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地下室和基础设计

合集下载

建筑识图--基础与地下室

建筑识图--基础与地下室

图11.12 整片基础
(a)板式;(b)梁板式;(c)箱形
11.2.4 桩基础
桩基础由承台和桩柱组成(图11.13)。 承台是在桩顶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梁或板,如上 部结构是砖墙时为承台梁,上部结构是钢筋混凝土 柱时为承台板,承台的厚度一般不小于300mm,由 结构计算确定,桩顶嵌入承台不小于50mm。 桩柱有木桩、钢桩、钢筋混凝土桩等,我国采 用最多的为钢筋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按施工方 法可分为预制桩、灌注桩和爆扩桩。
(4)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 同时新建建筑物的相邻基础宜埋置在同一深度 上,并设置沉降缝。 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临时加固支撑、 打板桩、地下连续墙或加固原有建筑物地基等措施, 以保证原有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5)其他因素的影响 基础的埋置深度除考虑土层构造、地下水位、 冰冻深度、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外,还要考虑拟 建建筑是否有地下室、设备基础等因素的影响。
预制桩是预制好后用打桩机打入土中,断面一 般为(200~350)mm×(200~350)mm,桩长不 超过12m。 灌注桩是直接在地面上钻孔或打孔,然后放入 钢筋笼,浇筑混凝土。 爆扩桩是用机械或人工钻孔后,用炸药爆炸扩 大孔底,再浇注混凝土而成。
图11.13 桩基础
(a)墙下桩基础;(b)柱下桩基础
图11.18 地下室卷材防水构造
(a)外包防水;(b)墙身防水层收头处理;(c)内包防水
图11.19 混凝土构件自防水
图11.20 涂料防水
图11.5 砖基础
(a)间隔式;(b)等高式
图11.6 毛石基础
图11.7 混凝土基础
图11.8 钢筋混凝土基础
图11.9 柱下条形基础
图11.10 井格基础
11.2.2 独立基础

实际工程中的基础设计

实际工程中的基础设计

实际工程中的基础设计摘要:基础设计是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工程整体结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必须要重视强化基础设计。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探究了基础设计的主要内容,以期提升基础设计质量,进一步提升工程整体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与经济性。

关键词:基础设计;结构设计;筏板基础;桩基础;锚杆1 工程概况本项目属于工业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华区福城街道象山。

项目用地面积约6万m2,建筑面积约15.6万m2。

该项目由一层地下室和3栋塔楼以及绿化平台组成。

1~3号楼均为厂房,其中1号、3号厂房为4层,主要柱跨9x9m,2号厂房为5层,主要柱跨12x9m和9x9m,地下室为车库、人防和厨房和相关设备房组成,室外地坪-0.45m,覆土1.5m,地下室层高5.7m,主要柱跨9x9m。

本文针对基础设计进行讨论。

2 基础设计2.1 地质概况拟建场地位于深圳市龙华区福城街道象山,深圳外环高速以南、白花河以北,场地现状为空地,场地内分布的地层主要有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冲洪积层、第四系坡积层,第四系残积层,下伏基岩为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

其野外特征按自上而下素填土、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砂质黏性土、全风化混合花岗岩、土状强风化混合花岗岩、块状强风化混合花岗岩、中风化混合花岗岩、微风化混合花岗岩、球状风化体。

建议拟建建筑物采用钻(冲)孔灌注桩或旋挖桩基础,以中风化混合花岗岩⑯4及其以下地层作为桩端持力层;当采用天然地基时,在满足设计要求条件下,砂质黏性土⑧1及以下地层可作为持力层。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及场地的现场地形条件,场地多年地下水稳定水位变化幅度可按1.00~5.00m考虑,水头取到室外地坪。

2.2 基础选型该项目的楼层不高,而且地质条件比较好,1号厂房下的回填土层比较薄,综合经济考虑,采用柱墩筏板和锚杆基础,持力层为砂质黏性土,1号和3号厂房下回填土比较深,采用端承摩擦预制管桩和防水板基础,成本较低且成桩速度较快。

施工电梯基础布置及地下室回顶方案

施工电梯基础布置及地下室回顶方案

目录第一部分、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案 (1)一、编制依据: (1)二、升降机选择及其概述 (2)三、升降机布置位置 (2)四、升降机基础技术参数 (2)五、升降机基础施工 (3)第二部分、施工升降机基础承载计算 (5)一、工程概况 (5)二、施工升降机概况 (6)三、施工升降机承载力计算 (6)四、地下室顶板回顶计算 (9)第一部分、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 SC200/200GZ型升降机使用说明书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1);7. 广东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管理整编统一规定8. 金沙洲保障性住房工程A1-A13栋施工图纸。

二、升降机选择及其概述根据金沙洲保障性住房工程工程结构特点,工程选用广州市京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SC200/200GZ升降机13 台。

有关该机的结构组成、性能、安装、拆卸、运行维护与管理等一系列要求,参见由该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三、升降机布置位置金沙洲保障性住房工程(自编A1-A13栋)13幢,布置13台升降机,基础中心点位置详见施工电梯平面布置图。

