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RBD看得见海的火车站——上海金山新城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概念规划方案解析

合集下载

面向大海的城市客厅——滨海RBD在上海金山新城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

面向大海的城市客厅——滨海RBD在上海金山新城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
能于 一体 的岸 线 , 是 金 山新城 的 形象 和标 识 。该 地 区定位 为 滨海 R B D 核 心 。本 文通 过 对该地 区城 市设 计“ 城 市客 厅 , 海岸 生活 ” 的解
析, 来探讨滨海R B D 概念在该地 区新功能形态下的规划设计实践。 关 建词 : 滨 海R B D 功 能构成 海 岸 线 城 市设 计
出“ 城市 客厅 , 海 岸生 活” 的设 计理 念 。
滨海 R B D ( R e c r e a t i o n a l B u s i n e s s D i s t r i c t ) 可 译 为“ 滨 海 游 憩商 务 区 ” , 是 在
城 市客 厅 : 金 山新 城 的南 部 门户 , 集 中 展现 交通 枢 纽 、 商业 、 商务、 文 化等
3 . 1 . 2 设 计 理念一 “ 城 市客 厅 , 海岸 生 活”
滨海 , 是金 山新城 最 为 重要 的优 势 资 源条 件 , 滨海 地 区在 总规 中的 定 位 海 、 听海 、 品海 、 游海。 规 划 紧抓 金 山新 城 “ 门户 ” 与“ 生活 ” 的定 位 主题 , 并 结 合本 地 区 特 色 , 提

3 . 2现状 务件 与 需解 决 的 问题
目前 , 位于 地 区北 部 的 火 车站 交 通枢 纽 已建成 ; 在 地 区 西部 杭 州 湾 大道 点: 使J 刳主体 为休闲游憩者 , 包含更多的休闲娱乐业 , 区位常取决于周边 自然 两 侧也 已建 有 多处 住 宅小 区和 酒店 等公 共 设施 ; 紧邻 地 区 西侧 海 岸的 金 山城 或 人文 资源 。 在 功能 上 , 城市R B D 一 方 面应 服务 于旅 游者 , 满 足旅 游者 的休 闲 市沙滩作为休闲度假节庆场所 , 已在全市具有一定知名度。 此 , I 规划布局与 游憩 等 基本 需 要 和购 物 、 学习 、 娱乐 、 体 验 等 多元 需 求 , 另一 方 面 也 要 足够 重 现 状 已建成 设 施之 间 的关 系需 要协 调考 虑 。 视本 地及 周 边地 区居 民的 日常休 闲需 求 , 具 有 功能 复 合性 的 发展趋 势 。 此外 , 在规 划设 计 中 需要 重 点 解 决 的问 题 还包 括 : 与海 堤外 规 划 圈 围 地 2 . 2滨海I L BD 国 际 经 验 的关 系 如何 协 调 ; 如何 降 低 因隆 安 东 路 、 沪杭 公 路等 交 通 干 道穿 越 而 造 成 与 以 国际上 开发 较为 成功 的滨 海R B D 为研 究对 象 ,选 取 了横 滨 未来 2 1 世 纪 海 的 分 隔感 ; 隆安 东 路 与运 石河 之 间 的局 促 狭 长带 用 地 如 何 布局 ; 如何 解决 港、 巴尔的摩 港湾 、 新 加坡 滨海湾 3 个经 典案例 , 对 其功能构成 、 开发模式 、 交通 组 现状堤岸高耸 , 视线受阻 , 亲海困难的问题等。

杭州金山新城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杭州金山新城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杭州金山新城规划方案1. 简介杭州金山新城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东南部,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

该规划方案旨在通过对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和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构建一个生态、宜居、宜商、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2. 建设目标2.1 经济目标通过建设现代产业集群,建立创新型经济体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预计到2035年,实现GDP年均增长率12%以上,成为杭州市经济新增长极。

2.2 生态目标在建设新城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建设,打造一个生态园区,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生态保护,建设一个宜居的城市,使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2.3 社会目标通过规划建设,打造一个人性化的城市,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建设高品质的社会公共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2.4 文化目标弘扬城市文化,建设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打造富有杭州特色的城市文化,使新城具有附加值和吸引力。

3. 规划内容3.1 建设区域金山新城规划面积约为220平方公里,包括金城、山水和鲟湖三大功能区。

其中,金城区是新城的政治、商业、文化中心;山水区是新城的生态保护和文化景观区;鲟湖区是开发性产业区。

3.2 功能布局新城的功能布局主要包括政治、商业、文化、生态和产业布局。

其中,政治文化区和生态山水区为新城的核心功能区,商业和生态区则为配套功能区。

3.3 建设重点新城建设的重点是在生态、城市形象、产业、社区和交通等方面。

生态建设主要包括绿化、水系、湿地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和修复。

城市形象建设则主要体现在著名的建筑、特色文化等综合要素中。

产业建设是新城建设的主要方向,重点建设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社区建设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社区管理机制建设等。

