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年发电量计算

合集下载

光伏发电量计算

光伏发电量计算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1MW 屋顶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计算
1)1MW 屋顶光伏电站所需电池板面积
一块235MW 的多晶电池板面积为: 1.65*0.992=1.6368㎡,1MW 需要1000000/235=4255.32块电池,电池板总面积为: 1.6368*4255.32 =6965 ㎡
2)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计算
上海倾角等于当地纬度斜面上的太阳总辐射月平均日辐照量
H
月份
1 2 3 4 5 6 H /M J /(m 2·a) 12.236 14.397 16.381 18.158 18.961 18.383 月份
7 8 9 10 11 12 H /MJ /(1Il 2·a)
15.755
15.534
16.138
14.696
11.592
10.440
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斜度正好与当地纬度相同,所以在计算
辐照量时可以直接采用表中所列数据
(2月份以2 8天记)。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 =Σ(月平均日辐照量×当月天数)
结算结果为:5 5 5 5.3 3 9 MJ /(m 2·a)。

3)理论年发电量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5555.339*6965*17.5% =6771263.8MJ =6771263.8*0.28 KWH =1895953.86 KWH =189.6万度。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1MW屋顶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计算
为了计算1MW屋顶光伏电站的年发电量,需要先计算所需电池板的面积。

一块235MW的多晶电池板面积为
1.65*0.992=1.6368㎡。

因此,1MW需要xxxxxxx/235=4255.32块电池板,电池板总面积为1.6368*4255.32=6965㎡。

接下来,需要计算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

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斜度正好与当地纬度相同,可以直接采用表中所列数据进行计算。

结算结果为5555.339 MJ/(m2·a)。

根据理论公式,年发电量应该等于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乘以电池总面积再乘以光电转换效率。

通过计算,得出理论年发电量为189.6万度。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太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现场运行的太阳电池板往往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是5%。

同时,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
累积也会影响太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因此,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95、0.89和0.93.。

光伏自发自用计算方法

光伏自发自用计算方法

光伏自发自用计算方法
光伏自发自用的计算方法如下:
1. 计算公式:自发自用光伏电量 = 发电量× 自用比例。

2. 如果光伏电站每天实际发电时间约为8小时,峰值功率约为8kW
(即8000W),那么每天可以发出的电量大约为:8kW × 8小时 = 64
度电。

如果自用比例为30%,那么每天光伏自发自用的电量就是大约
19度电。

3. 一年中,扣除冬季和阴雨天气不足5个月的发电量,假设实际发电
时间为350天,那么光伏电站一年的发电量为:19度× 350天 = 6650度。

请注意,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数据可能会因各种因素而有所变化。

您可以考虑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①理论发电量1)1MW屋顶光伏电站所需电池板面积一块235MW的多晶电池板面积1。

65*0。

992=1.6368㎡,1MW需要1000000/235=4255。

32块电池,电池板总面积1。

6368*4255。

32=6965㎡2)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计算上海倾角等于当地纬度斜面上的太阳总辐射月平均日辐照量H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斜度正好与当地纬度相同,所以在计算辐照量时可以直接采用表中所列数据(2月份以2 8天记)。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Σ(月平均日辐照量×当月天数)结算结果为5 5 5 5.3 3 9 MJ/(m 2·a)。

3)理论年发电量=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5555。

339*6965*17。

5%=6771263.8MJ=6771263.8*0。

28KWH=1895953。

86KWH =189。

6万度②系统预估实际年发电量太阳电池板输出的直流功率是太阳电池板的标称功率。

在现场运行的太阳电池板往往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是5%,因此,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 5的影响系数.随着光伏组件温度的升高,组f:l二输出的功率就会下降。

对于晶体硅组件,当光伏组件内部的温度达到5 0-7 5℃时,它的输出功率降为额定时的8 9%,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8 9的影响系数。

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累积,会影响辐射到电池板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同样会影响太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据相关文献报道,此因素会对光伏组件的输出产生7%的影响,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 3的影响系数。

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光伏组件的输出几乎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功率输出,因此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要低于各个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另外,还有光伏组件的不匹配性和板问连线损失等,这些因素影响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的系数按0.9 5计算.并网光伏电站考虑安装角度因素折算后的效率为0.8 8。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小结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和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在做前期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拟建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做理论上的预测,以此来计算投资收益率,进而决定项目是否值得建设。