导轨架垂直中线距离附着面为3.0~3.6米,基础底标高为室外顶板标高上0.3m,详见施工电梯基础图.确定位置时,已综合考虑了升降机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升降机附着,吊笼操作室上、下通道应与其它建筑物保持足够的距离,距外脚架外立杆200MM间距,避免相碰。

已考虑塔机、吊机吊装是否可行。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A1-A3、A4-A7栋共有四处施工电梯穿越结构板处,为方便日后施工,该处梁板钢筋应作预留并做防锈处理。

梁板上部钢筋预留长度应大于1/3跨,下部钢筋预留长度应小于1/4跨(另外考虑绑扎接头搭接长度为1.3l le)。

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

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

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现阶段,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为了能够缓解城市用地的紧张,城市建筑不仅注重地上建筑建设,更加注重开发地下空间。

这就使得建筑地下室开始出现。

在目前的高层建筑以及多层建筑中,都会相应的设置地下室,以增加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应用空间。

而建筑地下室结构与地上建筑结构在设计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也更为复杂,为了能够有效的保障建筑地下室结构的稳定性,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建筑地下室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此来提高建筑地下室结构的整体质量。

标签: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引言:随着现代住宅建筑的发展,高层住宅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例。

而高层住宅中通常会设置一层或多层的地下室。

该地下室的设置可用于作为机动车或非机动车车库,该做法即解决了现行规范对于住宅配套车位的问题,同时也能够解决结构方面对于高层建筑基础埋深的问题。

而地下车库同时也会设计成具有预定战时防空功能的地下室,实现一个地下室多种功能并存。

1、当下建筑地下室结构的设计特点如今我国建筑物规模不断增大,地下室在建筑中存在的功能性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从最初的单一的储存功用到现如今的地下停车场以及各类大型商业场所、人防工程等多功效结构的结合。

这就要求地下室结构在规划设计方面符合更加高标准。

不但要求设计人员具有更专业的设计水准,而且要求设计人员具有前瞻的设计理念。

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是建筑整体设计的根本,故而对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人员来讲,其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设计难度较大、设计要求较高、设计专业性以及实践性较强等几个方面。

2、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2.1结构平面设计进行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之时,必须把防火功能、使用功能、管道、排水、采光等方面考虑在内。

如果地下室的长度比设计标准中的长度要长,必须和专业结构设计的标准相互结构结合。

明确是否设定变形缝,一般情况下,应该尽量少设置或不设置变形缝,因为变形缝的设置会导致变形缝处进行防水处理更加复杂。

地下室及车库结构设计规定

地下室及车库结构设计规定

地下室及车库结构设计规定地下室及车库结构设计规定1.地下室设计时地下水位的取值规定:1.1地下水的设防水位应取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内(包括施工期)的可能产生的最高水位。

1.2当勘察期间的场地原有标高与规划设计的场地标高相近时,勘察报告提供的设防水位经分析确认合理后可直接取用。

1.3当勘察期间的场地原有标高与规划设计的场地标高相差较大时,对勘察报告提供的设防水位应谨慎采用,要会同勘察部门审慎分析论证,重新确认。

1.4当规划设计的场地为倾斜的坡地时,可根据坡地走向、场地的周围地势以及相关专业的疏排水措施等因素分段合理确定,并应得到地勘部门认可。

1.5抗浮验算:应取经综合分析并由地勘部门确定的抗浮设计水位,一般等同设防水位。

1.6地下室的结构构件强度、刚度计算:可取设防水位。

1.7地下室的结构构件裂缝验算:应根据对结构的不利作用效应确定取最低水位或最高水位。

当取最低水位时,相应的准永久值系数应取1.0;当取最高水位时,相应的准永久值系数,对地下水可取平均水位与最高水位的比值。

2.地下室的抗浮设计:2.1地下室的抗浮验算包括整体抗浮验算和局部抗浮验算。

抗浮稳定性验算应满足公式:W/F≥1.05。

2.2若不满足2.1条公式要求,应采取有效措施。

当采用设置抗拔桩或抗拔锚杆时,应采用以下公式验算:0.9W +nRa≥F。

2.3抗浮验算时,仅取结构自重W(包括结构梁、板、柱及地下室顶、底板上的覆土重量,批荡等装修荷载不得计入),计算结构自重时应考虑构件相交部位重复计算问题。

梁、柱的混凝土容重应折算,根据构件尺度取值20~25kN/m3左右。

2.4地下室顶板的覆土厚度应考虑室外景观配置形成的高低错落,局部覆土厚度达不到建筑图标注厚度,抗浮计算应予折减。

3.地下室的外侧墙设计:3.1地下室外侧墙的边界支承条件应根据构件抗弯刚度比值确定。

一般外侧墙的厚度应小于底板的厚度,可按嵌固假定;而外侧墙的厚度大于地下室顶板厚度可按铰接假定。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基础与地下室构造2010-07-27 23:54第七章基础与地下室第一节地基与基础一、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基础是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及本身的重量一并传给地基。

