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
数学全部的概念教案初中
数学全部的概念教案初中教案目标:1. 使学生掌握初中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包括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2. 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实数概念: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分类和性质;2. 代数式概念:代数式的定义、代数式的运算;3. 方程概念: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法;4. 不等式概念: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的解法;5. 函数概念:函数的定义、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图像。
教学过程:一、实数概念:1. 引入实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2. 讲解有理数的定义,如整数、分数等,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3. 讲解无理数的定义,如根号下非完全平方数的无理数,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4. 总结实数的分类和性质,让学生掌握实数的基本概念。
二、代数式概念:1. 引入代数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代数式是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表达式;2. 讲解代数式的运算规则,如加减乘除、幂的运算等,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3. 让学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三、方程概念:1. 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2. 讲解方程的解法,如代入法、消元法等,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3. 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四、不等式概念:1. 引入不等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不等式是不相等的等式;2. 讲解不等式的解法,如同号不等式、异号不等式等,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3. 让学生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五、函数概念:1. 引入函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函数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2. 讲解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等,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3. 讲解函数的图像,如直线、曲线等,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4. 让学生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2. 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运用能力;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概念教案
初中数学概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并有能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数学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有理数的分类2. 教学内容:(1) 了解有理数的分类标准;(2) 掌握有理数的分类结果;(3) 能够运用分类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
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分类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小学学过的数的概念,引出有理数的分类。
2. 新课讲解:(1) 讲解有理数的分类标准,如正数、负数、整数、分数等;(2) 通过实例讲解有理数的分类过程,让学生参与分类,加深理解;(3) 给出有理数的分类结果,让学生记住各个类别的特点。
3. 课堂练习:(1) 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概念;(2) 选取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应用拓展:(1)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的分类结果解决问题;(2) 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有理数分类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6.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概念。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掌握了有理数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有理数分类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分类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分类。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等方面,评价学生对有理数分类的掌握程度。
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掌握不足的学生,要个别辅导,帮助其提高。
初中数的概念教案
初中数的概念教案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将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2. 培养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有理数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2. 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并能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手段:1.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2. 教学课件和例题。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2.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正数和负数的概念;2. 提问:正数和负数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实际应用?二、讲授新课(15分钟)1. 引入整数和分数的概念;2. 讲解整数和分数的分类,即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3. 提问:整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它们统称为什么?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有理数的理解和分类;2.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有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拓展与提高(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吗?;2. 讲解有理数的进一步分类,如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零等;3. 提问:这些分类有什么意义?如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有理数的分类和特点;2. 提问:你们认为有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整数和分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对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分类讨论思想。
通过课堂练习和拓展与提高环节,巩固学生对有理数的理解和应用。
总的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有理数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
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摘要: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是数学基本技能的形成与提高的必要条件。
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是数学基本技能的形成与提高的必要条件。
那么,如何进行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如下几点,进攻大家参考:一、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的几点注意事项:1、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教学中,要把“认识数学对象的基本套路”作为核心目标之一;2、数学概念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其认识过程的曲折性,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一个螺旋上升,在已有认知基础上再概括的过程;3、人类认识数学概念具有渐进性,因此学习像函数这样的核心概念时,需要区分不同年龄阶段的概括层次(如变量说、关系说、对应说等),这也是“教学要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原因所在;4、为了更利于学生开展概括活动,教师要重视让学生能够自己举例,“一个好例子胜过一千条说教”;5、“细节决定成败”,必须安排概念的辨析、概念间联系的分析等过程,即要对概念的内涵进行“深加工”,对概念要素作具体界定,让学生通过对概念的正例、反例作判断,更准确的把握概念的细节;6、在概念的系统中学习概念,即要通过概念的应用,形成用概念做判断的“操作步骤”,同时建立相关概念的联系,这是一次新的概括过程。
二、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策略1、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和外延式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具有的特征,是概念逻辑特性的基本表现。
