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问题 .ppt

合集下载

精选《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ppt课件.ppt

精选《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ppt课件.ppt
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演示课件
学习目标
1、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读图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3、形成良好的环境观和资源观
演示课件
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生物物种减少 森林和草原破坏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湿地减少
演示课件
二、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分布地区
森林破坏 东北的大兴安岭、西南的横断山区
次生盐碱化 华北平原、松辽平原地区
演示课件

演示课件
演示课件
2005年,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遭遇数十 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演示课件
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
1.林木砍伐 2.林地开荒和开矿 3.薪柴采集和大规模放牧 4.空气污染
演示课件
3.湿地减少
演示课件
什么是湿地?
不论天然的或人工的、长久的或 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还 有静止的或流动的、淡的、半咸或咸的水 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以的水域。
演示课件
互花米草:引入外来物种引起的问题
演示课件
生物物种减少的原因
1.乱砍滥伐 2.过度捕猎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入侵
演示课件
2.森林资源的破坏
森林生态效益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过滤尘埃,吸收噪声, 释放氧气,净化空气,提供旅游休 闲场所。
热带雨林的损失尤其严重
演示课件
演示课件
如何看待“围湖造田”
❖ 为什么要围湖造田?
人多地少,吃饭问题难以解决,为眼
前利益而围湖造田,导致人与环境关
系的恶性循环;

生态环境保护PPT课件

生态环境保护PPT课件
生态环保的措施案例
2、防护实施措施
在“流动沙地飞机播种造林”、“旱作林业丰产”、“窄林带、小网格式农田防护林网”、“宽林网、大网格式的草牧场防护林网”和“干旱地带封山育林育草”五大难题的研究及其有关新技术大面积推广。
生态环保的措施案例
3、防护成果
逆转土地沙漠化减少水土流失利于农田增产增收森林资源快速增长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的问题
原因
人为原因:①巨大的人口压力②不合理的开发
2、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特征
地区名称
自然背景
主要生态问题
黄淮海平原区
半干旱草原区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风蚀)、草地退化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绿洲区
草地退化,土壤侵蚀
南方亚热带丘陵区
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区
风蚀,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
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
南方亚热带丘陵区西南横断山区
土壤侵蚀,森林破坏,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减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
土壤侵蚀,草地退化
生态环境的问题
生态环保措施
第三部分
①植树造林,水土保持 ②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护工程 ③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④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 ⑤生态示范区建设 ⑥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生态环境的相关介绍
1、生态系统
山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沙漠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的相关介绍
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生态环境的相关介绍
2、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完整版ppt

生态环境保护完整版ppt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 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给人民 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 威胁。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刻不容缓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生态环 境保护,切实解决环境问题,保 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生态环境保护需要 全社会共同努力
生态环境保护不是一个人或一个 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 力,共同参与,共同推进。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要点一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 未根本扭转
尽管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 ,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要点二
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压 力较大
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如北方 地区冬季雾霾频发,部分水域水污染 依然严重。
要点三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矛盾突出
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加大环境监测和执 法力度,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排放。
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和修 复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 与度
加大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加强生物多 样性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 与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结论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 形势严峻
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公园绿地为市民提供了休闲、 健身的场所,有利于身体健康
和心理健康。
推动旅游业发展
公园绿地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 ,吸引了更多游客,推动了旅
游业发展。
案例二:江苏省镇江市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
01
02
03
资源化利用
镇江市通过垃圾分类和资 源化利用,实现了垃圾减 量、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的目标。
提升国际形象
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 理,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 上的形象和地位。

《生态环境保护》PPT课件

《生态环境保护》PPT课件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降 低农业面源污染。
农村环境整治
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 高农民生活质量。
农村新能源建设
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减少农村对传 统能源的依赖。
工业生态环境保护案例
工业污染治理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提高工业废水、废气处理效率。
循环经济与资源回收
《生态环境保护》ppt 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15
目录
Contents
• 生态环境保护概述 •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 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案例 • 生态环境保护的未来展望
01 生态环境保护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生态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措施 ,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预防环 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维护生态平 衡和人类健康。
建立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对旅游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补偿和 修复。
04 生态环境保护的未来展望
科技创新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 2 3
创新技术
介绍最新的环境科学技术,如空气污染控制技术 、水处理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等,及其在生态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智能监测
阐述如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 ,实现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为环境管理 提供科学依据。
循环利用
清洁能源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 赖,降低环境污染。
推进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 高效利用和减量化。
绿色生产与消费
绿色生产
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绿色消费
引导公众进行绿色消费,购买环保 产品和服务,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
绿色出行

