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弹塑性分析

合集下载

混凝土cdp本构

混凝土cdp本构

混凝土cdp本构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设计和分析混凝土结构时,混凝土的本构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的本构模型之一——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模型(Concrete Damaged Plasticity Model,简称CDP)。

一、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基本原理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模型是基于弹塑性力学理论开发的一种模型,用于描述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的弹性和塑性行为。

该模型考虑了混凝土的弹性、损伤和塑性三个阶段,并能够准确地模拟混凝土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力学行为。

混凝土的弹性本构行为可以通过胡克定律来描述,即应力与应变之间的线性关系。

而混凝土的塑性本构行为则需要引入一些额外的参数来描述,如损伤变量、塑性应变等。

二、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模型的特点1. 考虑非线性行为: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会出现非线性行为,如应力-应变曲线的非线性、弹塑性转变等。

CDP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这些非线性行为。

2. 考虑损伤效应: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会发生损伤,即出现裂缝或破坏。

CDP模型通过引入损伤变量来描述混凝土的损伤过程,并能够准确地模拟混凝土的裂缝扩展和破坏。

3. 考虑三轴应力状态: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往往会受到多向应力的作用,如拉压、剪切等。

CDP模型考虑了三轴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力学行为,能够准确地模拟混凝土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响应。

4. 考虑温度效应: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也会对其力学性能产生影响。

CDP模型可以考虑温度效应,并通过引入温度参数来描述混凝土的热力学行为。

三、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应用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模型在工程实践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大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分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水坝工程中,为了准确地评估混凝土坝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使用CDP模型来模拟混凝土在洪水冲击和地震作用下的力学行为。

在桥梁、隧道、建筑物等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CDP模型也可以用于预测混凝土的变形和破坏,从而指导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收稿 日 期 : 20 0 -0; 修 订 日期 :20 — I—I 01 9 8 0I I 5 作 者 简 介 : 李 向真 (99 . 男 四川 犍 为 人 、 副 教 授 .工 程 师 . 主要 从 事 结 构抗 震 与计 算 结 柯 力 学 研 究 15 一) I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I 8卷 l 期
20 0 2年 3月






Vo . 8 11 。No 1
WORL E R HQ D A T UAK NGI E NG EE NE RI
M 丑. 2 0 f, O 2
文章编 号: 10 —6 6  ̄ 0 )1 0 3 4 0 7 0 9 0 20 —0 7 —0
由折 线段 组成 的恢复 力 特性 曲线作 为近 似的计 算模 型。
l 钢 管混 凝土 柱恢复 力 曲线 _ 1
对于 圆钢 管 混 凝 上, 在工 程 实用 范围内 ,可 以采 用 双 线性 模 型来 描 述 其 M 一币恢 复 力 模 型 。
得 到 了广 泛 的应用 。特 别是 近几 十年来 随着计算 机 的迅 速发展 ,相应 的数值 计 算 方 法 趋于 成 熟 与完 善,
使得复杂的理沧分析 与计算成为可能。特别是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引入,极大地促进 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破坏
机 理和 动态反 应 的研 究发展 。 目前 钢管 混凝 土 的研究 大多集 中在构 件的静态 试验 研究 和计算 分 析方 面,而在 整 体结构 方 面特别是 整 体 结构 的动 态时域 反 应方 面研究 工作较 少 本 文利用 时程 分析方 法 ,计算钢 管混 凝 土结 构在 各种 震况下 的 内力及位 移 反应 .找 出其 薄弱部 位 ,为 钢管混凝 土结 构提 供进一 步 的设 计依 据 .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
1 1 基 本原 理 .
弹塑 性动力 时程 分析法 亦称 直接 动力 法 , 方 法 是将 建 筑 物 作 为 弹塑 性 振动 系 统 建立 振 动 方 程 。 该 主要 目标是 获取结 构 的位移 场 、 变场 及应力 场 , 应 这三 者 之 间具有 密 切 的关 系 , 我 们 仅需 获 得结 构 位 故
中图分 类号 : T 93 2 U 7 .3
文献标 识码 : A
对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 , 传统的简化分析计算手段已难以满足复杂结构的设计要求。钢筋混
凝 土是 由两种不 同性 质 的材 料组合 而成 , 的性 能直接 依赖 于混凝 土和钢 筋 的材 性 。在非 线性 阶段 , 它 混 凝 土和钢筋 本身 的非 线性性 能 以及 二 者之 间粘结 的非 线性 性 能 , 将 不 同程度 地 在组 合 材 料 中反 映 出 都 来, 钢筋混 凝土结 构受 力变形 过程本 来 就是一 个非 线性 动 态过 程 , 要实 现结 构 的设 计 目标 , 就要 正 确把 握结 构 的真 实行 为 , 就必须 依据结 构 真实受 力变 形 机制 进行 分析 。这 时 如果 仍 用线 弹 性 分析 方 法进 也 行计算 , 不能正 确地 反映结 构 的实际 变形和 受力 特点 [ 就 卜 。在 我 国 , 多 复杂体 型 的高 层建 筑都 建造 许 在地震 多发 区 , 在遭 遇强 烈地 震作用 时 , 这些结 构有 可能 进入 弹塑性 工作状 态 , 以结构 分 析时 , 须考 所 必 虑材料 的弹 塑性性 能 。基于上 述原 因 , 们致 力发展 结 构非线性 动力 分析 方法 , 人 弹塑性 动力 时程分 析属 其 中的一类 分析方 法 。
2 分 析方 法
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结构 , 尤其是高层、 超高层建筑 , 进行弹塑性动力反应分析是十分必要 的, 因为在 “ 中震 ” “ 和 大震 ” 用 下 , 作 这些结 构一 般都 处 于弹 塑性 工作 状 态 , 这 些结 构 进 行 较 准确 的分 对 析, 一定要考虑其材料的弹塑性性质。我国现行的《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和《 程》 都明确规定“ 对不规则的、 具有明显薄弱部位的、 较高 的高层建筑结构 , 宜进行罕遇地震的弹塑性变 形分 析”56。 由于影 响建筑结 构 弹塑性动 力反 应的 因素较 多 , [-] 建筑 结构 的弹 塑性 动力反 应分 析是 一项

