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毒防恶意软件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恶意软件防护管理制度

恶意软件防护管理制度

恶意软件防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防止各类恶意软件与计算机病毒造成破坏,确保公司的软件和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与可用性。

第二条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对恶意软件、计算机病毒的控制和管理。

第三条职责(一)公司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是全公司恶意软件管理控制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公司防病毒软件的安装及病毒库的更新管理,为各部门信息处理设施的防范恶意软件提供技术性支持。

(二)各部门具体负责其部门信息处理设备的病毒清杀及其它预防措施的实施。

第二章工作过程及规定第四条防病毒软件安装策略(一)公司所有计算机均应安装正版杀病毒软件;(二)公司所有计算机可建议安装恶意插件清除软件;(三)公司各部门负责在其维护的服务器上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四)各部门的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应根据信息安全管理部门的建议安装指定的防病毒软件;(五)单独成网或存在单机的部门,由部门负责安装防病毒软件;(六)各部门用户应在计算机或其它电子信息处理设施的启动后检查是否已启动病毒实时监测系统。

如未启动,应在进行其他操作前启动病毒实时监测系统。

(七)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应派专人监控防病毒软件控制台,以监督、检查、控制防病毒软件客户端工作情况。

若防病毒软件客户端工作异常或未工作,则应立刻中断该客户端的网络连接,待其工作正常后方回复连接;(八)各部门在使用电子邮件或下载软件时应启动病毒实时监测系统的实时防护,以便对电子邮件进行病毒检查。

(九)对于移动代码,以杀毒软件评价为主。

若杀毒软件认定为恶意插件、脚本、宏等,则应立即进行清除,不得延误;(十)信息安全管理部门需加强对特洛伊木马的探测与防治。

通过以下措施予以控制:1、安装反病毒软件;2、安装恶意插件清除软件;3、对软件更改进行控制;4、其他必要措施。

第五条病毒库升级(一)可以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含服务器),病毒库应使用自动联网升级方式,病毒库升级频率不得低于防病毒软件病毒库的在线更新频率;(二)对于非测试用服务器,管理员每周应至少检查一遍病毒库版本;(三)对于计算机与笔记本电脑,由使用者每天检查病毒库版本,保证升级至最新;(四)不可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含服务器),病毒库应采用人工升级方式,人工升级频率以杀互毒软件新病毒库发布为准,若遇病毒爆发事件,应该针对病毒种类即时更新病毒库;(五)对于库存计算机,在出库领用后,领用者应即时升级其病毒库至最新版本;(六)特殊情况,如某种新恶性病毒大规模爆发,信息安全管理部门IT人员应立即升级服务器防病毒软件病毒库,并紧急通知全公司各部门立即进行病毒库更新升级,同时由各个部门负责立即对所有计算机进行病毒扫描,并将病毒情况即时向上级反馈;(七)若因计算机机不能访问互联网而导致防病毒软件不能升级,则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应将病毒库升级上传至公共FTP服务器或下载至部门U盘,交由相关计算机或系统所有者升级;第六条恶意软件与计算机病毒查杀(一)各部门维护的非测试用服务器,由服务器管理部门每周至少一次人工全盘病毒查杀,若发现病毒,立即将结果填写至《病毒记录表》,并上报信息安全管理部门。

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制度

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制度
确保信息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范围和应用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计算机系统和网络
防病毒管理应贯穿整个计算机系病毒软件选择
1 2
知名品牌
选择国际知名品牌的防病毒软件,如Norton、 McAfee、TrendMicro等,确保软件性能和可 靠性。
针对性选择
根据企业或个人需求,选择适合的防病毒软件 ,如企业级防病毒软件、个人防病毒软件等。
、时间等,持续优化防病毒管理制度。
03
培训与宣传
应加强对员工进行防病毒管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防病毒意识
和技能,从而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
05
相关文件和记录的管理
相关文件的存档和保管
防病毒管理文件的存档
包括防病毒软件的采购申请、验收报告、使用手册、更新版 本等信息,以便查阅和参考。
防病毒管理文件的保管
对员工进行防病毒软件使用和操作的培训,提高员工对病毒防
护的意识。
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
及时更新
定期检查防病毒软件的更新,并按时进行升级, 以确保软件具备最新的病毒库和防护功能。
定期检查
每隔一段时间,对防病毒软件进行检查,确保其 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病毒威胁。
备份数据
在更新防病毒软件之前,应备份计算机中的重要 数据,以防止意外数据丢失。
03
防病毒管理制度的实施
计算机使用规定
专机专用,禁止使用非指定计算机登录公司内网。 禁止私自更改系统设置。
禁止在计算机上私自安装软件。 禁止使用未经检测的外来移动存储设备。
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规定
移动存储设备包括:U盘、移动硬盘、闪存卡等。 禁止使用未经公司检测的移动存储设备。
移动存储设备必须经过公司防病毒软件检测后,方可 连接公司内网使用。

