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答案 西工大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1.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
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
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
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
(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
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
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西工大《自然辩证法》考试
一、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于本人有什么现实意义。
自然辩证法作为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在改善和完备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创新思维方式、开拓眼界等方面起到了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作用。
接下来我将结合个人专业,从三个方面谈谈《自然辩证法》课程对于我个人的现实意义。
1.首先,通过课程学习,我对《自然辩证法》有了进一步地认识高中阶段,我在政治课上对自然辩证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但是那会对于自然辩证法更多的是在背诵,是在记忆,对其认识很少很浅显。
研究生阶段的《自然辩证法》课程让我对自然辩证法有了进一步地认识。
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性,通过各个自然领域的特殊自然规律和个别过程表现出来,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是对自然科学内容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历史作出哲学概括。
当代自然辩证法除了以自然为研究对象以外,还以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
它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
在全球快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更加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自然辩证法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等方面,研究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2.同时,作为一名研究生,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研究生阶段和本科生阶段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
本科生更多的是学习书本上的基本的、理论性的知识,主要是学习。
而研究生则是把学习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同时又反过来用实践的结果去检验理论知识。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要把学习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锻炼自己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会进行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工作中指导实际工程和进行科学研究。
而自然辩证法正是系统地介绍如何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如何将自然科学的一般原理应用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般方法。
作为一名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生,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我不再只是呆板地学习,而是用哲学的思想指导我的学习和实践,有效地、合理地、巧妙地把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一般原理运用在我们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当中。
自然辩证法 期末试题及答案 最后更新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使用日期 2015 年 7 月 16 日使用班级全校命题教师陈丛兰教研室审批一、基本概念(共20分,每题5分)1.自然辩证法:2.实物:3.场:4.熵:5.系统:6.科学问题:二、简答题(共18,每题6分)1.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类型。
2. 平衡态与非平衡态的关系和异同。
3.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
4. 系统自然观。
5.决定论与超越决定论。
三、材料分析题(共40分)1. 以下是有关“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相关论述的材料:材料1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上。
”——K.马克思材料2 “种的尺度”为认识对象的外部的感性特征和主体的外在的狭隘的肉体生活的需要;而“内在的尺度”上升为和进入到对对象的内部规律的把握和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发挥以及人的内在的精神需求的满足。
请回答:(1)材料中的“种的尺度”与“内在尺度”分别表达的是什么涵义?(3分)(2)两个材料分别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观点?(3分)(3)从观点1发展到观点2,体现了人类自然观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化(4分)2. (1)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及成因?(6分)(2)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4分)3.(1)机械决定论,机械论自然哲学的基本内容。
(4分)(2)两大理论,五大模型。
(6分)4. 以下是有关远离平衡态时化学反应的分叉图请回答:(1)什么是涨落(4分)(2)试用分叉理论分析图中的原理(6分)三、综合论述题(共22分,二题任选一题)1.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渊源及其创立。
2. 简述系统演化理论。
3. 简述科学认识论的基本范畴。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使用日期 2015 年 7 月 16 日使用班级全校命题教师陈丛兰教研室审批一、基本概念(共20分,每题5分)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是以整体的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整体的科学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并探求其本质和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体系。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覆盖重难点全)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1.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
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
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
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
(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
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
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1.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
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
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
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
(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
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
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西工大自然辩证法考题
试论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定义:人们通常将创新定义为:创新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扬弃旧事物、旧思想、旧方法,把新设想、新技术、新成果成功付诸实施并获得更多效益的运作过程。