生态环境问题课件 PPT

生态环境问题课件 PPT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例1:目前,靠苏州河的自净能力为何不能使河水变清: ① 苏州河附近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太大。② 苏州河流量较小,自净能力 差。
例2:如何使太湖水域污染情况改善,使湖水变清、变美,请提出你的建议:
① 建设水循环工程。生态清淤,截污、挡污; ② 在环太湖地区建设生态防护林带; ③ 减少农业、工业、城市污染的排放量; ④ 严格控制生活污水的排放; ⑤ 退区:西北;华北地区 ② 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降水少,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b.快行冷锋天气影响, 春季大风日数多;c.地表植被稀少,平地覆盖着深厚的 疏松沙质沉积物。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放牧、挖
药材等破坏植被,致使北方大面积的地表裸露。 ③ 治理措施:
生态环境问题课件
11 荒漠化问题: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 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 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② 处于内
陆地区,降水少;③ 鼠害,蝗害。 人为原因:① 过度樵采; ② 过度放牧; ③ 过度
开垦; ④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 交通线等工程建设 保护不当。
采取措施: ① 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 防风沙措施相结合 ② 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 林体系
a.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b. 严禁乱砍滥伐、滥挖、滥牧、滥垦; c. 开展防风固沙,改造沙漠的行动,大力植树造林,种 草,营造“三北防护林; d. 退耕还林、还牧; e.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控制载畜量;; f. 禁止采伐发菜等
13 农业污染 A. 主要内容: ① 过度施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造成的农作物及土 壤污染;② 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料对水体的污染; ③ 温室农业中废旧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 ④ 农业机械作业产生的粉尘、焚烧农作物秸杆产生的烟 尘造成的大气污染等 B.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① 长期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 不仅改变土壤物理状况,使土壤失去肥力,而且还会污 染土壤,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② 正确施用化肥: 施用化肥要把握施用时间、控制施用 量、严格执行使用规程,力求做到科学合理。 ③ 大量施用农药的危害: a. 增加了害虫抗药性,提高了 农业成本;b. 污染了土壤和水源;c. 杀灭害虫天敌,也 破坏了原有的生物种群平衡。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共27张PPT)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共27张PPT)
提取信息:①丙、丁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②丙、丁 所在地形区差异;③丙、丁所在地区的经济差异。
思路整理:土壤侵蚀的危害性大小与所在地区的土层即经 济状况有关→丙位于丘陵地区,丁位于平原地区;经济状况丙 地高于丁地→丙地危害较为严重。
答案:丙 地势起伏大,土层薄;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 济发达;土地生产能力高
图 21-2-1
提取信息:民勤:①位于沙漠边缘地带;②北面有高山, 南面有山脉,地势较低;③沙尘暴频发;④位于冷空气南下的 路径上。
思路整理:根据沙尘暴产生的条件→沙源和大风→结合提 取信息→联系民勤的地理位置→从时间和空间分析。
答案:民勤周围沙漠广布(植被少),春季升温快、降水少, 地表干燥,易起沙;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 路径上),多大风天气;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
生物多样 性锐减
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 合理放牧、实行休渔制度
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荒漠化 西北、华北干旱区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砍伐
【典例 2】读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图 21-2-3),回答下 列问题。
图 21-2-3
5.关于图中生态问题的描述,可信的是( )
①A 区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土壤侵蚀,引起的主要原因是
风力作用 ②B、C 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B 区域的危害更为严
重 ③A 区域的生态问题可能引发石漠化 ④B、C 两区域生态
问题不同,C 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生态环境脆弱区北多南少 ②生物多样性锐减南方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水平低,相当于国外20世纪70年代中期水平, 单车污染排放水平是日本的10-20倍,美国的1-8 倍。如北京市机动车数量仅为洛杉矾或东京的1/ 10,但这三个城市的汽车污染排放却大致处于同一 水平。
(3)污染危害 由于我国严重的大气污染,致使我国的呼吸道
疾病发病率很高。慢性障碍性呼吸道疾病,包括肺 气肿和慢性气管炎,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其疾病 负担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3)污染危害 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渔业和农业生产
(通过被污染的灌溉水),也增加了清洁水供应的 支出。水污染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水体富营 氧化以及动植物物种的损失。
一些疾病与人体接触水污染有关,包括腹水、 腹泻、钩虫病、血吸虫、沙眼及线虫病等。改善供 水卫生条件可以极大地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病率和危 害程度,同时也可减少幼儿因腹泻而导致的死亡。
(2)污染来源 1997年,全国污水排放量约416亿吨,其中45%