桌面终端安全管理制度

桌面终端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公司桌面终端安全,防止病毒、恶意软件的入侵,保障公司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桌面终端用户,包括但不限于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三、安全管理职责1. 信息安全管理部门:- 负责制定桌面终端安全策略;- 负责组织桌面终端安全培训;- 负责监控桌面终端安全状况,发现安全漏洞及时通报并采取措施;- 负责桌面终端安全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2. 终端用户:- 遵守公司信息安全政策,确保个人桌面终端安全;- 定期更新桌面终端操作系统和软件;- 及时报告发现的桌面终端安全异常;- 不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和设备。

四、安全措施1. 操作系统和软件更新:- 定期对桌面终端操作系统和软件进行更新,确保使用最新版本;- 及时安装系统补丁和漏洞修复程序。

2. 防病毒软件:- 桌面终端必须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并定期进行病毒库更新;- 防病毒软件应开启实时监控功能,防止病毒入侵。

3.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 桌面终端应配置防火墙,禁止不必要的外部访问;- 安装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发现并阻止非法访问。

4. 数据加密:-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 定期检查数据加密措施的有效性。

5. 权限管理:- 根据用户职责分配不同的权限;- 定期审查用户权限,确保权限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6. 安全意识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意识培训;- 提高员工对桌面终端安全风险的认知和防范能力。

五、安全事件处理1. 报告:- 发现安全事件时,应立即向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系统、影响范围等。

2. 调查:- 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确定责任; - 对事件原因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3. 处理:- 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对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防病毒管理制度

防病毒管理制度

防病毒管理制度1. 简介防病毒管理制度是指为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防止计算机系统受到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侵害,制定的一套管理措施和规定。

本文档旨在规范组织内部的防病毒管理措施和要求,确保计算机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2. 背景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威胁。

病毒和恶意软件不仅会给计算机系统带来损害,还可能泄露组织的机密信息。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威胁,制定一套防病毒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3. 目标本防病毒管理制度的目标如下:•确保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稳定运行;•防止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侵害;•减少病毒感染和网络攻击的影响范围;•保护组织的机密信息不被泄露。

4. 管理责任为了实施有效的防病毒管理制度,需要明确相关的管理责任和职责分工。

4.1 防病毒管理委员会设立防病毒管理委员会,由相关部门和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和修改防病毒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情况。

4.2 防病毒管理员指定专门负责防病毒管理的管理员,负责监控病毒情况、更新防病毒软件、处理病毒事件等。

4.3 部门负责人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应当负责本部门内部的防病毒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并配合防病毒管理员的工作。

5. 防病毒管理措施为了达到防病毒管理的目标,需要采取以下措施:5.1 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确保所使用的防病毒软件能够及时检测和清除最新的病毒和恶意软件。

5.2 病毒检测与隔离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病毒扫描和全面检查,并将疑似感染的计算机进行隔离处理,防止病毒传播。

5.3 禁止未授权软件和文件禁止员工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未授权的软件和文件,以避免病毒通过这些途径进入系统。

5.4 定期备份数据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避免病毒攻击导致的数据丢失。

5.5 教育培训组织定期进行防病毒管理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6. 防病毒管理制度执行6.1 病毒事件处理在发生病毒事件时,防病毒管理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病毒处理,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进行事后分析和总结。

