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分析

合集下载

区域经济学原理

区域经济学原理

区域经济学原理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地理区域内经济活动的学科,旨在分析地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

区域经济学关注的是地区内外各种经济活动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对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定性分析侧重于对地区内外各种经济活动的描述和解释,通过对地区内部产业结构、人口分布、交通网络等因素的分析,探讨地区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定量分析则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统计学和经济学的方法,对地区内外各种经济活动进行量化分析,以预测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潜力。

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中,有几个重要的原理被广泛应用。

首先是集聚原理,即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

这意味着相同或相似的经济活动更容易在同一地区形成集群,形成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效应,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其次是核心辐射原理,指的是城市或地区的中心地位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影响。

核心地区通常具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吸引人口和企业向其聚集,并通过扩大在本地的投资和消费,进一步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另外,还有走廊效应原理,即交通通道或走廊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走廊的建设可以促进地区间的联系和经济活动的交流,带动相关地区的经济增长。

除了以上原理,区域经济学还涉及到其他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如区域竞争力、经济集群、创新系统等。

通过对这些概念和理论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区内外经济活动的发
展和变化,为地区经济的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持。

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政策

1.目标
经济增长 社会发展 环境保护
2.区域经济政策效率
阶段性约束下目标最大化 区域性约束下目标最大化
3.区域经济政策评价
单目标指标体系 多目标指标体系
思考题
1.区域政策类型 2.区域经济政策效果分析与评价

4.手段
财政税收政策 投资政策 金融政策 产业政策 收入政策
二,中国区域经济政策沿革
1.平衡发展战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2.不平衡发展战略(邓小平,两个大局) 3.协调发展战略(江泽民,西部大开发) 4.均衡发展战略(胡锦涛,和谐社会)
三,区域经济政策评价
1.目标 2.区域经济政策效率 3.区域经济政策评价

美国学者博尔丁(K E Bonlding)在 经济政策原理 (1959)一书中将基本政策目标归纳为四个 经济进步 经济稳定 经济公正和经济自由 阿罗认为 经济政策目 标按某种方法可以归纳为经济稳定 资源配置优化和分 配的公平三种 尤默(M J Ulmer)指出 经济的均衡 经济 的公正和经济增长是经济政策的三个基本目标 日本学 者长谷川启之等人所著的 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一书认 为 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有资源有效配置 经济增长与 稳定 公平的分配社会资本的扩大以及国际经济关系的 协调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就是引导区域经济活动.
第五讲 区域经济政策
一,区域经济政策理论 二,中国区域经济政策沿革 三,区域经济政策评价
一,区域经济政策理论
1.概念 2.主体 3.目标 4.手段
1.概念
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 的促进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 控制区域差 距的过分扩大 以协调区域关系的一系列政 策的总和 区域政策,可分为中央政府的区 域政策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区域政策 . 区域性,公共性,差异性,综合性,阶段 性,系统性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它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当今经济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区域经济学是我院经济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限选课程,是该专业高年级学生在修完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线性代数、西方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等学科基础课后继续从事经济学专业的学习与实践所要求的必修课程。

对该课程的学习与掌握,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理论功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发展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的重要辅助。

本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着重介绍经济区域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现存格局;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第三部分是实践部分,以介绍区域经济开发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及总结我国有关区域经济实践的基本经验和规律为主要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区域”、“经济区域”、“区域经济资源与环境”、“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规划与开发”、“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等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熟悉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区域经济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学会解决区域经济具体问题的方法,并能独立地进行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方面的思考,且能较为科学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课时分配表第一章经济区域的一般特征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从整体上认识区域经济学的框架和理论体系,基本形成区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并能较为明确地区分区域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差异。

同时,从区域经济的载体——经济区域着手,认真掌握经济区域的概念和特征,以及我国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为后面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区域经济学原理

区域经济学原理

区域经济学原理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地理空间上的经济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它关注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和联系。

区域经济学原理是指在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时所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本文将从区域经济学原理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区域经济学原理的基本概念是指在区域经济学研究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方法。

这些原理包括地理位置理论、空间组织理论、区域发展理论等,它们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地理位置理论强调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空间组织理论关注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组织方式,而区域发展理论则关注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和联系。

这些基本概念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

其次,区域经济学原理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地理空间上的经济活动和区域发展差异。

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中,我们需要关注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区域内外部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等问题。

这些研究对象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第三,区域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理位置理论、空间组织理论、区域发展理论等。

地理位置理论主要研究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的优势和劣势、地理位置的影响因素以及地理位置的作用机制等。

空间组织理论主要关注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组织方式,包括产业布局、城市发展、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问题。

区域发展理论主要研究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和联系,包括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合作、区域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最后,区域经济学原理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分析、模型构建、案例研究等。

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来分析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实证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模型构建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地区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向,案例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问题。

