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乡下人家》教案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乡下人家》教案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1f40cf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2.png)
缀《乡下人家》教案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理解乡下人家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乡下生活的兴趣。
2.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乡下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2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农民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1.1理解乡下人家的生活方式。
1.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乡下人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2.朗读课文2.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习生字词3.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4.理解课文内容4.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5.小组讨论5.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乡下人家的生活方式与城市家庭有什么不同?5.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6.角色扮演6.1教师分配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6.2学生扮演角色,展示乡下人家的生活场景。
7.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作业设计1.家庭作业1.1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1.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段关于乡下人家的日记。
2.课堂作业2.1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乡下人家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不够,部分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不够自然等。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21乡下人家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21乡下人家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7f977c9dc8d376eeafaa3107.png)
21、《乡下人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片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
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感受并体会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课堂设计:
1、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
感受。
字音是(拼读),字义是,字形特点是,可
组词为。
评价句式(课件出示):
任务二:
朗读全文,力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默读课文找一找,试着给这些风景画取一个漂亮、顺口的名字。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4e561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1b.png)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乡下人家》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意在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自然、质朴的田园生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文章语言清新,富有生活情趣,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教学思路《乡下人家》是第六组课文的第一篇文章,本文一读课题,眼前就不由自主地呈现出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
然而,对从未或者是极少接触农村生活的城市孩子来说,让他们体会本文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有难度。
因此,本课教者为学生营造一个情境,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以文本为媒介,教师为引导,借助文本训练学生说的能力,通过教师引导、个人自学、小班交流、大班展示等途径,引导学生通过向别人介绍一处乡村风景,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学习目标1、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乡下人家的美好景物,加上小标题。
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感受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
3,体会作者善于抓住最平凡事物、最普通的场景来描写乡村生活特点的写法。
4、学习作者对动植物生动形象的拟人化描写。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选择一个自然段进行学习,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并具体说说自己的体会。
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美。
五、教学准备教师1.认真研读教材。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熟读《乡下人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六、教学流程以读为基础,以语言训练为导向,以引导、点拨为手段,以练说为重点。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2ed010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2.png)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棚架风趣装饰鸡冠花大丽菊鲜嫩)同桌互相批改。