地基,在建筑工程中,把支撑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

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层叫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为下卧层,它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根据土层的结构组成和承载能力,可分为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如图7-1所示。

图7-1凡自身具有足够的强度并能直接承受建筑物整体荷载的土壤层称为天然地基。

凡土层自身承载能力弱,或建筑物整体荷载较大,需对该土壤层进行人工加工或加固后才能承受建筑物整体荷载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其加固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压实法。

用打夯机、重锤、碾压机等对土层进行夯打碾压和振动方法将土层压(夯)实,此法简单易行,且提高地基承载能力效果较好。

2.换土法。

当地基土为杂填土、淤泥、充填土等不能做地基时,采用换土方法,换上承载能力强的土壤,分层压实。

一般选用压缩性低无侵蚀性材料,如粘土、砂、碎石等。

3.打桩法。

当建筑物层多且高、荷载大时、而地基土比较松软时,一般采用打桩,做成桩基。

常见的桩基有支撑桩、钻孔桩、振动桩、爆破桩等。

如图7-2所示。

采用打桩做桩基时,应在桩顶加做承台梁或承台板,以合理传递荷载。

图7-2图7-2二、地基应满足的要求1.强度:地基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2.变形:地基要有均匀的压缩量。

保证建筑物在许可的范围内可均匀下沉,避免不均匀沉降,致使建筑物产生开裂变形。

3.稳定:要求地基具有抵抗产生滑坡、倾斜的能力。

当地基高差较大时,应加设挡土墙,防止滑坡变形的出现。

三、影响基础设置深度的因素基础的设置深度是指室外设计标高至基础底面的垂直高度,如图7-1所示。

基础埋深≤4m时为浅基础,>5m时为深基础。

基础的埋深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基础设有足够的土层包围,基础底面持力层受到的压力会把基础四周的土挤出,致使基础产生滑移而失去稳定。

地下室底板的浮力计算与桩基础的设计

地下室底板的浮力计算与桩基础的设计

地下室底板的浮力计算与桩基础的设计摘要:针对地下结构的广泛应用解决了空间拥挤问题,设计时因地下水位变化,做好地下室首要任务之一即做好地下室基础设计,抗浮设计水位的确定和桩基础设计的合理性问题,本文简要的分析和概述了对于不同含(隔)水层地层组合及地下室埋深,选取合理的抗浮设计水位方法,并选取合理的桩基础设计方法和抗压桩与抗拔桩的合理设计。

关键词:地下结构;设防水位;浮力;桩基础设计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为了保证城市的发展不占用过多的土地,当前的城市发展选择了大力开发地下空间。

对地下空间(地下室,地下车库,地下商场,民防工程等)的充足利用已经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发展趋势。

可在地下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地下结构的抗浮设计,其关键就是在于抗浮设计水位的确定和桩基础合理的设计。

近年来,研究人员越来越重视地下结构的抗浮问题,虽然在现行的设计规范中有明确要求,在进行地下结构设计时,需要对地下结构物进行抗浮验算,然而规范中没有具体的设计方法和规定。

因此,给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造成了困扰,抗浮验算方法以及设防水位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从而造成很多不合理的设计。

从工程造价角度来看,经常考虑抗浮原因而使用大量的抗拔桩,在施工中,还得考虑基坑支护的合理设计和地下水的排放,结果地下结构比地上结构的造价大了很多;从安全的角度来看,很多工程时常造成施工过程中或竣工后结构物的上浮事故。

因此,如何正确地进行地下结构的抗浮设计是值得大家去探讨和关注的问题。

随着人们逐渐意识到对水浮力计算方法规范化、统一化的必要性,学者提出了一些符合本地区地质情况的水浮力计算方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如王建英等建议利用总安全系数法,裴豪杰利用水头折减,李广信等提出的粘土地基水浮力计算等。

本文根据自己所做的具体工程实例来分析和阐述在水浮力分类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对含水地层的不同分布,对地下水状态的不同情况与产生地下水位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取合理的水位,并根据水位变化的范围来考虑桩基础的抗拔与抗压受力的变化,以此提出桩基础设计的合理方法。

后浇带设置地要求规范要求

后浇带设置地要求规范要求

后浇带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12・2条地下室和基础设计12.2.3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宜设置变形缝。

当地下室长度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也可每隔30m〜40m设置贯通顶板、底部及墙板的施工后浇带。

后浇带可设置在柱距三等分的中间范围内以及剪力墙附近,其方向宜与梁正交,沿竖向应在结构同跨内;底板及外墙的后浇带宜增设附加防水层;后浇带封闭时间宜滞后45d以上,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提高一级,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低温入模。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3.4.13条结构设计基本规定3.4.13当采用有效的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小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

这些措施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面:1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2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3每30m〜40m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800mm〜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45d后浇筑;4采用收缩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5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结构。

