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孔的同轴度要求
轴类、齿轮、箱体类典型零件的技术要求
轴类、齿轮、箱体类典型零件的技术要求第一篇:轴类、齿轮、箱体类典型零件的技术要求(一)轴类1、轴类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
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
根据结构形状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曲轴等。
轴的长径比小于5的称为短轴,大于20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
轴用轴承支承,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
轴颈是轴的装配基准,它们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要求较高,其技术要求一般根据轴的主要功用和工作条件制定,通常有以下几项:(1)尺寸精度起支承作用的轴颈为了确定轴的位置,通常对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IT5~IT7)。
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尺寸精度一般要求较低(IT6~IT9)。
(2)几何形状精度轴类零件的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是指轴颈、外锥面、莫氏锥孔等的圆度、圆柱度等,一般应将其公差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
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内外圆表面,应在图纸上标注其允许偏差。
(3)相互位置精度轴类零件的位置精度要求主要是由轴在机械中的位置和功用决定的。
通常应保证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对支承轴颈的同轴度要求,否则会影响传动件(齿轮等)的传动精度,并产生噪声。
普通精度的轴,其配合轴段对支承轴颈的径向跳动一般为0.01~0.03mm,高精度轴(如主轴)通常为0.001~ 0.005mm。
(4)表面粗糙度一般与传动件相配合的轴径表面粗糙度为Ra2.5~0.63μm,与轴承相配合的支承轴径的表面粗糙度为Ra0.63~0.16μm。
2、轴类零件的毛坯和材料(1)轴类零件的毛坯轴类零件可根据使用要求、生产类型、设备条件及结构,选用棒料、锻件等毛坯形式。
对于外圆直径相差不大的轴,一般以棒料为主;而对于外圆直径相差大的阶梯轴或重要的轴,常选用锻件,这样既节约材料又减少机械加工的工作量,还可改善机械性能。
同轴度 对称度 跳动度 全跳动公差
>8 000
~10 000
公 差 值 /μm
1
0.4
0.4
0.5
0.6
0.8
1
1.2
1.5
2
2.5
3
4
5
6
8
10
12
2
0.6
0.6
0.8
1
1.2
1.5
2
2.5
3
4
5
6
8
10
12
15
20
3
1
1
1.2
1.5
2
2.5
3
4
5
6
8
10
12
15
20
25
30
4
1.5
1.5
2
2.5
3
4
5
6
8
10
12
15
8~10
用于制造一般精度要求,通常按尺寸公差IT9~IT10级制造的零件。8级精度用于拖拉机发动机分配轴轴颈,9级精度以下齿轮轴的配合面、水泵叶轮、离心泵泵体、棉花精梳机前后滚子,9级精度用于内燃机气缸套配合面、自行车中轴,10级精度用于摩托车活塞、印染机导布辊、内燃机活塞环槽底径对活塞中心、气缸套外圈对内孔等
9
15
20
25
30
40
50
60
80
100
12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600
10
25
40
50
60
80
100
120
150
200
250
轴孔配合公差表
轴孔配合公差表
公差与配合(摘自GB1800~1804-79) 1.基本偏差系列及配合种类
2.标准公差值及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值
孔的极限差值(基本尺寸由大于10至315mm)μm
注:标注▼者为优先公差等级,应优先选用。
形状和位置公差(摘自GB1182~1184-80)
形位公差符号
圆度和圆柱度公差μm
主参数d(D)图例
主参数d(D) mm
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μm 主参数L图例
主要参数L mm
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公差μm
主参数L、d (D)图例
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确良μm
主参数d(D)、B、L图例
主参数d(D)、B、Lmm
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R a值的应用范围
微见刀痕
可见加工痕迹
微见加工痕迹
看不见加工痕迹
可辨加工痕迹的
方向
微辨加工痕迹的
方向
不可辨加工痕迹
的方向
暗光泽面
注:1. 粗糙度代号I为第一种过渡方式。
它是取新国标中相应最靠近的下一档的第
光洁度(旧国标)为▽5,R a的最大允许值取6.3。
因此,在不影响原表面粗糙要求的情况下,取该值有利于加工。
2. 粗糙度代号Ⅱ为第2种过渡方式。
它是取新国标中相应最靠近的上一档的第1系列值,如原光洁度为▽5,R a的最大允许值取
3.2。
因此,取该值提高了原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和加工的成本。
两端轴承之间的同轴度
两端轴承之间的同轴度什么是两端轴承之间的同轴度?在机械工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两端轴承。
