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简述中国家具的发展历史

简述中国家具的发展历史

中国家具的发展历史悠久,从最早的简易石器时代的家具雏形到现代的各种家具,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以下是中国家具发展历程的简要概述:1.石器时代家具雏形:距今约10万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石器进行劳作和生活。

最早的石器家具包括石凳、石桌等,是中国家具发展史的起源。

2.青铜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公元前21世纪至前8世纪),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制作家具,如青铜床、青铜桌子等。

此时的家具采用青铜材料,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和实用性。

3.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20年),家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出现了胡床、屏风、床榻等具有代表性的家具。

这些家具在形式和功能上更加成熟,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

4.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公元581年至907年),家具进入了繁荣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家具种类繁多,如案、椅、床等,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同时,家具制作技艺也得到了提高,如雕刻、镶嵌等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

5.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至1912年),中国家具进入了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家具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明清家具的典型特点是简洁、大气,如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

此外,家具制作工艺如榫卯结构、雕刻、镶嵌等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现代中国家具:20世纪初至今,随着西方家具设计理念的传入,中国家具开始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

现代中国家具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注重实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总之,中国家具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漫长而丰富的过程,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如今,中国家具在世界家具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家具选择。

中国家具发展起源

中国家具发展起源

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不同时期、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史前~公元前476年) 1978年~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发掘山西襄汾县陶寺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公元前2500年~前1900年)时,从器物痕迹和彩皮辨认出随葬品已有木制长方平盘、案俎等,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木家具。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发明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出现了坚利的金属工具,为制造木器用具提供了条件,致使西周以后木家具逐渐增多。

在《诗经》、《礼记》、《左传》的记载中,这一时期的木家具已有床、几、扆(屏风)和箱等。

同时,也出现青铜家具。

从出土文物中见到的商代铜禁和饕餮蝉纹铜俎,反映出这一时期青铜家具在铸造技术以及实用、装饰方面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公元前475年~前211年)战国时期,漆木家具处于发展时期,青铜家具也很大的进步。

木家具如几、案、床类形体较大的家具,多为框架结构,以榫卯连接。

常用的榫接形式有十字搭接榫、闭口贯通榫、闭口不贯通榫、开口不贯通榫、明燕尾榫等。

如信阳楚墓出土的大木床、雕花漆几、木俎等,在足与框架、足与案面、屉板木梁与边框、围栏矮柱与床框之间的连接,就采用了以上各种榫接方法,结合牢固,外形美观。

几、案类家具的足底,常加一根横木,称为"桧";("桧";通"跗",为家具之足。

)它既能支承和固定器足,又能保护器足。

这些结构经历代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特征,并沿用至今。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在继承战国漆饰的基础上,漆木家具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装饰工艺也有较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家具的主要特点是:(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2)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时的端倪。

西汉时,由印度传入榻登。

中国古典家具的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典家具的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典家具的发展史(概述)展开全文一、简述中国家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化。

中国家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

家具,通常指“桌椅板凳”之类,中国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决定了中国家具发展的方向。

魏、晋时代人们习惯席地而坐,因此家具多为低矮型,室内以床为主,地面铺席;再后来出现屏、几、案等家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榻等。

到商、周、秦、汉、魏各时期,没有太多变化,有凳、桌出现,但不是主流;直到汉代,胡床进入中原地带,到南北朝时期,高型坐具陆续出现,垂足而坐开始流行;到唐朝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革,人们开始坐高,双足悬起,高的桌、椅、凳等已被人所使用,中国垂足家具逐渐兴起,经五代十国至宋代垂足家具才定型,各种配合高坐的家具也应运而生,垂足家具完全取代席地家具,制作工艺也基本成熟;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家具达到鼎盛时期,对家具的生产、设计要求精益求精,真正将中国家具推向艺术顶峰。

中国历代家具的特质,在于它不仅仅通过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聚出在其特定环境里形成的不同艺术风格。

在现存的明清家具中,比较集中的体现出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沉重的历史文化价值,这就使家具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并珍视的文化遗产之一。

以下是摘自新浪网和中国连锁网的一些资料,本人又做了一些补充,原文是介绍各个时期的家具特点,及演变,我在原文艺工作者基础上加了文化与家具方面的联系及一些史资介绍(包括图片文字)另对各时期的各种家具做了配图。

