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完整版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集合15篇)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集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b00fa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6b.png)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集合15篇)《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1言归正传。
《如何阅读一本书》不用俺说,这本书的名气已经如雷贯耳,它太久远(初版1940年)又太经典,记得有一次在北大图书馆,看到他们的年度阅读排行榜,这本书稳稳位居第一。
怀着膜拜的心情捧起这本书的,怎么说呢,可能是自己已经多多少少学到悟到了一些读书的方法,所以,并没有太过惊艳,不过这本书验证了我一些读书方法和观点的合理性,还是很开心的。
简单捋几条印象深刻也比较重要的点。
一、一本书的正确打开方式这一点尤为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常识,您觉得应该怎么开始阅读一本书呢?您可能要笑了,那当然是直接拿出来书翻开第一页正文就开读喽。
如果您真的这样认为,而且一直是这样做的,那就大错特错了。
别想抬杠,就问你是不是读完一本书,常常有列不出提纲,画不出重点,拎不出主线的毛病?别不承认,有就对了,这一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
那么,究竟怎样才是打开一本书的正确方式呢?首先把华丽的封皮撕掉扔垃圾桶(本人做法,谨慎仿效),看看封皮和封底,有的会有字,比如这本书,就有一段短小精悍概括整本书内容和价值的特别经典的一段话,非常重要。
(这段话附在这里: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
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
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开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
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后面不写了,有机会你们自己看吧。
其次是,读作者简介、序言、以及后面的附录等,这些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而这恰恰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序言,里面一般会交代作者写作的目的、书的框架,以及这本书要解决的问题,还有作者对读这本书的建议等。
再次便是目录,目录一定要认真用心读,而且我认为要读上几遍,从章节标题到章内每节的标题,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直到合上书自己能说出来这本书的大致逻辑和主要内容。
《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1dcaa8fa32d7375a51780b3.png)
一.做个自我要求得读者(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做一个自我要求得读者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
这些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除非你能回答前两个问题,否则你没法回答这个问题。
在你判断这本书是否有道理之前,你必须先了解整本书在说些什么才行。
然而,等你了解了一本书,如果你又读得很认真的话,你会觉得有责任为这本书做个自己的判断。
光是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够的。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这位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如果这本书不只提供了资讯,还启发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意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意义:任何一种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核心就在你要努力提出问题(然后尽你可能地找出答案)做笔记的重要性:为什么对阅读来说,在书上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第一,那会让你保持清醒——不只是不昏睡,还是非常清醒。
第二,阅读,如果是主动的,就是一种思考,而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不管是用讲的还是写的。
第三,将你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在书上做笔记,其实就是在表达你跟作者之间相异或相同的观点。
三.做笔记的方法(1)画底线——在主要的重点,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画线。
(2)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把你已经画线的部分再强调一遍,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要画底线太长了,便在这一整段外加上一个记号。
(3)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要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声明或段落即可。
你可能想要将做过这样记号的地方每页折一个角,或是夹一张书签。
这样你随时从书架上拿起这本书,打开你做记号的地方,就能唤醒你的记忆。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151ff1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4.png)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总之,通过这些记录,希望大家可以对如何读一本书有一些初步的熟识,从而更加高效地开头自己以后的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85.26在读书会上听到一个高校生在讲这本书。
他用了很大的一个篇幅来理清资讯和了解的关系。
举了一个我们听书的例子,我们听书但是却很少按下暂停键来思考。
这点也是我需要反思的,我每看完一本书,没有用到实处,也没有任何的输出,为了看书而看书,成为了学问的奴隶。
我应当更多的停下来去思考,去怀疑。
通过主动的阅读和更多的技巧来读好它,作者想要传达的正好被读者理解到,类似于棒球赛的投手和捕手,阅读双方互动的过程,没有谁是被动的,除了那个球。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动阅读的人会提出问题并自己回答问题。