交通建设是新城建设的基础保障,主要包括公路、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等。

4. 投资和融资新城的规划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融资。

其中,政府投资是基础,但也需要引入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支持。

滨海未来广场规划方案

滨海未来广场规划方案

滨海未来广场规划方案背景介绍滨海未来广场是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一个新型城市公共空间,它不仅将会成为人们娱乐、休闲、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同时也将展示城市高科技、文化创意和智能交通等最新的技术和概念。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不断实现城市化的进步,上海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滨海未来广场的规划和建设方案。

规划目标为了满足未来广场的多元化需求,规划方案将分为以下几个目标:1.未来广场将以多功能性、欢乐性、科技性、艺术性为核心,结合上海市的“城市更新、城市创新、城市文化、城市与智慧”战略,建设成为中国智慧城市、新城市标杆和大众文化深度体验宫、游乐园。

2.设置完善、科技先进的各类设施,提供精品文化、科技艺术、休闲旅游、大型活动、展演会与影视拍摄等,让游客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全新、丰富、美好的生活体验。

3.让广场成为全球数字和的热点地区,并为国内外各类科技和数字文化的产品、服务提供可靠、全面、开阔的平台。

规划方案未来广场的规划方案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空间布局未来广场的空间布局主要分为五个区域,包括:1.生活科技体验区:主要包括坐标移动网格图层、沉浸型体感区、虚拟互动体验、智慧家庭等科技应用。

2.全球文化艺术区:主要包括世界文化博览、艺术展演等,集合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优秀文化产物和艺术表演。

3.各国美食广场:主要汇集了各地的美食,为游客提供丰富的选择空间。

4.全球科技产品展示区:为各公司、各产业提供展示他们最新产品的展示平台。

5.大型公共活动区:这是未来广场的重要部分,为人们举办各类活动、展示、活动、娱乐、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基础设施。

建筑设计未来广场的建筑设计将充分融合当代建筑和自然环境,高科技、绿色、智能的建筑物将成为未来广场的眼睛。

建筑的外形将尽量让人感到现代化和未来化,同时也要保持超现代感。

智能交通未来广场的交通将全面升级,人们将用最智能、高效、安全的方式进出广场。

广场周边将拥有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重要交通物流组织网络,利用新型的机器人、等技术为游客提供一种优质的交通服务。

滨海RBD,看得见海的火车站——上海金山新城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概念规划方案解析

滨海RBD,看得见海的火车站——上海金山新城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概念规划方案解析
海休 闲度假 场所 。 金山新城火车站原选址于杭州湾 大道的西侧 ,为了做好未来金 山新城
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整体发展
引导 , 车站拟向东移至同凯路以西、 火
图 2杭州 湾跨 海大桥
卫 阳路以东、临桂路 以南地 区。项 目
1 8 4
上城坦 U 海市叫P J 3 A N 圈
金山新城 面向杭 州湾海域 , 是金 山区政治 、经济、文化 中心 ( 3) 图 ,
RBD, dc sr t nex el t dm o - an on tucsa c l en an d
e n m u t—unc i r lif t onal r sD t i b, an Orat t On hu
管理功能 :与服务设施 同时组 建的风景 区管理部门 往往也 集中于此 ,使 RB D同时发挥全旅游 区的管理基地 作用 ; 信息功能: 游客可在 R D内获取风景区的相关信息 , B
功能的高品质的生活岸线 。这为建成滨海 R D提供了有 B
利条件。 。
21 B . R D概 念的引入
A bs r t C0n t ac : ceD ualur t ban esi of d gn Jn ha ai is nr l t i r ai al ysa waysat a e a ri on s wa t・
t c ans e es a. i whihc e t e Thed sg r s on h e inti e
交通规划 l l I I ・
滨海 R D,看得见海的火车站 B
上海金 山新城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地 区概念规划方案解析
陈国生 张永刚
Conc t a ep ualPl nni g of n

金山工程围海造地规划方案

金山工程围海造地规划方案

金山工程围海造地规划方案一、前言金山工程围海造地是指通过填海造地,利用海洋空间来扩大陆地面积,提供更多的土地资源,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城市规划等多方面因素,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围绕金山工程围海造地规划方案展开阐述。

二、背景分析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的供给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一些拥挤的一线城市,如上海、广州等,土地资源已经相当紧缺。