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制度(4篇)

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制度(4篇)

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制度一、引言计算机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承载着众多重要业务和敏感信息。

为了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止病毒和恶意软件对系统和数据的危害,制定一套完善的防病毒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制度进行详细说明和阐述。

二、制度目标1. 确保计算机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预防和及时处理病毒和恶意软件的入侵,保证计算机系统的稳定运行,避免因病毒感染导致系统崩溃或数据丢失等问题的发生。

2. 保护企业重要数据的安全:通过防止病毒和恶意软件对企业敏感数据的入侵和破坏,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避免数据泄露和损失。

3. 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防止病毒和恶意软件对计算机系统的干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减少因病毒感染造成的系统卡顿和数据丢失等问题。

三、制度内容1. 安装和更新防病毒软件1.1 所有计算机系统必须安装正版、最新版本的防病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数据库。

1.2 在新硬件设备投入使用、操作系统升级、新增软件应用等情况下,需重新检查和更新防病毒软件。

1.3 防病毒软件的安装和更新应由专人负责,记录安装和更新的时间和结果。

2. 开展定期病毒扫描和清理工作2.1 所有计算机系统应定期进行全盘扫描,包括硬盘、可移动存储设备等,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2.2 对发现的病毒和恶意软件,应及时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系统的健康和安全。

2.3 病毒扫描和清理工作应定期记录,包括扫描时间、扫描结果和处理情况。

3. 加强外部设备的管理3.1 禁止使用未经批准的外部设备,如未知来源的U盘、移动硬盘等,防止病毒通过外部设备传播。

3.2 对于批准使用的外部设备,在使用前应先进行病毒扫描,确保设备无病毒。

3.3 对于发现带有病毒的外部设备,应立即停用,并进行相关记录和处理。

4. 提供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4.1 组织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病毒和恶意软件的识别能力,教育员工保持良好的上网和下载习惯。

4.2 向员工传达企业防病毒政策和制度,让员工了解企业对病毒防控的要求和重要性。

防范病毒及恶意软件管理规定

防范病毒及恶意软件管理规定

防范病毒及恶意软件管理规定
1. 目的和范围 (2)
2. 引用文件 (2)
3. 职责和权限 (2)
4. 病毒防治管理 (3)
5. 恶意软件管理 (3)
6. 实施策略 (4)
7. 相关记录 (4)
第1 页共4 页
内部公开
1.目的和范围
为了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治理,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与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2.引用文件
1)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
于本标准,然而,鼓励各部门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GB/T 22080-2016/ISO/IEC 27001:2013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
管理体系要求
3)GB/T 22081-2016/ISO/IEC 27002:2013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
管理实施细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5)《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制度》
3.职责和权限
信息安全工作小组:是公司的病毒和恶意软件防治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的
计算机病毒及恶意软件防治管理工作,建立公司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
度。

采取计算机病毒安全技术防治措施。

对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人员
进行计算机病毒防治教育,及时检测、清除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计算机病
毒,并备有检测、清除的记录。

第2 页共4 页
内部公开。

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制度

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制度

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计算机系统中,病毒等恶意软件的威胁日益严重,给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带来了各种不利影响。

在此背景下,为保障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加强系统安全保障,制定一套科学、全面有效的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制度尤为必要。

二、总则1.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制度是指通过建立一套规范、科学、有效的防病毒管理体系,实施计算机系统的防病毒防范和漏洞补齐工作,以保障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和信息安全,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促进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2.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工作。

3.本制度是本单位计算机系统安全防护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本单位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应予以严格遵守和执行。

三、防病毒管理组织1.本单位的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实行集中管理制度。

2.成立由计算机技术人员、保密人员、网络管理人员、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组成的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小组(以下简称防病毒小组),依据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制度,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工作。

防病毒小组成员应接受本单位的保密管理培训并签署保密协议。

3.防病毒小组应按照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制度的要求,制定计划、方案、规章和制度,定期审查、修订和完善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工作,并做好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的评估和总结。

四、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1.防病毒小组负责制定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体系的相关方案,并实施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工作。

