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指南录后序》课文素材(扫描版)苏教版

合集下载

语文必修3(苏教版)2-1-1 指南录后序

语文必修3(苏教版)2-1-1  指南录后序

专题二号角,为你长鸣学习导言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之时,总有思想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维护着社会的公平……人类文明史上,这些传播火种的先驱者们用他们的生命与心血奋斗着,在暗夜如磐的专制时代,十二月党人为自由献身的精神鼓舞着多少仁人志士;在国家岌岌可危的时刻,屈原“来吾道夫先路”的爱国情感让人钦佩;在举国欢腾的胜利时刻,林肯溅落的血滴令人惊心!让我们记住他们吧,无论他们是平凡还是伟大,只要人格高尚,平凡的人和伟大的人一样,他们的精神如同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中永远发光。

本专题以“高尚人格”为话题,以“号角,为你长鸣”为专题,分“烈士的抉择”“底层的光茫”“殉道者之歌”三个板块,多角度展示主人公诚实的品质、伟大的人格,使我们感受到他们人格的魅力。

“烈士的抉择”板块择取了《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两篇文言文,表现了文天祥以死报国和五位志士为义而死的崇高精神。

“底层的光茫”板块选取了《品质》《老王》两篇小说,展现了底层民众身上那可贵的人格光辉。

“殉道者之歌”板块选择了《离骚》《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三篇诗歌,体现对崇高正直品质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渴求,对崇高人格的歌颂。

板块一烈士的抉择主题导读英雄,让人崇敬的称谓。

他们满腹经纶、满腔热血、剑指连营、马踏沙场,却又伫立寒风、仰天长喟、哀声动地、泪雨倾盆,他们会赢得所有人的敬仰,包括他们的敌人。

今天我们应该为祭奠我们心中的英雄,在心灵构筑灵堂,用我们的虔诚和景仰给英雄献一炷心香。

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们忠于的是自己的灵魂、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他们忠于的是高尚的节操、坚贞的信仰、英雄的情怀、民族的尊严。

第1课时指南录后序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纾.祸()觇.视()翌.日()羁縻.()天高地迥.()诋.毁()自刭.()巡徼.()毗.邻()愧怍.()答案:纾shū,觇chān,翌yì,縻mí,迥jiǒnɡ,诋dǐ,刭jǐnɡ,徼jiào,毗pí,怍zuî。

高一语文指南录后序3

高一语文指南录后序3
的人才或东西。) • 几彷徨死(古:走投无路。今:犹豫不定,
不知往哪里去好。) •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 是年夏五(古:指示代词,这。今:判断
动词)
介宾短语后置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约以连兵大举 避哨(于)竹林中/出入(于)乱尸中
请罪于先人之墓 将请罪于君/请罪于母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 者的句式叫被动句。
1、用“于”表被动 例:而君幸于赵王……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2、用“见”“见……于……”“受……于……”表 被动
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吾计决矣。
3、用“为”“为……所……”“……为所……” 表被动
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
探 提问:第4段写了哪几 讨 层意思?
第1层,得脱后的喜悦; 第2层,受误会后的困境; 第3层,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 心情。

作者写了多少种死的可能性? 作者为何不厌其烦的如此累述
讨 呢?
明确:写了18种死的可能性, 构成了生动有力的排比句式, 一泻千里,说明环境险恶, 表现了为解救国难而视死如 归的思想感情。
探 面对如此多的磨难,作者侥 讨 幸活下来是为了什么呢?
明确:这一段作者感慨自 身尽忠尽孝,“誓不与贼 俱生”的决心以及“鞠躬 尽力,死而后已”的顽强 意志。
小结第7节段意:
写出作者忠诚 报国、死而无憾的 感慨。
探 诗集的由来是怎样的? 讨
明确:文天祥“在患难中,间以
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 废,……”(在患难当中,有时用 诗来记录所遭遇的事情,现在保 存着那些稿本不忍心丢掉……)。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必修3第二专题《指南录》后序赏析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必修3第二专题《指南录》后序赏析

《指南录》后序赏析选自《文山先生全集》卷十三(《四部丛刊》本)。

有删节。

《指南录》,文天祥诗集名。

作者曾在《渡扬子江》诗中写道:“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元兵进逼南宋首都临安,文天祥奉命赴元营谈判,遭扣押。