浅谈结构弹塑性分析中的混凝土构件模型

浅谈结构弹塑性分析中的混凝土构件模型

无 无 有 无 无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有 有
无 无 有 有 有 无 有 有
T a k y a n a g i ( 1 9 7 7 ) 折线三线型 A t a l a y ( 1 9 7 5 ) R o u f a i e l ( 1 9 8 7 ) H i s a d a ( 1 9 6 2 ) M o r k ( 1 9 9 4 ) P r a k ( 1 9 8 7 ) 曲线型 折线三线型 折线三线型 折线 三线型 折线三线型
对 于材料 的本构关 系, 主要是混凝土 和钢筋 。其 中混 凝 土包括 : 约束混凝土模 型和非约束混凝土模 型 ; 钢筋 包括 : 考 虑钢筋压屈 的模 型和不 考虑钢 筋压 屈 的模 型 。所有 材料 本 构关 系模 型的模拟线 型分为 曲线 折线型和混合型模型 。 面 型、
力 双线型模 型{ 理想 弹塑性 型模型 乎
【 关键词】 结构; 弹塑性分析; 构件恢复力模型; 材料本构模型
【 中图分类号 】 T U 3 1 3 【 文献标 志码 】 A
模 型进行 了研究 , 提 出了各种 各样 的塑性 铰模 型 , 如 图 1及 表 1 所示 。
1 结构弹 塑性分 析概 述
随着社会 的进步 , 科技的发展 , 城市 中建筑物 的高度 、 复
择。在 过去的 4 0年 中, 国内外对各 种结 构 的塑 性铰恢 复 力
L i & Y e ( 1 9 9 5 )
折线 三线型



[ 定稿 日期 ] 2 0 1 3—1 0—2 9 [ 作者简介] 夏宇 ( 1 9 7 9 ) , 男, 工程 师。
l 0 4
四川 I 建筑

混凝土结构弹塑性分析

混凝土结构弹塑性分析

混凝土结构弹塑性分析混凝土结构的弹塑性分析涉及到力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并需要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将混凝土结构看作是由许多弹性体和塑性体组成的复合结构,通过对每个组成体的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再将其综合,以得出整体结构的变形和破坏情况。

混凝土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过程可以分为弹性阶段和塑性阶段。

弹性阶段是指在小应力作用下,混凝土结构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能力,而塑性阶段则是指在大应力作用下,混凝土产生不可逆的形变和破坏。

弹塑性分析主要考虑的是混凝土在塑性阶段的行为。

在弹塑性分析中,需要确定混凝土结构的材料力学性质。

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通过试验得到,一般采用的是应力与应变之间的线性关系,即背景下的弹性性质,以及应变达到一定范围后应力与应变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即塑性性质。

根据混凝土的本构模型,可以得出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方程。

在进行弹塑性分析时,需要对荷载进行合理的简化和近似处理,以求解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分布。

