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学见习》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见习大纲最新修正版最新修正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临床见习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定向培养)学时:15 学时,共 1 周, 1 学分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耳、鼻、喉部检查法,基本掌握本科体检工作,并对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初步临床诊断的能力。
2.基本掌握本科疾病的基本知识,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
3.了解本科疾病与其他全身疾病的密切关联。
三、见习教学内容(一)见习内容1.学生正确使用器械,掌握耳鼻咽喉检查法。
(1)鼻部检查:前鼻镜的视诊,识别鼻腔正常结构,发现病变并作出诊断。
了解鼻内镜的检查法。
(2)咽、喉部检查:掌握口咽的检查(使用压舌板),初步掌握间接鼻咽镜和间接喉镜检查,识别口咽、鼻咽、喉咽和喉的正常结构,发现病变并作出诊断。
(3)耳部检查:掌握外耳、鼓膜检查法,识别正常鼓膜,发现病变,尤其是穿孔的性质和部位。
掌握音叉检查方法,主客观听力检测、前庭功能检查等项目。
了解听力计检查法,声导抗检查及前庭功能检查法等。
参观测听室。
2.基本掌握本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1)耳部疾病:耵聍栓塞、耳道异物、外耳道炎、外耳及鼓膜外伤、急性中耳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其并发症、耳聋、眩晕及梅尼埃病。
(2)鼻部疾病:鼻疖、鼻前庭炎、鼻外伤、鼻异物、鼻中隔偏曲、鼻出血、急性鼻炎、变应性鼻炎、慢性(单纯、肥厚,萎缩)鼻炎、急慢性鼻窦炎及其并发症,鼻息肉及鼻窦肿瘤。
(3)咽部疾病:咽外伤、咽异物、急慢性咽炎、急慢性扁挑体炎、扁挑体周脓肿、咽间隙脓肿,鼻咽纤维血管瘤及鼻咽癌。
(4)喉部疾病:急慢性喉炎,各种原因所致喉阻塞,气管切开术,声带息肉、小结及喉癌,颈部肿瘤。
3.了解以下各种常用治疗操作(1)上颌窦穿刺冲洗及置换术。
(2)鼻止血法。
(3)耳鼻咽喉科常用的主要门诊治疗方法。
(4)咽鼓管吹张法。
(5)如有适当机会,参观鼻内镜手术、鼓膜修补术、扁桃体切除术、气管切开术。
耳鼻咽喉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大纲Otolaryngolog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 17110121 课程总学时32(理论总学时20/实践总学时12)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 1.5课程性质限制性选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影像、麻醉、法医、眼专专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学科。
其任务是研究耳鼻咽喉-头颈外诸器官疾病。
教学的内容是结合临床讲授耳鼻咽喉-头颈外诸器官的解剖、生理、检查方法及各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预防知识,着重我国“四炎一聋”的常见病及多发病。
按温州医学院麻醉、影像、法医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本学科总教学时数20学时,讲授20学时。
各章讲课时间分配可参考下表: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内容时数1、绪论耳鼻咽喉科特点及新进展10M2、鼻应用解剖(外鼻静脉回流特点、鼻腔顶壁、内侧壁及外侧壁30M 2学时3、鼻腔炎性疾病25M4、鼻粘膜高反应性疾病(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15M1、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真菌性鼻-鼻窦炎30M2、颅内眶内并发症、脑脊液鼻漏10M 2学时3、鼻出血10M4、鼻腔鼻窦良性肿瘤(重点:内翻性乳头状瘤)10M5、鼻腔鼻窦恶性肿瘤20M1、鼻内镜理论基础及手术15M2、食管、气管应用解剖10M2、喉、气管、支气管异物30M 2学时3、食管异物临床表现及处理10M4、颈部创伤15M1、咽应用解剖及生理20M2、咽炎、咽异感症的鉴别诊断及处理15M3、急、慢性扁桃体炎、周围脓肿、咽后脓肿表现、并发症及治疗35M 2学时4、腺样体肥大。
10M1、鼻咽纤维血管瘤5M2、鼻咽癌25M3、颈部肿块30M 2学时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20M1、喉应用解剖及生理(喉软骨支架、喉内肌、声门分区及声门旁隙)30M2、喉炎症性疾病(急慢性喉炎、会厌炎、小儿急性喉炎)35M 2学时3、喉麻痹15M1、喉良性肿瘤10M2、喉恶性肿瘤(包括喉咽恶性肿瘤)30M3、喉梗阻20M 2学时4、气管切开术20M1、耳应用解剖30M2、耳生理15M3、耳外伤10M 2学时4、分泌性中耳炎25M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5M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25M3、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20M 2学时4、耳源性眩晕(梅尼埃病)20M1、周围性面瘫15M2、侧颅底肿瘤15M3、中耳癌,听神经瘤20M 2学时4、耳聋的防治30M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到耳鼻咽喉-头颈部诸器官病病中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原则。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大纲第一篇鼻科学重点讲述:鼻与鼻窦应用解剖,包括骨、软骨支架,黏膜、黏膜下组织,神经、血管、淋巴分布,鼻腔、鼻窦生理功能。
