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阻力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流体流动阻力测定
班级:
学号:
姓名:
同组人:
实验日期:
流体阻力实验
一、摘要
通过测定不同阀门开度下的流体流量v q ,以及测定已知长度l 和管径d 的光滑直管和粗糙直管间的压差p ∆,根据公式22u l p d ρλ∆=,其中ρ为实验温度下流体的密度;流
体流速2
4d q u v
π=
,以及雷诺数μ
ρdu =Re (μ为实验温度下流体粘度),得出湍流区光滑直管和粗糙直管在不同Re 下的λ值,通过作Re -λ双对数坐标图,可以得出两者的关系曲线,以及和光滑管遵循的Blasius 关系式比较关系,并验证了湍流区内摩擦阻力系数λ为雷诺数Re 和相对粗糙度ε/d 的函数。

由公式2
22
1
21p
u u
ρζ
∆+
=-
可求出突然扩大管的局
部阻力系数,以及由Re
64=λ求出层流时的摩擦阻力系数λ,再和雷诺数Re 作图得出层
流管Re -λ关系曲线。

关键词:摩擦阻力系数 局部阻力系数 雷诺数Re 相对粗糙度ε/d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流体流动阻力实验的一般试验方法;
2、测定直管的摩擦阻力系数λ及突然扩大管的局部阻力系数ζ;
3、测定层流管的摩擦阻力系数λ;
4、验证湍流区内摩擦阻力系数λ为雷诺数Re 和相对粗糙度ε/d 的函数;
5、将所得光滑管的λ-Re 方程与Blasius 方程相比较。

三、实验原理
1、直管阻力损失函数:f (h f ,ρ,μ, l ,d ,ε, u )=0 应用量纲分析法寻找hf (ΔP /ρ)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1)影响因素
物性:ρ,μ 设备:l ,d ,ε 操作:u (p,Z ) 2)量纲分析
ρ[ML -3],μ[ML -1 T -1],l [L] ,d [L],ε[L],u [LT -1],h f [L 2 T -2] 3)选基本变量(独立,含M ,L ,T ) d ,u ,ρ(l ,u ,ρ等组合也可以) 4)无量纲化非基本变量
μ:π1=μρa u b d c [M 0L 0T 0] =[ML -1 T -1][ML -3]a [LT -1]b [L]c ⇒ a=-1,b=-1,c=-1 变换形式后得:π1=ρud /μ l:π2=l/d ε:π3=ε/dh f :π4=h f /u 2 5)原函数无量纲化
0,,,2=⎪⎪⎭⎫

⎛d l d du u h F f εμρ 6)实验
2
2,22u d l u d l d du h f
⋅=⋅⋅⎪⎪⎭
⎫ ⎝⎛=λεμρϕ
摩擦系数:()d εϕλRe,=
层流圆直管(Re<2000):λ=φ(Re )即λ=64/Re
湍流水力学光滑管(Re>4000):λ=0.3163/Re 0.25
湍流普通直管(4000<Re<临界点):λ=φ(Re,ε/d )即⎪
⎪⎭⎫ ⎝
⎛+-=λελRe 7.182log 274.11
d 湍流普通直管(Re>临界点):λ=φ(ε/d )即⎪⎭

⎝⎛-=d ελ2log 274.11
2、局部阻力损失函数
2
2u h f ζ= 局部阻力系数:(局部结构)
ϕζ=
考虑流体阻力等因素,通常管道设计液速值取1~3m/s ,气速值取10~30m/s 。

大多数阀门:顺时针旋转是关闭,逆时针旋转是打开。

四、实验流程
层流管:d 2.9mm l 1.00m ==,;突然扩大管:,0.161mm d =mm l 1401=;粗糙管:21.5, 1.50d mm l m ==;光滑管:m l mm d 50.1,5.21==。

操作装置图如下:
五、实验操作
1、关闭流量调节阀门,启动水泵;
2、调整阀门V1~V5开关,确定测量管路;
3、打开对应引压管切换阀门和压差传感器阀门,进行主管路、测压管路排气;
4、排气结束,关闭传感器阀门,检查其数值回零,否则继续排气;
5、确定量程,布点,改变水流量测多组数据;
6、所有参数在仪表柜集中显示,水流量/m3•h-1,压降/kPa,温度/℃;
7、层流实验水流量由量筒和秒表测出;
8、测完所有数据,停泵,开传感器排气阀,关闭切换阀门;
9、检查数据,整理好仪器设备,实验结束。