提出的问题主要包括:“1、这本书在谈什么?2、作者的论点有哪些?是如何论述的?3、这本书有道理吗?4、这本书和我有关系吗?”我在想我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是否也可以依据这4各方面来写呢?在技巧方面就是记笔记,书中也提到了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在做检视阅读的时候可以接受结构笔记。
在分析阅读的时候可以使用概念笔记,在做主题阅读的时候可以使用辩证笔记。
这三种方法为我今后的阅读笔记供应了新的思路。
其次是阅读的四个境界(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基础阅读在我们学校阶段就已经学会了,检视阅读是真正进入阅读的层次。
分析阅读是更深化的更系统化的阅读,主题阅读是阅读的最高层次。
具体的内容我觉得还是需要再细读一遍文章后才能对书中的方法有更深的了解。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9最终读完《如何阅读一本书》了。
这本书是美国艾德勒和范多伦一起所著。
内容艰涩难懂,耗尽我的全部精力。
现针对这本书所学写下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阅读分成四个层次:一、基础阅读。
二、检视阅读。
首先对本书进行了检视阅读,看名目,看重要片段,学习了粗浅阅读。
在这个层次中,我学习了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1、整体来说,这本书毕竟在谈什么?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学了三种做笔记的方法:结构笔记、概念笔记、辩证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范文5篇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7b64e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9.png)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范文5篇阅读应有目的、多提问。
虽说阅读本身不是目的,但阅读应有目的。
不管是为了获取知识,提升技能,还是为了消遣娱乐打发时间,在阅读之前都应想好自己此番阅读的目的。
下面给您带来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内容1这本书实际上读起来有些艰难,一方面是年代的原因(本书写成于1940年代),另一方面这本就不是一个所有人都能读懂的书。
最近一直在思考近期读过的一本本书,大部分都应该归为畅销书之列,这些书读起来很轻松,就像看一部肥皂剧或是综艺节目一样,有收获吗?一定有。
但确实有限。
而被本书所推崇的以及认真研读的一定不是这些书。
是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全神贯注细细研究的书,是经典中的经典,是可以给人启示和提高的。
说到这里需要提一下读书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是娱乐,消遣?排解空虚,填满自己?学习知识?还是解决困境迷惑?如果是前者,可以不需要阅读如此无趣的书,但如果是后者,就需要有本书这样的一本实用书籍做指引,因为你是有追求的。
这本书读下来真的需要些勇气和坚持,因为有些地方实在很无趣。
但如果你需要藉由书籍提高自己,让自己不困过,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那样的书籍可能都是这么无趣的,但知识有时候就是这么无趣。
还是看我们需要的是什么。
本书最后提供的书单以及一些实用的方法非常好。
最后借用本书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如果我像一般人一样读那么多书,我就跟他们一样愚蠢了。
”所以量的积累需要质的保证,需要让自己不因读书读的少而焦虑,这一点很重要。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内容2不得不承认,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是迫于工作要求,但郝明义的译序提起了我的好奇心。
读书,它不就是拿一本书,然后翻开扉页,或精读或略读,把书中所写都看完而已吗?难道读书还有什么特别的规则?我虽不爱读书,但是至少也看过几本。
简单来说就是读完的和未读完的。
既然喜欢读书,当然要看看别人是怎样读书的,并寻求一个更科学的方法。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5篇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ce1cb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7.png)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5篇阅读是一件主动的事,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通过主动的阅读,你会投入心思去不断思考,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下面给您带来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1干货挺多,非常全面的去说明了什么是阅读,以及如何去更好的阅读。
对于更好的阅读,作者以四个层次去作了阐明。
本书阅读周期挺长,大概按自己的理解总结下四个层次的阅读,可能与原文有所出入。
1、基础阅读:任何一个识字的人,都已在识字读句阶段已掌握的阅读,是最基本的阅读,不涉及读书技巧。
2、检视阅读:快速阅读或者粗读的另一种说法。
这种阅读方式要求你在阅读的时候,要快速简略的读完。
不要纠结于生僻字/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不能回溯读已经读过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阅读,使得你能在读完后,可以回答(1)这是一本什么书?(2)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3)还想在读一遍吗?/这本书有趣吗?这个速度可以使用指画法/眼睛扫视法……3、分析阅读:精读的另一种说法。
通常一本书,在快速阅读完之后,如果值得再读,才会使用分析阅读。
这个阶段就是通过分析阅读,把主要的主旨以及各个分论点都找出来,最后把全书的骨架架构出来,以笔记的形式呈现。
4、主题阅读:就一个话题而言的多种书籍的同时阅读。
这样的阅读,一般用在研究某一个话题的时候才用到。
这种阅读的第一步是拟一个书单,然后利用检视阅读去筛选合适的书单和重新整理话题。
然后找出这些书籍的异同点,提取自己的论点。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2《如何阅读一本书》是美国作家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一本教授阅读方法的书籍,被许多读者奉为阅读圣经。
本书的开篇指出了任何一种阅读都是一种活动,因此必须要有一些主动的活力。
很多人在阅读的时候,常常没读多久就开始出现双眼停滞、头脑昏睡的状况,这种精神不济的状态根本无法将阅读进行下去。
