管是无偿的,保管人证明自己没有重大过失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不论本案是否是无偿保管,但被告保管人存在重大过失“被他人领走”,是显而易见的,故被告保管人蓝天饭店不存在负责情况。
所以,蓝天饭店应当赔偿旅客李某的损失,如果是无偿保管,可以酌情减轻赔偿责任。
案例三:1996年7月11日,甲市综合商店函请乙县服装厂携带服装样品到甲市来商洽签订购销合同。
物价部门证实涤纶与尼龙在价格上接近。
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答:这是一个凭样买卖合同纠纷,合同的标的存在误解,争议的焦点是服装厂要求商场继续履行合同,商场却认为服装厂在交付的标的物存在欺诈,故不履行合同。
而本案中服装厂既没有欺诈故意和欺诈行为,商场不履行合同是因为服装的滞销。
根据以上事实,标的物和样品相符,双方对标的物都产生了重大误解。
(1)双方当事在缔约时,商场在向服装厂携带的样品中一致认为是买卖尼龙哔叽裤子;(2)双方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购买尼龙哔叽,商场将样品封存,待货到按样品验收,可见双方表示仍是尼龙哔叽裤子,样品应该是尼龙哔叽裤子;(3)双方对样品是认可的,但对封存的样品和合同中规定的样品存在误解,误把涤纶当成尼龙哔叽,从而导致样品与实物不符的矛盾。
因此这个不是样品的样品就不能作为衡量到货的依据,认定这批货物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必须看货物是否与双方真实意思相符合。
本案情况属于错封样品,是重大误解行为。
双方当事人均有过错,根据本案提供的情况,本案应做如下处理:(1)未履行的合同将终止履行(2)已履行合同做如下变更,因为双方对造成重大误解均有过错,且双方认为均同意降价处理,则在双方提出的降价幅度中取中间值处理(3)因为双方均有过错,对造成的损失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案例四:建筑工人某甲为合同工,共花去医药费5800元,甲又无正当理由反悔,但建筑公司表示愿意在甲复原后继续留用甲。
试问甲是否有权向建筑公司索要医疗费用,为什么?答:甲有权向A市建筑公司索要医疗费用。
因为劳动用工合同中约定“工伤概不负责”免费条款,属于合同法第53条规定的“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条款无效”。
同时也违反劳动法有关工伤赔偿的法律规定。
案例五:红桥商场将其下属的百货、家电、食品等承包组对外承包。
法院查明承包组无支付能力,判决红桥商场支付货款,法院的判决正确吗?为什么?答:法院的判决正确。
判决红桥商场支付货款的根据,10万件服装的合同的当事人一方为服装厂,一方为红桥商场。
红桥商场承包合同的规定不能对抗第三人,该规定可以使用红桥商场的名义和公章,就是同意承包组为红桥商场的合法代理人。
至于承包公司所言“但发生的债权债务概与红桥商场无关”是违背《民法通则》第63条第2款规定无效条款: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被代现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49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本案中红桥商场同意各承包组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即同意以红桥商场名义对外进行民事活动,依法则应承担各承包组的代理后果。
案例六:2000年1月1日,某甲向某乙借款6万元,无奈之下,乙只好诉请法院保护其权利。
试问乙可以行使什么权利作为救济?行使该权利需满足哪些条件?答:本案中债权人乙某可以根据《合同法》第74条之规定行使法律赋予的撤销权,维护其债权。
因为某甲与其友某丙的行为已经在客观上符合撤销权行使的条件:(1)须有债务人减少其财产或增加其财产负担的行为。
债务人某甲财产状况严重恶化,并将其贵重财产无偿转让给其友某丙。
(2)须债权人的债权已经有效成立并继续存在。
某甲与某乙的借款合同合法有效成立,且某乙在债务到期后向某甲索要的,所以债权是有效成立且继续存在。
(3)须债务人的行为危害债权。
债务人甲在借乙6万元后,财产状况严重恶化,申请强制甲执行的财产时,已所剩无几,在这种情况下,某甲将其贵重财产无偿转让其友某丙,已严重危害了债权人某乙的6万元债权,使其债权难以实现。
所以,某乙可以行使撤销权,对某甲与某丙提起诉讼,请求法院撤销他们之间的赠与合同,返还甲的贵重财产,以其清偿某乙的6万元债权。
案例七:服装公司与织布厂签订棉布购销合同,织布厂拒不发货。
双方发生争议,诉之法院。
试问此时织布厂是否有拒绝发货的权利?为什么?答:织布厂有拒绝发货的权利。
此权来源于织布厂的不安抗辩权。
织布厂与服装公司之间成立棉布购销合同。
织布厂是棉布供货方,即出卖人,服装公司是棉布购买方,即买受人。
合同约定服装公司收到货物3日之内付款,存在有先为给付义务的当事人织布厂,因对方当事人服装公司存在“经营状况严重恶化”的事实,资信明显减弱,有难为对待给会的情形时,在服装公司未为对待给付或提供担保前,织布厂有拒绝自己给付的权利。
即织布厂有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权利。