条文说明:3.4.13提高配筋率可以减小温度和收缩裂缝的宽度,并使其分布较均匀,避免出现明显的集中裂缝;在普通外墙设置外保温层是减少主体结构受温度变化影响的有效措施。

施工后浇带的作用在于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并不直接减少使用阶段的温度应力。

所以通过后浇带的板、墙钢筋宜断开搭接,以便两部分的混凝土各自自由收缩;梁主筋断开问题较多,可不断开。

后浇带应从受力影响小的部位通过(如梁、板1/3跨度处,连梁跨中等部位),不必在同一截面上,可曲折而行,只要将建筑物分开为两段即可。

混凝土收缩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完成,一般在45d后收缩大约可以完成60%,能更有效地限制收缩裂缝。

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5.2条5.2.1后浇带宜用于不允许留设变形缝的工程部位。

基础与地下室—地下室构造(建筑构造)

基础与地下室—地下室构造(建筑构造)

地下室防水
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底板和部分外墙将受到地下水的侵袭,外墙受到地下水的侧压力,底板受到浮力影响,应采取防水措施。
地下工程防水分类材料防水、自防水、弹性防水材料防水
自防水是用防水混凝土作外墙和底板,是由防水混凝土依靠其材料本身的憎水性和密实性来达到防水目的,使承重、围护、防水功能三者合一,该措施施工比较简便。

门窗
普通地下室的门窗与地上房间门窗相同,地下室外窗如在室外地坪以下时,应设置采光井和防护箅,以利室内采光、通风和室外行走安全。
防空地下室的门应符合相应等级的防护和密闭 由侧墙、底板、遮雨设施或铁篦子组成。
采光井深度根据地下室窗台高度而定,一般采光井底板顶面应比窗台低250-300mm,采光井在进深方向为1000mmm,在开间方向应比窗宽,采光井的侧墙顶面应比室外标高高处250-300mm,防止地面水流入。。
二、 地下室的组成
地下室由墙体、顶板、底板、楼(电)梯、和门窗五部分组成。
地下室的外墙不仅承受垂直荷载,还承受土、地下水和土壤冻胀的侧压力,还应满足抗渗要求,并 做防潮或防水处理。
墙体
可用预制板、现浇板或者预制板上做现浇层。人防地下室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
顶板
近年新出现了一些高效灌浆防水材料如氰凝,它遇水能立即膨胀,生成一种不溶于水具有一定强度的凝胶体,可用于地下工程的防水和堵漏,尤其适用于防水层的修复,并能在潮湿的基层施工。
底板处于最高地下水位以上时,可按一般地面工程处理;底板处于最高地下水位以下时,承受上部垂直荷载和地下水的浮力荷载,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并双层配筋,底板下垫层上还应设置防水层,以防渗漏。
底板

楼梯可与地面上房间结合设置,层高小或用作辅助房间的地下室,可设置单跑楼梯。

地下室及基础施工方案

地下室及基础施工方案

地下室及基础施工方案
在建造房屋或建筑时,地下室和基础施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地下室作为建筑
物的底部结构,承受着整个建筑的重量和提供额外的空间。

在施工地基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地下室设计
首先,地下室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它必须考虑到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包括地
下室的布局和功能。

地下室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地势、建筑材料、使用功能等因素,以确保地下室的安全和实用性。

地基处理
其次,地下室的地基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地基处理包括对地基进行加固、打桩、填土等工序,以确保地下室的稳固和安全。

地下室施工工序
地下室的施工工序包括地下室的墙体施工、地板施工、屋顶施工等。

在施工过
程中,一定要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以确保整个地下室的结构稳固和安全。

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是地下室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施工包括对地基的处理和基础的
建造。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土壤的承载能力、基础的承重能力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固性。

施工安全
最后,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施工安全。

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有序,施工人
员必须按照规定佩戴安全装备,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建筑物的安全。

总的来说,地下室及基础施工方案是建筑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只有在施工
过程中认真考虑设计、地基处理、施工工序、基础施工和施工安全等方面,才能确保建筑物的稳固和安全。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1 总则1.0.1 为了在地基基础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构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

对于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膨胀土以及在地震和机械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基础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应专业标准的规定。

1.0.3 地基基础设计,应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材料情况与施工条件等因素,精心设计。

1.0.4 建筑地基基础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地基Subgrade, Foundation soils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2.1.2 基础Foundation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2.1.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2.1.4 重力密度(重度)Gravity density, Unit weight单位体积岩土体所承受的重力,为岩土体的密度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2.1.5 岩体结构面Rock discontinuity structural plane岩体内开裂的和易开裂的面,如层面、节理、断层、片理等,又称不连续构造面。

2.1.6 标准冻结深度Standard frost penetration在地面平坦、裸露、城市之外的空旷场地中不少于10年的实测最大冻结深度的平均值。

2.1.7 地基变形允许值Allowable subsoil deformation为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而确定的变形控制值。