作者认为,人们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阅读缺乏主动性。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3篇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56434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d.png)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3篇第(1)篇如何阅读一本书——轻阅读编写组书的种类与读书的方法第一类书如同主食,包括职业、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及其直接解决之道。
第二类书如同美食,不求针对人生的现实问题,却可以满足思想需求。
第三类书如同蔬菜、水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即工具书。
第四类书如同甜点、零食,用于娱乐、消遣,满足休闲需求。
阅读的“主食”同样有许多选择,挑选自己熟悉、习惯的固然好,但敢于尝试不同领域的书籍更好。
许多时候,畏惧源于未知,看不懂一本书皆因不了解,而尝试了解是唯一的破解之道。
甜点和零食终究不是正餐,吃多了不易消化,而且因为其含过多热量或缺乏营养,可能不利于身心健康。
一些网络小说和娱乐性图书,包括一部分畅销书都属于此列,可偶尔阅读,但不可太过。
阅读“主食”与“美食”,仍是在安静的环境中为佳,就像人们更偏向选择安静的餐厅就餐一样。
在自己的家中布置一间书房,安坐读书,不受打扰,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美好阅读写照。
在不同类型的图书中,“主食”类图书最适合也最有必要进行主题阅读。
首先,对“主食”类图书,阅读者通常会有强烈动机,这是进行主题阅读的前提条件。
其次,对“主食”类图书,我们需要更主动地进行阅读,形成自己的体系,主题阅读无疑是最佳选择。
最后,主题阅读得出的结论最深刻也最有效用。
“美食”类图书重在精细与稀少,适合进行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可依前文“读书四问”的步骤进行,先确定主题、分门别类,后按序阅读、列出大纲、理解各部分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作者的观点并进行评价,阅读之后思索回味,使之融入自己的思想中。
不过,“美食”类图书种类繁多,从内容上分,历史、理论科学、哲学类书的阅读体验各不相同,尽管它们同样采用分析阅读,侧重点也有很大区别。
历史类书重在记录事实,提取大纲时可能以时间为节点;理论科学类书重在阐述科学定律与通用准则,阅读时要将定律与论证的实验对应起来;哲学类书侧重思辨,阅读时要重点解读作者的思考方式。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5d264b1680203d8ce2f246b.png)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是技法指导类的书,分章节介绍阅读层次和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下面是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吧!《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1《如何阅读一本书》我读了两遍,第一遍读下来对书的内容不是很了解,但感觉这是一本好书,值得我花时间去精读、去消化,所以我潜下心来读了第二遍。
毕业后一直没有读书的习惯,直到去年开始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复盘》等书籍,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才发现,其实我是热爱阅读的。
但是对于如何读书这件事,我却没有足够的认识和相应的技巧,直到接触到《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太棒了!通过读这本书,才发现其实我的阅读水平——可能我们大多数人——还停留在基础阅读阶段,我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更好的阅读,也没有办法通过阅读汲取一本好书的营养。
这是一本指导我们如何阅读的书,它把阅读的终极目的定义为增进理解力和心智的成长,通过阅读,可以增加我们对世界、对自己的了解,增加智慧。
它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因为我现在处于的是基础阅读阶段,所以我给自己定下来的目标是近期重点要学习如何做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希望通过对这两阶段的深入理解学习,能够掌握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相关技巧。
这本书也给了我很多全新的理念,比如: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障碍。
我们处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是我们的幸运,也是不幸。
互联网使我们足不出户就知道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但是太多的讯息同样阻碍了我们理解力的增长,现在大多数人花了更多的时间在碎片化阅读中,微信等平台为碎片化阅读提供了便利,使我们大多数人不愿意花时间在“大部头”的书籍,也就无法享受阅读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智慧。
还有一个理念是要达到阅读的所有目的,就必须在阅读不同书籍的时候,运用适当的不同速度。
不是所有的书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来阅读,读的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
我读书很慢,我一直很羡慕那些会速读的人,梦想着也能像他们一样几天读完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58a11c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9.png)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1言归正传。
《如何阅读一本书》不用俺说,这本书的名气已经如雷贯耳,它太久远(初版1940年)又太经典,记得有一次在北大图书馆,看到他们的年度阅读排行榜,这本书稳稳位居第一。
怀着膜拜的心情捧起这本书的,怎么说呢,可能是自己已经多多少少学到悟到了一些读书的方法,所以,并没有太过惊艳,不过这本书验证了我一些读书方法和观点的合理性,还是很开心的。
简单捋几条印象深刻也比较重要的点。
一、一本书的正确打开方式这一点尤为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常识,您觉得应该怎么开始阅读一本书呢?您可能要笑了,那当然是直接拿出来书翻开第一页正文就开读喽。
如果您真的这样认为,而且一直是这样做的,那就大错特错了。
别想抬杠,就问你是不是读完一本书,常常有列不出提纲,画不出重点,拎不出主线的毛病?别不承认,有就对了,这一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
那么,究竟怎样才是打开一本书的正确方式呢?首先把华丽的封皮撕掉扔垃圾桶(本人做法,谨慎仿效),看看封皮和封底,有的会有字,比如这本书,就有一段短小精悍概括整本书内容和价值的特别经典的一段话,非常重要。
(这段话附在这里: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
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
