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基本原理教材
软件工程专业书籍
软件工程专业书籍
1.《软件工程导论》(原书第十版)。
该书从软件工程的历史、概念、原则及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包括
软件开发流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测试、项目管理等内容。
2.《软件工程——现代方法》(第四版)。
该书介绍了软件工程及其发展的背景、概念、过程、方法和工具,并
重点阐述了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构建和软件测试等方面的内容。
3.《软件工程——分析与设计》(第二版)。
该书从需求分析、系统建模、面向对象设计、软件设计模式等方面介
绍了软件工程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同时也讲述了如何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
计思想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
4.《软件构造》(第二版)。
该书是针对软件构造领域的一本经典教材,介绍了如何进行软件测试、代码重构、软件配置管理、软件过程改进等方面的工作。
5.《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第七版)。
该书通过案例形式介绍了软件工程实践者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方法、质量评估和度量、面向用户的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等
方面。
6.《软件工程管理》(第六版)。
该书介绍了软件工程项目的管理方法,包括需求管理、配置管理、业务规划、风险管理、项目人员管理和项目质量管理等方面。
同时,也详细讲述了敏捷软件开发和迭代式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管理策略。
7.《代码大全》(第二版)。
该书是一本关于软件代码质量的经典著作,介绍了如何编写高质量的代码、如何优化代码性能和可读性等方面的技巧。
适合软件开发人员、软件工程师和软件项目经理阅读。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软件工程英文名称:SoftwareEngineering课程编码:U223C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总学时:48学时(含实验IO学时)总学分:3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方向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原理,数据结构开课系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它是一门指导计算机软件系统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学科。
软件工程学是用以指导软件人员进行软件的开发、维护和管理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用的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各领域的发展动向;开发软件项目的工程化的方法及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等。
使学生掌握开发高质量软件的方法,以及有效地策划和管理软件开发活动,为今后从事软件开发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软件开发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1章软件工程概述了解软件工程的产生和发展、软件危机的原因,知道如何消除软件危机。
明白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知道软件工程中包含的领域范围重点:软件危机的产生和消除方法第2章软件过程软件与软件生命周期任务,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基本开发模型,软件开发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掌握软件生存期模型,软件开发模型方法介绍。
重点:软件与软件生存期,软件开发过程模型难点: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第3章结构化分析掌握软件需求获取的方法、软件需求工程的任务、软件需求的原则、主要的需求分析方法;需求工程的基本活动、需求的有效性验证、需求变动管理、需求规格说明;建立结构化分析的三种模型;三种模型对应的描述方法:E-R图,数据流图,状态图。
掌握分层数据流图、数据词典和加工逻辑说明的基本构造方法。
重点:软件需求获取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分析建模方法难点:结构化分析建模方法第4章结构化设计理解软件结构化分析与结构化设计的映射关系,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
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软件工程是一门涉及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学科,它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和工具,提高软件的质量,保证软件项目的成功实施。
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是软件工程师必备的知识体系,以下是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的介绍。
一、软件生命周期管理软件生命周期是指从软件项目的规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到运行和维护的整个过程。
软件生命周期管理是软件工程实践的基础,它通过阶段划分、活动规划和质量保证等手段,确保软件项目按时交付、质量可控。
二、需求工程需求工程是软件工程的第一步,它涉及对用户需求的收集、分析、规范和管理。
在需求工程中,软件工程师需要与客户密切合作,确保设计和实现的软件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三、软件设计原理软件设计是指将需求转化为可执行的软件系统的过程,软件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软件设计原理包括模块化、高内聚低耦合、迪米特法则等,这些原理帮助软件工程师设计出结构清晰、易于维护的软件系统。