总之,区域经济学原理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它对于理解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经济学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第三节区域经济学对生活的影响及其学习意义
一、区域经济学研究对生活的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不仅是西方国家的热点,而且在我国也备受关注,由其研究方向可以看出,区域经济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不可忽视的。
一是对于城市来说,利用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促进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创新,研究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效利用每一寸土地,合理分配产业布局,对国家和城市的发展,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传统区位论、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区际分工贸易论等基本理论构成。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在于研究经济社会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组织规律、各个区域之间经济相互关系而又相互制约的形式,制定相对合理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进行有计划地规划和管理,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协调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4]。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及发展最早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杜能1826年出版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在20世纪50年代,它渐渐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而被广泛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角度到宏观角度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区位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于是世界上各国政府为了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了对区域活动的干预,开始了大规模的区域规划工作,区域经济学从此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被不断应用和充实。区域经济学最初是兴起于西方国家,各种理论体系也最早诞生于西方国家。1978年以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基本上不存在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1978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的区域经济发生了巨大进步。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开始在我国兴起[2]。

区域经济政策辅导材料

区域经济政策辅导材料

一、名词解释(一)问题区域与区域经济政策1.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根据特定的客观经济发展问题和经济规律的基本要求,对经济行为进行规范、引导、激励、约束的规定与工具。

2.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的重要工具之一,它通过政府的集中安排,有目的地对某些类型的问题区域实行倾斜,以改变由市场机制作用所形成的一些空间结果,促使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格局协调并保持区域分配合理。

3.问题区域也称问题地区,是中央政策区域管理机构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确定的受援对象,是患有一种或多种区域病而且若无中央政府援助则难以靠自身力量医治这些病症的区域。

4.区域经济研究最终是要得出政策结论,从这一角度说,区域政策又是区域经济研究的归宿,区域政策理论研究水平的高低是区域经济不成熟与否的最好标志。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5.自然增长率指由劳动与资本可供利用量、技术存量、可利用的技术进步等因素确定的潜在经济增长力,是在长期内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所允许达到的最大增长率,是由最佳的储蓄率和资本/产量比率决定。

6.有保证增长率是企业家们根据对收入与需求的趋势预期认为合理的增长率,是由合意的储蓄率和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决定。

7.区域分工,是指一国内各区域再充分利用区域内优势的基础上实行区域专门化生产,并通过区际交换实现其专门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并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从而扩大区域的生产能力,以图增进区域利益。

8.后发优势,落后区域可通过外溢效应和学习获得比发达区域更快的人力资本增长速度,从而感伤发达区域。

9.效率工资,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劳动生产增长率之比。

10.中心——外围理论主要阐明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间的中心——外围不平等体系及其发展模式与政策主张,形成于20世纪40至50年代,有普雷维什首先提出。

11.外部性:活动的区际外部是指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队其他区域产生的不由其考虑或承担的或正或负的影响。

12.技术外部性与资金外部性:技术外部性是指完全由技术上的联系而非市场机制所产生的外部性,即狭义的外部性。

区域规划 期末考试 名词解释

区域规划 期末考试 名词解释

区域规划期末考试名词解释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区域区域是选取并研究地球上存在的复杂现象的地区分类的一种办法,地球表面的任何部分,假如它在某种指标的地区分类中是均质的话,即为一具区域,而这种分类指标是选取出来阐明一系列在地区上密切结合的多种因素的特别组合的。

2.均质区域区域内部间特性上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和相似性区不于其他区域。

均质区具有单一的面貌,是依照内部的一致性和外部的差异性来划界的,其特征在区内各部分都同样表现出来。

3.结节区域由区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密切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区域所组成。

结节区域的形成取决于内部结构或组织的协调,这种结构同生物细胞相似,即包括一具或多个核(中心)以及环绕核的区域。

结节区的内部靠核向外引发流通线路来联结身边一定的区域,起到功能一体化的作用。

4.区域理论区域理论是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区域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规律的基本分析思想、办法和理论观点。

5.区域分析对区域进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进展的妨碍举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相互联系的规律。

它涉及到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生物学等许多学科。

它并别是一门独立学科,而是作为一种科学办法论形成和进展起来的,是为有关学科研究区域咨询题和行为、举行区域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办法的。

第二章区域进展条件分析6.自然资源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因素)。

7.适度人口一定区域、一定时刻、一定条件(生产力水平)、一定的人均消费水平下的适度人口和资源人口承载力。

8.技术技术是人类改变或操纵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来自生产力实践、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

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向:一是指人来改变或操纵客观环境的过程中所积存的知识、经验等精神范畴的东西,是技术的软件,为技术的决定性因素。