创新的基本要素:从创新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构成创新的基本要素是:人、创新成果、实施过程和更高效益。
创新的主体是人类,包括个人、团体或组织。
创新的客体是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思维规律。
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产生新思想、新概念的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和创新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创新活动的灵魂和发动机。
创新的本质目的就是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包括个人、团体、或社会的需要。
我对创新的理解:个人认为,对于创新能力而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主动地、独特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具有创见的思维,具有求异性、独特性、主动积极性等特点。
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是一切创造活动的主要源泉,是创造能力的核心。
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发展创造性思维。
在科技活动中作为探索未知的实践活动,必然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能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广泛联想、大胆想象、灵活独特地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创造性思维实施创新驱动的迫切性: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依赖劳动力、土地成本、自然环境等生产要素进行消耗来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发展初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其弊端逐渐显现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发展。
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量世界第一,但80%以上是外资企业的产品,72%是加工贸易产品,自主品牌出口不足10%。
2011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第三位,但无线电传输、移动通讯、半导体等高技术领域专利的80%为国外持有。
2005-2009年有效PCT专利中,美国、日本、德国分别占32.2%、20.4%和11.3%,我国仅占2.5%。
而且,长期的粗放增长方式造成了三大后果:1,人均资源少;2,资源消耗多;3,生态环境代价大。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1.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
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
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
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
(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
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
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西安工业大学自然辩证法试题
2011届工程硕士考试题(A卷)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系统:2、信息:3、自组织:4、科学问题:5、技术:6、机遇:7、科学革命:8、技术发明:9、灵感:10、黑箱方法: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自然辩证法是关于()的()的哲学学说。
2、以恩格斯在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所撰写的《》手稿为标志,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亚层次学科便创立起来了。
3、()、()以及()等,被称之为宇宙原始信息密码。
4、所谓“信息社会”,就是人类()的高度信息化(间接化)的社会。
5、一般说来,特定系统的创生和演化,大体需要经历分化、汇聚、()选择、进化与毁灭等几个环节。
6、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
7、科学理论结构的基石是(),其中的()以及()居于理论结构的核心地位。
8、科学创新是人们在()活动中的一种高度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体现在科学研究人员的()等方面,也包括创新的氛围,其成果是()等。
9、科学假说的特点是()。
10、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需重点采取的措施是()、()、()、()。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不属于高技术特点的是()。
A. 高投入B. 高效益C. 低风险D. 扩散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科学与技术没有本质的区别B. 社会将毁于技术之中C. 技术万能论属于技术乐观主义D. 技术没有社会属性3、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是()。
A. 客观真理性、全面性、逻辑严密性、预见性B. 怀疑与批判性、全面性、逻辑严密性、预见性C. 客观真理性、全面性、逻辑严密性、创新型D. 客观真理性、全面性、逻辑严密性、结构完整性4、系统的整体性,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理解()。
A. 开放性、系统与要素的双向建构性、整体规律性、层次结构性B. 复杂综合性、系统与要素的双向建构性、整体规律性、层次结构性C. 复杂综合性、系统与要素的双向建构性、整体规律性、规律性D. 复杂综合性、系统与要素的双向建构性、整体规律性、多样性5、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初兴起的(),是复杂信息系统理论的第一批成果。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其基本特征。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A. 正确B. 错误答案:A3.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A. 自然界的普遍联系B. 自然界的永恒发展C. 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D. 自然界的内在规律答案:C4.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来自于()A. 外部条件B. 内部矛盾C. 外部条件和内部矛盾D. 外部条件或内部矛盾答案:B5.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A. 原因与结果B. 必然性与偶然性C. 可能性与现实性D. 社会意识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以下哪些因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A. 内部矛盾B. 外部条件C. 社会意识D. 自然规律答案:AB2. 以下哪些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方法?()A. 归纳法B. 演绎法C. 比较法D. 分析法答案:ABCD3. 自然辩证法认为,以下哪些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A. 从简单到复杂B. 从低级到高级C. 从无序到有序D. 从有序到无序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答案: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2.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答案: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3.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答案: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简单的消灭,而是在否定中包含着肯定,通过否定之否定,事物得以发展和完善。
4. 自然辩证法如何理解自然界的普遍联系?答案: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是指自然界中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
西工大研究生自然辨证法考试题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基础是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其主要体现在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等方面,它们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容,是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自然观系统自然观是人们以系统科学为基础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规律的认识,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现代发展的一种形态。