四、编码与测试编码是将软件设计转化为可执行代码的过程,测试是验证代码是否符合需求和设计的过程。
在编码和测试阶段,软件工程师需要熟悉编程语言、掌握良好的编码风格,同时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各个层面的测试工作。
五、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保证是软件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包括质量规划、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等方面。
软件工程师需要通过制定质量计划、进行代码审查、进行性能测试和安全漏洞扫描等手段,确保软件系统的质量符合要求。
六、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是指对软件项目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软件工程师需要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制定时间表和风险管理来确保软件项目的成功实施。
七、软件配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是对软件开发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变更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
软件工程师需要使用版本控制工具和配置管理工具,对软件的开发、测试和发布进行管理,确保软件版本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软件工程课件(全)
03
识别项目中的关键路径,确保项目按计划进 行
04
及时调整项目计划,应对项目变更和不确定 性
风险管理策略制定
识别项目中的潜在风险, 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 资源风险等
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和措施,如风险规避、减 轻、转移和接受等
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 度,制定风险优先级列表
监控风险状态,及时调整 风险管理计划
质量改进
根据质量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如优化性能、增强安全性等。
经验教训总结
对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形成经 验教训,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
06
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
项目计划制定与监控
01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项目目标、范围 、时间表、资源需求、成本估算等
02 设立项目里程碑,对项目进度进行阶段性监 控
开发方向。
持续集成和测试
03
迭代增量模型强调持续集成和测试的重要性,以确保每个迭代
周期都能交付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03
需求分析与管理
需求获取与整理
确定需求来源
与客户、利益相关者、业务领 域专家等进行沟通,收集原始
需求。
需求分类
将收集到的需求按照功能、性 能、安全、易用性等方面进行 分类。
需求筛选
去除重复、模糊、不切实际的 需求,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可 行性。
处理变更请求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接受变更请求,并 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
跟踪和验证变更
对实施的变更进行跟踪和验证,确保变更的 正确性和完整性。
04
系统设计与实现
系统架构设计
分层架构
将系统划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实现高内聚、 低耦合的设计。
软件工程基本原理
1983年IEEE给软件工程旳定义:“软件工程是开发、 运营、维护和修复软件旳系统措施。” 强调“系统措施” 不是“个人技巧”。
计算机软件发展旳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特点,阶段 程序设计
程序系统
软件工程
软件所指
主要程序设计 语言
软件工作范围
需求者
程序
汇编及机器语 言
程序编写
程序设计者
程序及阐明书 高级语言 设计和测试
少数顾客
程序、文档、 数据
软件语言*
整个软件生命 周期
市场顾客
开发软件旳组 织
软件规模
个人 小型
开发小组 中、小型
详细旳说:主要有下列某些体现: 1、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旳估计经常很不精确; 2、顾客对已完毕旳软件系统不满意旳现象经常发生; 3、软件产品旳质量经常靠不住; 4、软件经常是不可维护旳; 5、软件一般没有合适文档资料; 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中所占旳百分比逐年 上升; 7、软件开发旳生产率提升旳速度,既跟不上硬件发展旳 速度,也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普及进一步旳趋势。
1、软件不同于硬件:它是计算机系统中旳逻辑部件, 在写出程序代码并在计算机上运营之前,软件开发过程旳进 展情况较难衡量,软件开发旳质量也较难评价,所以管理和 控制软件开发过程相当困难。
2、软件在运营过程中不会因使用时间过长而被用坏, 假如运营中发觉错误,很可能是遇到了一种在开发时期引入 杂在测试阶段没能检测出来旳故障,所以软件维护一般意味 着改正或修改原来旳设计。
软工学习资料推荐
软工学习资料推荐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是一门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去构建、运行、维护和管理软件的学科。
对于软件工程学习者来说,掌握优质的学习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软件工程的理论和实践,提升我们的编程能力和项目管理技巧。
本文将向广大软工学习者推荐一些值得阅读的软工学习资料。
一、软件工程导论1. 《软件工程导论》(Introduction to Software Engineering)- Ian Sommerville这本书是软件工程学习的经典教材,已经成为了许多大学软工专业的教材之一。