鼻眼相关解剖结构、鼻颅底相关解剖结构教学目的:一、鼻与鼻窦的应用解剖:掌握/熟悉鼻部重要解剖结构,鼻腔与鼻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鼻腔、鼻窦与眼眶、颅腔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熟悉/了解鼻的呼吸、嗅觉及共鸣等功能。
二、鼻与鼻窦检查法:掌握/了解额镜、窥鼻器的正确使用,了解鼻内窥镜的临床应用。
了解鼻嗅觉检查法,呼吸功能检查法。
了解外鼻检查及鼻腔检查时正常所见。
了解鼻腔鼻窦CT、MRI等影像学检查。
三、鼻科急症:掌握/熟悉鼻出血的常见病因和处理。
熟悉/了解鼻骨骨折等鼻外伤,鼻前庭炎(疖),鼻腔异物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了解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
四、鼻腔炎症:熟悉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
掌握慢性单纯性鼻炎与肥厚性鼻炎的鉴别。
熟悉粉尘及化学气体对鼻的影响。
五、鼻窦炎症:熟悉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要点。
掌握/熟悉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诊断,与慢性鼻炎的鉴别。
了解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方法(上颌窦穿刺冲洗法、药物置换疗法、手术等)。
六、熟悉/了解鼻息肉的病因、诊断和处理。
七、熟悉/了解鼻中隔偏曲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八、鼻囊肿:了解鼻窦囊肿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九、鼻肿瘤:掌握/熟悉良性肿瘤(乳头状瘤、血管瘤、骨瘤)的临床表现,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掌握/熟悉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一、鼻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外鼻、鼻腔、鼻窦解剖结构。
鼻腔粘膜血管、神经、淋巴分布。
鼻腔生理功能。
二、鼻的检查法鼻腔检查法:前鼻镜检查法,后鼻镜检查法,内窥镜检查法。
鼻腔鼻窦影像学检查。
鼻呼吸功能检查法,嗅觉检查法。
三、鼻外伤鼻骨骨折,鼻窦骨折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四、外鼻炎症性疾病鼻疖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五、鼻腔炎症性疾病急性鼻炎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
耳鼻喉科学教学大纲
《耳鼻喉科学》教学大纲第一章鼻的应用解剖学、生理学[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鼻腔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熟悉:1. 外鼻、鼻窦的应用解剖。
了解:1. 外鼻的支架,嗅区和呼吸区,前颅底与各鼻窦的毗邻关系,鼻的主要生理功能。
[重点]1. 鼻腔四壁结构,各鼻道、鼻甲,鼻中隔组成。
2. 鼻窦分组及窦口位置。
{难点]1. 鼻腔四壁结构,各鼻道、鼻甲,鼻中隔组成。
[教学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详细讲解:危险三角区静脉回流。
鼻腔四壁结构,各鼻道、鼻甲,鼻中隔组成。
鼻窦分组及窦口位置。
重点讲解:鼻腔四壁结构,各鼻道、鼻甲,鼻中隔组成。
鼻窦分组及窦口位置。
1.一般讲解:外鼻、鼻前庭、鼻腔,鼻窦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鼻生理:呼吸功能、嗅觉功能、共鸣功能、保护功能。
第二章鼻的症状学[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鼻科疾病的常见症状。
了解:1. 鼻科症状在临床疾病中的评估。
[重点]1. 鼻科疾病的常见症状。
{难点]1. 鼻科症状在临床疾病中的评估。
[教学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1详细讲解:鼻塞、流涕、鼻出血、嗅觉障碍、鼻源性头痛。
2重点讲解:鼻塞、流涕、鼻出血、嗅觉障碍、鼻源性头痛。
