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内容大规模复杂电力系统可靠性技术与_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

合集下载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获批牵头十三五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获批牵头十三五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获批牵头十三五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

饶宏
【期刊名称】《南方电网技术》
【年(卷),期】2016(10)7
【摘要】2016年6月,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牵头申报的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应用”项目获得批准,标志着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水平获得权威认可,处于领先地位。

【总页数】1页(PI0005-I0005)
【关键词】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计划项目;研发;电网技术;科研创新能力;直流输电;示范应用
【作者】饶宏
【作者单位】南网科研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27.2
【相关文献】
1.中国建研院牵头“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绩效评价 [J],
2.中国农机院牵头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3个项目完成课题绩效评价 [J],
3.“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建筑牵头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京召开 [J], 本刊讯
4.广西医科大学首次作为牵头单位及子项目负责单位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J],
5.首都师范大学作为牵头单位首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J], 饶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方电网公司两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

南方电网公司两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

[4] 汪旭旭,高虹亮,侯金华,等.三峡地区500 kV地线 悬吊金具磨损原因分析及结构改造[J].陕西电力,2014, 45(3):73-76.[5] 杨现臣.新疆大风区输电线路金具磨损行为研究[D].乌 鲁木齐:新疆大学,2017.[6] 刘冠辰.特高压输电线路U形挂环-调整环耐磨性能 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6.[7] 邓鹤鸣,蔡 炜,张 伟,等.线路金具沙粒磨损模拟 试验:机械性能与微观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8,44 (12):3920-3928.[8] 芦 信.风沙两相流对架空导线磨损的实验研究[D].保 定:华北电力大学,2013.[9] 杨现臣,李新梅.新疆大风区输电线U型环磨损试验 分析[J].铸造技术,2016,37(10):55-57.[10] 朱弘钊,李勇杰,王 建,等.沙漠区域输电线路连 接金具磨损性能试验及磨损趋势预测[J].电瓷避雷器, 2017,279(4):152-156.[11] 逯平平,李新梅.电力金具U型环基于有限元软件的 疲劳寿命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9,41(3):44- 46.[12] 夏莹沛.输电线路涡致振动与尾流效应的数值仿真[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14.[13] 赵美云.电气化铁路架空导线微风振动磨损特性研究 [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4.[14] 张瑞博,邵开山,鲍明正,等.沙漠地区输电线路运 行中的常见问题及治理措施[J].电力设备,2018(29): 13-15.[15] 游 溢,李文胜,何 成.强风沙区输电线路设计规 范编制研究[J].四川建材,2017(12):46-48.[16] 李书兴,陈斯华.西北风沙地区输电导线侵蚀及起晕 电压实验模拟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自然科学版), 2014(3):82-85.收稿日期:2020-12-23。

 作者简介:罗 淞(1988—),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email:****************。

电力系统中的可靠性评估技术与风险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可靠性评估技术与风险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可靠性评估技术与风险分析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扩大规模,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技术和风险分析的需求日益增加。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技术和风险分析可以帮助电力公司和运营商准确评估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水平,识别潜在的故障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一、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技术1.可靠性模型在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中,可靠性模型是一个重要的工具。

可靠性模型能够使用数学和统计方法来描述电力系统中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基于历史故障数据和故障模式,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计算和分析。

常用的可靠性模型包括事件树分析和故障树分析。

事件树分析是一种基于事件的方法,通过绘制事件发生的逻辑图,分析事件序列和概率,计算系统的失效概率。

而故障树分析是一种基于故障的方法,通过绘制故障发生的逻辑图,分析故障序列和概率,计算系统的可靠度。

2.可靠性评估指标在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中,常用的指标包括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平均修复时间(MTTR)、失效率(Failure Rate)和可用性(Availability)等。

这些指标可以量化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水平,评估系统的运行性能和故障修复能力。

MTTF指标是指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的时间,表示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MTTR指标是指在系统故障后修复系统所需要的平均时间。

失效率指标是指单位时间内系统发生故障的频率,用于评估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可用性指标是指系统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概率,反映了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综合程度。

二、电力系统风险分析1.风险评估方法电力系统的风险评估是一个基于风险预测和风险分析的过程。

风险评估方法可以帮助电力公司和运营商评估系统的风险水平,识别系统的脆弱点和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定性风险评估和定量风险评估。

定性风险评估是一种主观评估方法,基于专家经验和专业知识,对系统的风险进行定性描述和评估。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Southern Gri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是中国南方电网公司(Southern Grid Corporation)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电力行业的科研和技术创新机构之一。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电力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南方电网公司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

其研究领域涉及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市场与规划、电力调度与运维、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等方面。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通过开展科研项目、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方式,为南方电网公司提供专业性、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解决方案。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在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通过研究电网平衡调度、电网稳定运行等关键技术,提高了南方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研究院还通过开展自动化装备研发和应用示范,推动了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升级。

他们在调度控制设备、自动化装备、新型电力设备等方面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取得了重要进展。

另外,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还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他们在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方面,成果显著。

研究院从提高新能源发电效率、解决新能源接入电网的技术难题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南方电网公司的清洁能源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还致力于推动电力行业的创新发展。

他们积极参与国内外电力技术标准制定和电力行业的国际交流合作。

研究院还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开展联合研究和人才培养。

总之,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作为电力行业的科研和技术创新机构,通过研究项目、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方式,为南方电网公司提供了专业性、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解决方案。

他们在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并为电力行业的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六届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成果获奖项目名单

