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中愁的意象
无限情愁物象间——由意象解读李清照词《声声慢》
怎 敌他晚来风 急! 自产生 以来 , ” 酒 能激发豪情 , 带来 欢乐 , 但更多是愁苦的象征 , 自居易《 如 琵琶行》 醉不 “ 成欢惨将 别 , 时茫 茫江浸月” 柳永《 别 , 雨霖铃》 都 门 “
环境之冷清 , 心境之凄怆 , 营造 了~个徘徊低迷 、 婉转 凄楚 的情感氛匍 :然后 连用一系列意象 , 来抒发心中
无 限情 仇 爱恨 : 酒 :乍 暖 还 寒 时 候 , 难 将 息 三杯 两盏 淡 酒 , “ 最
雁, 是往昔熟悉 的老朋友 旧时” “ 是指南渡前期 , 自 这 然而然地勾起昔 日欢 乐生活场景 : 秋高气爽之 际, 词 人 与丈夫赵 明诚双 双携 手野外赏秋 , 观北雁南飞 , 赏
花, 本想采摘几只插在案头花瓶里 , 可走近一看 , 花儿
已憔 悴 不 堪 , 英 满 地 。 菊 花 这 一 意 象 , 际 上 有 两 落 实
层 含 义 : 是 以花 喻 人 , 淡 黄 、 削 的菊 花 , 受 秋 一 那 瘦 饱
能以酒来抵御秋 日的寒冷。但酒淡力乏 , 如何能抵御 得住这晚来 的疾风 骤雨带来的寒意 ?其 凄苦之情 自 不待言。二是 由情设酒 , 以酒来消除心头 的愁苦。那 “ 晚来 风急” 侵冷 了词人单 薄病弱的躯体 , 给词人 , 更
帐饮无绪 , 恋处 , 舟催 发 ” 留 兰 :清 照 词 中 的 “ ” 酒 意 象, 以南 渡 为 界前 后 期 所 承 载 的 内涵 各 不 相 同。 前 期
《声声慢(寻寻觅觅)》 理解性默写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声声慢》理解性默写练习1.李清照《声声慢》中“,!”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心中的愁情,点明主旨。
2.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这三句构成了七组叠字,统领全词,展示出凄凉萧条的意境,奠定了“愁”的基调。
3.《唐宋词选释》对李清照《声声慢》中的“,,”这三句解释说:“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
”4.李清照《声声慢》中“,,?”三句,明写花,而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5.李清照《声声慢》中,视觉和听觉交映,把梧桐、细雨、黄昏三个意象有机结合,尽显词人此时的无限感伤的句子是“,、”。
6.李清照《声声慢》中“,”两句,写秋季忽暖忽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休息。
7.“酒”是古诗词中表达愁情的意象,李白有诗云:“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就表达了心中的愁苦之情。
8.李清照《声声慢》中“,”两句,直接抒写寂寞难耐的痛楚,盼时光早逝,衬出了愁苦之深。
9.李清照《声声慢》中“,,”三句,从精神状态到生活处境,再到整体内心世界,层次清晰地概括了词人在靖康之难以后的不幸经历和生活状况,以及在身体和心灵上所受到的摧残。
10.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双关手法,从花的凋残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人的衰老的句子是“,,?”11.温庭筠《更漏子》写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李清照《声声慢》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12.“雁”是古诗词中常用来表离愁的意象,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大雁”表现强烈的思乡之情和沦落异地的流浪之感的句子是“,,1”。
13.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所用的“,,”这十四个字使她在词史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人们称赞她“造句新警”、“创意出奇”、“超然笔墨蹊径之外”。
14.李清照《声声慢》中“,!”两句,用口语化的词句,贴切地写出词人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
15.李清照《声声慢》中写酒气抵挡不住晚风带来的寒意,遣不散积聚在词人心头的寒意的句子是“,、!”16.梧桐是古诗词中凄凉悲伤的象征,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描述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了词人不能自抑的凄苦。
高中语文 叠字写清愁——李清照《声声慢》品读(孙绍振)
叠字写清愁——李清照《声声慢》品读孙绍振李清照的《声声慢》巧妙地运用叠词写出了忧愁的心绪,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认为,词评家们经常被这首词叠字的韵律“迷了心窍”,而忘了叠字运用是否成功在于与表达的情感能否高度和谐。
《声声慢》中,叠字首尾呼应的有机性与情感上的层次性推进紧密结合,将众多情感层次集中在“愁”上,从内容到形式、从情绪到话语,高度统一、水乳交融。
详情请看——叠字写清愁——李清照《声声慢》品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一对于李清照这首词,近千年来,词评家们往往被她叠字的韵律“迷了心窍”,大都忘记了她运用叠字的成功在于与表达的情感达到高度和谐。