作者通过清晰简洁的语言,详细介绍了软件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软件开发过程、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等。
它不仅适合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也适合其他对软工感兴趣的读者。
2. 《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Software Engineering: A Practitioner's Approach)- Roger S. PressmanPressman的这本书是软件工程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对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和剖析。
书中包含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软件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
二、软件需求工程1. 《软件需求工程》(Software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Karl Wiegers、Joy Beatty这本书主要介绍了软件需求工程的理论和实践。
作者通过大量的示例和案例,详细讲解了如何正确地进行需求分析和需求管理,以及如何定义和验证软件需求。
对于从事软件需求工程的工程师和项目经理而言,这本书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好资料。
2. 《需求工程:基础》(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Fundamentals)- Klaus Pohl、Chris Rupp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需求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帮助读者全面理解需求工程的整个过程。
软件工程第01章
教学目的:1. 了解软件、软件危机等概念2. 掌握软件工程的定义、原理、目标和原则教学重点:软件工程的定义、原理、目标和原则教学难点:软件工程的目标和原则第一章软件与软件工程1.1 软件(Software)1.1.1 软件与软件的组成程序设计语言三种类型:1.机器语言、汇编语言:依赖于机器,面向机器2.高级语言:独立于机器,面向过程或面向对象3.面向问题语言:独立于机器,非过程式语言(4GL)文档(document)—一种数据媒体和其上所记录的数据。
文档记录软件开发活动和阶段成果,具有永久性,可供人或机器阅读。
文档可用于专业人员和用户之间的通信和交流;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运行阶段的维护。
1. 软件的特点软件是逻辑产品,硬件是物理产品。
特点:(1)软件开发更依赖于开发人员的业务素质、智力、人员的组织、合作和管理。
软件开发、设计几乎都是从头开始,成本和进度很难估计。
(2)软件存在潜伏错误,硬件错误一般能排除。
(3)软件开发成功后,只需对原版进行复制。
(4)软件在使用过程中维护复杂:1)纠错性维护—改正运行期间发现的潜伏错误;2)完善性维护—提高或完善软件的性能;3)适应性维护—修改软件,以适应软硬件环境的变化;4)预防性维护—改进软件未来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5)软件不会磨损和老化。
2. 软件的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软件开发处于个体化生产状态。
在这一阶段中,软件还没有系统化的开发方法。
目标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时空效率上。
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
软件开发已进入了作坊式生产方式,即出现了“软件车间”。
软件开发开始形成产品。
到20世纪60年代末,“软件危机”变得十分严重。
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
软件开发进入了产业化生产,即出现了众多大型的“软件公司”。
在这一阶段,软件开发开始采用了“工程”的方法,软件产品急剧增加,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关于软件工程的书
关于软件工程,有几本经典的书籍值得一读:
1. 《代码大全(第二版):软件构建之实践指南》:该书由著名IT畅销书作者史蒂夫·迈克康奈尔(Steve McConnell)所著,几乎每一个程序员都曾拜读过此书。
它对软件构建进行了全面分析,逻辑严密,主要涵盖软件设计、编码、调试以及测试等主题。
对于有一至三年专业编程经验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尤其值得阅读。
2. 《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该书由美国软件工程协会(ACM)推荐为软件工程课程的教科书,重点介绍了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和现代的敏捷开发方法。
3. 《人月神话》:该书是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领域的经典著作,作者布鲁克斯(Frederick P. Brooks)在书中探讨了软件开发和维护中的一些核心问题,如人员与任务的配合、人与机器的局限性等。
4. 《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该书介绍了敏捷开发方法的核心原则和实践,包括极限编程、Scrum等。
它提供了对敏捷方法的深入理解,并帮助读者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些原则。
5. 《测试驱动开发》:该书主要介绍了测试驱动开发(TDD)的方法论和实践。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如何编写高质量的单元测试,并通过测试来驱动软件开发。
6. 《代码整洁之道》:该书介绍了编程的整洁之道,强调编写清晰、易于理解和维护的代码。
它涵盖了编程风格、命名规范、注释、函数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以上书籍可以帮助你深入了解软件工程的理论和实践,提升编程技能和项目管理能力。
软件工程师必读教材推荐
软件工程师必读教材推荐在如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软件工程师是一个备受追捧的职业。