第六届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成果获奖项目名单

大型城市电网设备运维检 3 修体系深化建设的创新与
实践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基于信息化技术与精益化 4 管理深度融合的重大活动
供电保障创新实践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配网工程管理“三位一体”
5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管控体系
6 运检管控体系建设与实践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电网设备智能运检管控体
7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系建设
会议专辑 Conference Collection
第六届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 创新成果获奖项目名单
管理类 特等奖(7项)
基于“大云物移”的智能 1 运检技术推动传统运检模
式的变革
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
周安春、杜贵和、高理迎、张薛鸿、徐玲铃、 彭 江、冀肖彤、张祥全、吕 军、周宏宇、 邵 进、黄 清、徐嘉龙、贺兴容、娄奇鹤
徐嘉龙、郭 锋、朱义勇、王 文、许 飞、 王赓劼、赵 峥、洪建光
董国伦、邱欣杰、石永建、张 健、李坚林、 甄 超、丁国成、秦少瑞、田 宇、陈庆涛、 柯艳国、罗 沙、李宾宾、郝韩兵、陈 强、 杨光辉、汪隆臻、徐润宸、曹元远、牛立群、 王宜福、樊承鹏
戴庆华、晏治喜、漆铭钧、潘 华、雷红才、 彭 熹、罗 凌、黄海波、梁勇超、李喜桂、 周卫华、李 波、章国勇、黄 颖、葛 强、 崔 卓、李 婷、毛柳明、肖 奕、肖 萍
火电厂 SCR 催化剂质量与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生产技 4
寿命管理体系研究与应用 术部
刘传柱、毕诗方、田 亚、蒋志强、王兴合、 朱 跃、张 杨、杜 振、江建平、王 磬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
5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工作手册编制
米树华、王忠渠、刘建民、李文学、胡先龙、 马庆忠、王 强、王立波、王志永、王志国、 牛晓光、邓 韬、邓黎明、代 真、代小号、 毕虎才、朱立平、刘红权、汤淳坡、祁金慧、 孙学海、李 宏、李 岩、李 涛、李为民、 李永生、李辰飞、李树军、李雪阳、杨希刚、 杨新军、肖德铭、吴国忠、张 强、张广兴、 张曰涛、张艳森、陈 兵、纳日苏、罗为民、 周 江、周智华、郑相锋、赵良举、郝晓军、 姚纪伟、秦青献、袁廷壁、徐 贤、高斌斌、 唐茂林、陶业成、黄 宣、黄桥生、常 青、 常金旺、崔 崇、章亚林、董勇军、蒋海涛、 韩宗国、谢航云、蔡 培

南网科研院聚焦可再生能源领域 提升电网技术竞争力

南网科研院聚焦可再生能源领域 提升电网技术竞争力

专栏科研之星64南网科研院:聚焦可再生能源领域 提升电网技术竞争力当前,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与常规能源的清洁低碳化是能源发展的基本趋势,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主流方向。

南方电网覆盖五省区,东西跨度近2000公里,网内拥有水、煤、核、抽水蓄能、油、气、风力等多种能源。

2018年年底,南方电网全网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发电量占比分别达到52.6%、51.5%。

为落实国家能源转型的战略部署,南方电网公司未来将加快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为保障可再生能源的可靠并网和输送通道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灵活消纳,南网科研院、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清华大学作为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南方电网公司重大专项,围绕可再生能源灵活消纳的目标,开展了数字系统和物理装置多层融合决策平台的攻关研究。

项目多点发力 取得多项技术突破项目由南网科研院电网仿真与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南方电网公司级高级技术专家——郭琦博士作为负责人,立足于建立安全、高效、可靠、绿色的智能电网的实际需求,对数字物理多层融合决策平台开展了研发,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一是开发了可再生能源灵活消纳的数字物理智能决策平台,及数字系统和物理装置多层融合的决策平台(SMART ),实现了在同一进程中同时精确模拟交直流大电网微秒级电磁暂态与毫秒级机电暂态过程。

该平台具有灵活开放的对外一体化接口,实现了 SMART 特高压直流 / 高压直流 / 柔直输电控制保护系统、机网协调控制系统、多类型新能源及储能控制系统、安稳控制系统、STATCOM 等电力电子装置控制保护系统的多层融合,为可再生能源智能并网控制和可再生能源送出系统的稳定灵活控制、安全风险分析、调度优化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

在2020年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由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网科研院”)牵头完成的“可再生能源灵活消纳的数字物理智能决策平台研发及应用”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_企业报告(业主版)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_企业报告(业主版)
1.1 总体指标 ...........................................................................................................................1 1.2 需求趋势 ...........................................................................................................................1 1.3 项目规模 ...........................................................................................................................2 1.4 行业分布 ...........................................................................................................................3 二、采购效率 ...............................................................................................................................10 2.1 节支率分析 .....................................................................................................................10 2.2 项目节支率列表 ..............................................................................................................11 三、采购供应商 ...........................................................................................................................15 3.1 主要供应商分析 ..............................................................................................................15 3.2 主要供应商项目 ..............................................................................................................16 四、采购代理机构........................................................................................................................20 4.1 主要代理机构分析 ..........................................................................................................20 4.2 主要代理机构项目 ..........................................................................................................20 五、信用风险 ...............................................................................................................................21 附录 .............................................................................................................................................22

南网科研院技术创新 构建电力行业网络安全生态圈

南网科研院技术创新 构建电力行业网络安全生态圈

南网科研院:技术创新 构建电力行业网络安全生态圈文/刘启强《广东科技》:请首先介绍一下贵单位的基本情况。

南网科研院: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是南方电网公司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5日。

2014年,南网科研院被认定为“南方电网公司中央研究院”,主要开展电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发、设备制造与销售、技术转让等业务。

作为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南网科研院拥有直流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大电网技术研发(实验)中心、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多家国字号实验室。

同时,作为南网公司“中央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南网科研院在交直流互联电网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电网仿真技术等领域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智能配用电、网络信息安全、高压设备检测、电网防灾减灾等技术领域均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自主创新成果。

截至2019年年底,我们已累计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40余项、省部级和公司系统重大课题5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5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拥有专利2000余件,发布IEEE国际标准6项、IEC/IEEE联合标准1项、国家标准41项、行业标准40项。

《广东科技》:据了解,在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榜单上,你们有多个项目榜上有名,其中“电力云计算平台安全体系及防护技术研究”项目获得二等奖,请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获奖项目。