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的机制,标志着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
二、人工自然观人工自然观是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总的观点,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对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创造与发展规律及其与天然自然界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
特征主要体现在:注重强调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主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统三、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的观点。
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人类和自然界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
生态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它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1.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2.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在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价值:它们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容,是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
中国在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发展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相伴随的。
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辩证法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开始了建制化过程,突出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传统和价值取向,强化了自然辩证法的意识形态特征和理论教育功能,形成了系统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题答案
一、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学科性质。
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自然辨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社会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现代,自然辩证法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思想的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与此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体系主要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基本思想—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及其表现形式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既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自然界一切物质和现象都是发展的;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处于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化过程之中;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进而产生了“纯自然”和“人化自然”特征:第一唯物论与辨证法的统一;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意义:第一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第二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第四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及基本内涵。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西北工业大学2
1. 为什么说学习科学技术哲学有利于提高科学技术研究的创造性?答:(1)研究科学技术哲学,有助于“两种文化”的融通。
科学技术哲学探讨科学与人文的冲突,论述科学与人文的对立统一关系,阐明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内在根据、现实基础和基本途径;提出要使科学在报进人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显现更人的价值,须用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加以补充和调节,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并协共进。
(2)研究科学技术哲学,有利于提高哲学素养,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有利于达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实施通识教育。
爱囚斯坦有句名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哲学,能够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活跃思想,跳出专业知识的狭小天地,加深从整体上对自然界、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本质、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
(4)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是—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足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大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有对创新性机理的认识和理解.有创新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方法,有从事创新性实践的积极性等几个条件,而这几个条件又是同科学精神紧密关联着的。
创新能力的产生,不仅需要具有高深渊博的知识和优良的科学方法,而见要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科学精神。
研究科学技术哲学,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2.什么是创造性思维?科学技术人员怎样培养和锻炼创造性思维?青年科学技术人员怎样培养和锻炼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那些能产生新颖成果、有创见的思维活动,(书本P182中间)。
创造性思维是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对头脑中的知识、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理论的思维过程。
是一种以非形式化、非理性为特征,以非逻辑思维为核心的思维方式。
这种独特的思维常使人产生独到的见解和大胆的决策,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西北工大自然辨证六道题考试答案
自然辩证法六道题答案1、什么是创造性思维?怎么提高创造性思维?(1)定义: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还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建树性的设想和意见。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
是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
(2)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后才能取得,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至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则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
①展开“幻想”的翅膀。
心理学家认为,人脑有四个功能部位:一是感受区;二是贮存区;三是判断区;四是想象区。
只善于运用贮存区和判断区的功能,而不善于运用想象区功能的人就不善于创新。
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般人只用了想象区的 15%,其余的还处于“冬眠”状态。
开垦这块处女地就要从培养幻想入手。
在思维过程中,如果没有想象的参与,思考就发生困难。
②培养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找出适当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