第三章鼻部疾病第一节:鼻炎、鼻中隔偏曲[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各型鼻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2. 鼻中隔偏曲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熟悉:1. 急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变应性鼻炎的诊治要点。
了解:1. 萎缩性鼻炎的病因及防治。
2. 鼻骨骨折的处理。
[重点]1. 各型鼻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2. 鼻中隔偏曲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难点]1. 萎缩性鼻炎的病因及防治。
[教学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1详细讲解:急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鼻中隔偏曲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2重点讲解:急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3一般讲解:鼻骨骨折的处理。
第二节:鼻出血[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鼻出血的局部和全身病因。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耳鼻喉《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耳鼻咽喉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科,它有自身理论体系,又与其他学科(内、外、妇、儿、口、眼)有着密切关系,并与头颈外科息息相关。
《耳鼻咽喉科》是临床医学的见习课程,耳鼻咽喉教学目标应使学生掌握耳鼻咽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了解疾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理论,使学生对耳鼻咽喉科器官及其疾病有一定认识,了解全身疾病与耳鼻咽喉科疾病的相互影响,以及本疾病与外界及整体的关系,认识耳鼻咽喉科在临床医学中的相应地位与作用。
(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1.掌握鼻和鼻窦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咽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喉的应用解剖和生理,耳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2.熟悉耳鼻咽喉科常见的基本知识及诊断,预防、治疗原则。
包括鼻腔炎症性疾病: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单纯性、肥厚性、萎缩性),鼻变应性疾病;鼻窦炎症性疾病: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鼻及鼻窦的肿瘤及囊肿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鼻外伤、鼻出血的处理原则。
咽部炎症性疾病: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
喉部炎症性疾病:急性喉阻塞、吸入性呼吸困难临床特点和小儿急性喉炎的鉴别诊断、慢性喉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急性喉阻塞、吸入性呼吸困难临床分期。
喉部肿瘤。
耳科疾病: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耳聋的检测方法、类型及分级、防治原则。
3.学习书写耳鼻喉专科病历和各种记录,学会耳鼻咽喉检查方法,掌握额镜使用方法、音叉检查方法,掌握扁桃体切除术的手术适应症、禁忌症,吸入性呼吸困难临床分期及治疗原则,气管切开术适应症,了解鼻息肉摘除术、扁桃体摘除术、脓肿切开引流术,鼻骨骨折复位术、前后鼻孔填塞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专科常用治疗方法:如下鼻甲注射、封闭,咽鼓管通气、鼻腔灌洗、上颌窦穿刺冲洗、穴位注射、负压置换等。
(二)能力的培养1.自学能力:大课讲授重点内容,力求理论联系实际,让同学自己阅读教材及参考资料。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大纲(本科)
耳鼻咽喉科学一、课程简介耳鼻咽喉科学是研究听觉,平衡,嗅觉诸器官与呼吸,吞咽,发音,语言诸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现象的一门学科。
本门课程通过对耳鼻咽喉科中传统、经典的疾病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耳鼻咽喉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综合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未来临床工作中建立完善的整体临床医学思维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能够掌握耳鼻咽喉科学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二、理论教学内容1.耳鼻咽喉学总论了解内容:耳鼻咽喉学的性质、研究内容、任务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耳鼻咽喉学的发展史,进展与展望。