对于概念学习,就要求理解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要明确概念的含义,只有通过对内涵和外延的准确地了解,才能避免对不同概念的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创设概念形成的情景,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实践证明,对于不同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点、线、面、平行、垂直等在感性认识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几何概念,从事物的空间形式可直接反映出来的;从事物排列的次序抽象出来的自然数;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物模型进行演示、操作和实践,使学生体会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形成对其内涵和外延认识的有效性。
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设计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整式的除法包括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多项式,是以后学习因式分解、分式、根式、函数的基础,也是初中数学的重点之一。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是根据乘、除的互逆关系总结的,它是幂运算性质的继续,也是学好多项式除以多项式的关键。
两个单项式相除,分三个步骤:即系数相除,同底数的幂相除和只在被除式里字母的处理。
学情分析1.教学情况来看本班学生能认真上好数学课,大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作业,对于书本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
2.本班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好,在整式的除法这一课时,内容比较简单,整一节课以“老师引导——学生练习”为主要形式。
3.我班学生比较弱的地方是有些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较差,如有些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本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2.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算理.(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单项式与单项式的除法运算.2.理解单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探索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积累研究数学问题的经验.2.提倡多样化的算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难点:探索单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运算法则的过程。
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设计「篇二」一、教学目标: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2、理解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和相关的性质。
3、弄清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4、掌握直线的平移法则简单应用。
5、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构建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体系。
难点:对直线的平移法则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过程: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一般地,若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那么y是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对于y=kx+b,当b=0,k≠0时,有y=kx,此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k为正比例系数。
初中数学中概念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中概念的教学1、概念教学要结合实际,让概念有意义化。
苏科版教材中一般的数学概念,都是通过对实验现象或某些具体的事例的分析,经过抽象概括而导出的,它有一个形成的过程。
它们一般是从几个原始的概念或者公理出发,通过一番推理而扩展成为一系列的定义或者定理.而每一个新出现的概念都依赖着已有的概念来表达,或是由已有的概念推导出来的。
例如苏科版九上中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它就是由前置概念推导而来的,它缘自于苏科版八下中“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又是以苏科版七下“整式方程、方程”等作为预备概念而得出的。
如果对以上某一概念不理解或者一知半解,那得出新的概念或者它的解法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概念教学的顺序性。
正是这些概念的出现的顺序性才将我们的教材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图。
针对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连贯性,我们教师教学中应当注意:在学生对某些预备概念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急于引入新概念,最好先复习涉及新概念的相关预备概念,尤其是对特别重要的、关键性的预备概念,教师要反复强调,以求得学生较为彻底的理解,方可为新概念的导入作出良好的铺垫。
如在教学《有理数》的概念时,我以前的做法一般是在黑板上例出各种小数,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
这种做法,生搬硬套,效果不是很好。
听了讲座后,我试想一下是否可以这样教,先准备好0—9的卡片,让学生上讲台摸出一张,把卡片上的数记在小数点后面,随着摸卡片的学生越多,学生就会发现小数点后面的数越多,教师借止机会归纳:“不错,这样得到的小数,一般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这种无限不循环小数与我们已经学过的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不同,是一类新数,我们称它为“无理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题。
对这种摸奖式的摸球,学生对它有着非常丰富的感性经验.以摸乒乓球得到的数来产生一个具体的位数可以不断延伸的小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感触”的非常直观的无理数模型,使本来遥不可及的数学概念具体地走到学生的面前,赋予无理数一个真实可信的意义,使概念更容易接受、更有意义。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探究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探究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由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发现、实验、推理等方式主动学习的方法。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有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自主发现、归纳数学规律。
教师在学生的发现和推理过程中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
三、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将数学概念置于真实情境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和运用概念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来引出概念,并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通过情境教学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实际意义和运用方法。
四、归纳与演绎法归纳与演绎法是一种通过给出具体实例和特殊情况,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具体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出概念的一般性质。
然后再通过演绎法,将这些一般性质应用到其他问题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
五、游戏化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是一种以游戏为媒介,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探索和运用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数学游戏和数学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通过解决问题、竞争和合作等方式互动学习。
通过游戏化教学法,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提高兴趣和积极性。
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索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归纳与演绎法和游戏化教学法等。
这些方法都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和帮助学生,让他们在实际操作和思考中掌握数学概念。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及策略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及策略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及策略:
1.抽象概念的讲解:对于初中数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如无理数、代数式等,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将这些概念转化为实际的问题,使得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2.巩固基础知识:初中数学的概念很多都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因此要在讲解概念的同时,加强对于基础知识的巩固。