2.1.8 土岩组合地基Soil-rock composite subgrade在建筑地基的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有下卧基岩表面坡度较大的地基;或石芽密布并有出露的地基;或大块孤石或个别石芽出露的地基。

浅析建筑地下室设计与构建方法

浅析建筑地下室设计与构建方法

浅析建筑地下室设计与构建方法随着现代人防工程、物流储备、泊车需要等,大多数建筑通常都设计建筑了地下室,地下室和地上建筑均连成一个整体,地下室的设计关系着整个建筑的稳固与抗震等功能,笔者本文就地下室的补偿性设计概念、抗浮设计及基础性设计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和同仁共商榷。

标签:地下室;补偿性设计;地下室设计;地下建筑地下室是当前建筑中通常施工和建造的底层基础建设工程,地下室建筑设计事关整个建筑的质量和稳固,我们不妨将一艘航空母舰看成是一幢建筑物,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该建筑物竟然可以建造在毫无抗剪强度的海水之中。

船体之所以不会沉没,是因为船甲板以下有足够的空间,船体的重量被其所排开的水的重量置换了。

可见地下室的设计对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具有直接的关键作用,地下室的设计涉及到一个地基基础的补偿性问题,抗浮设计及基础性设计几个问题,下面本文将一一论述。

1 地基基础的补偿性设计概念在软弱地基上建造采用箱形或筏形基础的高层建筑时,常常会遇到地基承载力或地基沉降不满足要求的情况。

采用补偿性基础设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同样,只要把建筑物的基础或地下部分做成中空、封闭的形式,那么被挖去的土重就可以用来补偿上部结构的部分甚至全部重量。

这样,即使地基土非常软弱,地基的稳定性和沉降也都很容易得到保证。

按照上述原理进行的地基基础设计,可称为补偿性基础设计,这样的基础称为补偿性基础。

当基底实际平均压力(已扣除水的浮力)等于基底平面处土的自重应力时,称全补偿性基础;小于自重应力,称超补偿性基础;大于自重应力为欠补偿性基础。

箱形基础和具有地下室的筏形基础是常见的补偿性基础类型。

虽然补偿性基础设计使得基底附加压力大为减小,从而使由基底附加压力产生的地基沉降大大减小,但基础仍然存在沉降问题。

因为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所产生的坑底回弹及随后建筑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再加负载可能引起显著的沉降。

坑底的回弹是在开挖过程中连续、迅速发生的,因而无法完全避免,但如果减少应力的解除量(即减少地基土的膨胀),则在施加荷载后沉降将显著减小。

高层建筑基础与地下车库整体基础设计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基础与地下车库整体基础设计技术要点
i 1 n
Zi i Z i -1 i -1 ——(5.5.7) Esi
对甲级设计等级的桩基础应进行沉降计算, 受较大水平作用或对水平变位有严格要求 的建筑桩基,应验算其水平变位。 (15).基础要有一定的埋置深度,在确定埋置深度时,应考虑建筑物的高度、体形、 地基土质、地震设防烈度等因素,埋置深度可从室外地坪算至基础底面,并宜符合下列要 求,桩基础可取房屋高度 1/18(不包括桩长在内) ,高宽比大于 4 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 不宜出现零应力区,高宽比不大于 4 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 超过基础底面积的 15%,计算时,质量偏心较大的裙楼与主楼可分开考虑。 (16).高层建筑的基础与其相连的裙房基础,可通过计算确定是否设置沉降缝,当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大底盘地下车库基础设计
在一些住宅和商住楼的楼群中,为了有较好的生活环境,建筑物之间设置庭园、绿化,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置地下车库,并与各楼房连通,地下部分形成了大底盘地下车库,在 许多工程中,大底盘地下车库长达 200~400m,宽达 200 以上,平面尺寸很大,远远超过 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设置伸缩缝间距的要求,属于超长超宽混凝土结构。由于地上 高层楼房与纯地下车库的荷载和刚度差异很大, 常常会造成基础内力和基底反力差异且变 化很大,导致基础发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因结构超长超宽会 使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应力大大超过砼的抗拉能力,造成结构处在不安全状态。大底盘地下 车库的结构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把大底盘地下车库的基础差异沉降控制在工程结构 允许范围内,不致造成对上部结构的有害影响,把超长结构的混凝土收缩控制在满足使用 要求范围内,做到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2.1 大底盘地下车库的基础设计概述 ⑴ 高层主楼桩基设计 软土地基条件下,大底盘地下车库基础必须采用桩基础。 大底盘地下车库,上部为独立高层楼房,单体荷载很大,必须采用桩基础,应根据上 部结构荷载特征,结构类型受力特点,工程地质情况、场地周边环境要求、施工能力及技 术装备和经济造价约束等条件,选择中低压缩性土层作为桩基持力层。确定桩型、桩长桩 径和桩距,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柱下、墙下布桩,形成柱下承台, 、墙 下条形 承台及局部桩筏承台和满堂桩筏承台,构成梁板桩筏基础或板式桩筏基础。验算桩顶反力