耳鼻咽喉科疾病综述。
2.鼻科学掌握内容:外鼻,鼻腔,鼻窦的重要解剖结构如梨状孔,鼻中隔构成,外鼻静脉回流,利特尔动脉丛构成,鼻腔外侧壁重要应用解剖如窦口鼻道复合体;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鉴别要点,变应性鼻炎临床表现,急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各组鼻窦引起头痛和疼痛的特点;慢性鼻窦炎的病因,临床表现。
了解内容:鼻窦的分组,应用解剖;鼻的生理学如鼻阻力,鼻周期,鼻肺反射等,慢性鼻炎的鉴别诊断;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检查,诊断,治疗;机型鼻窦炎的病因,检查和诊断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检查和诊断治疗;上颌窦穿刺冲洗技术;介绍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
3.咽喉科学掌握内容:鼻咽峡,咽峡,喉咽的定义,咽壁分层,咽淋巴环,腭扁桃体的动脉供应,咽部的生理功能;急性,慢性扁桃体炎的病理,临床表现,简介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手术并发症;腺样体肥大的定义,临床表现。
鼻咽癌的病理,临床表现;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的病理,症状;喉癌的病理,扩散转移,临床表现,放疗的适应症;喉阻塞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检查分度,治疗,三种呼吸困难的鉴别要点;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术后并发症。
了解内容:咽喉部的常用解剖及生理如咽的分部,构成喉部的九块软骨,会厌前间隙,喉内肌按功能分组,喉入口,声门旁间隙,喉的动脉,喉返神经的走行,小儿喉部的解剖特点,喉的生理功能;急性,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扁桃体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处理;腺样体肥大的病因和治疗;鼻咽癌的检查,诊断及治疗;声带小结的病因,检查,诊断及治疗;喉癌的病因及治疗;气管切开术的应用解剖,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及术后护理。
耳鼻咽喉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大纲Otolaryngolog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 17110121 课程总学时32(理论总学时20/实践总学时12)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 1.5课程性质限制性选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影像、麻醉、法医、眼专专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学科。
其任务是研究耳鼻咽喉-头颈外诸器官疾病。
教学的内容是结合临床讲授耳鼻咽喉-头颈外诸器官的解剖、生理、检查方法及各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预防知识,着重我国“四炎一聋”的常见病及多发病。
按温州医学院麻醉、影像、法医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本学科总教学时数20学时,讲授20学时。
各章讲课时间分配可参考下表: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内容时数1、绪论耳鼻咽喉科特点及新进展10M2、鼻应用解剖(外鼻静脉回流特点、鼻腔顶壁、内侧壁及外侧壁30M 2学时3、鼻腔炎性疾病25M4、鼻粘膜高反应性疾病(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15M1、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真菌性鼻-鼻窦炎30M2、颅内眶内并发症、脑脊液鼻漏10M 2学时3、鼻出血10M4、鼻腔鼻窦良性肿瘤(重点:内翻性乳头状瘤)10M5、鼻腔鼻窦恶性肿瘤20M1、鼻内镜理论基础及手术15M2、食管、气管应用解剖10M2、喉、气管、支气管异物30M 2学时3、食管异物临床表现及处理10M4、颈部创伤15M1、咽应用解剖及生理20M2、咽炎、咽异感症的鉴别诊断及处理15M3、急、慢性扁桃体炎、周围脓肿、咽后脓肿表现、并发症及治疗35M 2学时4、腺样体肥大。
10M1、鼻咽纤维血管瘤5M2、鼻咽癌25M3、颈部肿块30M 2学时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20M1、喉应用解剖及生理(喉软骨支架、喉内肌、声门分区及声门旁隙)30M2、喉炎症性疾病(急慢性喉炎、会厌炎、小儿急性喉炎)35M 2学时3、喉麻痹15M1、喉良性肿瘤10M2、喉恶性肿瘤(包括喉咽恶性肿瘤)30M3、喉梗阻20M 2学时4、气管切开术20M1、耳应用解剖30M2、耳生理15M3、耳外伤10M 2学时4、分泌性中耳炎25M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5M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25M3、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20M 2学时4、耳源性眩晕(梅尼埃病)20M1、周围性面瘫15M2、侧颅底肿瘤15M3、中耳癌,听神经瘤20M 2学时4、耳聋的防治30M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到耳鼻咽喉-头颈部诸器官病病中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原则。