南网科研院:“电力云计算平台安全体系及防护技术研究”这个项目由我们作为主要完成单位,是我们与电子科技大学一起共同完成的,主要针对电力行业云计算平台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网科研院”)是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作为南方电网公司的“中央研究院”,南网科研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与控制、电网经济运行、设备集成应用和客户服务等核心技术,并通过不断自主创新,为南方电网公司新一轮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2年度南方电网公司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公示

2012年度南方电网公司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公示

年度南方电网公司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公示信息来源: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发布时间:字号:根据《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科技奖励管理办法》,公司生产技术部(公司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推荐、专家评审的程序,组织完成了年公司科技奖励评审工作,拟授奖项目包括科技进步奖项、技改贡献奖项、专利奖项。

现将拟授奖项目的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及主要完成人名单公布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自公布之日起日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示内容及相关信息持有异议的,可书面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逾期不予受理。

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公正地处理异议,单位异议的要加盖公章,提供联系人和联系方式;个人异议的要签署异议人真实姓名,提供本人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

异议者名称或姓名需要保密的,请在异议材料中注明。

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单位: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联系人:刘怡联系电话: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年月日年公司科技进步奖拟授奖成果清单序号项目名称完成单位完成人大电网设备智能化广域监测诊断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武汉三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快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钟清,谢善益,彭向阳,王红斌,钟连宏,陈勉,范颖,孟源源,梁文进,周刚,朱文俊,武利会,李鑫,黄松波,阚伟民,陈剑光,何宏明,高新华,郑晓光,豆朋,付强,张代新,耿大庆,高文胜,黎晓淀,杨强,翟瑞聪,李峰高海拔±特高压直流外绝缘特性研究及应用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李锐海,张福增,王国利,廖永力,刘智宏,关志成,梁曦东,王黎明,高超,罗兵,黎小林,郭文义,张楚岩,宋磊动态畸变负荷电能准确计量及溯源技术、装备与应用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湖南大学,宁波伟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星龙科技有限公司,威胜集团有限公司赵伟,孙卫明,陈锐民,肖勇,马喆非,罗敏,赵俊秋,许燕灏,吴伟宗,黄建钟,周尚礼,林国营,孟金岭,冯喜军,涂春鸣,党三磊,张永旺,潘峰,赵山,胡嘉,孟庆亮,王琦基于的区域变电站实时智能自愈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广东电网公司惠州供电局,广东电网公司河源供电局周伊琳,孙建伟,刘玮,钟连宏,钟清,刘之尧,黄红远,谢善益,温柏坚,陈炯聪,黄小耘,段新辉,卢建刚,赵永发,胡巨,李钦,郭文鑫,彭飞进,李慧良,林冠强,李琪,车磊,郭为斌,李申乾,刘菲,黄缙华大型装备叶片断裂故障诊断及快速修复关键技术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刘石,徐自力,冯永新,廖宏楷,阚伟民,高庆水,刘磊,张楚,邓小文,陈德祥,谭金,肖小清,范立莉,李千军,金格,蔡笋兆瓦级电池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整体解决方案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峰调频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黄晓东,董旭柱,陆志刚,李继宝,刘映尚,袁志昌,李勇琦,陈满,贾旭东,段卫国,刘志超,陆超,胡玉峰,李战鹰,李永兴,王科,刘建政,刘云,郭海峰,陈湘云,刘怡提高直流输电系统运行可靠性关键技术研究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宫宇,赵建宁,陈立,周全,王远游,周红阳,贺智,陆岩,郑望其,林睿,田应富,钱海,梁家豪,李道豫,王朝硕,国建宝,罗宇航,夏云礼,王颂,张杰,周竞宇,阎帅,张蔓基于射线的电力设备数字成像透视检测系统研发与应用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云南电网公司技术分公司魏杰,王达达,于虹,赵现平,吴章勤,张少泉,刘荣海,况华,王科,王进,谭向宇,周年荣,孙成刚,闫文斌,郭涛涛,夏桓桓,杨俊坤变电站智能化及运行驾驶舱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云南电网公司普洱供电局,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云南电网公司技术分公司何焱,晋伟平,曹敏,谭旻,杨晴,李卫,白彪,李萍,徐斌,张志生,尹福荣,李刚,李文亮,杨义兴,樊凤鸣基于气体组分分析诊断典型缺陷及故障的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广东电网公司珠海供电局,广东电网公司清远王宇,周永言,李丽,陈俊,黎晓淀,周文俊,郑晓光,王宝山,姚唯建,罗运柏,黄成吉,庄贤盛,汤阳,徐林峰,万彩云,周。

人工智能在输电线路安全运行中的应用_4

人工智能在输电线路安全运行中的应用_4

人工智能在输电线路安全运行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6-25T14:23:48.103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6期作者:吕中卿[导读] 在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各种的缺陷检测中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输电线路的缺陷检测中,更是发挥着十分显著的优势吕中卿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贵阳局贵州贵阳 550081摘要:在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各种的缺陷检测中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输电线路的缺陷检测中,更是发挥着十分显著的优势。

将人工智能AI应用到输电线路的缺陷检测中,可有效解决传统人工检测中的时间限制、空间限制以及各种人为因素导致的问题,实现输电线路运维效果的显著提升。

基于此,本文就对人工智能AI技术在输电线路缺陷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保障输电线路缺陷检测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引言运维检修业务是保障电网设备安全和大电网安全运行的核心环节。

我国电网是重要的国家能源配置平台,规模覆盖国土面积的95%以上,运营着全世界电压跨度最大、输电线路最长地形地貌最复杂,以及各种发电方式和输电方式并存的电网。

电网运检系统肩负着设备的运维检修、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重任,对保障大电网安全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电网运检仍然面临着多重因素的影响,设备质量问题仍是当前困扰因素之一;输电通道环境极其复杂,外力因素时刻威胁设备安全;电网设备数量增长迅速与人员基本稳定的矛盾加大了运检任务难度;传统的运检模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及电网发展要求。

