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科学上册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物质的构成教案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物质的构成教案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物质的构成教案第一节物质的构成【学问与目标】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例举反映分子之间有空隙的证据。

3、能用事实证实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过程与办法】1、利用同学自己动手试验,让同学知道试验是讨论问题的办法之一2、通过试验教学培养同学观看、试验、比较、分析的能力3、利用模拟试验来解决抽象的学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同学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意识2、利用事实和证据培养同学对科学的严谨态度3、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证实分子间有空隙,并且大小不同,培养同学对“科学来源于生活的意识”【四】重点和难点建立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间有空隙的微观思想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利用事实和证据来说明分子间的空隙大小不同是本节课的难点【五】课堂绽开:师:上课前,我预备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学生们想不想看?生:想!师:这是一个容量瓶,先向容量瓶中倒入无色的蒸馏水,大约倒到容量瓶容积的一半左右,然后徐徐倒入酒精,为便于区分,我把酒精染成红色。

我尽量做到把酒精加到黑色橡皮筋处(若不当心倒多了,可以将橡皮筋微调)。

学生们可以看到,上层是酒精、下层是水,假如我将容量瓶上下倒置,你们猜会有什么现象浮现?生:仔细观看、思量并猜测。

师:接下来是见证奇迹的时候——生:惊异的发觉总体积变少了。

师:假如不信任,学生们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下。

每个小组的水槽里都配有相同的试验器材和试剂。

那就开头吧!生:做试验。

(完成试验后击掌表示)师:确定每个小组试验完成后,表扬同学——看来每个学生现在都可以成为一个小小的魔术师。

但一名优秀的魔术师,不仅会表演,还得知道其中蕴藏的科学原理。

这样,才干确保自己的每一次表演都能够胜利。

师:学生们情愿跟教师一起揭开这个试验的奥秘面纱吗?生:情愿。

师:我们一起再来做个试验——这是一块方糖,用放大镜观看,我们很简单发觉它是由许多细小的蔗糖颗粒构成的!假如我把蔗糖颗粒用研磨器研磨,发觉蔗糖颗粒变小了,还有方法把它们变得更小吗?生:观看、思量、研究、沟通。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概念和分类。

让学生理解物质构成的基本原理。

1.2 教学内容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元素和化合物。

物质构成的基本原理:原子、分子和离子。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物质的概念、分类和构成原理。

利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水、空气、食物等。

讲解物质的概念,提问学生物质的特点。

讲解物质的分类,让学生举例说明。

讲解物质构成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第二章:原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概念、结构和性质。

让学生掌握原子的构成和原子序数的意义。

2.2 教学内容原子的概念:原子是物质构成的最小单位,具有原子序数、质量数和电荷数。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和电子云,质子、中子和电子。

原子的性质:原子序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质量数和电荷数影响原子的稳定性。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原子的概念、结构和性质。

利用模型、图示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4 教学活动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物质构成的基本原理。

讲解原子的概念,提问学生原子的特点。

讲解原子的结构,让学生了解原子核和电子云的构成。

讲解原子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原子序数、质量数和电荷数的作用。

第三章:分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结构和性质。

让学生掌握分子的形成和分子的化学性质。

3.2 教学内容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粒子。

分子的结构:共价键和离子键,线性分子、分支分子和环状分子。

分子的性质:分子的化学性质由其组成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分子的概念、结构和性质。

利用模型、图示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回顾前两章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物质构成的基本原理。

讲解分子的概念,提问学生分子的特点。

初中物质构成教案

初中物质构成教案

初中物质构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构成的基本概念,包括分子、原子和离子。

2. 掌握不同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并能进行分类和识别。

3. 能够运用物质构成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物质构成的基本概念。

2. 不同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

教学难点:1. 物质构成的微观粒子的分类和识别。

2. 运用物质构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教学卡片或图片。

3. 实物或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物质的基本概念,如物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等。

2. 提问:你们认为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物质构成的基本概念,包括分子、原子和离子。

2. 通过示例或模型展示不同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等。

3. 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和识别不同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物质构成的理解和例子。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物质构成的特点和规律。

四、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水沸腾、铁生锈等,引导学生运用物质构成的知识进行解释。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释和观点。

五、总结与复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物质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微观构成粒子。

2. 学生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研究,探究不同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特点和规律。

2.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微观构成粒子,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同时,结合实物或模型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精品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精品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构成》优秀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物质构成》中,深入学习物质基本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