因此,金山工程围海造地成为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金山工程位于上海市南部的金山区,周边环境较为优美,是一个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因此,在进行围海造地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原则。

三、围海造地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

在围海造地的过程中,必须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保护海洋生物栖息地,减少对海洋生态的破坏。

2.资源合理利用。

在围海造地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并且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城市发展需求。

围海造地是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规划中必须充分考虑城市的用地需求,确保围海造地项目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4.科学规划。

围海造地的规划必须严格按照科学规划的原则进行,避免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5.居民参与。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围海造地项目符合居民的利益和期望。

四、围海造地规划方案1.规划范围金山工程围海造地的规划范围包括金山区南部的海域和部分陆地,总面积约为1000平方公里。

其中,海域面积约为800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

2. 主要工程金山工程围海造地的主要工程包括填海、建设堤坝、围海填地等。

其中,填海是主要的工程内容,通过填海的方式扩大海上面积,以提供更多的土地资源。

在填海过程中,需要建设堤坝,以防止海水侵蚀,确保填海造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用地规划在围海造地的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用地的合理利用。

金山新城火车站综合交通客运枢纽规划设计_刘立

金山新城火车站综合交通客运枢纽规划设计_刘立
随着运输方式的多样化和运输过程的一体化, 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成必然。铁路客运站不仅 是城市与区域内外交通的衔接体,也成为城市内部 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
本文提出由单一向多元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在 设施布局和交通组织上予以充分落实,体现了交通 枢纽的综合性、“零换乘”的设计理念及以人为本的 设计思想。
整 个 枢 纽 站 的 规 划 理 念 由“单 向 、封 闭 ”到“多 向、开放”的时空转换。枢纽站在未来城市发展中所 扮演的角色不再单一,与交通功能相配的外延功能 愈显重要。城市中传统火车站的形象将在金山新城 站发生质变,多向、开放的综合交通枢纽应运而生。 2 设施布局方案
金山新城火车站枢纽由于铁路线位、站台等位置 既定,周边市政道路规划红线已确定,因此合理的内 部规划尤为重要。金山综合换乘枢纽的主要功能区块 包括铁路客运站、长途汽车客运站、公交首末站、公交 中间站、出租车上下客区、社会车辆停车场。整个火 车站形成“一轴、两翼、两心、三片”的结构,见图 1。
对快捷集散枢纽交通需求分析及其内部的合理 布局,构筑铁路客运枢纽在金山综合交通客运体系 中的关键节点,是本次规划设计中的研究重点。 1 原则和思路
整个规划设计中以已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综 合交通规划作为规划的前提与基础,通过近期、远期 的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金山新城火车站 进行合理的功能布局,并合理组织步行及车行交通 流线。在满足各种交通需求的基础上,避免车行交通 对步行交通的干扰。后期的设计过程中,从满足各方 面具体要求及以人为本的目标出发,对规划进一步 完善,最终实现金山交通枢纽与城市交通出行的协 调发展,保障了火车站枢纽的高效运行。
2025 年高峰小时利用非机动车方式人流量约 3 400( 双向) 人次 / h,考虑到非机动车泊位的周转 率,大约需要 1 700 辆左右的停车泊位数量。每辆 车 取 停 车 面 积 1. 8 m2 ,非 机 动 车 停 车 场 总 面 积 约 3 100 m2,设计最终采用 3 100 m2。 4 交通组织