两端轴承是机械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支撑着旋转轴的两端,通过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使得机械系统能够平衡稳定地运转。
同轴度是指两个轴承的两个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的能力。
如果两个轴承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那么它们就表现出很高的同轴度,否则它们就存在偏差,这将影响整个机械系统的运转质量和效率。
为什么两端轴承之间的同轴度很重要?在机械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正确地保持两端轴承之间的同轴度非常重要。
这是因为同轴度直接影响机械系统的功率输出、寿命以及稳定性。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原因。
1. 效率提高:如果两个轴承的中心线高度准确地对齐在同一直线上,则机械转动的阻力、摩擦力和能量损耗会降低,从而增加机械系统的效率。
反过来,如果同轴度偏移或不准确,则机械转动所需要的力将更大,效率就会变得更低。
2. 寿命延长:当两端轴承之间的同轴度准确时,承受的载荷将更加平衡,导致所承受的压力和磨损也更加均匀。
相反,当同轴度存在偏差时,部分轴承会承受更多的载荷、力矩和摩擦,导致部分轴承的寿命缩短,从而影响整个机械系统的寿命。
3. 运转稳定:如果两个轴承的中心线通过精准校准能够在同一直线上,那么它们就会有效地避免轴的扭曲,从而减少了机械系统的振动和噪音,保证了机械系统的平稳运转。
如何测量同轴度?在机械设计和制造中,为了保证两端轴承之间的同轴度,需要通过一些测试和测量的方法来检查它们之间的偏差。
一些常用的同轴度测量方法包括:1. 影响中心法:该方法利用对称性来确定轴承中心线位置,通过照射光线或针对刻线的划线进行测量,然后得出两端轴承中心线的相对位置。
该方法价格低廉,但精度不高。
2. 干涉仪法:通过使用干涉仪,将同轴度的偏差转换为干涉条纹的形式进行观察和分析。
这种方法准确度高,但需要专业的测量工具和技能。
3. 声学相位法:基于声波的特性,通过在一个轴承上产生声波,在另一个轴承上进行检测和分析来确定两端轴承之间的同轴度。
同轴度对称度跳动度全跳动公差
应用范围较广的精度等级,用于精度要求比较高,一般按尺寸公差IT6级或IT7级制造的零件。5级精度常用在机床轴颈、测量仪器的测量杆、汽轮机主轴、柱塞液压泵转子、高精度滚动轴承外圈、一般精度轴承内圈;7级精度用于内燃机主轴、凸轮轴轴颈、水泵轴、齿轮轴、汽车后桥输出轴、电动机转子、P0级精度滚动轴承内圈、印刷机传墨辊等
11~12
用于无特殊要求,一般按尺寸精度IT12级制造的零件
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
公差等级
主参数d(D)、B、L/mm
≤1
>1
~3
>3
~6
>6
~10
>10
~18
>18
~30
>30
~50
>50
~120
>120
~250
>250
~500
>500
~800
>800
~1 250
>1 250
~2 000
>2 000
~3 150
>3 150
~5 000
>5 000
12
60
12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600
800
1 000
1 200
1 500
2 000
2 500
3 000
4 000
公差等级
应用举例
1~4
用于同轴度或旋转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一般需要按尺寸公差IT5级或高于IT5级制造的零件。1、2级用于精密测量仪器的主轴和顶尖,柴油机喷油嘴针阀等;3、4级用于机床主轴轴颈,砂轮轴轴颈,汽轮机主轴,测量仪器的小齿轮轴,高精度滚动轴承内、外圈等
30
40
主轴同轴度标准范围
主轴同轴度标准范围主轴同轴度是机床加工精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用来评估机床主轴旋转时与其轴线的偏离程度。
主轴同轴度一般用于企业内部质量控制或者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质量认证标准,用来确保机床的加工精度符合要求。
主轴同轴度的标准范围是通过机床的设计参数和制造工艺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主轴同轴度应尽可能小,以确保加工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精度。
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和机床类型,主轴同轴度的标准范围可以有所变化。
主轴同轴度的标准范围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机床类型:不同类型的机床对主轴同轴度的要求有所不同。
例如,高精密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床对主轴同轴度的要求较高,而普通车床和铣床对主轴同轴度的要求相对较低。
2.加工要求:加工工件的精度要求不同,对主轴同轴度的要求也会有所差异。
对于一些要求精度较高的工件,主轴同轴度的标准范围会更严格。
3.检测方法:主轴同轴度的检测方法有许多种,如机床坐标测量、光学系统测量等。
不同的检测方法对主轴同轴度的测量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标准范围也会有所不同。
在机床制造过程中,通常会采用以下措施来保证主轴同轴度在标准范围内:1.选择合适的轴承:轴承是主轴同轴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选择质量好、精度高的轴承可以降低主轴同轴度。
2.加工工艺控制:在加工主轴和轴承座部件时,需要控制加工工艺,如精密车削、磨削等,以保证主轴与轴承座配合度的一致性,从而降低主轴同轴度。
3.严格检测:在机床出厂前,需要进行严格的主轴同轴度检测。
在机床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以确保主轴同轴度在标准范围内。