地下室的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

地下室的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

地下室的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地下室是一种位于地下的建筑结构,通常用于商业、住宅或其他公共用途。

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是地下室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地下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下室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的一些关键要点。

一、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指对地下室所在地的土壤进行相关处理,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地基处理的目标包括土壤的加固、排水和抗渗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1. 挖土与填土地下室的地基处理常常需要对土壤进行挖土与填土的作业。

挖土是为了清除原有土层中的松散物质,确保地基的稳定。

填土是为了填充土壤间的空隙,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2. 土方加固在地下室地基处理中,有时需要采用土方加固的方法。

比如使用填筑固结土或加固土来增加土壤的稠密度和强度,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3. 地基处理材料在地下室地基处理过程中,常常使用一些地基处理材料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例如,使用地基加固网、地下室防水涂料或防渗材料等。

二、基础设计基础设计是指根据地下室的结构和土壤条件,设计适合的基础类型和尺寸。

基础设计的目标是确保地下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基础类型:1. 承台基础承台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室基础类型。

它是在地下室周围建造一道深而宽的基础,以承担地下室的重量和荷载。

2. 承台桩基承台桩基是在地下室的基础上安装桩来增强地基承载能力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有效地承受地下室的荷载,并分散荷载到桩和土壤中。

3. 悬挂墙基础悬挂墙基础适用于地下室位于软土或水下的情况。

它是通过在地下室边缘建造一道悬挂墙,将地下室悬挂在墙上以减小地基荷载。

4. 沉井基础沉井基础是一种适用于地下室建设的深基础类型。

它通过在地下室所在位置挖掘一个深井,并在井内建造基础来支撑地下室。

基础设计还需要考虑地下室的荷载,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地震荷载等,以确保地下室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

结论地下室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对于地下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建筑地基与地下室设计中常遇问题解析(修正版)

建筑地基与地下室设计中常遇问题解析(修正版)
13.5
12.9 12.6
12.4
11.3 11.3
11.3
三、地下室外墙的计算与构造
1. 地下车库顶部有较厚覆土时,顶板荷载即以恒载为主,此时荷载
分项系数取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组合的分项系数。
2. 计算地下室外墙的土压力时,当地下室施工采用大开挖方式、无 护坡桩或连续墙支护时,地下室外墙承受的土压力宜取静止土压
地下室结构应能承受上部结构屈服超强及地下室本身的地震作用,可近
似要求地下室结构的侧向刚度与上部结构侧向刚度之比不小于2.0(有人认 为:可取1.85倍,即1/0.54≈1.85),侧向刚度比可用下面的剪切刚度比re1 估计(公式及式中符号的含义见高规JGJ3-2010附录E.0.1,公式E.0.1-1):
际存在的嵌固作用(受地下室周边挡土墙及墙外填土影响),将地下一层顶
板和地下二层顶板分别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进行相应的分析计算,并取 不利值包络设计。此时,地下一层顶板厚可适当降低至160mm,梁可不满 足嵌固部位的要求。 2. 对超高层建筑,宜做嵌固端移至基础顶面的补充计算,对结构取不利值进行 包络设计。 3. 在坡地上建房,应将最低边地面作为室外地面考虑有关基础埋深、房屋适用 高度、抗震等级等,有侧向土压边应将土压力作为水平外荷载参与整体计算。
三、地下室外墙的计算与构造
1. 地下室外墙与基础底板交接处,底板计算时,在外墙端一般按铰支
座考虑,底板上下钢筋端部没必要弯折,外墙外侧钢筋下端弯折后
直段长度按其与底板下钢筋搭接相连,按此构造底板端部实际已具 有与外墙固端弯矩同值的承载力,见P39图4-5。
2. 为控制温差和干缩引起的垂直裂缝,外墙水平分布筋直径宜细不宜
γe1=G1A1h2/G2A2h1

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

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

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摘要: 目前大部分工程项目都设计有地下室,有些工程的地下室因为设计的不合理造成结构整体上浮、局部底板开裂漏水,或设计过于保守造成成本浪费。