主要是根据中国家具发展的几个典型阶段来论述: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不同时期、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中国在商代进入青铜文明时期,在日常生活当中,祭祀活动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礼器也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器物,其中有部分器物可视为早期的家具,起到置物、储存等作用。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演变简史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演变简史

大格肩榫
小格肩榫
71
二、横竖材结合-格肩榫
全格肩穿鼻榫
2021/7/9
半格肩穿鼻榫
72
二、横竖材结合-夹头榫、插肩榫
2021/7/9
73
二、横竖材结合-抱肩榫、粽角榫
2021/7/9
74
二、横竖材结合-霸王枨
2021/7/9
75
三、弧形材结合-楔钉榫
2021/7/9
76
四、托泥与腿足的结合
这是四种比较宽而大的长方形家具,与条桌、 条案相比,在宽度上要增加不少。画桌、画案 为便于起来画画,是用于绘画的,都没有抽屉, 其为桌形结构的为画桌,为案形结构的为画案。 书桌、书案则都有抽屉,也依其结构分别为书 桌和书案。它们的结构、造型往往与条桌、条 案相同,在宽度上要稍大一些。
2021/7/9
2021/7/9
21
宋元时期的家具
2021/7/9
22
❖ 4 鼎盛时期的明清家具
我国家具艺术发展到明、清时期,家具的各种类型和品 种都已齐备,以匠木家具为代表的明式家具是中国古代家具 发展的最高峰,在艺术造型、工艺技巧和实用功能等方面都 日臻完美,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明式家具风格。明代家具造型 简练、结构严谨、轮廓柔和、线条流畅、用料考究、功能合 理、色彩素雅。其种类繁多,可分为椅凳类、桌案类、柜架 类、床榻类、其它类等5类。其选材极为讲究,多选用紫檀、 黄花梨、红木等质地坚硬、纹理细密、色泽幽雅的木材。
2021/7/9
91
❖雅
明式家具的材料、工艺、造型、装饰所形 成的总体风格具有典雅质朴、大方端庄的审美 趣味,如注重家具线型变化,边框卷口接触柔 和适用,形成直线和曲线的对比,方和圆的对 比,横与直的对比,具有很强的形式美。还如 装饰寓于造型之中,精练扼要,不失朴素大方, 以清秀雅致见长,以简练大方取胜,再如金属 附件,实用而兼装饰,为之增辉。总之,明式 家具风格典雅清新,不落俗套、耐人寻味,具 有极高的艺术品位。

中国家具发展史

中国家具发展史

长条桌和长条凳·唐(图)
唐代家具在造型上别 具一格,这种大型桌、凳 在唐代壁画中多有表现。 盛唐时期社会繁荣,餐饮 娱乐业盛兴,配套家具需 求量很大。
腰鼓形圆墩·唐(图) 三彩坐俑出土于西安王家坟。这 种坐墩与南北朝时北魏菩萨像坐 墩极为相似。沈从文先生认为这 种圆墩是由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 取暖专用的坐具发展而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令西方人称奇的巧夺天工的榫结构,在战国时代就 大局初定,并经过二千多年的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特 征,沿用至今。
彩绘猪形盒·战国
由盖与盒身合成,两头雕刻 成猪头状,身下雕踞伏四足,神 态憨厚可掬,可以看出当时木器 工匠们的巧妙构思和娴熟技术。
《三礼图》中的周俎 ·周·
黄花梨夹头榫翘头案·明·(图) 此案为素牙头,短小方正,棱角快利。足下有雕云纹托子,案面用宽厚大材制成,造型格 外简洁。案面花梨用极美之材,花纹如行云流水。
黄花梨夹头榫带屉板小平头案·明·(图) 案面712×377mm,在腿足高度三分之一处安置顺枨,枨子里侧挖槽装屉板,形成隔层。这 种小案不太实用,隔层不宜放重物,所以只供阵设用。
黄花梨无束腰攒牙子方桌·明·(图) 高705 mm,为案头阵设品,但不论结构上还是雕饰上都摹仿大型屏风的样式,与故
宫内大如照壁的明代白石座屏风基本一样。这种形式的屏风在明代已相当流行,屏心为 大理石或纸、绢上绘画。
案头阵设品,但不论结构 上还是雕饰上都摹仿大型屏风 的样式,与故宫内大如照壁的 明代白石座屏风基本一样。这 种形式的屏风在明代已相当流 行,屏心为大理石或纸、绢上 绘画。
黄花梨夹头榫小画案·明·(图) 这是一件标准的明式画案,牙头雕刻有凤形图案,精美雅致,镂刻细腻。所嵌大理石面心 实为珍品,山水相连,树木葱葱,宛如一幅水墨画。