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内容包括:(1)安装防病毒软件:根据保密等级和防病毒软件的适用性,选择一款或多款防病毒软件,并在本单位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安装和调试,保证防病毒软件的正常运行。

(2)及时更新防病毒软件:及时升级防病毒软件,及时更新防病毒软件病毒库,以及时查杀新病毒。

(3)设置防病毒策略:根据保密等级制定防病毒策略,覆盖计算机系统所有用户文件,确保全面防病毒。

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制度(5篇)

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制度(5篇)

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制度1.目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现场整个热控系统的核心所在,而进入计算机控制系统内部的病毒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以致导致事故的发生。

为进一步做好公司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工作,必须加强现场系统防病毒管理,使公司计算机控制系统防病毒管理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制订本制度。

本制度是根据《芜湖发电公司热工自动化设备检修规程》、《芜湖发电公司DCS工程师站管理细则》及其他相关规章制度要求编写。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芜湖发电公司主机DCS控制系统、ECS控制系统、化学水处理程控系统、输煤程控系统、脱硝程控系统、灰渣程控系统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防病毒工作。

3.规定和程序3.1防病毒保护个责任班组应对下列情况负责执行、监督:3.2任何人进入控制系统系统电子间及工程师站间必须按公司及部门的相关要求执行;3.3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使用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等人机接口;3.4严禁在计算机控制系统工控机中使用非操作系统软件;3.5每台系统工控机应安装规定的正版杀毒软件,防止病毒侵袭;3.6未经测试确认的各种软件严禁下载到已运行的控制系统中使用,并在大、小修后对所有DCS系统工控机用正版杀毒软件进行检测或杀毒,并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3.7计算机控制系统工控机内严禁保存任何形式的游戏软件;3.8每台控制系统工控机应有专用安装盘和数据备份盘(硬盘或光盘),尽可能不相互交叉使用,如必须交叉使用,应先确认没有病毒后方可使用;3.9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数据拷贝不得使用U盘直接拷贝,应使用刻录机进行光盘刻录;3.10未经检修部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控制系统软件、硬件配置。

系统软件、硬件配置的更改,应取得生技部审批后并在检修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并做好记录;3.11计算机系统维护人员应定期对系统的软件进行检查和维护,即:检查系统内是否有病毒,删除微机内的软件垃圾,安装有关的杀毒软件和其它微机系统保护软件,以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3.1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所有设备(包括主机、显示器、打印机及其它输入输出设备)未经检修部同意,任何人均无权更换、拆除、外借或拿到公司外使用;3.13计算机控制系统工控机外送检修返回后,必须对系统进行重装,防止病毒进入系统。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范本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范本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范本一、导言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具有恶意破坏性质的程序代码,可以不断自我复制并感染其他计算机,给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安全带来威胁。

为了保障计算机系统和数据的安全,维护正常的信息系统运行,制定本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旨在规范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和处理措施。

二、管理目标本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的目标是保障计算机网络和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预防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保护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可用性和可信度。

三、管理职责1. 系统管理员(1)负责制定并执行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

(2)负责监控计算机系统,及时发现、隔离和处理病毒感染事件。

(3)负责升级和维护计算机系统的防病毒软件和安全补丁。

(4)负责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漏洞修复。

2. 员工(1)严格遵守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的规定,不随意下载、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和程序。

(2)定期对个人电脑进行病毒扫描,发现病毒及时报告系统管理员。

(3)不随意打开未知的电子邮件附件和链接。

(4)不擅自修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设置和防病毒软件的配置。

四、病毒防控措施1. 员工培训(1)全员接受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培训,了解病毒的传播方式和常见防治措施。

(2)定期组织病毒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和处理能力。

2. 安全软件使用(1)为计算机系统安装有效的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和软件版本。

(2)按照计算机系统的需要,配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软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 安全策略配置(1)合理配置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策略,限制非授权用户的操作权限。

(2)禁止运行未经授权的软件和程序,限制外部存储设备的使用。

4. 网络隔离与访问控制(1)根据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级别,采取网络隔离措施,限制不同网络之间的访问。