耳鼻咽喉科学 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耳鼻咽喉科学耳鼻咽喉科学Otolaryngology教学大纲(长学制)一、课程性质必修课程、专业课程二、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介绍耳鼻咽喉头颈科学基本理论及临床疾病及发展概略,力求在“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讲授、见习培训,使学生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基本临床技能,掌握本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本地区乃至全国培养合格的医学临床或科研人才。
三、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的要求本门课程充分体现教育观念转变、基本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果,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法改革(CAI、问题式、引导式、讨论式、案例式、情景式等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交流技能、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技巧。
同时辅助应用多媒体视听教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课程达到与国际接轨。
加强“双语”教学,训练医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四、本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及评定标准主要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评定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课程结束后闭卷考试即理论考试100%。
本门课程在考核知识的同时要体现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的考核。
建立标准化病例库和题库,包括完整临床资料和辅助检查结果。
以此为蓝本进行病例分析考核。
根据考题分科及难度系数分层。
这样便于控制不同难度考题所占比例,更能客观、可信、全面、公平地评价医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为考试后进行试卷分析提供具有可比性的依据。
五、教材及参考书1. 孔维佳主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供长学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 黄选兆主编,实用耳鼻咽喉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六、课程各章节学时分配第一章总论【基本要求】一、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学科特点,强调其在全身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
二、熟悉作为二级学科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扩展、向三级学科细化发展的内容和必然趋势。
耳鼻咽喉科教学大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绪论【内容】1.耳鼻喉科学的发展历史和成就。
2.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学科特点和涉及的三级学科。
3.耳鼻咽喉科的现代进展、发展方向及尚待解决的课题。
4.如何学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授课时数】2学时。
第二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检查的基本方法与设备【内容】1.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检查的基本设备、药品。
2.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基本检查方法,通过检查熟悉耳鼻咽喉正常所见。
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检查所需要的各种特殊检查设备及方法。
4.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影像学检查及意义。