开头就是“寻寻觅觅”,这是没有来由的。
寻觅什么?她自己也不清楚。
寻到没有?没有下文。
接着是“冷冷清清”,再看下去,“凄凄惨惨戚戚”,问题就更严重了,冷清变成凄惨。
这里有一种特别的情绪,是孤单、凄凉、悲戚的,这可以理解。
然而,为什么出现个“寻寻觅觅”呢?一个“寻觅”还不够,又没有什么寻觅的目标。
这说明,她自己也不知道要寻觅什么,她说不清自己到底失落了什么。
这是一种不知失落的失落。
在《如梦令》里,她还清楚地知道自己失落的是青春,别人不知道,她知道。
她是不是感到有点孤独,我们不太清楚,但是她不凄惨,至少是不冷清。
而在这里,她不但孤独、冷清,而且凄惨;一个“凄惨”还不够,还要加上“戚戚”,悲伤之至。
她知道,失去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也寻觅不回来。
她是朦胧地体验着、孤独地忍受着一种失落感。
这种失落感和她词中叠字里的逻辑一样,若断若续。
这样的断续,造成一种飘飘忽忽、迷迷茫茫的感觉。
这是第一个层次:沉迷于失落感之中不能自拔。
二下面转到气候,“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李清照词中“愁”之意象的隐喻解读
的形 成 、思 维 的过 程 、认 知 的发 展 、仃 为 的依据 等 人炎 心 智 的木 质性 特 。然 而典 l的认 隐喻 观 的形 成去 是 以 2 世纪 I ¨ 0 8 年代 初 L k f 干J h s n 著 的 《 f赖 以 ,存 的隐喻 》 O a of¨on o合 我『 j 上
、
意 象与 隐 喻
意象 是我 占代 荚 巾的 个 币要概 念 ,它 是上 情 意 = 与客 观物 象 存创 造 过程 十 互融 合 的有 机 统 ‘ ,是 “ 我 十 ¨ 体 物 ¨ 融 ”而创 造 出柬 的可感 可 触 的n 体 形象 。词 人选 取 儿个 很 精
妙 的意象 ,就 可 唤起 成者 多 面 的暇 想 。
( ‘ 别扪 农现对丈夫 的离别十 思是李清照前 词的币要内容。如 ¨
《 凰台 } : 忆吹 箫 》 : 香 冷金 猊 ,被 翻 红浪 ,起 来慵 自梳 头 。任 宝
( 《e ah s W ie B 》 )的 …版 为 标忐 。 巾 次 提 M tp m’ e L v y
存疑 的 ,直 接 以 “ ”字 入词 的 就有 t U 之 多 ,更彳 虽 整 愁 丁 篇不 见 愁 ”字 去 字 仃 f都 润 着 愁 的词 。 个 “ ” 一“ ¨ u J 愁 字 是李 词 的上 旋伴 ,观其 愁而 可 其人 生 。根 据愁 情 的不 可将 其词 分 为二 类 : 离刖 十思 之 愁 、伤乔 悲 秋之 愁 和 故同 家 ¨
…之 愁 。
象 与 人 的上 情 感 的混 合 体 ,提升 了诗词 作 出 中的美 和 感染
力 。尽 管它 J: 必然 地 与隐 喻 彳 火,但 通过 意 象彼 此 之 间的 f 不 『 联 系 以及 隐喻 等 办 的 处理 , 能 意 象具 有更 加 丰富 的美 学
古诗词中表达愁绪的意象
古诗词中表示愁绪的意象
1️柳絮:飘忽不定,常用来表达愁绪。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2️梧桐:象征凄苦、愁绪。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3️丁香结:比喻心中郁结的忧愁。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
4️芭蕉:常用以表现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李清照《添字丑奴儿·芭蕉》)
5️猿:孤寂、愁苦的象征。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王昌龄《送魏二》)
6️暮鸦(寒鸦、昏鸦):常用以渲染衰败萧索之景、痛惜悲凉的之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流水:绵绵愁思,离愁别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8️黄昏:感伤的心情意绪。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9️细雨、烟雾: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分析:以李清照的《如梦令》为例
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分析:以李清照的《如梦令》为例引言•背景介绍: 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深厚的艺术内涵和丰富的意象让人们陶醉其中。
本文将以中国古代女诗人李清照的《如梦令》为例,探讨其中所运用的意象和创造出的独特意境。
•目的声明: 通过对《如梦令》中的意象和意境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欣赏古代诗词中艺术表达和审美追求。
李清照及《如梦令》简介•作者背景: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宋代女词人,才情出众,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作品介绍: 《如梦令》是李清照创作的一首名篇之一,描写了一个失恋后怀念往事、怅然若失、心情复杂的女子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在《如梦令》中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意象:1.水流动的意象: 作者运用了大量关于水的描写,如"莫使金樽空对月"、"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等。