例如,讲解三角函数时可以先回顾一下正弦、余弦、正切等基本概念。
3.灵活运用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例如,对于视觉型学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讲解;对于听觉型学生,则可以通过口述、演示等方式进行讲解。
4.拓展应用:将所学概念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例如,对于几何知识的讲解,可以结合建筑、绘画等实际应用进行讲解。
5.互动交流:在讲解过程中,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及时纠正错误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6.多元化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小测验、作业、考试等,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设计案例篇一: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首先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各种法则、定理,也就不能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抓好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个现象:当解决数学某一问题遇到困难时,如果追根求源,就会发现,往往是由于他们在某一个或某一些概念处产生问题,而导致思维受阻。
基于此,我们就要对数学概念的本质进行分析,并且希望找到合理的概念教学的模式,以使教师的教课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轻松而有成效。
通过参与这学期的国培培训计划,对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数学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或结构关系的特征概括,是对一类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反映。
初中数学中有大量的概念,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生活经验和智力发展等方面的限制,要接受教材中的所有概念是不容易的.况且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去分析事物的本质特征,只是照本宣科地提出概念的正确定义,缺乏生动的讲解和形象的比喻,对某些概念讲解不够透彻,使得一些学生对概念常常是一知半解、模糊不清,也就无法对概念正确地理解、记忆和应用.下面就如何做好数学概念的教学谈几点体会.一、概念的引入探究数学概念产生的实际背景(其实质就是概念的引入),是进行数学概念教学的第一步,这一步走的如何,对学生学好数学概念有重要的作用。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课教学的起始步骤,是形成概念的基础。
传统教学中在教学方式上是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这显然不利于新课程背景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课程标准中提出“ 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
通过概念引入过程的教学,应该使学生明确:“概念在生活中的实际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引入这一概念”以及“将如何建立这一概念”,从而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提取有关知识,为建立概念的复杂智力活动做好心理准备。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定义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定义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是指在初中阶段,针对数学学科的相关概念进行教学,包括数的概念、运算的概念、几何的概念以及代数的概念等内容。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思维方式,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推理和证明的能力。
首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要从基本的数的概念入手。
数的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包括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和实数等。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类型数的含义、特点和应用。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辨数的属性的能力,例如学会辨别相邻数的大小关系。
其次,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要注重运算的概念。
运算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根号、幂等运算等。
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运算规则和运算法则,通过实际问题的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掌握不同运算的应用场景和解题策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第三,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要注重几何的概念。
几何是数学的重要分支,涉及图形的形状、性质、关系和变换等内容。
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不同的图形,并通过实际操作、示意图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概念。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几何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最后,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要注重代数的概念。
代数是数学的核心内容,涉及变量、代数式、方程等内容。
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代数的基本概念,通过例题的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掌握代数表达式和方程的求解方法,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和推理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建模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是通过传授数学知识、引导问题解决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示例分析、实践探究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数学概念的运用方法,并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中。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一、拆解知识点在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老师应该把知识点拆解开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授小数的概念时,要将小数的概念和小数点位数的概念分开来进行讲解。
让学生先理解什么是小数,接着再解释小数点的不同位置代表的意义。
只有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他们才能对其深入掌握。
二、注重视觉、直观教学对于初中生来说,视觉、直观教学更有利于他们的记忆和理解。
因此,老师应该注重通过实际案例、图形等方式来讲解基本概念,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概念的内涵。
比如,在教学等式和不等式的概念时,教师可以用天枰和砝码、尺子等道具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会等式和不等式,从而更好地掌握其概念。
三、注重实践应用数学基本概念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注重实践应用。
教师应该通过实际例子,来让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比例时,老师可以安排一些与生活相联系的例子,如计算交通标志中的比例关系,并通过实际例子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比例的概念。
四、巩固复习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多次重复和巩固。
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外,更需要注重巩固与复习。
可以适当增加相关练习题、课堂测验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掌握。
同时,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的重点、难点,更好地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基本概念教学需要认真而详细地进行讲解,适当增加视觉、直观教学的效果,注重实践应用,以巩固复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基本概念,为后续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①复述概念或根据概念填空。 ②运用概念进行判断。 ③运用概念进行推理。 ④通过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运用概念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练习的目的要明确。 ②练习的层次要清楚。
14
(二)、常规概念教学的基本环节:
6、概念的“精致” : (1)引导学生将新概念纳入概念系统,建立
5
(三)、部分教师在数学概念课教学中 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
(1)重结果,轻过程,“概念教学=解题教学” 式大容量训练,经典语言:“教概念不如多讲 几题目。”
(2)开门见山,教师直接给出定义,归纳注 意事项、例题教学替代概念的概括过程, 对概念的形成过程关注不够,学生对概念 学习缺乏参与和体验。
(3)对概念的内涵缺乏重要的感性支撑,学 生对概念的认识单一,举例让学生反复练 习。
布置作业:教科书练习第3题,习题1.2第2题.