详细内容涉及3.1节“分子和原子”,3.2节“物质组成和分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子、原子、离子概念,掌握物质组成和分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推理等科学方法,探索物质构成规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离子概念区分与理解。

2. 教学重点:物质组成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分子模型、原子模型、离子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包括酒精、水、食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物质变化,如冰融化、酒精挥发等,引发学生对物质构成思考。

步骤1: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现象背后原因?”步骤2:引导学生观察分子模型,理解分子在物质变化中作用。

2. 例题讲解:以水为例,讲解分子、原子、离子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步骤1:讲解水分子构成,引导学生理解分子是由原子组成。

步骤2:讲解水分子在电解过程中氢离子和氧离子过程,使学生理解离子是由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形成。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酒精与水混合、食盐在水中溶解等现象,分析分子、原子、离子作用。

步骤1: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

步骤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六、板书设计1. 物质构成分子原子离子2. 物质组成和分类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组成物质分类:纯净物、混合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分子、原子、离子概念。

(2)举例说明物质组成和分类。

(3)结合生活实际,说明分子、原子、离子在物质变化中作用。

2. 答案:(2)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组成。

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原子或离子组成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原子或离子组成物质。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物质的构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由微观粒子组成,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物质性质和变化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微观粒子,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的基本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难点:理解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它们在物质性质和变化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酒精、水、食盐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构成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应的微观结构。

3.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酒精与水的混合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分析物质微观结构对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影响。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理解。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子、原子、离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2. 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互关系3. 物质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三种物质,分析它们的微观结构。

(2)解释为什么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2. 答案:(1)略(2)酒精与水混合时,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总体积减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掌握情况,以及对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的反馈。

科学七年级物质的组成教案

科学七年级物质的组成教案

科学七年级物质的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了解物质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成分;2.掌握物质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基本单位;3.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和性质;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教具:投影仪、实验器材、PPT等;2.课件:PPT或者教学手册;3.实验材料:常见的物质样本,如水、铁、盐、糖等。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利用投影仪展示一幅图片,上面有水、铁、盐、糖等常见物质的图片。

2.向学生提问:“你们见过这些物质吗?你们知道这些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吗?”3.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回答并互相讨论。

Step 2 学习新知1.通过PPT或教学手册向学生介绍物质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成分。

2.讲解原子和分子的概念及其在物质中的作用。

3.结合图示和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不同物质的组成。

Step 3 实验探究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物质的组成成分,如水的实验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3.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Step 4 归纳总结1.根据实验结果,与学生共同总结物质的组成成分,并做简要概括。

2.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四、巩固练习1.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2.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解释。

五、拓展应用1.组织学生进行更复杂的实验,加深对物质组成的理解。

2.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为什么木材可以燃烧等。

六、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复述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2.与学生一起检查习题的解答情况,解释答案和解题思路。

3.鼓励学生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加深对物质组成的理解。

七、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为本节课教案的大致内容,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可以在每个步骤中适当增加或调整内容。

科学七年级上浙教版4.4物质的构成教案1

科学七年级上浙教版4.4物质的构成教案1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第四节《物质的构成》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十分微小。

②通过探究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举例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

③能确认不同的物质分子的大小不同。

2、技能目标:①进一步熟悉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②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思维程序。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同学们树立自然界的组成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通过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三、教学难点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四、教学准备试管、酒精、水、放大镜、方糖、烧杯、黄豆、芝麻、量筒、针筒、木块、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设计思路本册书的前面几章已经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关于物质的美丽而神奇的画卷,通过学习,学生对自然界中大至宇宙、小至微小的生物甚至是细胞的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已初步接受了自然界的组成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的观念。

但这些知识基本上涉及的都是一些宏观现象,本节内容《物质的构成》将涉及到许多微观现象,从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构成。

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在想象中建构起微观世界。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阶段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其抽象的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还相对较低,因此,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将会遇到很大的思维障碍:微粒的抽象性。

为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关键在于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利用类比思想,引导学生用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去“套解”看不着、摸不到的微观世界。

上课伊始,教师先演示20mL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引导学生考虑事物还应从微观角度出发,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而后通过用放大镜观察方型蔗糖、碾碎的蔗糖和糖水中的蔗糖,引导学生想象有“蔗糖分子”的存在,并且获知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很小,用一般的放大镜、显微镜根本观察不到。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材第四章《物质的构成》,内容包括:物质的微观结构,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以及物质的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概念。

2. 理解物质的性质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性质关系。

教学重点: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显微镜、实物模型、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宏观和微观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内部的构成。

