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科樟科植物的形态特征
植物特性

龙柏
柏科,圆柏属
常绿,喜光稍耐阴,抗寒,抗旱,忌积水,喜干燥肥沃深厚土壤,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强,对有毒气体抗性强,对烟尘抗性较差。
17
龙爪槐
豆科,槐属
落叶,喜光,稍耐阴,能适应干冷气候,深根性,萌芽力强,寿命长,对有毒气体及烟尘有一定抗性。
18
罗汉松
罗汉松科,罗汉松属
常绿,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弱,耐阴性强,对土壤适应性强,对多种污染气体抗性较强,抗病虫害能力强。
33
金叶榆
榆科,榆属
落叶,对寒冷干旱气候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抗盐碱性强。
34
结香
瑞香科,结香属
落叶,喜阴湿肥沃地,喜温暖气候,耐寒,枝条柔软可整形。
35
垂柳
杨柳科,柳属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水湿,萌芽力强,生长迅速,对有毒气体有一定抗性。
36
楝树
楝科,楝属
落叶,喜光,不耐庇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瘠薄,也能生长在水边。
13
乌桕
大戟科,乌桕属
落叶,喜光,不耐阴,喜温暖环境,不甚耐寒,耐短期积水,耐旱,对土壤适应性强。
14
国槐
豆科,槐属
落叶,喜光,稍耐荫,适应较冷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抗风,耐干旱瘠薄,对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幼时生长快,以后中速生长。
15
黄金槐
蝶形花科,槐属
落叶,喜阳,抗寒、抗旱能力强,耐盐碱,耐瘠薄,生长快。
7
二乔玉兰
木兰科,木兰属
落叶,木兰玉兰杂交,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对温度敏感,对低温有一定抗性,4月开花。
8
银杏
银杏科,银杏属
落叶,喜适当湿润排水良好土壤,耐旱不耐涝,秋季叶变色观赏,初期长势慢。
樟科植物特征

樟科植物特征
樟科植物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类树木,这类植物特征突出,不仅
树干粗壮坚固,枝条茂密如伞,还有许多显著的特点。
首先,从叶形来看,樟科植物的叶子大多呈现椭圆形或椭圆长形,整个叶片十分光滑,在阳光下还会散发出一种清新的香气,因此它们
也被誉为“芳香树”。
另外,樟科植物的叶脉非常明显,分叉繁多,
排列紧密,整个叶片呈现出一种优美的图案。
其次,从树皮来看,许多樟科植物的树皮颜色较为特殊,多为暗
灰色或暗绿色,质地坚实而且光滑,十分耐磨。
有些樟科植物的树皮
还会出现纵向的裂纹,这些裂纹不仅美观,而且可以避免虫害。
另外,从花朵来看,樟科植物的花朵大多不显眼,花色以白色或
黄色为主,花瓣较小,但是花香十分浓郁。
有些樟科植物还会在开花
期间吸引蜜蜂等昆虫前来采食,因此也被视为蜜源树种。
最后,从果实来看,樟科植物的果实多为球形或卵形,表层平滑
而有光泽,内部有一个或多个种子。
有时候,樟科植物的果实还会呈
现出各种各样的奇特形状,例如松涛果、红皮瘤果等等。
综上所述,樟科植物的特征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但是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生长快、木材优质、芳香味浓、适应性强。
因此,如果我们需要选择一些能够在南方地区良好生长的树种,樟科植物绝
对是不可错过的一个类别。
植物学重点科特征及代表植物

1。
木兰科的主要形态特征:木本.单叶互生;托叶大,脱落后在小枝上留下环状托叶痕。
花单生,花被常成花瓣状,3基数。
花药长,花丝短;雌雄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多为聚合蓇葖果。
代表植物及常见植物:玉兰(白玉兰) 紫玉兰鹅掌楸(马褂木) 八角白兰(白兰花) 含笑花五味子2。
毛茛科主要形态特征:草本或藤本。
叶分裂或复叶.花两性,5基数,常有花瓣花萼的分化;雌雄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膨大的花托上。
聚合瘦果或蓇葖果。
代表植物:牡丹芍药乌头毛茛白头翁飞燕草黄连3.睡莲科的主要特征:水生草本。
有根状茎。
叶心形、戟形到盾状。
花单生与莲科相似,而心皮大多合生,无大而平顶、蜂窝状的花托(与莲科不同)。
代表植物: 莲(荷) 王莲睡莲芡实萍蓬草莼菜4。
桑科形态特征:多木本,常有乳状液汁.单叶互生,托叶早落。
花小,集成多种花序;花单性单被;雄蕊与花被同数且对生;2心皮合生子房.聚花果。
代表植物:桑树构树无花果. 榕树拓树印度橡皮树5。
石竹科形态特征:草本,茎节膨大;单叶对生;花单生或二歧聚伞花序,花两性;雄蕊为花瓣的2倍;子房上位,特立中央胎座.果实为蒴果. 代表植物:繁缕蚤缀(鹅不食草)石竹什样锦康乃馨粘毛卷耳蔓樱草(矮雪轮) 满天星6。
蓼科主要形态特征:草本.单叶全缘,互生,膜质托叶鞘.花两性,单被。
子房3心皮1室,1胚珠。
瘦果三棱形或凸镜形,常包于宿存花被内。
代表植物及常见植物:荞麦酸模属蓼属大黄属竹节7.锦葵科形态特征:多草本,韧皮纤维发达,常具星状毛或粘液。
单叶互生,常具掌状脉。
花两性,常有副萼;单体雄蕊,花药1室。
中轴胎座。
蒴果或分果。
代表植物:陆地棉锦葵蜀葵苘麻红麻. 野西瓜苗黄秋葵木槿扶桑8. 葫芦科的形态特征:攀援或蔓生草质藤本,卷须生叶腋。
叶互生,常掌状分裂.单性花,5基数;花丝常两两连合,一枚独立;3心皮合生,下位子房.果为瓠果. 代表植物:南瓜笋瓜黄瓜甜瓜葫芦丝瓜冬瓜西瓜罗汉果苦瓜9. 杨柳科形态特征:木本。
樟树的介绍

