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

(3)熟悉化工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原理。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具备化工设备操作和维护的能力。

(3)能够进行简单的化工过程设计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化工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2)增强学生对化工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认知。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化工过程的基本类型、化工过程的平衡与速率、化工热力学、化工动力学等。

2.化工过程计算:包括流体力学、传质、传热等基本计算方法。

3.化工设备设计与操作:包括反应器设计、蒸馏塔设计、膜分离装置设计等。

4.化工过程设计与优化:包括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操作条件优化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化工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化工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实验技能。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化工原理》。

2.参考书:相关化工原理的教材和学术著作。

3.多媒体资料:化工原理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等。

4.实验设备:流体力学、传质、传热等实验装置。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介绍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本门课程及有关修课程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训练。

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它也起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的重要作用。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某一化工设备(如精馏塔,吸收塔,换热器,干燥器等)的工艺设计和设备装配图的绘制。

说明书内容
课程设计说明书中应包括所有原始数据、计算和图表(辅助)材料,并按规定顺序编号:
1. 标题页
2. 设计任务
3.目录(内容)
4. 绪论
5. 设备的工艺计算
6. 设备强度计算
7. 辅助设备的计算或选型
8. 控制点的选择
9. 结束语(结论和建议)
10. 引用文献一览表
题目吸收塔的设计
含氨为4%的混合空气,处理量为1000m3/h,采用清水吸收,要求尾气中氨低于0.03%,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吸收剂的用量的1.6倍(均为体积分数)。

操作压力为常压,操作温度20℃,每年工作300天,每天24小时运行。

试设计一个合适的填料吸收塔。

2、填料类型
可从教材224页,几种填料的性能数据里选,也可根据需要从手册或其他地方查找。

3、设计任务
(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2)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3)吸收塔塔体工艺的计算。

(4)用CAD将吸收塔塔体画出,并标明尺寸。

(5)对本设计进行评述。

4、基础数据
操作条件下物系的平衡关系为Y =0.757X。

5、最后做成ppt,进行课程设计答辩。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手册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手册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手册一、课程设计任务书现要回收废甲醇,现要回收废甲醇,拟建立一套精馏塔,拟建立一套精馏塔,拟建立一套精馏塔,已知进塔物料中含甲醇和水,已知进塔物料中含甲醇和水,已知进塔物料中含甲醇和水,其中甲其中甲醇含量为(41%+0.003x )(质量分数,下同),经过精馏后得甲醇含量为y ,塔底釜液的组成为z 。

(说明:x 为学号的后两位;x 为奇数时y 取0.97,为偶数时取0.98;轻化091班z 值取0.01,092班z 值取0.02)。

设计要求废甲醇的处理量为10吨/小时。

设计条件如下:操作压力操作压力 4 kPa(塔顶表压) 进料热状况进料热状况 自选回流比 自选单板压降单板压降 ≤0.7 kPa全塔效率全塔效率 E T =52%试根据上述工艺条件作出筛板塔的设计计算。

二、课程设计报告内容课程设计报告由说明书和图纸两部分构成。

设计说明书中应包括所有论述、原始数据、计算、表格等,编排顺序如下:1 标题页;2 设计任务书;3 目录;4 设计方案简介;5 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6 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设计;7 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8 设计结果概要或设计一览表;9 对本设计的评述;10 附图(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简图、主体设备设计条件图);11 参考文献;12 主要符号说明。

三、课程设计要求1 在设计方案中应给出回流比选择的依据,在设计方案中应给出回流比选择的依据,即经济最优化的相关计算;即经济最优化的相关计算;即经济最优化的相关计算;进料进料热状况的选择应考虑对各层塔板的气、热状况的选择应考虑对各层塔板的气、液相负荷的影响;液相负荷的影响;在设计方案和工艺流程中应体现节能的设计思想,应考虑余热的回收利用。