他们的工作涉及到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复杂的软件系统,因此需要持续学习和充实自己的知识库。
本文将向大家推荐一些广受好评的软件工程师必读教材,帮助读者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1. 《软件工程》(Ian Sommerville)《软件工程》是一本经典教材,由英国计算机科学家Ian Sommerville撰写。
本书全面阐述了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内容包括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等。
该书内容详尽且易于理解,适合作为软件工程的入门教材。
2. 《代码大全》(Steve McConnell)《代码大全》是一本著名的软件工程书籍,由Steve McConnell撰写。
该书主要讲解了编写高质量代码的原则和技巧,包括命名规范、代码风格、错误处理、测试等方面。
此外,该书还介绍了代码重构及性能优化的实践方法。
对于想要提高代码质量和编程技能的软件工程师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材。
3. 《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Erich Gamma等人)《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是四位计算机科学家(Erich Gamma、Richard Helm、Ralph Johnson和John Vlissides)合著的一本经典著作。
该书详细介绍了23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包括工厂模式、单例模式、观察者模式等。
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设计模式,软件工程师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开发可重用、可扩展的软件系统。
4. 《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Robert C. Martin)《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由著名软件工程师Robert C. Martin撰写。
本书介绍了敏捷开发的原则、实践和模式,深入讲解了敏捷软件开发的流程、工具和技术。
对于致力于提高软件交付效率和质量的软件工程师来说,该书是一部不可或缺的指南。
5. 《人月神话》(Frederick P. Brooks Jr.)《人月神话》是一本软件工程经典之作,由Frederick P. Brooks Jr.撰写。
软件工程ppt课件完整版
使用缺陷管理工具对缺陷进行 跟踪,确保每个缺陷都得到处 理。
缺陷修复
开发人员对缺陷进行分析并修 复,然后提交给测试人员进行 验证。
回归测试
对修复后的缺陷进行回归测试 ,确保修复没有引入新的缺陷
。
质量评估与改进
质量评估
定期对软件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功能 、性能、安全等方面。
过程改进
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持续改进,提高开发效 率和软件质量。
,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模块化开发
02
采用模块化开发方式,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模块进行开发,提
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错误处理
03
对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处理,包括异常捕获、日
志记录和错误提示等,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5 测试与质量保证
测试类型及方法
功能测试对软件产品的各项功 进行验证,确保符 合需求和设计。
同时引入了风险管理机制。
螺旋模型的主要阶段包括:制 定计划、风险分析、工程实施
和客户评估。
螺旋模型的优点在于其强调风 险分析和迭代开发,能够及时 发现并解决问题,降低项目风 险。
螺旋模型的缺点在于其需要较 高的项目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且可能因为过度关注风险而 忽略其他重要因素。
敏捷开发模型
敏捷开发的主要实践包括:短周期迭代开发、 持续集成、持续交付和自动化测试等。
水平。
04
迭代增量模型的优点在于其能够逐步增加系统功能和 性能,降低项目风险,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 题。
03 需求分析与管理
需求获取与整理
确定需求来源
与客户、利益相关者、业务领域 专家等进行沟通,明确需求背景
和范围。
软件工程完整PPT课件
2021/3/9
10
④局部化。要求在一个物理模块内集中逻辑上相互关联 的计算资源,保证模块间具有松散的耦合关系,模块 内部有较强的内聚性,这有助于控制解的复杂性。
⑤确定性。软件开发过程中所有概念的表达应是确定的、 无歧义且规范的。
⑥一致性。包括程序、数据和文档的整个软件系统的各 模块应使用已知的概念,内外部接口应保持一致,系 统规格说明与系统行为应保持一致。
2021/3/9
14
2. 需求分析方法 常见的需求分析方法有:
①结构化分析方法。 ②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2021/3/9
15
2.2结构化分析方法
(1)关于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实质是着眼于数据流,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建立系统的处理流程,以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为主要工具,建 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结构化分析的步骤如下:
3. 信息隐蔽 信息隐蔽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的信息(过程和数据)
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 的。
2021/3/9
24
4. 模块独立性 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子功能,并且 和其他模块之间的接口很简单。
模块的独立程度可以由两个定性标准来衡量,这 两个标准分别称为耦合性和内聚性。藕合衡量不 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连接)的紧密程度;内 聚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间结合的紧密 程度。