二是知识、经验的物化成果,即生产工具、装备等物质方面的东西,是技术的硬件。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区域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可大可小.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个区域的范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问题.2、经济区域从研究经济活动出发,对地理空间的范围划定.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经常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4、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5、区域开发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1如何组织区域内经济发展.2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3区域经济政策.7、区位理论的初期研究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发源在20世纪初的德国.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8、农业区位论杜能认为,影响农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中,杜能提出了着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其理论的假设为:1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孤立国.其中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唯一的,必须供应全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则完全依赖四周的土地;2假设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3假设孤立国内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比;4农业生产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和利息固定不变.从这些假定出发,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P,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与运费T这三个因素决定的.数学表达式为:P=V-E+T尽管杜能理论还存在一些缺陷,如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没有研究其它产业的布局,但其贡献是不朽的.他因第一个研究区位问题而被尊为区位论,也就是产业布局学的鼻祖.9、工业区位论19世纪末,德国工业的大发展,要求人们将工厂布局在生产成本最低点.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工业布局问题.韦伯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区位论,韦伯理论的基本框架是: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再研究劳动费与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工业寻求最优区位三阶段1第一阶段,暂定劳动费与聚集效益因子都不起作用,孤立地研究在只有运费因子单独起作用的情况下,工业最合理的布局模式;2第二阶段,研究在加进了劳动费因子的作用时,上述工业布局模式将发生何种变形;韦伯认为工厂的设立会从最低运费的地点移至劳动力费用最低的地点.3第三阶段,研究当加进聚集效益因子的作用时,这一工业布局模式又会相应地发生何种变形.10、运输区位论区位论的研究十分重视运输因素,但运输因素本身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美国学者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费用.胡佛指出:1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或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这是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2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它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11、现代区域经济学产生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是美国着名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教授.把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区位决策引入到一般化的经济学当中,探讨在平衡状态下空间经济的一般形态,并进而探讨空间经济的相互依存问题.艾萨德对区域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纯理论的推导带入到对空间上的区域的各发展阶段的经济分布及其空间结构的研究,并设计出区域分析和应用的模型.这些模型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基础.12、埃德加.胡佛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或者不能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矿山、草原等,或者很难移动,如水资源等.社会经济资源当中最主要是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他们的流动虽然是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所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并将其均衡地分布在所有的地区.必须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聚集的要求,在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布局各类产业.聚集区的形成又带来人口的增加,从而形成城市,成为地区的经济中心. 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所谓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指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与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流动.而为了减少距离成本,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就十分必要.第二章区域人口、资源环境1、人口资源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子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构成了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它决定着复合生态系统的运行机构和发展规律.2、复合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矛盾1人类生活对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性的要求与当前自然生态环境急剧变化的矛盾. 2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快速性与自然环境恢复和调节的缓慢性之间的矛盾.3地球上蕴藏的矿产和地下水资源等的有限性与人类的需要及开采能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4地球的体积是有限的,物质的生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人口的发展如无计划是无限的.3、自然资源的定义、特点自然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基础性物质.自然资源的特点:稀缺性、可替代性、区域性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1、区域经济增长的定义1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2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只有把经济总量的提高、人口规模和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含义.2、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大致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亦即投入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另一类是形成生产环境的,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指基础设施条件,相关产业的布局条件等,软件环境则包括经济制度、管理方式及组织形式等等.3、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的过程.若分解,则有:——从供给需求角度的分析: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需求拉动机制——从地区相互关系分析:本地发动型、周边地区带动型——从制度变迁分析:结构转换的驱动机制.4、低水平均衡增长理论——拉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投资增长只有突破一定的水平,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突破.——纳克斯的恶性循环理论.低收入——低储蓄——资本形成不足——收入低.5、非均衡增长理论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区别,就在于认为由于落后地区资本的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6、赫希曼的主导部门产业理论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创造发展机会.赫希曼指出,如果是政府投资,则应选择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造成良好的发展的外部环境;如果是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有带动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主导产业: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专门化产业,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产出规模大,产值比重大,关联效应强,是区域经济的主体或核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关联效应1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2后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3旁侧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8、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段,是把区域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到主导部门的发展上来,通过对主导部门的投入,激活产业链条,扩大区域市场需求,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把增长极理论发展到地域空间布局原理上,完善了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是在城市区配置下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仅是推动型产业及其综合体,而且也是拥有这种产业综合体的城市.布德维尔的定义增长极的形成有两大途径: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和行业在某些大城市或发达地区聚集而自动产生;②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主动建立.9、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任何一个增长极都同时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者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如果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为负值,表明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点的聚集作用较强;反之,则溢出效应为正值,表明增长极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生产要素产生了向周围极化区域的回流.极化效应:主导产业和推动产业配置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生产综合体增长点,吸引周围其他经济活动向其集中,导致集聚经济优势,出现极化现象.所谓极化就是物质、能量、信息向区域核心集聚的过程.