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开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
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后面不写了,有机会你们自己看吧。
其次是,读作者简介、序言、以及后面的附录等,这些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而这恰恰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序言,里面一般会交代作者写作的目的、书的框架,以及这本书要解决的问题,还有作者对读这本书的建议等。
再次便是目录,目录一定要认真用心读,而且我认为要读上几遍,从章节标题到章内每节的标题,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直到合上书自己能说出来这本书的大致逻辑和主要内容。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15篇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fd7d5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1.png)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15篇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1翻开《如何阅读一本书》,是因为有好多同学老师都推荐这本书,都说是值得反复看的好书。
我看了序言才知道,这本书在1940年就已经有了第一版,现在的版本是1972年的改版,一样是越来越受欢迎。
可以说,单单是看译者和作者的序,就让我有了阅读这本书的兴趣。
那就是他们说出了很多我对阅读的.看法,其中有一点就是大多数人的阅读水平还只是停留在小学六年级的水平。
1972年的时候,作者所在的国家已经渐渐地扫除了文盲,跟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也是差不多的一个文化普及的状态,可以说很多人都能看懂书画字报,可是却大部人是看不下去稍微结构严谨的文字,就如一些论文,理论性地__书籍。
不是说字体不认识,可是不能真正地理解。
在看到作者提到这一点的时候,我真的有很深刻地体会。
因为我就发现小时候自己非常喜欢看书,可以不用家长的陪伴也能自己一个人看图画,看拼音,看童话故事,那个时候的阅读量很大,同时也帮到了我写作文。
可是到了上初中高中之后,我的课外阅读书籍减了很多,大部分就只是看学习上的书本。
如果说你给我一本小说或者故事的__,我会看的很入迷,可要是让我看一些解答类的__,或者大部头的理论的话,就看几眼就不耐烦,一点也看不下去。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我就看到了自己需要提升的就是学会主动去思考,去阅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让一本书为自己所用。
这的确是一本可以反复阅读的好书,很多值得一再揣摩的学习点。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2天爸从5月份开始让我读书,推荐了我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然后我磨磨蹭蹭到现在才看完了。
一开始读这本书,我好吃力,然后看两页看不下去,但是后来反复读了前几页,咦,好像看出了点什么,然后就耐心的思考了一下,嗯,看了好几遍才看懂了目录的结构关系和大体含义。
那为啥要读这本书呢,因为它想让我知道阅读可以是一件多少该主动的事,越主动,效果越好。
当一个人主动去读一本书,他在读书的时候就会很用心,对于有启发的地方还会拿笔画出来,读完之后还会思考书中的内容,就像海绵吸水一样真正吸收了书里的内容。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12篇)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a0794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5.png)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12篇)《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1本书是一本阅读指南,是一本指导人们如何阅读的名作,曾是美国畅销书的榜首。
本书提出了阅读的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基本上读完学校五年纪就可以到达的层次,惋惜的是太多数人始终在这个层次。
说,主要的缘由是从学校以后,再没有人教过人如何阅读,而这本书就是弥补这个空白。
在这个层次的人,基本上摆脱了文盲的状态,能娴熟阅读报纸和填写表格。
检视阅读分为速读和粗读。
速读是扫瞄一下书名页,假如有序就先看序,讨论下名目,假如有索引,也检阅一下,假如有出版者介绍,也读下,然后从名目中找到你想了解的内容读一下,最终读一下书的最终三页。
通过速读,就会了解这本书是否值得你花更多的时间深读。
假如觉得可以花点时间来阅读的话,可以通过粗读来连续了解这本书。
粗读也是快速阅读,但是大多数人阅读是一种“半出声”来阅读,这种方法大大降低了阅读速读。
给出了一个好建议,指读法。
方法是这样的:将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这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
强迫自己的眼睛跟着手部的动作移动。
一旦你的眼睛能跟着手移动时,你就能读到那些字句了。
连续练习下去,连续增快手的动作,等到你觉察以前,你的速度已经可以比以前快两三倍了。
通过粗读,可以了解全书内容,也可以为分析分析作预备。
分析阅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你要问几个问题,一是你阅读的书是什么类型的书,二是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描述整本书说了什么并列出本书的大纲,三是本书的想说明或解决什么问题。
其次个阶段其实就是列出细纲。
找到的关键字,找到的主旨,找出的论述,找出已经解决的问题答案。
第三阶段是如何客观公正评价一本书。
通过上面二个阶段后,不管你同不同意的观点为,首先你要说的是你了解的观点。
不用急着证明的观点是对还是错,在做也出评论之前,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学问缺乏或学问错误,或证明的规律错误,或证明分析或者理由不充分。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0838a7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a.png)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1阅读一本书时,就像是接住抛出的球,并且通常抛出的不止一个球,你能接住多少个球,决定了你能理解多少所传达的信息。
大部分人都会领略到作品中的优秀之处,但是并不知道为何优秀,这本书所传达的方法是将抽象的感官体验,通过有逻辑,有目的的主动阅读,来转化为可以条理化输出的形式。
即,读懂后可以讲出自己理解,并与自己的知识体系结合,横向的思考。
为了达到这样优秀的阅读体验,需要明白阅读的四个层级:1、基础阅读:可以认清所有字,能够通顺的阅读完整本书。
2、检视阅读:有系统的粗读和略读一本书,读完后不需要有深刻的理解,但需要有对整本书框架和侧重点有所理解,明白整本书的篇章,哪些是核心文本输出,哪些是辅助例证。