1案例八:某年3月14日,原告G市某贸易公司和被告Y省某新联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由贸易公司供给新联可以将电视机数量减至2500台,但新联公司仍不同意。
为此,贸易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答:贸易公司与新联公司的购销合同有效成立。
在合同尚未履行之前,新联公司因经费紧张,致函贸易公司要求变更合同,贸易公司收函后业务科长同意变更,但具体事宜应请示公司总经理,表明双方协议变更合同未协商一致,视为未变更。
合同法第77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的,推定未变更。
”后来双方又协商将电视机数量减至2500台,但新联公司仍不同意。
合同未变更,合同当事人就应按原合同履行,新联公司不能履行合同,构成实际违约。
应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并应继续履行。
根据合同法第107条,“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案例九:某市百货商场与该市第一服装厂签订了服装供应合同,约定于当年9月底以前,由服装厂一次供应给百货商场羽绒服1000件,其中男服400件,女服600件,合同总价款20万元。
百货商场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答:本案属合同义务的转让争议。
百货商场是债权人,外地服装厂为第三人,第一服装厂为债务人。
百货商场与第一服装厂签订的服装供应合同合法有效成立。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第一服装厂与外地服装厂签订的合同义务转让合同是否有效。
所谓合同义务的转让,亦即债务移转,是指第三人为承担债务而与债权人或债务人达成协议,故称之为债务的承担。
本案中的合同义务转让属于免责的合同义务转让,是指由第三人即承担人代替债务人承担其全部债务,原债务人即脱离了债的权利义务关系,而承担人就成了新的债务人。
合同法第84条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合同义务转让须具备条件:1)须有有效债务的存在。
2)须以移转的债务具有可移转性。
3)须有以合同义务的转让为内容的有效合同。
如果债务人通过与债务承担人签订合同的办法来进行的话,就必须得到债权人的同意,才能产生法律上的效力。
本案中第一服装厂将供应给百货商场羽绒服1000件的债务转让给外地服装厂,但百货商场做为债权人并不承认债务人第一服装厂债务转让行为。
因此,债务转让合同无效,百货商场拒收有理,法院应当支持,第一服装厂应承担违约责任,支付未履行部分货款10%违约金,如商场要求继续履行的,还应当继续履行合同。
如有损害,违约金不足的,还可请求赔偿不足部分损失。
案例十:1995年8月,某县石宇有限责任公司与开达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一个转让经营权的合同。
1997年11月,玉龙公司突然拒绝继续按原约定低价格向石宇公司出售石料。
因此,石宇公司遂以玉龙公司为被告,起诉至法院。
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答:玉龙公司和开达公司之间的转让合同由权益和责任两个方面组成。
对玉龙公司而言,它享有对采石场的经营权,即除供应给石宇公司50万吨石料外可以自行销售剩余石料,同时,玉龙公司承担了相应负担,即每年向石宇公司依原定低价供应50万吨石料。
本案核心是开达公司把与石宇公司的经营权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概括转移给玉龙公司的合同是否有效。
本案实质是合同承受,所谓合同承受,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将其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全部转移于第三人,第三人承受其在合同中的地位,享受权利并负担义务。
构成条件:1)合法有效的合同存在。
2)只有双务合同中才有权利义务同时存在。
3)原合同的一方当事人须与承受人达成有效协议。
4)合同承受须得到被承受的合同的相对人的同意。
本案中,开达公司与石宇公司的经营权转让合同合法有效,做为该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开达公司,把合同的权利与义务概括转移给玉龙公司,开始并未得到原合同即被承受的合同相对人石宇公司书面同意,本该开达公司与玉龙公司签订的权利义务概括移转的合同无效。
但由于原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石宇公司接受了合同承受人第三人玉龙公司的履行义务。
根据合同法第36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即本案承受的合同因玉龙公司履行义务,石宇公司接受履行,已经合法有效成立。
本合同属于继续性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玉龙公司突然拒绝继续按原约定低价格向石宇公司出售石料,属于违约行为,法院应当支持石宇公司的诉讼请求,玉龙公司应当支付违约金,赔偿石宇公司损失,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