(2)限制外部网络对内部计算机的访问,建立访问控制列表,只开放必要的服务端口。

五、病毒事件处理1. 事件报告任何员工发现或怀疑计算机病毒感染的情况,应立即报告系统管理员。

防范恶意软件安全预案

防范恶意软件安全预案

一、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恶意软件(Malware)已经成为网络安全的一大威胁。

恶意软件通过窃取用户信息、破坏系统稳定、传播病毒等方式,给个人、企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为保障网络安全,预防恶意软件的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二、目标1. 提高员工对恶意软件的认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2. 采取措施,降低恶意软件的感染风险。

3. 确保网络系统和信息数据的安全,保障企业正常运营。

三、组织架构1. 成立恶意软件防范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预案的执行。

2. 设立恶意软件防范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恶意软件防范措施。

四、防范措施1. 增强网络安全意识(1)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恶意软件的认识。

(2)通过内部邮件、公告等方式,宣传恶意软件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2. 加强系统安全防护(1)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防病毒软件,确保系统安全。

(2)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3)限制远程访问,降低恶意软件传播风险。

3. 严格管理网络设备(1)对内部网络设备进行统一管理,防止非法接入。

(2)对网络设备进行安全配置,降低恶意软件传播风险。

4. 防病毒软件防护(1)选择具有良好口碑的防病毒软件,定期进行病毒库更新。

(2)开启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清除恶意软件。

5. 邮件安全防护(1)加强邮件安全管理,对可疑邮件进行严格审查。

(2)对邮件附件进行病毒扫描,防止恶意软件通过邮件传播。

6. 网络行为规范(1)禁止员工下载、安装未知来源的软件。

(2)禁止员工访问不明网站,降低恶意软件感染风险。

五、应急处置1. 发现恶意软件感染时,立即隔离受感染设备,防止病毒传播。

2. 对受感染设备进行病毒清除,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3. 对受感染设备进行安全检查,防止病毒残留。

4. 对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查找病毒来源,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六、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预案由恶意软件防范领导小组负责审批。

防病毒管理办法(一)2024

防病毒管理办法(一)2024

防病毒管理办法(一)引言:防病毒管理办法(一)是指为了保护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安全,预防病毒侵袭、传播和破坏所采取的管理措施。

本文将从病毒防护软件的选择、实时更新、扫描策略、安全策略和员工培训等五个大点详细介绍防病毒管理的方法和要点。

正文:一、选择合适的病毒防护软件1. 考虑使用知名品牌的病毒防护软件,如卡巴斯基、诺顿等,具有较强的病毒检测和清除能力。

2. 考虑软件的易用性和用户界面友好度,兼顾使用效果和员工学习成本。

3. 确保软件具有实时检测功能,能够及时阻止和清除病毒。

二、定期更新病毒防护软件1. 配置自动更新功能,确保病毒库和软件的最新补丁能够及时更新。

2. 修改设置,使软件能够在最佳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更新,避免更新失败或延迟。

三、制定合理的扫描策略1. 定期进行全盘扫描,确保计算机系统中不存在潜在的病毒和恶意软件。

2. 定义特定文件夹和目录的扫描策略,重点检测敏感信息的存储位置和网络共享盘。

四、设定安全策略1. 禁止员工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避免下载和运行未知来源的可执行文件。

2. 设置访问控制,限制员工对系统关键文件和目录的访问权限。

3. 配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和异常行为,提供及时的安全警报。

五、定期进行员工培训1. 教育员工识别病毒和恶意软件的特征,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警惕性。

2. 培训员工正确使用病毒防护软件,了解常见安全威胁和相关防护措施。

3. 提供实践操作和场景模拟,让员工了解病毒传播的方式和入侵的后果。

总结:防病毒管理办法(一)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病毒防护软件、定期更新软件和病毒库、制定合理的扫描策略、设定安全策略和进行员工培训。

合理的管理办法能够大大降低病毒侵害的风险,保障计算机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

防病毒及恶意软件管理操作规程

防病毒及恶意软件管理操作规程

防病毒及恶意软件管理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单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止各类病毒、黑客软件对联网主机构成的威胁,最大限度减少相关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于单位所有的计算机网络和设备。