本文根据笔者多个地下工程的设计经验,结合现行规范资料就地下室结构设计的荷载作用取值、抗震设计、外墙设计、抗浮设计等方面与各位同行作一些技术性的探讨。

关键词:地下室,结构设计,荷载取值,抗浮设计Abstract: At present most of the projects are designed with basements, the basementof some project, because of the unreasonable design, float, part of the floor crack leaking, or the cost of conservative design is too waste. According to a number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design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information on the existing norms and standards, make ​​some summary on basement construction anti-floating design , together with the peers to explore learning.Keywords: basement, structural Design,load value, anti-floating design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得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人们对地下空间的需求迅速增长,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也越来越重视,地下工程越来越多,大多数工程都会有地下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10 桩基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灌注桩或钢桩。桩基承台 可选用:柱下单独承台、双向交叉梁、筏形承台、箱形承台。桩基 选择和承台设计应根据上部结构类型、荷载大小、桩穿越的土层、 桩端持力层土类、地下水位、施工条件和经验、制桩材料供应条件 等因素综合考虑。
【说明】原规程12.4.1条简化。桩基的设计应因地制宜,各地区对 桩的选型、成桩工艺、承载力取值有各自的成熟经验,不少省、市 有地区规范。当工程所在地有地区性地基设计规范时,可依据该地 区规范进行桩基设计。
【说明】原规程12.2.4条修改。
12.3.7 梁板式筏基梁宽小于柱宽时,可将肋梁在柱边加腋,并满足 构造要求。墙柱的纵向钢筋贯通基础梁,并从梁上皮起满足锚固长 度的要求。
【说明】原规程12.2.5条简化。
12.3.8 梁板式筏基的梁高取值应包括底板厚度在内,梁高不宜小于 平均柱距的1/6。确定梁高时,应综合考虑荷载大小、柱距、地质条 件等因素,并应满足承载力要求。
时,按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有关规定执行。
12.3.2 高层建筑结构基础嵌入硬质岩石时,可在基础周边及底面设 置砂质或其他材质褥垫层,垫层厚度可取50~100mm,不宜采用 肥槽填充混凝土做法。
【说明】新增条文。本条文参照重庆、深圳、厦门及国外工程实践 经验教训提出。
12.3.3 筏板基础的平面尺寸应根据地基土的承载力、上部结构的布 置及其荷载的分布等因素确定。
【说明】原规程12.1.4条。
12.1.6 在地基土比较均匀的条件下,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基础底面形 心宜与永久作用重力荷载重心重合;当采用桩基础时,桩基的竖向 刚度中心宜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永久重力荷载重心重合。
【说明】本条为原规程12.1.5条修改,删去偏心距计算公式及要求。
高层建筑由于质心高、荷载重,对基础底面一般难免有偏心。建筑 物在沉降的过程中,其总重量对基础底面形心将产生新的倾覆力矩 增量,而此倾覆力矩增量又产生新的倾斜增量,倾斜可能随之增长, 直至地基变形稳定为止。因此,为减少基础产生倾斜,应尽量使结 构竖向荷载重心与基础底面形心相重合。本条删去原规程条文中偏 心距计算公式及其要求,并不是放松要求,而是因为实际工程平面 形状复杂时,偏心距及其限值较难以计算。
【说明】参照新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50108-2008修改 了混凝土的抗渗等级。
12.1.11 基础及地下室的外墙、底板,当采用粉煤灰混凝土时,可 采用60d或90d龄期的强度指标作为其混凝土材料设计强度。
【说明】原规程12.1.12条简化。
12.1.12 抗震设计时,独立基础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基础系梁, 剪力墙基础应具有良好的抗转动能力。
【说明】原规程12.2.6条。梁板式筏基的梁截面,应满足正截面受 弯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并应验算基础梁顶面柱下局部受压承载力。
12.3.9 当满足地基承载力时,筏形基础的周边不宜向外有较大的伸 挑扩大。当需要外挑时,有肋梁的筏基宜将梁一同挑出。
【说明】原规程12.2.7条。筏板基础,当周边或内部有钢筋混凝土 墙时,墙下可不再设基础梁,墙按一般梁或深梁进行截面设计。周 边有墙时,当基础底面已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筏板可不外伸,有 利减小盆式差异沉降,有利于外包防水操作。当需要外伸挑扩大时, 应注意满足其刚度和承载力要求。
水层;后浇带浇灌时间宜滞后2个月以上,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提 高一级,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低温入模。
【说明】原规程12.1.10条基础上修改,增加“后浇带宜低温入模” 重要措施。
12.2.4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地下室底板与扩大地下室底板交界处其截 面厚度和配筋应适当加强。
【说明】新增条文。明确提出:主体结构厚底板与扩大地下室薄底 板交界处应力较为集中,该过渡区适当予以加强是十分必要的。
【说明】原规程12.1.1条。
12.1.3 在地震区,高层建筑宜避开对抗震不利的地段;当条件不允 许避开不利地段时,应采取可靠措施,使建筑物在地震时不致由于 地基失效而破坏,或者产生过量下沉或倾斜。
【说明】原规程12.1.2条。
12.1.4 基础设计宜考虑当地各种成熟可靠的基础技术;宜考虑基础 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施工期间需要降低地下水位的,应采 取避免影响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地下设施等安全和正常使用的有 效措施;同时还应注意施工降水的时间要求,以免停止降水后,水 位过早上升,建筑物发生上浮。