这种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变化和思绪的流动。
2.月亮的意象: 月亮常被用作古代诗词中表达爱情与离愁的象征,如"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清照通过将月亮与思念、相思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伤感而美丽的意境。
3.花儿凋谢的意象: 诗歌中描绘了山花烂漫然后凋谢的场景,暗示着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生命无常。
意境分析《如梦令》创造出了一种独特而复杂的意境:1.忧伤与无奈: 通过对失恋及爱情不如愿经历的描述,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忧伤与无奈。
2.温柔与纯真: 尽管面对失去、离别之痛,在离开爱人后,“ 恍似当时曾游处,每逢佳节倍思亲。
”表现出温柔与纯真之情感。
3.流动的情绪: 诗中通过意象描写和语言的运用,将主人公复杂的内心情绪生动而准确地刻画出来。
总结通过对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意象和意境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这首古代诗词中所存在的美学元素。
在诗人运用水、月亮和花凋谢等意象时,传达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变化、思念和无奈;同时创造出了一种温柔而纯真、流动而复杂的心境。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愁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愁内容提要:本文从三个方面浅要分析了李清照在其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愁绪。
引论部分着重分析了李清照词中的愁与其他词人词中所表现出的愁的差别与原因;正文部分从李清照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对人生的追求和对社会的关注等不同层面去透视李请照作为一个文化女性对个人生活、国事变迁所表现的感情与沉痛从而揭示其词中所表现出的“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点。
结尾,补充说明透过李清照词中的愁,我们看到了什么和应该欣赏的方向。
关键词:闺愁、离愁、闲愁、家愁、国愁引论:李清照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
她能书会画,文学方面诗、词、散文兼长,但以词尤工。
李清照的词主要内容是抒写她个人的生活与情怀,可以说是她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感情的诗的记录。
由于生活遭遇、思想感情的变化,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限,可以明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词主要是表现其作为一个少女少妇的生活,表现其对爱情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词的基调是开朗、欢乐的,但闺愁闲怨也时有流露。
在许多词家把“诗言志,词言情”的文学理念十分推崇的当时,抒写闺愁闲怨的词并不少(尤见“花间”、“婉约”),但都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出之。
李清照的词却是女性思想感情的自我表现,因此对女性的感受抒发得更加细腻、深切,也更动人。
词是最富女性美的一种文体,李清照作为一位词坛奇女子、闺中伟丈夫,是把词的美发挥到极致的高手之一。
她在词中所表现的强烈的抒情主体意识,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李清照后期的词作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但她的词与同时代其他爱国词人所表现出的悲愤、愁苦或慷慨激昂又有所不同。
她不是一个人站出来历数时代的不幸、社会的痛苦,民生的愁怨,而是以自己做为抒写的主体,在自己凄凉的身世中,包含了国破家亡的深愁与悲歌,因此,李清照的词更具有超时空的感人魅力。
当然,李清照词的内容绝非“一个‘愁’字了得”,而她的词中的“愁”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达手法都与其他词家有所不同。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愁情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愁情中文与传媒系2011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1102010126 史成刚一、研究目的及意义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性最高的女性作家。