常用的方法包括有限元法、弹塑性有限元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将结构划分为许多小单元,在每个小单元上进行力学分析,最终得到整个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分布。

弹塑性分析的目标是得出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以判断其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通过对结构进行弹塑性分析,可以预测结构的变形和破坏形态,找出结构的薄弱部位,并进行相应的设计和改进。

在实际工程中,弹塑性分析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桥梁工程中,可以通过弹塑性分析研究桥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以确定桥梁的设计参数,保证其安全可靠;在地下结构工程中,可以通过弹塑性分析研究地下室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以制定相应的防震措施。

总之,混凝土结构的弹塑性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准确地评估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力学性质和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可以对结构的变形和破坏进行预测,并进行相应的设计和改进,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MIDAS钢筋混凝土框架动力弹塑性分析

MIDAS钢筋混凝土框架动力弹塑性分析

例题动力弹塑性分析2 例题. 钢筋混凝土框架动力弹塑性分析概要此例题将介绍利用MIDAS/Gen做动力弹塑性分析的整个过程,以及查看分析结果的方法。

此例题的步骤如下:1.简要2.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3.用建模助手建立模型平面4.生成框架柱5.楼层复制及生成层数据文件6.定义边界条件7.输入楼面荷载8.定义结构类型9.定义质量10.定义配筋11.定义及分配铰特性值12.输入时程分析数据13.运行分析14.查看结果例题 动力弹塑性分析31.简要本例题介绍使用MIDAS/Gen 的动力弹塑性分析功能来进行抗震设计的方法。

例题模型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该例题数据仅供参考) 基本数据如下:轴网尺寸:见平面图 柱: 300x300 主梁: 200x300 混凝土: C30 层高: 一~二层 :3.0m 地震波: El Centro分析时间: 12 秒图1 分析模型例题动力弹塑性分析4 2.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在建立模型之前先设定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1.主菜单选择文件>新项目2.主菜单选择文件>保存:输入文件名并保存3.主菜单选择工具>单位体系:长度 m, 力 kN图2 定义单位体系4.主菜单选择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材料:添加:定义C30混凝土材料号:1 名称:C30 规范:GB(RC)混凝土:C30 材料类型:各向同性5.主菜单选择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添加:定义梁、柱截面尺寸注:也可以通过程序右下角随时更改单位。

例题 动力弹塑性分析5图3 定义材料图4 定义梁、柱截面例题动力弹塑性分析6 3.用建模助手建立模型主菜单选择文件>新项目主菜单选择模型>结构建模助手>框架:输入:添加x坐标,距离3,重复2;添加z坐标,距离3,重复2;编辑: Beta角,90度;材料,C30;截面,200x300;生成框架;插入:插入点,0,0,0;Alpha,-90。

第四章 结构弹塑性分析

第四章 结构弹塑性分析

(4.26)
(4.27)
当截面全部成为塑性区时,变形可无限制地流动 → 塑性铰,结构变为机构(破坏) 。此时 设极限荷载为 q0 ,跨中极限弯矩(全部塑性 ξ = 0 )为:
M max
所以:
1 2 bh 2 = q0 l = σs 2 4
(4.28)
bσ q0 = s 2
⎛⎞ ⎜ ⎟ ⎝l⎠
2
(4.29)
李遇春编
如图 4.5,X 方向上配筋所产生的抵抗(分布)弯矩为 M ux (这个弯矩可根据钢筋混凝土 结构理论确定) ,在长度 L sin θ 上的总抵抗弯矩为 M ux L sin θ ,这个弯矩在屈服线上的分量为:
M u1 = ( M x L sin θ ) ⋅ sin θ = M x L sin 2 θ
图462屈服线计算理论i屈服线上的抵抗弯矩图47如图47x方向上配筋所产生的抵抗分布弯矩为ux这个弯矩可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确定在长度sin上的总抵抗弯矩为uxsinsin443同理y方向上的配筋抵抗弯矩在屈服线上的分量为
同济大学水利工程系
李遇春编
第四章 结构弹塑性分析
1、弹塑性力学边值问题的提法 (1)全量理论边值问题
(ⅳ)边界条件: 在应力边界 sσ 上:
dσ ij l j = dPi
(4.13) (4.14) (4.15)
(4.16)
在位移边界 su 上: dui = dui
(4.17)
同济大学水利工程系
李遇春编
2、 梁的弹塑性弯曲
图 4.2 如图 4.2 的简支梁,梁的变形满足平截面假设。根据材料力学(弹性力学) ,梁内的应力 状态为: σ x = σ (≠ 0) , σ y ≈ 0 (与其它量比,可忽略不计) , τ xy = τ