⑦完备性。软件系统不丢失任何重要成分,完全实现系 统所需的功能。
⑧可验证性。开发大型软件系统需要对系统自顶向下, 逐层分解。系统分解应遵循容易检查、测评、评审的 原则,以确保系统的正确性。
2021/3/9
11
1.5软件开发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1. 软件开发工具 软件开发工具是指可以用来帮助开发,测试、分 析、维护其他计算机程序及其文档资料,实现软 件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一类程序。 软件工具主要包括需求分析工具、设计工具、编 码工具、确认工具、维护工具等。
软件工程的书
软件工程的书软件工程是一门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和工程学等多个领域的学科。
在软件工程领域,有许多经典的著作被广泛引用和推崇。
本文将介绍几本经典的软件工程书籍,这些书籍以其深入的知识和实用的指导而备受好评。
1. 《软件工程导论》- 雷卫民《软件工程导论》是一本经典的软件工程入门教材,由雷卫民教授主编。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流程。
书中重点讨论了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测试和软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建立起对软件工程的整体认识。
此外,书中还包含了大量实际案例和练习题,可以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2. 《软件工程:现代方法》- Ian Sommerville《软件工程:现代方法》是软件工程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由英国著名教授Ian Sommerville撰写。
该书介绍了软件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软件过程、需求工程、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和软件测试等。
书中以案例驱动的方式讲解,将软件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软件工程的重要概念和技术。
此外,该书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如习题、案例研究和参考文献,帮助读者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 《代码大全》- Steve McConnell《代码大全》是一本关于软件开发实践的经典之作,由软件工程师Steve McConnell撰写。
该书内容丰富,包括代码编写、测试、重构和调试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和经验。
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示例代码和解释,详细讲解了如何编写高质量的代码,并给出了大量实用的建议和技巧。
此外,该书还涵盖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是软件工程师必备的参考资料。
4. 《人月神话》- Fred Brooks《人月神话》是一本被誉为软件工程经典的著作,由计算机科学家Fred Brooks撰写。
该书深入探讨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如项目管理、团队协作和进度控制等。
书中引入了著名的“人月神话”概念,指出增加人员并不能缩短项目的工期,反而可能导致更长的开发时间。
软件工程专业书籍
软件工程专业书籍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软件工程专业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门学科。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软件工程师,除了学校的教育培训外,阅读专业书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本优秀的软件工程专业书籍,帮助您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1. 《软件工程导论》作为软件工程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软件工程导论》由Ian Sommerville撰写。
这本书全面介绍了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原则和方法论。
它涵盖了软件生命周期、需求工程、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读完这本书,你将对软件工程的整个开发过程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各种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2. 《代码大全》Steve McConnell的《代码大全》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软件开发指南。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
作者通过大量的示例和实践经验,教会读者如何编写高质量、可维护的代码。
这本书不仅适合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也适用于从事软件开发的工程师。
3. 《构建之法》《构建之法》一书由软件工程师陈皓著作。
这本书以解决软件开发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实例讲述了构建可伸缩、高性能系统的方法。
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软件架构、性能优化、分布式系统等关键概念和技术。
读完这本书,你将对构建高质量软件系统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自己的开发水平。
4. 《人月神话》《人月神话》是软件工程领域的经典之作,作者为Fred Brooks。
这本书通过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深入剖析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和困境。