全对的画个五角星奖励自己。
师:上节课,通过学习我们欣赏了乡下人家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还记得那这些画面留给作者什么样的感受吗?(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师:是的,(板书独特迷人)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文字中,去感受这份独特、迷人的美。
来,默读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拿起笔,在让你感受到独特迷人的句子下边,画上波浪线,简单批注你的感受。
师:好,同学们你划了哪些句子,你的感受是什么?(真会体会)师:这句话还有谁想来谈谈自己的感受的?好,让我们共同读读这一句,乡下人家是用什么装饰的?(青、红的瓜。
)这些装饰怎么样?(别有风趣)什么意思?特别的趣味。
师:哎,那么乡下人家的装饰别有风趣在哪儿呢?请你们联系这个自然段的一、二两句话来说一说,看看别有风趣在哪儿?师:谁来说说?生1:我们一般都是住在比较大的房子里,可是乡下人家住在一个小院里,房子很小。
师:嗯,房屋很小,但是———但是它们却腾出一片空地来,在屋前的草地上种了好多花。
师:是呀。
这些花怎么样了?你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3: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
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师:这样的装饰师是别有风趣的。
还有补充吗?你说。
生5:因为我们住的房子,一般都把装饰放在门前,而他们却把那些装饰、那些瓜都挂在了房屋上。
师:是呀。
同学们,请想象一下:青、红的瓜,构成了乡下人家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春天来了,你仿佛看见棚架上……怎么样?你说。
生6:结出了很多嫩绿的芽。
师:哎呀,夏天到了,棚架上……(指名说)棚架上结出了小瓜。
师:秋天到了呢?秋天到了,这些小瓜就成熟了。
师:同学们,你看,这些装饰它从开花到结果慢慢地在成长,在变化,它们是有……有什么啊?(生命)师:是的。
乡下人家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乡下人家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7dab19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0.png)
乡下人家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乡下人家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1 篇【学习目标】1、认读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风情,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读熟课文,回忆曾经经历的乡村生活。
【教学时间】两课时(本次讲授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多数生活在农村,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乡下。
你们虽然长期居住在乡下,可能对乡下的生活司空见惯但却熟视无睹。
那么,现在请同学们用心地回想一下,组织好语言说说你了解到的乡村生活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谈)2、从大家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可以看出乡村的美丽风景深深地吸引着你们,再让我们去看看吧!3、(播放风景的图片)看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谈感受。
4、老师童年的时候也生活在乡下,与大家感同身受,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乡下人家的课文。
5、板书课题:乡下人家二、检查预习情况(一)出示词语1、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如果有读错的字音,请其他同学纠正,正音后全班齐读两遍。
2、全班齐读。
(二)出示含有多音字的词语:鸡冠花结出1、这个词语中有个字不好读,谁能读好?2、指名读,开火车读,纠正读音。
(“冠”读一声,在这个词中指帽子或形状像帽子的东西的意思;“结”读一声是指植物生长结出果实)3、齐读两遍。
(三)出示含有多音字的句子(区分“场”的不同读音)1、现在增加难度了,把字放到句子里了,你能读准吗?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交流。
《21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篇[修改版]
![《21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4d37a3ad02de80d4d840fe.png)
第一篇:《21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1乡下人家》第一课时详案一、导入。
1、师:同学们,课前我们来欣赏几幅图片(播放乡村风景幻灯图,配轻音乐,师描述:让我们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农家小院,看到了这样的风景——)2、谈体会。
师:这些风景如何?想去看看吗?3、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陈醉云爷爷,走进乡下人家吧!4、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感知。
1、师:赶紧大声地去读一读这篇课文吧,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情况:(1)小老师带读词语,随机正音。
(师:课文里出现了许多生字词,老师挑出了几个,我请同学来带读,注意听,如果他读对了,就请大声跟他读一遍。
)(2)出示“场”字两种读音,指出多音字,带读,生齐读。
(3)师:课文里的多音字多着呢!我们再来看看,谁来读?(鸡冠花、结出、率领)指名读,并说说另一个读音。
3、指导书写“率”字。
(1)课件出示:“率”,学生说注意之处。
(师:这个率字也是要求会写的字,同学们,你觉得在书写时我们要注意哪些笔画?)(2)师边说顺口溜边范写。
(师:这么多的笔画呀!为了记住它,老师给它编了个顺口溜,仔细听,认真看:一点一短横,撇折撇折点,先中间,后两边,大大十字写下边。
)(3)同桌互评,觉得同桌写得好的请举举手。
师:希望呀,课文里的其他生字,我们也能像这样,一笔一画地把它给写好。
三、再读课文,学习概括,理清脉络。
师:现在,就让我们把字词送回课文当中。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描绘了乡下人家哪里的什么风景呢?(2)师:第一自然段让你看到了乡下人家哪里的什么风景呢?(3)指名说,补充,板书。
(师:老师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下。
板书:屋前瓜架)(4)师:那后面的段落让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自己也试着用一些词语来归纳。
(5)交流。