因此,迫切需要信息化技术与电网运检业务的创新融合来提升运检效率效益,保障电网设备安全运行1技术路径针对输配电装备运维难点和电力系统数据特征,通过研究多源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依托不同平台,借助数据融合法全方位获取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设备状态、实时状态、电网运行指标等,从而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规范化使用,实现视频、图像、文本等多源电网数据的源端融合。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实验验证中心(系列介绍一)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实验验证中心(系列介绍一)

国⽹电⼒科学研究院实验验证中⼼(系列介绍⼀)编者按实验室是新技术新成果的孵化器, 建设功能齐全、体系完整、技术实⼒雄厚的实验室是我国能源科技发展战略的需要, 也是智能电⽹发展的需要和未来能源互联⽹建设的重要⽀撑。

本专栏将陆续选择电⼒与能源相关的⼀些重点实验室进⾏深度报道, 以推动实验资源共享、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实验室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化。

本专栏热忱欢迎国家、省部级能源、电⼒类重点实验室踊跃投稿, 对实验室进⾏宣传介绍。

国⽹电⼒科学研究院实验验证中⼼(系列介绍⼀)⽬录⼀、基本情况⼆、资质和研究能⼒三、试验能⼒、测试范围和服务项⽬⼀、基本情况国⽹电⼒科学研究院实验验证中⼼是专门从事电⼒设备试验检测的权威机构,具有CMA中国计量认证资质和CNAS实验室国家认可资质,是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和中国船级社的签约委托检测实验室,同时也是国家电⽹、南⽅电⽹物资采购签约检测机构,是具有第三⽅公正地位的检验检测机构。

中⼼是智能电⽹保护与运⾏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公共实验室,是国家能源局智能⽤电研究(实验)分中⼼和微电⽹(实验)分中⼼依托单位,江苏(国⽹电⼒)智能电⽹研究院重点实验室。

⾃动化设备电磁兼容实验室、电⼒系统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实验室为国家电⽹公司重点实验室,智能⽤电互动技术实验室为国家电⽹公司实验室。

试验能⼒涵盖电⼒系统⾃动化、信息通信、超/特⾼压输电设备、智能化中低压电⽓设备、发电及⽔利⾃动化设备、轨道交通及⼯业⾃动化设备等领域。

图1 实验验证中⼼全景图⼆、资质和研究能⼒中⼼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和国家计量认证,具有第三⽅公正地位的质量检验机构。

具有以下资质和研究能⼒:中国计量资质认定资质(实验验证中⼼,⾃动化设备电磁兼容实验室)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资质(CNAS No.L1379)中⽂证书英⽂证书国际电⼯委员会电⼯产品合格测试与认证组织(IECEE)授权的CB实验室国家能源智能电⽹技术研发(实验)中⼼-微电⽹技术分中⼼国家能源智能电⽹技术研发(实验)中⼼-⽤电技术分中⼼国家电⽹公司重点实验室-⾃动化设备电磁兼容实验室(SGCC-1-004)国家电⽹公司重点实验室-电⼒系统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实验室(SGCC-1-003)国家电⽹公司实验室-智能⽤电互动技术实验室江苏省(国⽹电⼒)智能电⽹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国家电⽹公司招标检测机构南⽅电⽹公司招标检测机构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委托检测实验室国家质检总局电⼒线载波通信设备⽣产许可证检验机构(全许办<2002>08号)国电通信中⼼电⼒特殊通信产品进⽹检验机构(电通技函<2001>18号)电⼒⾏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中⼼第三实验室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注册实验室(No.102805)美国易科认证集团联合实验室美国 UL 公司合作实验室德国 TUV 莱茵合作实验室德国 TUV南德合作实验室德国 DEKRA ⽬击实验室中国船级社联合实验室中国软件测评机构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三、试验能⼒、测试范围和服务项⽬试验能⼒⾼压电⽓设备:绝缘试验、温升试验、机械性能试验、环境试验⾃动化设备环境及可靠性试验电⼒系统⾃动化设备性能检测电⼒系统通信设备性能检测⼤型电⼒系统数字仿真测试与分析IEC 61850/60870系列通信协议测试与分析电磁兼容试验新能源并⽹检测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测测试范围⾼压开关类:断路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组合电器等⾼压线圈类:变压器、互感器、电抗器等⾼压其它类:电⼒电缆、直流阀、绝缘⼦、GIL等智能变电站系统级仿真测试电⼒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变电站综合⾃动化设备及系统电⼒调度⾃动化、配电⽹⾃动化、⽔电站梯级调度⾃动化终端及系统发电机电⽓控制设备及电⼚控制⾃动化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动化系统防⽌电⽓误操作装置及模拟屏电⼒系统直流电源及相关电源设备(⼤负载)故障录波装置及屏柜数据⽹设备、时间同步设备及系统电⼒SDH/PDH(光/电)数字通信设备、EPON、调制解调器及数据传输装置电⼒通信⽹监测及⽹管系统电⼒调度交换机、电⼒线载波通信设备及继电保护收发信机⼯业以太⽹交换机、路由器及应⽤终端电能质量太阳能电站逆变及并⽹装置智能电⽹电动汽车充电桩装置通信规约(61850、60870等系列)各种应⽤软件⾃动抄表系统、电能表及多费率电能表低压电器及船舶电⽓产品⼟⼯⼤坝⾃动化装置、仪表及系统汽车电⽓及机电⼀体化产品服务项⽬承担⾼压电⽓设备的质量检验、检测以及试验承担电⼒系统继电保护、⾃动化、通信等产品的质量检验、检测鉴定及仲裁检验承担电⼒线载波机⽣产许可证检验及电⼒特殊通信产品的进⽹检验承担国家电⽹公司农电⾃动化产品的合格证检验承担各种应⽤软件、电⼦元器件及部件的检验提供各类产品电磁兼容检验,以及咨询、研究、技术服务及培训提供相关产品的国际认证服务提供电⼒系统⾃动化设备检测咨询服务提供电⼒⾃动化质检信息⽹会员及⼴告服务提供产品检验合格注册备案服务研究开发新的检测技术和⽅法开展对检验⼈员的培训开展对有关国家标准、⾏业标准的技术培训,并为企业制定相应企业标准进⾏技术咨询承担国家电⽹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评估及安全加固提供智能变电站系统级测试及咨询服务联系⽅式:***********传真:***********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诚信⼤道19号邮编:211106。