樟树(学名:Cinnamomum camphora),又称为香樟、油樟,是樟科樟属的一种常绿乔木。
樟树在中国及东南亚等地广泛分布,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植物。
**形态特征**:
-树形:樟树通常树干粗壮直立,树冠广卵圆形或伞形,枝叶茂密。
-叶子:叶片为革质,呈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全缘或边缘波浪状,深绿色有光泽,叶面光滑,背面通常淡绿色,具有特殊的香味。
-花朵与果实:花小而不显眼,黄色或绿白色,聚生于腋生的伞形花序上;果实为小浆果,成熟时为黑色,内含1粒种子。
**生态与经济价值**:
-生态价值:樟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耐修剪,对城市环境污染物有一定的抗性,是优良的绿化和行道树种,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净化空气有着重要作用。
-经济价值:樟树木材纹理美观,结构致密,质地坚硬,耐腐朽,主要用于家具制造、建筑装饰以及雕刻等用途;另外,樟树所分泌的芳香物质——樟脑和樟油,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广泛用于医药、化工、日化产品等领域。
此外,樟树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叶子和树皮均可入药,具有驱风散寒、消肿止痛的功效。
在传统文化中,樟树也被视为吉祥之树,寓意长寿不老和避邪镇宅。
樟树的特点

樟树是一种常见的大型乔木,属于樟科植物。
以下是樟树的一些特点:
1. 生长环境:樟树通常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喜欢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
它们可以在海拔高达2000米的地方生长。
2. 树形特征:樟树的树干通常笔直,而且粗壮。
树皮光滑,呈现出灰色或淡灰色。
树冠较大且茂密,呈圆形或卵形。
3. 叶子:樟树的叶子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有光泽,常年绿色。
叶片上有许多小油腺,摩擦后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气。
4. 花朵和果实:樟树的花朵比较小,有男花和女花,通常开放在同一树上。
花朵一般呈白色或黄色。
经过授粉后,女花会结成球形的果实,上面覆盖着硬壳。
5. 木材和香气:樟树的木材质地坚硬且耐久,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用材和家具制作材料。
樟木还有一种独特的香气,因此被广泛用于香料制造和防蛀。
6. 医学价值:樟树的根、树皮、叶子和果实等部分都有药用价值。
它们有抗炎、止痛、杀菌等作用,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疾病或作为保健品。
总的来说,樟树以其特殊的香气、坚硬的木材和药用价值而闻名,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植物。
它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香樟树的外貌描写

香樟树的外貌描写香樟树,又称香樟木,是一种常见的大型乔木,属于木兰科樟属植物。
它的外貌给人一种庄重、优雅的感觉。
下面将从树干、树叶、树花、果实等方面进行描写。
香樟树的树干高大直立,树皮呈灰褐色,质地坚硬而光滑。
在阳光的照射下,树干会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树干的表面有着细密的纵纹,形状独特,使整棵树显得更加有质感。
香樟树的树叶呈深绿色,叶片为革质,光滑而有光泽。
树叶的形状为长椭圆形,尖端渐尖,叶缘整齐,呈现出一种秩序感。
叶片的背面是浅绿色,质地较为柔软。
在微风的吹拂下,树叶会轻轻摇曳,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香樟树的花朵是非常美丽的,通常呈白色或淡黄色。
花朵集中生长在树的顶端,花瓣呈细长形,花冠开放后形成一个漂亮的花盘。
花朵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吸引了许多昆虫来授粉。
香樟树的花期较短,但每年都会开放一次,给人们带来一丝清香。
香樟树的果实是一个类似橄榄的小球状,成熟时呈黑色。
果实表面光滑,有一层薄薄的果皮包裹着果肉。
果肉呈黄色或橙色,口感酸甜可口,具有浓郁的香气。
在果实内部,还有一个坚硬的种子,可以用来繁殖新的香樟树。
总的来说,香樟树的外貌给人一种庄重、优雅的感觉。
它高大而直立的树干,深绿色的树叶,美丽的花朵和可口的果实,都展现了它的独特之处。
无论是在公园、街道还是庭院中,香樟树都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观赏植物。
在炎热的夏季,它给人们带来一丝清凉和清新,成为人们避暑的好去处。
希望大家在欣赏香樟树的美丽外貌的同时,也能更加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让这种美丽的植物永远存在。
木兰科识别特征

木兰科识别特征
木兰科是植物界中的一类重要的木本植物,其下共有约200种植物,分布在世界各地。
这类植物的识别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叶子形态
木兰科的叶子通常呈现出长椭圆形或椭圆形,叶片较大,表面光滑,质地较厚。
叶尖通常较为尖锐,而叶缘则有微微波浪状的齿。
有些木兰科植物的叶子还具有鲜艳的颜色,如紫红色或者金黄色。
2. 花序特征
木兰科植物的花朵通常呈现出较大的单独花或小型的花序,花朵形态美观,色彩艳丽,具有浓郁的香味。
花瓣的形态比较特殊,常呈现出肉质的、较厚的、略带红色的瓣片。
花朵的雌雄异位,有些木兰科植物的花朵还具有特殊的花被片,如花冠或者花苞。
3. 果实形态
木兰科植物的果实形态多样,有些呈球形或扁球形,有些则呈卵形或梨形。
果皮表面光滑,有些果实还有细微的开裂痕迹。
果实的种子较小,呈卵形或圆形,颜色通常为黑色或棕色。
4. 生态习性
木兰科植物通常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如深山、溪流、湖泊等。
这类植物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可以生长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中,如荒山、泥炭地、石质地等。
木兰科植物还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的能力,适应性较强。
木兰科植物具有叶子形态、花序特征、果实形态和生态习性等特点。
对于生物学家和植物爱好者来说,通过这些特征可以较为准确地识别木兰科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为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樟树识别要点