中国家具的演变发展

中国家具的演变发展

中国家具的演变发展(一)2010-07-13 10:54 来源:木石隅古典艺术网我要评论中国家具的历史源远流长,共经历了史前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代、清代、民国时期;1、史前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为初始家具阶段。

中国现已知的最早的家具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史前人类构筑房屋的技术,榫卯结构为家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大约从公元前16世纪我国社会进入了青铜文化相当发达的商代,出现了大量的青铜礼器。

如青铜俎、青铜禁等,而这些礼器应是后世桌、案、箱、柜的雏形。

随着奴隶社会的不断进步。

手工业的日益发展,除了青铜家具外出现了木制、漆制家具,但起居方式仍为席地而坐,家具制作也相对简单,主要有席、俎几(似桌案)、禁(似箱柜)、扆(后世的屏风)等,在等级制度分明的奴隶社会,家具除有实用价值外还常常做为祭祀用的礼器,所以商周时期的家具在使用时有着严格的等级制约,具有着特殊的意义。

2、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乱不断,但是各诸侯国各自为政,振兴己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青铜器生产开始衰落,大部分生活用具被漆器所代替。

同时由于青铜器的逐渐商品化,促进了品种的繁富,从出土实物证明,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有青铜俎,而且还出现了设计精巧的四龙四凤青铜案。

髹漆工艺虽然在古文献中早见记载,如《周礼.考工记》中,在“轮人”、“弓人”中多次提到漆饰。

在西周墓中也见过漆俎,但是漆工艺得到较大发展的还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此时很多漆器已经取代了青铜器,漆家具的品种有明显的增加,不仅有漆俎、漆几等原有品种,还出现了漆木床、漆衣箱、漆案等新的品种,装饰采用彩绘和雕刻等多种手法。

纹样也很丰富,有涡纹、动物形象等。

家具的品种主要有案、俎、几、床、箱、禁、屏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家具不单具有使用功能还开始具有观赏功能和价值,如战国的彩漆透雕座屏,它的长是51.8厘米,高仅15厘米,是一件小型家具。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古代家具主要以木材为材料,最早的家具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家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发现了许多古代文明遗址,这些遗址中包含了用于活动和休息的木制家具。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家具以青铜器和陶器为主。

在商代的古墓中发现了许多包括金石器、陶器和木制家具在内的贵族墓葬。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设计和工艺技术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各个国家的艺术家和工匠开始创造出独特的家具设计。

这些家具通常采用锯齿状或弧形线条,使用贵重的木材和玉器装饰。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汉朝时期,家具的制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开始出现更多的装饰元素,如雕刻和镶嵌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具的制作技术逐渐完善,并在唐代(618年-907年)达到了巅峰。

唐代的家具设计和工艺技术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家具最高水平的代表。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60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家具的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并出现了更多的家具种类,如边柜、椅子、床等。

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宋代的家具以简洁的线条、典雅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

家具的材料和制作技术在这个时期有了更大的发展,特殊的拉丝和镶嵌技术进一步丰富了家具的设计。

明代(1368年-1644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明朝的家具设计以红木为主,并开始出现更多的家具种类,如书桌、摇椅、座椅等。

明代的家具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同时保持了中国传统家具的优雅和典雅。

清代(1644年-1912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清代,家具的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并开始出现更多的家具种类,如榻、炕、藻、躺椅等。