在她的词中除了抒发寂寞深闺、国破家亡的愁情外,还抒发了离别痛苦之愁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深眷恋,歌颂了自己美好的爱情生活,给人以极大的美的满足。
李清照词的灵魂和精华,可以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可谓集宋词"愁"之大成。
她以其无边的愁绪和高超的抒情艺术,率真自然地表达了深沉复杂的内心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成就。
就抒情艺术来说,李词继承并发扬了北宋婉约词派的抒情传统,善于把个性化的情感与完美的意境相结合,具有感情真挚、描写生动、意境浑然、情景交融、比喻贴切、语言浅显流畅、含蓄委婉等艺术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李清照的人越来越多,她的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她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忧国忧民的胸怀,毫无个人哀怨的思想。
解读她的词作,品味她的愁绪,我们感受到了一代词女的一片柔肠和一腔热血。
本研究将从独特的视角,使李词具有独到的表现力;意蕴丰富的意象的使用,是李词艺术魅力的重要成因;超越具象的情感抒发,使李词具有了广博的涵盖力和强烈的穿透力等方面对李清照词中的愁情进行分析。
二、文献综述引言处于宋词成熟时期的李清照,承接了前代积淀的“忧患意识”,浸染了诗词传统中的言“愁”因子,再加上时代社会变迁、个人身世苦难等诸多原因,成为宋代词人中集“愁”之大成者。
她的词作中,言“愁”最多,其“愁”也最有份量,最具力度和魅力。
“愁”字在李清照的词作中频频闪现,就是那些通篇找不出“愁”字的词作,其表现的情绪,也大多与“愁”结下了不解之缘,或是少女的淡淡轻愁,或是闺中少妇的闲愁,或是离愁,或是“双溪舴艋舟”都“载不动”的愁,或“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愁。
她的“愁”,虽不如蔡琰的“悲愤”,也不像南唐后主的“粗服乱头”,声声哀泣,但却似乎更具感染力和穿透力,掩卷之时,那种透彻肺腑的力量由不得你不久久沉浸与回味,以至于使一些封建卫道者竟然感到惧怕,视为“不祥”之语。
李清照诗词中愁的意象
李清照诗词中愁的意象愁本身是抽象的,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抽象的感情。
要把它很好地表现出来必借有形之物予以名状。
李清照的词,最使她扬名千秋的就是她的《漱玉词》,《漱玉词》现存四十九首,其中绝大部分为抒情词,而书写愁苦情怀的占百分之八十,在作品中直接用到“愁”字的就有十五处之多,其他诸如“泪”、“怨”等字在她的词中更是屡见不鲜。
所以,易安词始终流露出一种浓郁的感伤情调。
而这一哀愁的情绪由作者李清照借有形有色之物表现了出来,使词中的愁变得可感可触。
李词中常用的意象有花、酒、泪、雁等。
虽然意象不同,表现手法各异,但都表现出词人内心深处的万般愁情。
一、用花表现愁李清照性情纯净,热爱大自然,尤其喜好花类。
对花的欣赏、关注,曾是她少女生话的重要内容;花,也曾牵动着她的少妇情肠,寄托着她的.深情相思;咏花,更是她晚年孤苦无助,满是创伤生活的心灵外化。
花之所以被采集词人笔下而寓象征意义,是因为她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结果,她将“花”作为抒情的凭藉,一种意象的物象,赋予其人的情感来表情达意。
因为它们必然随着时间的消磨,季节的更替,大自然的风吹雨打而枯萎、而凋谢。
唯其如此,美好纯洁的价值才显得更加美好,由此引起敏感的词人无限感慨,随即产生了一番惋惜,万般呵护之情感。
清照笔下的“花”意象,大都表达的是惜春惜时的伤感情绪。
早年闺阁词《如梦令》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醉意浓睡之中,词人的潜意识却处在关注着风雨中的海棠花,想到经过一夜的急风疏雨的吹打,海棠叶儿茂盛了,花儿稀少了,凋谢了。
“绿肥红瘦”蕴集了她对春光一瞬和好花不常开的无限惋惜之情,从中亦不难体味到一个花季少女为这些美好事物的消逝而感伤不已的心情。
无论是她作于中年的《醉花阴》词中所云:“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还是晚年的《声声慢》所云:“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都让我们在凄怆的哀伤之声中品位出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
李清照诗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审美赏析
李清照诗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审美赏析李清照诗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审美赏析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
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李清照诗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审美赏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①瑞脑:龙脑香。
②金兽:兽形铜香炉。
③纱厨:有纱帐的小床。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审美赏析李清照的《醉花阴》是其婚后所作。