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项目名称高压大容量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开发、装备研制及工程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荣信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贡献证明材料)1、饶宏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单位: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贡献:对创新点1、2、3、4做出重要贡献。

投入工作量约占本人工作量的65%。

项目研发总负责人,负责高压大容量多端柔之关键技术研发,提出项目总体技术路线与研发技术方案,提出控制保护装置硬件闭环测试方案,主持建成多端柔直实时仿真平台。

总体负责示范工程系统研究和成套设计,组织控制保护研发,协调解决项目研发中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

支撑贡献材料:专利1/2/3/6论著1/2/5/6/82、李立浧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单位: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贡献:对创新点1、2、3、4做出重要贡献。

投入工作量约占本人工作量的65%。

指导技术研究和工程建设,审定示范工程建设的总体技术方案,提出大型风电场采用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接入电网的技术方向,指导了换流阀的高压绝缘试验,对重大技术方案进行审查和决策,分析解决换流阀和控制保护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支撑贡献材料:专利1/2,论文1/2/63、张文峰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贡献:对创新点1、2、3、4做出重要贡献。

投入工作量约占本人工作量的65%。

示范工程建设负责人,主导示范工程实施,确定示范工程技术原则,组建科研、设计、设备和建设联合体,协调解决科研攻关及示范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问题和技术问题,总体负责示范工程投运后的运行维护。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项目申请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项目申请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申请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含储能宋体小 4,单倍行距申请单位:电力科学研究院宋体小 3起止时间:201?年?月— 201?年?月宋体小 3项目负责人:张明宋体小 3联系电话:0851Times New Roman小 3申请日期:201?年?月?日宋体小 3填写说明一、请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各项。

二、专业类别根据项目所属专业种类中选择。

三、项目摘要应简要说明项目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字数要求500字以内。

四、项目申请单位指提出项目建议与申请的单位或部门,如总部各部门、直属机构、各分子公司及其所属基层单位等。

五、项目分工应主要描述项目申请单位与协作单位的任务划分,项目计划进度安排应按时间段列出研究推进计划,并明确各阶段交付物及标志性里程。

六、科技经费预算支出科目具体解释见附件2。

七、科技成果的成熟度水平评判标准见附件3。

项 目简 表项目 含储能宋体 4 号,加粗名称项姓名 曾杰工作单位电力科学研究院目负责 性别 年龄职称人项[ [ ] 发电技术] 基础性研究目 [ [ v ] 配电技术分 v ] 前瞻性研究] 信息技术[[ 类] 应用性研究] 电网建设[ 项目起止2016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时间项目摘要 (500 字以内 ):[ ] 输电技术 [ ] 变电技术 [ ] 用电技术 [ ] 电网运行技术 [ ] 通信技术[ ] 物资管理技术[ ] 继保自动化 [ ] 其它申请经 ?万元是否重费总额 点项目一、该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宋体 5 号加粗, 1.25 倍行距,段前段后 1.5 倍行距,首段缩进 2 字符,两端对齐为应对能源和环保压力,宋体 5 号, 1.25 倍行距, 首段缩进 2 字符,两端对齐二、研究的必要性为了加强对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 宋体 5 号, 1.25 倍行距, 首段缩进 2 字符,两端对齐以下类同三、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式主要研究内容:项目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系统层、⋯⋯1) 含储能、新能源及直流的新型配用电系统主回路拓扑结构研究;2) 含储能、新能源及直流的新型配用电系统建模与特性分析研究,提出系统和设备关键指标;技术路线:本课题在充分调研分析含储能的配用电技术需求的基础上,分析现有交流配用电系统存在的问题,对比交流、直流、交直流混合配用电网优缺点,四、创新点、预期成果及推广应用评估本项目创新点及预期成果:1) 将提出支持储能工程化接入的配电系统体系架构和储能协调配置技术;2) 突破目预期成果成熟度水平8 级( 1-9 级)项目负责人意见:同意申报!(签字)年月日申请单位意见:同意申报!(公章)年月日总部部门、直属机构、分子公司意见:(公章)年月日项目分工与计划进度安排1、项目相关单位及具体分工单位具体分工项目申请单位协作单位1)制定项目研究技术路线;2)配电网体系架构和电网技术需求研究;宋体 5 号,单倍行距,两端对齐1)配电网拓扑结构、储能配置研究;2)宽频仿真分析研究;宋体 5 号,单倍行距,两端对齐2、计划进度安排任务名称整体方案和工作计划制订配用电系统技术现状和技术需求研究含储能的新型配用电系统主回路拓扑结构研究开始时间完成时间2016.012016.032016.042016.062016.062016.12主要内容及交付项内容:(1)项目的整体方案制订;(2)调研收资,合作方确定;交付项:开题报告。

《南方电网技术》欢迎投稿、订阅、刊登广告

《南方电网技术》欢迎投稿、订阅、刊登广告

《南方电网技术》欢迎投稿、订阅、刊登广告
佚名
【期刊名称】《南方电网技术》
【年(卷),期】2024(18)2
【摘要】《南方电网技术》创刊于2007年,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主管,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科技期刊,主要刊登电力系统科研、规划、生产运行等方面的成果。

《南方电网技术》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2023-202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2023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3年版),并入选《世界期刊影响指数(WJCI)报告(2020科技版)》,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工程技术)》(CSA)收录。