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和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一、计算方法1)国家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

根据最新的《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GB50797-2012》第条:发电量计算中规定:1、光伏发电站发电量预测应根据站址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情况,并考虑光伏发电站系统设计、光伏方阵布置和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后计算确定。

2 、光伏发电站年平均发电量Ep计算如下:Ep=HA×PAZ×K式中:HA——为水平面太阳能年总辐照量(kW·h/m2);Ep——为上网发电量(kW·h);PAZ ——系统安装容量(kW);K ——为综合效率系数。

综合效率系数K是考虑了各种因素影响后的修正系数,其中包括:1)光伏组件类型修正系数;2)光伏方阵的倾角、方位角修正系数;3)光伏发电系统可用率;4)光照利用率;5)逆变器效率;6)集电线路、升压变压器损耗;7)光伏组件表面污染修正系数;8)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修正系数。

这种计算方法是最全面一种,但是对于综合效率系数的把握,对非资深光伏从业人员来讲,是一个考验,总的来讲,K2的取值在75%-85%之间,视情况而定。

2)组件面积——辐射量计算方法光伏发电站上网电量Ep计算如下:Ep=HA×S×K1×K2式中:HA——为倾斜面太阳能总辐照量(kW·h/m2);S——为组件面积总和(m2)K1 ——组件转换效率;K2 ——为系统综合效率。

小型光伏发电项目计算公式

小型光伏发电项目计算公式

小型光伏发电项目计算公式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小型光伏发电项目中,如何进行合理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项目方更好地规划和设计发电系统。

本文将介绍小型光伏发电项目的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参数。

光伏发电项目的关键参数包括太阳能辐射强度、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发电系统的容量等。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通常会用到以下几个公式:1. 光伏组件的发电量计算公式:发电量 = 光伏组件的面积×太阳能辐射强度×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

在这个公式中,光伏组件的面积是指光伏板的实际占地面积,太阳能辐射强度是指太阳光照射在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是指光伏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比例。

2. 发电系统的容量计算公式:发电系统的容量 = 年发电量 / 日发电小时数 / 365。

在这个公式中,年发电量是指一年内光伏发电系统的总发电量,日发电小时数是指一天内光伏发电系统的平均发电时间。

3. 发电系统的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投资回收期 = 总投资 / 年发电收益。

在这个公式中,总投资是指光伏发电项目的总投资成本,年发电收益是指一年内光伏发电系统的总发电收益。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小型光伏发电项目的计算方法。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演示如何使用这些公式进行计算。

假设某地区的光伏组件面积为100平方米,太阳能辐射强度为1000W/平方米,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为15%,年发电量为12000kWh,日发电小时数为4小时,总投资为100万元。

我们可以按照上述公式进行计算:1. 首先计算光伏组件的发电量:发电量 = 100平方米× 1000W/平方米× 15% = 1500kWh。

2. 然后计算发电系统的容量:发电系统的容量 = 12000kWh / 4小时 / 365 = 8.22kW。

太阳能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计算模版

太阳能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计算模版

1.太阳辐射量
太阳辐射量是指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上单位面积所带来的能量。

太阳辐射量的多少取决于地理位置、季节和天气等因素。

一般可以通过气象站或相关的太阳能资源数据库获取当地的太阳辐射量数据。

2.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效率
3.电站的装机容量
电站的装机容量是指电站所安装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总容量。

装机容量越大,电站的年发电量也会相应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电站的装机容量并不代表电站每年都能发电出全部的电量,因为电站的运行时间会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如夜间、阴雨天等。

4.电站的运行时间
根据以上几个因素,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年发电量计算公式为:
年发电量=太阳辐射量×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效率×电站的装机容量×电站的运行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计算公式只是一个简化的模型,实际的计算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如光伏电池的老化效应、电网负载情况等。

为了使年发电量的计算更加准确,我们还可以利用模拟软件对电站进行模拟仿真。

模拟软件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太阳辐射量数据,并结合光伏组件的特性进行细致的计算。

这些模拟结果可以为电站的设计和运行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总之,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年发电量计算是一个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