【授课时数】可列为见习内容,床旁教学,参与耳鼻咽喉的常规检查,提供常规检查器具及多媒体教学鼻及鼻窦检查法【内容】1.一般检查:外鼻触诊、鼻前庭检查。
2.前鼻镜检查:鼻镜使用方法及正常所见,位置引流。
3.后鼻镜检查方法及正常所见。
4.鼻内窥镜检查方法及正常所见。
5.鼻功能检查法:呼吸功能及嗅觉功能检查。
6.鼻及鼻窦影像学检查:鼻及鼻窦X线、CT及MRI检查。
咽、喉、气管、食管检查法【内容】1.鼻咽部检查法:后鼻镜检查法、鼻咽部触诊。
2.口咽部检查方法及正常所见。
3.间接喉镜检查方法及正常所见。
4.直接喉镜检查法:体位、麻醉、检查方法及正常所见。
5.纤维鼻咽喉镜、电子鼻咽喉检查法:体位、麻醉、检查方法及正常所见。
6.硬管气管、食管镜检查法:体位、麻醉、检查方法及正常所见。
7.咽喉影像学检查:咽喉X线、CT及MRI检查。
8.嗓音评估检查法:嗓音评估方法。
耳的检查法【内容】1.外耳的检查2.耳镜检查方法及正常所见,鼓气耳镜的使用。
3.听力检查法:音叉检查法,纯音测听、声阻抗测听;言语测听、听觉诱发电位、耳声发射检查及意义。
4.前庭功能检查法:平衡功能检查、自发性眼震检查。
5.咽鼓管功能检查:捏鼻鼓气法、咽水通气法;导管吹张法。
6.耳部影像学检查:耳部X线、CT及MRI检查。
颈部检查【内容】1.颈部一般检查:颈部触诊、视诊、听诊方法。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见习教学大纲(五官)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见习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眼耳鼻喉科学方向使用)Ⅰ前言根据当前统一教材和教学计划要求,本大纲以眼耳鼻喉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编写而成。
本大纲着重于培育医学科学人才获得本专业应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注意系统性的同时,也做到重点突出;以耳鼻喉科常用检查方法为教学重点难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眼耳鼻喉科学方向学生,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教学参考总学时为20学时。
四教材:《耳鼻咽喉-头颈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田勇泉,6版,2004年。
II 正文见习一耳鼻咽喉检查法(一)耳鼻咽喉科基本检查法一教学目的掌握耳鼻喉科专用光源及额镜的使用方法。
熟悉耳鼻喉科常用检查器械。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耳鼻喉科专用光源及额镜的使用方法。
(二)熟悉耳鼻喉科常用检查器械。
三教学内容(一)示教耳鼻喉科专用光源及额镜的使用方法,检查时的医患体位,正确使用额镜和对光。
(二)介绍耳鼻喉科常用检查器械的名称及用途。
(三)同学互相检查练习光源及额镜的使用方法,熟悉常用检查器械的使用。
(二)鼻的检查法一教学目的掌握外鼻、鼻前庭及鼻腔的基本检查方法。
掌握前鼻镜的使用方法。
熟悉鼻腔的基本结构及鼻窦触诊法。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外鼻、鼻前庭及鼻腔的基本检查方法。
(二)掌握前鼻镜的使用方法。
(三)熟悉鼻腔的基本结构及鼻窦触诊法三教学内容(一)示教外鼻的检查。
(二)示教前鼻镜的使用方法。
耳鼻喉科实习大纲.
耳鼻喉科实习大纲【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在耳鼻喉科的运用;2.掌握耳鼻喉科基本的检查方法及中医四诊等基本的操作技能,书写完整的中医病历;3.熟悉耳鼻喉科常见病证的诊断及辨证论治方法;4.熟悉耳鼻喉科常用方药的临床应用以及常用中成药制剂的使用;5.了解耳鼻喉科有关急证的诊断和处理以及一些常用的治疗操作。
6.了解耳鼻喉科常见手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实习内容】一、病种1. 中医病证:耳疖、耳疮、耳胀耳闭、脓耳、耳鸣耳聋、耳眩晕、伤风鼻塞、鼻窒、鼻鼽、鼻渊、鼻衄、鼻损伤、风热喉痹、虚火喉痹、风热乳蛾、虚火乳蛾、喉痈、急喉瘖、慢喉瘖、梅核气、骨鲠、鼻咽癌等。
2. 西医疾病:耳鼻部外伤、外耳道疖、外耳道炎、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梅尼埃病、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出血、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咽部脓肿、急性喉炎、慢性喉炎、鼻咽癌、咽部异物等。
二、临床诊断能力1. 掌握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对耳鼻喉病证进行病史资料收集;2. 熟悉西医体格检查尤其是耳鼻喉科专科检查的基本方法;3. 了解电子纤维喉镜、电测听、声导抗检查以及X线、CT检查等在耳鼻喉科的临床应用。
4. 掌握耳疖、耳疮、耳胀耳闭、脓耳、耳鸣耳聋、伤风鼻塞、鼻窒、鼻鼽、鼻渊、鼻息肉、鼻衄、风热喉痹、虚火喉痹、风热乳蛾、虚火乳蛾、梅核气等病证的中西医诊断;5. 了解耳鼻部外伤、耳眩晕、喉痈、急喉瘖、骨鲠、鼻咽癌的临床表现;6. 熟悉耳鼻喉科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耳痛、鼻塞、眩晕、咽痛等。
三、辨证论治能力1.中医辨证论治辨证:掌握八纲、脏腑、气血津液、三焦等辨证方法在耳鼻喉病症的运用。