浅谈轨道交通站点市政配套工程功能布局设计——以金山铁路支线亭林站市政配套工程设计为例

浅谈轨道交通站点市政配套工程功能布局设计——以金山铁路支线亭林站市政配套工程设计为例
参 考文 献 :
位置一定要处 理及时 , 如 果 施 工 前后 温差 超 过 1 0 ℃ 或 尾 部 高 程 图 2沥 青路 面碾 压
5 . 4加 强 对路 面摊 铺 工 艺的控 制
不 达 标 的位 置 , 都 最 终 化 为 不 阻 拦 材料 。( 如图3 )
[ 1 】 市政道 路 桥 梁工 程的 施 工管理 措 施 . 科 技 与企 业. 2 0 1 3  ̄ ) . [ 2 ] 蒋艳 浅谈 如何 提 高路 面施 工 的平 整度 【 N] . 伊 犁 日报 ( 汉) . 2 0 1 0 年.
避免重型车辆碾压后使路面破坏程度进一步加强 , 进而对路面的整体使用寿
图1建议 施 工 温度
5 . 3做 好 接 缝 处 理
命 产生 不 良影 响 。
所 有路 面 的施 工 都 是 分 段 进
行, 不 可能 一 次 全 部 完 成 , 所 以路
6 结束 语
对 于市 政道 路 路面 管理 而 言 , 沥青 路 面 的平 整度 是 一个 非 常重 要 的技 术
正帚 i 臣围 l 7 0 —1 8 5 超过 l 9 0 寿废 旁
低予 1 6 5 低于 l 6 0 不低于 l s O
不低于 l 3 O
料 车
低予 l 0 O 不高于 5 【 】
以后 ,要不 定期 的对 路
图3 接 缝 处理 工作 示 意 图
面 的平 整 程度 进 行监 测 , 对 于 出现 车辙 、 裂缝、 位 移 的位 置要 及 早 进行 处 理 ,
路 桥建 设
媪度要 求 最低 , 要求 温 度不 能超 过 7 o 度。 碾压 的速度 不 要过 快 , 为 了保 证
整 及碾 压 的质量 , 应 将 速度尽 量放 缓 , 采 取最 多 的碾压 方式 是 采取 纵 l 沥青 等材 料铺 设 的最低 处 向高处 慢慢 碾压 。如果使 用 的是 双轮 压 路机 , 沦之间 重叠碾 压 的部 分要 大于 3 O 厘 米 。值得 注意 的是 , 在 碾 压 的过 程 中 , 必 须 保 证匀 速行 进 , 不能 在 此过程 中停 留或者 是改 变速 度( 如图1 及 图2 ) 。

上海新北站方案

上海新北站方案
二、项目定位与目标
1.项目定位:将上海新北站建设成为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2.项目目标:
-实现高效便捷的多模式交通换乘;
-满足大规模客流量需求,提升铁路运输效率;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选址与规划
1.选址依据:依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结合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环境影响等因素综合考量,确定上海新北站选址于上海市XX区。
(3)停车设施:设置地下停车场,提供充足的停车位,满足旅客停车需求。
4.环境保护与节能设计
(1)采用绿色建筑材料,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2)优化建筑设计,提高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降低能源消耗。
(3)实施雨水收集和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五、合法合规性分析
1.本项目已纳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符合城市发展方向。
(1)站台规模:设置XX个站台,XX条股道,满足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运行需求。
(2)轨道布局:采用分场布置,实现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独立运行,降低相互干扰。
3.交通换乘设计
(1)地铁换乘:设置地铁换乘站,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无缝衔接。
(2)公交及长途客运:规划公交及长途客运站点,方便旅客出行。
上海新北站方案
第1篇
上海新北站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其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完善上海铁路枢纽布局,提高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运行效率,上海新北站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上海新北站建设方案,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RBN-DGPS简介

RBN-DGPS简介

1.1.1.RBN-DGPS系统我国沿海RBN-DGPS系统从1995年开始建设,分三期建成了沿海23座RBN-DGPS台站。

一期建成天津北塘站,秦皇岛站,大连大三山站,青岛王家麦站,长江口大戢山站和海南抱虎角站共6座台站,于1997年7月正式对公共用户提供服务。

二期建成连云港地区燕尾港站,温州地区石塘站,厦门地区镇海角站,汕头地区鹿屿站,珠海地区三灶站,湛江地区硇洲岛站,海南海域三亚站,共7座台站,于1999年9月正式开放,为公共用户提供服务。

三期建设的大连老铁山站,烟台成山头站,江苏蒿枝港站,宁波定海站,福州天达山站,广西防城站和海南洋浦站共7座台站,于2002年正式开放使用。

为完善信号覆盖,2009年又新建了营口和灵昆台站,2012年开始建设大亚湾台站,另外规划待建的还有西沙台站。

至今,从北至南,22座台站,形成从鸭绿江口至西沙群岛的系统台链,信号覆盖(或多重覆盖)沿海主要港口、重要水域和狭窄水道的DGPS导航服务网。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中国沿海RBN-DGPS覆盖范围示意图系统对航行在我国沿海航线及进出港口船舶的准确定位,防止各类事故已经起到很好作用,尤其对港口建设施工、海洋开发、石油工程、航道测量、疏浚、航标布设、救助打捞等工作更为需要。

RBN-DGPS 系统已成为我国沿海水域准确定位的主要手段,是我国目前近海(300km以内)主要的定位、导航系统。

RBN-DGPS系统结构及设备功能如图2-1所示。

基准站包括基准台,播发台,完善性监测台与监控中心四部分。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2 中国海事局RBN-DGPS基准站系统结构图基准台与播发台为双套设备,其中一套为热备份。

基准台(RS)的GPS天线安置在已知精确位置的地点,通过高性能GPS接收机跟踪视野内的所有卫星,计算出每颗卫星的伪距校正量,调制器采用最小移频键控(MSK)调制方式,将伪距校正量、基准台频率、识别码等信息,按照RTCM 104 2.1版本的格式要求,组成电文,一并传输给播发台。

