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用于脑梗塞患者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116例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116例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30bf0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3.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116例疗效分析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
脑梗塞发生后,患者往往会留下一些后遗症,如偏瘫、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为中药或西药,但效果有限。
而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方法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116例患者进行疗效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优势1. 综合调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能够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综合治疗。
中医注重调理整体,通过调理气血、益气健脾、通络活血等方法,促进身体的康复;西医则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手段,对症治疗,加快康复进程。
2. 减少药物副作用:传统药物治疗往往需要大剂量使用药物,容易产生副作用和药物依赖。
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则能够在尽量减少药物剂量的情况下,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 促进康复:中医理疗、针灸等手段可以促进患者瘫痪部位的血液循环,增加营养物质的供应,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二、临床资料本研究共选取116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58例,年龄在40岁-70岁之间。
患者入院时主要症状包括偏瘫、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
患者入院后,分别采用中药、西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分别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分析1. 中药治疗:采用活血化瘀、益气健脾、通络止痛等中药治疗方法。
治疗过程中,患者症状有所缓解,但康复速度较慢,总有效率为65%。
2. 西药治疗:采用溶栓药物、抗凝血药物等西药治疗方法。
治疗过程中,患者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也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总有效率为75%。
3. 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中药治疗的辅以针灸、理疗等中医治疗方法,并结合康复训练。
治疗过程中,患者症状得到了较快改善,康复速度明显加快,总有效率为90%。
四、结论综合上述资料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或西药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临床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b62a89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0.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临床体会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临床体会脑梗死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疾病,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众多,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则成为一种重要的方法。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这里我将分享一些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基本原则是“早期、全面、个体化”。
早期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减少损伤面积,提高治疗效果。
在我们的工作中,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高危患者,我们采取了镇痛、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等手段,以迅速控制病情,减少损伤。
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要全面,即综合运用中西医疗法,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和特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核心是“通络、活血、祛瘀”。
中药在治疗脑梗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药通络活血,既可以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增加脑组织的供血量,又可以减轻血栓的形成和扩展,促进脑血管的再通。
我们常常使用川芎、丹参等药物,通过推拿和经络理疗等手段,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的供应,达到治疗脑梗死的目的。
另外,中医药治疗脑梗死还有祛瘀的作用。
在脑梗死中,血管堵塞会导致血液在脑组织中滞留,形成瘀血。
瘀血不仅会阻碍正常的血流,还会释放各种致炎因子,加重神经细胞的损伤。
因此,祛瘀是治疗脑梗死的重要环节。
我们常常使用红花、三七等药物,通过疏通血管,降低血粘度,减少瘀血的形成,改善病情。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临床实践中,我们还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更好。
西医的药物可以快速控制病情,中医的治疗方法则可以从根本上调理患者的身体,提高抗病能力。
我们采用针灸、艾灸等中医治疗手段,结合西医的药物治疗,可以更全面地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更好地恢复脑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需要严密的观察和随时的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经常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动态监测,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的过程常常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耐心和毅力。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优势及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优势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912ab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6.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优势及方法脑梗塞,是指由于血管阻塞导致大脑的某部分供血不足,造成脑细胞的死亡。