治疗:掌握伤风鼻塞、鼻窒、鼻鼽、鼻渊、耳胀耳闭、脓耳、耳鸣耳聋、风热喉痹、虚火喉痹、风热乳蛾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代表方药、药物辨证加减;熟练使用常用的中成药制剂,熟悉其他治疗方法,了解耳眩晕、鼻衄、喉痈、急喉瘖的临床治疗方法,了解中医药有关防治进展。
山东一医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见习大纲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见习大纲(供临床医学、英双、计生专业使用)一、目的要求:巩固课堂授课内容,强化知识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时间分配:见习12学时,每次4学时,共见习3次。
三、见习内容和要求:第一次见习:门诊见习。
1.目的要求:掌握耳鼻咽喉科学的基本检查方法和认识正常结构。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⑴.进一步复习本科各器官的解剖,通过挂图、模型、幻灯等示教,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演示。
(1学时)⑵.学习正确使用额镜及有关检查常规。
(1学时)⑶.学习使用本科常规器械,分组互相进行耳、鼻、咽喉等部位的检查。
(1.5学时)⑷.学习本科一般功能检查,如咽鼓管吹张等。
(0.5学时)第二次见习:门诊见习。
1.目的要求:了解耳鼻咽喉科的门诊病历书写,对本科常见门诊病种能做出初步诊断和处理。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⑴.学习耳鼻咽喉科门诊病历的书写、病史询问和检查。
(0.5学时)⑵.学习耳鼻咽喉科门诊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及适应证,并学习正规处方的书写。
(0.5学时)⑶.由教师指导示教看病人,学习本科常见病的诊治。
(2学时)⑷由教师结合临床讲解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的影像学检查,如典型的鼻窦X线片及CT 片、乳突X线片及CT片、咽喉部CT片等。
(0.5学时)⑸门诊基本操作见习,如上颌窦穿刺冲洗术、鼻窦负压置换治疗、盯聍冲洗、鼻腔止血法等。
(0.5学时)第三次见习:门诊见习。
1.目的要求:掌握听力检查及前庭功能检查。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⑴.学习耳鼻咽喉科常用的听力检查方法:纯音听力计检查、音叉试验;独立分析音叉试验及纯音听力检查结果。
(2.5学时)⑵.学习耳鼻咽喉科常用的前庭功能检查方法:冷热水试验、瘘管试验及Romberg test,并对试验结果作出判断。
(1.5学时)。
耳鼻咽喉科见习大纲
耳鼻咽喉科见习大纲耳鼻咽喉科见习大纲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耳鼻喉科临床见习1.见习目的:临床见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计划所规定的重要教学阶段。
临床见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临床见习工作,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进一步熟悉临床各科基本诊疗技术和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所学知识和技术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为进入眼科临床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2.见习内容与时间:内容:一:对光、耳鼻咽喉检查法及药物应用二:听力检查,中耳炎及耳聋三:耳鼻咽喉良、恶性肿瘤、喉梗阻及气管切开四:四炎一聋时间:1周3.见习方法:4.见习措施:5.考核与评价:见习医生在每次见习课结束后,根据医疗、学校态度、所学知识在临床应用能力、操作动手能力、及遵守规章制度等情况进行考核评分。
附:主要见习内容见习一:对光、耳鼻咽喉检查法及药物应用目的与要求:1、掌握额镜、对光的基本操作2、掌握耳鼻咽喉科常用器械及正确使用方法3、熟悉外鼻、鼻腔、鼻窦检查方法;鼻咽、口咽、喉咽、喉部的检查方法;外耳、鼓膜检查方法4、握鼻腔、鼻窦的解剖及生理;咽、喉的解剖及生理;中耳的解剖及生理5、了解耳鼻咽喉科临床用药的原则与特点。
见习方式:1、通过标本、模型或教学影像片讲解耳、鼻、咽、喉的重要解剖、生理功能。
2、示范前鼻镜、压舌板、间接鼻咽镜、喉镜的检查及注意事项。
3、安排2~3个学生为一组,相互作上述操作与检查,老师在旁指导及纠正。
4、介绍耳鼻咽喉临床用药的原则与特点。
重要知识点:1.鼻腔、鼻窦的解剖及生理2.咽、喉的解剖及生理3.中耳的解剖及生理临床技能要点:对光及器械的使用辅助教材:教学影像片,VCD,DVD 电脑,投影。
见习二:听力检查,中耳炎及耳聋目的与要求:1、熟悉声音传人内耳途径:气传导和骨传导。
2、熟悉听力检查方法:主观测听法和客观测听法。
3、熟悉急慢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4、掌握传音性聋、感音神经聋的概念、原因及治疗原则见习方式:1、参观测听室、测听设备及示范检查操作过程2、分析听力检查报告结果及临床意义3、示范温度试验检查方法及如何区分周围性和中枢性前庭病变4、了解中耳炎者的症状,学会电子耳镜检查各种类型的中耳炎,讲授其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耳鼻咽喉科实习大纲
耳鼻咽喉科实习大纲一、 实习目的1、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