准确的年发电量计算结果可以为电站的设计、运营和经济效益提供重要参考。

光伏发电量的计算公式

光伏发电量的计算公式

光伏发电量的计算公式
光伏发电量的计算公式是指根据太阳能电池板在光照下的发电
效率以及光照时间等因素,计算出从太阳能电池板中获得的电能量。

其数学表达式为:
光伏发电量 = 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光照强度×太阳能电
池板的转换效率×光照时间
其中,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是指太阳能电池板的有效面积,光照强度是指太阳光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板上的光照强度,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是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的效率,光照时间是指太阳能电池板在一定时间内受到的太阳光照射时间。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在一定时间内所能产生的电能量,为太阳能发电提供了理论基础。

- 1 -。

光伏系统发电量的计算-东润环能 功率预测方法

光伏系统发电量的计算-东润环能 功率预测方法

光伏系统发电量的计算王淑娟1、发电量计算的过程2、发电量计算的公式公式1:L = Q×S×η1×η(不常用)L ——光伏电站年发电量;Q——倾斜面年总辐射量;S ——光伏组件的面积;η1——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η——光伏电站系统总效率;公式2:L = W×H×η(常用)W——光伏电站装机容量;H——峰值小时数。

3、倾斜面上年总辐射量的计算1)安装方式影响与最佳倾角的固定式安装相比,水平单轴跟踪的辐射量提升了17%~30%,双轴跟踪的辐射量提升了35%~43%。

2)项目场址纬度影响项目场址经纬度地影响——以固定式为例则:纬度越低,K值越小;纬度越高,K值越大。

因此,相对于从气象局获得的水平面总辐射量,倾斜面上的总辐射量在纬度高的地区,提高幅度会更大一些。

即,相同的水平面总辐射量,纬度较高地区的发电量更大。

3)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地面电站:一般在75%~85%之间,一般取80%;屋顶电站:根据电压等级、业主维护水平等差异较大,低压并网系统效率较大,一般能达到80%~85%;高压并网线损较大,一般在75%~80%之间。

晶硅电池的温度相应系数一般是-0.35~-0.45%/℃非晶硅电池的温度响应系数优于晶硅电池,一般是- 0.2%/℃左右4、发电量计算过程梳理以北京市为例进行说明:多年平均的年日照小时数为2778.7h;(可从北京气象局获得)多年平均的年总辐射量为1400.6kWh/m2;(可从北京气象局获得) 一个1MWp的、采用37°固定倾角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年峰值小时数为1629h;(通过专业软件计算获得)首年满发小时数= 1629h × 80%(系统效率)= 1303.2 h首年发电量= 1000kW ×1303.3h =130.3万kWh考虑到10年衰减10%,25年衰减20%,25年平均的年发电量约为115.7万kWh。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
光伏发电量是指太阳能电池组件吸收太阳辐射所产生的电能,其
大小与日照时间、太阳辐射强度、太阳能电池板面状况以及电池板转
换效率等因素有关。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为:光伏发电量 = 太阳辐射强度× 光伏电
池板实际面积× 太阳辐射时间× 光伏电池板转换效率。

其中,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单位面积时间内太阳辐射到地面的能量,一般以W/m²为单位表示;光伏电池板实际面积指电池板的有效面积;
太阳辐射时间是指太阳直射地面的时间长度,一般以小时为单位表示;光伏电池板转换效率是指光伏电池板从太阳能辐射中转换为电能的效率。

要计算光伏发电量,需要了解所在地区的太阳辐射强度和太阳辐
射时间,以及光伏电池板的转换效率和实际面积。

一般来说,太阳辐
射强度越大,太阳辐射时间越长,光伏电池板转换效率越高,光伏发
电量就越大。

在实际的光伏发电系统中,要根据所在地区的光照条件和光伏电
池板的性能选择合适的组件和系统,以最大化发电量。

同时,还需要
对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以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总之,了解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及其影响因素是进行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和运营管理的基础,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提高光伏发电效率。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①理论发电量1)1MW屋顶光伏电站所需电池板面积一块235MW的多晶电池板面积1.65*0.992=1.6368 m2, 1MW 需要1000000/235=4255.32 块电池,电池板总面积1.6368*4255.32=6965 m2)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计算上海倾角等于当地纬度斜面上的太阳总辐射月平均日辐照量H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斜度正好与当地纬度相同,所以在计算辐照量时可以直接采用表中所列数据(2月份以2 8天记)。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工(平均日辐照量X当月天数)结算结果为 5 5 5 5. 3 3 9 MJ/ (m 2 a)。