后乘隙逃归福州。

此集就是他出使、被扣和逃归途中的纪行诗集。

后序,此集前面有《自序》《后序》两篇,这篇课文就是《后序》,并不在诗集的后面。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现在江西吉安)人,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

德祐二年二月〔德祐二年二月〕德祐二年,即端宗景炎元年(五月改元),公元1276年。

德祐,宋恭帝的年号。

二月,据史实当作正月。

十九日,予除〔除〕授官。

右丞相兼枢密使,〔枢密使〕枢密院长官,掌管国家兵权。

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北兵〕指元兵。

下文都以“北”代“元”。

已迫修门〔修门〕本来是楚国郢都的城门,见于《楚辞》,这里借指临安的城门。

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使辙交驰〕使者所乘的车子往来频繁。

辙,车行之轨。

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纾(shū)祸〕缓解(国家的)祸患。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于是辞相印不拜,⑨〔辞相印不拜〕未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就职。

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以资政殿学士行〕用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资政殿学士,是授予文天祥的官位。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不幸吕师孟〔吕师孟〕南宋叛将吕文焕之侄,任兵部侍郎,暗通元军。

构恶于前,贾余庆〔贾余庆〕南宋的右丞相,充任祈请使至元军。

他和吕师孟都是通敌卖国的,所以说“构恶”“献谄”。

献谄于后,予羁縻〔羁縻〕这里是被拘留的意思。

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诟(gòu)虏帅〕骂元军的统帅。

苏教版课内文言文翻译及考点——指南录后序

苏教版课内文言文翻译及考点——指南录后序

苏教版课内文言文翻译及考点——指南录后序【课文全译】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统一指挥各路兵马。

这时元军已迫近都门外,不论是迎战、防守或迁都,都已经来不及安排。

大小官员聚集在左丞相的衙门里,都想不出办法来。

当时(双方有)使者车马往来频繁,元军方面约邀(我国)当权的人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缓解国家的祸患。

国家事态到了这地步,我不能(只顾)爱惜自己;(而且)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

以前,(我们的)使者往来,没有被扣留在北方的,(同时)我更想探察一下元军方面的情况,回来好寻求救国的办法。

于是未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就任,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刚到元军军营(的时候),我慷慨陈辞,(他们)上上下下都很震惊。

他们也不敢马上就轻视我国。

不幸的是先有吕师孟干坏事,后来有贾余庆(向对方)讨好献媚,我(才)被拘留不能回还。

国家的事情被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我自己估计不能脱身,就当面责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揭露吕师孟叔侄二人叛国(的罪行)。

(我)只想求死,不再顾念(个人的)安危。

元军方面虽然表面上尊敬我,实际上(对我)很愤怒。

(派来)两个高级头目,名义上是招待使臣的人,夜里却用兵包围我的住所,我就不能回国了。

不久,贾余庆等人作为祈请使要到北方去;元人逼迫我同他们一起走,但又不算作使者。

我照理应该自杀,但还是忍耐着(随他们)出发。

古人说:(忍辱不死)是为了将来有所作为啊!到了京日,得机会跑到了真州,就把北兵的虚实完全报告了淮东、淮西两位边防统帅,约定(同他们)联合兵力奋起抗战。

国家复兴的机会,大概就在此一举了。

(在那里)住了两天,扬州的边帅下了逐客令。

(我)没有办法,(就)改名换姓,隐蔽行踪,在荒野里奔走,在露天里歇宿,每天同元军的骑兵在江淮一带(彼此)互相出现或隐没(没有遇见)。

困窘饥饿,无所依托,悬赏捕捉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叫唤求救都来不及,后来找到一只小船,避开(敌军所占的)江中小洲,从北海出去,然后渡过扬子江,进人苏州,经过四明,转到天台,终于来到永嘉。

《指南录》后序(精选8篇)

《指南录》后序(精选8篇)

《指南录》后序(精选8篇)《指南录》后序(精选8篇)《指南录》后序篇1教学目标:1.学会从作品的语言入手,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借助工具书,注释浅易文言文。