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
197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美国科学家格拉肖说:“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可以开阔思路……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
③发展直觉思维。
所谓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即是发明创造的先导,也是百思不解之后突然获得的硕果,在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直觉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有时表现为提出怪问题,有时表现为大胆的猜想,有时表现为一种应急性的回答,有时表现为解决一个问题,设想出多种新奇的方法、方案等等。
研究生试题《自然辩证法》含参考答案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
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理论及其意义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通过对自组织理论的认识,我们可以分析现在的各个国家甚至社会的发展。
我们在对自组织理论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还可以将得到的实际经验应用到社会中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4、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有没有本质区别?答:天然自然是大自然中已经存在的并且未经人类利用的自然。
人工自然是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可分为两类:①人工自然界,即人工生态系统;②人工自然物。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天然自然是“第一性客体”,人工自然属“第二性客体”;天然自然中存在的是“自发性作用”的规律,在人工自然过程中,则有“应用性作用”的规律;天然自然只有自然属性,而人工自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天然自然的演化节奏是缓慢的,人工自然的演化是快节奏的。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1.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
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
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
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
(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
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
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1.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
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
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
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
(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
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
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1.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
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
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
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
(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
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
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辨证法考试试题答案1、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基本内容有哪些?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是历史的产物,其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条件、思想理论背景和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对科学技术的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是人们批判宗教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武器,是人类通过实践对自然的认识与解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工艺学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从而人的社会生活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
(2)科学的分类思想恩格斯对自然科学进行了分类。
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相互转化的运动形式,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而它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里。
恩格斯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运动着的物体,并将科学分为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3)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恩格斯强调科学技术对哲学的推动作用,认为推动哲学家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科学的发展也受到哲学的制约和影响。
科学与哲学在研究对象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和内在的一致性。
科学研究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必须通过理论思维才能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自然地与哲学发生紧密的联系。
(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
“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不仅以物质形态存在,而且以知识形态存在,自然科学就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
(5)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仍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
恩格斯认为近代以来科学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6)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科学革命的出现打破了宗教神学关于自然的观点,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从此快速前进。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促使市民社会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关系上发生了全面变革。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关系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在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本身的变革,因为一旦生产力发生了革命,生产关系也就会发生革命。
(7)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揭示了新兴资产阶级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才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被运用与实践的科学。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根本不费资本家分文,但是这丝毫不妨碍他们去利用科学”。
最后,预见了只有在劳动共和国,科学家需要依靠历史的产物和群众的智慧。
马克思指出,正式17世纪机器的应用,为当时的大多数学家们创立现代力学提供了实际的支点和刺激。
18世纪的任何发明,很少是属于某一个人的。
马克思、恩格斯也肯定了科学家个人在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8)技术的异化在马克思的技术思想中,并没有直接论及技术异化问题,有关技术异化的思想多事潜在地包含于其劳动异化理论之中。