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第 7卷
第 6期
铁 道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报
J OURNALO F RAI1, /AY SCINCE AND NG I L\ E E NEERI NG
V0 . NO 6 I 7 .
De .2 1 c 00
21 0 0年 l 2月
-___
同 钢 一 凝 土 混 合 结 构 的 弹 塑 性 时 程 分 析 层 混
不 同地震烈度 下的顶 点位移 时程 、 加速度 时程 、 层位移及 层间位移角反 应; 楼 并研究 了地震作 用下混合结构 的开裂、 屈服 与
破坏情况。研 究结果表 明: 混合 结构的楼层侧 移呈 弯剪综合 的变形特 性 ; 结构 的最 大层 间位 移 角发 生在 结构的 中下部楼
层。 且随地震烈度加大 , 大层 间位移 角出现的楼 层位置呈下移趋势 ; 最 混凝 土核 心 筒的连 梁先 于底层 剪力墙发 生破 坏 而成 为结构的薄弱环 节。 关 键词 : 高层 建 筑 ; 一 凝 土 混 合 结 构 ; 塑性 ; 钢 混 弹 时程 分析
L i-a C I o g , I uja Z A G J njn U Te i , A n Q N S - n , H N i - jn Y u a u
( .S h o o i l n ie r ga dA c i c r ,C nr o t U i ri , h n sa4 0 7 C ia 1 c o l f v g ei n rht t e e t lS uh nv s y C a gh 10 5, hn C iE n n eu a e t
2 tt N cerPw rD s na dR sac stt,B in 0 0 2 hn ) .Sa u l o e ei n eerhI tue e ig10 3 ,C ia e a g ni j

midas-gen钢筋混凝土结构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解读PPT课件

midas-gen钢筋混凝土结构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解读PPT课件
MIDAS/Gen 培训资料
静力弹塑性分析
分析目的
---曲线的性能控制点 ---层间剪力 ---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 ---出铰状态
操作步骤
---静力分析后进行配筋设计,并更新配筋 ---定义铰特性值,并分配铰 ---定义静力弹塑性分析控制 ---定义静力弹塑性分析工况 ---查看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最大迭代/增幅步骤数:
在每次荷载增幅中输入最大迭代次数, 以此为满足结构的平衡条件而进行重复的分 析。
收敛标准:
指定一个容许极限收敛值。如果累加误 差在这个收敛值范围内,则迭代及相应的分 析步骤在达到设定的最大值前将停止迭代且 继续进行随后的分析步骤。
4、定义铰特性值
定义梁铰为弯矩-Y,Z(弯矩铰); 柱铰为P-My-Mz(轴力弯矩铰); 墙铰为P-My-Mz(轴力弯矩铰); 相关有限元理论可参考MIDAS技术手册2关于“静力弹塑性分析”内容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5、分配铰
在模型窗口选 择墙(将亮 显),再点 “适用”,从 而将定义的墙 铰分配给墙, 梁与柱按各自 铰类型分配
6、运行静力弹塑性分析
7、查看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7、1 查找性能控制点
7、查看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7、1 查找性能控制点
性能控制点
性能控制点 所对应的结 构相关结果
7、2 Pushover图形-层剪力
相关有限元理论可参考midas技术手册2关于静力弹塑性分析内容55分配铰分配铰在模型窗口选适用从而将定义的墙铰分配给墙梁与柱按各自铰类型分配66运行静力弹塑性分析运行静力弹塑性分析77查看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查看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771查找性能控制点查找性能控制点77查看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查看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771查找性能控制点查找性能控制点性能控制点性能控制点所对应的结构相关结果772pushoverpushover图形层剪力图形层剪力773pushoverpushover图形层间位移角图形层间位移角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判断是否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55条或高规465条要求774铰状态表格统计铰状态表格统计根据出铰情况判断结构的抗震性能根据出铰情况判断结构的抗震性能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判断是否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55条或高规465条要求775塑性铰状态过程显示塑性铰状态过程显示

混凝土结构弹塑性分析

混凝土结构弹塑性分析

混凝土结构弹塑性分析
1、重要或受力复杂的结构,宜采用弹塑性分析方法对结构整体或局部进行验算。

结构的弹塑性分析宜遵循下列原则:
1应预先设定结构的形状、尺寸、边界条件、材料性能和配筋等;
2材料的性能指标宜取平均值,并宜通过试验分析确定,也可按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确定;
3宜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的不利影响;
4分析结果用于承载力设计时,宜考虑抗力模型不定性系数对结构的抗力进行适当调整。