它讨论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规划、需求变更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这本书对于那些希望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软件开发团队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5. 《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设计模式》是由Erich Gamma等人合著的经典著作,是软件工程师必备的参考书之一。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23种常用的设计模式,以及如何在实际开发中应用它们。
软件工程1教材
• 需求规格说明书明确描述了软件的功能, 列出软件所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并定义 软件的输入和输出接口。
3.设计
• 决定软件怎么做,设计人员根据软件需求 规格说明书,确定软件的体系结构,用户 界面,每个模块的算法、数据结构和接口 等,编写设计说明书,并组织进行设计评 审。
• 注意:软件工程研究所依据的基础理论:数学、计算机科学、 经济学、工程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其中数学和计算机 科学用于构造模型、分析算法;工程学用于评估成本、制定规 范和标准;管理学和心理学用于进度、资源、环境、质量、成 本等的分析和管理。
软件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技术方面:研究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过 程、软件开发工具和环境。
软件工程7条基本原理
原理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
基准配置又称基线配置,它们是经过阶段 评审后的软件配置成份。
基准配置管理的思想是:一切有关修改软件 的建议,特别是涉及到对基准配置的修改 建议,都必须按照严格的规程进行评审和 控制,获得批准以后才能实施修改。
目的是当需求变动时,其它各阶段的文档或 代码随之相应变动,以保证软件的一致性。
软件工程的目标
① 实现预期的软件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② 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保障软件的质量。 ③ 合理预算开发成本,控制软件开发费用。 ④ 提高软件开发生产率,及时交付使用。
1.4 软件工程7条基本原理
原理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
– 项目概要计划 – 里程碑计划 – 项目控制计划 – 产品控制计划 – 测试验收计划 – 运行维护计划
参考书
1. 郑人杰,殷人昆,陶永雷。实用软件工程。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软件工程 原书第十版
软件工程原书第十版软件工程是一门涉及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学科,它着眼于构建高质量、可靠和可维护的软件系统。
《软件工程》原书第十版是一本经典教材,它详细介绍了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本书第一章从软件危机引入,指出了软件开发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随着软件规模不断增大,软件工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书提出了软件工程的核心原则,如模块化、可重用性、可测试性等,以及相关的开发方法和工具。
在软件工程中,需求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书详细介绍了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开发人员准确理解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软件规范。
通过需求分析,开发者能够更好地规划项目,合理分配资源,并确保最终交付的软件能够满足用户的期望。
接下来,本书介绍了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软件设计是将需求转化为具体的软件结构和模块的过程。
合理的软件设计能够提高软件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本书还介绍了常见的设计模式,如工厂模式、单例模式等,帮助开发人员设计出高效、可靠的软件系统。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书详细介绍了软件测试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通过充分的测试,开发人员能够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缺陷,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软件维护是软件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本书强调了软件维护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常见的维护技术和策略。
通过合理的维护工作,开发人员能够及时修复软件中的问题,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除了基本的软件工程概念和方法,本书还介绍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管理技术和工具。
例如,敏捷开发、迭代开发等方法,以及版本控制、项目管理等工具。
这些技术和工具能够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软件项目,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软件工程》原书第十版是一本权威而全面的软件工程教材,它涵盖了软件工程的各个方面。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软件开发和维护工作中。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人员,都能从本书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软件工程教材
软件工程教材