清代的家具设计以紫檀木为主,注重精美的装饰和纹样。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

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社会,中国传统家具代表了中国文化的长久传统和价值观念。

中国家具史

中国家具史

无束腰杌凳
有束腰外翻马蹄杌凳
圈椅
南官帽椅
四出头官帽椅
梳背椅
黄花梨长方凳和小方凳· 明·
• 这种直腿直枨方凳,在宋代已经定形。用材粗硕,线形 简练,做工精细,是明代家具中的精致小品。
黄花梨有束腰罗锅枨二人凳· 明·
• 长1020mm,落堂式凳面。造型敦厚,富有韵律感,实用而且有观 赏性。这种双人凳选材考究。
黄花梨有束腰鼓腿彭牙大方凳· 明·
• 高550mm,面 宽640mm见方。 庄严凝重,牙 条装饰具有明 显的时代特点, 可能年代较早。 此凳体积硕大, 选料做工俱精, 是一件少有的 明代家具珍品。
老花梨木 荷包牙直挡 长方凳· 明末
• 高510mm,凳面 竹编,保存完好。 腿足外圆内方, 牙子呈荷包形。 这种凳子在江南 地区非常多见, 延用至今,但其 中材质差别很大。 此凳为优质木材 制成。
桃形沿面雕木椅· 辽
• 内蒙辽墓出土。椅子 靠背为横向水平,搭 脑呈弓背形。前沿护 板雕有桃形装饰,与 同墓出土的木床装饰 相同,可见当时辽国 的组合家具。
四出头木椅· 金
• 指搭脑两端出头,扶 手两端出头。后来因 与官帽外形相似,也 称“官帽椅”。这把 木椅出之山西大同金 墓,全身圆材,座面 厚实。
扶手椅· 西魏
• 敦煌壁画中的扶手椅, 有高靠背,搭脑出头, 是后代“灯挂椅”的 先驱。椅座宽大,僧 人跪坐其上。
4、隋、唐、五代时期
(公元581年——960年)
• 缤纷世界 华丽润妍; • 由于唐代由席地坐向垂足坐的转变过渡 时期,所以唐代为高型与矮型家具的共 处阶段。
唐代时期家具特点
• 造型上宽大、厚重、浑圆、丰满 ; • 结构上,壶门的运用和延续; • 装饰上追求华丽:大漆彩绘,且雕刻与 镶嵌 。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古典家具彩桧木案于1978年在襄汾陶寺遗址2001号墓出土,用木板斫销成器。

案面和案足外侧涂绘,所用的颜料大多为天然矿物,如红色用朱砂,赭色用赤铁矿。

出土时,案板已稍塌陷,变形,案上正中放折腹陶(温酒器),此器为商周铜禁之祖型。

它是我国迄今出土最古的木质家具。

1.夏商西周古典家具--原始古拙质朴浑厚夏商时期家具乃是我国古代家具的初始时期,其造型纹饰原始古拙,质朴浑厚。

这一时期家具有青铜家具(如青铜俎)石质家具(如石俎)和漆木镶嵌家具(如漆木抬盘)。

漆木镶嵌蚌壳装饰,开后世漆木螺钿嵌家具之先河。

由于当时人们思想意识中存在着浓厚的鬼神观念,商代家具装饰纹样往往有一种庄重、威严、凶猛之感。

饕餮纹俎于1979年在辽宁义县花儿楼窖藏出土。

铜质,面板为长方形,下为相对的倒凹字形板足,板足空当两端有二半环形鼻连铰状环。

板足饰精致的细雷纹。

饕餮纹,铃上亦饰有花纹,铜铃制作精巧,其形式为我国青铜著录之罕见。

此器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家具源流漆木器具:自新石器时代出现的漆木技术,发展到夏商时期,在漆木上已经镶嵌蚌壳装饰,开后世漆木螺钿嵌家具之先河。

青铜器中装饰壶门(四足板状造型,前后二足之间出现了两个对称的特点)在中国家具史上延续了几千年。

2.春秋战国古典家具春秋战国时期家具,以楚式漆木家具为典型代表,形成我国漆木家具体系的主要源头。

楚式家具品类繁多:各式的楚国俎、精美绝伦的楚式漆案漆几、具有特色的楚式小座屏、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床……楚式家具有绚丽无比的色彩,浪漫神奇的图案,以龙凤云鸟纹主题,充满着浓厚的巫术观念。