3. 学习古代名作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手段。

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借助工具书,注释浅易文言文。

难点:学习古代名作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手段。

教学步骤及过程:导入:人生活在世上总是有感情的。

“人非草木,焉能无情?”感情既是多种多样的,又有高下之分。

那么,最高尚的感情是什么呢?哲人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爱国主义感情是世界上最崇高、最美丽的一种感情。

”这种感情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说到这种感情,就不能忘记文天祥(板书)。

文天祥一生的言行强烈地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接p38注①作者、背景介绍)。

△ 他字宋瑞(板书),连他的名和字中都寄托着对自己祖国的美好祝愿。

古人云:“诗言志”(言:表达;志:思想感情),文天祥就写了很多诗歌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问:说说有哪些名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调动情绪)(响一点,要共鸣,会默写)△ 实际上,除诗以外,文还有许多文章同样洋溢着爱国的激情,其中名篇即《指南录》后序(板书)。

解题:“指南”即朝向南方,因是国家所处的方位。

《指南录》的命名,即出于刚才诗句中。

据说文天祥临刑前,面朝南方叩三头,从容就义。

所以“指南”二字,份量不轻,对文而言,祖国确实是一个始终吸引他的大磁场。

今天,强大的祖国一定更加吸引我们为她而奋斗了。

“序”这种文体曾接触过吗?(《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一般写在文章前面,说明写书目的、经过或介绍,评论书的内容,这种性质的文字有时出现在文章书籍后面,叫什么?跋(板书)本文为何称“后序”?(是第2篇序言了)。

苏教版必修三高中语文 指南录后序 苏教版必修

苏教版必修三高中语文  指南录后序 苏教版必修
言,因在这年 3月作者曾写过一篇序言,所以称本文为“后 序”。
3.文体常识 (1)序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 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著作的
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
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古代 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做“赠序”。
文天祥(1236—1283),吉州庐
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爱国诗 人、文学家。初名云孙,字天祥。 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 履善。
宝祐四年 (1256年 )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 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 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
答案
名词作状语
表面上
(2)予分 当引决( .
答案 答案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
)________
按职分
(3)草 行露 宿( . .
)________
在荒草间;在露天下
(4)日 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 .
)________
答案 名词作状语
每天
(5)道 海安、如皋( .
答案 名词作动词 取道 (6)则直前 诟虏帅失信( .
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元军作 战,景炎三年(1278)兵败被俘。
被押到大都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作为诱降条件,遭 到文天祥的严词拒绝。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文 天祥历尽折磨而矢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 (1283)十二月初九 在柴市就义。
本文是作者在1276年5月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

答案
到 „„ 去,往 / 动词,像 / 比得上 / 连词,表假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语文必修3第3课《指南录后序》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语文必修3第3课《指南录后序》