软件工程教材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软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软件工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旨在规范软件开发过程,以提高软件质量,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本教材将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软件工程的本质和实践。
二、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1.软件工程的定义和范畴
2.软件生命周期和软件过程模型
3.软件工程的发展历程
三、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
1.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
2.软件工程的基本目标
3.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
四、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1.软件需求分析
2.软件设计和架构
3.软件测试和调试
4.软件维护和升级
5.软件配置管理
6.软件工具和开发环境
五、软件工程的实践
1.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2.软件开发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3.软件工程中的项目管理
4.软件工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过程改进
5.软件工程中的团队协作和沟通
六、软件工程的发展趋势
1.软件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
2.软件工程应用不断拓展的新领域
3.软件工程带来的变革和挑战
七、结语
本教材以系统地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为主线,结合实践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系统、全面、实用的软件工程学习资料。
同时,本教材也为软件工程初学者提供了一份参考,激励他们深入学习,掌握软件工程的核心知识,为软件开发领域的未来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工程基本原理软件的生命周期一个软件产品从构想到不再使用,期间会经历若干阶段,我们称其为软件的生命周期(life cycle)。
生命周期中的3个主要阶段是:开发阶段(development),使用阶段(use)和维护阶段(maintenance)。
通常情况是:客户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软件开发者就构思并开发相应的软件,并藉此获得酬劳。
新的软件是在开发阶段建立的。
软件开发完毕之后就交付用户使用。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都会发现各种问题(错误)及提出各种修改建议。
这些信息都会反馈给开发者,这就进入了维护阶段.在软件维护阶段中,软件中的错误被修改(标识),功能被增强。
如果需要进行较大的修改,通常会开发一个新版本的软件并发布和使用。
当一个软件的维护费用过于昂贵时,开发者就考虑不再使用该软件,也不再发布新的版本。
软件开发阶段是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如果一个软件开发得好,后续的维护将十分容易,相应的也就节约维护成本。
软件开发阶段软件工程师通常将软件的开发阶段分为下面4个子阶段:●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测试和调试阶段分析阶段分析问题是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
在这一步中。
您需要做以下事情:●全面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需求分析(requirement analysis):理解问题需求,包括程序是否需要和用户进行交互,是否操纵数据,是否有输出结果以及输出结果的格式等等。
举一个列子,如果您需要编写一个自动取款机(ATM)的程序。
在分析阶段,您要给出该ATM机可以进行的操作,如:取款,存款,转账及余额查询等等。
您会和使用该ATM机的客户进行讨论,理解他们的需求,增加必要的操作,以便是您的程序是用户友好的。
●如果程序需要对数据进行操作,开发人员必须了解数据类型及它们的表示方法。
这时候可能会接触一些样本数据。
如果程序有输出信息,必须确定它们所生成的结果及输出格式等。
●如果需要解决的问题过于复杂,可以把它分解为多个子问题,在对每个子问题做相应的需求分析。
设计阶段当您仔细分析完问题后,就需要设计相应的算法去解决问题。
如果已经将问题分解为若干子问题,那么对每个子问题都需要设计相应的算法。
算法(algorithm):在有限时间内获得问题解决方案的逐步求解过程。
○1结构化设计方法将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的方法叫做结构化设计方法(structured design)。
结构化设计方法又叫做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top-down design)、逐步求精方法(stepwise refinement)和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modular programming)。
在结构化设计方法中,问题被分解为若干子问题,然后分别对每个子问题进行分析和求解。
所有子问题的解合并起来就是原始问题的解。
使用结构化设计方法进行编程就叫做结构化程序设计(structure programming)。
○2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在面向对象设计方法(object-oriented,OOD)中,求解问题的首要步骤是识别称为“对象”(object)的组件(它是运用该方法求解问题的基础)和确定对象之间如何进行交互。
比如,我们要为一家录像出租店编写一个可以使其业务自动化的程序。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确定两个主要对象,即:录像带对象和客户对象。
明确系统中的对象之后,下一步就是为每个对象确定有关数据和数据上进行的相关操作。
对于录像带对象而言,数据可能包括影片名称,演员名单,制片人,出版公司,库存副本数等等。
在录像带对象可以进行的相关操作包括查询影片名,每租出一盘录像带就将库存副本数减一,客户每归还一盘录像带就将库存数加一。
由上文可知:对象包括数据和在数据上执行的操作。
对象可以看作数据和其上操作的统一体。
使用面向对象方法编程,最终的程序是交互对象的集合。
实现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的编程语言叫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OOP)语言。