樟树识别要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樟树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樟树在我国广泛分布,但很多人对樟树的识别却不够清楚。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樟树,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樟树的识别要点。
樟树的叶子是樟科植物的特征之一。
樟树的叶子呈椭圆形或倒卵形,叶片整齐,有光泽。
在叶片的表面和背面都有透明的小点,这些是气孔,有利于光合作用。
樟树的叶子通常呈现出深绿色或浅绿色,叶子的质感比较坚实,手感较为光滑。
樟树的树皮也是樟树的一个重要识别特征。
樟树的树皮一般为灰褐色或灰白色,比较光滑,质地较硬。
有些樟树的树干会有一些浅浅的纵纹或横纹,这也是樟树的一种特征。
樟树的果实也是可以作为识别的依据。
一般来说,樟树的果实呈圆形或卵形,表面光滑,颜色多为黑色或褐色。
果实内含有樟脑等香气成分,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果实成熟后会散发出一种清香的味道,吸引很多昆虫食用或传播。
樟树的花朵也具有一定的特征。
樟树的花朵一般呈白色或淡黄色,花朵呈簇生状态,散发出香气,吸引蜜蜂等昆虫采N侧d蜜。
樟树的花期一般在春季,是樟树最为美丽的时候。
樟树的树形也是可以用来识别的一个重要特征。
樟树多为乔木状,树冠比较茂密,枝干粗壮,整体呈现出一种庄重的气息。
樟树的树高一般较高,树干粗壮,树梢繁茂,整体呈现出一种壮观的景象。
通过对樟树叶子、树皮、果实、花朵和树形等多个方面的观察,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识别樟树。
樟树是一种非常值得珍惜的植物,希望大家能够加深对樟树的认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美丽的植物。
【2000字】第二篇示例:樟树是一种常见的树种,分布范围广泛,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樟树的木材坚硬耐腐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被广泛用于家具、建筑材料及工艺品制作。
樟树的叶片具有芳香味道,可以用来制作樟脑或樟脑油,具有驱虫、防霉等功效。
樟树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台湾樟、香樟、金丝樟等。
要想准确识别樟树,就需要掌握几个关键要点:1. 叶子特征:樟树的叶子一般为互生,有短柄或无柄,通常为椭圆形或倒披针形,叶缘整齐,叶面光滑。
木兰科的特征范文

木兰科的特征范文木兰科(Magnoliaceae)是被子植物门木兰目(Magnoliales)的科,包括约300个物种,分为5-8个属。
木兰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包括东亚、东南亚、北美洲和中美洲等地区。
以下将主要从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形态特征:1.乔木或灌木状植物:木兰科植物通常为乔木或灌木状植物,高大优美,树冠通常为锥形或广圆形。
2.裸子植物:木兰科植物为裸子植物,具有单子叶或双子叶。
3.木质花被片:花被片多数为木质化,厚实坚硬,通常呈倒卵形或卵状椭圆形,有时也为长圆形,花被片颜色通常为白色、黄色或粉红色。
4.花多数序生:花多数序生,通常为单生或少生,花萼片呈朵生,花瓣片常呈螺旋状排列,花果期长。
二、生态习性:1.喜温暖湿润气候:木兰科植物大都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适应性较强,对光照要求不高,但对空气质量有一定要求。
2.原始树种:木兰科植物通常为原始树种,生长缓慢,寿命长,木材坚硬耐久。
3.具有早春花期:木兰科植物多数具有较早的花期,通常在温暖的春季开花,花香扑鼻,颇受人们喜爱。
4.外来物种较少:相比于其他科属植物,木兰科植物的外来物种较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
三、经济价值:1.观赏价值:木兰科植物因其美丽的花朵和独特的形态特征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被广泛栽培为园艺观赏植物,如中华木兰、紫玉兰等。
2.药用价值:部分木兰科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包括木兰、草木樨等,其树皮、花蕾、花瓣等部分可入药,常用于治疗感冒、神经衰弱等疾病。
3.木材价值:木兰科植物的木材坚硬耐久,常被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品等方面。
4.食用价值:部分木兰科植物的果实可食用,如紫玉兰的果实可制成蜜饯、果酱等。
5.生物多样性保护:木兰科植物作为古老的植物群落的代表之一,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的研究也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这些古老植物的认识。
总结起来,木兰科植物以其独特的形态特征、早春花期和广泛的经济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4被子植物1-木兰科-樟科