这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在诸多的治疗方式中,中西医结合疗法逐渐显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详细阐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优势及方法,希望为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理论基础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理论基础源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和西医。
它们各自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但在实际治疗中可以相互补充,共同为患者服务。
1.中医的基本理论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是由“气血”和“阴阳”两种基本元素的平衡决定的。
"气"指的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血"则是营养物质和生命信息的主要载体。
气血的运行和分布,决定了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活动。
"阴阳"是描述事物属性和状态的两个相对概念,阴阳失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在中医看来,脑梗塞是由于气血瘀滞,阴阳失衡导致的。
此外,五行理论(金、木、水、火、土)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事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对于理解和治疗疾病有着重要作用。
2.西医对脑梗塞的理解西医学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根据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科学原理,从微观角度对疾病进行分析研究的医学体系。
在脑梗塞疾病的病因学上,西医认为,脑梗塞主要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血液无法正常供应大脑某一部分,从而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神经细胞死亡。
从病理学角度来看,脑梗塞的发生涉及到血液动力学改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壁改变等多个因素。
在诊断上,西医主要通过影像学(如 CT、MRI 等)和脑电图等手段来进行精确诊断。
在治疗上,则主要使用药物、手术等方法,旨在尽快恢复脑部的血液供应,防止神经细胞进一步死亡。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优势脑梗塞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正是这样一种全面性的治疗方式,它具有明显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https://img.taocdn.com/s3/m/26a3667b8e9951e79b8927d8.png)
7 8 岁 ,平 均年 龄 5 9 . 5岁 ;全 部 患者 经 C T或 MRI 扫
1 . 3 疗效判 定[ 4 参照 1 9 9 5年全 国第 四届 脑血管 学术 会议制定 的临床疗效判 定标准 进行评定 。治愈 :体 征及 症状 消失 ,能够 自由下 地行走 ,生活 自理能力 恢复 。显 效 :体征 及症 状 有所 好转 ,患肢 肌力 提 高 2级 。好转 : 失语偏瘫 等症状 有所 好转 ,患肢 肌力 提高 1 级 以上 。无 效 :体 征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 . 4 统计学方法 采 用 S P S S 1 2 . 0统计 软件 进行分 析 , t 检验 , P dO . 0 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第 1 1卷 第 1 4期 ・总 第 1 6 6期 2 0 1 3年 7月 ・ 下 半 月 刊
◎
远 D U C A 程 l I ' O N
中西 医结 合治疗 急性脑 梗死 4 3 例
陈 峰 胡连 根
( 江 西 省 新余 市 中 医 院 内一 科 ,新 余 3 3 8 0 0 0 )
滴注 3 d 促使颅压有效降低 ;合并 高血压 的患者服用尼群
地平 片 l O mg / 次 ,2 次/ d ,此处 删 除) ;水 . 4 %,显著低
于治疗 组 的 9 5 . 3 % ,两组 差 异具 有统 计 学 意义 ( P<
疗 效 果 ,值 得 临床 推 广及 应 用 。
关 键 词 :急 性 脑 梗 死 ; 中 西 医 结 合 疗 法
d o 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1 4 0 2 2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一 1 4 — 0 0 3 1 — 0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34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34例](https://img.taocdn.com/s3/m/59db4e3e83c4bb4cf7ecd186.png)
注: 观察 组 与对 比 组 比较 率存在明显性差异( P >0 . 0 1 )
脑梗塞近年来 的发病率 出现 明显的上升趋势 ,其发病 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群,是全球三大导致人类死亡疾病之 脑梗塞 由多种因素引起 ,但依据 目前 临床分析主要还 是由于脑动脉呈现粥样硬化或脑动脉瘤 因素引起[ 2 ] 。脑梗 塞前期很 多患者都会出现梗塞区水肿现象 ,并且神经症状 的出现主要 由缺血性水肿引起。因此医生需要及时使用甘 露醇 , 将患者的颅内压降低到合适程度 ,避免梗塞区组织
2 结果
表1 2组 治 疗 效 果 比较 ( n, %)
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3 4 名脑梗塞患者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选取 2 0 1 0年 8月至 2 0 1 3年 2月到我院 就诊的 6 8例 患者 ,进行 头 颅 C T检 查后 均诊 断 为脑 梗 塞 ,随机分 为观察组 与对 照组 两组 进行 临床 治疗分 析 ; 其中观察组 3 4例 ,其 中男 2 0例 ,女 1 4例 ;年龄 5 3  ̄8 7 岁 ,发病 时间 2个月 ;合并糖 尿病 8例 ,高血 压 1 2例 , 高血脂 1 0例 ,冠心病 4例 。按神 经功 能损坏程 度分 级: 严重型 ( 3 5  ̄4 8分)5 例 ,中型 ( 1 4  ̄3 4 分)2 0 例 ,微型
1 0 . 8 2 , P<0 . 0 1 , 两组对 比 , 总有效
实验组总有效率 9 7 . 7 7 %,对照组 总有 效率 6 4 . 7 %, 通过对比分析 ,两组 总有效率差异存 在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观察组治愈率大于对照组 ;病患均无 后遗症发
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护理脑梗塞康复期患者的效果
![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护理脑梗塞康复期患者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79bf21e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9.png)