极化效应可分为规模经济、区位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三种类型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经济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某一设施或企业规模经营规模扩大,可生产单位产品成本的降低,从而获得经济利益.它源于企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区位经济是指某一部门或行业的全部企业都可以由于配置在某一共同区位而获得经济效益,它源于企业内部、部门或行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城市化经济是由于把各类经济活动配置在一起,从而使某一处于一定级别的中心地区位的总体规模扩大,随之而出现的综合经济利益,它源于部门或行业外部、城市内的经济合理性.扩散效应增长极一旦形成并继续发展,必然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称为扩散效应.扩散效应具体表现在:①形成对其投入原料的新需求,扩大了市场,推动了区域内相关原料生产部门行业的建立和扩大规模;②扩大了有关部门的产量,增大的供给推动区域内使用这些新产品的部门经营规模扩大;③专业化产业部门的形成,促使了区域内地域分工的深化,全面提高劳动效率,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和实力;④增长极的极化与区域内相关行业的发展,产生对区域内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促使劳动力的转移以及部分资金的扩散;⑤增长极的极化与区域内相关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创造新的需求,同时也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引导生产,促进区域发展;⑥增长极的创新,使其作为技术、信息源不断向区域输入,提高区域内劳动力生产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10、点轴理论点,即增长极核、生长点.轴,即生长轴.其中心内容是:随着联结各中心地重要交通干线铁路、公路等的建立,形成了新的有利区位,方便了人口的流动,降低了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新的交通线对产业和劳动力具有新的吸引力,形成有利的资源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线集聚并产生新的居民点.这种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交通线被称为“生长轴”.11、核心—外围地理论美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学家约翰·弗里德曼于1966年提出.任何区域都是由一个或若干个核心区与边缘与所组成的.核心区可以是由一个城市或城市群及其周围地区组成.核心区居中,其他区居核心的外围地带.核心区是发展变化的根源,它能够产生和吸收创新,主导着外围区及整个地域的发展方向.当核心区在形成过程中达到能够自我发展所需的规模时,集聚效益显着,吸引着资金和人才.核心区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组织,保证生产效益显着,从而增强外围区的吸引力.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核心区将其发展所得扩散到外围区去,使外围区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燃料销售量增加,从而促进那里生产发展、就业机会扩大、次级核心区成长.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1、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福利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等在内的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过程.2、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论传统社会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后工业化社会钱氏理论对于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区域经济不同于国别经济,产业结构不可能系统完整.3、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相应提高,劳动力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并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原因: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4、库兹涅茨法则基本内容: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5、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率或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6、雁行形态说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雁行形态模式的两个变型:产业发展的次序一般是从消费资料产业到生产资料产业,从农业到轻工业,进而到重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粗制品向精制品转化,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生产生活用的生产资料向生产生产用的生产资料转化,最终使得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 7、现代产业集群理论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它强调指出,具有国家竞争优势的产业通常具有很高的地方化和根植性特征,一个区域形成的产业发展具有路径依赖,通过技术升级不断地在自身所延伸的范围内发展,而不呈现明显的产业类型转变.如台湾地区的电子产业、意大利的轻纺产业.集群cluster概念是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引入,用于对围绕某个产业的企业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集聚的经济现象的描述.是指包括企业、支撑机构及政府等参与者在地理上围绕某个些产业而集中形成一个网络,网络内部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商业关系支持着各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就是把集群联系在一起的是包括供求关系、共性技术、共同的市场导向、共同的劳动力市场和地方性文化等在内的一系列因素.每个个体的单个竞争能力都是这个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群的特点:一是弹性精专.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生产总是集中于有限的产品和过程,形成专业化的特点,专业化的分工是与生产的技术可分性以及垂直分离的生产组织方式相关的;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在相互的竞争中相互联系,互相协作和补充,区域作为一个集体,其生产是相当灵活和多样化的.二是地理集中性.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是产生外部规模经济的基础,是集群作为一种地域经济现象存在的基础.三是根植性.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到区域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关系中.四是拥有相关的支撑机构.指区域内有各种各样的机构,包括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培训机构、贸易协会、创新中心、政府部门、商业服务组织,等等,这些机构之间建立了有机的网络,并存在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它们都有强烈的提高本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集体意识,共同投入到提高区域竞争力的行动中去.五是创新性.集群内企业通过相互竞争和学习,有利于创新.8、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在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同时作用下进行的.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就引导和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地发生变化.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的途径:供需关系能够引导各产业之间建立起经济技术联系,使它们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价格机制则可以调整要素在各产业之间流动和配置.竞争机制能够促进各产业努力进行技术更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使各产业按照技术的先进性出现兴起和衰落的更替.市场机制的缺陷: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控也不是万能的.市场价格信号失真,就可能导致某些产业发展过度,而另一些产业可能发展不足.无序的竞争则可能导致重复建设,使资源总体配置效率降低.政府干预: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作用方式:制订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之间的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次序等,将其作为指导区域产业发展的根据.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工资等政策工具,通过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以便有效地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发展关系,使它们的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要求.通过维持市场秩序、规范企业和个体的行为、消除限制要素在产业之间合理流动的种种障碍、促进市场信息畅通等,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干预的缺陷:政府干预同样也有其局限性,如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决策失误,或者干预过度,都可能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畸形,降低结构效率.9、地区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者产业.区位商计算公式为:LQij=Lij/Li/Lj/L 式中,LQij表示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L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Li表示i地区的全部产出;Lj表示全国j行业的全部产出,L表示全国所有行业的总产出.10、产业间关联系数影响力反映一个产业部门影响其它产业部门的程度.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用影响力系数来反映当国民经济某一个产业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其它产业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越大,表明该产业部门对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感应度反映一个产业部门受其它产业部门影响的程度.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用感应度系数来反映当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产业部门因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产业部门为其它产业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感应度系数越大,表明该产业部门受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影响越大,当经济增长率较高时,其发展也就越快. 11、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高专门化水平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符合区域资源环境特点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1、产业布局的定义产业布局是主体政府或者企业家在一定的体制或机制条件下对客体企业在地域上的配置过程,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可以从体制机制、主体、客体和区位条件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上述四个因素影响着企业的微观布局.——体制机制不同的体制机制条件对企业布局主体的思路和行为具有深刻的影响.企业布局主体必须根据体制机制的认可程度来决策自身的行为.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都是按照国家需要和政府的指令性计划进行布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的政策、规划引导下,根据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进行布局.。