在词作中,抒发了词人在重阳佳节时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据说,这首词还有一段佳话。
据记载,赵明诚婚后外出做官,李清照想念赵明诚,就把这首词寄给丈夫赵明诚,以表爱意。
赵明诚接到之后,不服气,决意要与李清照比试比试,于是三夜闭门不出,也不许任何人打扰,苦苦思索,终于写了五十首词,并把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混于其中,叫来朋友陆德夫来评判。
最后,思索良久的陆德夫说,还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好。
赵明诚傻眼了,不得不服自己的夫人。
这虽然是逸闻轶事,但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李清照的才能。
这首《醉花阴》如下:。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上片写词人独自生活中的苦闷与寂寞。
首先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
”“永昼”即漫长的白天。
其意思是说,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薄雾浓云。
其中,一个“愁”字,不但写出了“薄雾浓云”似如“愁眉紧锁”的状态,而且也写出了词人愁闷难过的心态。
接着写道:“瑞脑消金兽。
”“瑞脑”是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指兽形的铜香炉。
诗词中是如何写愁的
诗词中是如何写愁的
(将抽象、虚幻的愁写得具体、形象)1、李清照赋予愁重量:
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
许多愁(应载人,但人愁同
体,人上船,愁也上船)2、李白赋予愁长度: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李煜赋予愁绵绵无尽特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
4、李煜赋予愁纠结杂乱、理不清说
不明特点:剪不断,理还乱,是
离愁
5、柳永赋予愁无边无际、迷离、笼
罩包裹的特点: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表现愁的意象:
烟波、雾霭、水、头发等
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赏析
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疏的景象,免不了触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凡人受愁苦的煎熬,总是要想办法排愁遣闷的,这是人之常情。李清照也不例外。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此刻,她不是借酒消愁,也不是悲歌当泣,而是借游览以遣闷,下两句就是这样引出来的: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就自然地引出来了。如果说,上面没有任何一句提到李清照和他的丈夫的两相恩爱;那么,这两句就说得再明白也没有了。她俩是同样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善于为对方着想,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在古典诗词中,写思夫之作的不少,但大多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温庭筠《忆江南》);或是“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牛希济《生查子》)一类文字。象李清照这样从两方面来写出相思之苦的,极为鲜见。
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红藕”,即红色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显示出全词的倾向性。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如“红藕香残”,虽然是表示出秋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所以竹席也凉了。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赏析二】
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诗词赏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什么意思
诗词赏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什么意思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什么意思?这样的情景,怎能用一个“愁”字囊括无遗?《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赏析】靖康之变后,李清照经历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