(板书:门前鲜花、屋后竹笋、鸡鸭觅食、门前晚饭、月夜梦乡)(6)学习最后一段。
(师:看,乡下人家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c56cf1eaef8941ea66e0532.png)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乡下人家》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1课。
课文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体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一读课题,眼前就会不自主地表现出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
不过作者的选景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空间的转换,季节的交替和时间的流逝。
展示了乡下特有的宁静、质朴、悠闲、的美。
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法与过程,但此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身边的景物不太注重。
课文中的平凡景物、普通场面,他们司空见惯,觉得平凡无奇,不能深入体味文中的意境。
教学理念:教学中利用白板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通过设计任务——拍摄《美丽的校园》视频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完成《拍摄指南》引导学生理清文章顺序,积累语言,积累写作经验。
教学目标:1、理解5个生字、会读14个生词。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写作顺序,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4、学习第一幅画面,做好批注。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第一幅画面,做好批注。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从空间、时间上交叙述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进入美丽的乡村。
1、上课前,给同学们带来一段视频。
(课件播放《乡下人家》视频。
)2、交流感受:这乡村风光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3、金灿灿的菜花、绿油油的麦田、流淌的小河、竞相开放的桃花梨花、扑鼻的花香、温情的小院别有风情的瓜架、悠闲的鸡鸭。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乡下。
这段视频把美丽的乡村风光记录了下来。
如果模仿作者陈醉云的作品,我们自己也能拍出《美丽的校园》,同学们想试试吗?4、先别急,要是想拍好,就要先认真阅读课文,学习陈醉云的表达方法。
二、初读课文,感知乡下画面美。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文档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143383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1.png)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文档《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文档《农村家庭》第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情绪化地阅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引导学生品味优美的语言,积累精彩的句子。
[教学要点]1、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片断。
2.理解课文内容,亲近农村人民,感受田园诗,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导提问1、出示古诗《过故人庄》读一读,说说诗所描绘的意境:总结:诗中描绘的是一幅非常朴实的田园风景画。
诚挚亲切的友情,典型农家生活场景,熔自然美、生活美、友情美于一炉,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
2.你想看看孟浩然描绘的乡村是什么样子吗?我们一起去旅游吧!(在音乐声中欣赏乡下人家特色的画面)3、导入:这种自然、美丽、宁静的乡村风光,用文字来描绘,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让我们和作家陈作云一起学习第1页乡村居民。
(黑板写作题目)一起读题目。
2.第一次阅读课文,并感觉它是一个整体。
1.学生默读课文。
要求:⑴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⑵你对乡下人家有什么样的感觉?(3)作者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使用-将其拉出。
2.师生沟通:⑴ 检查单词的学习情况。
(2)说出你的感受。
(3)找到中心句子。
①“独特、迷人”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②齐读句子。
作者描述的乡村生活非常美好。
通过阅读,生动友好的画面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让我们进入课文,感受和品味美。
三、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1、合作学习,感受美:(1)作者用短句写了当天的哪些照片?(2)图片: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第2页河中鸭嬉戏⑶ 在同一张桌子上仔细阅读课文:你最喜欢哪幅画?试着解释你的理由并找出相关段落。
读得漂亮。
2.逐屏分析:(由学生挑选喜欢的,相机出现,理解)画面一:屋前搭瓜架⑴看图片,想象说话:这个美丽的颜色似乎告诉我们什么?⑵这里有一句话很难,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看你能想到什么?“绿色和红色的瓜果、绿色的藤蔓和树叶构成了一种有趣的装饰,比一对蹲在高楼门前的石狮或两根旗杆要可爱得多。
21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1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35937da98271fe910ef950.png)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
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
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能根据情景仿写拟人句。
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画,导入课题(课件出示图画)同学们,你知道这几幅画面都是描写什么地方的景色吗?(乡村田园风光)对了,今天,我们随着陈醉云爷爷一起走进这诗情画意的乡下人家,去领略我们乡村生活的美景。
(板书课题:21 乡下人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带着要求自读课文。