【总页数】1页(PF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南方电网技术》欢迎投稿、订阅、刊登广告
2.《南方电网技术》欢迎投稿、订阅、刊登广告
3.《南方电网技术》欢迎投稿、订阅、刊登广告
4.《南方电网技术》欢迎投稿、订阅、刊登广告
5.《南方电网技术》欢迎投稿、订阅、刊登广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提高大型互联电网运行可靠性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提高大型互联电网运行可靠性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均成功 完成研制 。 国家 电网公司高 度重视 复龙换流站换流变压器的
豢 ; 蠢 掌 謦
煤化工技术 实现 “ 对石 油的部分替代 "
中 国工程 院院 士 、清华 大学教授 金涌3日在人 民
研 制 工作 ,积极 督促 西 门子和 西变 公 司加 强技术 合 作 ,强力协调物料供应 ,采取 多种措施确保进度 ,极
大会堂举行的新 闻发布会上表示 ,流化床 甲醇制 丙烯 (MT )工业技 术的开 发成功 ,开拓 了不以石油 为 F P 原料的石油化工技术路径 ,实现 了丙烯转化原料 多样
大地推动 了换流 变压 器的研制 工作。经过 各方的共同 努力 ,该换流变 压器内部 局放 、空载损耗 、负载损耗
及空载 电流等测试数据远远优 于工程 技术条件要求 ,
关。在清华大学小试研究工作基础上 ,将小试成果放
大到万吨级规模 ,通过工业试验装 置的运行 、工艺参 数优化 、催化剂寿命和工艺设备的可靠性考核 ,最终 使该万吨级的工业试验装置技术和环境保护各项指标
达到先进水平 。
收组 充分肯定 了该项 目的完成情 况 ,高度评价 了项 目 取得 的成果 。验收组认 为 ,该项 目在 基础理 论 、应 用 平 台、关键技术和 实验 手段等 方面取得的丰 硕成果 , 不 仅大幅提高 了我国电网事故分析和处理能力 ,也推
技术应用
流示范工程复龙站4 0 V 流变压器在西 电西变公司 0k 换

次性通过 全部 型式试 验考核 ,产品各项技术性能指
标 均满足或优 于技术要求。至此 ,向家坝— —上海 ± 80 0 千伏 特高 压直 流示范工程共八种规格 的换流变压 器全部通过 型式试验 ,同时也标 志着工程所有主设备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2017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公示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2017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公示
01063416724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2017年10月13日2017年度中国电力技术发明奖拟授奖项目二等奖序号123项目编号201710452017200320173018项目名称源网荷互动调控体系关键技术及应用长江上游大型水库群生态环境效应与调控电力输电线路导地线融冰技术与装置主要完成人傅闯张翔吴怡敏赵立进李三刘树杨胜春王珂李亚平冯树海赵亮李峰戴会超毛劲乔戴凌全雷晓辉蒋云钟蒋定国三等奖序号1234项目编号20172019201750142017111920173002项目名称抗入侵高性能云计算环境关键技术及应用核燃料倾翻机载荷保护方法及系统超高压开关电液操动机构送端大电网频率测控关键技术主要完成人马勇张小松王俊峰应凌云殷平李凡吴凤岐陆秀生赵阿朋方郁陈少南张美玲顾根泉王亚辉张全民李铁郑晓春彭新奇李华吴子豪万天虎蔡卫江张燕平荣红2017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拟授奖项目一等奖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王仁坤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周钟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杨建宏四川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陈维江马国明金光耀王磊祁宁春赵文光邵敬东李志兵戴敏时卫东主要完成人洪文浩林鹏张建海张乔根韩彬颜湘莲李德玉潘坚文王海波孙岗王宁华李心一杨强刘有志张冲刘卫东丁卫东王浩300m级特高拱坝安20173016全控制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特高压gis变电站特快速瞬态过电压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12201710241续表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苏州华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磐电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供电公司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黄奇峰卢树峰殷小东李振东宗敦峰韩伟李军褚景春冯健王晓丹雷民徐敏锐陈文广吴桥刘建发石峰魏良袁凌张林中于天笑主要完成人杨世海陈刚王海燕岳长喜肖恩尚胡斌李明宇潘磊朱世龙宁红超周利华贾枬赵双双周峰李志新陆子刚320171015全系列国家工频电压电流现场标准装置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420173043超深与复杂地质条件混凝土防渗墙关键技术基于柔性多体动力学

高校,_推动氢能普及的主力军

高校,_推动氢能普及的主力军

研发了高性能氢燃料电池2024年1月,天津大学焦魁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出具有超高功率密度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其性能比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同类产品提升近两倍,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能源研究期刊《焦耳》上。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全球能源系统正在经历深刻转型。

氢能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清洁能源,在此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氢燃料电池被视为最有前景的氢能应用技术之一。

然而,如何提高氢燃料电池的体积功率密度成为目前技术上的重大挑战。

1874年,凡尔纳在小说《神秘岛》中写道:“总有一天,水可以被电解为氢和氧,并用作燃料,而构成水的氢和氧,将会成为供暖和照明的无限能源。

”曾经的科幻,正照进现实——千瓦级氢动力电源,可驱动观光车稳定行驶;百瓦级氢动力电源,轻巧便携,可作为野外工作、科考等场景下的应急电源……近年来,氢能正快速融入百姓的生活。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

据国际氢能委员会发布的《氢能源未来发展趋势调研报告》,预计到2050年,氢能源需求量将是目前的10倍。

不过,氢能源的市场前景虽然光明且已有多个国家出台了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但在商用化道路上,如何廉价地大规模制氢等难题仍待破解。

高校作为科研主力军,在推动氢能普及上一直走在社会前沿。

这期整理了国内部分高校在氢能研究方面的技术突破,以飨读者。

天津大学聚力新能源,赋能可持续未来高校,推动氢能普及的主力军●叶成帷(整理)大学嘉年华/ 品读大学 /焦魁教授团队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进行了重构,集成新的组件,改善了气—水—电—热传递路径,成功研发了超薄、具有超高功率密度的燃料电池;团队还通过引入由静电纺丝技术制成的超薄碳纳米纤维薄膜及泡沫镍,去除了传统的气体扩散层和沟脊流道,有效降低了约90%的膜电极组件厚度,降低了80%以上的反应物扩散导致的传质损失,最终将燃料电池的体积功率密度提升近两倍。