区域经济学教案

区域经济学教案

区域经济学教案一、引言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的是不同地域内的经济现象、问题和发展模式。

本教案将介绍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应用,帮助学生了解区域经济的特点及其对国家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二、基础概念1. 区域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旨在探讨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相互依存关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研究对象包括地域内的产业分布、经济增长、就业与人口流动等。

2.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地理、空间和社会经济学理论均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 核心理论包括区位理论、中心-边缘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等。

三、主要方法1. 区域经济学的实证方法- 包括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等方法,用于解读和预测区域经济现象。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进行地理空间分析。

2. 区域经济学的模型建立和模拟方法-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模拟区域间的经济关系和发展趋势。

- 使用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来预测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1. 传统区域经济模式- 以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为基础,发展农业、矿产和传统工业等产业。

- 重视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2. 现代区域经济模式- 以知识、创新和高科技产业为主导,提升区域科技和创新水平。

- 建设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园区。

五、区域经济政策1. 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和意义- 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减少区域差距。

-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

2. 主要区域经济政策工具- 产业政策:吸引投资、扶持优势产业等。

- 土地政策:规划用地、提供土地资源等。

- 人力资源政策:培训人才、吸引人才等。

六、国际区域经济合作1. 区域一体化的意义和影响- 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 促进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

2. 主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欧盟(European Union)-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七、案例分析1. 中国的经济特区- 研究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

区域经济政策-涵义和依据

区域经济政策-涵义和依据

03
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
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
确定政策目标
明确区域经济政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区 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调整等。
收集信息
收集相关地区的发展状况、资源禀赋、产业 布局等数据,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制定方案
根据收集的信息,制定出符合地区特点和发 展需求的区域经济政策方案。
评估与选择
对制定的政策方案进行评估,选择最优方案 进行实施。
区域经济政策-涵义 和依据
目录
• 区域经济政策的涵义 • 区域经济政策的依据 • 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 • 区域经济政策的影响与效果 • 区域经济政策的未来发展
01
区域经济政策的涵义
定义与概念
定义
区域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了促进某一地区经济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干预措施。
概念
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通过优化资源配置、 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地区投资环境等手段,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讯、水利等基础设施水平,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促进国家经济均衡发展
01
区域经济政策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引导资源向欠发达地区流动,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国家经济的均衡发展。
增强国家经济抗风险能力
02
通过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多样性和互补性,降
低单一地区或产业的风险,增强国家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区域经济政策的评估与调整
评估标准制定
根据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制定具体 的评估标准,用于衡量政策实施的效 果。
收集反馈信息
通过调查、统计等方式,收集关于政 策实施效果的反馈信息。
效果评估
根据收集的反馈信息,对区域经济政 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区域规划的理论基础

区域规划的理论基础

区域规划的理论基础包括区域(空间)经济学理论、社会生态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区域管治理论一、区域(空间)经济学理论基础☐空间经济研究:关于资源在空间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问题☐空间经济的核心问题:解释地理空间中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

解释经济活动地理结构和空间分布式怎样在集聚的向心力和分散的离心力这两股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空间经济学的基本模型:⏹区域模型:中心-外围模式(CP Model)⏹城市模型:城市层级体系的演化⏹国际模型:产业集聚与国际贸易☐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生产的空间区位⏹理论渊源:19世纪初开始创立的区位理论;30年代,特别是二战后,研究对象:单个厂商区位选择发展成宏观区域决策的理论☐1、区位论研究⏹(1)古典的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农业区位论,6个同心农业圈韦伯:工业区位论,基本决定因素:运费+劳动力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六边形的中心地网络体系☐(2)战后区位论的发展⏹从单个厂商区位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的推导,变为力求作接近区域实际的、具有应用性的区域模型⏹区位决策客体,从工业、农业、市场,增加到第三产业(运输,商业,服务业,银行,保险,旅游,度假等)⏹区位决策不仅考虑节约生产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同时也考虑人们的居住、采购、出行、游乐等行为效用最大化目标。

⏹贡献最大的是美国、挪威、瑞典和德国学者☐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面对二、三十年代英国(包括卷入三十年代大经济危机的其它国家)经济困境,明确地承认经济运行存在大量的问题,认为不能再放任自流,必须运用市场机制以外的力量,进行调节和干预,才能恢复经济的均衡发展。

☐西方国家区域经济活动实践证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以具体微观的区位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区位理论显然不能适应制订中观或宏观的国家区域发展计划和区域经济政策的需要。

☐为了解决区域问题,跳出区位论的理论限制,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开始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区域问题。

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孙久文)

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孙久文)
????3?????1???2??????3????1??1???2???????3?2??1?12?1826?1234?pevt??pvet??6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 孙久文
第一讲

导论
要点: 界定基本概念 介绍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研 究方法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发展过程 现代区域经济学的流派 中国区域经济学界研究的重点


工厂规模既受一般技术经济因素影响,又 受特定区位的条件影响。衡量最优规模有 两个标准:一是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 二是企业总利润最大。用这两个标准确定 的最优规模是不一致的,单位产品生产成 本最低点为平均成本最低的那一点,而总 利润最大点为边际利润为零的那一点。企 业规模越大,布局越集中;反之,则布局 越分散。

n MinF=f*Min(∑miri +rk) ⅰ=1 式中F为单位产品总运费,f为运费率, m1(i=1,…,n)为单位产品消耗的i原、燃料重量, r1为i原、燃料的运距,rk为产品运距。上式含 有若干假设条件,主要有:①所研究的是一个 匀质国家,各地生产成本一致;②只研究一种 产品的生产布局,不考虑生产的相互作用;③ 原料地与市场已知;④运费与重量和距离成正 比。