包括:内网、办公网、服务器、网络设备等。

第二章管理组织第三条信息中心负责所有终端防病毒工作,包括病毒定义码、扫描引擎、日常维护升级等工作。

只有通过信息中心许可的防病毒软件,才允许进入系统运行。

第四条信息中心负责对业务系统和内网进行防病毒监控,对网络防病毒控制台软件进行管理、对防病毒和路由器等设备进行配置防止病毒的蔓延,同时负责收集重大病毒通告并针对病毒爆发进行预防。

必须监控防病毒软件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第五条信息中心负责防病毒软件的选型和采购申请。

应确保防病毒软件可以检测、删除并防止已知类型的恶意软件的攻击(例如病毒、木马、蠕虫、间谍软件、广告软件等)。

第六条信息中心负责采用适当的手段加强终端对病毒的防御能力,维护防病毒程序的更新与升级,并对病毒事件进行应急处理和响应,每月定期提交病毒检测报告。

第三章人员职责第七条系统管理员负责对各主机等业务设备进行防病毒管理,通过防病毒软件和主机配置等手段保护业务系统免受病毒的危害。

工作中需注意以下几点:(一)防病毒软件的启用和配置必须保证不能对主机造成任何损坏;(二)非授权存储介质不得接入任何核心业务系统网络;(三)必须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包括备份所有必要数据和软件,以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持续提供防病毒服务。

第八条终端用户在日常工作中需遵循以下几点:(一)在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例如U盘、CD等)时,必须用防病毒软件进行扫描;(二)禁止打开任何可疑电子邮件的附件;(三)禁止下载和安装未经许可的软件。

如果需要该软件则必须向信息中心申请;(四)禁止使用任何跟业务活动无关的软件,包括屏幕保护程序,游戏或其他无关软件;(五)发现任何恶意软件可能被安装或已经安装,必须立刻通知系统管理员;(六)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任何跟病毒相关的事件;(七)不使用疑似被感染或已经被感染的终端,直到该终端的病毒情况被彻底调查清楚并处理完毕;(八)禁止在办公网络中使用任何未经授权的移动存储介质;(九)禁止卸载和禁用防病毒软件;(十)定期接受信息中心关于信息安全意识和操作建议的培训。

防范病毒及恶意软件管理规定

防范病毒及恶意软件管理规定

防范病毒及恶意软件管理规定目录1. 目的和范围 (2)2. 引用文件 (2)3. 职责和权限 (2)4. 病毒防治管理 (2)5. 恶意软件管理 (3)6. 实施策略 (3)7. 相关记录 (3)1. 目的和范围为了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治理,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与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2. 引用文件1)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各部门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 GB/T 22080-2016/ISO/IEC 27001:2013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3) GB/T 22081-2016/ISO/IEC 27002:2013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4)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5)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制度》3. 职责和权限信息安全工作小组:是公司的病毒和恶意软件防治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的计算机病毒及恶意软件防治管理工作,建立公司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

采取计算机病毒安全技术防治措施。

对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人员进行计算机病毒防治教育,及时检测、清除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计算机病毒,并备有检测、清除的记录。

4. 病毒防治管理1) 任何部门和个人必须在所管辖的计算机(包括虚拟系统,笔记本电脑)中安装杀毒软件。

2) 信息安全工作小组每个月对各部门的PC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查杀毒情况进行抽查。

3) 当系统服务部或测试部发现重大系统漏洞时,将下发系统补丁安装通知,信息安全小组负责收集和反馈安装情况。

4) 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有下列传播计算机病毒的行为:a) 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

b) 向他人提供含有计算机病毒的文件、软件、媒体。

c) 其他传播计算机病毒的行为。

安全防病毒和反恶意软件制度

安全防病毒和反恶意软件制度

安全防病毒和反恶意软件制度1. 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企业面对的网络安全威逼日益严峻。

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攻击已成为企业网络安全的紧要风险之一,给企业的业务、数据和声誉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为了保护企业的网络安全和信息资产,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特订立本制度。

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职工在日常工作中遵从安全防病毒和反恶意软件的相关规定,提高员工对病毒和恶意软件的警惕性,有效减少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传播和攻击,并建立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