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护理脑梗塞康复期患者的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脑梗塞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
脑梗塞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供血不足,从而导致脑组织缺氧、坏死或损伤的情况。
脑梗塞病后康复期对患者来说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早期经过急性期治疗后,康复期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西医疗法在脑梗塞康复期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中医疗法则在调理患者身体气血、脏腑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将中西医结合起来,以综合的方法来护理脑梗塞康复期患者,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理念。
中西医结合可以通过调理身体气血、恢复脏腑功能、促进神经系统康复等多方面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将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护理脑梗塞康复期患者的效果,以期能为脑梗塞康复期患者的护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护理脑梗塞康复期患者的效果,来评估这种治疗方式在脑梗塞康复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效果。
通过比较中西医结合方法与传统单一治疗方法在脑梗塞康复期患者身上的表现,探讨其在改善患者康复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复发率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此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护理方案,为脑梗塞康复期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供更有益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方法在脑梗塞康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促进医学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1.3 研究意义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西医结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逐渐受到关注。
在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护理脑梗塞康复期患者的效果之前,首先要意识到这一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脑梗塞康复期患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中医和西医各自有其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方法,结合起来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脑梗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脑梗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8ace6c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6f.png)
脑梗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大脑作为人体的重要指挥部,其的生理功能不可忽视。
但大脑本身的运作也需要充分的血液与氧气,如果“食不饱力不足”,大脑自然也很难发挥出原有的功能,并致使其出现脑梗死的情况。
另外,虽然说现在医学已经相对较为发达,但在脑科学领域上,依旧是一片空白。
所以,为了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以心脑系统为出发点,详细阐述了脑梗死的发作原因及临床症状,并提出了中医结合的治疗方案,以便于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在这种治疗方式的辅助下,脑梗死患者能够完全康复,并能够积极地重返社会。
一、脑梗死是什么一般情况下,脑梗死基本上都被称作是缺血性卒中,而中医上也将其叫做中风以及卒中。
究其原因,其基本上都是由于大脑出现区域性的血液供应障碍,从而使脑部出现缺血情况。
若病情较为严重,则还会破坏大脑结构,从而使其出现部分或者是全部坏死。
另外,根据发病机制的区别,脑梗死还分为血栓形成、脑部栓塞以及腔隙性脑梗死。
从发作比例上来看,这三类脑梗死占了全部脑梗死类型的60%。
不过由于现代医学对脑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所以还有很多的脑梗死类型也还没有被发现。
不过在现代医学当中,大多数的脑梗死都指的是脑血栓类型的脑梗死。
而在中医当中,脑梗死又被叫做中风,早远的书中还将其记载为偏枯。
中医多认为血液内阻、气机不通、血行不畅为中风的主要表现情况,若患者的病情较严重者,还可能发展成半身不遂。
另外在发病原因的解释上,除了血栓问题,中医还涉及到了气的原因。
比如气虚血虚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脉络不畅,从而影响其肝肾功能。
正气不足,无力行血就自然会导致人体出现血行不畅。
当其滞淤于脑络时,则会形成中风。
二、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在临床表现上,脑梗死通常伴随有动脉硬化,并大概率会导致高血压的出现。
若患者本身患有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血液相关疾病,那么其的风险因素也会大大增加。
一般情况下,脑梗死并没有明显的特殊性前驱症状,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昏、肢体部分麻木的症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3994787fd5360cba1adba4.png)
15统计学方法:采 用 S S l. . P S1 0数据处理软件包 ,计量资料采 用均 数 ±标准差 ( ± )表 示 ;组 内治疗前后疗 效 比较 、组 间疗效 比较采用 金 ,计数 资料 比较 用 检验 ,P O0 验 < .5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 义。
照组用药 :常规抗 血小板聚集、抗凝 、溶 栓、血管扩张剂、脱 水剂 、维持水 电解质平 衡,控制感染 、控制血压 以及对症支 持 治疗等 。药物治疗组在 常规 治疗 的基 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 :黄 芪 6g 0 ,地龙 1g 2 ,赤芍、红花 、桃仁、当归、川芎各 1g 0 。随
表 1 患者一般情况表
1 临床 资料
1 0例患者一般情况无统计 学差异,都经头颅 C .7 1 T或 MR 检 I
查 ,其余常规实验室检查完整 ,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诊断符合 第 四届全 国脑 血管会议制定脑梗塞诊断标准[。 1 根据 Adms J a 方
法 , 分 为 大 面 积 梗 塞 ( 3m2 , 小 面 积 梗 塞 ( . ̄ 3 m2 1 >c ) 1 5 c ) 6 例 , 腔 隙 性梗 塞 ( 1 c ) < . m2 。临 床 资 料 见 表 1 5 。
.
1. 6
C ii l ora o C iee dcn 0 2 V 14 No1 l c unl f hns i e2 1 o. ) n aJ Me i ( .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脑 梗 塞 疗 效 分 析