12 地下室和基础设计
12.1 一般规定
12.1.1 高层建筑宜设地下室。
【说明】原规程4.4.7条。
12.1.2 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场地的地质状况、上 部结构的类型、施工条件、使用要求,确保建筑物不致发生过量沉 降或倾斜,满足建筑物正常使用要求;还应注意与相邻建筑的相互 影响,了解邻近地下构筑物及各项地下设施的位置和标高,确保安 全。
【说明】原规程12.2.1条修改,取消了偏心距计算规定。
12.3.4 平板式筏基的板厚可根据受冲切承载力计算确定,板厚不宜 小于400mm。冲切计算时,应考虑作用在冲切临界截面重心上的不 平衡弯矩所产生的附加剪力。
当个别柱的冲切力较大而不能满足板的冲切承载力要求时,可 荷载或多遇水平地震标准值共同作用下, 高宽比大于4 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高宽比不 大于4 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 础底面面积的15%。计算时,质量偏心较大的裙楼与主楼可分开考 虑。
【说明】原规程12.1.6条。
12.1.8 基础应有一定的埋置深度。在确定埋置深度时,应综合考虑 建筑物的高度、体型、地基土质、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埋置深度 可从室外地坪算至基础底面,并宜符合下列要求:
【说明】新增条文,明确地下水位标高不可简单取勘察报告的勘探 期间水位标高作为永久性高层建筑地下室设防水位。可利用室外地 形高差设置排水通道,减小水浮力。
12.2.3 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宜设置变形缝,当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时, 可考虑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也可每隔30m~40m 设置贯通顶板、底部及墙板的施工后浇带。后浇带可设置在柱距三 等分的中间范围内以及剪力墙附近,其方向宜与梁正交,沿竖向应 在结构同跨内;底板及外墙的后浇带宜增设附加防
1 等直径桩的中心距不应小于3倍桩横截面的边长或直径;扩底桩中 心距不应小于扩底直径的1.5 倍,且两个扩大头间的净距不宜小于 1m;
【说明】原规程12.2.2条。筏板基础板厚度,应能满足受冲切承载 力的要求。计算时尚应考虑不平衡弯矩作用在冲切面上的附加剪力。
12.3.5 当地基比较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上部结构柱间距及柱 荷载的变化不超过20%时,高层建筑的筏板基础可仅考虑局部弯曲 作用,按倒楼盖法计算。当不符合上述条件时,宜按弹性地基板计 算。
1 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可取房屋高度的1/15;
2 桩基础,可取房屋高度的1/18(桩长不计在内)。
当建筑物采用岩石地基或采取有效措施时,在满足地基承载力、 稳定性要求及本规程第12.1.7条规定的前提下,基础埋深可比本条 第1、2 两款的规定适当放松。当地基可能产生滑移时,应采取有 效的抗滑移措施。
【说明】原规程12.2.3条修改。按本条倒楼盖法计算时,地基反力 可视为均布,其值应扣除底板及其地面自重,并可仅考虑局部弯曲 作用。当地基、上部结构刚度较差,或柱荷载及柱间距变化较大时, 筏板内力宜按弹性地基板分析。
12.3.6 筏形基础应采用双向钢筋网片分别配置在板的顶面和底面, 钢筋间距不宜小于150mm,也不宜大于300mm;受力钢筋直径不 宜小于12mm。
【说明】原规程12.1.3条简化。
12.1.5 高层建筑应采用整体性好、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建筑物容许 变形要求并能调节不均匀沉降的基础形式;宜采用筏板基础或带柱 基的筏板基础,必要时可采用箱形基础。当地质条件好且能满足地 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时,也可采用交叉梁式基础或其他基础形式; 当地基承载力或变形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可采用桩基或复合地基。
12.3.11 桩基的竖向承载力、水平承载力和抗拔承载力等确定,应 以静载试桩结果为依据,试桩依桩长、岩土不同等取不利情况选择, 按照勘探报告提供的桩基设计参数和桩基规范经验系数法得到的桩 基承载力可作为设计参考。
【说明】新增条文,明确提出桩基承载力以试桩结果作为依据,有 利于保证安全性和经济性。
12.3.12 桩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说明】在原规程的3.8.5条基础上修改;梁端截面实配的受弯承载 力应根据实配钢筋面积(计入受压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等确定; 柱端实配的受弯承载力应根据轴力设计值、实配钢筋面积和材料强 度标准值等确定。
12.2.2 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应综合考虑上部荷载、岩土侧压力及 地下水的不利作用影响。地下水位标高应综合历年最高水位和使用 年限内可能的最高水位慎重选择确定。扩大地下室尚应满足整体抗 浮要求,可采取排水、加配重或抗拔锚桩(杆)等措施。当地下水 具有腐蚀性时,地下室外墙及底板应采取相应的防腐蚀防护措施。
【说明】新增条文。提高和控制高层建筑地下室周边回填土质量, 对室外地面建筑工程质量及地下室嵌固、抗震,抗倾覆均较为有利。
12.2.7 有窗井的地下室,应设外挡土墙,构成有效埋深。
【说明】原规程条文12.1.11简化。
12.3 基础设计
12.3.1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应以减小长期重力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 差异变形为主,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效应采用正 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 用。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 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的荷载效应采用正常使用状态下荷载效应 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 值;风荷载组合效应下,最大基底反力不大于承载力特征值的1.2倍, 平均基底反力不大于承载力特征值。地震作用组合效应下,地
基承载力验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 规定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