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100,让我们轻声读读课文,欣赏乡下的美景。
在读书前,老师先提两点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找一找,画一画,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请用“——”画出句子。
好,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
(二)检测自学,适时纠错好,同学们已读完课文了,下面老师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自学生字情况。
1、出示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檐饰冠捣谐指生带读、开火车读、齐读,教师纠正读音。
2、出示14个会写的生词。
(1)指生带读、开火车读、齐读,教师纠正读音。
(2)给多音字组词:冠率结(课件出示多音字组词)(3)注意易写错的字:率、瞧(提醒左右结构),老师范写,学生在生字本上写一遍。
(三)品读句子,找出中心句1、作者在文中用哪一句话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课件出示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通过读书归纳,我们把一篇原本很长的课文,读成了一句话,这就是文章的——(中心句)。
齐读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课件出示句子)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概括并赞美了乡下人家美丽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同时表达了作者喜爱的感情。
)(2)你认为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什么?(板书:独特迷人)理解“独特”和“迷人”的意思?平时我们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近义词、拆字法等)请你选择适当的方法来理解。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e156c6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18.png)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随__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课前我们听了《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这首歌,下面你们看老师又带来了什么好礼物(出示乡村风光图片)看这画面,听这音乐,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对,这是乡下。
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泥土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鸣唱;在碧绿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鸭鹅。
真是太美了!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陈醉云一起走进乡村生活,走进这平凡的农家小院,去领略田园生活的美好。
(板书课题)2、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的哪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谁来读读?(出示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②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
)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吧。
二、讲读1、那么,作者都写了哪些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谁来说一说2、交流。
这么多美丽的场景,咱们尝试着把它们写成一首小诗吧。
出示填空: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乡下人家美。
(二)多美的乡村呀!请选中你最喜欢的画面,尽情发挥,呆会把它美美地读给同学们听听。
1、屋前搭瓜架哪位同学被屋前的瓜架给吸引了?请你读出来给同学们听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乡下人家》第一课时详案一、导入。
1、师:同学们,课前我们来欣赏几幅图片(播放乡村风景幻灯图,配轻音乐,师描述:让我们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农家小院,看到了这样的风景——)2、谈体会。
师:这些风景如何想去看看吗3、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陈醉云爷爷,走进乡下人家吧!4、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感知。
1、师:赶紧大声地去读一读这篇课文吧,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情况:(1)小老师带读词语,随机正音。
(师:课文里出现了许多生字词,老师挑出了几个,我请同学来带读,注意听,如果他读对了,就请大声跟他读一遍。
)(2)出示“场”字两种读音,指出多音字,带读,生齐读。
(3)师:课文里的多音字多着呢!我们再来看看,谁来读(鸡冠花、结出、率领)指名读,并说说另一个读音。
3、指导书写“率”字。
(1)课件出示:“率”,学生说注意之处。
(师:这个率字也是要求会写的字,同学们,你觉得在书写时我们要注意哪些笔画)(2)师边说顺口溜边范写。
(师:这么多的笔画呀!为了记住它,老师给它编了个顺口溜,仔细听,认真看:一点一短横,撇折撇折点,先中间,后两边,大大十字写下边。
)(3)同桌互评,觉得同桌写得好的请举举手。
师:希望呀,课文里的其他生字,我们也能像这样,一笔一画地把它给写好。
三、再读课文,学习概括,理清脉络。
师:现在,就让我们把字词送回课文当中。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描绘了乡下人家哪里的什么风景呢(2)师:第一自然段让你看到了乡下人家哪里的什么风景呢(3)指名说,补充,板书。
(师:老师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下。
板书:屋前瓜架)(4)师:那后面的段落让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自己也试着用一些词语来归纳。
(5)交流。
(板书:门前鲜花、屋后竹笋、鸡鸭觅食、门前晚饭、月夜梦乡)(6)学习最后一段。
(师:看,乡下人家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那这些画面留给作者怎样的感受呢请找一找文中的句子)齐读。
(课件出示)师:同学们,通过读书归纳,我们把原本很长的一篇课文读成了一句话,这个句子,不仅是作者对乡下人家的感受,它还是全文的总结。
那么,你能不能抓住这个句子里的一些关键词,来说一说作者对乡下人家的感受(7)指名说,理解:独特(与众不同)、迷人(吸引人)。