简单来说,能看到人体的骨架,脉络,但不需要思考人是如何行走的。
3、分析阅读:这个层次的阅读要难一些,需要带着问题去开展,分析阅读需要认真的去吃透每一个篇章每一个句子,把书中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去解答心里的疑惑。
去最大限度的接受传递的信息。
如果说检视阅读是为了有限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那么分析阅读则是在无限的'时间里理解最多最好的知识。
4、主题阅读:这是最难要求最高的一个层级,属于“返璞归真”的境界,当你完全真正读完一本书后,你所理解的东西一定会和现有的知识产生碰撞,你需要将他们合理的安放。
你会用A书中的例证去补充B书的论据,会有C书的故事对比D书的情节,这个过程起初会使你混乱,但坚持思考下去,你会在杂糅的信息中找到自己的理解。
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都属于进阶阅读,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分析阅读,是读者一头扎到书中去,理解吸收一切所有明显和潜在的信息。
因为信息的差异化巨大,所以在面对不同书籍,如想象文学,历史文学,数学科学,社会科学等不同领域时,需要用到不同的方法,而目的就是尽可能高效和深刻的去读懂每一本书,获取最多的信息。
因此《如何阅读一本书》被划分到实用类书籍,和字典一样,在你看不懂某个字的时候翻起字典,在你不知道该如何看懂一本书时,去翻《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15篇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7432fbcc1755270622088c.png)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15篇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1翻开《如何阅读一本书》,是因为有好多同学老师都推荐这本书,都说是值得反复看的好书。
我看了序言才知道,这本书在1940年就已经有了第一版,现在的版本是1972年的改版,一样是越来越受欢迎。
可以说,单单是看译者和作者的序,就让我有了阅读这本书的兴趣。
那就是他们说出了很多我对阅读的看法,其中有一点就是大多数人的阅读水平还只是停留在小学六年级的水平。
1972年的时候,作者所在的国家已经渐渐地扫除了文盲,跟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也是差不多的一个文化普及的状态,可以说很多人都能看懂书画字报,可是却大部人是看不下去稍微结构严谨的文字,就如一些论文,理论性地__书籍。
不是说字体不认识,可是不能真正地理解。
在看到作者提到这一点的时候,我真的有很深刻地体会。
因为我就发现小时候自己非常喜欢看书,可以不用家长的陪伴也能自己一个人看图画,看拼音,看童话故事,那个时候的阅读量很大,同时也帮到了我写作文。
可是到了上初中高中之后,我的课外阅读书籍减了很多,大部分就只是看学习上的书本。
如果说你给我一本小说或者故事的__,我会看的很入迷,可要是让我看一些解答类的__,或者大部头的理论的话,就看几眼就不耐烦,一点也看不下去。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我就看到了自己需要提升的就是学会主动去思考,去阅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让一本书为自己所用。
这的确是一本可以反复阅读的好书,很多值得一再揣摩的学习点。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2终于读完《如何阅读一本书》了。
这本书是美国艾德勒和范多伦一起所著。
内容艰涩难懂,耗尽我的所有精力。
现针对这本书所学写下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阅读分成四个层次:一、基础阅读。
二、检视阅读。
首先对本书进行了检视阅读,看目录,看重要片段,学习了粗浅阅读。
在这个层次中,我学习了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什么?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学了三种做笔记的方法:结构笔记、概念笔记、辩证笔记。
(完整版)《如何阅读一本书》完整版读书笔记
![(完整版)《如何阅读一本书》完整版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6d8c3eab7360b4c2f3f6427.png)
《如何阅读一本书》完整版读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是在阅读方法领域绝无仅有的一本骨灰级著作。
该书1940年出版,1972年再版,一直到今天,仍然不断发挥着它的影响力,指导着人们学习该书中超越时代的读书方法论。
该书第一版由莫提默·J.艾德勒(1902-2001)独著,72年由莫提默·J。
艾德勒(1902-2001)和查尔斯·范多伦(1926-)共同修订再版。
该书中文版由商务印书馆2004年出版,译者为郝明义和朱衣。
需要说明的是,译者在原著的基础上,可能是为了配合中文表达,对原著进行了结构的改动,因此中英文版本的篇章结构并不一致。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的是中文版的读书笔记。
原书共二十万字左右,内容庞杂,翻译也比较晦涩,为便于大家阅读,分两次文章分享给大家.一、首先通过本书的目录来了解该书结构:第一篇阅读的层次第一章阅读的活力与艺术第二章阅读的层次第三章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第四章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第五章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第二篇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第六章一本书的分类第七章透视一本书第八章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第九章判断作者的主旨第十章公正地评断一本书第十一章赞同或反对作者第十二章辅助阅读第三篇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第十三章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第十四章如何阅读想像文学第十五章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第十六章如何阅读历史书第十七章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第十八章如何阅读哲学书第十九章如何阅读社会科学第四篇阅读的最终目标第二十章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第二十一章阅读与心智的成长二、根据意群对该书主要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一】阅读的活力与艺术【二】阅读的层次: (一)基础阅读:(二)检视阅读: (三)分析阅读: 1. 确定分类 2. 定关键词3。
判断主旨 4. 批判交流5。