(2)古今异义
穷饿无聊(没有依托),追购又急 以至于(到达)永嘉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十分激烈) 为巡船所物色(搜寻) 几彷徨(走投无路)死 众谓予一行(出使一次)为可以纾祸 是(指示代词,这)年夏
谢谢!
本文是一篇序跋文章,作者通过对自身出 使元营、逃归永嘉的历程的记叙,扼要地 叙述了诗作产生的背景,同时也简要说明 了诗集编辑的体例和目的,作序的时间和 诗集命名,是一篇典范的书序;但又是一 篇文质兼美的叙事散文。写作上的特点是 记叙中兼用了抒情和议论。
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元军进逼南宋首 都临安,这时文天祥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 往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辞,触怒元方 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 艰险,才得南归。他把出使被扣和逃归途中所写 的诗结集,取集中《渡扬子江》“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命名为“指南录”。作者写 这篇序之前,已经为诗集写了《自序》,故本篇称为 “后序”。
第二课时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 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 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 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 一一垂丹青。
课文分析
1.研读第五自然段。 (1)翻译词句: A.为巡船所物色(搜寻) B.几彷徨(走投无路)死 C.竟使(假使)遇哨 D.所陵迫(凌侮逼迫)死 E.邂逅(遇上) F.层见(通“现”)错出 G.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痛苦的事情过去以后 再回味当时所受的痛苦,那是多么痛苦啊!)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 自述出使元营所遭遇的种种 磨难,表现了作者视死如归 、英勇抗争的爱国主义高尚 情操。
第二部分(第6—8自然段) 说明诗篇的写作情况和结集 目的,并生发忠诚报国、死 而无憾的感慨,且交代诗集 的题名。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第5课 指南录后序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x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第5课 指南录后序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x
8
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词拒绝。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 其降元,亦遭唾骂。文天祥历尽折磨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屈,于至元十九 年(1283)十二月九日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
本文是作者在1276年5月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 序言,因在这年3月作者曾写过一篇序言,所以称本文为 “后序”。
9
(二)常识整理 Ⅰ.文学常识
11
(3)干支纪年法 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丙寅”指公元1626年;《〈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 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辛亥”指公元 1911年。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 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4)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核舟记》“天启壬戌秋 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祭 妹文旷》“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 “丁亥”是干支纪年。
6
表示国既破,家亦不能全,因为骨肉团聚就意味着变节投降。 利 诱和亲情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又变换手法,用酷 刑折磨他。他们给文天祥戴上木枷,关在一间潮湿寒冷的土牢 里。牢房空气恶浊,臭秽不堪。文天祥每天吃不饱,睡在高低 不平的木板上,又被穷凶极恶的狱卒呼来喝去,过着地狱一般 的生活。由于他坚决不低头,元丞相孛罗威胁他说:“你要死, 偏不让你死,就是要监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 死,还怕什么监禁!”在囚禁的孤寂岁月里,他写下了不少感 人肺腑的爱国诗篇。
序 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序”也作“叙”或 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内容或 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 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 前面,但也有居后的。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之《指南录》后序课件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之《指南录》后序课件 苏教版必修3
第三十三页,共34页。
谢谢大家
2023/5/14
生产计划部
第三十四页,共34页。
第二十九页,共34页。
凡“死”字共二十 二处。这些“死”字, 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既准确鲜明,又形象 生动,可谓妙语纷呈, 出神入化!
第三十页,共34页。
从这段文字的结构来分析,“死” ①为总述“死”的境地及危险性,具 有提领下文“死”②至“死”(19)共 十八个“死”字的作用。这十八个 “死”字句,以并列排比形式出现, 每句均以分号隔开。“死”(20)至 (22)三个“死”字归纳以上十八种 “死”的可能性,表明作者对“死” 的看法和态度,“死而死矣”,铿锵 有力,掷地有声,充分显示其以“死” 报国的宏伟决心和凛然正气。
提问:文天祥当时的
心情和意图怎样?
明确:心情是:“予不得爱身”(我不 能顾惜自己),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 决心。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 以口舌动也”(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 用言语说动的),企图以外交手段来挽 回败局;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 而求救国之策”(更想去窥视一下元军 的情况,回来后好谋求挽救国家的计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之《指南录》后序课 件 苏教版必修3
2023/5/14
生产计划部
第一页,共34页。
提问:文天祥是在怎样的 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明确:文天祥是在“时北兵已 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 施”(当时元兵已迫近国都门 外,交战、防守、转移全都来 不及做了)的严重形势下出使 北营的。
第二页,共34页。
明确:删去后并不影响上下
文的连贯性,但此句是下文 的纲,作者历尽艰险而不死, 就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坚强的 信念。
第八页,共34页。
小结第2节段意:
出使北营,震慑敌方

指南录后序ppt20 苏教版

指南录后序ppt20 苏教版

关于“指南录后序”
“指南”是心向位于南方的宋朝廷的 意思。表明自己“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 南 方不肯休。”表达了作者一片忠贞爱国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情。
学习第1段:
字词
除: 授官 都督: 统率 北兵: 元兵 萃: 聚集 所出: 所字结构,“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 适逢 会: 掌管国务的人 当国者: 缓和,解除 纾: 估计,料想 意: 以口舌动: 用言语打动
(6)诟虏帅( gòu ) (8)羁縻( jī )( mí) (10)渚洲( zhǔ )
(11)自刭( jǐng )
(13)巡徼( jià o )
(12)殆例( dà i
(14)檄文( xí )
)
(15)毗陵( pí)
(17)余僇( lù )
(16)邂逅( xiè )( hòu )
(18)愧怍( zuò )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翻译
众人说我这一次出行是可以解除祸患。 莫知计所出 没有人知道从哪方面想办法。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 口舌动也。 国事到了这个地步,我不能够顾惜自己, 估计元军也还可以用言词打动。 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使者奉使命往来,没有被扣留在北方的。
文天祥出使北营的原因(注意不是 目的)是什么?
5、穷饿无聊 6、追购又急 在荒草间,名词作状语 困窘 没有依靠 悬赏捕捉
7、号呼靡及 无,不。
翻译:
1、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2、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 ) ) )( ) )
(11)自刭(
(13)巡徼(
)
)
(12)殆例(
(14)檄文(
)
)
(15)毗陵(
(17)余僇(