楚式家具作为一种工艺美术的早期形式,其简练的造型对后世家具影响深远。

首开先河彩绘木床:我国最早的卧具,为后世各类床具的始祖。

楚式小座屏:标志着中国家具开始具有纯粹的装饰欣赏价值。

雕刻手法:被广泛应用到家具装饰中,有浮雕和透雕等。

开后世家具雕刻之先河。

家具源流战国"H"形凭几:其造型厚重古拙,标志着工艺美术从厚重的青铜艺术向轻巧的漆器艺术发展。

中国古代家具史

中国古代家具史
束腰处牙板、以及四条腿均作精细的花纹雕刻。四腿上端 有牙条装饰,形成壸门轮廓,腿下有托泥。宽大、厚重、
精致、华美,十足的唐代风格。
《六尊者像》中的花桌


西安法门寺地宫所藏的唐代素面银香案。案面两端卷翘, 两只板状腿弯成一个S形的流畅曲线,在板腿的下端,前
后各有一条横枨托住板腿,好似托泥的形式,以此加固板
3. 装饰功能和观赏价值
作为家具,不单一地具有使用功能,同时又兼有欣赏价值
和观赏功能,春秋战国家具开创了家具工艺品的新历史。 这个时期家具装饰艺术除继续保留商代中心对称、单独适 合纹样和周代反复连续带状二方连续图案的传统装饰方法 外,还产生以重叠缠绕、四面延展的四方连续图案组织。
战国漆画
秦汉时期
辽阳汉墓壁画上的坐席
衣架

此衣架是汉墓出土模型,两条横杆为腿,腿下有八字脚稳 定其身,上面横杆两端出头,中间有横枨,这是最古老的
衣架造型。
横杆衣架
主要装饰和特点
1. 髹漆 在家具上髹漆和绘漆,这是春秋战国时代家具的首要特色。 在我国,种植漆树的历史虽然很久,但是漆家具的兴起, 无疑是在春秋战国。这时的彩漆家具,色彩艳丽,黑地为 主,配以红、绿、黄、金、银等多种颜料彩绘图案,朴素 而又华美,是漆家具的全盛时代--汉代家具的序幕。 2. 雕刻 用浮雕和透雕的手法装饰家具,这是战国漆木家具的又 一特点。
汉代家具的装饰风格,集中反映了汉代文化的时代特点。 家具上装饰的花纹主要是云气纹,流云飞动的装饰成为这 个时代家其装饰最明显的时代特点。


动物纹也被广泛采用
还出现了宣扬孝子、义士、圣君、羽化升仙、烈女故事等 题材,反映了汉女尊崇儒家、信奉道教、“三纲五常”、 “忠孝仁义”的伦理道德思想。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历程PPT(54张)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历程PPT(54张)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历程(ppt54页)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历程(ppt54页)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历程(ppt54页)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历程(ppt54页)
结束 谢谢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历程(ppt54页)

1..在不稳定或混沌的系统中,一般地 存在一 个时间 尺度, 初始状 态下的 小改变 在这个 时间尺 度将增 长到两 倍。在 地球大 气的情 形下, 这个时 间尺度 是五天 的数量 级,大 约为空 气绕地 球吹一 圈的时 间。

起居生活变化,高形家具出现
胡床普及民间
低靠背座椅出现,床开始加大增高
出现了佛教莲花瓣装饰
隋唐五代代时期家具样式(581年~907年)
凭 几
月 牙 凳
隋唐五代代时期家具样式(581年~907年)


高形家具品种齐全
造型上宽大厚重,新兴月牙凳
工艺趋于复杂,漆工艺高超,如螺钿镶嵌、木画、漆绘
五代时期出现圆坐、方桌、平头案;桌子的牙板、牙角运用
圈椅
明代家具样式(1368年~1644年)
明代家具样式(1368年~1644年)
圆墩
方凳
明代家具样式(1368年~1644年)
平头案
翘头案
几案
明代家具样式(1368年~1644年)
圆角柜
方角柜
明代家具样式(1368年~1644年)
拔 步 床
罗汉床
架子床
明代家具样式(1368年~1644年)

2.人们可以在五天之内作相当准确的 天气预 报,但 是要做 更长远 得多的 天气预 报,就 既需要 大气现 状的准 确知识 ,又需 要一种 不可逾 越的复 杂计算 。我们 除了给 出季度 平均值 以外, 没有办 法对六 个月以 后做具 体的天 气预报 。