辅助阅读 6. 各类读物:① 想象文学② 历史读物③ 科学数学④ 哲学书籍⑤ 社会科学(四)主题阅读:【三】阅读与心智成长三、根据结构对本书重点内容进行阐述【一】阅读的意义:收获资讯和增强理解力。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精选14篇)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87dae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a.png)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精选14篇)上学、工作、生活都离不开读书,读书是我们一辈子都需要面对的事情,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去阅读一本书。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篇1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莫提默·J·艾德勒在他的著作《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曾经用了大篇幅来介绍阅读的不同层次。
因为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比较艰涩,其中讲解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的部分内容,可能对在写论文阶段的研究生来说更为适用,对于我本人的阅读生活来说,目前还没看出跟我有很大的联系。
因为自己也曾经经历过基础阅读的阶段,加上家中有正在经历“阅读准备阶段”的小娃一枚,所以本文会简单介绍一下阅读的四个层次,并重点介绍书中关于基础阅读阶段的内容。
艾德勒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每提高一个层次,就需要阅读人投入更多的精力、投入更高的主动性,以及熟练运用更高级的技巧。
基础阅读阶段是最广为人知的阶段,也是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重点。
这一阶段又可以细分为四个层次:阅读准备阶段、简单读物学习阶段、快速建立词汇阶段,以及技巧增进阶段。
以下我先介绍一下基础阅读的四个细分层次。
阅读准备阶段一般认为,阅读准备阶段是从出生起直到六七岁为止,也就是到学龄前。
在这一阶段里,儿童需要在身体、智力、语言以及个体等四个方面发育成熟,才算是“完成了阅读准备阶段”。
例如,如果身体发育阶段还未到、认知水平没跟上,就很难真正度过阅读准备阶段。
全球大部分国家的入学年龄均在6—7岁间,部分也是出于这一考虑。
到了六七岁,儿童的身体协调发展成熟,认知能力大大增强,语言沟通也可以让成人听懂95%以上,加上个人的专注力和服从度也有所提高,开始适合展开系统的阅读教育。
这一阶段是广大父母的“鸡娃”重点,可以说,大部分父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越早认字、越早进入自主阶段就越好,为此不断各出奇招。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整合汇编】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整合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c6a29f9f0b1c59eef9c7b489.png)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1阅读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读得懂的东西。
如报纸杂志,容易读懂,能增加资讯量,但不能增进理解力。
因为在那之前水平已经相当了。
一种是必须要读的东西。
一开始水平就比读者高一截,能给予更高层次的启发,增进读者的理解力。
相对而言,后者更值得做。
读者追求的不同目标「为了消遣or增进理解力」,会决定不同的阅读方式。
任何一本可以增进你理解力的书,也能达到消遣的效果,但倒过来很难成立。
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基础阅读。
能认字,摆脱文盲状态的层次,小学时期就能做到。
第二,检视阅读。
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从表面观察一本书,如15分钟读完一本书,但它并不是指简单随意浏览。
因为资讯泛滥,太多的资讯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对理解力的阻碍。
所以检视阅读很有价值的,因为有些书完全不用孜孜不倦的从头读到尾。
第三,分析阅读。
是一种「专注」的活动,咀嚼消化一本书。
第四,主题阅读。
阅读很多相关类的书籍,而不是一本书。
列举这些书的相关之处。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2这本书写的其实挺深而全面的,讲述了阅读的目的,读书四问,阅读的层次,阅读方法,读与写。
读书四问是我们读一本书时应该一直存在脑海中的指导思想,可以让读者带着这四问来读懂书中的内容。
我觉得在四问中,为什么读这本书,这个问题是最核心的,然后才是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对你有没有用。
用最后的应用,通过想找到应用的方法反过来指挥自己选择书,解答为什么选择这本书,能让我们读起书来更有目的性。
但不可否认的是,比如说我,读起书来盲目的时候更多一些。
只是单纯的想看看这本书讲了什么,至于对我有没有用,能为我带来什么这些事上,肯定会有,但我可能提前并不能想到,这种探索过程,也不失为读书的一种乐趣。
至于读书方法,我觉得因人而异,可以去学习不同的学习方法,然后不断改善自己的读书方法就好了。
书中所讲的阅读的层次和读与写部分,我觉得是属于一种阅读的进阶层次了,这需要是拥有了读书爱好的人,在读过了很多书后有了自己的想法才能实现的。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a91e80ba58da0116d17498a.png)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1这本书堪称读书者的阅读圣经。
要为一件看似稀松平常的事总结出一套系统化、结构化而且有实际价值的方法论,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容易。
阅读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表面上看起来门椹算是很低的,可以说一个人只要识字,就能阅读,但是事实上事情远非如此,读同样一本书,有人一天看完,就能如数家珍,侃侃而谈,有人一周读完,腹中只有些许不成体系的零散碎片。
显然两者差距跟方法以及长期坚持某种方法所塑造的能力差异有关。
两位作者均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其中一位还曾因读书在美国一度大出风头,正是在广泛的、大量的阅读生活中逐渐洞察并发现了阅读的秘密,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就是这个秘密的全记录。
本书自有展开论说的框架,但按照我的理解,本书其实回答了三个问题,阅读的意义、本质和方法,而且前两者比第三者更加重要。
第一、阅读的终极意义是什么获取信息娱乐答案是增长心智,人的身心有些方面统一,有些方面不统一,不统一表现在身体在达到高峰后走下坡路,而心智则可以冲破身体的限制不断上升,但这是一种潜在和自在,还需要人自觉学习让它的成长成为现实。
所以阅读的终极意义就在于帮助心智成长,获取咨询和娱乐本身无法帮助心智,但会享受成熟心智的成果。
这一个洞见来源于阅读,但已远远超越阅读了!第二、阅读的本质是什么?是交流,是与一位拥有体系化知识的人物谈话,所以读者要能激发起自己的主动性和热情,要积极思考对方的陈述,要不断提出问题。