3)理论年发电量=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5555.339*6965*17.5%=6771263.8MJ=6771263.8*0.28KWH=1895953.86KWH =189.6 万度②系统预估实际年发电量太阳电池板输出的直流功率是太阳电池板的标称功率。

在现场运行的太阳电池板往往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是5%,因此,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 . 9 5的影响系数。

随着光伏组件温度的升高,组f: I二输出的功率就会下降。

对于晶体硅组件,当光伏组件内部的温度达到5 0-7 5 C时,它的输出功率降为额定时的8 9%,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 8 9的影响系数。

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累积,会影响辐射到电池板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同样会影响太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据相关文献报道,此因素会对光伏组件的输出产生7%的影响,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 9 3的影响系数。

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光伏组件的输出几乎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功率输出,此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要低于各个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

另外,还有光伏组件的不匹配性和板问连线损失等,这些因素影响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的系数按0.9 5 计算。

并网光伏电站考虑安装角度因素折算后的效率为0.8 8。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小结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和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在做前期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拟建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做理论上的预测,以此来计算投资收益率,进而决定项目是否值得建设。

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和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一、计算方法1)国家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

根据最新的《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2012》第6.6条:发电量计算中规定:1、光伏发电站发电量预测应根据站址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情况,并考虑光伏发电站系统设计、光伏方阵布置和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后计算确定。

2、光伏发电站年平均发电量Ep 计算如下:Ep=HA×PAZ×K式中:HA——为水平面太阳能年总辐照量(kW·h/m2);Ep——为上网发电量(kW·h);PAZ——系统安装容量(kW);K——为综合效率系数。

综合效率系数K是考虑了各种因素影响后的修正系数,其中包括:1)光伏组件类型修正系数;2)光伏方阵的倾角、方位角修正系数;3)光伏发电系统可用率;4)光照利用率;5)逆变器效率;6)集电线路、升压变压器损耗;7)光伏组件外表污染修正系数;8)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修正系数。

这种计算方法是最周全一种,但是对于综合效率系数的把握,对非资深光伏从业人员来讲,是一个考验,总的来讲,K2的取值在75%-85%之间,视情况而定。

2)组件面积——辐射量计算方法光伏发电站上网电量Ep计算如下:Ep=HA×S×K1×K2式中:HA——为倾斜面太阳能总辐照量(kW·h/m2);S——为组件面积总和(m2)K1——组件转换效率;K2——为系统综合效率。

光伏发电量计算

光伏发电量计算

1MW屋顶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计算1)1MW屋顶光伏电站所需电池板面积一块235MW的多晶电池板面积为:1.65*0.992=1.6368㎡,1MW 需要1000000/235=4255.32块电池,电池板总面积为:1.6368*4255.32 =6965 ㎡2)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计算上海倾角等于当地纬度斜面上的太阳总辐射月平均日辐照量H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斜度正好与当地纬度相同,所以在计算辐照量时可以直接采用表中所列数据(2月份以2 8天记)。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Σ(月平均日辐照量×当月天数)结算结果为:5 5 5 5.3 3 9 MJ/(m 2·a)。

3)理论年发电量=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5555.339*6965*17.5%=6771263.8MJ=6771263.8*0.28 KWH=1895953.86 KWH=189.6万度4)实际发电效率太阳电池板输出的直流功率是太阳电池板的标称功率。

在现场运行的太阳电池板往往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是5%,因此,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 5的影响系数。

随着光伏组件温度的升高,组f:l二输出的功率就会下降。

对于晶体硅组件,当光伏组件内部的温度达到5 0-7 5℃时,它的输出功率降为额定时的8 9%,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8 9的影响系数。

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累积,会影响辐射到电池板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同样会影响太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据相关文献报道,此因素会对光伏组件的输出产生7%的影响,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 3的影响系数。

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光伏组件的输出几乎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功率输出,因此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要低于各个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

另外,还有光伏组件的不匹配性和板问连线损失等,这些因素影响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的系数按0.9 5计算。