2. 新课导入: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微观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性质变化,解释其微观原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2. 物质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描述其微观结构。

(2)解释下列现象的微观原理:水烧开时为什么会有气泡产生?(3)简述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2. 答案:(1)略(2)水分子在加热过程中,运动速度加快,间隔变大,形成气泡。

(3)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粒子的大小、电荷和组合方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物质的微观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解释生活现象时,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研究的新进展,了解更多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实验,观察生活中的物质变化,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性质关系。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材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构成》,内容包括: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常见物质的构成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物质的基本粒子,掌握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了解常见物质的构成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物质的构成,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教学难点:理解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掌握常见物质的构成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酒精、食盐、糖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单、学习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物质构成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酒精、食盐、糖等物质的溶解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讨物质构成的奥秘。

4. 例题讲解:讲解常见物质的构成特点,如水、二氧化碳、氧气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2.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3. 常见物质的构成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答案: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的粒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如水分子(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食盐(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

2. 作业题目:列举三种常见物质的构成特点。

答案:①水:由水分子(H2O)组成,是一种液态物质。

②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CO2)组成,是一种气态物质。

③铁:由铁原子(Fe)组成,是一种固态金属。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优质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优质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材第四章《物质的构成》。

详细内容包括:物质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在物质性质和变化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概念,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微观粒子观点解释宏观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物质性质和变化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概念,以及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分子模型、原子结构模型、离子模型。

2. 学具:显微镜、实验器材(酒精、碘酒、糖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构成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展示相关模型,让学生直观了解微观粒子的形态。

3. 知识讲解:a. 分子的基本性质,如分子的组成、分子的运动等。

b. 原子的基本性质,如原子的结构、原子核与电子的关系等。

c. 离子的基本性质,如离子的形成、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等。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微观粒子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变化现象,分析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2. 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性质3. 微观粒子与宏观现象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下列现象中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酒精与碘酒混合、糖水蒸发。

b. 分别用分子、原子、离子观点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2. 答案:a. 酒精与碘酒混合时,分子间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具有运动性。

糖水蒸发时,水分子从液态变为气态,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物质的组成初中教案

物质的组成初中教案

物质的组成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的组成,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离子的本质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实验室用具、分子模型、PPT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如水、空气、糖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的组成。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物质组成的理解。

二、实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子模型,让学生了解分子的结构。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微观结构,如水、盐水、酒精等。

3. 学生总结实验观察结果,得出物质的组成。

三、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分子、原子、离子的特点和区别。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物质,让学生判断它们的组成是分子、原子还是离子。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物质的组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一些小实验,如观察不同物质的溶解过程,进一步了解物质的组成。

2. 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有关化学知识的书籍,深入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研究领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物质的组成,掌握了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一、目标导航[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让学生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3.确认不同物质有不同的分子大小。

[科学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并能列举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

[解决问题]通过学习,知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了解扩散现象。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知识,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能列举反映固体、液体、气体扩散的现象和事实,能用分子的运动解释扩散现象。

理解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能叙述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二、要点扫描[课标解读]《物质的构成》这一节课比较抽象,讲的是物质构成的微观领域,比如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以及物态变化的微观解释。

要讲好这一节课,关键是要化抽象为具体,做好各种演示实验。

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知识,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

[内容分析]《物质的构成》是初中科学7年级第4章第1节的内容,讲的是物质构成的微观领域,比如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以及物态变化的微观解释。

要讲好这一节课,关键是要化抽象为具体,做好各种演示实验。

在讲“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时,要从观察方型蔗糖、观察碾碎的蔗糖到观察糖水,来引出蔗糖分子,并且强调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很小,要通过比喻的方法告诉学生。

“分子之间有空隙”,要做好主实验和辅助实验。

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要用有刻度的小试管,比如50毫升水和50毫升红色酒精混合后的体积会明显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黄豆和芝麻的辅助实验很明显,要用黑芝麻。

同样道理,“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和物态变化的微观解释”,也要做好演示实验。

因为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分子、分子的运动、物质的扩散现象。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的构成概念,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的物质类型,如纯净物、混合物、元素、化合物等。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构成概念:物质、元素、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等。

2. 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分子、离子等。

3. 物质的分类: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的构成概念、物质的微观结构、物质的分类。

2. 难点:物质的微观结构,物质类型的区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问题。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构成。

2. 讲解物质的构成概念,介绍元素、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等基本概念。

3. 讲解物质的微观结构,阐述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组成和作用。

4. 分析物质的分类,让学生掌握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等类型的特点。

5.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物质,并分析其微观结构。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口头表达能力等。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化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物质构成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化学工厂,实地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生产过程。