2 主体设备具体包括塔体和塔板。

其中塔体工艺尺寸包括塔体的有效高度和塔径;塔板设计包括降液管、溢流堰、受液盘的选型及计算,以及塔板布置等。

主体设备的设计需要进行流体力学验算等校核工作,工作点要处于塔板负荷性能图中的最佳区间。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和氯苯的精馏塔塔设计苯氯苯化工精馏塔塔设计课程设计精馏塔设计精馏塔的苯与氯苯精馏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和氯苯的精馏塔塔设计苯氯苯化工精馏塔塔设计课程设计精馏塔设计精馏塔的苯与氯苯精馏精

大庆师范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学院专业班级完成时间目录第一节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填料塔的主体结构与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填料塔的设计任务及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填料塔设计条件及操作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填料塔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装置流程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吸收剂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填料种类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填料规格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 填料材质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基础物性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液相物性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气相物性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3 气液相平衡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背景
本课程设计选择的课程为化工原理,是一门集理论和实验于一体的课程。

化工原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化学、物理、分析化学、工程
原理。

它还阐述了有关化工过程的基本概念,如反应热、反应机理、热力
学等,这些概念和知识都是实习期间不可缺少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能够分析和撰写化工原理的相关理论;
2.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熟悉化工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包括反应热、反应机理、热力学等;
4.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实验设计技能;
5.掌握和深入分析化工原理的实验技术的相关概念,为未来的实践打
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1.反应热学:此部分将介绍什么是反应热学和反应热学的基本概念,
以及教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

2.反应机理:此部分将介绍反应机理的概念,以及如何分析反应机理,使用反应机理理解反应机理的过程。

3.热力学:本部分将介绍热力学的概念,以及K值和G值的定义及计算,以及深入讨论热力学概念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自由能函数、热力学
参数和热力学原理的应用。

4.实验技术:本部分将介绍实验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实验技术应用于化工原理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实。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一、课程背景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打下化工理论基础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系统地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化工原理的相关知识体系,为日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3.能够应用化工原理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a.化工原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b.化工原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c.化工原理的相关学科和领域2.物质的结构与性质a.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b.物质的相态变化与热力学c.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的关系3.热力学基础a.热力学基本定律和概念b.热力学过程的基本方程和计算方法c.热力学的应用和工程实践4.化工原理的传质与分离a.传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b.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c.分离设备的设计和应用5.反应工程基础a.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动力学b.反应器的类型和设计原则c.反应工艺的应用和优化6.流体力学基础a.流体的基本性质和流动规律b.流体的流动类型和应用c.流体力学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讲授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

2.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促进学生对化工原理的深入理解。

3.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化工实验和工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

五、课程评估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

2.中期考试:包括对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考核。

3.期末考试:总结对整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考核。

六、教材1. 《化工原理导论》,作者:王明华,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 《化工原理》,作者:张三,出版社:化学出版社七、课程作业1.每周布置相关的课后习题,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01411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张顺泽老师

101411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张顺泽老师

10140111/2班《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设计指导书学生:指导教师:张顺泽化工学院化工教研室2013年12月《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了解工程设计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方法,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收集和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所掌握的各种技能,通过独立思考和锐意创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化工某单元操作(单体设备)的设计任务,并通过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形式正确表述。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题目试设计一,用于分离。

原料量为、组成见下表,要求低于(大于) %,低于(大于) %。

2、设计条件运行时间:8000小时、中原地区3、设计参数:需查阅相关资料4、设计任务通过化工计算,绘制工艺流程图和主设备结构图,编制设计说明书(设计过程的评述及主要问题讨论)。

三、设计时间进程表课程设计时间原则上为2周,时间分配大致如下:四、设计指导教师、学生及设计纪律要求指导教师:张顺泽学生:纪律要求:1)按时到教室,有事请假;2)不得在设计时间内做与设计无关事情;3)到图书馆查阅资料,须在教室黑板上注明去向及时间;4)保持教室卫生。

不得妨碍他人设计。

五、课程设计所提交的文件1、设计说明书1份,内容如下:1)总论:①概述;②文献综述;③设计任务的依据。

2)生产工艺流程或生产方案确定。

3)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4)工艺计算书(物料和热量衡算)。

5)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和设备选型计算。

6)设计体会与收获。

7)主要参考文献。

2、设计图纸2份1)工艺流程图;2)主要设备结构图。

六、成绩评定办法及评分标准1、成绩评定:1)、正常情况下的学生的课程成绩应按学生的设计方案、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答辩四项综合评定,各项所占比列情况见下表。