总的来说,主轴同轴度的标准范围是根据机床类型、加工要求、检测方法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的。
通过合理选择轴承、优化加工工艺并进行严格检测,可以确保主轴同轴度在标准范围内,从而保证机床加工精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轴度计算和测量
坐标测量机同轴度测量问题分析前言坐标测量机是采用坐标测量原理测量同轴度的,这样的方法能够严格按照定义计算评定同轴度的具体结果.然而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往往采用打表的办法测量同轴度,由于实际所选用基准的差异,就会造成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尤其当基准要素的长度相对被测要素离开基准要素的轴向距离较短时两种结果可能大相径庭.许多坐标测量机操作人员经常为此所困扰,本文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对坐标测量机测量同轴度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一、同轴度的公差带与误差值的计算1. 定义:同轴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的区域.2. 误差值的计算根据同轴度及其公差带的定义,同轴度误差的计算是非常简单的,即被测轴线到基准轴线(包含其延长线)的最大距离(空间距离)值的两倍.二、造成问题的原因由于同轴度的定义和计算都非常简单,所以坐标测量软件均不会出现计算评定方法上的错误,之所以在许多实际情况下会与打表测量的结果或人们的直觉出入很大,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基准的选择不同造成的.坐标测量软件会严格的依据操作者所选定的基准进行评定,只要基准不出问题,结果也不会出现问题;而打表时实际起基准作用的究竟是那个要素,对许多操作者来说往往是没有清晰概念的.例如在图一中,要求的基准应该是左侧直径为30mm,长度为40mm的一段圆柱轴线即A,打表时应根据这一段圆柱将工件找正(为避免母线直线度误差的影响,最好用在两端打跳动的办法找正),但实际情况是许多操作者会选择在整个工件上左端A和右端B打表的办法进行找正,从而使得实际的基准变成了A-B .图二显示被测轴线的偏离量一定时,选用两种不同基准计算结果的差异.当基准选为A即直径为30mm,长度为40mm的一段圆柱轴线时,右端直径为36m,长度为40mm的一段圆柱轴线的最大偏离量若为5,同轴度为10;当基准选为A-B即左右两端轴的共同轴线时, 右端直径为36m,长度为40mm的一段圆柱轴线的最大偏离量为1.67,同轴度为3.34.在图三所示的情形中,基准选用的差异造成的同轴度评定结果差异更大:左右两端圆柱的轴线不但有偏离,而且不平行.当基准选为A即直径为30mm,长度为40mm的一段圆柱轴线时,右端一段圆柱轴线的最大偏离量若为7,同轴度为14;当基准选为A-B即左右两端轴的共同轴线时, 右端圆柱轴线的最大偏离量为0.33,同轴度为0.66.由以上二例可见基准选择对同轴度计算的影响之大.三、问题的解决既然问题主要是由于基准地选择导致的,那么问题的解决也应由合理选择基准要素着手.机械零件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一般会有四种性质不同的基准:设计基准、使用基准、加工基准、测量基准.测量师一般会选用设计基准作为测量基准,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选用其他的基准,例如设计基准仅存在于设计图纸上,零件上无法找到,或者设计基准要求不合理.就需要选用使用基准或加工基准作为测量基准.为保证零件功能地实现,一般应优先选用使用基准.如图四,当Ф16的轴孔为有一定配合长度的过盈配合而且轴肩处没有约束时, 轴或孔能起到定向及定位作用,充当了实际基准;而当轴孔配合长度短或配合性质为间隙配合时, 轴或孔起不到定向作用,也不能充当实际基准.在此情况下,如果轴肩处有约束(即有配合要求)则轴肩实际起到定向作用;如果轴肩处没有约束,则可能是实际配合的两处轴孔(Ф16和Ф12)共同起到定向及定位作用,成为实际上的基准.(如图五)综上所述,使用基准需要根据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综合分析确定,在有些情况下设计图纸上相互关联的尺寸配合及位置公差要求可能会自相矛盾,这时需要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解决.图六是一个实际图纸上出现的不合理的同轴度要求的例子:凭直觉看,右端圆孔的同轴度公差为0.1mm,无论是加工还是测量都不会存在什么难度,但分析的结果却与直觉全然不同.左端作为基准的圆柱长度只有3mm,用坐标测量机测量时若测针球径为1.5mm,球顶到工件侧面留0.1mm的间隙,左端面留0.15mm 的缩进量,则有效的可测量长度也只能到2mm.此圆柱测量时若第二截面中心相对于第一截面中心的位置测量误差为1μm,则由这两个测得的截面中心计算出的圆柱轴线延伸到零件最右端时距真实的圆柱轴线就有583/2=291.5μm的偏离(如图七所示),这意味着右端圆柱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为583μm即0.583mm.对大多数坐标测量机而言1μm的位置测量误差并不为过,然而由此造成同轴度测量评定的误差却是不可接受的.即使时当今世界最高精度的坐标测量机其标称的精度也不过是0.5μm,我们假定其测量这样两个圆截面时相对的位置误差为0.3μm,那么仍将造成0.1749mm的误差.显然,不是坐标测量机都出了问题,而只能是设计要求本身出了问题.事实上,无论该零件在装配时怎样与其他零件连接,左端3mm长的外圆柱都不可能起到为整个零件定向的作用.如果是通过左端的靠肩面连接,则应以此面为第一基准(限制基准的方向)以A为第二基准(限制基准的位置),对右端内孔的位置度进行控制; 如果左端的靠肩面不连接,则应以左端外圆和右端内孔的共同轴线为基准对右端内孔的同轴度进行控制.在这样的要求下,一般的坐标测量机对0.01-0.02mm 的公差通常能应对有余;而高精度的坐标测量机则能满足0.003-0.005mm公差的测量需求.同轴度同轴度:[tóngzhóudù]properalignment同轴度:是定位公差,理论正确位置即为基准轴线.由于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不同点可能在空间各个方向上出现,故其公差带为一以基准轴线为轴线的圆柱体,公差值为该圆柱体的直径,在公差值前总加注符号“φ”.同轴度公差:是用来控制理论上应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轴承孔公差标准