黄兰
学名 Michelia champaca L. 产地及分布 产于 我国西藏东南部、 云南南部和西南部。
识别要点
和白兰似,但叶柄上托叶痕长达叶柄长的2/3。花 黄色。
用途、习性和繁殖同白兰。
8.含笑
学名 Michelia figo(Lour.)Spreng. 别名 香蕉花、含笑花 产地及分布 原产我国华南、福建等地,现华南至长江流 域各地均有栽培 。
繁殖方法
播种、压条或嫁接繁殖。
观赏与应用
玉兰是驰名中外的著名的庭园树种,与海棠、迎 春、牡丹、桂花并称为“玉堂春富贵”,象征吉 祥如意,富贵满堂。 从树到花形俱美,花朵硕大,洁白而芳香,每当 早春盛开时节,满树晶莹清丽,如冰似雪,远远 望去,犹如雪山琼岛,美不胜收。 在园林中孤植、丛植,片植形成景观。
6.木莲
识别要点
常绿乔木,高20m。嫩枝具褐色短毛。 叶厚革质,长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楔形, 叶背面灰绿色或有白粉;叶柄红褐色。 花较大,白色,单生于枝顶,花柄长1~2cm;花 被片常9,倒卵状椭圆形,长3~4cm。 聚合蓇葖果卵形,肉质,深红色,成熟时木质, 紫色,表面有疣点。
生态习性
紫楠 Phoebe sheareri (毛被明显) 浙江楠P. chekiangensis (毛被明显) 桢楠P. zhennan 又名楠木 山楠P. chinensis 竹叶楠P. faberi 闽楠P. bournei (毛被无或稀)
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为主,也可嫁接、播种和压条繁殖。
观赏与应用
含笑花香袭人,有香蕉气味,花常不开落,有如含笑之美 人,故此得名“含笑”。宋代诗人邓润甫诗句 “自有嫣 然态,风前欲笑人。涓涓朝露泣,盎盎夜生春” ,形容 含笑花具有妩媚动人的嫣然美态;宋代杨万里诗句:“秋 来二笑再芬芳,紫笑何如白笑强。只有此花偷不得,无人 知处自然香”,由此可见,含笑花已成为古今人们所广为 钟爱之花 。是重要的园林香花树,配植于庭园、草坪和 树丛边缘、建筑周围、街道隔离带,可单植、列植、丛植 或群植,一般修剪成圆球型灌木。
11-2 被子植物类生药--木兰科、樟科

市场行情
◆ 厚朴由中国药材公司统一管理,“三木之一”。属于国家计划管 理的四种中药材之一。历史上靠野生资源,目前主要来源于栽培, 由福建、四川、浙江、湖北等省提供。
◆ 属于产销基本平衡略有不足的品种,后备资源不足。 ◆ 温中下气、燥湿消痰,临床配方、饮片和中成药原料药。 ◆ 自1958年开始人工种植,目前厚朴商品的主要来源。 ◆ 据调查,野生资源蕴藏量约1400万kg,家种资源成龄树约300 万kg,年需求量为400万kg。
32
温肾助阳,散寒止痛,活血通络。P196
33
[来 源]
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 树皮 。
34
【采制】
秋季剥取树皮,阴干。采收年限和加工方法不同, 商品品种较多。 1.油桂筒(“官桂”或广条桂):5~6年树皮、
枝皮,晒1~2天,卷成圆筒状,阴干。
2.企边桂:10余年生树皮,将两端削成斜面,夹 在木制的凹凸板中晒干。
4
【采制】
4-6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
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 “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 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5
商品种类
川厚朴:4~6月剥取生长15~20年大树的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 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 筒状,干燥。剥取根皮、枝皮 ,直接阴干。不同部位的商品名称: 筒朴:树干皮; 靴筒朴:靠近根部的干皮。质量最好。又称蔸朴。
厚朴纵丝
4、姜厚朴 形同厚朴丝, 颜色较深,具姜的辛辣 气味。
厚朴丝 厚朴粉
15
【显微特征】厚朴干皮横切面
16
【显微特征】
1、显微鉴别 粉末棕色。
被子植物(木兰科、樟科)

被子植物Angiospermae一、被子植物的特征1. 习性多样化,有乔木、灌木、藤本、草本2. 木质部常具导管和管胞,稀无导管,韧皮部具筛管和伴胞。
3. 单叶或复叶,网状脉或平行脉。
4. 具典型花,雌蕊由一至多数心皮构成,胚珠生于子房中。
5. 双受精现象。
6. 种子有胚乳或无,子叶2或1。
二、被子植物的起源1. 起源时间两个观点:(1)古生代起源说(2)白垩纪(或晚侏罗纪)起源说2. 起源于何种植物?两个学说:(1)真花说(Euanthium Theory)认为两性花原始,单性花是由两性花演变来的。
(2)假花说(Pseudo-anthium Theory)认为单性花原始,两性花是由单性花演变来的。
3. 起源的地点两个观点:(1)高纬度起源说——北极或南极起源(2)中、低纬度起源说——热带或亚热带起源三、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26条原则四、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1. 恩格勒分类系统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A. Engler)和帕兰特(Prantl)于1897年在《植物自然分科志》一书中发表,是分类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自然分类系统2. 哈钦松被子植物分类系统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J. Hutchinson)于1926年在《有花植物科志》一书中提出,1973年做了修改。
3. 塔赫他间被子植物分类系统1954年公布4. 克郎奎斯特被子植物分类系统1958年发表五、被子植物的分类(主要按哈钦松系统)根据子叶的数目,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大类,其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区别表附: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es344科,约20万种。
我国204科,约2万种,木本植物约8000种。
木兰科Magnoliaceae一、特征:(1)习性:乔木或灌木,落叶或常绿;(2)叶:单叶互生,全缘;托叶大,包被顶芽,脱落后于枝上留有环状托叶痕。
(3)花:大,单生,两性,稀单性,萼片和花瓣常相似,排成数轮,覆瓦状,花托柱状,下部着生萼片和花瓣(统称为花被),依次向上为雄蕊群和雌蕊群。
樟科植物的主要特征