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设计

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设计

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设计【最新版】目录1.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理念2.交通枢纽的设计特点3.配套工程的设计方案4.设计实施的预期效果正文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设计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是新时代国际开放门户枢纽新标杆,事关国家战略实施和上海长远发展。

该项目位于浦东新区祝桥镇,承接国家沿海通道重要功能,是上海四大铁路主客站之一。

项目已于 2023 年 3 月开工,计划 2027 年完工。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重大工程,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总工程师刘千伟带队,于 2022 年 5 月 11 日下午,赴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开展了实地调研。

一、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理念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提高交通效率,方便旅客出行。

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枢纽的设计过程中,旨在将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成为新时代国际开放门户枢纽新标杆。

二、交通枢纽的设计特点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模宏大:作为上海四大铁路主客站之一,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的规模相当宏大,设计日均旅客发送量达数十万人次。

2.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将铁路、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融为一体,实现无缝衔接,提高交通效率。

3.绿色环保: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环保理念,采用绿色建筑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4.智能化:枢纽内将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三、配套工程的设计方案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的配套工程包括道路、桥梁、停车场等。

设计方案将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规划配套设施,以满足枢纽的运行需求。

四、设计实施的预期效果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的设计实施预期将实现以下效果:1.提高上海东部地区的交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2.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形象;3.提高铁路客运服务水平,满足旅客出行需求;4.推动绿色环保交通发展,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天津滨海站综合交通枢规划设计

天津滨海站综合交通枢规划设计

天津滨海站综合交通枢规划设计摘要:以天津滨海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例,对枢纽配套交通规划进行分析和说明。

重点研究大型枢纽内部布局和优化组织,同时注重引入景观规划设计概念,巧妙利用空间,实现低碳设计,打造立体空间和各种交通便捷的换成方式,为我国大型交通枢纽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型交通枢纽、天津滨海站、立体交通空间,低碳设计1前言天津滨海站综合交通枢纽是以城市对外交通为主、多种方式换乘、集散规模大的交通枢纽,是津京地区大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的关键性节点。

本文以天津滨海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例,对枢纽配套交通规划进行分析和说明。

2现状研究滨海站位于滨海新区,服务范围覆盖滨海新区核心区、汉沽、宁河、海河中游地区、大港等地。

滨海站东临泰达开发区和天津港,西临高科技产业园区和空港。

滨海站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48公顷,总建筑面积370万平方米,前后景观广场占地约30公顷。

3规划设计原则与思路滨海站作为周边区域的重要交通枢纽中心,结合滨海新区城市景观规划与三条地铁线走势,形成南北轴线。

整个规划设计遵从以下原则:3.1将高铁、地铁、公交、出租、社会车各种交通工具有序衔接,精心为旅客设计最近换乘步行流线。

3.2整个广场的交通设计成环形单向行驶,进出站车流分层行驶互不干扰,各行其道。

3.3结合规划条件,兼顾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处理好车站与周边用地关系,合理确定站区内各功能分区的开发强度和用地容量。

3.4根据设计年度,在规划中考虑远、近期建设的结合。

4规划设计方案4.1地下空间与交通规划4.1.1步行交通系统(1)满足疏散功能的垂直交通系统滨海站为上进下出式火车站,抵达滨海站的旅客经-10.8m层出站,可采用多种步行流线方式疏散。

首先,旅客可经南广场地下-10.8m层地铁换乘大厅到-18.95m地铁层,乘坐市域z2线、滨海b2线或滨海b3线三条地铁线离开火车站。

其次,旅客可经南广场地下-10.8m层到达东侧的社会停车场或西侧的出租车场,离开滨海站。

巴塞罗那新加坡曼哈顿旧金山滨海岸线用地结构分析

巴塞罗那新加坡曼哈顿旧金山滨海岸线用地结构分析

巴塞罗那新加坡曼哈顿旧金山滨海岸线用地结构分析巴塞罗那、新加坡、曼哈顿、旧金山等城市都是世界知名的滨海城市,其滨海岸线的用地结构对城市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这几个城市的滨海岸线用地结构进行分析,以探讨滨海城市用地规划的特点和趋势。

我们来看巴塞罗那的滨海岸线用地结构。

巴塞罗那是西班牙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其滨海岸线以美丽的海滩和繁华的商业区闻名于世。

在用地结构上,巴塞罗那的滨海岸线主要分为旅游区、商业区和居住区。

旅游区主要集中在海滩附近,有大量的酒店、餐厅和娱乐设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商业区则以码头为核心,有大量的商场、餐厅和办公楼。