马克思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产业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统治与剥削造成的技术异化现象。
马克思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异化对自然、社会特别是人类自身所造成的影响。
2、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有哪些?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收敛思维特性是使思维始终集中于同一方向,使思维条理化、简明化、逻辑化、规律化;发散思维特性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特性,与收思维特性相对。
在科学技术研究创新与批判的过程中,如果只发散,不收敛,劳而无功;只收敛,不发散,难有创造。
只重视其中一个,便可能走向形而上学思维。
若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则具有辩证思维的特点。
两者是对立的同意,具有互补性,不可偏废。
需要在两者之间保持思维的张力,在收敛中注意发散,在发散中注意收敛。
(2)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创造新思维特别注重逻辑性思维与非逻辑性思维的辩证统一。
创造性思维是的逻辑性是指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包括演绎、类比推理、归纳等,在逻辑思维方面,类比推理在科学发展与创造方面的作用很大,常常是科学技术研究从已知跨越到未知的桥梁。
创造性非逻辑性思维形式主要有联想、想象、隐喻、灵感、直觉与顿悟。
在非逻辑思维方面,想象对科学发现和技术方的作用很大。
想象是对过去存储在大脑中的知识、经验、方法进行重新组合的思维活动,进而形成新的联想。
想象常常出发灵感,做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非逻辑思维开拓思路,逻辑思维整理思路,完成创新的理性构建。
在非逻辑思维之前也有逻辑思维,为非逻辑思维做了铺垫准备。
(3)思维的直觉与顿悟特征直觉与顿悟是两种创造性很强的非逻辑思维特性。
直觉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特性,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特性。
直觉具有直接性、迅捷性、或然性等特性。
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特性和状态,是当思考某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时,在某种时刻突然获得解决问题的豁然开朗的状态。
顿悟有突发性、诱发性、偶然性、极度快乐或豁然开朗等特性。
3、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马克思科学技术伦理观从马克思科学技术伦理观来看,科学共同体在科学研究中,要对研究中的个人、动武以及研究可能影响到的公众负责,遵循“公众利益优先原则”。
这就要求科学共同体的科研活动符合社会伦理和动物伦理的基本要求,人体试验应该尊重人类的尊严和伦理,动物实验应该遵循动武实验理论,科学研究应该增进人类福祉。
科学(2)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责任科学共同体的主体是工程师,工程师技师工程活动的设计者,也是工程方案的提供者、阐释者和工程活动的执行者、监督者,还是工程决策的参谋,在工程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的影响巨大。
因此,工程师在工程技术活动中,应该遵循一定的社会伦理准则,应该承担对社会、专业、雇主和同事的责任,应该对工程的环境影响富有特别的责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人类福祉和环境保护服务。
(3)科学精神的四原则最著名的罗伯特·默顿提出了科学家应该遵循的科学精神四原则: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普遍主义强调科学知识的客观性、真理性、科学标准的一致性。
科学家必须以客观存在为基础,凭科学事实立论,用实验手段检验真理,而不是以社会属性、宗教信仰、政治面貌或个人意志作为科学真理的评价标准。
公有主义主要是指科学知识的共有性,由于任何科学发现都是社会合作的产物,是属于整个科学共同体的。
因此,科学知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无私利性是指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追求的是科学的真理,而不是谋取物质利益,这样才能够保持科学的真正价值,是科学的纯洁性不被功利主义思想所污染。
有条理的怀疑主义是指科学家对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不加分析地盲目信封和接受,而应用理性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严密的逻辑推理手段和严格的实验验证方法等来评价和怀疑一切。
这四条原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理想的社会规范,不一定被普遍赞同,但是却为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提供一个参考框架。
(4)工程技术的四原则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公布的工程伦理准则明确指出,工程技术活动要遵守四个基本的伦理原则:一切为了公众安全、健康和福祉;尊重环境,友善地对待环境和其他生命;诚实公平;维护和增强职业的荣誉、正直和尊严等。
(5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马克思认为,自有应该你建立在非异化的技术基础之上,未来技术的社会发展目标应该是人向自身和社会的复归,目的是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这就从人类、社会、自然三者和谐发展的角度,为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指明了最高目标。
(6)新兴科学技术对伦理的挑战随着一些新兴科学技术,如生命科学技术、材料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能源科学技术等发展与应用,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难题,如克隆人的伦理问题、基因治疗和基因增强的伦理问题、网络伦理问题、和伦理问题等,需要我们运用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结合科学技术发展应用的现状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伦理规范,以更好地实现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4、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是什么?(1)科学发展呈现从分化到综合的整体趋势分化是指事务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变化,或同意的事物变成分裂的事物;综合则是指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突出特点就是在高速分化的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当代产生的新兴学科大部分是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他们都建有分化和综合的双重功能。
(2)科学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科学发展的渐进形式就是科学进化的形式,主要是指在原有科学规范、框架之内科学理论的推广、局部新规律的发展,原有理论的局部修正和深化等。
科学发展的飞跃形式就是科学革命形式,主要指科学基础规律的新发现,科学新的大综合,原有理论框架的突破,核心理论体系的建立等。
(3)科学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一方面表现在社会生产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另一方面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
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表现在科学实验水平的提高引发了科学内部科学理论本身的争论,以及与科学实验发展的不平衡,从而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科学理论。
(4)科学发展是范式转换、知识创新、动态演进欧美逻辑实证主义按照证实原则建立了科学发展的线性积累模式,认为知识的增长是不断归纳的结果,科学的发展就是通过归纳获得的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加。
科学的发展纪实否定旧的,创造新的。
历史主义者科恩提出了一个具有综合性质的科学发展模式,认为科学发展是以范式转换为枢纽、知识积累与创新相互更迭、具有动态结构的历史过程。
(5)科学发展是现象阶段、实体阶段、本质阶段的过程日本科学家武谷三男结合物理学史和自然辨证法的研究实际,提出科学发展“三阶段”理论,认为科学发展表现为现象论阶段、实体论阶段和本质论阶段三个阶段。
“三阶段论”试图把科学发展的过程与科学认识的活动统一起来是日本早期自然辩证法研究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
(6)科学发展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集成是科学发展中的量变,它可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
科学是个开放系统,他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积累性。
只有继承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已有理论中的正确东西,科学才能发展,不断完善,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