樟科植物的主要特征形态特征:樟科植物多为乔木或灌木,常绿或落叶,常有含油或粘液的细胞。
其叶互生、对生、近对生或轮生,通常革质,但有时近膜质或纸质,全缘,极少分裂,羽状脉、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无托叶。
樟科植物简介樟科起源较早,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樟科植物化石是第三纪的古新世,距今大概6700万年。
樟科是双子叶植物的一科,在全世界约有两千多个品种,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大多是乔木或灌木。
其中不少种类的果实、叶子中都含有天然芳香精油,价值比较高,还有很多种类富含脂肪油,成分中的酸被广泛地应用在塑料、医药等领域中。
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南亚及巴西为分布中心。
樟科的代表植物樟科的主要代表植物有香樟、鳄梨、月桂、木香子、楠木、滇南等。
香樟:香樟一年四季叶子的绿的乔木植物,在我国分布于南方比较暖湿润的地区,它的树冠很大,叶子有香气,是常见的行道树、庭荫树、风景林、防风林的首选树种,因为可以吸附有害气体,所以也是工厂绿化的好材料。
鳄梨:鳄梨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前端有个小尖,上面是绿色,下面稍有白色,开的花是淡绿色,夹带一些黄色,花期是2-3月,果期是8-9月,果实是一种营养很高的水果,老少皆宜,低糖低脂。
楠木:楠木是受到国家二级保护的树种,分布在亚热带,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最高可以长到30多米,可以组成常绿阔叶林,但是由于乱砍滥伐,致使这森林资源仅存不多。
樟科木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许多类型都是重要的经济树种,或香料、芳香油、药用植物资源。
如樟科樟属的肉桂树皮就是重要的香料,樟科鳄梨属的鳄梨(也称牛油果)是备受喜爱的水果,樟属木材的树叶是制作天然樟脑丸的原材料。
不仅如此,樟科木材在生态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分类2-木兰科、樟科、豆科

豆科植物分类
苏木亚科 假蝶形花冠 两侧对称
蝶形花亚科 蝶形花冠 两侧对称
含羞草亚科 整齐花冠 辐射对称
8
假蝶形
蝶形
豆科三亚科区别特征
区别部位 含羞草亚科 苏木亚科 蝶形花亚科
花冠 形态
辐射对称 整齐花冠
两侧对称 假蝶形花冠
种子(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皂荚 Gleditsia sinensis Lam.
棘刺:消肿,排脓,杀虫。
蝶形花科 膜荚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果:祛瘀开窍,散络消肿。
根:补气固表,利尿,排脓。
10
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果实
花
根(红木香)、根皮(紫金皮):祛风活血,理气止痛。 茎(大活血):伤科;叶:消肿镇痛,祛腐生新。
八角茴香 Illicium verum Hook. f.
z 乔木
z 叶密布油腺点
z 花粉红色至红色
z 单生叶腋或顶生 果: 温阳散寒,理气止痛。 挥发油: 调料及健胃药。
八角茴香 Illicium verum 蓇葖果8,顶端钝或尖 红毒茴(莽草) Illicium lanceolatum 蓇葖果10-14 顶端具钩状尖头
叶背密生黄 白色柔毛
7
豆科 Fabaceae(Leguminosae)
Faba: 豆;leguminosus: 具荚果的
红花羊蹄甲 Bauhinia blakeana Dunn
豆科植物重要特征
叶互生,多为复叶,有托叶。 心皮1,边缘胎座。 荚果。
被子植物(木兰科、樟科)

被子植物Angiospermae一、被子植物的特征1. 习性多样化,有乔木、灌木、藤本、草本2. 木质部常具导管和管胞,稀无导管,韧皮部具筛管和伴胞。
3. 单叶或复叶,网状脉或平行脉。
4. 具典型花,雌蕊由一至多数心皮构成,胚珠生于子房中。
5. 双受精现象。
6. 种子有胚乳或无,子叶2或1。
二、被子植物的起源1. 起源时间两个观点:(1)古生代起源说(2)白垩纪(或晚侏罗纪)起源说2. 起源于何种植物?两个学说:(1)真花说(Euanthium Theory)认为两性花原始,单性花是由两性花演变来的。
(2)假花说(Pseudo-anthium Theory)认为单性花原始,两性花是由单性花演变来的。
3. 起源的地点两个观点:(1)高纬度起源说——北极或南极起源(2)中、低纬度起源说——热带或亚热带起源三、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26条原则四、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1. 恩格勒分类系统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A. Engler)和帕兰特(Prantl)于1897年在《植物自然分科志》一书中发表,是分类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自然分类系统2. 哈钦松被子植物分类系统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J. Hutchinson)于1926年在《有花植物科志》一书中提出,1973年做了修改。
3. 塔赫他间被子植物分类系统1954年公布4. 克郎奎斯特被子植物分类系统1958年发表五、被子植物的分类(主要按哈钦松系统)根据子叶的数目,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大类,其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区别表附: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es344科,约20万种。
我国204科,约2万种,木本植物约8000种。
木兰科Magnoliaceae一、特征:(1)习性:乔木或灌木,落叶或常绿;(2)叶:单叶互生,全缘;托叶大,包被顶芽,脱落后于枝上留有环状托叶痕。
(3)花:大,单生,两性,稀单性,萼片和花瓣常相似,排成数轮,覆瓦状,花托柱状,下部着生萼片和花瓣(统称为花被),依次向上为雄蕊群和雌蕊群。
木兰科樟科植物的形态特征