3. 管理标准3.1 职工义务•全部职工都应加强对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了解和意识,接受相关培训,并会定期参加相关安全教育活动。

•职工应当严禁私自下载、安装和使用未经企业批准的软件,特别是来历不明的软件。

•全部职工在使用计算机、互联网以及与网络相关的设备时,应遵守企业的使用规定,严禁通过非官方渠道下载、安装或传播软件。

•职工不得隐瞒或转移发现的病毒和恶意软件,应立刻向IT部门报告并依据引导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职工应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安全补丁,并确保防病毒软件和安全防护工具的实时更新。

•严禁将个人电脑、移动设备等随便连接企业的内部网络,除非已经通过安全审批。

3.2 设备管理•IT部门应负责对全部网络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规划、实施和维护。

•全部网络设备包含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等都应安装防病毒软件和安全防护工具,并进行定期检测和更新。

•IT部门应定期备份紧要数据,并将备份数据存放在安全的地方,以防受到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攻击。

•企业应定期进行设备漏洞扫描,并及时进行修复和升级,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3.3 网络安全管理•IT部门应定期对企业内部网络进行安全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和相应的处理措施。

•企业应建立网络访问权限管理制度,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略访问企业的网络资源。

•企业应定期对网络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掌控和防范措施。

•IT部门应建立网络入侵检测和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安全事件。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4篇)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4篇)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一、前言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可以传播和复制自身的计算机程序,对计算机系统和数据造成破坏和损失的恶意程序。

为了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保护计算机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完善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和数据的完整性,减少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的破坏和损失,提高计算机安全防护能力,加强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治理工作。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计算机系统和相关人员。

四、责任和义务1. 公司领导层负责制订和执行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组织相关培训和宣传工作。

2. 系统管理员负责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包括安装维护防病毒软件、定期检测和更新病毒库、及时处理疑似病毒感染等工作。

3. 用户应严格按照公司的计算机安全制度和相关规定使用计算机,不得故意传播病毒或进行非法操作。

五、防病毒措施1. 安装和维护病毒防护软件:所有计算机系统必须安装经过认证的病毒防护软件,并定期更新病毒库。

所有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必须保持病毒防护软件的开启状态,并按照规定进行病毒扫描。

2. 系统安全设置:系统管理员应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安全设置,包括防止未经授权的外部访问、限制用户权限、设置密码策略等。

3. 网络安全设置:系统管理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公司的网络设备,防止病毒通过网络传播。

用户应遵守网络安全规定,不得下载和打开来历不明的文件和链接。

6、培训和宣传1. 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计算机病毒防治培训,提高用户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公司可以通过内部通知、培训课程、宣传海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用户对计算机安全的重视和防范病毒的意识。

七、病毒事件处理1. 系统管理员发现疑似病毒感染的计算机应立即隔离并清除病毒。

同时应通知相关用户暂停使用该计算机,以免进一步扩散病毒。

2. 系统管理员应协助用户恢复受感染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并加强对该用户的病毒防治培训。

3. 对于恶意传播病毒的用户,公司应依据公司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追责。

办公软件安全管理制度

办公软件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公司办公软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护公司信息资源的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恶意攻击,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办公软件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处理、表格处理、演示文稿、电子邮件等软件。

三、安全管理制度1. 账号管理- 每位员工应使用唯一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办公软件系统。

- 员工应定期更改密码,密码应复杂且定期更换,不得使用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被猜到的信息。

- 负责账号管理的部门应定期检查账号使用情况,对异常账号进行核查。

2. 权限管理- 根据员工的工作职责分配相应的权限,确保员工只能访问其工作所需的软件和资料。

- 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员工应设置更高的权限,并加强权限变更的管理。

3. 数据备份与恢复- 定期对办公软件中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并确保备份的安全性。

- 建立数据恢复机制,确保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

4. 软件更新与维护- 及时安装办公软件的更新补丁,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 定期对办公软件进行维护,确保软件运行稳定。

5. 病毒防护- 安装并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对电子邮件、文件等进行病毒扫描。