这时期她创作的作品再不复当年的清新可人,风格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这首词就是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凄凉伤感的氛围,抒写了词人在漂流境遇中无限伤感、落寞的情怀。
上片以景写情,境界凄凉。
起首开篇起句便不寻常,周济《介存斋词选序论》中评道:“李易安之‘凄凄惨惨戚戚’,三叠韵,六双声,是锻炼出来,非偶然拈得也。
”这七组叠词中,不见一个“愁”字,却让人读来有徘徊低迷、婉转凄楚之感,余味无穷。
“寻寻觅觅”,词人好像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她还是希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
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
十四个字一气而下,笼罩全篇,定下了凄苦的感情基调,使以后逐次出现的景物都染上浓重的感情色彩。
“乍暖”二句,写天气冷暖不定,让人难以调养。
这是从外部的天气以及身体的感觉来暗示词人内心的愁苦。
“三杯”两句紧接上文,写词人以酒驱寒,但这酒是“三杯两盏”,量少又“淡”,怎能抵挡得了黄昏时的阵阵秋风呢?更别提为她排遣心中烦忧了。
这里酒味为何那么淡?是酒淡吗?不是。
酒性依旧是烈的,只因词人心中忧愁太深,酒入愁肠愁更愁,满心都是愁,以致酒力难压愁情,因而会觉得酒淡无味。
声声慢文中意象及意义
声声慢文中意象及意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那真是把愁绪写得淋漓尽致啊!咱就说,这寻寻觅觅的,不就像咱有时候在家里找东西,找来找去找不到,心里那个急呀!冷冷清清呢,就好像走在一条没人的小巷子里,那种孤独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凄凄惨惨戚戚,哎呀呀,这简直是把心里的难受劲儿一股脑儿都倒出来了。
你看那乍暖还寒的时候,人就容易不舒服,想休息都休息不好。
就好比冬天刚过去,春天刚来,天气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让人不知所措。
那三杯两盏淡酒,能顶什么用啊?就像咱有时候心情不好,吃点好吃的,喝点小酒,可还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那风一吹过来,更觉得凄凉了。
那飞过的大雁,可不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熟悉的场景或人嘛,看到了就会勾起好多回忆,伤心呐!那满地的黄花,都憔悴了,谁还会去摘呢?就好像我们曾经拥有的美好,现在都已经变了样,让人叹息。
一个人守着窗户,这日子可怎么过到天黑呀!就跟咱有时候一个人在家,那种无聊和寂寞真的很难受。
再加上那梧桐和细雨,到了黄昏还滴滴答答个不停,这不是更让人发愁嘛!你想想,这整首词里的意象,不都是我们生活中能感受到的吗?这就是诗词的魅力呀!它能把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通过这些具体的东西表现出来。
咱平时也会有各种情绪,有时候高兴,有时候难过,有时候烦恼,这不就跟李清照写的一样嘛。
所以说呀,诗词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里。
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去体会。
就像这首《声声慢》,我们能从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能理解李清照当时的心情。
咱再回过头来看看,这词里的每个意象都那么生动,那么有感染力。
我们也要学会用这种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呀,不要总是憋在心里。
生活中那么多美好的、不美好的,都可以用我们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愁”情万种,“愁”美千古——李清照词赏读
归纳整合(三)——语言审美艺术
补充——李清照《论词》 中提出了对词的创作审美要求:
1.浑成、 勿破碎 表面看来是对语言的要求, 实际上包含着对词的意象感受。
2.要有铺叙 主张词要张开些, 尽可能写的曲折、 细腻、 有渲染, 讲层次
起伏跌宕, 前后呼应, 这是对以柳永词为代表的长调词的肯定和 总结。 3. 讲故实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典雅
意境清丽婉曲 情思细腻真挚 风致委婉清雅
南 渡 后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 浸润着生动、深蕴的美质
这个出现在历史拐角处的女子,用如柳眉般 的细笔,勾画出几点零落的人生墨滴,淡淡的、 慢慢地散开,酝出最愁的思绪,如同她的眼泪落 在纸上,浸润了一席黄花,埋葬了一世繁华。
任 务一:诵读比较下面三首词,思考:你认为李清照
写词在艺术特色上最擅长的是什么?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 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 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 衣透。
“ 清照愁词”独绝千古,不仅仅是“愁”及万象 物态,更是因为她有了生命的悦动。千姿百态是生 命常态,或许我们也能慢慢学着去感悟生命境界的 多元。
归纳整合(二)——“愁”的表现形式
一、用景物衬托愁; 二、以人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愁; 三、借具体的事物绘写愁; 四、借用典故重写愁;