中国家具发展史

中国家具发展史

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不同时期、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史前~公元前476年) 1978年~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发掘山西襄汾县陶寺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公元前2500年~前1900年)时,从器物痕迹和彩皮辨认出随葬品已有木制长方平盘、案俎等,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木家具。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发明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出现了坚利的金属工具,为制造木器用具提供了条件,致使西周以后木家具逐渐增多。

在《诗经》、《礼记》、《左传》的记载中,这一时期的木家具已有床、几、扆(屏风)和箱等。

同时,也出现青铜家具。

从出土文物中见到的商代铜禁和饕餮蝉纹铜俎,反映出这一时期青铜家具在铸造技术以及实用、装饰方面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公元前475年~前211年)战国时期,漆木家具处于发展时期,青铜家具也很大的进步。

木家具如几、案、床类形体较大的家具,多为框架结构,以榫卯连接。

常用的榫接形式有十字搭接榫、闭口贯通榫、闭口不贯通榫、开口不贯通榫、明燕尾榫等。

如信阳楚墓出土的大木床、雕花漆几、木俎等,在足与框架、足与案面、屉板木梁与边框、围栏矮柱与床框之间的连接,就采用了以上各种榫接方法,结合牢固,外形美观。

几、案类家具的足底,常加一根横木,称为"桧";("桧";通"跗",为家具之足。

)它既能支承和固定器足,又能保护器足。

这些结构经历代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特征,并沿用至今。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在继承战国漆饰的基础上,漆木家具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装饰工艺也有较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家具的主要特点是:(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2)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时的端倪。

西汉时,由印度传入榻登。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中国古代家具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至约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家具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本文将从不同时期探讨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史。

一、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初期阶段。

当时的家具以简陋的土木构造为主,多数由原木制成。

这一时期的家具主要用于寺庙、宫殿和贵族家庭,以供祭祀和陈设使用。

家具设计简单而朴实,注重实用性。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受到汉武帝征服各国,文化交流的影响,秦汉时期的家具逐渐融合了多种风格,形成多元化的特点。

此时期,家具的材料丰富多样,出现了对称和曲线形的特点,家具的结构和工艺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三、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鼎盛时期。

此时,家具的制作技艺达到了高峰,家具的样式更加丰富多样。

唐朝家具以华丽、大气的风格为主,注重工艺的精致和装饰的华美;而宋朝家具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木材的精选。

四、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后期阶段。

这一时期的家具设计更加注重细节和形式美,家具使用的材料也更加讲究。

明朝家具注重木材的纹理与雕刻,形成了独特的明式家具风格;而清朝家具则更注重线条的流畅和装饰的繁复,形成了典雅华贵的清式家具风格。

五、现代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家具进入了现代时期。

当代家具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

在保留传统家具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形成了独特的当代中式家具风格。

结语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每个时期都留下了独特的痕迹和风格。

从简陋的土木构造到精致的雕刻和纹饰,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对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和体现。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不少博物馆和收藏家的珍藏中,欣赏到那些历经岁月沧桑的古代家具的魅力和价值。