记住阅读就是在交流,要热切,也要勤思。
第三、阅读的方法是什么?阅读的方法就是前两者思想统摄下的外化和具体化。
简单说包括基础、检视、分析、主题四个层次和大纲整理、诠释意思、判断评价三个阶段。
根据个人读书经验,真正有价值的是以下两点,一是读书要先摸出作者的写作框架形成整体观,再在整体观下分析作者具体框架内的内容论述。
《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笔记(史上最全)
![《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笔记(史上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d96c590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b.png)
《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笔记(史上最全)图:《如何阅读一本书》封面近日,读完两本实用型书籍,之前一本《文法俱乐部》笔记已经分享。
在2015年读过《如何阅读一本书》,这一次,仔细研读了一遍,将两次的阅读笔记合并整理,分享出来。
全文分4大部分:一是书中引用关于读书的一些名人名言二是四种类型的读书方法三是如何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书籍(分类)四是书中引用的大量其它书籍(书讯)第一部分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
萧伯纳的一句名言来作总结:“有能力的人,就去做。
没有能力的人,就去教。
”苏格拉底到我们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中心的目标,也就是透过怀疑的训练,而释放出一个自由开放的心灵。
马克·范多伦(Mark Van Doren)曾经说:“在诗与戏剧中,叙述是让人更模糊的一种媒介。
”亚里士多德:幸福是善的完整(whole of the good)亚里士多德强调:“诗与政治对正确的标准是不一致的。
”亚里士多德说:“诗比历史更有哲学性。
情节是一个故事的灵魂。
要把一个故事读好,你就要能把手指放在作者的脉搏上,感觉到每一次的心跳。
-------亚里士多德怀特(E. B. White)曾经说过:“暴君并不怕唠叨的作家宣扬自由的思想—他害怕一个醉酒的诗人说了一个笑话,吸引了全民的注意力。
”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只要处于孤独又敏感的状态,都可以创造出诗句来。
蒙田说过:“并不是我在塑造我的作品,而是我的作品在塑造我。
一本书与作者是合而为一的,与自我密切相关,也是整体生活的一部分。
”他还说:“任何人都能从我的书中认识我,也从我身上认识我的书。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阅读一本书》完整版读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是在阅读方法领域绝无仅有的一本骨灰级著作。
该书1940年出版,1972年再版,一直到今天,仍然不断发挥着它的影响力,指导着人们学习该书中超越时代的读书方法论。
该书第一版由莫提默·J.艾德勒(1902-2001)独著,72年由莫提默·J.艾德勒(1902-2001)和查尔斯·范多伦(1926-)共同修订再版。
该书中文版由商务印书馆2004年出版,译者为郝明义和朱衣。
需要说明的是,译者在原著的基础上,可能是为了配合中文表达,对原著进行了结构的改动,因此中英文版本的篇章结构并不一致。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的是中文版的读书笔记。
原书共二十万字左右,内容庞杂,翻译也比较晦涩,为便于大家阅读,分两次文章分享给大家。
一、首先通过本书的目录来了解该书结构:第一篇阅读的层次第一章阅读的活力与艺术第二章阅读的层次第三章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第四章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第五章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第二篇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第六章一本书的分类第七章透视一本书第八章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第九章判断作者的主旨第十章公正地评断一本书第十一章赞同或反对作者第十二章辅助阅读第三篇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第十三章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第十四章如何阅读想像文学第十五章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第十六章如何阅读历史书第十七章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第十八章如何阅读哲学书第十九章如何阅读社会科学第四篇阅读的最终目标第二十章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第二十一章阅读与心智的成长二、根据意群对该书主要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一】阅读的活力与艺术【二】阅读的层次:(一)基础阅读:(二)检视阅读:(三)分析阅读: 1. 确定分类 2. 定关键词 3. 判断主旨 4. 批判交流5. 辅助阅读6. 各类读物:① 想象文学② 历史读物③ 科学数学④ 哲学书籍⑤ 社会科学(四)主题阅读:【三】阅读与心智成长三、根据结构对本书重点内容进行阐述【一】阅读的意义:收获资讯和增强理解力。
【二】主动阅读:阅读是一件主动的事,越主动效果越好。
(一)主动阅读的基础:四个基本问题1、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2、这本书的具体关键议题是什么?怎么阐释的?3、这本书有道理么?讲理程度如何?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对你有何意义?(二)不断提问自己这些问题,才真正实践了主动阅读(三)把自己的答案写下来:写读书笔记1、结构笔记:本书的类型、主要内容、重要观点是什么?2、概念笔记:记录重要概念。
3、辩证笔记:整合不同观点。
(四)通过对规则的练习形成阅读习惯【三】学习方式的区分:指导型学习和自我发现型学习。
阅读作为一种自我发现型学习,需要如下技巧: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力、分析能力和反思能力。
【四】基础阅读:阅读的四个阶段(一)阅读准备阶段:身体准备、智力准备、能力准备。
(二)认字阶段:看图识字,阅读简单读物。
(三)字汇增长和课文运用阶段:利用上下文掌握新词汇,在不同领域学会不同阅读法(四)阅读成熟阶段:熟练之前的技巧,掌握观点的比较、应用和迁移。
【五】检视阅读:建立在基础阅读之上(一)系统略读:快速浏览,决定读否。
1、看书名页、目录页、索引、书封来汲取关键信息。
2、挑选某些篇章摘要来阅读。
3、随意翻阅,挑选自己喜欢的章节以及本书结尾处简单阅读,留意这些内容对主题的阐发。
(二)粗浅阅读1、把书读完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跳过。
(三)阅读速度:应用不同速度阅读不同水平的书,找到最恰当的速度来提升自己的理解力。
(四)理解力:不仅体现在理解单个词汇的意思,而且能够回答基于原文衍生的问题。