轴承孔公差标准一、概述本标准规定了轴承孔的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孔径的极限偏差、平行度和垂直度、同轴度和对称度、圆度和圆柱度、圆锥度和轮廓度、尺寸稳定性和抗腐蚀性、耐磨性和抗疲劳性、互换性和维护性的要求。
二、尺寸公差轴承孔的尺寸公差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在一般情况下,轴承孔的尺寸公差应按孔的直径大小来确定。
三、形状公差1. 圆柱度:轴承孔应具有圆柱度,其误差应不大于孔径公差的1/4。
2. 圆度:轴承孔的圆度应不大于孔径公差的1/4。
3. 直线度:轴承孔的直线度应不大于孔径公差的1/4。
四、位置公差1. 平行度:轴承孔的平行度应不大于孔径公差的1/4。
2. 垂直度:轴承孔的垂直度应不大于孔径公差的1/4。
3. 同轴度:轴承孔的同轴度应不大于孔径公差的1/4。
4. 对称度:轴承孔的对称度应不大于孔径公差的1/4。
五、表面粗糙度轴承孔的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3.2μm。
六、孔径的极限偏差轴承孔的孔径极限偏差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七、平行度和垂直度轴承孔的平行度和垂直度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八、同轴度和对称度轴承孔的同轴度和对称度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九、圆度和圆柱度轴承孔的圆度和圆柱度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十、圆锥度和轮廓度轴承孔的圆锥度和轮廓度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十一、尺寸稳定性和抗腐蚀性轴承孔的尺寸稳定性和抗腐蚀性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轴承孔不应出现明显的变形或尺寸变化。
同时,轴承孔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以适应各种环境条件的使用要求。
十二、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轴承孔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在使用过程中,轴承孔不应出现过度磨损或疲劳断裂等现象,以确保轴承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十三、互换性和维护性轴承孔应具有互换性和维护性,方便更换和维修。
在更换或维修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轴承孔的清洁和光滑,避免损伤或划痕等不良影响。
主轴承座孔同轴度的检测
主轴承座孔同轴度的检测
主轴承座孔同轴度的检测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准备工作:确保主轴承座孔和测量工具(如千分尺、测量仪等)清洁,并且能够进行准确的测量。
2. 安装主轴承:将主轴承安装到其座孔中,确保安装牢固。
3. 进行测量:使用测量工具在主轴承座孔的不同位置进行测量。
可以在底部、顶部和侧壁等位置进行多次测量,以确保准确度。
4. 记录测量结果:将每个位置的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计算出座孔的同轴度。
5. 进行分析:根据测量结果,分析主轴承座孔的同轴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如果同轴度超出了允许范围,可能需要进行调整或修复。
总之,主轴承座孔同轴度的检测是一项精密的工作,需要仔细操作和准确的测量工具。
同轴度标法
同轴度标法同轴度标法是用来衡量测量工件的同轴度误差的一种方法。
在制造和加工过程中,同轴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衡量了工件的轴线是否与理想轴线重合。
同轴度标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工件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同轴度标法基于一种精确的测量原理,即测量工件的轴线与测量仪器或参考轴线之间的差异。
通过使用专用设备,我们可以将工件固定在测试机座上,并安装检测头来测量工件的轴线。
同时,我们还需要一个稳定的参考轴线,通常是一个标准轴承。
通过比较工件轴线和参考轴线的测量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出同轴度误差。
同轴度标法可以应用于各种工件的测量,例如轴、孔、齿轮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会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对于小型工件,我们可以使用光学仪器来测量同轴度,而对于大型工件,则需要使用激光仪器或机械测量系统。
除了测量工具的选择外,同轴度标法还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技术细节。