高中语文 2.1.1《〈指南录〉后序》1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2.1.1《〈指南录〉后序》1 苏教版必修3

b.南归行程:“避”、“出”、“渡”、“入”、 “展”
c.18个“死”
幻灯片 13
文天祥:
历尽千辛万苦,冲破险隘 难关,百折不回,万死不辞。

领会作者用词灵活多样的特点 及其表达效果。

明确: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有:“奔”写 出了当时迫不择路的极快速度; “变”“诡”二字反映了形势突变以及 自己采取的果敢行动; “避”“出”“渡”“入”“展 转”“至于”等一连串动词,反映了作 者迅速离开险境的情况,同时也表现了 作者急于南下组织力量抗元以报效国家

提问:这段文字中连用了18个“死” 字,这样写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讨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连用了18个“死”字, 构成了生动有力的排比句式, 说明环境险恶,表现了为解 救国难而视死如归的思想感 情。
小结
在这篇诗序中,作者强烈的爱国 精神和坚贞的民族气节体现在:
1、甘冒风险,挺身出使之举
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南宋庐陵
(今江西吉安)人。字履善,一字宋瑞,自 号文山。宋理宗时曾被选拔为进士第一名, 任官不到两月即与权贵作尖锐的斗争,屡遭 弹劾仍坚持正义。
德佑(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 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 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渡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 的诗 集《指南录》写的序文。由于在这篇序文之 前作者已经写过一篇《自序》,所以把这篇 序叫做“后序”。诗集命名为《指南录》, 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 意,表达了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爱国
文本探讨

苏教版高中语文,指南录后序知识点

苏教版高中语文,指南录后序知识点

苏教版高中语文,指南录后序知识点这篇序文运笔峻削,详略得宜而又变化多姿。

一开始,出使元营的原因交代得了了分明,既粗笔提示又一笔不漏。

那么同学们赶快一起来看看指南录后序知识点!【原文欣赏】《指南录后序》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唿靡及。

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唿!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唿!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高中语文 2-1-1《〈指南录〉后序》精品课件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2-1-1《〈指南录〉后序》精品课件 苏教版必修3
第九页,共53页。
[教学目的]
1.了解序言的写法。 2.认知、识记某些实词的形、音、义,理解有关的几个虚词和“…… 为……所……”格式在文中的用法。 3.理解本文在叙述中间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作用,及长短句、 排比句、对偶句交错使用的表达效果。 4.理解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方法]
第十九页,共53页。
提问:文天祥被拘留时“但欲求死”
后来随祈请使北行,理当自杀而“隐
忍以行”,这两种做法是否相互矛 盾?
明确:不矛盾。“求死”是因为“不得
脱”,以死保全名节;“隐忍以行”, 是因为有机会逃脱,还可以有所作为, 图救国之策。
第二十页,共53页。
提问:“昔人云:‘将以有为 也。’”这句话是否可以删去?
第四十一页,共53页。
凡“死”字共二十二处。 这些“死”字,各司其职,
各尽其能,既准确鲜明, 又形象生动,可谓妙语纷 呈,出神入化!
第四十二页,共53页。
从这段文字的结构来分析,“死”①为总述“死”的境地及危险 性,具有提领下文“死”②至“死”(19)共十八个“死”字的作用。 这十八个“死”字句,以并列排比形式出现,每句均以分号隔开。 “死”(20)至(22)三个“死”字归纳以上十八种“死”的可能性,表明 作者对“死”的看法和态度,“死而死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充分显示其以“死”报国的宏伟决心和凛然正气。
第十五页,共53页。
提问:文天祥辞相印不拜而出使元营
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明确:
不计个人利害,图救国之 策。
第十六页,共53页。
小结第1节段意:
叙写出使北营的背景、心 情与意图,表达了作者在国 事危急之际挺身自任的思想 感情。
第十七页,共53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