5.侧金盏花属(Adonis)
• 毛茛科中最 原始的1属。 花被数目还 不甚固定。 草本。单花 顶生;萼片 5—8;花瓣 5—16;雄蕊 多数。瘦果 聚合。
•侧金盏花(A. amuensis Regel etRadde) •花黄色。产我国东北。朝鲜、日本也有。
打破碗花花(野秋牡丹) (Anemone hupehensis Lemoine)
雌蕊多数稀少数分离螺旋状排列于伸长花托的上半部种子具小胚胚乳丰富成熟时常悬挂在细丝上该丝是由珠柄部分的螺纹导管展开而形成本科有12属220种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少数在北美南部和中美洲集中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南部及中南半岛
木兰科(Magnoliaceae)
• 木本。树皮、叶和花有香气。 • 单叶互生,全缘或浅裂;托叶大,包被幼芽, 早落,在节上留有托叶环。 • 花大型,单生,两性,偶单性,整齐,下位; 花托伸长或突出; • 花被呈花瓣状,多少可区分为花萼及花冠; • 雄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在伸长的花托的 下半部;花丝短,花药长,药2室,纵裂; • 雌蕊多数,稀少数,分离,螺旋状排列于伸长 花托的上半部
鹅掌楸(马褂木)[L. chinense(Hemsl.)Sarg.]
• 小枝灰色或灰褐 色,叶中部每边 有1宽裂片。内面 的花被片黄色。 产我国长江以南 各省区。因其叶 形奇特,常栽植 于庭园,树皮入 药。
北美鹅掌楸(百合木)(L. tulipifera L.)
• 小枝褐色或 紫褐色。叶 片每边有1— 2个,少为 3—4个短而 渐失的裂片, 花被片灰绿 色。产北美 大西洋岸。 我国栽培, 供观赏。
• 草本。 • 叶分裂或复叶。 • 花两性,整齐,5基数;花萼和花瓣均离 生;雄蕊和雄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 列于膨大的花托上。 • 瘦果聚合。
樟科科植物的主要特征

樟科科植物的主要特征
1. 叶子:大多数樟科植物的叶子为互生或对生,常为革质或稍厚的叶片,整体或有锯齿状叶缘。
常有芳香味和挥发性油脂分泌。
2. 根系:樟科植物的根系一般为侧生根和须根。
3. 花:樟科植物的花多为二性花,有时为雌雄异花。
花朵通常为小型花,有香味,具有花萼、花瓣和雄蕊等基本构成。
4. 果实:樟科植物的果实多为漆红色或深紫色的核果,或者是类似蓟的聚合果。
果实内含有黑色的坚硬种子,种子表面常有绸毛。
5. 木材:樟科植物的木材常为坚硬的硬木材质,具有良好的耐水、防腐和抗腐蚀性能。
木材质地优良,可作为家具、建筑和船舶用材等。
樟树的特点及作用有哪些

樟树的特点及作用有哪些樟树的特点及作用有哪些樟树是双子叶植物纲,樟科,樟属下一个分组。
樟树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樟树的特点及作用,希望能帮到大家!樟树的特点及作用樟树的木材耐腐、防虫、致密、有香气。
是家俱、雕刻的良材;除了用来提炼樟脑,或栽培为行道树及园景树之外,樟脑还有强心解热、杀虫之效,夏天的如果果到户外活动时可以试试看:摘取樟树的叶片,揉碎后涂抹在手脚表面上,有防蚊的功效喔。
不过您如果注意观察的话,也会发现到:樟树也会有病虫害的侵袭,在大自然界就是这麽的公平,总是一物克一物,您说对吗?名:香樟、木樟、乌樟、芳樟、番樟、香蕊、樟木子樟树是属於樟科的常绿性乔木。
常见於低海拔的山地。
树干有深色纵裂纹,叶子长约五公分,基部为三出脉,具有樟脑的芳香味道。
果实黑色,直径约零点五公分,木材可供提炼樟脑及樟油外也可制家具及雕刻等用途。
灰褐色的树皮有细致的深沟纵裂纹。
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形,叶端尖,平滑无毛,叶面上有明显的三出脉。
叶子搓揉后会有樟脑的辛香味。
花黄绿色,春天开,圆锥花序腋出,又小又多。
球形的小果实成熟后为黑紫色。
在台湾全岛低、中海拔的平地、山区都有分布,算是台湾的乡土树种,也是公园、行道树的主要树种。
樟树的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或灌木;树皮、小枝和叶极芳香。
芽裸露或具鳞片,具鳞片时鳞片明显或不明显,覆瓦状排列。
叶互生、近对生或对生,有时聚生于枝顶,革质,离基三出脉或三出脉,亦有羽状脉。
花朵小或中等大,黄色或白色,两性,稀为杂性,组成腋生或近顶生、顶生的圆锥花序,由3至多花的聚伞花序所组成。
花被筒短,杯状或钟状,花被裂片6,近等大,花后完全脱落,或上部脱落而下部留存在花被筒的边缘上,极稀宿存。
能育雄蕊9,稀较少或较多,排列成三轮,第一、二轮花丝无腺体,第三轮花丝近基部有一对具柄或无柄的腺体,花药4室,稀第三轮为2室,第一、二轮花药药室内向,第三轮花药药室外向。
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心形或箭头形,具短柄。
樟树形态特征