2、混凝土结构的弹塑性分析,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静力或动力分析方法。

结构的基本构件计算模型宜按下列原则确定:
1梁、柱、杆等杆系构件可简化为一维单元,宜采用纤维束模型或塑性较模型;
2墙、板等构件可简化为二维单元,宜采用膜单元、板单元或壳单元;
3复杂的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结构的节点或局部区域需作精细分析时,宜采用三维块体单元。

3、构件、截面或各种计算单元的受力-变形本构关系宜符合实际受力情况。

某些变形较大的构件或节点进行局部精细分析时,宜考虑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宜通过试验分析确定,也可按本规范附录C采用。

基于abaqus二次开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弹塑性分析

基于abaqus二次开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弹塑性分析
Keywords: Dynamic Time-history Analysis; ABAQUS; Constitutive; Fiber Model; Secondary Development
声 明
本人声研究成果除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本人为获得其它学位 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共同工作过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
沈阳建筑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ABAQUS二次开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弹塑性分析 姓名:潘天林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结构工程 指导教师:王强;刘明
2010-01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摘要
I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有地震发生区域广阔而分散、地震强度 高、震源浅、发生频繁等特点。如何抵御地震、减小地震带来的损失更是地震工作者继续 解决的难题。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超出 了现行规范的要求。对于那些超限结构,需要对其进行结构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 来预测强震作用下结构的反应和受力情况。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现结构在将来所遭受 地震灾害时的破坏情况,调整结构的设计方案或加固方法,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已发展有半个世纪,然而,由于结构材料弹塑性本构关系和弹塑 性计算的复杂性、人们对弹塑性性能的了解和掌握还不充分及计算工具的限制等原因,使 得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仍处于研究阶段,在工程上仍处于较低水平。本文依托大型有限元 软件二次开发平台,编写混凝土与钢筋的本构关系程序,并使之与 ABAQUS 软件成功连 接。进行一些算例分析与研究,具体工作如下:
关键词:动力时程分析;ABAQUS;本构关系;纤维模型;二次开发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结构弹塑性分析及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

结构弹塑性分析及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

6 进行动力弹塑性计算时,地面运动加速度时程的选取、预估罕遇地震作用时的峰值加速度取值以及计算结果的选用应符合本规程第4.3.5条的规定;7 应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判断。

5.5.2 在预估的罕遇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薄弱层(部位)弹塑性变形计算可采用下列方法:1 不超过12层且层侧向刚度无突变的框架结构可采用本规程第5.5.3条规定的简化计算法;2 除第1款以外的建筑结构可采用弹塑性静力或动力分析方法。

5.5.3 结构薄弱层(部位)的弹塑性层间位移的简化计算,宜符合下列规定:1 结构薄弱层(部位)的位置可按下列情况确定:1)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可取底层;2)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不均匀的结构,可取该系数最小的楼层(部位)和相对较小的楼层,一般不超过2~3处。

2 弹塑性层间位移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条文说明5.5 结构弹塑性分析及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5.5.1 本条为新增条文。

对重要的建筑结构、超高层建筑结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弹塑性计算分析,可以分析结构的薄弱部位、验证结构的抗震性能,是目前应用越来越多的一种方法。

在进行结构弹塑性计算分析时,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破坏后的危害性及修复的难易程度,设定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这部分内容可按本规程第3.11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建立结构弹塑性计算模型时,可根据结构构件的性能和分析精度要求,采用恰当的分析模型。

如梁、柱、斜撑可采用一维单元;墙、板可采用二维或三维单元。

结构的几何尺寸、钢筋、型钢、钢构件等应按实际设计情况采用,不应简单采用弹性计算软件的分析结果。

结构材料(钢筋、型钢、混凝土等)的性能指标(如弹性模量、强度取值等)以及本构关系,与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目标有密切关系,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

如材料强度可分别取用设计值、标准值、抗拉极限值或实测值、实测平均值等,与结构抗震性能目标有关。

结构材料的本构关系直接影响弹塑性分析结果,选择时应特别注意;钢筋和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在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附录中有相应规定,可参考使用。

混凝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

混凝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

混凝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力学性能的研究一直是结构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是描述其力学性能的数学模型,对于工程设计和结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的研究。

1. 弹性本构模型弹性本构模型是描述材料在无限小应变范围内的力学性能的模型。

对于混凝土这种非线性材料来说,最简单的弹性本构模型是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假设应力与应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应力等于弹性模量与应变之积。