【五】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的四个规则分析阅读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并不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分析阅读第一阶段的目的是了解该书的架构,一旦完成该该目标,就意味着在该书的阅读上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一)了解所读书的种类1、通过重视题目、序言带来的暗示来对书籍进行分类。
2、在知道分类的基础上,还要明确该类书目都在谈些什么。
3、实用类和理论类作品相区分(1)实用类书籍告诉你如何去做,而理论类书籍在阐释这是什么。
(2)进一步区分理论类作品中的哲学、历史、科学作品。
4、分类的重要性在于不同分类的书目的理解和思考方式不同,因此教导和学习方式也有所不同。
(二)看透一本书的骨架,总结该书核心内容1、任何一本好书都会有清晰的架构。
2、用一句话或几句简短话语说清该书内容。
3、有些作者已经给出了全书的内容解释,但不要局限于此,应该得出自己的答案。
(三)列举重要篇章,厘清框架顺序1、通过对框架的分析,重新阐释一本书的内容。
2、将各个重要部分按照逻辑顺序排列,而且列明各部分纲要。
(1)并非所有书籍都要如此严格列明纲要。
(2)你所做纲要的架构不必和原书的框架相同。
(四)明确作者提出的问题或者想要解决的问题1、作为读者,你要能说出作者想要回答的主要问题和细化问题是什么。
【六】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的四个规则分析阅读第二阶段的目的是诠释该书的内容和讯息。
(一)理解本书的术语和关键词,与作者达成共识1、通过理解作者表达的词义,来实现和作者沟通的目的。
2、先处理语言,理解语言,找到语言的准确含义,再处理含义、理解含义。
3、识别文中的关键词。
(1)作者以特殊方式运用的词,以及我们理解困难的词,往往是需要我们和作者达成共识的关键词。
(2)作者提醒我们的词汇,以及作者在论证中反复使用的词汇往往是关键词。
4、利用上下文理解关键词的含义。
(二)从重要的句子中,找到作者的论点(proposition)1、寻找关键句(1)从读者的角度,让自己感觉吃力的句子。
(2)从作者的角度,表明作者判断的句子。
(3)根据已经找到的关键词找到值得关注的句子。
2、在关键句中具体化作者的论点。
(1)用自己话来重新表达关键句,是验证自己是否理解该句论点的最佳方法。
(三)从关联上下文重要句子中,重新架构出全书的基本论述(argument)1、论述是逻辑单位,而段落是文本单位,两者不可混淆。
2、好书的段落是按照论述区分的,但坏书中好几个段落才能找到一个论述,或者相反。
可以从重要的段落中抓取相关论述。
(四)找出作者的回答1、验证作者是否回答了应回答的问题,是否全部解决。
2、作者是否额外提出了新的问题,在未解决的问题中,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有哪些。
【七】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的七个规则分析阅读第三阶段的目的是用沟通的方式去评价一本书,拷问该书的真实性和意义。
(一)评判的智慧礼节1、只有掌握了全书架构,而且能够诠释全书内容的情况下,才能对书本评判。
2、不要争强好胜,为辩论而辩。
3、在评论之前,保证自己可以区分事实和观点。
(二)批判作者观点的标准1、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2、证明作者的知识有误3、证明作者的逻辑有误4、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不完整【八】辅助阅读:区别于阅读指定书目的“外在阅读”(一)借助相关经验:一般经验(与阅读小说哲学有关)与特殊经验(主要与阅读科学性作品相关)。
(二)阅读其他书目:尤其适用于读巨著,可以读作者的其他书,以及同内容相关的书籍。
(三)导读和摘要:缺点在于它们不见得正确和完整。
建议放在内在阅读后用于唤醒记忆,或者在主题阅读前用于了解书目的大致内容。
(四)工具书:字典和百科全书;在使用前要知道自己的问题,自己要使用的工具书,以及使用方法。
【九】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一)如何阅读实用型书籍1、两种实用型书籍:一类说明规则,一类阐释规则背后的原理。
2、作者的目的是什么?他建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3、这本书内容是否真实?是否要开始行动?(二)如何阅读想象文学书籍1、阅读想象文学的误区:(1)不要抗拒想象文学:阅读想象文学是在分享作者创造的经验和感受,需要我们热情接纳。
(2)不要寻找论点和论述:想象文学注重言外之意,旨在给读者创造多元感受。
(3)不要用批判真理的标准来批评小说。
2、阅读想象文学的一般规则:(1)框架规则:各个部分间关系与论述性作品不同(2)诠释规则:抓住小说的要素和细节,置身于想象世界中,感受该世界中静态动态的联系。
(3)评判规则:在感谢作者创造的体验之前,不要批评;评论时要说清你的理由。
3、阅读故事、戏剧、诗的建议(1)阅读故事书要快速、全心全意去读。
小说能够满足我们潜意识中很多需要。
(2)阅读史诗要求你集中注意力,全心参与并运用想像力。
(3)阅读剧本时,要把整部剧在心中导演出来,细化到表演的动作和语言;要一气呵成,大声朗读。
(4)阅读抒情诗,不问理解,要一口气读完;然后大声重读一遍。
阅读背景资料的确有益,但要理解一首诗最关键的还是反复读。
(三)如何阅读历史书1、因为关于历史的理论不同,所以想了解某一段历史或事实,则需要广泛阅读相关著述。
2、虽然对历史的记叙不见得准确,但是对目前发生的事充满了借鉴和影响,要理解不同时空下历史再现的原因。
3、阅读历史书要提出的问题(1)这本书的特定限定范围和主题是什么?(2)作者是以怎样的方式来叙述历史的?是按照时间维度,还是事件性质?(3)本书真实性如何?要判断作者是否误用了材料,或者误解了史实。
(4)本书与我何关?借鉴历史,改良自己的行为。
4、阅读传记和自传:区分传记的类型,判断传记的真实性。
5、阅读关于当前事件的书(1)这个作者想要证明什么?(2)他想要说服谁?(3)他具有的特殊知识是什么?(4)他使用的特殊语言是什么?(5)他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四)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1、运用阅读论述性作品的规则去阅读科普作品。
2、阅读科学类作品的难题(1)无法体验论述中的实验和证据。
(2)不理解推导过程中的数学问题。
3、阅读该类作品需要更强的主动性,更全神贯注。
(五)如何阅读哲学书1、第一顺位的哲学作品适合哲学门外汉来阅读。
2、哲学问题的解答没有方法依循,唯一能做的就是符合逻辑地思考。
3、哲学作品的五种风格(1)哲学对话:柏拉图的《对话录》(2)哲学论文或散文:亚里士多德的文章、康德的作品(3)回应异议的哲学风格:圣托马斯阿奎那(4)哲学系统化:笛卡尔和斯宾诺莎,试图用类似数学组织的方式整理出哲学理论(5)格言形式: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相较其他形式而言,阐发性不足。
4、要额外花费心力找到哲学书的中心思想背后的原则。
5、通过清晰思考,来形成你关于相应哲学问题的立场。
(六)如何阅读社会科学1、社会科学关心的是文化、制度与环境等因素这些与人类社会相关的系统知识。
2、阅读社会科学的容易处在于术语通俗,论述方式易懂,3、阅读社会科学的难处在于误解熟悉术语的含义,该领域的作品不是纯粹的论述性作品,而且内容混杂的方式不同。
4、相比其他类型书目,针对一个问题,要阅读更多相关书籍,【十】主题阅读主题阅读的主题会随着自己对检索书目的阅读而不断完善和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