经团队估算,采用这种新型燃料电池结构的电堆峰值体积功率密度有望达到9.8千瓦每升。

公示内容大规模复杂电力系统可靠性技术及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

公示内容大规模复杂电力系统可靠性技术及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
2013年8月18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对“超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综合分析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进行了技术鉴定。由周孝信院士为主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指标、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及子系统(换流变、阀组等)可靠性评估模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二次跟踪模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姓名:苏剑
排名:2
行政职务:配电研究所副所长
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完成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持基于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计算分析软件研发与推广,承担基于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一、二次协调规划技术研究,参与基于可靠性特征模式的大规模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与优化模型研究。对创新点3、创新点4做出重要贡献.旁证材料:发明专利ZL201110209471。X等5项,软件著作权2013SR070895等4项,技术标准《城市电网供电安全标准 DL/T 256—2012》、《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DL/T 5729—2016》等7项。
4、姓名:万凌云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完成单位: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持了计及配电自动化的配电网可靠性分析软件开发, 提出了计及负荷开关影响的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和基于概率分布的配网可靠性判断方法,作为核心人员编制了行业标准《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导则》并牵头组织标准的推广应用,参与了配电网可靠性与经济性协调优化模型和非同调元件辨识方法研究.对创新点3、创新点4做出重要贡献。旁证材料:发明专利ZL201210443180.1等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12SR055000,著作《电力可靠性理论基础》,EI检索论文《Recognizing the reliability noncoherence components of bulk power systems based on reliability indices decomposition method》,电力行业标准《DL/T 1563-2016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导则》。

项目公示材料项目名称特大规模电力视频智能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

项目公示材料项目名称特大规模电力视频智能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
主要完成单位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杭州中微感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
王峰渊、罗旺、黄宏和、戴波、樊强、陈晓刚、韩荣杰、张鹿鸣、吴庆波、张天兵、邱兰馨、黄佳佳、许梁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在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方面,项目各完成单位一直保持有紧密的合作关系。早在2011年1月,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就与电子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大学合作开展了“电网视频数据网络构建与信息智能分析”项目的研发工作,共同开展了电力视频图像纵向安全传输与状态识别技术的设备试制、技术改造和应用实施。针对电力视频系统信息安全与分析处理技术,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与南瑞集团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分别在电力视频系统体系架构、数据传输与安全防护、信息同步与并发处理、状态辨识与异常诊断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同时,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作为教学实践基地,电子科技大学与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的数十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将所学和所研在生产中进行实践和检验。紧密的人员交流与智力资源的相互融合为本成果的取得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现从事专业
工作单位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主要科学发现或技术创造性贡献
对创新权项二具有突出贡献,获发明1项,发表论文1篇
姓名
邱兰馨
排名
11
行政职务
技术职称
工程师
现从事专业
工作单位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主要科学发现或技术创造性贡献
对创新权项二具有突出贡献,发表论文1篇
姓名
黄佳佳
一、研究内容
1、基于流媒体、协议转换、智能分析的集中部署模式和单元式部署模式,基于时序分解与分层架构的信息互联调度技术,基于微内核群集的并发同步访问技术,实现多场景异构网络迭代算法的高并发视频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大规模复杂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技术及工程应用推荐单位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推荐单位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按照要求,我单位和项目完成单位都已对该项目的拟推荐情况进行了公示,目前无异议。

该项目实现了大规模复杂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技术的重大突破,主要成果包括:①提出新能源时空关联特性表征方法,攻克变流器等场站设备可靠性评估技术,解决了场站可靠性评估的难题。

②发明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分层方法,填补了国际空白;提出系统状态的均匀设计和智能缩减技术,突破了交直流大电网可靠性快速评估技术。

③揭示上级电网、同杆架设、新能源等可靠性影响机理,提出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分块方法,大幅提升了可靠性评估的计算精度和速度。

④创建设备对系统可靠性影响的跟踪理论,提出基于薄弱环节快速辨识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协调优化方法,开发了电力系统可靠性优化软件。

该项目有力推动了电力技术进步,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31项、软件著作权6项,制定国家标准1项、电力行业标准5项,出版著作5部,发表SCI/EI论文230余篇。

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受邀在IEEE PES等国际会议特邀报告10余次。

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国际领先。

该成果已应用于全国29个省级行政区、300余个地市供电公司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推荐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项目简介电力系统可靠性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安全,中国、美国每年停电损失高达数百亿元。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是确定可靠性水平,进行可靠性精细化管控,实现可靠性-经济性协调的关键支撑技术。

美加8.14大停电事故调查组指出“可靠性评估和有效计算工具”是避免该类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加拿大哥伦比亚输电公司应用可靠性评估技术实现电缆建设工程节支1.49亿加元、年均停电损失减少1.26亿加元。

立项以来,我国电力系统发生深刻变化:负荷迅猛增长,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超大型特高压交直流电网、高密度城市电网逐步形成,其规模和复杂性空前。

传统可靠性评估技术难以适用,发展大规模复杂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

大规模复杂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主要面临四大难题:①水电站、风电场、光伏电站等可再生能源场站一次能源时空关联、运行工况对变流器等设备可靠性影响机理复杂,致使场站系统可靠性评估困难。

②换流变等子系统元件众多、结构复杂、运行模式多样,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整体建模尚未突破;交直流大电网可靠性评估中系统状态数“组合爆炸”,致其可靠性评估效率低下。

③配电网受上级电网、廊道资源、分布式电源等影响,其停运模式复杂、构建困难,计及其影响以改善可靠性评估精度并提升速度成为严峻挑战。

④设备对系统可靠性影响的责任分摊量化困难,缺乏薄弱环节快速辨识及可靠性优化技术,导致可靠性和经济性优化协调困难。

在国家支撑计划及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技项目等的支持下,团队历时14年攻克了前述难题,实现了大规模复杂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技术的重大突破:①提出新能源时空关联特性表征方法,攻克变流器等场站设备可靠性评估技术,解决了场站可靠性评估的难题。

②发明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分层方法,填补了国际空白;提出系统状态的均匀设计和智能缩减技术,突破交直流大电网可靠性快速评估技术。