A l i a n l sso e t g c r b a f r t n i ei t g a i em e i i e c i c l a y i f r ai e e r l n a c i t e r t d c n n a t n i o n h n v
中西医结合治疗120例脑梗塞临床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120例脑梗塞临床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eeb4b8f3910ef12d2af9e741.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120例脑梗塞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为脑梗塞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24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其中治疗组12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参照组12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2周后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120例患者中,痊愈65例,显效30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5%;参照组120例患者中,痊愈34例,显效45例,有效12例,无效29,总有效率为75%。
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
结论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实现了中西医治疗优势的互补,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观察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68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52-02脑梗塞是心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病症之一,常发生在中老年朋友身上,具有较大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同时容易留下后遗症[1]。
笔者就我院2010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240例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0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24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
治疗组120例患者的年龄在36-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31)岁。
女性患者有48例,占40%,男性患者72例,占60%,患者病程在6-64天之间,平均病程为(24±2.14)天,合并高血脂患者54例,糖尿病患者32例,高血压患者29例,冠心病患者5例。
对患者病情进行评分,得分在31-45分之间的重症患者38例,得分在16-30分之间的中型患者59例,得分在0-15分之间的患者有23例。
急性脑梗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脑梗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90f6e2e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e.png)
急性脑梗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李学彬【摘要】@@ 急性脑梗塞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时或1天内达到高峰.其症状是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每个病人可具有以上临床表现中的几种.目前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开展已较为广泛,有些人持肯定的态度,也有人持怀疑态度.现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结果报告如下.rn1 资料与方法rn1.1 一般资料本组29例,男23例,女6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43.8岁.36~50岁5例,51~60岁6例,61~70岁15例,71~75岁3例,发病均在夜间或早晨多见.脑力劳动者15例,体力劳动者7例,平时患有高血压者17例,血压正常者5例.rn1.2 诊断标准轻型14例,中型9例,重型6例.急性期:发病在15天内.恢复期:急性期过后1~1.5个月内.【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1(020)018【总页数】1页(P74-74)【关键词】急性脑梗塞;中西医结合;疗效【作者】李学彬【作者单位】吉林省镇赉县东屏镇卫生院,吉林,镇赉,1373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急性脑梗塞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时或1天内达到高峰。
其症状是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
每个病人可具有以上临床表现中的几种。
目前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开展已较为广泛,有些人持肯定的态度,也有人持怀疑态度。
现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9例,男23例,女6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43.8岁。
36~50岁5例,51~60岁6例,61~70岁15例,71~75岁3例,发病均在夜间或早晨多见。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4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40例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91bd9b3c77da26925c5b0ec.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40例临床观察脑梗塞,祖国医学称为“中风”、“卒中”。
脑梗塞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临床上表现为头晕、头痛,部分病人可出现呕吐及精神症状,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脑部损害的症状,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病情较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
大小便失禁以及瞳孔散大等脑疝症状。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40例在我院住院的脑梗塞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2年广州全国脑血管病专题研讨会制定的脑卒中诊断及分型标准[1]。
有相应的神经系统体征和症状,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
有心、肝、肺、肾功能不全及代谢性疾病者除外。
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之间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于发病后24~72 h内开始治疗。