六、实验数据处理
原始数据如下表:
数据计算示例:
1、 光滑管:近似取T=20.0℃时水的密度3
998.2/Kg m
ρ=,粘度 1.005mPa s μ=∙
以光滑管第一组数据为例:
3322
322
998.2/, 4.1/,7314.5,21.5,, 1.5044 4.10/3600
3.138591/3.140.02150.0215 3.1385911000Re 67023.14
1.00510220.02157314.50.021324
1.501000 3.138591B v v Kg m q m h p Pa d mm l m
q u m s d du d p l u ρπρμλρ-==∆===⨯∴=
==⨯⨯⨯===⨯∆⨯⨯===⨯⨯0.250.25lasius 0.3163/Re 0.3163/67023.140.019658λ===关系式求得
2、 粗糙管:
以粗糙管第一组数据为例:
34.12/v q m h =, 10468p Pa ∆=, 21.5d mm =, m l 50.1=
∴2244 4.12/3600 3.153902/3.140.0215
v q u m s d
π⨯===⨯ , 3
0.0215 3.153902998.2
Re 67350.081.00510
du ρμ-⨯⨯===⨯ 22
220.021510468
0.0302221.50998.2 3.153902
d p l u λρ∆⨯⨯=
==⨯⨯ 3、 突然扩大管:
以第一组数据为例:
33.5/v q m h =, 5256.5p Pa ∆=, ,0.161mm d =,0.422mm d =
∴1221
44 3.5/3600 5.089167/3.140.016
v q u m s d π⨯===⨯222
2
44 3.5/36000.702097/3.140.042
v q u m s d π⨯===⨯ 2
222
2
1
25256.5
0.702097+2998.21=1-
=0.5702074.18823
p
u u
ρ
ζ∆+
⨯=-
同理求出三组数据所对应的
ε值,再求其平均值
0.5702070.6321670.742252
0.6482093
ζ++=
=
4、 层流管:
以第一组数据为例:
m l mm d 00.1,9.2==,5155.6,p Pa ∆=111V ml =,20t s =
∴6
3111100.00000555/20v V q m s t -⨯=== , 22
440.000005550.840673/3.140.0029
v q u m s d π⨯===⨯ 30.00290.840673998.2
Re 2421.4571.00510
du ρμ-⨯⨯=
==⨯ ,
22
220.00295155.6
0.0423872251.00998.20.840673
d p l u λρ∆⨯⨯=
==⨯⨯
按照以上方法将实验数据处理如下表所示:
⑴光滑管:l=1.50 m ,d=21.5mm ,压降零点修正ΔP0=0 kPa,水温度=
20.6℃
粗糙管:l=1.50 m ,d= 21.5mm,压降零点修正ΔP0= 0 kPa,水温度=21.6 ℃
根据以上数据做出散点图如下:
图3.光滑管和粗糙管的λ与Re的关系散点图
将上图修正处理,得到曲线图如下
图4.光滑管和粗糙管的λ与Re的关系以及Blasius公式比较
(3)突扩管:d1=16.0mm ,d2=42.0mm ,压降零点修正ΔP0= 0 kPa,水温
度= 22.5℃
0.5702070.6321670.742252
0.6482093
++=
=
(4)层流管:l=
2.9mm ,d= 1.00 m ,压降零点修正ΔP 0= 0 kPa ,水温度=
23.1 ℃
图6. 层流管的λ与Re 的关系
七、实验结果分析:
由上面图表中的数据信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流动进入湍流区时,摩擦阻力系数λ随雷诺数Re 的增大而减小。

至足够大的
Re 后,λ-Re 曲线趋于平缓;
2、 实验测出的光滑管λ-Re 曲线和利用Blasius 关系式得出的λ-Re 曲线比较接近,
说明当Re 在5310~103⨯范围内,λ与Re 的关系满足Blasius 关系式,即
25.0Re /3163.0=λ;图像有误差可能原因是在调节流量和时间控制中未把握好,
人为造成了实验误差。

包括流量的控制大小以及压降度数误差等。

3、 突然扩大管的局部阻力系数随流量的减小而增大;
4、 在Re<2000范围内,流体流动为层流,实验所得层流管的摩擦阻力系数λ随Re
的变化趋势与公式Re
64=λ特性曲线相近,证明在层流区λ与Re 的关系满足公式
Re
64=
λ。

Re 超过2000后明显与特征曲线相差变大,证明Re 大于2000不符合
特征曲线。

5、 主要实验误差来源:实验过程中水的温度不断改变,数据处理中仅取初始温度
20度;压力差计量表的数据在不断变化,读取的是一个瞬时值。

八、思考题
1、在测量前为什么要将设备中的空气排净,怎样才能迅速地排净?
答:在流动测定中气体在管路中,对流动的压力测量产生偏差,在实验中排出气体,保证流体的连续,这样流体的流动测定才能准确。

先打开出口阀排净管路中的空气,然后关闭出口阀开U 形压差计的排气阀。

2、在不同设备(包括相对粗糙度相同而管径不同)、不同温度下测定的λ-Re 数据能否关联在一条曲线上?
答:由μρdu =Re ,22u l p d ρλ∆=联立得:223
Re 2μρλl p d ∆=,可知λ-Re 曲线受ρ、d 、l 、
μ等的影响,故不一定能关联到一条曲线上。

3、以水为工作流体所测得的λ-Re 关系能否适用于其他种类的牛顿型流体?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由实验证明在湍流区5310~10Re =范围内,λ与Re 的关系式遵循Blasius 关系式,即25.0Re /3163.0=λ,而Re 的值与流体密度、粘度等物理性质有关,不同流体物理性质不同,所以不适用。

4、测出的直管摩擦阻力与设备的放置状态有关吗?为什么?(管径、管长相同,且R1=R2=R3)
答:与设备的放置状态无关。

由伯努利方程:f
H g
p g u z g p g u z ∑+++=++ρρ22
22121122,
12f 12z p p H z g
ρ-=-+∑,其中g
u d l H f 22
∙=∑λ。

因为U 型管所测得的即是两点间的势
能差,即为12
12()p p z z g
ρ--+
,当R 相同时,三次的摩擦阻力系数也相等。

u
5、如果要增加雷诺数的范围,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根据μ
ρdu =Re 更改管径,更改流体温度,从而更改流体的粘度和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