2)、课程设计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平定,标准如下:优:综合成绩91—100分;良:综合成绩81—90分;中:综合成绩71—80分;及格:综合成绩61—70分;不及格:综合成绩60分以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设计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设计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化工流程图的绘制和分析方法;(3)熟悉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4)了解化工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化工流程图的绘制和分析能力;(3)能独立完成化工单元操作的计算和设计;(4)具备一定的化工工艺流程设计和设备选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化工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化工单元操作和工艺流程。

具体安排如下:1.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主要包括化工过程的基本特点、化工流程图的绘制和分析方法。

2.化工单元操作:包括流体流动、压力容器、传热、传质、反应工程等基本操作原理和计算方法。

3.化工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主要包括工艺流程的设计原则、设备选型依据和实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核心内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进行化工单元操作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化工原理。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化工原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配备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乙醇和水的分离)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乙醇和水的分离)

化⼯原理课程设计(⼄醇和⽔的分离)化⼯原理课程设计课题名称⼄醇-⽔分离过程筛板精馏塔设计院系可再⽣能源学院班级应⽤化学0901班学号 1091100128学⽣蔡⽂震指导⽼师覃吴设计周数 1⽬录⼀、化⼯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4)1.1设计题⽬ (4)1.2原始数据及条件: (4)⼆、塔板⼯艺设计 (4)2.1精馏塔全塔物料衡算 (4)2.2⼄醇和⽔的物性参数计算 (5)2.2.1 温度 (5)2.2.2 密度 (6)2.2.3相对挥发度 (9)2.2.4混合物的黏度 (9)2.2.5混合液体的表⾯⼒ (9)2.3塔板的计算 (10)2.3.1 q、精馏段、提留段⽅程计算 (10)2.3.2理论塔板计算 (12)2.3.3实际塔板计算 (12)2.4操作压⼒的计算 (13)三、塔体的⼯艺尺⼨计算 (13)3.1塔径的初步计算 (13)3.1.1⽓液相体积流量计算 (13)3.1.2塔径计算 (13)3.2塔体有效⾼度的计算 (15)3.3精馏塔的塔⾼计算 (16)3.4溢流装置 (16)3.4.1堰长 (16)3.4.2溢流堰⾼度 (16)3.4.3⼸形降液管宽度和截⾯积 (17)3.5塔板布置 (17)3.5.1塔板的分块 (17)3.5.2边缘区宽度的确定 (18)3.5.3开孔区⾯积计算 (18)3.5.4筛孔计算及其排列 (18)四、筛板的流体⼒学验算 (19)4.1塔板压降 (19)4.1.1⼲板阻⼒ (19)4.1.2⽓体通过液层的阻⼒ (19)4.1.3液体表⾯⼒的阻⼒(很⼩可以忽略不计) (20)4.1.4⽓体通过每层板的压降 (20)4.2液沫夹带 (20)4.3漏液 (21)4.4液泛 (21)五、塔板负荷性能图 (22)5.1漏液线 (22)5.2液沫夹带线 (22)5.3液相负荷下限线 (24)5.4液相负荷上限线 (24)5.5液泛线 (24)5.6图表汇总及负荷曲线图 (26)六、主要⼯艺接管尺⼨的计算和选取 (26)七、课程设计总结 (27)⼋、参考⽂献 (28)⼀、化⼯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1设计题⽬分离⼄醇⼀⽔筛板精馏塔的设计1.2原始数据及条件:⽣产能⼒:年处理⼄醇⼀⽔混合液2.6万吨/年(约为87吨/天)。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概述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化工原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独立完成一个化工工艺流程的设计,学生将对化工原理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二、课程设计目标1.深入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化工工艺流程设计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内容包括以下三个主要部分:1. 项目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化工领域相关的课题或实际问题作为设计项目。

课题可以是某种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也可以是某种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设计等。