以这些概念为基础,韦伯提出了衡量工业布局 指向的指标——原料指数(MI): 生产中耗用的地方原料的重量 原料指数(MI)= ———————————— — 制成品重量 若MI>1,则工业为原料地指向,因其耗用了一 部分地方失重原料;若MI<1,则工业为消费地 (市场)指向,其耗用了较多广布原料;若 MI=1,则工业可灵活布局。
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 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 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 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 多样化。 自从有了区域的概念,才有在此之上的与 区域有关的各类学科。所以,我们应当把 区域概念的建立作为区域经济学产生的起 点。

区域经济学第五版高洪深

区域经济学第五版高洪深

区域经济学第五版高洪深一、引言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以地理区域划分为单位的经济活动。

本文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第五版高洪深》一书中所阐述的内容,探讨区域经济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性。

二、区域经济学的概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理区域内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等经济现象。

区域经济学通过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不同地区的经济特征、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等问题。

《区域经济学第五版高洪深》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对其在现代经济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三、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区域经济学第五版高洪深》系统介绍了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其中包括博弈论、空间计量经济学、新古典区域经济学等重要理论。

这些理论为研究区域经济提供了框架和方法,帮助分析者更好地理解区域差异、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

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研究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规律的重要方面。

《区域经济学第五版高洪深》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和演变趋势。

其中包括中心-辐射模式、集聚模式、连锁模式等多种模式,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五、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城市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区域经济学关注的焦点之一。

《区域经济学第五版高洪深》详细探讨了城市化进程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分析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同时,还对城市化如何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提出了相关建议。

六、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是指各级政府为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和协调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区域经济学第五版高洪深》全面介绍了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旨在为政府决策者和地方管理者提供参考。

同时,本书还对国际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和政策经验进行了比较,有助于深化跨国区域经济合作。

七、结论《区域经济学第五版高洪深》为研究者、教师和学生们提供了一本重要的参考书。

本书通过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对于加深对区域经济学的理解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萌芽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

1843年,北德、中德和南德三个关税同盟联合起来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可看作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雏形(池元吉,2003)。

美国学者D. A. 斯奈德在《国际经济学导论》(第四版)中指出,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可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原型”,“二战”后才发展出比它结合程度低或高的其他类型。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真正形成和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1976年,经济学家弗瑞茨·迈克卢普(Fritz Machlup,1976)在对经济文献进行广泛研究与评论时了解到:在1947年以前,经济学家几乎没有写过涉及经济一体化的著作,尽管当时存在着经济一体化现象。

[1]随着“二战”后初期欧洲一体化运动的发展,经济学界开始较为关注经济一体化现象,可是理论研究的成果仍然稀稀拉拉,没有使人们对经济一体化的实际进程或后果的理解向前迈进一步。

事实上,当时经济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基本上仍停留在实证上,而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Bhagwati and Panagariya,2003)。

本书的写作有两条线索,一是建立在制度协调基础之上的区域一体化的组成部分——贸易一体化,二是专业化分工。

因此,本章将分别对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及分工的理论渊源进行简单回顾,以此作为贸易一体化的理论背景。

[2]此外,由于贸易一体化体现为一个从市场驱动的区域化到制度协调的区域主义的演进过程,因此本章第三部分将对区域化和区域主义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

第一节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框架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框架是指以欧洲的区域一体化为背景建立的一体化组织模式。

这种组织模式为研究人员更为简洁地描述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思路,同时在解释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方面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但同时也应注意到,现实世界中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区域”合作动机和目的是比较复杂的,有些合作甚至超出了“区域”的范畴。

区域经济学复习重点

区域经济学复习重点

区域经济学复习范围第一章导论1.1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狭义上: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上: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发展变化规律。

联系上: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和地理学知识。

1.2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六个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海陆统筹。

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可持续、创新。

一、区域经济学的作用:1.综合开发利用区域条件2.确保生态环境良性循环3.建立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4.开展地域空间结构研究二、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第一,研究的核心问题: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驭经济活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

1.农业—集体—承包2.城市—公有—多种所有制第二,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1.港口发展问题2.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第三,研究的历史使命:我国的政府需要一门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处于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问题以及政府可能采取的对策。

1.3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一、经济地理对区域的认识:1.对区域认识的延伸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加入人类和经济的因素。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人类和自然都应属于区域的特征。

把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结合起来,是经济地理学对区域进行研究的主要特点。

2.区域的分类——区划自从人们认识了区域,区划就成为人们对区域内部的组成及其区域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一种必然手段。

首先把地表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对地表进行逐层分解,形成一个区域系统。

3.类型区(产业相同的一个地区)类型区的划分是依据区域的相同性或相异性的关系,即区内的相同性和区际的相异性来划分的。

区域发展的经济理论与实践

区域发展的经济理论与实践

区域发展的经济理论与实践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经济全球化一直被视作国际经济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具有广泛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区域经济学这一研究领域凭借着其针对性极强、趋近于实践的研究立场和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理论1. 区域经济学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地缘单位——地区的经济问题,从更微观的层面来解释和预测国家、地区、城市等层面的经济现象。

其基本特征在于具有区域性、实证性、局部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2. 新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与应用新区域经济学是在传统区域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区域经济学研究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空间组织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旨在解析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各种驱动因素,并寻求改善和优化地区经济的实际措施。