26
三、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 “五 会”:
1、会理解——理解概念要透彻 2、会识记——识记概念要深刻 3、会表述——表述概念要准确 4、会比较——比较概念要鉴别 5、会应用——运用概念要灵活
27
四、如何评价数学概念教学的新知课
1、教学目的任务:揭示和概括研究对象的本质属 性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0
• 问题2 上面的问题中,“东”与“西”、“左”与“右”都具有相反
意义.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那么
如何用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呢?
• 学生画图表示后提问:
(1)0代表什么?(基准点)
(2)数的符号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方向)
(3)如图,在一条直线上,A,B的距离等于B,C的距离,B点用3表示,
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概念教学对整个数学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发挥基础性功能的作用,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应通过揭示概念的形成、发展、巩固、应用和拓展等过程,培养学生深度思维的习惯,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从中可以看出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
然而,部分教师往往忽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一味强调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这样做势必将学生培养成模仿和解题的机器。
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并抓好概念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注重概念的形成布鲁纳指出:“当基本概念以正规形式出现在儿童面前时,如果没有事先从直觉上加以理解,对这些概念将无能为力。
”教师不能直接给出定义,而要加强概念的引入和形成过程,在讲述新概念时,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际的问题情境出发,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形成概念。
例如,单项式概念的建立,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如下:(1)让学生列代数式。
(2)让学生指出所列代数式其中含义。
(3)观察所列代数式中含有哪些运算方式及其特征。
(4)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单项式的概念,强调“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上例是从一些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实例通过观察,从中提取共性,再给概念下定义。
这样,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既加深了对新概念的理解,又掌握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
二、注重对概念的理解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首先要理清数学概念,这样在解题的时候才能够顺手应心。
如若不然,那么处理问题就会思路不清,从而产生种种错误。
针对此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本所列知识点,从多方面入手,深入挖掘概念内涵,并全方位展开。
因此,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概念,加深对概念本质的理解,是教师授课的首要任务。
举两个例子:1.关于互余概念,在教学时,应启发学生归纳其本质属性:(1)必须具备两个角之和为90°,一个角为90°或三个角之和为90°都不能称为互为余角,互余角只就两个角而言。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概念教学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概念教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概念教学是基石,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的关键。
而在当下强调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这些素养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品质。
数学抽象是指从具体事物中抽取数学概念、性质和关系的思维过程。
在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能够帮助他们理解概念的本质。
例如,在教授“函数”这一概念时,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的实际问题,如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等,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中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抽象出函数的概念。
逻辑推理则是数学思维的重要体现。
在概念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推理来理解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推理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如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等,从而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概念的理解。
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概念教学中,可以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
以“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为例,可以创设购物打折、行程问题等情境,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建立方程模型,求出未知数,从而掌握方程的概念和应用。
直观想象能力对于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图形、图表、实物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比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时,展示各种轴对称的实物和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地感受轴对称的特点。
数学运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