- 对外部来源的文件进行严格的检查,防止恶意软件的传播。

6. 安全意识教育- 定期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 组织员工参加网络安全培训,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和应对措施。

7. 应急处理- 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事件发生时的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 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损失扩大。

四、监督与检查1.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办公软件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考核,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根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办公软件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公司办公软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防病毒管理办法

防病毒管理办法

防病毒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规范企业防病毒管理制度,保障企业网络安全,减少病毒攻击风险,制定本防病毒管理办法。

第二条合用范围本防病毒管理办法合用于所有企业内部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定义1. 病毒:指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自我复制并传播的恶意软件。

2. 防病毒软件:指企业用于防范、检测和清除计算机病毒的软件。

3. 病毒库:指保存着病毒样本信息的数据库,是防病毒软件检测病毒的重要依据。

4. 病毒防护策略:指企业对计算机病毒实施的防护措施,包括病毒库更新、定期扫描等。

第二章防病毒管理规定第四条部署防病毒软件1. 企业应部署符合国家标准的防病毒软件,对所有计算机进行安装和配置;2. 防病毒软件应定期升级,以保持对最新病毒的检测和清除能力。

第五条病毒库更新1. 企业应定期为防病毒软件更新病毒库,以保证及时发现和清除新病毒;2. 病毒库更新应及时、全面地覆盖所有计算机。

第六条定期扫描1. 企业应定期对计算机进行全盘扫描,以检测潜在病毒并及时清除;2. 扫描时间应根据企业情况合理设置,不应影响正常工作。

第七条病毒防护策略1.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病毒防护策略,包括病毒库更新、定期扫描和邮件过滤等;2. 病毒防护策略应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确保有效性和可行性。

第三章病毒事件处置第八条病毒事件报告1. 一旦发现计算机感染病毒,应即将向企业网络安全负责人报告;2. 报告应包括病毒类型、感染路径、受影响计算机等信息。

第九条病毒事件处理1. 企业网络安全负责人应即将采取措施住手病毒传播并清除病毒;2. 清除病毒后,应对受影响计算机进行全盘扫描,确保彻底清除病毒。

第四章附则第十条其他1. 本防病毒管理办法一经颁布,即实行;2. 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简要注释如下:1. 病毒:指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自我复制并传播的恶意软件。

2. 防病毒软件:指企业用于防范、检测和清除计算机病毒的软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病毒防恶意软件管理制度
1. 背景和目的
本管理制度旨在确保组织内电脑系统的安全性,保护系统免受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通过规范的防病毒防恶意软件管理,可有效降低系统受攻击的风险,保障组织的信息安全。

2. 定义
2.1 病毒:指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传播的计算机程序,通过植入到合法程序中进行传播和感染。

2.2 恶意软件:指故意编写的能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破坏或盗取用户敏感信息的软件。

3. 防病毒防恶意软件管理措施
3.1 安装和更新防病毒软件
所有组织内的电脑系统必须安装可靠的防病毒软件,并及时进行软件的更新以获得最新的病毒库和功能。

3.2 定期全面扫描
对组织内的所有电脑系统进行定期全面扫描,检测和清除可能存在的病毒和恶意软件。

3.3 网络访问控制
3.4 电子邮件安全
加强对电子邮件的安全检查,包括过滤垃圾邮件和检测恶意附件,避免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病毒和恶意软件。

3.5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高
组织应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病毒和恶意软件的识别和防范能力,确保他们知晓相关安全政策和操作规范。

3.6 安全漏洞修复
及时修复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中的安全漏洞,以防止攻击者利用漏洞进行病毒传播和入侵。

4. 责任与执法
4.1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组织内防病毒防恶意软件管理的实施和日常维护。

4.2 组织的各级领导有责任确保防病毒防恶意软件管理制度的执行,并对管理失职的行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5. 监督与评估
5.1 定期进行防病毒防恶意软件管理的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措施。

5.2 建立监督机制,确保防病毒防恶意软件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6. 附则
本制度的具体操作细则由信息技术部门制定并不断完善,组织内的所有人员都有责任遵守和执行该制度。

以上为防病毒防恶意软件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为保障组织的信息安全,请各部门和员工严格遵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