3. 坚持区域发展的多样性针对不同的地域特点,要推行各大区域的不同区域发展路线,利用区域独特的资源优势,科学研究各大区域在不同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本质特征,为地方经济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方针和战略调整建议。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1. 战略发展与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得到政府、高校、企业等各方面的关注与支持。

各地政府围绕区域发展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重点发展经济优势产业,推动工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各大高校积极开展区域经济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企业加强这区域物流、生产、贸易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2. 产业转型与升级随着经济环境变得复杂多变,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产业转型和升级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地区工业产业发展的“瓶颈效应”亟待解决。

地方政府和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企业产品、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传统产业向高效率、高品质、高附加值和环境友好型结构的转型。

3. 外向型经济的拓展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第2篇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第2篇
▪ 加强区域合作机制建设
1.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政府组织、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 合作模式,形成多方协同推进的合作格局。 2.加强区域间信息共享和沟通交流,推动政策协同和监管一致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3.加强区域间金融合作,推动金融资本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 供有力支持。 以上仅是一些例子,具体的主题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 的研究和制定。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 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
1.增长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发展。2.选择合适的 增长极并制定有效的政策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3.增长极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 政策支持。
▪ 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
▪ 资源环境约束的挑战
1.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2.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极限。 3.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 体制机制不健全的挑战
1.部分地区体制机制不健全,制约了经济发展。 2.需要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提高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1.欧盟通过建立统一的市场、货币等政策,促进成员国之间的 经济协同发展。 2.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互通水平,降低交易成本 。 3.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提高区域整体竞 争力。
▪ 北美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1.北美自由贸易区通过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成员国之 间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2.加强产业合作,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高区域整体竞争 力。 3.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促进经济持续发 展。 以上是对国内外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案例分析,通过这些案例 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需要政策协同、产业协同、创新 协同等多方面的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

第二章 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 美国在1941 年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 该局直接受 总统领导, 并拥有规划和开发、利用、保护流域内各种资 源的权利, 负责领导、组织和管理田纳西和密西西比河中 下游一带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以推动这一地区工农业的发 展。该局制定了完整的流域开发规划, 并为资本主义国家 直接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创立了一个比较成功的先例, 它的 许多经验后来为许多国家所借鉴和吸收。 • (三)20世纪60——70年代 • 1.瑞典经济学家冈达·缪尔达尔(Gunnr myrdar) 在其 1957 年出版的《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中提出了累积 因果论, 并指出:“市场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 区间的差别”, 一旦差距出现, 发达地区就会获得累计的 竞争优势, 从而遏制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使落后地区不 利于发展的要素越积累越多, 落后地区的处境也就日益恶 化。因此, “政府的干预是有必要的”。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认为: • 在封闭的区域经济条件下,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通常经 历五个发展阶段: 自给自足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 业生产结构变迁阶段、工业化阶段和服务业输出阶段。 • 以开放程度为标准, 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国内开放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面 向国际市场的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即面向国际市场 的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过渡。
第二章 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地域分工理论
地域分工理论是区域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主体是比较优势理论 和地区主导产业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 包括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 静态比较优势是自然形成的比较优势。是由此区域与彼区域的 差异性表现出来的。构成这种差异性的因素有: 自然因素( 包括 气候、土壤和植被、矿产原料、燃料、森林和水力资源等) 、社 会历史因素(民族、习惯、人口等) 和经济因素。 动态比较优势是静态比较优势的发展和完善。其基本点是:地区 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可变的。

区域经济学主要理论

区域经济学主要理论

区域经济学主要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创始⼈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于1862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国》)是世界上第⼀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杜能“孤⽴国”理论的前提条件:1.在“孤⽴国”中只有⼀个城市,且位于中⼼,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地。

农村只于该城市发⽣联系,城市是孤⽴国中农产品的唯⼀销售市场,农村靠该城市供给⼯业品。

2.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唯⼀的交通⼯具。

3.“孤⽴国”中各地区农业发展的⾃然条件完全相同,“孤⽴国”与外部世界隔绝。

4.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其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呈正⽐。

5.农业经营者以利润最⼤化为⽬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他们的经营品种。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之和,运输费⽤决定农产品的总⽣产成本。

因此经营者的最⼤利润(P),由农产品⽣产成本(E)、市场价格(V)、运费(T)三个因素组成,有:P = V -(E﹢T)。

根据假设,农产品价格由该城市市场决定,⽽在⼀定时期内“孤⽴国”各种农产品的价格应该是固定的,因此V为定值;因为“孤⽴国”中各地区农业发展的⾃然条件完全相同,所以E也为常数。