生花妙笔、别具匠心——以女性细腻的情怀、 独特的感悟、清新的笔调所表现的“愁”思 之作,给人以美的浸染。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 把青梅嗅。清新(口语)与典雅(修辞)相结合
以"愁"为例浅析古典诗词中的情感隐喻
48以“愁”为例浅析古典诗词中的情感隐喻张 鹏 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摘要: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无时无刻地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本文的主旨意在运用情感隐喻实现的普遍方式即认知语言学上的“相似性”原理以及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模式与认知语境来归纳解析以“愁”为对象的的古典诗词中情感隐喻概况和运作方式。
另一方面,又采用情感隐喻实现的特殊方式即范畴理论和意象图示理论来解读带有特殊意象的诗词。
关键词:抒情诗词; 情感隐喻;“愁” 一、情感隐喻的界定及在古典诗词中的分类自莱考夫和约翰逊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面世以来,情感隐喻也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走进人们的研究视野。
作为人类经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为了形象地描述和理解人类的抽象情感,人们经常将其具体化、范畴化,即隐喻化,这就形成了情感隐喻。
古老的中国诗人在传递情感抒发志向时常常以非常形象的某一物状来代替内心丰富的感情活动。
以下是本人摘取的诗词中以“愁”为对象的情感隐喻分类。
(一)愁是丝、线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乌夜啼》)丝,线有着不容易被疏理的特点,尤其是当一大团丝线乱蓬蓬地缠在一起时更是给人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而一个人烦恼忧愁的时候,心中焦虑,心理感受与面对实体物质的亲身体会形成了具有相似特征的一对组合。
(二)愁是水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水具有连绵不断,浩浩荡荡地特点。
它的绵延性,日夜流淌的永不止息性正恰好对应了“愁”的无休无止。
(三)愁是云马萧萧,人去去。
陇云愁。
(孙光宪《酒泉子》云是大千世界中变化不定的物质之一。
人的情绪的多变性与云的这一特点非常相似。
(四)愁是花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丁香集群开放,外部形状结点密集。
现代汉语中有一个动宾搭配的词组“解开心结”用的也是相同的隐喻。
(五)愁是柳絮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愁苦类意象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 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唐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 清沙白鸟飞回。〞
寒蝉 唐代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李商隐?代赠二首?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商隐?代赠二首?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唐代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面对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她哀愁无限,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唐代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结,而梧桐树是典型的落叶乔木,秋天到来,往往就是梧桐树叶先行凋落。 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丁香
丁香,指愁思、哀怨或情结。
李商隐?代赠二首?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 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诗中的丁香不是盛开的丁香,而是缄结不 开的花蕾,喻女子自己。面对黄昏时清冷 的春风,她哀愁无限,为不得与对方相会 而愁苦。
杨花
飘忽不定
杨花(柳絮)
离愁别绪
游子思妇、 好友相别
流水
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 —时光易逝,情意绵绵——怀古 思念、爱恨情长
• 唐代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 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 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诗词中愁的意象
李清照诗词中愁的意象