3. 开展课外实验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物质的构成》相关章节。

2. 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用于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的构成概念,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2. 通过对物质构成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物质的构成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与物质构成:介绍物质的概念,解释物质构成的意义。

2. 微观粒子:介绍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概念及其性质。

3. 物质的组成:讲解不同物质由哪些微观粒子组成,以及它们的排列方式。

4. 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将其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5. 物质的性质:分析物质的微观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构成概念、微观粒子、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物质的性质。

2. 教学难点:物质的微观结构、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物质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结合实际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物质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引导学生思考物质构成的意义。

2. 讲解物质与物质构成:阐述物质构成的概念,介绍微观粒子的性质。

3. 分析物质的组成:讲解不同物质由哪些微观粒子组成,举例说明。

4. 讲解物质的分类:根据微观结构,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5. 分析物质的性质:探讨微观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6. 巩固知识: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物质构成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物质构成的掌握情况。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吸收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构成?3. 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4. 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八、拓展活动1. 参观实验室: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化学实验室,让他们亲身体验物质的微观结构研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4.1《物质的构成》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4.1《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映分子之间空隙的现象。

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3.了解扩散现象,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能列举反映固体、液体、气体扩散的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理解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能叙述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分子之间存在空隙2.扩散现象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三、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喜不喜欢听故事啊?既然如此,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

这个故事的题目呢,叫做一个小和尚的故事。

从前绍兴城里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庙,庙里住着一个小和尚,小和尚每天的工作只是劈柴,他要把一捆很大的木柴不断劈小,劈小,再劈小。

劈得时间长了,小和尚就胡思乱想起来:如果我再把这小的木柴再劈小,那劈到最小会是什么呢?小和尚想了很久,就是想不出来。

同学们你们能帮小和尚解决疑问吗?你们认为这个木柴劈到最小会是什么呢?预设:小木屑(小木屑真的是最小的吗)细胞(大家都知道细胞,那么以植物细胞为例,细胞可以再分解吗)分子(这个同学很厉害哦,竟然知道分子,那你知道什么是分子吗?)课题引入:那劈到最后到底会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学习今天的知识-----物质的构成,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底吧。

板书:物质的构成(一)观察蔗糖: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东西,那就是方糖。

方糖就是一种糖,什么味道啊?(甜的)今天咱们的探究目的是:研究出构成方糖的最小颗粒是什么?以四人研究小组为单位,跟着老师的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探究。

师:用放大镜观察这一块方形的蔗糖的表面结构,你发现了什么?预设:看到蔗糖的小颗粒师:这小颗粒可以再分吗?(可以)师:怎么分?生:讨论:1,磨碎变成粉末2,溶于水中师:为了节省时间和节约实验材料,我们不要把整块方糖拿来研磨或者溶解,可以取一小部分把这一小部分的蔗糖变得更小?学生实验:先进行研磨方糖,把蔗糖颗粒变成粉末师:这下的蔗糖比原来更小了,那它还是糖吗?为什么?学生实验:再进行溶解,为了加快溶解,我们可以用玻璃棒来搅拌一下。

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

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

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第一篇: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物质的构成》一、教材分析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也是科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学习物质的微粒构成是对接下去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具体来说是对八年级所要学习的水的组成、例子模型与符号,九年级上物质的变化及酸碱性质学习的一次重要铺垫。

二、学情分析本次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在前几节课中已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但是对物质的构成及分子运动情况并不了解,该内容对于他们来说相对抽象,初一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掌握尚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定为分子概念的构建,以及理解分子之间有间隙。

我对教材进行了二次扩展,并结合课标,考虑到初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探究能力,我将采用古诗《梅花》引入课程,让同学们思考花香何来,并且让学生动手大豆与芝麻混合实验来具象感受分子间隙,从而探究物质构成,攻破重难点。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2)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3)让学生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4)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并能列举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