(8)师小结:哦,我明白了,乡下人家最大的感受是独特、迷人。
(板书)四、品读感悟第一自然段。
师:孩子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中,从作者的语言文字中,去感受这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
1、默读第一自然段。
要求:在让你感受到独特、迷人的句子下画上——,还可以旁边写上你的感受,也就是做批注,这也是读书的好方法。
2、交流句子。
A、当花儿落了的时候——可爱多了。
(1)指名读句子,谈体会。
(2)出示句子,齐读。
(师:谁对这个句子有相同的感受那就带着这样的感受齐读一遍。
)(3)师读句子。
(师:嗯,真好,我也想来读一读。
请你认真听听,看看老师抓住了哪个关键词来读的)(4)指名说:别有风趣的意思。
(5)文中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自由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6)为什么会是别有风趣的呢学生说一说。
(7)师出示课件:石狮子、大旗杆,学生说感觉。
再出示棚架图,说感觉(重点在色彩的对比上)。
(8)师:作者这样写,是用了什么方法呢是呀,和石狮子、大旗杆一比,乡下人家屋前的这些色彩艳丽的瓜和叶显得可爱多了。
现在,就让我们对比着读读这个句子,好好体会体会。
师生合作读前、后半部分。
(对比读)(9)指名联系实际说说瓜的变化。
(师:抓住颜色,我们体会到了这些装饰的别有风趣。
那这些狮子和旗杆立在那儿,会动吗而我们的瓜会变吗)(10)联系上文,找出相关语句说明变化。
(师:其实,作者已经在文中向我们交代了这一生长过程。
你能找出一些语句中去体会这种变化吗)(11)师小结:是呀,乡下人家的瓜、藤和叶生机勃勃,比那高楼—引读。
师:难怪作者要这样赞叹,一起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五、总结归纳铺垫下文(对照板书)同学们,乡下人家的美景,又何止这些呢下一节课,我们还继续用这种“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细细体会”的方法,去学习后面的课文。
六、作业。
师:这些美景,作者是通过语言描写出来的,就让我们做个有心人,把文中你认为优美的句子摘抄在纸上。
板书:21 乡下人家屋前瓜架率门前鲜花屋后竹笋鸡鸭觅食独特、迷人门前晚饭月夜梦《21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教材分析:《乡下人家》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专题是“乡村生活”。
随着课文的描述,展现了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一幅幅生动活泼的乡村图景,体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解决多音字以及“率”的笔画笔顺;2、要求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理解第一自然段的重点句子;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分析理解重点词句,品味优美语言,感受乡村的迷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体会乡下人家的美丽风景,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2、从课文优美的语言中,感受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重点指导生字“率”的书写;2、引导学生学会概括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在看似平淡的文字中读出美感,感受语言表达魅力,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策略:1、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以生为本,先学后教。
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信息。
教学准备:课件一、导入。
1、配轻音乐,播放乡村风景图。
2、谈体会。
3、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设计意图:以歌曲导入,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进入后面课文的学习。
这样,为后面体验乡村生活自在安逸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
同时,放松心情,有助于学习。
)二、初读感知。
1、学生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情况:(1)小老师带读词语,随机正音,。
(2)区分“场”字两种不同的读音,指出多音字。
(3)学习另外三个多音字:冠、结、率。
3、指导书写“率”字。
(1)师边说顺口溜边范写“率”。
(2)学生书写。
(3)同桌互评。
(设计意图:挑出重点字、词呈现,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既可扫除字词的障碍,又可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寓教于乐。
)三、再读课文,学习概括,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想:课文描绘了乡下人家哪里的什么风景呢2、指名说,补充,小结板书。
(板书:屋前瓜架)3、学生自己试用词语归纳。
4、交流汇报。
5、小结板书。
6、学习最后一段。
(课件出示)7、指名说关键词,理解:独特、迷人。
8、师小结板书:独特、迷人。
(设计意图:由扶到放,教给学生方法,再让学生自学,自己汇报,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品读感悟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
要求:在让你感受到独特、迷人的句子下画上—,还可以在边上写上你的感受。
2、指名读句子,谈体会。
3、交流句子。
“当花儿落了的时候——可爱多了。
”(1)指名读句子,谈体会。
(2)出示句子,齐读。
(3)师读句子,引出“别有风趣”。
(4)指名说:别有风趣的意思。
(5)文中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自由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6)为什么会是别有风趣的呢学生说一说。
(7)师出示课件:对比说感觉。
(8)指出对比写法。
师生合作读前、后半部分。
(对比读)(9)指名联系实际说说瓜的变化。
(10)联系上文,找出相关语句说明变化。
(11)引读。
(12)回扣中心句,齐读。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由学生谈体会,先学后教,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细细体会的学习方法。
)五、总结归纳铺垫下文小结学法,为后文学习做铺垫。
(设计意图:总结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线路,引出学习课文的方法,为下节课做铺垫。
)六、作业。
摘抄文中优美的句子。
板书:21 乡下人家屋前瓜架率门前鲜花屋后竹笋鸡鸭觅食独特、迷人门前晚饭月夜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