在概念教学中,要注重运算与概念的结合,让学生通过运算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时,通过具体的运算练习,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规则,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初中数学教学的概念理解方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的概念理解方法第一篇范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概念理解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概念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只有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学生才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成功。
本文将详细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概念理解方法,以期为教师们提供有益的指导。
1. 理解数学概念的重要性数学概念是数学学科的核心,是对数学现象和规律的抽象和概括。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数学概念,如实数、代数式、方程、函数等。
对这些概念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 further 的数学学习。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概念理解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概念理解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1)实例教学法实例教学法是通过具体案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实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授“一次函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线性关系,如身高与年龄的关系、商品价格与数量的关系等,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是数学概念理解的两种基本方式。
概念形成是通过大量的实例和 activities 来引导学生发现概念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概念;概念同化则是将新的概念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相结合,从而达到对概念的深入理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如通过探究活动、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概念的形成和同化过程。
(3)逻辑推理与数学证明逻辑推理和数学证明是数学概念理解的有力工具。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从已知事实出发,推导出新的结论。
同时,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数学证明方法,让学生在证明过程中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几何图形的观察和推导,证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简介初中数学的研究对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本文将介绍几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1. 引入概念在开始教授一个新的数学概念之前,教师应引入该概念的背景和重要性。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展示实例或讲述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数学游戏和活动通过数学游戏和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巩固和应用他们所学的数学概念。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比如数学拼图、数学迷宫等,让学生在玩中学。
3. 实际应用将数学概念与实际应用情境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实际意义。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如计算商品折扣、设计房间布局等。
4.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数学概念和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设备展示数学演示、视频教学等内容,增强学生的研究效果。
5.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并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比如解题讨论、分角色合作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能力。
6. 不定期复定期进行复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数学概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教师可以安排一些不定期的复活动,如小测验、复讲解等,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概念。
结论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对于学生的研究成果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数学发展和研究兴趣。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概念是人们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反映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词加以命名,达到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认识。
而数学概念则反映了事物在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
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数学概念的特点,先通过观察分析适量的、具体的形式变异的事实材料,让学生自行概括出这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尝试着给概念下定义,在这基础上再给出科学定义,通过定义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一、概念的引入引入概念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根据概念获得的不同形式,概念的引入一般有以下几种途径:列举生活实例,提供现实原型。
中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来源于现实世界,对于这类概念,要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中常见的事例引入。
这种联系现实世界引入概念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将客观现实材料和数学知识的现实融于一体。
比如,通过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入正、负数及互为相反数的概念;在提供日常生活中具有各种对应关系的实例基础上引入“函数”的概念;几何变换与许多实际问题有较为密切耳朵联系,可通过列举蝴蝶、人脸、花朵、窗户的排列、镜面反射等,提供对称图形的现实原型。