然而,实际上混凝土在受力作用下会发生塑性变形,因此需要引入塑性本构模型。

2. 塑性本构模型塑性本构模型是描述材料在大应变范围内的力学性能的模型。

对于混凝土来说,常用的塑性本构模型有弹塑性模型和本构模型。

弹塑性模型将材料的力学性能分为弹性和塑性两个阶段,通过引入弹性模量和塑性应变来描述材料的力学性能。

本构模型则是将材料的塑性行为通过一系列的本构方程来描述。

3. 弹塑性本构模型弹塑性本构模型是将弹性本构模型和塑性本构模型结合起来的模型。

对于混凝土来说,常用的弹塑性本构模型有Drucker-Prager模型、Mohr-Coulomb模型和Cam-Clay模型等。

Drucker-Prager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它基于摩擦理论和塑性理论,将混凝土的弹性和塑性行为进行了描述。

该模型假设混凝土的破坏是由于摩擦和塑性变形引起的,通过引入内聚力和摩擦角来描述混凝土的塑性行为。

Mohr-Coulomb模型是另一种常用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它基于摩擦理论和强度理论,将混凝土的弹性和塑性行为进行了描述。

该模型假设混凝土的破坏是由于剪切和压缩引起的,通过引入内摩擦角和内聚力来描述混凝土的塑性行为。

Cam-Clay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粘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但也可以用于描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该模型将混凝土的弹性和塑性行为进行了描述,通过引入压缩指数和膨胀指数来描述混凝土的塑性行为。

4. 本构模型的应用混凝土的本构模型在工程设计和结构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结构的楼板的弹塑性分析

混凝土结构的楼板的弹塑性分析

混凝土结构的楼板的弹塑性分析【摘要】随着人均土地的越来越少,各种高层、超高层建筑随处可见,这就为施工过程增加了难度。

建筑物的施工包含了很多具体的工程项目,其中楼板的建设是高层建筑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讨论了混凝土结构的楼板的弹塑性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楼板弹塑性分析楼板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起到分隔建筑物空间、支撑水平方向承载力、隔音、隔热等作用,因此楼板施工的质量非常重要。

楼层越高,对楼板的质量要求越高。

楼板体系在结构住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传统高层建筑地上部分的总重中,各层楼板的自重约占40%左右。

所以,减小楼板自重是减轻房屋总重最有效的办法。

而房屋重量主要由基础传递给地基,基础费用一般能够占到工程直接费的20%以上。

因此,开发质量轻、强度高的楼板结构形式对于降低结构住宅造价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还可减小结构在地震中的反应,从而提高中高层结构住宅的性价比,真正能够将这种绿色环保型建筑在我国得到推广应用,实现结构住宅的产业化。

一、弹塑性分析方法分类目前我国主要有四本规范涉及到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包括《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 99—98) 。

这几本规范中对于弹塑性阶段的设计分析均有或多或少的规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推荐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法和动力弹塑性分析法对结构进行非线性分析。

二、静力弹塑性分析法静力弹塑性分析法也被称为Pushover 分析或静力推覆分析,是基于性能评估现有结构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结构沿高度施加某种形式的水平荷载或侧向位移,直至控制点达到目标位移或结构倾覆为止,控制点一般选取结构顶层的形心,目标位移为设计地震水平下的最大变形。

该方法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假设: 1) 假定结构的反应由某一振型起主要控制作用,其它振型的影响可忽略; 2) 在地震作用过程中,不论结构的变形大小,对结构施加的水平荷载或侧向位移的形状向量保持不变。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原理和计算实例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原理和计算实例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原理和计算实例一、本文概述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分析方法,用于评估结构在静力作用下的弹塑性行为。

该方法结合了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和有限元分析技术,能够有效地预测结构在静力加载过程中的变形、应力分布以及破坏模式。

本文将对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进行详细介绍,并通过计算实例来展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概念、分析流程和方法,掌握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技巧,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二、弹塑性理论基础弹塑性分析是结构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同时发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情况。

在弹塑性分析中,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不再是线性的,而是呈现出非线性特性。

当材料受到的应力超过其弹性极限时,材料将发生塑性变形,这种变形在卸载后不能完全恢复,从而导致结构的永久变形。

弹塑性分析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塑性力学、塑性理论和弹塑性本构关系。

塑性力学主要研究塑性变形的产生、发展和终止的规律,它涉及到塑性流动、塑性硬化和塑性屈服等概念。

塑性理论则通过引入屈服函数、硬化法则和流动法则等,描述了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弹塑性本构关系则综合考虑了材料的弹性和塑性变形行为,建立了应力、应变和应变率之间的关系。