并网光伏电站考虑安装角度因素折算后的效率为0.8 8。

dl 光伏发电年发电量可用率计算导则

dl 光伏发电年发电量可用率计算导则

DL光伏发电年发电量可用率计算导则一、前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重要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然而,光伏发电的发电量可用率计算对于评估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光伏发电年发电量可用率计算导则对于光伏发电功效的评估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计算方法光伏发电年发电量可用率的计算方法如下:1. 确定光伏电站的容量。

容量通常以千瓦(kW)或兆瓦(MW)来表示。

2. 采集光伏电站的日发电量数据。

这些数据应该是经过实际测量并记录的,包括每天的实际发电量。

3. 确定光照条件。

光照条件是影响光伏发电发电效率的重要因素,通常以每天的日照时间和日照强度来表示。

4. 计算年发电量。

将每天的实际发电量相加即可得到光伏电站的年发电量。

5. 计算可用率。

年发电量与理论最大发电量的比值即为光伏发电年发电量可用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光伏发电年发电量可用率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数据的准确性。

日发电量数据需要经过严格测量和记录,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 光照条件的考虑。

光照条件对于光伏发电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计算可用率时需要充分考虑光照条件的变化。

3. 设备损耗的考虑。

光伏发电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损耗,需要在计算可用率时进行适当的修正。

四、结论光伏发电年发电量可用率的计算对于评估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采用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并且在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光照条件和设备损耗等因素,可以得出准确可靠的计算结果,为光伏发电的应用和推广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希望本导则能够为光伏发电可用率的计算提供指导,并推动光伏发电事业的发展。

在实际光伏发电项目中,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对年发电量可用率进行细致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准确性和全面性。

以下是对光伏发电年发电量可用率计算中的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的详细扩展:1. 数据的准确性在测量和记录日发电量数据时,需要使用精确的测量设备并保证数据的准确记录。

光伏电站年发电量估算公式

光伏电站年发电量估算公式

光伏电站年发电量估算公式现如今,全球在迎来能源的变革之时,新能源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中,太阳能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因其高效率、环境友好、清洁、可再生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重视。

而随着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开发者们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准确地估算光伏电站年发电量,从而为开发者和投资者分析评估提供依据。

在光伏电站年发电量估算中,一般采用的是布雷尔模型公式法,它由古典的光学折射理论与老挝的蓝宝石模型演变而来,通过对太阳能发电站综合光资源特性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一定频率空间尺度上的光伏发电量。

其公式如下:P = (Ib x R x H x T x Y)其中,P为该处格点的光伏发电量,Ib为总辐射度,R为光转换率,H为日射时间,T为天气损失系数,Y为发电效率。

一般而言,Ib可以用历史观测数据估算,R也可以根据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参数来估算,H经常用太阳日辐射的公式估算,T可以以每月平均气温来估算,Y则可以根据光伏发电系统的规格参数来确定。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加准确地计算每一处格点的光伏发电量,还可以采用“灰色方法”,它是一种模糊逻辑技术,它将传统工程方法中的“确定”变成了“模糊”,从而达到更好的估算效果。

同时,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也能够改变光伏发电量估算公式本身,如采用更精确的分析模型和更复杂的公式。

而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更多的参数如环境参数、安装状态等会有更多的影响,这些参数的计算将会受到技术的局限性,这也需要未来的发展和技术创新以提升发电量估算的准确性。

总之,发电量估算是开发者们在建设光伏电站前进行全面评估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准确估算光伏电站年发电量也是对投资者来说的重要参考。

布雷尔模型公式法,作为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但其准确性还有待提高,为此,开发者和投资者们应该结合光伏发电站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在提高准确性的同时来进行有效的发电量估算。

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 excel

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 excel

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excel摘要:1.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的背景和意义2.计算公式的具体内容3.如何使用Excel 进行光伏发电量的计算4.计算公式的应用实例5.结论正文:一、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的背景和意义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能源产业中。

计算太阳能光伏发电量是光伏电站建设、运营和评估的重要环节。

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年辐照总量、组件总面积、组件转换效率和系统综合效率的计算公式。