在已知概念的基础上引入。
从新概念形成背景看,有的数学概念具有清晰的现实原型或直观模型,有的则产生于已知的相对初级的抽象概念,对于后者,常根据新旧概念的关系,采用恰当方式让学生观察、对比、辨析、发现,从而引入新概念。
在已知概念基础上引入新概念的方式取决于新、旧概念之间具有的逻辑联系。
比如: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增加“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属性,使得到“矩形”的概念,平面几何中的概念多数属于这种情况。
再如分式的有关概念通过分数的相应概念引入。
运用数学问题引入。
通过数学问题引入概念,可以充分说明学习新概念的必要性,有助于产生认识需求,明确认识任务。
这里的数学问题一般来自于生活实践,或者是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题是本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概念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又是数学知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所以想谈谈本人在教学中所学知识及经验总结的一些粗俗的看法,但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有些看法可能较浅,甚至存在不妥,请老师们多多指教。
概念是数学知识系统中的基本元素。
数学概念的建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
学生运用数学概念进行推理、判断过程中要得出正确的结论,首先要正确地掌握概念。
这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基础因素和贯穿始终的因素。
所以,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概念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数学中的命题,都是由概念构成的;数学中的推理和证明,又是由命题构成的.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
概念的形成实质可分为两个阶段,从表象通过分析,综合发展为抽象的概括,在具体的应用中使抽象的概念再得以再现。
那么,如何使学生的表象抽象出本质属性,如何应用于实际呢?一。
概念的引入数学概念的引入一般有以下四种方式:1. 联系实际事物或实物,模型介绍,对概念作唯物的解释恩格斯指出:“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数学来源于客观世界,应用于客观世界。
离开了客观存在,离开了从现实世界得来的感觉经验,数学概念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形成准确概念的首要条件,是使学生获得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乎实际(不是错觉)的感觉材料。
因此,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要密切联系数学概念的现实原型,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常见的事例,让学生观察有关的事物、图示、模型的同时,获得对所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逐步认识本质,建立概念。
就拿我在教学中举例来说,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用电影票上的排号引入。
“负数”可用零上几度与零下几度、前进几米与后退几米、收入多少元与支出多少元等等这些相反意义的量来引入,这些都是身边的实例,同时也可以结合图示的直观进行分析,让学生看到也感到,数学就是来源于生活。
恰当地联系数学概念的原型,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理解概念的实际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体会学习新概念的目的意义,弄清每一概念是从什么问题提出的,又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的,从而激发学习新概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用类比的方法引入概念类比不仅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引入概念的一种重要方法。
就拿我在教学中举例来说:在讲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引入,我就是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小学中分数通分、约分的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再用类比的方法得出的。
这样的引入不仅回忆旧知识,同时容易接受和掌握新知识。
3. 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概念的定义当中,有一种定义方式叫属加种差定义。
种概念的内涵在属概念的定义当中已被揭露出来。
所以只要抓住种概念的本质特征(即种差)进行讲授便可以建立起新概念,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四边形后,只要把平行四边形的条件特殊后便可引入菱形、矩形、正方形。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同一数学概念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定义,但在同一数学体系中,一般只能采用一个定义。
事物方面的本质属性,可以由所给的定义推出,作为性质定理处理。
这样分析后,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这些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对知识的掌握很有条理性。
4. 从数学的本身内在需要引入概念在学生的历程中,以及人类史上数学的发展,概念都是在不断的需求中引进的.比如人类起初没有数的概念,便用结绳的办法记数,当有了自然数的概念后,记数问题解决了,可是在减法中自然数不能满足,便引入负数。
当作除法时,整数不够用了,便引入了分数,使数扩展为有理数。
但进一步学习,计算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时就不是有理数了,又引入了无理数。
通过这样的讲述,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到了,数学确实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这样的一步步需求一步步满足,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 概念的形成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而总结出来的。
在给学生讲课中,在引入阶段教师必须对概念的形成过程,对概念的本质属性剖析彻底,然后用定义将其揭示出来,这样学生才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1。
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把形成概念的生动过程变为简单的“条文加例题”,对概念的理解是极为不利的。