在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中,通常需要先确定材料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然后结合结构的边界条件和受力情况,建立结构的弹塑性平衡方程。

通过求解这个平衡方程,可以得到结构在静力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和应力分布。

弹塑性分析在结构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评估结构的承载能力、变形性能和抗震性能等方面。

通过弹塑性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结构在极端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为结构设计和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即为弹塑性理论基础的主要内容,它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结构在弹塑性阶段行为的理论框架和工具。

在接下来的计算实例中,我们将具体展示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进行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混凝土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

混凝土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

混凝土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混凝土结构在承受荷载时会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引起内力的重分布。

混凝土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是为了确定结构在破坏状态下产生的新的、增大的内力分布,以便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因、分析方法和影响因素。

混凝土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是由于材料的非线性特性造成的。

在超过一定荷载时,混凝土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即产生非弹性变形,而钢筋的应变、应力仍保持线性关系。

塑性变形导致混凝土的初始刚度降低,结构的整体刚度减小,从而引起内力的重分布。

混凝土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弹塑性方法和塑性铰模型。

弹塑性方法是将结构视为由弹性组件和塑性组件组成的复杂体系,根据材料的特性和结构的几何特性进行计算。

塑性铰模型则将结构的塑性变形局限于一些关键节点,通过模拟塑性铰的形成和发展来分析内力重分布。

影响混凝土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荷载大小、结构刚度、混凝土与钢筋的性质、构造形式等。

荷载大小是影响塑性内力重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荷载越大,塑性内力的重分布越显著。

结构刚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刚度较小的结构更容易发生塑性内力重分布。

混凝土和钢筋的性质也会影响塑性内力重分布,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和钢筋的屈服强度越高,塑性内力重分布越小。

构造形式也会对塑性内力重分布产生一定影响,比如梁柱节点的构造形式和柱子与梁之间的协调性。

混凝土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对于结构的设计和安全评估非常重要。

通过分析塑性内力重分布,可以确定结构在破坏状态下的内力分布,为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此外,通过分析塑性内力重分布,可以评估结构在破坏状态下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为结构的加固设计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对于结构的设计和安全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因、分析方法和影响因素,可以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加固提供指导,并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混凝土框架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

混凝土框架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

混凝土框架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发布时间:2022-08-15T02:04:34.681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第4月7期作者:戚佳飞[导读] 在强震作用下,戚佳飞河南省京武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郑州市 450001摘要:在强震作用下,结构一般都会出现非线性行为从而进入弹塑性阶段,结构的受力特点发生很大变化,因此有必要研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全过程响应,以期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采用ABAQUS软件建立纵横向单跨的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考虑三条地震波和结构阻尼,分别在多遇地震作用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分析模型的地震基底剪力响应、顶层最大水平位移响应和层间位移角响应。

并运用反应谱法进行弹性时程分析,与动力时程分析中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结构在多余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该结构符合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最低性能要求;对比弹性时程分析结果与反应谱分析结果,二者在统计意义上相符合,本文分析结果较为合理,对于类似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动力时程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多遇地震;罕遇地震;反应谱分析0 引言目前抗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通过分析地震资料,根据总结的地震作用后框架结构的典型震害现象及破坏机理[2],设计合理的抗震措施和整体结构体系,以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

在强震作用下,结构一般都会出现非线性行为从而进入弹塑性阶段,因此研究结构构件在弹塑性阶段的位移、应力等各种响应,更加符合现今的理论要求,也使得现实的工程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罗靓等[3]采用ABAQUS软件建立2层1榀1跨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结构的模型进行连续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探讨该框架结构的结构损伤、塑性耗能分配机制以及混凝土、钢筋的应力-应变。