樟树形态特征叶
樟树的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全缘,软骨质,有时呈微波状,上面绿色或黄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晦暗,两面无毛或下面幼时略被微柔毛,具离基三出脉,有时过渡到基部具不显的5脉,中脉两面明显,上部每边有侧脉1~3~5(7)条。
基生侧脉向叶缘一侧有少数支脉,侧脉及支脉脉腋上面明显隆起下面有明显腺窝,窝内常被柔毛;叶柄纤细,长2~3厘米,腹凹背凸,无毛。
幼时树皮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冬芽卵圆形。
花
樟树为圆锥花序腋生,长3.5~7厘米,具梗,总梗长2.5~4.5厘米,与各级序轴均无毛或被灰白至黄褐色微柔毛,被毛时往往在节上尤为明显。
花绿白或带黄色,长约3毫米;花梗长1~2毫米,无毛。
花被外面无毛或被微柔毛,内面密被短柔毛,花被筒倒锥形,长约1毫米,花被裂片椭圆形,长约2毫米。
能育雄蕊9,长约2毫米,花丝被短柔毛。
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箭头形,长约1毫米,被短柔毛。
子房球形,长约1毫米,无毛,花柱长约1毫米。
樟树的花期4~5月。
果
樟树的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径6~8毫米,紫黑色;果托杯状,长约5毫米,顶端截平,宽达4毫米,基部宽约1毫米,具纵向沟纹。
樟树的果期8~11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木兰属(Magnolia)
• 花顶生,花被多轮,每心皮有胚珠1—2,蓇葖果,背缝线 开裂。
荷花玉兰(广玉兰)(M.grandiflora L.)
• 叶常绿草 质,花大, 直径在15 厘米以上, 无花萼花 瓣之别。 原产北美 大面洋沿 岸,我国 栽培供观 赏。
厚朴(M.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
山鸡椒(山苍子) [L.cubeba(Lour.)Pers.]
• 叶膜质, 背面灰白 色,干后 黑色。产 长江以南 各省。花、 叶、果皮 是提制柠 檬醛的原 料,供药 用及工业 用。
6.檫木属 (Sassafras)
• 花单性,叶常3浅裂
7.无根藤属(Cassytha)
• 仅无根藤 (C.filiformis L.)1种,寄 生草质藤本, 茎线状,藉盘 状吸根附于等 主上。叶鳞状 或退化,穗状 花序,小苞3, 萼6裂,雄蕊9, 浆果球形。产 我国南部,全 草药用。
• 落叶乔木,叶大,顶端 圆。我国特产,分布于 长江流域及华南。树皮、 花、果药用。
凹叶厚朴[M. biloba(Rehd.et Wils. )Cheng]
• 叶二 裂, 产我 国东 部、 中南 部等。
辛夷(木兰,紫玉兰)(M.liliflora Desr.)
• 叶倒卵形, 外轮花被3, 披针形,其 余的矩圆状 卵形,外面 紫红色或紫 色。原产湖 北,各地栽 培。花蕾入 药。
1.樟属(Cinnamomum)
• 叶常为3山 脉。发育雄 蕊3轮,花 药4室,第1、 2轮药内向, 第3轮外向, 基部有腺体, 第4轮为退 化雄蕊,圆 锥花序,萼 片脱落。
樟树[C. camphora (L.)Pres.]
• 叶具离基3大脉, 脉腋间隆起为 腺体。产长江 以南。木材及 根可提取樟脑, 枝、叶、果可 提樟油,为工 业、医药及选 矿原料。
4.木莲属(Manglietia)
• 常绿,单叶,花顶生, 每心皮具4至较多胚珠。
木莲[M. fordiana(Hemsl.)Oliv.]
• 叶长椭圆状,披针形,叶柄红棕色。 产浙江、安徽以南。
本科重点特征
• 木本。 • 单叶互生,有托叶。 • 花单生;花被3基数,两性,整齐花;常 同被;雄蕊及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 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子房上位。 • 蓇葖果。 • 有胚乳。
• 三出复 叶。具 长柄。 花萼花 瓣状, 为良好 的杀虫 农药。
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unge) Regel
• 全株被白色 绵毛,有宿 存、延伸的 羽毛状花柱。 根含白头翁 素,入药。
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ta Desr. )
• 花大,白 色,有芳 香,花被3 轮,共9片, 大小约相 等。黄山 有野生, 各地栽培, 供观赏。 花蕾药用。
天女花 M. sieboldii K. Koch
2.含笑属
(Michelia)
• 花腋生,开放 时不全部张开, 雌蕊轴在结实 时伸长成柄, 每心皮有胚珠 2个。
• 叶长倒卵 形,叶脉 红色,背 面灰白色。 产我国长 江以南各 省区及日 本。木材 供建筑用, 树皮药用。
4.楠属(Phoebe)
• 花、叶和润楠属一样, 只是花被裂片在果时 伸长,托住果实基部。
紫楠[P. sheareri(Hemsl.) Gamble]
木姜子属(Litsea)
• 叶多为羽状脉。伞形或 聚伞花序,药4室,内 向,萼6裂。
肉桂(C. cassia Pres. )
叶大,近对生,基出3大脉。产 华南各省。桂皮、桂油供药 用。
2.山胡椒属(Lindera)
• 花单性异株,有总苞4片, 花被6—9,雄蕊9,花药 2室,内问, 第三轮雄 蕊有腺体。
山胡椒[L. glauca(Sieb. et zucc.)Bl.]
• 叶椭圆形, 叶背灰白 绿色,叶 至冬季枯 而本落。 主产江南。 可作材用 及提芳香 油。
鹅掌楸(马褂木)[L. chinense(Hemsl.)Sarg.]
• 小枝灰色或灰褐 色,叶中部每边 有1宽裂片。内面 的花被片黄色。 产我国长江以南 各省区。因其叶 形奇特,常栽植 于庭园,树皮入 药。
北美鹅掌楸(百合木)(L. tulipifera L.)