治疗前及治疗40 d后检测临床疗效,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包括支持与对症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并发症,调控血压,控制血糖,抗血小板聚集,降纤,脑保护、降颅内压等,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 口服,予奥扎格雷注射液80rag及川芎嗪粉针120mg静滴,每日1次,l4天1个疗程。
1.2.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
根据中医辨证,分为以下5个证型治疗:(1)肝阳暴亢证: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本方平肝潜阳,熄风通络。
方中天麻、平肝熄风,石决明镇肝潜阳,川牛膝引血下行,黄芩、山栀子清肝泻火,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伏神、夜交藤养血安神,益母草活血利水。
(2)风痰阻络证:方药:大秦艽汤加减。
本方以祛风化痰通络为主,兼用血药气药以调理,使风邪外解,气血调和,则手足健运、舌本柔和。
方中以秦艽祛风通络,羌活、独活、防风等辛温之品祛风散邪;当归、白芍、熟地川芎养血活血,起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9c2dd3831126edb6f1a10d1.png)
2 0 ,4 5:6 0 3 () 3 1 2
[】 3 陈 雷, 亚敏 . 气通 脉方 配合 西 药治疗 恢 复期脑 梗 塞3 例 [ . 张 益 0 J 1
陕 西 中医, 0 , () 5 . 2 9 06 : 0 3 61
【】 4 韩 岗, 钒 . 红 四物 汤活 血化 瘀 作用 的实验 研究 f . 许 桃 J 安徽 中 ]
的意义 …。笔 者 通过 对 8 例 脑梗 死 的患 者 进行 中西 医结 合治 疗 , 0 取 得 了较好 疗 效 ,现报 告妻 下 ¨
衰竭 ,细胞 膜发 生 去极化 导致 膜 内外 离 子平衡 紊乱 ,兴 奋性 氨基
酸和 神经 递 质释放 ,细胞 发生 钙离 子超 载 ,激 活细 胞 的蛋 白酶 、
具 有可 比性 。
磷脂 酶 和过 氧化 系统 ,产 生各 种 自由基和 细胞 因子 对神 经组 织造
成 损 伤 。患 者 多遗 留 不问 程度 的 功能 障碍 ,严重 影 响患 者 的生 活质量 。对 脑梗 死 的治 疗 目的在于 最大 限度 改善 脑 部供 血 ,减少
缺 m 细 胞 的 不 可逆 损 坏 。 目前 治疗 方法 主要 是 溶 栓 、抗 凝 、降
毛细血 管 功能 ,均 有 明显 的抗 凝作用 ;能够 有效 降低 全血 黏 度 ,
起 到活 血化瘀 的作 用 l 4 ] 。 本 研究 发现 ,在西 药治疗 基 础上 加片 补 阳还五 汤对脑 梗死 患 ]
1 疗 效判定 标准 :参 照 19 年全 国第 四届脑 血管 病会议 制定 的 3 95
标 准 ,基本 痊愈 :功能缺 损评分 减少 9 % ~10 ,病残程度 0 ; 1 0% 级 显 著进 步 :功 能缺 损评 分 减 少4 % ~9 % ,病 残 程度 l 级 ;进 6 0 ~3 步 :功 能缺 损评 分 减 少 l % ~ 5 ;无 变 化 :功 能缺 损评 分减 少 8 4% 1%左右 ;恶化 :功 能缺损评 分减少 1%以下或增 多1 % 7 8 8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8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82例](https://img.taocdn.com/s3/m/259ffae8524de518964b7d55.png)
全部患者 均符合 以下诊 断标准 l ① 临床 表现 、 l _ : 体格 检查 、
脑梗塞 , 祖国医学称为“ 中风” “ 、卒中” 脑 梗塞是 由于 。 脑动脉粥样硬化 , 血管 内膜损伤使脑 动脉管腔狭窄 , 进脑梗 塞而 因多种 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 , 使动脉狭 窄加重或完全 闭塞 , 导致脑组织缺血 、 缺氧 、 坏死 , 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的一 种脑血管病。多见 于 4 ~ 0岁中老年人 。临床 上表现为头 57
参考 文献 ‘
水治疗( 甘露醇 、 甘油果糖 、 速尿 )并 给予降血糖 、 , 降血压 、 调脂 治疗 以及 早期 康复治疗 。治疗 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 5
00u肌 肉 注 射 , 1 2次 , 用 3 7d 血 塞 通 4 0m 0 每 3 连 ~ , 0 g加 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0m 5 L静脉滴注 , 日 1 。 每 次
晕、 头痛 , 部分病 人可 出现呕 吐及精 神症状 , 同时出现不 同 程度的脑部损害的症状 , 如偏瘫 、 偏身感觉障碍 。病情较重 时可出现意识丧失 。 大小便失禁以及 瞳孑 散大等脑疝症状。 L
目前本病 的治疗 仍以药物为主 , 介入治疗在基层 医院难 以 推广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 塞 8 , 2例 取得较 满意的疗效 , 现报道如下 。
头颅 C T确诊脑梗塞 。 ②年龄 ≤7 O岁。 近期 内没有 明显活 ③ 动性出血倾 向, 年内无手术史 。 1 ④头颅 C T未见大片梗 塞。 ⑤实验室检查肝 肾功能正常 , 凝血 四项 、 血小板正常 。
中西医结合用于脑梗塞患者治疗研究
![中西医结合用于脑梗塞患者治疗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d4a63f2770bf78a65295472.png)
次咯血 量大 予 10 1 0m ) 6例 首次咯血 5 ; 4例 , 反复 咯血 7 。 例
较 满意 疗效 。 阅文 献资 料 : 用 肾上 腺素 皮 质激 素具 有 非 特异 查 应 性抗 炎 作 用 , 肺 中血 管炎 症 消退 , 透 性 降 低 而有 助于 止 血 ; 使 通 应用 盐 酸 异 丙 嗪 既能 镇 静 , 扩 张 静脉 , 肺 循 环 、 心 室 及支 又 使 左 味有 效 止 血 药 , 有 化瘀 止 血 、 血 止 痛 功 效 ; 体 后 叶 素 内 具 活 垂
关 键 词 : 西医结 合 ; 梗 塞; 中 脑 I 研究 临床 中图分类 号 : 7 33 R 4. 3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6 0 7 ( 0 2 1 — 0 9 0 10 — 9 9 2 1 )7 0 7 — 2
脑 挺 塞 嵛 称 为 中风或 者 是脑 卒 中 , 多 发 生在 4 大 5岁 以上 的 1 临 床资 料 和方 法
天 l 例 止血 ,例疗效不佳 ,加用垂 舌 4 1 叶素 1u 8 加入 5 %葡萄糖注 止血 ,5 以上患 者使 用 普 鲁 卡 因亦 能 达 到 止血 目的 ,从 而避 5岁 射液 2 0 l 5 m 中静滴( 该例患者 4 岁 )1 日,天咯血停止 。 2 , 次/ 2 免 了因 使用 垂体 后 叶素 收缩 动脉 血管 而 引起 冠状 动脉 供 血不 足 2 6 大 量 咯 血 患者 , 常规 服 云南 白药 、 滴 氨 甲环 酸 及 静 造 成 心 肌 缺 血 ; 甲环 酸 、 凝 酶 ( 芷 血 ) 不 同 机 制 的 止 血 . 例 4 除 静 氨 血 立 为
2 疗 效 观 察 2 1 照 全 统 一 化疗 方 案抗 痨 治疗 及 对症 处 理 。 .参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40例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40例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96cf23647d27284b735122.png)
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 医结合治疗脑梗塞 比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疗效显著提高 。
【 关键词 】 中西医结合 ;自拟偏身汤;脑梗 塞
【 中图分类号 】R4 .3 73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7 81 (00 7 08 0 0 — 57 21 )1 — 10— 1 0