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的3个基本原则:●封装性(encapsulation):将数据和操作集成在一个单元(对象)中的能力。
●继承性(inheritance):从已有数据类型中派生新数据类型的能力。
●多态性(polymorphism):使用相同表达形式来实现不同操作的能力。
在C++中,封装性是通过叫做类(class)的数据类型实现的。
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中,我们要确定需要哪些类,它们的数据成员和成员方法。
我们还需要描述个各类之间如何进行交互。
实现阶段在实现阶段,您将编写和编译程序代码,以实现在设计阶段分析得到的类和函数。
最终的程序通常由几个函数组成,它们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
有些函数是主程序的一部分,其他的则是在对象上完成的操作。
显然函数之间存在交互关系,从而能够利用彼此的函数功能。
要使用一个函数,用户只需要知道该函数的功能和用法即可,而不必关心该函数的实现的具体细节。
下面的例子说明了这个观点。
假设您要编写一个将计量单位英寸转换为厘米的函数。
转换公式是:1英寸=2.54。
下面的函数用来实现这个功能。
double inchesToCentimeters (double inches){ if (inches<0){ cerr<<”The given measurement must be nonnegative”<<endl;return ;}elsereturn*inches;}注意:对象cerr对应于无缓冲的标准错误流。
对象cout的输出首先进入缓冲区不同的是,cerr的输出结果直接送往标准错误流——通常是用户屏幕。
如果您仔细查看函数体就会发现,如果输入的英寸值小于0(即为负数),那么返回值将为。
如果输入的值非负,那么返回对应的厘米值。
使用该函数无需了解它使用什么算法将英寸转换为厘米。
但是用户必须知道,要想得到正确答案,输入值不可以为负。
如果为负,返回值将为。
上述得到信息可以使用包含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的文档进行描述。
前置条件(precondition):指定调用某个函数前必须满足的条件语句。
后置条件(postcondition):指定函数调用完成后程序流程的语句。
函数inchesToCentimeters的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可以这样描述:double inchesToCentimeters(double inches){ if(inches<0){ cerr<<“The given measurement must be nonnegative”<<endl;return ;elsereturn *inches;}在某些情况下,您可以使用C++的assert语句来验证输入的正确性。
例如下面的程序中就使用了assert:double inchesT oCentimeters(double inches){ assert(inches>=0);return*inches;}如果assert语句执行失败,则整个程序运行中止,这种做法比较适合后续语句的执行以当前函数的正确执行为前提的情况。
另一方面,用户可以检查函数的返回值,确定返回值是否合理,并执行相应的处理。
如果您要使用assert函数,必须在程序中包含cassert头文件。
注意:如果想在程序中禁用assert语句,即跳过assert语句不执行它。
只需要在#include<cassert>语句之前使用#define NDEBUG预处理指令。
正如您看到的,对于同样功能的函数,不同的程序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实现,并且该函数的用户不关心实现的具体细节,所以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必须在函数的原型(prototype)中给出。
即用户可以看到下面的信息:double inchesToCentimeters(double inches)再举一个例子,假如有一个函数用来在一个表中查找一个特定项。
首先,在调用函数前,表必须存在。
查找结束后,函数根据成功或失败分别返回真(true)或假(false)。
bool search(int list[ ], int listLength, int searchItem);测试和调试测试(testing)这个术语表示检测程序的正确性,即检查程序是不是完成了需要完成的工作。
而调试(debugging)一词指,如果程序存在错误,如何找到并修改错误。
在每写完一个函数或算法后,接下来应该验证它是否正确工作。
在复杂的大型程序中,错误是一定存在的。
为了提高程序的可靠性,必须在交付用户前发现并修改其中的错误。
您可以使用某些方法,通常是数学方法来证明程序的正确性。
然而,对于大型的程序来说,单单使用证明方法是不行的,因为在证明过程中就有可能引入错误。
所以,我们必须使用测试的方法考察程序的质量。
通过让程序运行一些特定的例子,即测试用例(test case)来找出程序中的问题。
测试用例的组成部分包括:一组输入数据、用户操作、初始条件和期望的结果等。
由于测试用例将被多次使用,所以需要正确地记录它们。
通常,一个程序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操作,虽然理论上可以将所有的输入情况在测试用例中体现,但在实际工作中显然是不现实的。
例如,一个程序需要对整数进行处理,显然,为每个整数做一个测试用例是不可能的。
我们可以将测试用例分类,即分为等价类(equivalence category)。
所谓等价类是指:在这个分类中的所有输入值将对应相同的输出值。
有比如说,有一个函数的输入为整数,并且如果该整数为非负则返回真(true),否则返回假(false)。
那么我们可以做两个等价类,一个为负数集合,另一个为非负数集合。
测试有两类方法,即:黑盒测试(black-box testing)和白盒测试(White-box testing)。
使用黑盒测试方法时,您不需要知道算法或函数的内部实现,只需要知道程序的功能即可黑盒测试是基于输入输出的方法。
它的测试用例通过创建等价类来选取。
如果程序对于等价类中的某个输入的输出结果是正确的话,那么就认为对应该等价类中其他输入也会输出同样的正确结果。
假设有一个函数isWithinRange,该函数对于大于等于0且不小于100的输入值均返回真(true)。
使用黑盒测试时,主要针对在分界点周围和分界点上的值,即边界值(boundary value)进行测试,还要考虑一个等价类中的值。
对于函数isWithinRange而言,边界值可以是:-1,0,1,99,100和101。
因此,实际测试时用的数据可以是:-500,-1,0,1,50,99,100,101,和500。
白盒测试是基于函数或算法的内部结构和实现方式的测试方法。
它的目标是希望函数或算法中的每个部分在测试中至少被执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