郑捷等[4]采用OpenSees将6层3跨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结构简化为平面框架模型,分析柱轴压比、高宽比、混凝土强度、纵筋强度等参数对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 )13-14 9 : 314. 0 3
力钢筋混 凝土梁结构 的设计 中, 须考虑所 施加 预应 力大小 对梁 [ ] 刘宏伟 , 必 6 张
伟 , 惠平. 加力对 梁的动 力影响分析 [ ] 庄 预 J.
黑龙 江科技 学院学报 ,02,2 3 :73 . 20 1( )3— 9
[ ] 熊学玉, 7 王寿生. 外预应 力梁振动特性 的分析 与研 究 [ ] 体 J.
[] 徐 2
栋 , 海帆. 项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 梁非 线性 分析 [ ] 同 J.
第3 8卷 第 3 O期 20 1 2年 1 0月
S HANXI ARC TE T HI C URE
山 西 建 筑
V0 . . 138 No 30
Oc. 2 1 t 02
・5 ・ 9
文章编号 :0 96 2 ( 0 2 3 ・0 9 0 10 —8 5 2 1 ) 00 5 - 3
yi) s 程序 是一个完全三维的有 限元空 间弹塑性静 力分析程 序 , s 该 第一组 , 特征周期为 0 4 , .5S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 大值为 0 1 , . 6 罕 方法的基本原理是 : 结构 简化 为一个 等效 单 自由度体 系 , 将 计算 遇地震影 响系数最大值 为 0 9 结构 的阻尼 比为 5 。 .0, % 进行 弹塑性分析 时 , 以去掉作为上部结构嵌 固端的地下室 、 可 将地 震作用简 化 为某 种水 平 荷载 模式 , 并作 用 在结 构计 算 模 型 挡土墙及次梁等 次要构 件 … , 一方 面可 以加 快分 析速 度 , 一方 另 上; 运用荷载 以增量控 制进行 结构的非线性静力分析 , 以结构顶点 面可 以避免 出现不 收敛的情 况。本 文对该实际工程进行适当简化, 是简便 可行的 , 而且计算 精度 也较 高 , 为工 程结构 的设 计提 供 了 [ ] 楼 梦麟 , 4 洪婷婷. 体外预 应力梁动力特性的分析 方法 [ ] 同 J.

混凝土的塑性设计原理

混凝土的塑性设计原理

混凝土的塑性设计原理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由水泥、砂、石料和水混合而成。

混凝土的塑性设计原理是指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通过考虑混凝土的塑性变形,使结构在强度和变形的控制下达到最优的设计效果。

混凝土的塑性设计原理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混凝土的塑性设计概念混凝土的塑性设计是指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通过考虑混凝土的塑性变形,使结构在强度和变形的控制下达到最优的设计效果。

混凝土的塑性设计是建立在弹性设计基础上的,弹性设计只考虑了结构的强度问题,而忽略了结构的变形问题。

而混凝土的塑性设计考虑了混凝土结构的变形问题,使得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更加接近于设计受力状态。

三、混凝土的塑性设计基本原理1、弹塑性混凝土结构的受力过程可以分为弹性阶段和塑性阶段。

弹性阶段指结构在受力时,结构在受力作用下会有一定的变形,但当受力作用停止时,结构会恢复到原来的形态。

而塑性阶段指结构在受力作用下,结构会发生不可逆的塑性变形,当受力作用停止时,结构不会完全恢复到原来的形态。

混凝土结构的弹性和塑性阶段的转换是渐进的,因此在混凝土结构的塑性设计中,需要考虑弹塑性。

弹塑性设计原理是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考虑结构的弹性和塑性阶段的转换,使得结构在强度和变形的控制下达到最优的设计效果。

2、极限状态设计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是指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考虑结构在极限状态下的强度和变形要求,使得结构在受力作用下不会发生崩溃和失稳。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在极限状态下的受力情况,如抗震、抗风、抗荷载等。

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需要满足强度和变形的要求,其中强度要求是指在极限状态下,结构的荷载承载能力要大于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强度。

变形要求是指在极限状态下,结构的变形不能超过规定的极限值,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3、承载力设计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设计是指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考虑结构在承受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过程,使得结构在强度和变形的控制下达到最优的设计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结构弹塑性分析
1、重要或受力复杂的结构,宜采用弹塑性分析方法对结构整体或局部进行验算。

结构的弹塑性分析宜遵循下列原则:
1应预先设定结构的形状、尺寸、边界条件、材料性能和配筋等;
2材料的性能指标宜取平均值,并宜通过试验分析确定,也可按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确定;
3宜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的不利影响;
4分析结果用于承载力设计时,宜考虑抗力模型不定性系数对结构的抗力进行适当调整。

2、混凝土结构的弹塑性分析,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静力或动力分析方法。

结构的基本构件计算模型宜按下列原则确定:
1梁、柱、杆等杆系构件可简化为一维单元,宜采用纤维束模型或塑性较模型;
2墙、板等构件可简化为二维单元,宜采用膜单元、板单元或壳单元;
3复杂的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结构的节点或局部区域需作精细分析时,宜采用三维块体单元。

3、构件、截面或各种计算单元的受力-变形本构关系宜符合实际受力情况。

某些变形较大的构件或节点进行局部精细分析时,宜考虑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宜通过试验分析确定,也可按本规范附录C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