④拜 阿司匹林 0 1口服 每 日一次 ;⑤ 自拟偏 身 汤辨证 加减 . 【 川乌 1g( 、草乌 1g( ) 0 制) 2 制 、独活 1g 5、川芎 1g 5 、威
灵仙 3g 0 、桂 枝 1g 5 、僵 蚕 1g 5 、全 蝎 1g 0 、蜈 蚣 2条 、黄 芪 3 g 当归 1g 0、 5 、丹 参 1g ( 减 :痰 多 者 加 胆 南 星 1g 5 加 5 、苏
例 (5 ) 2 % ;好 转 6例 (5 ) 1% ;无 效 1例 ( . % ) 2 5 。对 照 组 基 本 治 愈 9例 (5 7 ) 2 . % ;显 著 好 转 1 0例 ( 86 ) 2 . % ;好 转 1 例 ( 14 ) 1 3 . % ;无 效 5例 ( 4 3 ) 总 有 效 率 治 疗 组 1.% 。
成。其病位在脑 ,涉及 肝、 肾、心 和脾 胃,病 性上 总属 本 虚标 实 ,本虚 主 要是 阳气虚 ,标 实主 要是 风 痰 、瘀 、毒。 故临床上多表 现为 阳气 虚 弱 ,风痰 、瘀 、毒 内蕴。治 当谨
守病 机 ,扶 正 祛邪 ,治 以温 阳 通 络 、益 气 化 瘀 。方 中川 乌 、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
临 床 研 究
Cl i a e e r h i c lrsac n
10・ 8
C ieeju lo tnmeii n tnp am c hns o ma fe o dcn ad eh ohr ay h e
脑梗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脑梗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f19f0f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0.png)
脑梗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近年来脑梗塞的发生几率明显上升,患者由于不同的原因,身体向大脑的供血出现异常,导致大脑组织无法正常的获取血液,从而脑细胞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会逐渐发生坏死,对神经系统及功能产生严重的损害。
脑梗塞患者的症状表现较为复杂,不同患者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有些患者症状表现轻微,甚至根本没有明显的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头晕目眩、意识模糊、失语、偏瘫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随着医学的进步,我们对于脑梗塞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治疗的效果也不断提升,而当前祖国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更为患者预后效果的提升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那么,中医和西医在治疗脑梗塞方面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两种治疗方法又如何结合应用呢?咱们今天就一起来看一下。
中西医在疾病的认识和分析上存在着各自的差异特点,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刚才我们了解了西医对于脑梗塞疾病的认识,那么中医优势如何分析脑梗塞的呢?一、中医如何认识脑梗塞?中医对于脑梗塞的认识比较早,其疾病可归之于“中风”的范畴,对其病因的认识主要包括“积损正衰”、“情志失调”、“劳倦所伤”及“饮食不节”等,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情志郁怒情志是中医理论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很多疾病的发生都和情志不舒有关,而对于脑梗塞患者来说,五内郁结、心火爆甚,会引内风而致病发,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就是由于暴怒导致肝脏受损、血气上逆所致,而长期的情绪紧张、惊悸忧思等,也会导致脑梗塞的发生。
(二)劳累过度我国古医书《素问》中认为,人体的阳气“烦劳则张”,意思就是说,在我们劳累烦扰太过的时候,阳气会处于亢奋的状态而无法收敛。
长久操劳过度的人,自身失于调养,心血消耗,就会导致病发。
(三)饮食不节肥甘醇酒食之过度,会影响脾的健运功能,湿化痰、痰生热,痰气上扰,蒙蔽清窍,最终导致患者发病。
(四)气候变化脑梗塞的发病多不受季节的限制,但和季节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气候骤变时更易发病,如入冬后天气突然变冷,寒气入侵,对血脉的正常运行导致干扰,出现“血凝位、脉不通”的情况。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54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54例](https://img.taocdn.com/s3/m/e5d072ca5fbfc77da269b149.png)
关 键 词 :脑 梗 塞 ; 中西 医结 合 ;镇 肝 熄 风 汤 d o 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r L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2 0 . 0 3 3 文章编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一 2 0 0 0 4 8 — 0 1
板 ,阿托伐他 汀调脂 、稳定斑块 ,泽沐扩容 ,脑代谢活化剂脑复康 、胞二磷胆碱 活化脑细胞等治疗, 申西医结合组在 对照组用 药基础
_
为7 8 1 % ; 中西 医 结合 组 梗 塞 后 出血 I例 ,对 照 组 梗 塞 后 出血 5 例 。 结论
率 低 ,值 得 临床 推 广 。
k ̄ h l 中草 药镇肝熄风 汤加减 。比较 两组 患者 临床疗效和脑梗塞后 出血率 。结果 中西 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 8 8 . 9 % ,对照组总有效率 采 用 中西 医 结合 疗 法 治 疗脑 梗 塞效 果 更 理 想 ,梗 塞 后 出血
1 资料 与 方 法
基本治愈 1 1 例 ,明显好转 1 9 例 ,好转 侣 例 ,总有效率为 8 8 . 9 %。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
( P<n0 5 ) 。对照组 出现梗 塞 后 出血 3例 4 %) ,中西 医 结合组出现梗塞后出血 2 例 ( 3 . 7 %) ,中西结合组的梗塞后
脑梗塞是一种 缺血性脑血 管疾病 ,是 目前 影响人类 健康 的常见疾 病之一_ 1 ] ,其具 备较 高的致残 率 ,给患者 生活造成极大 的不便 。虽 然 目前脑梗 塞的治疗 取得长足 进展 ,但该病 的致 残率仍居 高不下 ,因此脑梗塞 的治疗 仍然是 临床 医师们需 要解决 的重要课题 。我 院采 用 中西 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取得 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疗效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b492f1afa98271fe900ef965.png)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疗效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88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对其进行研究。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使用常规西医治疗)和观察组(44例,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95.45%,79.55%),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85.23±6.34)分优于对照组(68.67±6.56)分,(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总有效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梗塞;后遗症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