2. 设计方案学生根据所选课题,进行必要的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包括工艺流程图、物料平衡、能量平衡、设备选型和设备布局等内容。

3. 设计报告学生根据设计方案,撰写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应包括项目背景介绍、设计原理和方法、设计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四、课程设计流程本课程设计将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确定项目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化工相关课题或实际问题作为设计项目。

2. 文献调研学生进行必要的文献调研,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现有设计方案。

3. 设计方案学生根据文献调研结果,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包括详细的工艺流程图、物料平衡、能量平衡、设备选型和设备布局等内容。

4. 设计实施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计实施。

实施过程中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创造力。

5. 报告撰写学生根据设计实施的结果,撰写设计报告。

报告应包括项目背景介绍、设计原理和方法、设计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6. 成果展示学生根据课程要求举行成果展示活动,展示设计成果和分享设计经验。

五、课程设计评分标准本课程设计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分:1.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2.设计实施的完整性和实际操作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一、设计目的与意义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于化工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设计,学生将能够熟悉常见的化工流程图、能够进行物质平衡计算,并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设计内容与要求1.设计名称:某化工厂生产甲醇的流程设计。

2.设计要求:根据给定的原料、产物及反应条件,确定该化工厂甲醇生产的最佳流程,并进行流程图绘制、物质平衡计算及能量平衡计算。

三、设计步骤1.确定反应方程式:根据给定的原料及产物,确定甲醇的生产反应方程式。

2.绘制流程图:根据甲醇生产的反应方程式,绘制甲醇生产过程的流程图,并标注每个单元操作的名称、输入输出物流等。

3.进行物质平衡计算:根据给定的原料及产物的摩尔数或质量数,以及反应方程式,进行物质平衡计算,并验证总摩尔数或质量数是否平衡。

4.进行能量平衡计算:根据每个单元操作的能量输入输出情况,以及反应热等热力学参数,进行能量平衡计算,并验证能量是否平衡。

5.进行流程改进:根据物质平衡和能量平衡的结果,对流程进行改进,并分析改进后的流程对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四、设计要点1.反应方程式的确定:需要根据甲醇的生产原料及产物,确定合适的反应方程式,并考虑到反应的热力学条件,如反应热、反应速度等。

2.流程图的绘制:应该清晰明了,标注每个单元操作的名称、输入输出物流及流程中存在的能量交换。

3.物质平衡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准确、细致地考虑每个单元操作中输入物流和输出物流的变化情况,确保物质平衡的准确性。

4.能量平衡计算:要考虑到每个单元操作中的能量输入输出情况,以及反应热等热力学参数的影响,确保能量平衡的准确性。

5.流程改进分析:需要根据物质平衡和能量平衡的结果,对流程进行改进,并分析改进后的流程对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五、设计结果与总结通过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可以得到甲醇生产的最佳流程,并得到相应的物质平衡计算和能量平衡计算结果。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类型:必修课学时安排:36学时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化工工程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1.化工原理概论本部分将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领域,引导学生对化工原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物质结构和性质主要介绍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包括物质的结构与成分、物质的物态变化和物质的性质分类等内容。

3.化工热力学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4.化工动力学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系统的动力学基本原理,包括化学反应动力学、传质动力学和热量传递动力学等内容。

5.化工工艺流程主要介绍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化工原料的选取和加工、化工设备的设计和运行管理等内容。

6.化工安全与环保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生产中的安全与环保知识,包括化工安全管理、化工事故预防和环境污染治理等内容。

7.实验教学本部分将安排一定数量的实验教学课时,学生将进行有关化工原理的实验操作,加强化工原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2.具备运用化工原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具备一定的化工安全与环保意识,了解化工生产中的安全与环保知识,具备一定的事故预防和环境污染治理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过程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等教学方法。