二、计算公式的具体内容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如下:发电量= 单位面积太阳能年辐照总量(kwh/m2)× 组件总面积(m2)× 组件转换效率× 系统综合效率其中,单位面积太阳能年辐照总量(kwh/m2)表示太阳能在一年内的总辐射能量,组件总面积(m2)表示光伏组件的总面积,组件转换效率表示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系统综合效率表示整个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三、如何使用Excel 进行光伏发电量的计算使用Excel 进行光伏发电量的计算,首先需要准备相关数据,包括太阳能年辐照总量、组件总面积、组件转换效率和系统综合效率。

然后,在Excel 中输入公式并发送,即可得到光伏发电量。

四、计算公式的应用实例假设一个光伏电站的组件总面积为1000 平方米,组件转换效率为15%,系统综合效率为80%,所在地区的太阳能年辐照总量为1500kwh/m2。

则,该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为:发电量= 1500 kwh/m2 × 1000 m2 × 15% × 80% = 120000 kwh五、结论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为光伏电站的建设、运营和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光伏年发电量计算

光伏年发电量计算

光伏年发电量计算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清洁能源。

在光伏发电中,光伏组件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它能将太阳光转化为直流电能。

而光伏年发电量则是衡量光伏发电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它表示在一年内光伏发电系统所产生的电能总量。

要计算光伏年发电量,首先需要确定几个关键因素:光伏组件的额定功率、光照强度、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以及发电系统的工作时间。

其中,光伏组件的额定功率是指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光伏组件能够输出的最大电功率。

光照强度是指太阳光照射在光伏组件上的强度,一般以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能辐射功率来表示。

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是指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发电系统的工作时间则是指光伏发电系统在一年内的有效工作时间。

光伏年发电量的计算公式为:光伏年发电量 = 光伏组件额定功率× 光照强度× 光伏组件转换效率× 发电系统工作时间。

其中,光伏组件额定功率和光伏组件转换效率可以在光伏组件的规格说明书中找到,光照强度可以通过测量或者获取当地气象站的数据得到,发电系统的工作时间可以通过光伏发电系统的监控系统或者电表来记录。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准确地计算光伏年发电量,还需要考虑一些修正因素。

首先是温度修正因素,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转换效率进行修正。

其次是阴影修正因素,阴影会导致光伏组件的部分电池片失去光照,从而影响发电效果。

最后是损耗修正因素,光伏发电系统中存在着各种损耗,如电线损耗、逆变器损耗等,需要对这些损耗进行修正。

除了以上的因素,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因素也需要考虑。

例如地理位置、安装角度、清洁度等都会对光伏年发电量产生影响。

在选择光伏发电系统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光伏组件和安装位置,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光伏年发电量。

光伏年发电量是衡量光伏发电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其计算需要考虑光伏组件的额定功率、光照强度、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以及发电系统的工作时间等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1MW装机容量为例(300KW即0.3MW),你可以自己换算下。

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是指该系统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定有效功率的总和。

由于光伏发电必然有损耗,所以实际发电量是无法达到理论值的。

1、1MW光伏电站理论年发电量: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
=5555.339*6965*17.5%
=6771263.8MJ
=6771263.8*0.28 KWH
=1895953.86 KWH
=189.6万度
2、实际发电效率
太阳电池板输出的直流功率是太阳电池板的标称功率。

在现场运行的太阳电池板往往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是5%,因此,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 5的影响系数。

随着光伏组件温度的升高,组f:l二输出的功率就会下降。

对于晶体硅组件,
当光伏组件内部的温度达到50-75℃时,它的输出功率降为额定时的89%,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89的影响系数。

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累积,会影响辐射到电池板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同样会影响太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据相关文献报道,此因素会对光伏组件的输出产生7%
的影响,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3的影响系数。

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光伏组件的输出几乎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功率输出,因此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要低于各个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

另外,还有光伏组件的不匹配性和板问连线损失等,这些因素影响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的系数按0.9 计算。

并网光伏电站考虑安装角度因素折算后的效率为0.88。

所以实际发电效率为:0.9 5 * 0.8 9 * 0.9 3*0.9 5 *0.8 8 =65.7%。

3、系统实际年发电量:
=理论年发电量*实际发电效率
=189.6*0.9 5 * 0.8 9 *0.9 3*0.9 5 * 0.8 8
=189.6*65.7%
=124.56万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