脑血管疾病极易复发,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2]。
研究为了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效果,选择我院收治的88例脑梗塞后遗症进行具体分析。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88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所有患者经常规检验,均确诊为脑梗塞。
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使用常规西医治疗)和观察组(44例,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脑梗塞后遗症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最小年龄为52岁,最大年龄为68岁,平均年龄为(59.16±2.3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脑梗塞后遗症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最小年龄为52岁,最大年龄为70岁,平均年龄为(59.44±2.34)岁。
比较两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数据如性别年龄、病程等指标,(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为脑梗塞患者;(2)患者自愿入组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排除标准:(1)依从性较差的患者;(2)合并脏器疾病;(3)精神障碍疾病患者;(4)癌症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17期中图分类号:R52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7-0079-01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咯血61例疗效观察向寿培*杨珊珊*胡雪梅*胡黔萍*杨家妮*刘詹*关键词:肺结核;咯血;中西医结合*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人民医院(558300)2012年7月9日收稿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在活动性和痰涂阳性肺结核患者中,咯血症状分别占30%和40%[1],出现咯血症状时,患者情绪常常较紧张,须及时予以止血治疗,2002年1月~2010年8月我科收治肺结核咯血61例,经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61例均经临床确诊的肺结核患者。
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32.5±13.6岁,其中男性41例,女性20例;Ⅱ型肺结核3例,Ⅲ型肺结核50例,Ⅳ型肺结核8例。
小量咯血(24小时咯血量小于100ml )40例,中量咯血(100~500ml )15例,大量咯血(大于500ml 或一次咯血量大于100ml )6例[2];首次咯血54例,反复咯血7例。
2疗效观察2.1参照全国统一化疗方案抗痨治疗及对症处理。
2.2对小量咯血40例患者服用云南白药0.5g/次,每隔4小时服一次,同时予氨甲环酸1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滴,1次/日,经过2~5天40例全部止血。
2.315例中量咯血患者,除按小量咯血患者常规服云南白药、静滴氨甲环酸外,予加用血凝酶(立芷血)1.0kU 静脉注射,1次/日,经过3~6天14例止血,1例疗效不佳,加用垂体后叶素18u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滴(该例患者42岁),1次/日,2天咯血停止。
2.46例大量咯血患者,除常规服云南白药、静滴氨甲环酸及静脉注射血凝酶(立芷血)外,还予垂体后叶素18~24u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滴,1次/日,其中55岁以上患者不用垂体后叶素,改用盐酸普鲁卡因250m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滴,每8小时1次,经过3~7天5例止血,1例疗效不佳,加用盐酸异丙嗪25mg 肌注,每12小时1次,地塞米松5mg 静滴,每12小时1次,3天咯血停止。
2.5对中量或大量咯血的10例患者因合并肺部继发性细菌感染,加用青霉素或头孢呋辛等抗生素治疗7~10天。
3讨论肺结核咯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急诊病症。
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暨联合应用云南白药、氨甲环酸、血凝酶(立芷血)、垂体后叶素,55岁以上患者采用云南白药、氨甲环酸、血凝酶(立芷血)、盐酸普鲁卡因综合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
个别病例不能奏效则加盐酸异丙嗪、地塞米松等非止血药物也能取得较满意疗效。
查阅文献资料:应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使肺中血管炎症消退,通透性降低而有助于止血;应用盐酸异丙嗪既能镇静,又扩张静脉,使肺循环、左心室及支气管动脉压力降低而达到止血;云南白药为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味有效止血药,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功效;垂体后叶素内含加压素,直接兴奋平滑肌,使小动脉收缩,从而减少肺循环血量并使肺血管收缩而止血;普鲁卡因具有镇静、同时有兴奋迷走神经、扩张外周血管、减少肺循环血量和降低肺循环压力作用而止血,55岁以上患者使用普鲁卡因亦能达到止血目的,从而避免了因使用垂体后叶素收缩动脉血管而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氨甲环酸、血凝酶(立芷血)为不同机制的止血药,二者合用可以达到加强止血的效果。
故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及咯血量综合运用不同的药物进行综合止血治疗,中、西医药物优势互补,达到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4.[2]朱元珏,陈文彬.呼吸病学(第1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7.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7-0079-02中西医结合用于脑梗塞患者治疗研究张占军**陕西省安塞县人民医院(717400)2012年6月12日收稿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梗塞的临床作用。
方法:将我院的80例脑梗塞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其治疗后的效果情况。
结果:基本痊愈43例,显效19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8.7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运用中借鉴。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梗塞;临床研究脑梗塞俗称为中风或者是脑卒中,大多发生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对其治疗方法各种,我院就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在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院2010年5月-2012年1月的患者,共计80例。