在实验教学中,将引导学生进行化工原理的实验操作,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教材主要教材:《化工原理导论》(第二版)蒋立兴著,化学工业出版社辅助教材:《化工原理实验教程》(第三版)张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六、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成绩评定将综合考虑平时表现、作业情况、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成绩。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_百度文库.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_百度文库.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二元混合物连续精馏装置的设计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二、本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1、关于精馏塔方案的选定2、关于工艺计算3、关于塔板(或填料层和塔体主要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4、关于附属设备的设计5、关于精馏塔的结构设计6、关于设计说明书的编写7、关于考核三、进行本设计必须注意的几点四、设计纪律五、参考资料一、课程设计的目的精馏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单元操作,精馏塔是典型的化工单元设备之一,进行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特别是本门课程的有关知识解决化工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到进行化工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得到一次进行化工设计的初步训练,为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基础.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特别注意如下几个“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和数据的能力;从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两方面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编程计算和使用工程设计软件的能力以及用简洁文字、图表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因此,不论课程设计的成果是否将应用于实际生产,设计都应同时满足实践性和教学性两方面的要求。

设计的实践性应体现在以下设计准则中:1、经济性:应符合能量充分合理利用和节能原则,符合经常生产费和设备投资费的综合核算最经济的原则;符合有用物质高回收率、低损耗率原则.2、先进性:应对目前工厂生产过程和设备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和改进措施,并尽量采用国内外最新技术成果。

3、可靠性和稳定性:保证运行的安全可靠和操作的稳定易控是现代化生产应优先考虑的原则,不得采用缺乏可靠性的、不成熟的技术和设备,不得采用难以控制或难以保证安全生产的技术和设备。

4、可行性:流程布置和设备结构不应超出一般土建要求和机械加工能力,整个设计方案应考虑符合国情和因地制宜的原则。

二、本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设计内容包括:选定精馏方案;进行精馏塔的工艺计算;结构和附属设备的选型设计;将设计结果编写成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水吸收氨气填料塔)(总1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课程设计题目水吸收氨过程的填料吸收塔设计学院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教务处制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2)第1章设计方案简介 (4)第2章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选型 (4)基础物性数据 (4)液相物性数据 (4)气相物性数据 (4)气液相平衡数据 (5)物料衡算 (5)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 (6)塔径的计算 (6)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8)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10)第3章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11)液体分布器 (11)液体分布器选型 (11)布液计算 (11)填料支撑装置 (11)填料塔紧装置 (12)气液体进出口装置 (12)附录 (14)水吸收氨过程的填料吸收塔设计(中文)摘要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原料气的净化、气体产品的精制、治理有害气体、保护环境等方面都广泛应用到了气体吸收。

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填料吸收塔的方法处理含有氨气的空气,采用填料吸收塔吸收操作是因为填料可以提供巨大的气液传质面积而且填料表面具有良好的湍流状况,从而使吸收易于进行;填料塔有通量大、阻力小、压降低、操作弹性大、塔内持液量小、耐腐蚀、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等优点,从而使吸收操作过程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

在设计中,以水吸收混合气中的氨气,在给定的操作条件下对填料吸收塔进行物料衡算。

本设计包括设计方案的选取、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物料衡算、设备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主要设备的工艺条件图等内容。

关键词:吸收、填料塔、氨气Design of packed absorption tower in the process ofwater absorption of ammoniaAbstractIn the chemical production process, raw material gas purification, gas products refined, harmful gas treat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are widely applied to gas absorption. The purpose of the course desig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 is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packed absorption tower by ammonia containing air handling, using packing absorption tower absorption operation because of packing can be provided with a huge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area and the filler surface has good turbulence conditions, so that the absorption is easy; packed tower with high flux, small resistance, pressure drop, high operating flexibility tower to a small amount of liquid, corrosion resistance, simple structure, separation and high efficiency, so that absorption process Save a lot of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In the design, mixed gas of ammonia water absorption, under the given operating conditions on the filler absorbing tower of material balance. This design includes selection of design scheme and main equipment of the process design calculation, material balance calculation, equipment, size of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process design and calculation, the process conditions of main equipment such as map content.Keywords: absorption, packed tower, ammonia第1章 设计方案简介用水吸收氨气为提高传质效率,选用逆流吸收流程;逆流操作气相自塔底进入由塔顶排出,液相自塔顶进入由塔底排出。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样本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样本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引书一、课程设计目与性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一种实践性、总结性和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化工原理课程重要构成某些,也是培养学生综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所必不可少教学过程。