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完整的、本质的、内在的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对理解概念具备思想基础,同时能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例如: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讲授单项式的概念的建立,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如下:(1) 让学生列代数式:①表示正方形的边长,则正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②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则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③表示正方体的棱长,则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___;④表示一个数,则它的相反数是________;⑤某行政单位原有工作人员人,现精简机构,减少25%的工作人员,则精简________人;⑥某商场国庆七折优惠销售,则定价元的商品售价________元。
(2)让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3)让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运算特征.揭示各例的共同特征是含有“乘法"运算,表示“积”;(4)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单项式的概念.讲解“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的补充规定,强调学生引起注意。
这样的讲授师生互动性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浅入深的展示了单项式概念的整个形成过程,既不枯燥乏味,又学了新东西,很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2. 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数学中的概念大多数是通过描述给出它的确切含义。
对于这类概念要抓住它的本质属性,通过归纳排除定义的非本质属性.对概念的深化认识必须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作深入的分析。
剖析概念的内涵就是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
以三角函数为例,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认识.主要抓住正弦函数进行剖析。
正弦函数的概念涉及到比的意义、角的大小、点的坐标、距离公式、相似三角形、函数概念等知识。
正弦函数的值本质上是一个“比值"。
(1)正弦函数,实质上就是一个“比”,是一个数值;(2)这个比是在的终边上任取一点,那么这个“比”就是:, 其中;(3)这个“比”的比值随的确定而确定.这里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既然点是角终边上任取的一点,为什么说这个比值是确定的?”因而需运用相似三角形原理,阐明点不论选在终边上的什么地方,比值都是相等的;(4) 由于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以这个比值不超过1.经过对正弦函数概念的本质属性分析之后,应指出: 的终边上任一点一旦确定,就涉及到这三个量,任取其中的两个就可以确定一个比值,这样的比值只有六个.因此基本三角函数只有六个,这便是三角函数的外延.初中阶段只学习四个。
在做上述分析时,还要紧扣函数这一基本概念,从中找出自变量、函数以及它们的对应法则。
这里自变量是,函数是“比”,这个“比”之所以叫做的函数,关键在于对于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确定的比值与之相对应。
有了这样的分析,学生对正弦函数的理解就比较深刻了。
3. 抓住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数学概念不是孤立的,存在着横关系和纵关系。
横关系表现为并列关系,应利用对原有概念的理解,区分易混淆的概念;纵关系表现为从属关系,启发学生进行系统归纳,能让学生明确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点到直线的距离概念,应与两点间距离概念比较,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这两个距离都指相应的两点间的线段的长;不同点:相应的两点取法不同.对于同种概念的比较,通过分析,抓住其本质特征,以求对概念的透彻了解。
4。
举正、反例,弄清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形成概念的抽象规定前,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概念的内涵,所出现的实际例子中的一些概念本质无关的性质,会对概念的建立起着干扰作用。
因此在这阶段的教学中,要想降低学生的心理干扰,有必要从概念的外延的角度分析概念。
让学生从较难的实例中分离出概念的本质.例如:讲了因式分解后,要举例子让学生识别,下列变形是否是因式分解?(1) ;(2) ;(3);(4)再如:讲了圆周角概念后,及时利用图形举例,加以剖析,这样促使学生直观地抓住概念的本质。
例如下列各角是否是圆周角?(1)(2)(3)(4)这样,讲授概念后及时地举出正、反例或与该知识容易走入误区的有关例子,有效地让学生加深理解,从而正确运用概念做题.这也是我在教学中深有体会的一点小经验。
5。
揭示概念中的每一词、句的真实含义有的概念叙述简练,寓意深刻;有的用式子表示,比较抽象.对于这类概念的教学,只有在具体操作中认真理解每一词、句,深刻揭示其真实含义,才能让学生深刻的把握概念。
如:在学习了不等式的解后,有这样一道题:试写出几个不等式〈16的解。
有的学生得到了这样的结果:12〈16;13〈16。
而仔细分析不等式的解的概念是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它一般是一个或几个数值范围的无穷多个数,反映在数轴上,则是无数个点的集合。
而12<16;13<16是具体的不等式,不够成它的解。
6。
注重概念的比较有比较才能鉴别。
数学中有很多概念是相似的,很容易混淆。
对于容易混淆或难以理解的概念,应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指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助于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
有些概念从表面上看好象差不多。
例如:乘方与幂,平方和与和的平方,数与数字,大于与不小于,正数与非负数,直角与等学生常常分辨不清。
教学时要帮助学生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区分,找出它们的异同。
如“乘方”与“幂”这两个概念,可以比较它们的内涵,前者是指求若干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后者是指乘方的结果;既表示乘方运算的式子,读作的次方,也表示乘方运算的结果,读作的次幂。
又如“直角”与“”这两个概念,可以比较它们的外延,前者是指角的名称,后者是指角度或弧度的量数.再如“都不”与“不都”这两个词语,可以从内涵和外延的结合上进行比较。
“都不"是对所考察对象的全体的否定,只指一种情形;“不都”是对“都”的否定,它与“至少一个”不具有某种属性是同一个意思,一般包括多种可能情形。
比如,“都不为零"就是;而“不都为零"与“至少一个不为零”是同义词,它包含三种可能情形:。
这些概念看似很容易混淆,但经过仔细分析,我们还是很容易掌握其本质的.这些也是教学要求务必掌握的。
更是考题中的必考知识点。
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对其分析比较的深刻,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更牢固、更深刻的体会各个概念。
7。
分析概念的矛盾运动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充实、逐步完备的。
教学时要把概念的确定性和灵活性辨证地统一起来,恰当分析概念的矛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