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概论
1、环境影响: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2、环境影响评价(EIA):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3、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评价按照一定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一定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评定和预测,主要为环境规划与环境质量管理服务。
4、环境质量:所谓“环境质量”,一般是指特定的环境中,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5、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为了达到环境目标值,在特定的产业和污染源分布条件下,根据该区域的自然净化能力,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6、环境标准值:由国家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批准的污染物的含量(上限)。
7、环境基准值:环境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不产生有害或不良影响的最大剂量。
8、环境本底值: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某一地区的元素含量。
9、环境基线值:某地区日常监测所获取的某元素的现状实际值。
10、环境背景值: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相对清洁区监测所得的统计平均值。
11、环境标准的两级六类:
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
我国分为六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其它标准。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1、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工作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
2、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
根据环境和工程的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选择下列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编制: 总则
建设项目概况
工程分析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
环境影响预测
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及技术经济论证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目的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总体上综合起来,对环境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评价各项活动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十分复杂,目前还没有通用的方法。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列表清单法、质量指标法、矩阵法、网络法、图形叠加法、动态系统模拟法
第三章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1、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
(1)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影响因素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并筛选出调查的因素、项目及重点因子。
(2)环境现状调查时,首先应收集现有的资料,当这些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收集现有资料应注意其有效性。
(3)环境现状调查中,对环境中与评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如大气、地面水等)应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对这些部分的环境质量现状应有定量的数据,并作出分析或评价;对一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调查,应根据评价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删。
2、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方法。
3、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1)监测因子需要监测的项目根据项目的特点与大气污染源调查筛选的主要污染因子确定。
(2)监测布点
①监测点的数量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10个,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数不应少于6个,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安排监测,否则可布置1~3个点进行监测。
②监测点位置监测点设量的数量应根据拟建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区域大气污染状况和发展趋势、功能布局和敏感受体的分布,结合地形、污染气象等自然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布点方法(网格布点法、功能区布点、扇形布点、同心圆布点)此外,通常应在关心点、敏感点(居民集中区、风景区、医院等)以及下风向距离最近的村庄布置取样点。还需要在上风向(即最小风向)适当位置设置对照点。(3)监测频度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两期(夏季、冬季);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也做两期;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
每期监测时间:一级评价项目至少应取得有季节性代表性的七天有效数据,每天不少于6次。对二、三级评价项目,全期至少监测5天,每天至少4次。
1、在统计污染物排放的过程中,对新建项目要求算清“两本账”是:一本是工程项目本身的污染物产生量,一本是按治理规划和评价规定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两本账之差才是评价需要的污染物最终排放量。
对于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三本账是:迁扩建与技术改造前现有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迁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污染物的产生量;实施治理和评价规定措施所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三本帐之代数和可作为评价所需的最终排放量。
2、工程分析的方法:类比法、物料衡算法、资料复用法。
第五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大气污染:自然或人为原因使大气圈层中某些成分超过正常含量或排入有毒有害的物质,对人类、生物和物体造成危害的现象。
2、大气扩散:将一定量的含有有害物质的气体排入高空,借大气湍流和分子运动,向大气中低浓度区域迁移,从而把有害物质稀释到容许浓度以下的过程。
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等级的确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规定:由等标排放量和地形条件来划分大气环境评价的等级。具体方法是:首先对建设项目的工程进行初步工程分析,然后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计算其等标污染物排放量
910⨯=
oi
i
i C Q p ; P i —等标排放量,单位 m 3/h;
i Q —单位时间排放量,m 3/h oi C —大气空气质量标准,mg/m 3
C 0i 一般选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中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
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特定工业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对一、二、三级评价项目分别不应小于16~20 km 、10~14 km 、4~6 km ,平原取上限,复杂地形取下限。 6、大气稳定度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中推荐采用的Pasquill 法,仅用地面气象资料来判断大气稳定度。
大气稳定度是指整层空气的稳定度。Pasquill 法将大气稳定度分为六类: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型、较稳定和稳定,分别用A 、B 、C 、D 、E 、F 表示。
7、有风点源扩散模式
以排气口在地面垂直投影的中心点为坐标原点,在考虑地面反射的情况下,污染源下风方地面任一点(x, y, z ),小于24h 取样时间的污染物浓度C (x, y, z )由下式给出:
(1) 有风,风速u ≥1.5m/s, 设地面是全反射体。
]}2)(exp[]2)(){exp[2exp(2),,(2
22222
z e z e y z y H z H z y u Q z y x C σσσσσπ+-+---= 式中,He 有效源高,σy 、σz 扩散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