古代家具演变

古代家具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和佛教的流行对家具影 响很大,高型家具的凳、胡床等进一步普及。所示矮 几、桌、椅、床、榻的尺度都已加高。为隋、唐高型桌案的 出现做了准备。同时,矮型家具继续完善和发展。 隋唐时期,由于人们逐渐从席地而坐过渡到垂足而坐, 家具的尺寸也随之增高。所示家具种类繁多,已有各 种几,长、短、方、圆案,高、低桌,壶门大案,高桌条案 ,方、圆凳,扶手椅等,但具有初始粗拙的特点。这一时期 也是高低型家具并行发展时期。
我们所谓的清式家具,一般是指清代中期这一清盛世时 期的家具。在这段盛世里家具风格代表了追求华丽和富贵的 世俗作风。虽然也因为过分追求豪华,而带来一些弊端,但 是,清式家具,利用多种材料、调动一切工艺手段来为家具 服务,这是历来所不及的。另外,由于其雕饰精美、豪华富 丽,在室内起到了很强的装饰效果,仍然获得许多人的喜爱 。清代家具和明代家具一样也成为中国传统风格的杰出代表。
的家具品种多、式样广、工艺水平高,最富有“清式”风格 。这一时期的家具特点是: (1) 造型上浑厚、庄重。 (2)装饰上富贵、华丽。
结合,且使用了金、银、玉石、珊瑚、象牙、珐瑯器、百宝 镶嵌等不同质材。此时家具,常见通体装饰,没有空白,达 到空前的富丽和辉煌。但是过分追求装饰,显得繁琐累赘, 过犹不及,反而流于庸俗。 第三阶段是道光以后至清末。道光以后,中国经历了一 系列的列强欺辱,此后社会经济日渐衰微,每况愈下。同时 ,由于外来文化的随之渗入,使得这一时期的家具风格,也 受到影响而有所变化。这一时期的一些家具明显地受到了洛 可可风格的影响,追求女性的曲线美,过多装饰,甚至堆砌 。木材不求高贵,做工也比较粗糙。
坐,因此家具都较低矮。这一时期的家具,造型古朴、用料 粗壮、纹饰拙犷,当时已有了精美的彩绘和浮雕。榫卯有了 一定的发展,为后世榫卯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青铜 家具,是当时的典型代表。 这一时期是我国低型家具大发展的时期,产生了坐榻、 坐凳、框架式柜等。从汉代的砖石画像上看,汉代时屏风也 已得到广泛的使用,人们用来分隔室内空间。床的用途得到 扩大,不仅是卧具,还用于日常起居和接待客人。这一时期 的家具不仅做工精致,而且已采用了格肩榫、燕尾榫、钩挂 榫等多种榫卯,表面漆饰继承了商、周的特点,同时又有很 大发展,创造了不少新工艺、新做法。

中国家具简史

中国家具简史
高l01厘米 长269厘米 宽168厘米
清宫旧藏 七屏风式床围雕 九龙及夔龙纹。床 面下束腰,雕如意 纹,托腮雕水浪纹, 牙条雕夔龙纹和玉 宝珠纹。三弯腿, 雕如意云头纹足。 此床雕刻工艺精湛, 其样式、造型为典 型的清代家具制作 手法。
红木精九品龙纹课床件局部
紫檀龙凤纹立柜 清
高162厘米 长83.5厘米 宽32厘米
造型各异的汉代铜灯之二 朱雀衔盘灯
造型各异的汉代铜灯之之一 长信宫灯(河北满城汉墓出土)
3 发展普及时期(魏晋南北朝)
此时期延续了秦汉时期以床榻为起居中心的 方式,此时各种家具的种类更多,此时期由于受 佛教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起居方式开始向垂 足而坐过渡。
精品课件
3 发展普及时期(隋唐五代)
信阳长台关2号楚墓“玉几” (嵌玉凭几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
精品课件

下寺2号春秋楚墓铜禁(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
彩绘木床 (战国早期,复制)
木床
淅川徐家岭春秋楚墓铜屏座一对(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
战国中山王墓铜屏座一对(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 河北省博物馆藏)
鸟足案 (战国早期,复制)
雕刻木几 (战国早期,复制)
战国 中山王墓戏猴铜连枝灯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出土 河北省博物馆藏)
山西朔县汉墓“雁衔鱼铜灯” (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秦汉时期家具的特点:写实精炼
虎噬牛祭案 (西汉)
八龙案(汉代)
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彩漆云纹“冠箱”(湖南省博物馆藏) 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绢里大竹笥(湖南省博物馆藏)
精品课件
紫檀描金万福纹扶手椅 清雍正至乾隆
高104厘米 长67厘米 宽57厘米 清宫旧藏
靠背、扶手皆用小料做成拐子纹。 靠背中心为“万”字纹,边框上满绘蝙 蝠、缠枝花纹,寓意“万福”。座面贴 草席。面下束腰浮雕绦环板,上饰花卉 纹,下有托腮。牙条正中垂带透孔洼堂 肚。拱肩下浮雕云纹,展腿拐角处安卷 云纹角牙。雕回纹内翻马蹄。