居住区则分布在商业区的周边,主要是高档公寓和别墅区,滨海岸线的用地结构呈现出旅游、商业和居住相结合的特点。

接下来,我们来看新加坡的滨海岸线用地结构。

新加坡是一个寸土寸金的城市国家,其滨海岸线用地结构非常独特。

新加坡的滨海岸线主要分为金融区、娱乐区和居住区。

金融区位于滨海岸线的核心地带,有大量的高层写字楼和金融机构,是新加坡的金融中心。

娱乐区则以滨海湾金沙为代表,有大型综合娱乐场所、购物中心和餐饮区。

居住区主要分布在金融区和娱乐区的周边,包括高档公寓和住宅社区。

新加坡的滨海岸线用地结构体现出了现代化城市的特点,金融、商业、娱乐和居住功能完美结合。

巴塞罗那、新加坡、曼哈顿、旧金山等城市的滨海岸线用地结构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在滨海岸线用地规划中,需要兼顾旅游、商业、居住等多种功能,同时注重历史保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打造宜居、宜游、宜商的滨海城市。

希望本文能够对滨海城市用地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上海火车站金融街方案

上海火车站金融街方案

上海火车站金融街方案近年来,上海市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在不断寻求发展突破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众多的创新方案。

其中,上海火车站金融街方案备受关注。

该方案旨在将上海火车站周边地区打造成为一个集金融、商业、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商务区。

本文将就该方案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以期对该方案的意义和价值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背景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城市建设和现代化发展。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壮大,上海火车站作为一个交通枢纽地区,发展潜力巨大。

然而,过去火车站周边地区的规划和布局不合理,导致区域内存在着一些混乱和不协调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挖掘区域的潜力,上海市政府决定启动上海火车站金融街方案。

二、目标上海火车站金融街方案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打造国际金融中心:通过引进国际一流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和资本,将火车站周边地区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

2.培育新兴产业:围绕金融业,进一步发展新兴产业,如科技创新、互联网金融等,促进上海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3.提升区域形象:通过改造和升级火车站周边的建筑和环境,塑造现代化、高端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和人才。

三、实施方案上海火车站金融街方案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规划设计:为了确保火车站周边地区的开发和建设能够协调统一,上海市政府会组织专业的规划设计团队进行详细规划,并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2.基础设施建设: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进行道路、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以提供良好的交通和生活条件。

3.招商引资:通过举办投资推介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等方式,向国内外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宣传项目,并吸引他们在火车站金融街投资。

上海市政府也会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以吸引更多的投资。

4.产业培育:与金融业配套的产业也需要得到培育和发展。

上海市政府将加大对科技创新、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创新企业落户。

上海金山卫选址的五个方案

上海金山卫选址的五个方案

上海金山卫选址的五个方案
1.城市拓展区:将金山卫作为城市的拓展区,将主要发展住宅区,并配套大型商业中心和休闲娱乐设施。

这个方案能够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提供更多的居住和工作机会,并促进经济发展。

2.生态保护区:以金山卫的自然环境为重点,将其打造成一个生态保护区。

加强对区域内的绿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这个方案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生态研究机构,同时也能够促进当地的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3.职业培训基地:将金山卫作为一个专门的职业培训基地,提供丰富的培训机会和设施,吸引更多的学生和专业人士。

这个方案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提升当地的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4.研发创新园区:将金山卫打造成一个研发创新园区,吸引国内外的科技企业和创新团队。

提供高质量的办公和研发设施,为创新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支持服务。

这个方案能够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金山卫的国际竞争力。

5.旅游度假区:将金山卫打造成一个旅游度假区,发展旅游业和休闲产业。

提供多样化的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度假者。

这个方案能够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并增加当地收入。

总的来说;选择金山卫的选址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条件和发展需求。

无论选择哪个方案,都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当地政府和社区应该共同努力,制定合理的规划和政策,确保金山卫的可持续发展。

滨海RBD,看得见海的火车站——上海金山新城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概念规划方案解析

滨海RBD,看得见海的火车站——上海金山新城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概念规划方案解析

滨海RBD,看得见海的火车站——上海金山新城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概念规划方案解析
陈国生;张永刚
【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
【年(卷),期】2008(000)C00
【摘要】金山区火车站地区概念城市设计为看得见海的火车站。

塑造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滨海RBD城区形象,构建一个卓越而现代化的多功能交通枢纽,进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土地升值与联动开发。

【总页数】5页(P148-152)
【作者】陈国生;张永刚
【作者单位】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1
【相关文献】
1.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的城市设计——记武汉铁路客运枢纽汉口火车站站区综合规划的设计实践 [J], 闵雷;黄焕
2.滨海RBD,看得见海的火车站——上海金山新城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概念规划方案解析 [J], 陈国生;张永刚
3.武汉火车站交通枢纽综合体复合空间规划 [J], 李继春
4.淄博市现代化城市门户概念策略--构想淄博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 [J], 王莉静;孙