通过学习,知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了解扩散现象。

(2)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

4.1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4.1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②物质分类:纯净物、混合物
③物质构成的原理和过程
2.艺术性和趣味性
①使用图示、示意图、模型等visually represent物质构成概念
②利用颜色、符号、字体等highlight key points吸引学生注意力
③设计有趣的互动环节,如填空、连线等,让学生参与板书设计过程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2.元素的概念: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具有独特的原子序数和原子量。
3.原子和分子的概念: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粒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粒子。
4.离子和化合物的概念:离子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三)改进措施
1.强化知识基础:我将加强对物质构成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解和巩固,通过复习和测试等方式检查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我将安排更多的实验操作机会,让学生熟悉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加强表达能力培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表达能力培训,通过模拟练习、演讲比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知识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物质的基本分类,即纯净物和混合物。然而,他们对元素、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理解相对薄弱。此外,学生对化学键的概念和离子的形成机制等方面的知识也较为模糊。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然而,他们在数据分析、逻辑推理和科学思维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适当的实践活动和思考题,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和思考。

七年级上册科学《物质的构成》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科学《物质的构成》教案、教学设计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使他们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力量和价值。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和再利用的重要性,树立绿色、环保的生活观念。
5.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了解我国在物质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品质和探究欲望逐渐增强。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物质世界的构成充满好奇,但可能对原子、分子等微观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描述物质现象的能力,但尚需引导他们运用科学方法和词汇进行准确表达。
2.学生对实验充满兴趣,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较强的交流欲望,但团队协作和分工合作能力尚需培养。
4.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6.课后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7.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学活动:教师出示一块冰块,让学生观察冰块的状态,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冰块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它和我们平时喝的水有什么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因此,本节教学活动的设计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让学生亲历一个全新的探究过程。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第二章中学习了有关细胞学说的知识以后,从更深得微观层次上去认识物质的本质,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分子观和分子运动观,并用以解释物质三态转变的实质和物质的某些特性。

分子是化学基本概念的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处于重要地位。

本节内容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

〖学生学情分析〗通过学习,学生已初步接受了自然界组成有明显的层次结构的观念。

但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分子的抽象定义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要从宏观世界走向微观粒子,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要让学生经过多次的分组实验、自主探究;教室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进行全面观察和总结,并借助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建构对分子的正确认识。

而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并须有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映分子之间有空隙的证据。

3、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描述和解释现象的综合能力,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合作和交流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子运动论的有关内容教学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教学策略与手段〗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分子的抽象定义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要真正在他们头脑里建立分子的概念,需要一个过程。

本节采用实验探究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而教师只是一个好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多采用对比或比喻的手法,使学生的认识更形象。

在本节课中应尽量体现学生的实验探究水平、观察、分析能力。

〖课前准备〗分组:学生每四人一小组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方糖、碾碎的方糖、放大镜、烧杯、量筒、滴定管、水、染红的酒精、针筒、黄豆、芝麻教师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器材一套、CAI〖教学过程〗4.1物质的构成说课稿〖说理念〗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因此,本节教学活动的设计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让学生亲历一个全新的探究过程。

〖说教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第二章中学习了有关细胞学说的知识以后,从更深得微观层次上去认识物质的本质,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分子观和分子运动观,并用以解释物质三态转变的实质和物质的某些特性。

分子是化学基本概念的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处于重要地位。

本节内容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

〖说学情〗通过学习,学生已初步接受了自然界组成有明显的层次结构的观念。

但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分子的抽象定义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要从宏观世界走向微观粒子,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要让学生经过多次的分组实验、自主探究;教室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进行全面观察和总结,并借助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建构对分子的正确认识。

而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并须有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4、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5、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映分子之间有空隙的证据。

6、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描述和解释现象的综合能力,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合作和交流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子运动论的有关内容教学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说教法〗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分子的抽象定义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要真正在他们头脑里建立分子的概念,需要一个过程。

本节采用实验探究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而教师只是一个好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多采用对比或比喻的手法,使学生的认识更形象。

在本节课中应尽量体现学生的实验探究水平、观察、分析能力。

〖课前准备〗分组:学生每四人一小组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方糖、碾碎的方糖、放大镜、烧杯、量筒、滴定管、水、染红的酒精、针筒、黄豆、芝麻〖说过程〗由沙雕引入,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接受物质是由大量微粒构成这一观点比较困难,这里利用沙雕作品做类比,为帮助学生建构相关的知识提供基础。

整节课通过三个探究实验,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

第一个探究物质的构成,从自然界众多物质到探究蔗糖的构成,目的是要告诉学生材料的选择是从身边容易得到的材料开始的。

通过三步就行蔗糖构成的实验,让学生一步步考虑,最后根据水变甜的事实,确认蔗糖没有消失,在水中以极小的微粒存在,从而得到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结论,把学生引入微观世界。