首先,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我们应该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并确保其校准和校验工作的准确性。
其次,我们需要保证测量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外部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工件的安装和固定,确保其与测量设备的接触稳定和正确,以避免测量错误。
同轴度标法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准确测量工件的同轴度误差,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件加工中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此外,同轴度标法也为工艺改进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帮助我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之,同轴度标法是一种重要的测量方法,用于衡量工件的同轴度误差。
它可以帮助我们控制工件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在应用同轴度标法时,我们要选择适当的测量仪器,注意技术细节和环境稳定性,并及时分析和解决测量结果中的问题。
通过合理应用同轴度标法,我们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滚动轴承轴系结构设计
9—3 滚动轴承轴系结构设计滚动轴承轴系的结构设计,主要是解决轴承在机器中的固定、调整、预紧、配合、装拆、润滑与密封等问题。
一、支承部分的刚度和同轴度轴承在载荷的作用下应具有一定的旋转精度和寿命,这就要求轴承以及与轴承相配的轴、轴承座或箱体都应具有足够的刚度。
一般外壳及轴承座孔壁均应有足够的厚度,壁板上的轴承座的悬臂应尽可能地缩短,并用加强筋来增强支承部位的刚度 ( 图 9 - 12) 。
如果外壳是用轻合金或非金属制成的,安装轴承处应采用钢或铸铁制的套杯 ( 图 9 - 13) 。
对于一根轴上两个支承的座孔,必须尽可能地保持同心,以免轴承内外圈间产生过大的偏斜。
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整体结构的外壳,并把安装轴承的两个孔一次镗出。
如在一根轴上装有不同尺寸的轴承时,外壳上的轴承孔仍应一次镗出,这时可利用衬筒来安装尺寸较小的轴承。
当两个轴承孔分在两个外壳上时,则应把两个外壳组合在一起进行镗孔。
图 9—12 用加强筋增强轴承座孔刚度图 9—13 利用套杯安装轴承二、滚动轴承的轴向固定滚动轴承的轴向固定,包括轴承外圈与机座的固定和轴承内圈与轴的固定。
对这两种固定的要求取决于轴系 ( 轴、轴上零件、轴承与机座的组合 ) 的使用和布置情况。
一方面,轴和轴承相对于机座应有确定的位置,以保证轴上零件能正常地传递力和运动;另一方面,由于工作中轴和机座的温度不相等 ( 通常轴的温度高于机座的温度 ) ,而温差可能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
为保证轴系中不致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应在适当的部位设置足够大的间隙,使轴可以自由伸缩。
常见的滚动轴承的轴向固定形式有如下几种。
1 . 两端固定支承如图 9 - 14 所示,轴两端的轴承各限制轴在一个方向的轴向移动,合起来就限制轴的双向移动。
为补偿轴的受热伸长,轴承盖与外圈端面之间应留有 0.25 ~0.4mm 的补偿间隙 c (图 9 — 14b )。
间隙值可用改变轴承盖和箱体之间的垫片厚度进行调整。
轴承位公差标准
轴承位公差标准轴承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零件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旋转设备中,如发动机、电机、风力发电机组等。
为了确保轴承的正常工作,需要严格控制轴承的公差。
下面将就轴承位公差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轴承位公差是指轴承座与轴承的配合尺寸之间的差异,一般由同轴度、轴向跳动和径向跳动三部分构成。
其中,同轴度是轴承座与轴承轴线之间的平行度、倾斜度等尺寸,主要影响轴承的转动稳定性;轴向跳动是轴承座与轴承轴线之间的距离差异,主要影响轴承的负荷分布;径向跳动是轴承座与轴承轴线之间的径向间隙,主要影响轴承的润滑效果。
在轴承位公差标准中,常见的有ISO标准、GB标准和ABEC标准。
ISO标准是国际上最常用的轴承位公差标准,包括ISO286-2、ISO492和ISO199等。
ISO286-2主要用于确定轴承孔和轴的基本尺寸,包括轴孔公差、轴公差和轴孔过渡配合等;ISO492用于确定轴承的外径公差和轴承内径公差,进一步确定轴承的配合尺寸;ISO199规定了轴承的径向跳动、同轴度和轴向跳动等公差要求。
GB标准是国家标准,与ISO标准类似,常用于国内轴承的设计和生产。
GB/T 307.1-2010规定了轴承座孔的制图表示方法、公差与配合要求;GB/T 307.2-2010规定了轴承外径的公差与配合要求;GB/T 307.3-2010规定了轴承内径的公差与配合要求。
ABEC标准是一种美国标准,用于衡量轴承在高速旋转时的精度和平稳度。
ABEC标准将轴承的公差划分为ABEC-1、ABEC-3、ABEC-5、ABEC-7和ABEC-9等五个等级,其中ABEC-1的公差最大,ABEC-9的公差最小,对应的轴承精度也逐级提高。
除了上述标准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轴承位公差标准,如航空领域的NAS标准、船舶行业的JIS标准等。
这些标准根据不同领域的要求,对轴承位公差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综上所述,轴承位公差的标准在国际上有ISO标准,国内有GB标准,美国有ABEC标准,同时还有一些特殊的行业标准。