5.既有火车站改造——洛阳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 [J], 樊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山区金山南站规划

金山区金山南站规划

金山区金山南站规划
金山支线,起自沪杭铁路新桥站,终到金卫西站,全长50公里。

金山支线分两段建成,并经历了一次大规模改造。

1959年,新桥至闵行站,全长15公里的新闵支线建成通车。

1976年,从新闵支线闵行西站接出,经松浦大桥跨黄浦江,延伸至金卫西站,为金山工业园区的配套工程。

至此,金山支线全线通车,为单线非电气化铁路,设有新桥、闵行西、叶榭、亭林、阮巷、山阳、金卫东和金卫西8个车站。

2005年,从金山支线阮巷站至芦潮港站的浦东铁路开通。

2009年,金山支线改造工程启动。

闵行西站改名“车墩站”,阮巷站改名“金山园区站”,山阳站改名“金山卫”站。

新桥至金山卫区段的40公里区段改建为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最高时速160公里。

说是改造,工程量其实完全相当于新造一条铁路。

改造后的金山支线定位为市域铁路,也称“城际铁路”,开行“城际列车”。

起初,还有个说法是金山支线改造后会被称作“上海轨道交通22号线”,但显然没人真的把金山城际铁路当成“地铁”,后来也未用此名称。

值得一提的是,金山城际铁路归属负责货运列车编组、装卸却不办理客运的南翔站管理运营。

2012年9月29日,金山支线改造工程竣工,并开通试运营。

那天虽是星期六,却因中秋假期调休,仍为工作日。

但上海大批车迷调班的调班、逃课的逃课,云集上海南站,体验金山城际铁路开通的历史时刻。

金山城际铁路首发车是由CRH2A型动车组0166号车担当的C3219次列车,站站停,12:10从上海南站10号站台发车,
13:10准时抵达金山卫站。

金山卫站海边规划

金山卫站海边规划

金山卫站海边规划
金山不但将打造金山海洋公园、“鹦鹉洲”湿地,还将推进“一城一带一圈”建设。

昨日,在金山区产业发展及“十三五”规划情况的通报会上,金山区表示,金山将构建金山新城、亭枫城镇发展带、中部生态圈,打造一批生态旅游、生活生产新亮点。

据金山区发改委负责人介绍,“一城一带一圈”是指按照集约高效、组合联动的发展原则,构建金山新城、亭枫城镇发展带、中部生态圈。

从地图上看,金山新城靠近海边,区委、区政府,金山卫站铁路均设置在此,人口、产业、交通等要素集聚。

因此,“十三五”期间,金山将首先优化金山新城发展格局。

理顺山阳镇、金山卫镇、石化街道、金山新城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之间的体制机制,优化土地开发、城市建设、招商引资、社区管理等领域的共建共享模式,促进金山新城整体开发。

在“一城一带一圈”规划中,金山提出构筑亭枫城镇发展带。

加强枫泾、朱泾、亭林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规划之间的有效衔接。

其次是探索建立区级层面统筹协调机制,推动跨区域城镇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协调联动。

金山还将探索采用中运量的快速公交系统等新型交通设施,把北部三镇有效串联起来,“比如枫泾镇沿亭枫城镇带适度向东发展,朱泾镇适度向西扩张,规划金山北站区域功能布局,适时启动朱泾汽车站搬迁项目,以形成朱枫联动效应。