学生得出蔗糖由蔗糖分子构成后,再次让学生回答一块方糖和一粒蔗糖粉末是由什么构成,强调大量是为了过度到分子的小。

然后通过对比与比喻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子是很小的微粒。

通过指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同时指出酒精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

进而指出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第二个探究分子之间存在空隙,通过学生自己上黑板进行猜想,到自己动手做两个实验,在进行分析黄豆和芝麻的混合,体积减小到分析酒精和水混合体积减小。

通过实验的类比,引导学生思维并使之发现分子之间有空隙,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得出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后,又接着提出是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目的让学生能清楚类比只能帮助我们理解知识,不能作为建构知识的直接证据。

第三个实验探究分子之间空隙的大小,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预测实验现象。

目的是在平时教学中就可以慢慢渗透科学探究的素养!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如果你是分子,你会如何介绍自己呢?你们对分子还想进行哪些探究呢?本环节的设置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成功和喜悦。

让学生懂得科学的探究是无止境的。

4.2 《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用“kg”表示。

2.知道质量大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了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了解托盘天平的使用维护方法。

4.学会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5.尝试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质量估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体验和观察,感受物体质量,了解测量质量的初步含义。

2.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托盘天平的使用,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形成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以及实事求是和用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2.养成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渗透STS教育,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难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教学方法】本节课中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讲授、直观演示和体验学习的教学法【教学器材准备】一包薯片、一个大桔子、一个小桔子、一个熟鸡蛋、一袋方便面、一包巧克力、一根铁丝,讲台和每两人课桌上有一架托盘天平和砝码、一架电子秤、多媒体课件,天平的使用的视频等。

【教学过程】引入:教师出示大小桔子,请学生比较这两个桔子的轻重。

学生可以上来掂量一下,得出大桔子重,小桔子轻。

教师问:为什么这两个桔子有轻有重?引导学生得出:桔子是物体,物体内含有物质,大的桔子里含有的物质多。

分析归纳:所以物体含有的物质是有多少的,科学上用“质量”的概念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上。

举例说明(教师把实物拿在左右手,让学生有更直观更形象的比较):大桔子比小桔子含有的物质多,我们说大桔子比小桔子质量大。

小瓶矿泉水比大瓶矿泉水,组成他们的物质都是水,可小瓶矿泉水里所含的物质少,我们说小瓶矿泉水的质量比大瓶矿泉水的质量小。

一个大铁块跟一小根铁丝所含的物质虽然都是铁,但铁块所含的铁比较多,所以铁块的质量比较大。

因此科学上,我们用质量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一、质量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板书)教师在此纠正日常生活中说的“轻、重”,描述的是质量而不是重力。

质量在科学里讲大小,不讲轻重。

教师:课前老师用电子秤称这个桔子,结果显示如下:现在桔子被老师带到教室来了,再用同一个电子秤称一下,发现什么?原来电子秤显示的数字是0.085,现在还是0.085。

教师问:桔子从办公室被带到教室,变化了,没有变化。

矿泉水被冷冻,变化了,没有变化。

矿泉水被冷冻,变化了,没有变化。

铁丝弯曲变形,变化了,没有变化。

进一步阐述概念:之所以他们所含的物质多少没变是因为组成他们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质量也就不变。

教师:何种情况下,这个桔子的质量会发生变化?学生:咬掉一口,吃了……那质量就变化了,变小了,因为物质减少了。

二、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完全有物体本身决定,不会因为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空间位置等的改变而改变。

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观察,找出电子秤上数字的单位,学生找出质量的单位:千克。

教师问:你还知道有哪些单位吗?(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质量单位的教学)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的单位是斤、两,这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引出质量的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

三、质量的单位:千克克斤两吨1千克=1000千克, 1斤=10两, 1斤=500克,1千克=2斤(学生发言,教师纠正)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其他的有关物理量,展示已知身边物体的质量:一个鸡蛋50克、一个苹果150克、一位中学生约50千克、一本科学书0.25千克、一只鸡2千克、一头大象5吨学生活动:把事先让学生回家准备的每位同学的质量在班上做个交流,选出质量最大和最小的同学,把数据填写在空格处,随机选取8位同学的质量数据写在黑板上,指导学生求出平均值并记录。

引导学生进行估测:我们对质量已经有了初步的感受,接下去我们一起来完成一个活动,请同学们同学们估测,比一比,看谁的估测能力最好:一袋方便面、一包薯片、一条巧克力、一个熟鸡蛋(这些可以让学生先不看包装,自己先估测,然后对照一下),学生自己的学习用品如铅笔盒、书包、橡皮擦等质量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