汽车修理技术标准
汽车变速器修理技术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372-85 UDC621-585.004.67:629.113本标准适用于国产汽车机械式变速器的修理。
修竣的变速器总成应符合本标准规定。
非国产汽车机械式变速器的修理可参照执行。
1、技术要求1.1变速器壳体1.1.1壳体应无裂损。
壳体上所有联接螺孔的螺纹损伤不得多于2牙。
1.1.2壳体上平面长度不大于250mm,其平面度公差为0.15mm;大于250mm,平面度公差为0.20mm。
1.1.3壳体前端面对第一、二轴轴承承孔的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其端面最大可测直径大于50至120mm,公差为0.08mm;大于120至250mm,公差为0.10mm;大于250至500mm,公差为0.12mm ;大于500mm,公差为0.15mm。
1.1.4壳体后端面对第一、二轴轴承承孔的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15mm。
1.1.5壳体前、后端面的平面度公差值,分别不大于1.1.3、1.1.4项规定的端面圆跳动公差值。
1.1.6壳体上平面与第一、二轴轴承承孔的公共轴线的平行度公差为0.20mm。
1.1.7壳体上各轴承(或轴)承孔轴线间尺寸偏差的绝对值,允许比原设计规定增加0.02mm。
1.1.8壳体上各承孔轴线的平行度公差允许比原设计规定增加0.02mm。
1.1.9壳体上各承孔的圆度公差为0.008mm。
表面粗糙度一般不低于1.1.10滚动轴承与承孔的配合公差:当基本尺寸大于50至80mm时,其值允许比原设计规定增加0.02mm;基本尺寸大于80至120mm,其值允许比原设计规定增加0.04mm;基本尺寸大于120至180mm,其值允许比原设计规定增加0.025mm。
1.1.11轴颈与壳体承孔的配合公差允许比原设计规定增加0.015mm。
1.2变速器盖1.2.1盖应无裂损。
1.2.2盖与壳体的结合平面长度不大于250mm,其平面度公差为0.15mm;结合平面长度大于250mm,平面度公差为0.20mm;非上置式盖,平面度公差为0.10mm。
轴承孔同轴度
轴承孔同轴度轴承孔同轴度是指轴承孔的几何形状与轴承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
同轴度是轴承装配过程中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轴承的运转性能和寿命。
同轴度的要求是轴承孔的中心线与轴承轴线之间的偏差,通常以距离值来表示。
同轴度的精度等级有6个等级,分别为IT5、IT6、IT7、IT8、IT9和IT10。
其中,IT5的精度要求最高,IT10的精度要求最低。
轴承孔同轴度对轴承的运转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轴承孔的同轴度不合格,会导致轴承在运转过程中产生不稳定的摩擦和振动,从而影响轴承的工作正常。
同时,不合格的同轴度还会导致轴承在运转过程中产生过大的热量,加速轴承的磨损和老化,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轴承孔的同轴度符合要求,需要在轴承孔的加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控制。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工艺和设备来加工轴承孔,确保加工精度和一致性。
其次,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合适的夹具和测量工具,确保轴承孔的几何形状和位置精度。
最后,在轴承孔的装配过程中,需要正确选择轴承和轴承座的配合尺寸,保证轴承能够正确安装在轴承孔中,并保持良好的同轴度。
除了加工过程中的控制,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来改善轴承孔的同轴度。
例如,在轴承孔的设计中,可以采用锥度结构或者过盈配合的方式,来提高轴承孔的同轴度。
同时,在轴承孔的设计中,还可以考虑采用预紧装配的方式,来提高轴承孔与轴承轴线的位置精度。
轴承孔的同轴度是轴承装配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
合格的同轴度能够保证轴承的运转性能和寿命,提高轴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在轴承的加工和装配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同轴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轴承孔的同轴度符合规定。
这样才能保证轴承在工作过程中的正常运转,并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两个调心滚子轴承允许同轴度偏差
两个调心滚子轴承允许同轴度偏差调心滚子轴承是一种常用的轴承类型,它可以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在使用过程中,调心滚子轴承的同轴度偏差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会直接影响到轴承的运行性能和使用寿命。
同轴度偏差是指在安装过程中,轴承座孔中心线与轴的中心线之间的偏差。
如果同轴度偏差过大,会导致轴承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过大的摩擦力和振动,进而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稳定性。
因此,合理控制同轴度偏差对于轴承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调心滚子轴承允许的同轴度偏差一般用轴颈直径的公差等级表示。
常见的公差等级包括P0、P6、P5和P4等级。