金山提出的中部生态圈则以郊野公园建设为基础,结合生态片林、水果公园,形成郊野公园生态圈,逐步打造金山中部地区生态“绿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学位论文 李毅超 轨道交通枢纽站点周边用地开发研究 200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轨道交通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大城市,与常规交通相比较的优势使它成为国内外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首选。轨道交通枢纽站点周边用地的开发,也逐 渐成为城市开发的热点。 本文首先从轨道交通枢纽站点周边用地开发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开发实践中在开发形式、功能与强度确定上存在的问题。同时运用TOD理论和联合开发理论,对选取的国内外案例进 行了分析,总结了轨道交通枢纽站点周边用地开发的特性,包括影响区划定、效益成本构成、乘数效应特征和对城市活力的影响。据此,强调了在开发形式上应大力倡导联合开发的方 式,并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思路;同时分别针对交通为主、交通与商业功能并重、多种城市功能复合三类枢纽站点周边开发模式,以案例为载体,分别论述了各自开发用地功能和强度的 确定原则及基本规律。最后以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人民路站和火车站站作为两类枢纽站的代表,进行了开发对策的应用性研究。
1
!
!
!
!"#$%&'() !" ! 3
!"#$%&' 1 2
!"#$%&'()* !"#$%&'( !"#$%& !"#$%&
Key words: Urban design, Transportation hub, Seafront, RBD
3
!"#$%&'
!"#$%&'()
!
!"#$%&'($)*+, !"#$%&!'()
11 !"#
!"#$% !"#$ !"# !"#$% !"#$% ! !"#
!"#$%&'( !"#$%& 3.3 !"# !"#$%&'()*+ !"#$%&'() !" !" 24
! RBD !"#$%& !"#
!"##$%&'()*+, ! " !"##$%&'()*+, $%&'()*
!"#$%&
参考文献(5条) 1.葛亮.王炜.邓卫 城市客运换乘枢纽规划及设计方法研究[期刊论文]-规划师 2004(10) 2.顾尚华 交通枢纽规划 1990 3.金广君 国外现代城市设计精选 1996 4.万娟.吴挚 从城市、建筑一体化角度看新型城市火车站发展[期刊论文]-现代城市研究 2007(05) 5.王腾.卢济威 火车站综合体与城市催化--以上海南站为例[期刊论文]-城市规划学刊 2006(04)
10
!"#
$%& ! 11 12 ! ! !"# ! !"# $ !"# !"# !"#$%&'()*+,-
!"#$
!"#$%"&'()
!""#$%&'( !"#$%&'( !" !"#$%& !"#$%& !" !" #$%&' 8-10
!"#$%
!"#$%&'()
!"#$%&'( !"#$%
!"#$%"&'()* RBD !"#$%&'()*+,-./ !"#$%&'()*+ !"#$%&'(
!"#$ !"#$ % C.Stansfield
!"#$%&'()* !"#$%&'()*+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 !"#$%&'()*+ RBD !" !"#$%&'() !"#$%&'()
!"#$%&'()*$+ !"#$%&'()*+,-. CBD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 !"#$%&'()* !"#$% RBD
3.期刊论文 程宇光.陈天.CHENG Yu-guang.CHEN Tian 以火车站枢纽改造为导向的城市设计整合 -山西建筑2007,33(32)
结合交通枢纽改造实例,通过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改造以及其带来的城市设计诸要素的整合作用的研究,探讨了通过交通枢纽的改造对于城市的土地使用功能的整合、城市空间环 境的整治、交通设施的梳理、景观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闵雷.黄焕.MIN Lei.HUANG Huan 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的城市设计——记武汉铁路客运枢纽汉口火车站站区综合规划的设计实践 -城市规划2009(8)
结合武汉铁路客运枢纽汉口火车站区综合规划的设计实践,通过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的建设和与之相辅相成的城市设计的研究,探讨了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的规划建设对于城市在 用地功能的提升、空间环境的整治、交通系统的整合、景观环境的塑造等综合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
1 !"#
23.3 ! !"
!"#$ !"
!"#$%&'()*+,!"#$% !"#$%&'()*+ !"# !"#$%&' !"#$%&'()*+,!"#$%&'()*+
2 !"#$
!"#
!"#$%
148
万方数据
!"# !"#$ !"# !"# !"# ! !"# 4 RBD 5
!"#$%&'()*+,-./012 2 RBD CBD RBD !"#$ !"#$%& !" # !"#$%& !"#$%&' !"#$% !"#$%&'( !" RBD !"#$ !"# ! !"#$% ! !"#$%&' !"#
150
万方数据
! !" !"#$% !" !" ! ! !"
12 !"#
!"
!"#$% ! !" !" !" !" !" 3.4 ! " !"#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1]
!"#$%&'"()*
!"#$%&'()*+ !"# ! "
4
, , . !"#$%&'()*+,-.[J]. ,2004(10):53-55. [2] . !"#[M]. : !"#$,1990. [3] . !"#$%&' [M]. : !"#$ ,1996. [4] , . ! !"#$%&'()*+,-.[J]. !"#,2007(5):48-52. [5] , . !"#$%&'())*+,- ./[J]. !"#,2006(4):76-83.
!"#$%&'()!*
15 !"#
!"#$%&'() !"#$ !
!"#$%&'() !" !"#$%
!"#$%&'!()*+,-./01*+,2 !"#$%&'()*+,-.!/(01+ 16 !"#$%& !"#$% !"#$ !" !"#$%&'()*+
"#$%&'()*+,!"#$%&'()*+
!"#$%#&'()*+ $%&'()*+,-./0 !"#$%&'() ! ! * !"#$%&' !"#$%&' #$%& !"#$ !"#$%&'( 13 3.5 !"# !"# !" # !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