• 小枝褐色或 紫褐色。叶 片每边有1— 2个,少为 3—4个短而 渐失的裂片, 花被片灰绿 色。产北美 大西洋岸。 我国栽培, 供观赏。
灰褐色的树皮有细致 的深沟纵裂纹。樟树 全株具有樟脑般的清 香,可驱虫,而且永 远不会消失。叶互生, 纸质或薄革质,树干 有明显的纵向龟裂, 极容易辨认。
兰屿肉桂
• 叶、枝及树皮干时几不具芳香气。 • 叶对生或近对生,卵圆形至长圆状卵圆形 ,长10-15厘米,宽4-5.5(9)厘米,先端锐 尖,基部圆形,革质。具离基三出脉,侧 脉自叶基约1厘米处生出,近叶片3/4处渐 消失或不明显网结。
木兰科(Magnoliaceae)
• 木本。树皮、叶和花有香气。 • 单叶互生,全缘或浅裂;托叶大,包被幼芽, 早落,在节上留有托叶环。 • 花大型,单生,两性,偶单性,整齐,下位; 花托伸长或突出; • 花被呈花瓣状,多少可区分为花萼及花冠; • 雄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在伸长的花托的 下半部;花丝短,花药长,药2室,纵裂; • 雌蕊多数,稀少数,分离,螺旋状排列于伸长 花托的上半部
乌药 [L. aggregata(Sims) Kosterm.]
• 常绿灌 木。叶 卵形渐 尖头, 基出3大 脉,背 面灰白 色。产 长江以 南各省 区。根 入药。
3.润楠属(Machilus)
• 花的结构同樟属,但 花被宿存,结实时花 被裂片向外反曲,叶 脉羽状。材质常坚硬。
红楠(M. thunbergii Sieb. et Zucc. )
毛茛科
• 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偶为灌木或木质藤本。 • 叶基生或互生(铁线莲属Clematis是对生的),掌状 分裂或羽状分裂,或为1至多回3小叶复叶。 • 花两性、整齐,花部分离;萼片3至多数;花瓣3至多数; 雄蕊多数, • 花粉近球形至长球形,萌发孔是多型的,有散孔的, 多沟至散沟的,3沟的以及无萌发孔的各种类型,外壁 2层,内、外层约相等,表面一般具小刺状或颗粒状雕 纹; • 心皮多数。
1.毛茛属 (Ranuculus)
• 直立草本。花 黄色;萼片、 花瓣各5,分离, 花瓣基部有1蜜 腺穴;雄蕊和 心皮均为多数, 离生,螺旋状 排列于突起的 花托上。瘦果 集合成头状。 本属有 300余 种。
毛茛(R. japonicus Thunb.)
• 广布于我 国各地, 日本、朝 鲜也有。 生于沟边、 田边。全 草外用为 发泡药, 治疟疾、 关节炎, 也作土农 药。
本科重点特征
• 木本,有油腺。 • 单叶至生,革质。 • 两性花,整齐,轮状排列,花部3基数;花被2 轮;雄蕊4轮,其中1轮退化,药瓣裂; • 雌蕊由3心皮所成,子房1室。 • 核果。无胚乳。
蜡梅科
• 腊梅属 • 夏蜡梅属 • 洋腊梅属
腊梅
夏腊梅
• 落叶灌木,高1-3米。叶对生,膜质,宽 卵状椭圆形、圆卵形至倒卵形。花期5月 中、下旬,花无香气,果期10月上旬。 喜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排水良好的湿 润沙壤土。生于海拔600-1000米山地沟 边林荫下。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 各部常螺旋状排列,但亦有轮状排列和缺花瓣 的; • 也有萼片呈花瓣状的;也有萼片和花瓣变为距 而成特殊蜜腺的;也有心皮结合的;也有两侧 对称花的,所有这些都属次生特化的性状。 • 果为瘦果或蓇葖果,偶有浆果; • 种子有胚乳。 • 本科有50属, 2000种,广布于世界各地,多见 于北温带与寒带。我国有40属,约707种。
• 每心皮含胚珠1—2(或多数) • 蓇葖果,稀不裂,或为带翅的坚果,聚合成球 果状。 • 种子具小胚,胚乳丰富,成熟时常悬挂在细丝 上,该丝是由珠柄部分的螺纹导管展开而形成 的。 • 染色体:X=19。
• 本科有12属,220种,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少 数在北美南部和中美洲,集中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南 部及中南半岛。 • 我国有11属,130余种
2.黄连属 (Coptis)
• 叶三角状卵形, 3全裂,中央裂 片具细柄。花 两性;萼片线 形;花瓣5;心 皮8—12。蓇葖 果。产于我国 中部、南部和 西南各省。根 状茎黄色,味 苦,可提取黄 连素。
3.铁线莲属(Clematis)
• 攀援草本或木质蔓生藤本。 羽状复叶对生。花萼4—5, 镊合状排列;无花瓣;雄蕊 和雌蕊多数。瘦果集合成1 头状体,具宿存的羽毛状花 柱。
樟科(Lauraceae)
*P3+3 A3+3+3+3 G (3:1) • 常绿或落叶木本,仅无根藤属(Cassytha)是 无叶寄生小藤本。 • 叶及树皮均有油细胞,含挥发油。 • 单叶互生,革质,全缘,三出脉或羽状脉,背 面常有灰白色粉,无托叶。 • 花常两性,辐射对称,圆锥花序、总状花序或 头状花序,花各部轮生,3基数; • 花被6裂,很少为4裂,同形,排成2轮,花被 管短,在结实时增大而宿存,或脱落;
阴香
• 树皮灰褐至黑褐色 ,有近似肉桂的气 味。幼嫩枝梢的气 味近似檀香。叶不 规则对生或为散生 ,革质,卵形至长 椭圆形,顶端短渐 尖。
樟树
• 树皮幼时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 色或灰褐色纵裂。冬芽卵圆形。叶薄革 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到10厘米 ,宽3.5到5.5厘米,顶端短尖或近尾 尖,基部圆形,离基3出脉,近叶基的 首对或第二对侧脉长而显著,背面微被 白色粉末,脉腋有腺点。
• 雄蕊3—12,常9,3—4轮,每轮3枚,常有第4 轮退化雄蕊,花药4或2室,瓣裂,第3轮雄蕊 花药外向,花丝基部有腺体; • 花粉球形至近球形,无萌发孔,外壁薄,表面 常具小刺或小刺状突起; • 子房上位,1室,有1悬垂的倒生胚珠,花柱1, 柱头2—3 • X=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