中国古代家具史

中国古代家具史

选材:紫檀,红木,花梨木,鸡翅木,楠木,铁梨 木,乌木,黄杨木等。 设计特色: 注重结构美,不用胶和钉,主要用榫卯结构,不同 部位采用不同的榫卯 注重材质美,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色泽和纹理,不 加掩饰,色泽深沉雅致,木纹自然优美,质感坚 致细腻。 注重造型美,造型浑厚洗练,稳重大方,比例适度, 线条流利 注重装饰美,装饰简洁,不事繁琐雕琢,装饰线脚 简练细致,朴实无华,制作精工,一线一面,曲 直转折均一丝不苟,严谨准确。
此外,商代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髹漆技术,并被运用到床、 案类家具的装饰上。从出土的一些漆器残片上,可以看到丰富 的纹饰,在红地黑花之外,还镶嵌象牙、松石等,其技术达到 了很高水平。 夏商周是家具起源时期,主要出现的家具品种:
席——床榻之始; 俎、几——桌案之始; 禁——箱柜之始; 扆——屏风之始。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 史
中国家具主要经历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 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 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秦汉: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高形家具的出现; 第四阶段——隋唐及五代:高矮形家具并存发展; 第五阶段——宋、元:高形家具盛典时期, 第六阶段——明、清:中国古典家具的鼎盛时期, (因工具、工艺、材质的发展与成熟), 是中国家具最具影响力的代表。
新出现的家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圆凳、方凳、 圆案(檈)、长杌、橱,并有笥[sì ]、簏[lù](箱)等竹 藤家具。 床已明显增高,可以跂[qí ]床垂足,并加了床顶、 床帐和可拆卸的多摺多牒围屏。 坐类家具品种的增多,反映垂足坐已渐推广,促 进了家具向高型发展。 从西晋时起,跪坐的礼节观念渐渐淡薄。至南北 朝,垂足坐渐渐流行。
图3 椭圆圈口
图4 壶门券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
一、夏代
1. 夏朝文字发明:在夏朝将文字用于记载时,夏朝也出现了家具,当时家具混合了木、竹、藤等材料构成,表现出明显的简单风格。

2. 商朝家具创新:商朝是中国历史上家具发展最全面的时期,出现了桌、椅、床、窗、柜、架、凳等众多家具,特点是合理使用竹和木,形制简约美观。

二、周代
1.周朝家具出现巨变:由周代,家具从简单粗劣发展为工艺精湛,以东汉工艺为主,以“运用风格特显个性,利用榫接,装修木雕”而著名。

2.家具布局分水平和垂直空间:这一时期,家具的布局技巧发展得很好,艺术想象的空间也有相当的发展,布局分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立体感更强,色彩的搭配也遵循温暖明快的原则,使家具美观大方。

三、秦汉时代
1.秦汉统一起,家具发展繁荣:秦汉统一了中国,统一的体系和标准带来了家具发展的繁荣,以秦朝为主,发展出“宽型”家具,表现出了极大的规则感和政治色彩。

2.杨基家具创新:于汉朝最富盛名的是杨基家具,他完善了秦朝的宽型家具,把家具的规则功能、结构和装饰于一体,点缀了许多小器皿,使得家具更加华丽,添加了家具的象征意义。

四、唐宋时代
1.唐代家具发展:在唐朝,家具发展更加多样,主要以实用性为主,以宽型家具巩固政权体系和表示高贵气质,而陈设家具以高雅隐忍、优美流畅为主
2.宋朝家具新突破:宋朝家具追求刻薄细腻,拓宽了家具设计的思路,灯笼、斗窗等出现,形制很轻盈,功能非常全面,色彩也开始很活泼,表现了活力感和灵动实用的特点。

五、明清时代
1.明朝家具风尚变化:此时,家具的实用性更加强调,改嫁等便利性家具也出现,以及引领时尚的柜、凳和椅子。

家具变得精美,刻苦雕琢,充满繁缛,将现实与娱
乐有机结合,是一种实用性、艺术性、殿堂式装修形式。

2.清朝家具创新:清朝家具介绍了佛教家具,融合了中西风格,色彩活泼,装饰精巧,而且很多家具作品都充满了宗教色彩,从而使得家具更加和风气凝重而又不失其非常温柔思想的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