其中,P0等级表示允许的同轴度偏差最大,P4等级表示允许的同轴度偏差最小。
一般情况下,工业领域常用的是P4等级的调心滚子轴承,因为它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运行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确保调心滚子轴承的正常运行,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工况要求和轴承尺寸选择合适的公差等级。
通常,当同轴度偏差要求较高时,应选择P4等级的轴承;而当同轴度偏差要求较低时,可以选择P0等级的轴承。
除了选择合适的公差等级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来控制同轴度偏差:1. 加工精度:在加工轴和轴承座孔时,要保证加工精度达到要求,尽量减小加工误差,避免引入不必要的同轴度偏差。
2. 安装方法:在安装调心滚子轴承时,应按照轴承的安装要求进行操作,注意调整轴承与轴的相对位置,保证同轴度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3. 维护保养:定期检查调心滚子轴承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对于超过同轴度偏差限制的轴承,应及时更换或调整。
调心滚子轴承的同轴度偏差是影响轴承运行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参数。
合理选择公差等级、控制加工精度和正确安装方法都是确保调心滚子轴承正常运行的关键。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根据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轴承和控制同轴度偏差,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主轴同轴度标准范围
主轴同轴度标准范围
轴的同轴度一般是3um以下。
同轴度检测是在测量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用三坐标进行同轴度的检测不仅直观且又方便,其测量结果精度高,并且重复性好。
同轴度就是定位公差,理论正确位置即为基准轴线。
由于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不同点可能在空间各个方向上出现,故其公差带为一以基准轴线为轴线的圆柱体,公差值为该圆柱体的直径,在公差值前总加注符号“Φ”。
扩展资料:
实际应用:
现以EATON差速器壳为例:据图纸要求差速器壳两端轴承内孔同轴度为φ0.05mm,如果两端孔的同轴度不好,则会影响半轴和齿轮的装配,导致齿轮转动不畅,因此需要准确的测量出差速器壳的同轴度。
如果直接用单个孔做基准轴,评价的结果大大超出图纸要求,用公共轴线法和直线度方法评价出来的结果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所测范围内的情况。
在实际测量中,同轴度的测量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操作者的自身素质和对图纸工艺要求的理解不同;测量机的探测误差,探头本身的误差;工件的加工状态,表面粗糙度;检测方法的选择,工件的安放、探针的组合;外部环境等,例如检测间的温度、湿度等都会给测量带来一定的误差。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应多从以上几个因素考虑。
轴承外圈间隙与同轴度
轴承外圈间隙与同轴度轴承是机械设备中常用的零部件之一,主要用于支撑和减少摩擦。
轴承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
其中,轴承外圈间隙和同轴度是轴承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
轴承外圈间隙是指轴承内外圈之间的间隙大小。
轴承外圈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轴承的运转精度和寿命。
如果外圈间隙过大,会导致轴承容易产生松动和摆动,进而影响轴承的工作效果和寿命。
而外圈间隙过小,则会导致轴承摩擦增大,增加能耗和磨损,降低轴承的寿命。
因此,轴承外圈间隙的控制是确保轴承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
同轴度是指轴承内外圈的轴线与轴承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偏差。
同轴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轴承的运转精度和稳定性。
如果同轴度不符合要求,会导致轴承在运转过程中产生振动和噪音,进而影响轴承的寿命和工作效果。
因此,确保轴承的同轴度符合要求是保证轴承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
为了控制轴承外圈间隙和同轴度,首先需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轴承的加工精度和尺寸。
通过先进的检测设备和工艺,对轴承的内外圈尺寸进行精确测量和加工,以确保轴承的尺寸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同时,还需要对轴承的装配工艺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在装配过程中产生过大的间隙或偏差。
对于轴承外圈间隙的控制,可以通过调整轴承的内外圈的配合间隙来实现。
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和轴承类型,可以适当调整配合间隙的大小,以满足轴承的运转要求。
对于轴承的同轴度控制,可以通过轴承外圈的加工和装配来实现。
在轴承的加工过程中,可以采用精密的加工设备和工艺,保证轴承外圈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精度。