男45例,女35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4.64岁;病情轻型39例,中型29例,重型12例;梗死部位:基底节梗死37例,丘脑部梗死16例,多发梗死12例,皮质梗死15例。
所有脑梗塞诊断均参照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会议79内蒙古中医药的诊断标准和分型标准[1]。
所有病例均行血生化、CT 、心电图等辅助检查得到确诊,均排除其他的慢性疾病等引起的脑出血情况。
1.2治疗方法:予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
具体的是西医采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ml 配胞二磷碱0.75g+20%的甘露醇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每日1次。
外加肠溶阿司匹林片100mgqdpo 。
中医的方法主要是基础方加上辨证论治,基础方为黄芪30g 、丹参20g 、甘草5g 、葛根15g 、川芎20g 。
若血压升高,烦躁不安则加用磁石、钩藤、石决明;意识障碍者加用冰片;痰浊雍盛者加瓜蒌、陈皮、胆南星;纳呆脘闷,苔白腻加白术、冬瓜仁、薏苡仁;肝肾不足加杜仲、牛膝、何首乌。
以上方药均在辩证基础上加减,每日1剂,取汁200ml ,每日分2次服完。
共治疗1个月。
1.3疗效观察: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方法[2],着眼于语言、肌力恢复程度。
满分28分,起点分最多不超过18分。
基本痊愈:积分增加大于24分以上;显效:积分增加超过10分以上;有效:积分增加4分;无效:积分增加不足4分;恶化:病情加重积分减少或死亡者。
2结果经过随访1年,依据以上的疗效评定进行统计,基本痊愈43例,显效19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8.75%。
3讨论祖国医学以为,脑梗塞隶属于“中风”的范畴,发病的原因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加之劳逸失度,情志失畅,等诱发引起的脏腑阴阳失调,血随气逆,肝阳暴张,内风旋动,夹痰夹火,横窜经脉,从而发生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诸症。
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肾有密切的关系,病理表现为本虚标实。
而现代的医学以为,脑梗塞的基本病机为动脉粥样硬化。
硬化引起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沉淀,并参与血液凝固、纤溶和抗纤溶过程[3]。
在本方中运用黄芪、葛根、丹参等共奏活血化瘀等功效。
黄芪具有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促使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功效;丹参具有抗血栓形成提高纤溶酶活性,延长出、凝血时间,通过提高血小板内cAMP 水平抑制TXA2合成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的特性。
葛根中的葛根素具有扩张心脑血管和外周血管,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抑制ET 的形成,对缓解血管的痉挛,减少自由基的运用有明显的效果[4]。
川芎具有降血压血脂,抑制血栓形成的功效,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要药。
而甘露醇是组织脱水剂,现在一般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水肿,具有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形成的功效,是急性脑梗塞的首选药物。
胞二磷碱则可有效的改善脑梗塞后的意识情况,对促进脑卒中患者的上肢的功能恢复和保护大脑的功能,促进苏醒等有明显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正是切中病机,中西医的药物结合共同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斑块的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
且中医治疗的副作用低,价格便宜,两者的结合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1]朱天民,孙宏.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思路与方法[J].中医杂志,2004,45(5):384-385.[2]刘香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157-1157.[3]朱明珍.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8,28(12):891.[4]LUO Ben-yan,CHEN Zhi,CHEN Feng et al.Study of apolipoprotein E genetic polymorphism in patients with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 -farction[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2003,4(6):749-752.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7-0080-01小儿肾病综合征从三焦论证刘子厚*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中医药论治*和林县蒙中医医院(013650)2012年6月14日收稿肾病综合征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西医治疗大多数采用激素的方法,副作用大,激素减量反跳难撤,是儿科整治的难点病症,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近几年,我们用中医药辨证论治从三焦入手调畅气机补肝益肾,取得满意疗效。
1病因病机和治则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和病机分为正虚和邪实两方面,本着扶正祛邪的法则,中医治病要因人因地因时治宜,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体质多为湿热偏胖,加之外邪侵入,化热伤津,脾肾俱虚,气机不利,不能正常之行气血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本综合征治疗重在调理三焦、上焦、心肺运行气血,中焦脾胃运行水谷,下焦肝肾排邪,益精,共同升清降浊,保肾防变之功效。
2典型病例患者男11岁,学生,患者肾病综合征4年,现症见面色苍白,体形肥胖,头晕乏力,呕恶纳差,小便量少,下肢轻度浮肿,舌质淡白,苔白略腻,脉玄滑,尿常规:蛋白+++,红细胞+,血压110/80mmHg ,肌酐7.6mmol/L ,血脂2.24nmol/L,中医诊断:水肿,湿热内蕴,西医诊断:肾病综合征,治疗以清热利湿,健脾益肾,方用五苓散合五子补肾汤加减:猪苓6g 、茯苓10g ,炒白术10g ,泽泻5g ,白茅根10g ,枸杞6g ,覆盆子6g ,菟丝子6g ,车前子10g ,赤芍6g ,土茯苓15g ,知母10g ,每日1剂,水煎服,大枣3枚为引,1个月为1个疗程,二诊尿蛋白已控制,诸症都好转。
3体会正确的辨证论治,通调三焦气机,保护肾气,活血化瘀,调理脾胃功能,促进肾脏毒物排泄,是治疗的关键所在;这样可致上焦心肺气血运行通畅,中焦脾胃为气血运行的枢纽,下焦肝肾膀胱是邪毒外泄的途径,故《景岳全书·肿胀》曰:“凡水肿虚证,乃脾胃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故其制在脾,今肺虚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水无所制而妄行”,可见通调三焦辩证施治小儿肾病综合征,要从三脏整体论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