在临床实习实践过程中努力学习,培养高尚的医德情操和医学伦理观念,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医疗作风,培养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高尚医德医风和精湛医疗技术的医务工作者。
2、实习期间,必须遵守国家的各种相关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输血法》,学校的《实习生守则》及医院、科室的各种规章制度。
3、在巩固耳鼻咽喉科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掌握耳鼻咽喉科常见的专科检查方法;至实习结束时能达到独立诊断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初步专科诊疗操作的目的。
二、实习时间2周时间,均安排为病房实习。
三、内容安排1、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分管病床2~3张,要求在24小时内完成完整病历书写,按要求记录病情,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学习开医嘱,参加所管病床的手术及有关的诊疗操作。
2、每日上下午各巡视查房一次以上,及时向上级医生汇报病情变化,并能提出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
3、参加病区每日交班例会;星期六和星期天上午应回病房查房。
4、在上级医生查房时学习按要求进行病史、检查结果和病情变化的汇报。
四、具体要求1、检查器械的使用:较熟练掌握额镜和光源的配合使用,能熟练使用耳窥镜、前鼻窥镜、压舌板、音叉和卷棉子等器械进行专科检查,能初步掌握间接鼻咽镜和间接喉镜的检查手法;能通过检查辨别耳鼻咽喉各部分的正常解剖标志和结构。
2、要求掌握下列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初步处理:急慢性鼻炎、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外耳道疖肿、耵聍拴塞、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慢性扁桃体炎和急慢性喉炎。
3、初步掌握下列耳鼻咽喉科急症的诊断和处理:鼻出血、鼓膜外伤性穿孔、突发性聋、急性喉阻塞、咽部异物和急性会厌炎。
4、参加或参观下列手术操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鼓室成形术、鼻窦炎内窥镜手术、扁桃体切除术、气管切开术、腺样体刮除术、鼓膜切开置管术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鼻咽喉科学见习》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Observation Class of Otorhinolaryngology
见习学时:16
学分:0.5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
一、见习目的
通过16学时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见习,使所学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掌握耳鼻咽喉头颈正常解剖结构,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用检查方法,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领域新进展。
二、见习内容及要求
1.掌握额镜、前鼻镜、间接鼻咽镜、间接喉镜、耳镜的使用方法;了解纤维鼻咽喉镜、鼻内镜、耳内镜的检查方法;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影像如X线、CT 检查;了解电测听、声阻抗检查及临床意义。
(4学时)
2.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急慢性咽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中耳炎、变应性鼻炎等。
(4学时)
3.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处置及技术:耳鼻咽喉部表面麻醉技术、耵聍取出术、鼻骨骨折复位术、鼻腔填塞术、脓肿切开术、气管切开术等。
了解耳鼻喉头颈外专科检查及处方书写基本规范。
(手术录像示教)(4学时)
4.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领域新进展:鼻内镜外科技术、UPPP技术、喉显微外科技术。
(手术录像示教)(4学时)
三、见习时间及地点
见习时间:与理论课同一学期
见习地点:大连大学临床学院
四、见习方式和具体安排
1.门诊16学时,分4次进行,每次4学时。
2.首先由带教教师讲解或通过录像学习正确的检查方法,学生先互查,再查病人。
3.诊查病人时要有教师在场并讲解指导。
4.特殊检查如鼻内镜、耳内镜、纤维鼻咽喉镜由教师检查给学生示教。
5.电测听、声阻抗、影像检查结果教师负责讲解。
五、考核方式
占总成绩20%。
考核依据书写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检查来评分,并参考出勤情况来确定成绩(每缺席4学时,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