在轴承的装配过程中,可以采用专用的装配工具和技术,确保轴承外圈与轴承的中心轴线保持同轴。
除了在生产过程中的控制,还可以通过轴承的使用过程中的检测和维护来确保轴承外圈间隙和同轴度的要求。
定期检测轴承的运转状态和外圈间隙,及时发现并处理轴承异常情况。
在轴承使用过程中,正确使用和保养轴承,避免过大的负载和振动,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轴承外圈间隙和同轴度是影响轴承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因素。
怎样正确标注同轴度公差
怎样正确标注同轴度公差什么是同轴度?怎样正确标注同轴度公差?2015-07-29 11:07 作者:管理员11 来源:未知浏览: 3678 次字号: 大中小摘要:什么是同轴度?怎样正确标注同轴度公差?答:同轴度是表示两个轴线保持在同一直线的状况,即通常所说的共轴状况。
同轴度公差是被测实际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零件上同轴位置的要素很多,如图109所示o中间齿轮轴上定位圆柱面轴线与齿轮什么是同轴度?怎样正确标注同轴度公差?答:同轴度是表示两个轴线保持在同一直线的状况,即通常所说的共轴状况。
同轴度公差是被测实际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零件上同轴位置的要素很多,如图109所示o中间齿轮轴上定位圆柱面轴线与齿轮支承圆柱面轴线间(图109a)、衬套内孔轴线与外圆柱面轴线间(图109b)、曲轴飞轮连接锥面轴线与主轴颈轴线间(图109c)及箱体支承孔各轴线间(图109d)等。
各种零件结构形式虽然不同,但其同轴关系几何特征都完全一样。
因此,控制同轴度误差变动范围的公差带形式只有一种,即直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
同轴要素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其功能要求也各不相同,为此应给出不同形式的同轴度公差要求,且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标注。
应当指出:无论哪种形式的同轴度公差要求,其被测与基准要素均为中心要素(轴线),故在标注时框格指引线箭头和基准符号均应与相应的尺寸线对齐。
(1)单一基准要素同轴度公差要求是指基准要素为单一轴线要素,如图110所示的中间齿轮座用于支承中间齿轮,为保证安装在其上的中间齿轮与齿轮系相关齿轮间正确啮合,必须使其安装位置正确。
该零件上φ30mm圆柱面作为安装定位面,而φ25mm圆柱面是中间齿轮回转中心面,因而必须保持两轴线间同轴,才能保证其正确的啮合位置,故给出同轴度公差。
标注时,首先与基准要素尺寸线对齐注出基准符号,以确定基准轴线A,并在公差框格内注出相应的基准字母代号,同时在公差值前加注“φ”,然后将框格指引线箭头与被测要素尺寸线φ25mm对齐,注明被测轴线,如图11Oa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承孔的同轴度要求
轴承孔的同轴度是指轴承孔在加工过程中与轴承座孔中心线的偏差程度,它是衡量轴承孔精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同轴度的要求直接影响着轴承的安装和使用效果,因此在轴承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轴承孔的同轴度。
轴承孔的同轴度要求对于轴承的安装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轴承孔的同轴度不达标,轴承安装后容易产生偏斜或摆动,从而导致轴承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异常振动和噪音,严重时还会导致轴承磨损加剧,缩短轴承寿命。
因此,确保轴承孔的同轴度符合要求,对于轴承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轴承孔的同轴度要求对于轴承的旋转精度有着直接影响。
轴承孔的同轴度不仅要求轴承孔的圆形度和直径尺寸的精度,还要求轴承孔的中心线与轴承座孔中心线的偏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只有达到同轴度要求,才能确保轴承在旋转过程中的轴向稳定性和精度,避免因轴承孔同轴度不达标而引起的轴向偏移或倾斜。
轴承孔的同轴度要求还与轴承的负荷分布和传递效率有关。
如果轴承孔的同轴度不符合要求,轴承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不均匀的负荷分布,导致轴承受力不均,容易导致轴承损坏或过早失效。
同时,轴承孔的同轴度也会影响轴承与轴的传递效率,同轴度高的轴承能够更好地传递轴上的动力和转矩,提高传动效率和稳定性。
为了满足轴承孔的同轴度要求,轴承加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工艺,确保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其次,要使用高精度的加工工具和测量工具,对轴承孔进行精确测量和加工。
同时,还要加强工人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加工和测量的技能水平,确保轴承孔的同轴度能够达到要求。
轴承孔的同轴度是轴承加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之一。
它直接影响着轴承的安装和使用效果,对于轴承的稳定性、精度和传递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轴承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轴承孔的同轴度,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其符合要求,以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