愁本身是抽象的,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抽象的感情。
要把它很好地表现出来必借有形之物予以名状。
李清照的词,最使她扬名千秋的就是她的《漱玉词》,《漱玉词》现存四十九首,其中绝大部分为抒情词,而书写愁苦情怀的占百分之八十,在作品中直接用到“愁”字的就有十五处之多,其他诸如“泪”、“怨”等字在她的词中更是屡见不鲜。
所以,易安词始终流露出一种浓郁的感伤情调。
而这一哀愁的情绪由作者李清照借有形有色之物表现了出来,使词中的愁变得可感可触。
李词中常用的意象有花、酒、泪、雁等。
虽然意象不同,表现手法各异,但都表现出词人内心深处的万般愁情。
一、用花表现愁
李清照性情纯净,热爱大自然,尤其喜好花类。
对花的欣赏、关注,曾是她少女生话的重要内容;花,也曾牵动着她的少妇情肠,寄托着她的深情相思;咏花,更是她晚年孤苦无助,满是创伤生活的心灵外化。
花之所以被采集词人笔下而寓象征意义,是因为她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结果,她将“花”作为抒情的凭藉,一种意象的物象,赋予其人的情感来表情达意。
因为它们必然随着时间的消磨,季节的更替,大自然的风吹雨打而枯萎、而凋谢。
唯其如此,美好纯洁的价值才显得更加美好,由此引起敏感的词人无限感慨,随即产生了一番惋惜,万般呵护之情感。
清照笔下的“花”意象,大都表达的是惜春惜时的伤感情绪。
早年闺阁词《如梦令》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醉意浓睡之中,词人的潜意识却处在关注着风雨中的海棠花,想到经过一夜的急风疏雨的吹打,海棠叶儿茂盛了,花儿稀少了,凋谢了。
“绿肥红瘦”蕴集了她对春光一瞬和好花不常开的无限惋惜之情,从中亦不难体味到一个花季少女为这些美好事物的消逝而感伤不已的心情。
无论是她作于中年的《醉花阴》词中所云:“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还是晚年的《声声慢》所云:“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都让我们在凄怆的`哀伤之声中品位出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
二、借酒消愁
在中国古诗词中,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关于酒的名言佳句。
但我却认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借酒抒情是她试图解除痛苦的一种方式。
“我们读《漱玉词》时,可以发现作者的情感中总有个“愁”。
精神生活上的一种痛苦感,表现在易安词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是悲伤、忧郁、孤独。
[1]
如“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这首词是词人在落日的黄昏后,因为思念别离的丈夫,把自己主观的“愁”与“难熬”分别揉进了客观的空间景物与时间,巧妙地再现了自己的孤独寂寞,传达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
又如“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词人试图用酒来麻痹自己的心灵和情感,还是无法敌得住晚上骤然袭来的寒风的这折磨,反而使身心均感到苦楚。
三、风雨喻愁
自然界的景物随处可见,然而一阵清风却常常会吹起词人情感的涟漪;一阵急雨更会搅乱词人心中的愁绪,使人坐卧不安。
无怪乎陆机《文赋》道:“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自然界的花开花落、时序更迭,都会引起生命的律动。
雨丝、情思,本是不相干的事物,但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往往不拘泥于客观的现实,而是诉诸人的主观感受。
雨丝和情思、愁思在形状上有相似之处,即词人想要借迷蒙霏微的雨丝,表现情思、愁丝之纤细、深永、轻柔,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叶阔,细雨敲打,显得雨意更浓,愈发增加愁苦情调。
点点细雨滴在梧桐树上,这种愁苦又有谁去理解?正如她的离愁连绵不尽。
四、用雁来表达思念之愁
李清照词中的“雁”字也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字。
一提到雁,
人们很容易想到大雁传书,除此之外,在李清照词中,它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如我们较为熟悉的句子:“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大雁是候鸟,春来北飞,秋来南飞,秋天正是“雁字回时”,在这里,给我们点出了凉秋,使词人萌发出一种悲秋的思绪,同时在这还寄托着渴望收到丈夫来信的心情。
又如:“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声声慢》)这里的大雁鸣叫着向南飞去,词人却回不了家,她看到雁的南归心理格外伤心,除了思夫思乡情感之外,还因为丈夫已逝,北宋已亡的因素。
词人只能在思念与孤独中度过自己的余生。
当然李清照词中抒写“愁”的意象还很多,这些意象既富有诗意,又富有形象性,常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给读者提供一个很广阔的想象空间,也正是这些意象的组合运用,使得李清照的词增强了情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