③揭示上级电网、同杆架设、新能源等可靠性影响机理,提出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分块方法,评估精度提高20%、时间降低近90%。

④创建设备对系统可靠性影响的跟踪理论,提出基于薄弱环节快速辨识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协调优化方法,开发电力系统可靠性优化软件,计算效率提升一个数量级、投资效益有效提升。

该项目推动了电力技术进步,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

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软件著作权5项,制定国家标准1项、电力行业标准5项、国网企业标准4项,出版著作5部,发表SCI/EI论文230余篇。

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主办首届电力可靠性国际论坛、第14届电力系统概率方法国际会议,受邀在IEEE PES等国际会议做特邀报告10余次。

项目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成果已应用于全国29省(市),在三峡和白鹤滩等10余个电站和新能源场站、川渝和广东等10余个大电网、云广等10余个直流输电工程、300多个地市供电公司(占全国80%以上)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客观评价1、项目获奖情况(1)“交直流输配电系统可靠性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2015年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电网运行风险理论及其辨识技术”获2011年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2、项目鉴定2016年12月27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相关专家对“大规模复杂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进行了技术鉴定。

由余贻鑫院士为主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计及时空关联特性影响的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场站可靠性评估技术、双12脉波接线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分层评估方法、基于特征模式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分块方法、基于可靠性跟踪的电力系统薄弱环节辨识技术四个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3年8月18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对“超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综合分析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进行了技术鉴定。

由周孝信院士为主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指标、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及子系统(换流变、阀组等)可靠性评估模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二次跟踪模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3年8月18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对“复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及其优化算法研究”项目进行了技术鉴定。

由周孝信院士为主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基于故障扩散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分块方法、计及同杆架设影响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开关优化配置模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推广应用情况:项目技术成果在我国西南地区得到整体应用。

通过本项目成果的应用,溪洛渡、白鹤滩等电站系统设计,±800 kV糯扎渡、±500 kV贵广、±500 kV溪洛渡等超(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设计以及川渝电网规划得到优化,系统可靠性水平显著提升的同时,大幅提高了资产利用效率,为“西电东送”以及西南地区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项目研究成果形成的行业标准和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在国内相关领域得到全面推行,显著提高了我国电力系统的整体可靠性水平和投资效益。

成果广泛应用于我国29个省级行政区,在向家坝、三峡等10余个电站和新能源场站,陕西和广东等10余个大电网,云广、复奉等10余个直流输电工程以及全国80%以上的地市供电公司得到大规模应用。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第一完成人在纸质推荐书签名)知识产权类别知识产权具体名称国家(地区)授权号授权日期证书编号权利人发明人发明专利有效状态发明专利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计算方法中国ZL200910103060.52011年01月19日第730196号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大学;谢开贵; 黄莹;胡博; 黎小林;孙睿;许树楷; 曹侃; 王立斌; 吴韬有效专利发明专利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故障扩散方法中国ZL200910104430.72011年08月03日第819343号重庆大学谢开贵;曹侃;李春燕;周念成;胡博;赵渊;赵霞;孙睿有效专利发明专利基于可靠性与经济性的适应电网建设不同阶段的规划方法中国ZL201110209471.X2014年03月12日第1357428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苏剑;刘思革;张祖平;崔艳妍;赵明欣;惠慧有效专利发明专利一种含电池储能设备的中国ZL201210010422.8 2014年08第1465081重庆大学谢开贵;孟虹年;胡博;李春燕;蒋有效专利风电场可靠性评估方法月20日号泽甫;李玉敦;王光强;齐雪雯;孙若迪;王岸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复杂电网的静态可靠性评估方法中国ZL201110459328.62014年01月15日第1335273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重庆市电力公司宋云亭; 彭卉;张鑫; 李亚军;杨海涛; 赵晋;邹舒;陈湘有效专利发明专利一种换流变系统可靠性评估的马尔可夫状态空间图方法中国ZL201110167854.52013年07月31日第1244295号重庆大学;谢开贵;马怀东;胡博;赵渊;孙睿;李春燕;郭旭阳有效专利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式的大规模中压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中国ZL201010512447.92014年2月12日第1345417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刘伟;苏剑;赵大溥;崔艳妍;周莉梅、钱朝阳;王之伟;王旭;陈楷;龙禹、杨林;张谦有效专利发明专利基于可靠性规划的中压配电网目标网架结构优化决策方法中国ZL201110231638.22015年04月01日第1618750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电力公司周莉梅、苏剑、刘伟、赵大溥、周作春、陈光华、饶强有效专利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概率分布的配网可靠性判断方法中国ZL201210443180.12016年03月09日第1976802号重庆大学,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赵渊,袁蓉,万凌云,付昂,李俊杰,龙虹毓有效专利发明专利一种大规模电力系统牛顿潮流的并行计算方法中国ZL201010502389.12012年11月14日第1079481号重庆大学谢开贵,胡博,曹侃,李春燕,孙睿,周家启有效专利主要完成人1、姓名:谢开贵:排名:1行政职务:副院长技术职称:教授工作单位:重庆大学完成单位:重庆大学创新点1、2、3、4的主要贡献人。

提出了多场站风速(太阳辐射)时空特性表征方法,建立了一次能源时空影响的场站设备可靠性评估方法,发明了风电场光伏电站和大型电站的系统级可靠性评估方法。

研发了双12脉波接线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技术,实现了交直流大电网可靠性快速评估技术,组织研制了交直流大电网可靠性综合分析系统。

建立了配电设备可靠性评估方法,发明了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快速方法。

创立了电力系统风险(不可靠)跟踪的理论,创立了大电网配电网等可靠性规划理论,提出了优化决策方法。

发明专利ZL201210015519.8等18项专利,软件著作权:“直流输电可靠性综合分析系统”等4项,论文150余篇,标准:DL/T 1563-2016等2项。

2、姓名:苏剑排名:2行政职务:配电研究所副所长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完成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持基于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计算分析软件研发与推广,承担基于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一、二次协调规划技术研究,参与基于可靠性特征模式的大规模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与优化模型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