故上式可以写成:P﹢T = V -E=K。

K为常数,也就是利润加运费等于⼀个常数,即只要运费压缩到最⼩,就能实现利润最⼤化。

2.杜能圈:根据区位经济分析和区位地租理论,杜能在《孤⽴国》中提出了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制度构成⼀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是以城市为中⼼,围绕城市呈同⼼圆状分布:第⼀圈为⾃由农业区,主要⽣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第⼆圈为林业区,主要⽣产⽊材;第三圈为⾕物轮作区,主产粮⾷;第四圈为草⽥轮作区,主供⾕物和畜产品;第五圈为三圃农作制1,本圈内1/3种⿊麦,1/3种燕麦,其余1/3休闲;第六圈为放牧区或畜牧业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非均衡发展战略理论
• 各产业和各地域不同步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理论以赫希 曼、佩尔鲁克斯等为代表。这种战略强调不发达地区不具 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因而平衡增长 是不可能的,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部门、若干地区进 行, 其他部门、其他地区通过利用产业间的“ 前后向及 旁侧联系效应” 和区域增长极的扩散效应而逐步得到发 展, 这样所取得的经济发展速度会比采取均衡发展战略所 能取得的发展要快。
• 这种倾斜式发展战略, 有利于重点部门、重点地区的发展, 对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较快提高也具有重大意义。当然, 这种倾斜战略也具有一些缺陷, 即忽视产业之间、地区之 间的协调发展。倾斜过度还会造成“ 产业二元结构” 和 “ 空间二元结构”, 带来支柱产业过于单一和城市与其 腹地的极大反差, 反过来又会制约重点部门和重点地区的 进一步发展。 • 可见, 区域经济发展单纯采用均衡发展战略或 之精华,做出了新的选择, 提出了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 理论。
• 具体来说就是, 在产业发展方面, 根据地区资源优势、已 有基础和服务全国、兴地富民的要求, 选择重点发展的主 导产业和部门, 给予投资和政策的倾斜, 使之率先起飞, 成为产业发展的“ 火车头”。在此基础上,协调主导部门 与非主导部门、基础结构部门的发展, 使各产业部门处于 协调发展的状态之中。在区域发展方面, 结合主导部门和 优势部门的发展, 选择某些区位优越的地域或地点作为增 长极密集投资, 通过这些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 动地区整个经济的发展。
三、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 均衡与非均衡以及非均衡协调 发展理论是最基本的理论。这里的均衡与非均衡以及非均 衡协调, 既指区域各产业、各部门的发展, 又指区域内各 地区的发展。 • (一)均衡发展理论 • 各产业和各地区同步发展的均衡发展理论, 是指在产业 发展方面, 同时对各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 使工农业, 一、 二、三产业, 轻重工业以及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各个部 门都得到平衡发展。这种理论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 对消除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地区需求和供给双方面的障碍, 走出“ 贫困的恶性循环” 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 产业均衡发展理论以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哈罗 德—多马模型、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 理论等为 代表。在区域发展方面, 均衡发展理论主张在区域内均衡 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力, 通过在地域上的全面铺开, 齐 头并进,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 中央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发展政策, 在不同 的时期, 都会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而相应改变。 从区域经济的经济功能、经济结构、组织管理形式, 逐步 由不完善向完善化发展, 留下清晰的阶段性运动轨迹。 • 区域经济是一种充分承认并利用各个经济区域在不同方面、 不同程度上的差异, 充分承认区际流通和区际交换, 反对 地区行政割据和封锁的开放式经济。它不像国家经济那样, 常常有人为的障碍如关税、进口配额、移民限制等。特别 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已经形成, 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 不仅要分析认识自己的 “区情”, 而且也要了解近邻区域以及其他区域、甚至国 外经济变化情况, 充分利用区域经济的开放性, 及时了解 外部经济发展变化的信息, 从而不失时机地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 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地域分工理论
地域分工理论是区域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主体是比较优势理论 和地区主导产业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 包括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 静态比较优势是自然形成的比较优势。是由此区域与彼区域的 差异性表现出来的。构成这种差异性的因素有: 自然因素( 包括 气候、土壤和植被、矿产原料、燃料、森林和水力资源等) 、社 会历史因素(民族、习惯、人口等) 和经济因素。 动态比较优势是静态比较优势的发展和完善。其基本点是:地区 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可变的。
(二)地区主导产业理论 地区主导产业理论是结构理论中的基本理论。其基本点是:在区 域发展过程中,各个产业在地区产业系统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同的, 其中有一个或几个产业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 构成地区的主导产业 和主导产业群。 现代区域经济成长的过程, 实质上是主导产业部门的成长过程。 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 本质上就是正确选择地区的主导产业, 合理 确定其发展规模和速度, 以此为核心, 协调地区主导产业与其他非 主导产业的关系, 既提高区内与区外经济上的互补性, 又提高区内 产业间的关联度。 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要从区域本身的情况出发, 发现和认识自己 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优势, 使得政策能充分体现自己区 域的优势和特色, 促使区域扬长避短, 发挥优势, 形成具有全国意 义的专业化产业。当然, 地区分工总是在不断的变化, 重要的是要 形成合理分工的动力机制, 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因此,国家要从宏观大局出发, 对投资与布局政策要统筹规划, 促进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认为: • 在封闭的区域经济条件下,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通常经 历五个发展阶段: 自给自足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 业生产结构变迁阶段、工业化阶段和服务业输出阶段。 • 以开放程度为标准, 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国内开放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面 向国际市场的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即面向国际市场 的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过渡。
(三)非均衡协调发展
• 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非均衡是必然的, 既有产业、部门 之间的不平衡, 又有区域之间的不平衡, 不能强求实现工 业和区域的平衡推进( 实际上区域经济开发无论是在产业 选择上, 还是在地域选择上, 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平行发 展) , 而应根据条件的成熟程度实行非均衡推进。 • 但在非均衡推进中必须把重点论和协同论相结合起来, 注 意协调产业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关系, 以先行的带动后起的, 以先进的带动落后的, 从而在非均衡发展中求得协调, 形 成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和整个地区经济系统良性协调运转 的经济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