来源于城市生活污水,55%为工业废水。在淮河流 域约有75%的化学需氧量来自工业废水,其余来自 生活污水。
工业水污染主要来自造纸业、冶金工业、化学 工业以及采矿业等等。而在一些城市和农村水域周 围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如酿酒、制革、印染 等,也往往是水体中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主 要来源。
城市生活水污染,尽管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在过 去的十年期间逐年下降,而生活污水的总量却在增 加。1997年与1990年相比,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整 整翻了一番,达到189亿吨,而我国城市污水的集 中处理率仅为13.6%。
农业废水污染,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和农 药的大量使用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杀虫 剂的使用范围也在扩大,并造成一些水体的污染。 牲畜饲养场排出的动物粪便直接进入饲养场附近水 体,也是水中生物需氧量和大肠杆菌污剧 增 长 之 势 。 1990 年 我 国 二 氧 化 硫 排 放 量 为 1800多万吨,到1997年已上升至2300万吨,到2000 年增至2800万吨左右。
另一方面,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 一个重要来源,特别是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 市。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城市机动车排放的污 染物已占大气污染负荷的60%以上。其中,一氧化 碳 对 大 气 污 染 的 贡 献 率 达 到 80% , 氮 氧 化 物 达 到 40%,这表明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正由第一代煤烟 型污染向第二代汽车型污染转变。而目前我国机动 车污染
此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如今,环 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两大难题。
一、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 (1)污染现状 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997年我国城 市空气质量处在较重的污染水平,北方城市重于南 方城市。以宜宾、贵阳、重庆为代表的西南高硫煤 地区的城市和北方能源消耗量大的山西、山东、河
辽河水系总体污染严重。监测的50%的河段为 超Ⅴ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挥发酚、生化 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松花江水质有所改善。监测的70.6%的河段为 Ⅳ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 和生化需氧量。
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为中度污染,水库污 染相对较轻。主要大淡水湖泊的污染程度次序为: 滇池最重,其次是巢湖、南四湖、洪泽湖、太湖、 洞庭湖、镜泊湖、博斯腾湖、兴凯湖和洱海。湖泊 水库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严重富营养化和耗氧有机物 增加。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总 氮、总磷、高猛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大型水库 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和挥发酚。
淮河干流水质有所好转,尤其是往年高污染河 段的状况改善明显。干流水质以Ⅲ、Ⅳ类为主,支
流污染仍然严重,一级支流有52%的河段为超Ⅴ类水 质,二、三级支流有71%的河段为超Ⅴ类水质,主 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高猛酸盐指数。
海河水系总体水质较差。监测的50%的河段为 Ⅴ类和超Ⅴ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 数、氨氮和生化需氧量。
北、辽宁、内蒙古及河南、陕西部分地区的城市二 氧化硫污染较为严重;广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氮氧化物污染也较为严重;总悬浮颗粒物北方城市 高于南方城市。
(2)污染来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量不断上
升。到2000年原煤消费已增至14.5亿吨,工业锅炉 燃煤占我国煤炭消耗量的33%,由于燃烧效率低, 加之低烟囱排放,它们在近地面大气污染中占有重 要份额。虽然居民燃煤使用量仅占消耗总量的15% 左右,但占大气污染的份额常常是30%。
第二节 当代中国环境状况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 题也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1950年,我国的工业 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 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 难返。进入5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 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 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 也较为有限。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 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与
2.水污染 (1)污染现状
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997年,我国 七大水系、部分湖泊、水库和地下水都受到不同程 度的污染。全国七大水系的水质继续恶化,长江干 流污染较轻,监测的67.7%的河段为Ⅲ类和优于Ⅲ 类水质,无超Ⅴ类水质的河段。但长江江面垃圾污 染较重,这是沿岸城镇和江上客船乱扔垃圾所致。 成堆的垃圾已严重妨碍了三峡和葛洲坝水电站的正 常运行,影响了长江三峡的自然景观。
黄河面临污染和断流的双重压力。监测的66.7% 的河段为Ⅳ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挥发 酚、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20世纪70年代初 黄河断流的年份最长历时21天,1996年为133天, 1997年长达226天。
珠江干流污染较轻。监测的62.5%的河段为Ⅲ 类和优于Ⅲ类水质,29.2%的河段为Ⅳ类水质,其 余河段为Ⅴ类和超Ⅴ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氨 氮、高锰酸盐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