当代工业规定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不但应是一名工艺师,还应当具备按工艺规定进行生产设备和生产线选型配套及工程设计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初步工程设计能力培养和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进一步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打下基本。

二、课程设计基本规定(1)在设计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和对的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理解工程设计基本内容,掌握设计程序和办法,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独立工作能力。

(2)在设计中要体现兼顾技术上先进性、可行性和经济上合理性,注意劳动条件和环保,树立对的设计思想,培养严谨、求实和科学工作作风。

(3)对的查阅文献资料和选用计算公式,精确而迅速地进行过程计算及重要设备工艺设计计算。

(4)用简洁文字和清晰图表表达设计思想和计算成果。

三、设计题目题目Ⅰ:在生产过程中需将3000kg/h某种油(在90℃时,密度为825kg/m3;定压比容为2.22kJ/kg·℃;导热系数为0.140W/m·℃;粘度为0.000715Pa·s;污垢热阻为0.000172m2·℃/W)从140℃冷却至40℃,压力为0.3MPa,冷却介质采用循环水,循环冷却水压力为0.4MPa,循环水入口温度为35℃,出口温度为45℃。

设计一列管式换热器满足上述生产需要。

题目Ⅱ:在生产过程中需将5000kg/h某种油(在90℃时,密度为825kg/m3;定压比容为2.22kJ/kg·℃;导热系数为0.140W/m·℃;粘度为0.000715Pa·s;污垢热阻为0.000172m2·℃/W)从140℃冷却至40℃,压力为0.3MPa,冷却介质采用循环水,循环冷却水压力为0.4MPa,循环水入口温度为35℃,出口温度为4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是化学科学和工程学科的交叉学科,致力于研究化学过程及其应用。

其中的化工原理课程是该专业中的必修核心课程,主要涉及反应动力学、热力学、物理化学等多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特别制定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本文就此进行探讨与介绍。

一、课程设计目的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该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具体来说,本课程希望达到以下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与反应动力学、化学平衡及热力学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4. 让学生了解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二、课程设计要求
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需要学生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设计:
1. 选择需要研究或探究的话题:关于化学反应对热力学和反应动力学的影响,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反应速率的差别,探究溶解度与温度的相关性等。

2. 准备实验设备: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及准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和试剂,例如反应漏斗、烧杯、试管、电子天平、分析天平等。

3. 实验操作步骤,确定实验步骤和实验操作顺序,保证实验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4. 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记录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阐析。

5. 报告撰写,撰写实验报告,归纳实验过程、结论及思考,并体现出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三、实验内容及实验要点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具体实验内容,根据教师的指导,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 了解化学反应及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验探究环境温度、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比例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量化方法。

2. 利用热力学分析反应热变化:根据热力学原理,探究不同化学反应的热态特性及其中包含的热量变化,分析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及其应用。

3. 计算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溶解度常数:通过实验测
定平衡常数和溶解度常数及其变化,探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及其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化学平衡的理解。

四、实验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在化工原理课程实验中,为了确保学生的实验操作安全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注重以下实验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1. 实验要求
(1) 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步骤和流程。

(2) 保持实验器材干净卫生,注意实验室环境卫生。

(3) 精确地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4) 完成实验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材和及时归还实验器
材。

2. 安全注意事项
(1) 注意化学品的存放,防止误杀、一氧化碳中毒或毒物
中毒等危险。

(2) 实验中要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尤其是化学实验室中,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眼镜、手套等。

(3) 严格按照学校安全监管部门的标准、流程、规章制度
等安排实验并监控现场安全。

(4) 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停止操作,并向教师
和实验室管理员汇报,及时处理完成。

五、课程评价方法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成后,将进行课程评价。

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这个课程设计的质量:
1. 实验报告评价:考查实验报告撰写的全面性和规范性,实验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2. 实验操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室中的表现来评
价其操作能力和实验技巧。

3.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疑点问题的认识程度来评价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

总之,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导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更完整地掌握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其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

同时,也促进了教学实践的不断完善和改进,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