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开展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开展【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学的目的不再局限于传授给学生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素养。
初中音乐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唱歌曲、学习乐谱知识,还能陶冶学生情操,有利于促进德育、智育、美育的发展,对学生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新课改音乐教育素质教育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
匈牙利教育家柯达伊提出,音乐是人的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个全面发展的人。
一、细致分析教材,把握教学目标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前准备很重要,而备课则是重中之重。
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注重的是目标和过程,往往忽视教材分析这一环节,通常都是照搬照抄教参。
只有教师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知道音乐作品中哪些要素是真正对学生有用的,对本课有用的。
因此,教师要具体细致地分析教材,反复聆听音乐作品,深入到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中,并把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触和理解记录下来,尤其要把本课涉及到的音乐要素分析透彻。
一旦学生把音乐作品分析透了,目标自然而然也就清晰了,方法、形式等也就相应地水到渠成了。
有了教材分析具体细致这个前提,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清晰也很重要。
在每堂音乐课中,大目标是靠小目标去实现,小目标靠大目标去统一,它们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所以有了大目标后,制定小目标时必须注意,若干小目标都必须为实现大目标而服务,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坡度,让学生的思维经过“爬坡”的过程,而不是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
在教学环节的每一步都要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怎样才能达到我预设的目标?”也就是在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架设桥梁,以不断激起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热情和欲望,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师只有围绕目标,环环相扣,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 ??傚i 半。
初中音乐工作计划5篇(中学音乐工作计划)
初中音乐工作计划5篇(中学音乐工作计划)学校音乐工作方案1学校音乐学科教研方案张华平一、工作思路本学期音乐学科教学争论的工作思路是:认真学习和贯彻全国基础训练课程改革和教学争论工作研讨会的精神,进一步深入到到争论《九年义务训练音乐课程标准》,反思课程改革以来取得的阅历和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在深入到到推动前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争论、指导、服务”的品质,要以提高学校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课题争论和教研组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对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指导和管理,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和学科基地的功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搞好课外兴趣小组和各项艺术活动,努力促进我县音乐训练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一)加强教学争论,推动前进课程改革。
1.连续认真学习和争论基础训练阶段音乐学科课程标准,认真总结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面的阅历,针对学校音乐学科课程改革中消逝的重点问题进行专题争论,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提高课程实施的力气。
2.进一步健全中学校音乐教学争论基地,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的作用,主动开展精细化教学预设、微型课题争论等活动。
3.组织学校音乐老师分班级、定专题进行集体备课,争论如何提高学校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
4.学习有关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阅历,促进老师专业进展。
5、组织音乐老师选拔、参预县音乐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
6.组织音乐老师基本功角逐。
7、协作县局体卫艺股搞好县中学校生音乐艺术角逐活动。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实施力气。
1.连续组织好音乐老师对课标本新教材的实践争论,组织和开展新一轮义务训练阶段的课程培训。
2.组织学校音乐老师连续学习学校音乐学科教学建议,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老师课堂教学预设和实践的力气。
3.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4.主动发觉、总结、推介教学第一线音乐老师的教学阅历,进一步引领老师的专业成长。
新课标音乐初中教案模板
新课标音乐初中教案模板年级:七年级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教材:《新课标音乐》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2.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会识谱,能够独立演奏简单的乐器。
3.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1. 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
2. 识谱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音乐理论知识的运用。
2. 乐器演奏技巧的掌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优美的乐曲,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的美妙。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和喜爱。
二、教学新知(15分钟)1. 教师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包括节奏、音阶、和弦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识谱,包括五线谱、简谱等。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进行演奏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奏错误。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本节课学习的音乐理论知识。
2. 练习乐器演奏,提高演奏技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演奏错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
学校音乐课改革方案
学校音乐课改革方案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社会的发展,学校音乐课程改革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校音乐课改革的必要性、目标、实施方式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第一部分:为何需要学校音乐课改革学校音乐课程的现状值得关注。
传统的音乐课程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音乐情感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学校音乐课改革旨在构建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表现力。
第二部分:学校音乐课改革的目标学校音乐课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
首先,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包括音乐理论、音乐节奏等。
其次,学生应该培养情感表达能力,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音乐创造能力,能够独立创作和演绎音乐。
第三部分:学校音乐课改革的实施方式学校音乐课改革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施。
首先,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育。
其次,增加音乐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身参与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表演和演唱能力。
再次,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学习优秀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第四部分:学校音乐课改革的课程设计学校音乐课程设计应该贯穿知识传授、音乐实践和音乐欣赏三个方面。
课程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此外,应该引入一些创新元素,例如合唱、乐器演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音乐。
第五部分:学校音乐课改革的评估方式学校音乐课改革的评估方式应该多样化。
除了考试成绩,还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演出和口头表达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音乐能力。
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能力。
第六部分:学校音乐课改革的意义学校音乐课改革的实施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生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音乐素养,还能够培养情感表达和创造能力。
此外,音乐课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放松心情、减压释放的空间。
优化教学方式 适应初中音乐课改新形势
优化教学方式适应初中音乐课改新形势摘要: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向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技能和方法,更需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力、创新力等一系列自身素质。
就当前的学校教育来说,音乐课逐步被人们所重视起来,大家开始意识到素质教育需要通过音乐教学来达到自身的完善,当然这样的前提是音乐教学需要除旧换新,在保留传统教育优势的同时,改变不适应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以新的面貌迎接挑战。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素质教育一、音乐教学的审美性传统的音乐课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的都是以”让学生学会”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就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体,教师说、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发挥音乐教育对学生整体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略了学生对于美的感受性与创作性。
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审美性呢?1.让学生参与其中,成为课堂主体新课程改革指出,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也就是说教师在讲课时所采取的教学方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参与性。
所以在上课的开始教师要设计一个有氛围、生动形象的导入,是学生在学习伊始就能感受美、体验美,并能深入其中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
例如:《嘎达梅林》欣赏这一课的教学,不应该仅仅由教师来介绍音乐背景、音乐知识就算完成了教学计划,而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所以我在讲这一课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首先创设一个情景,说要带领学生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请同学们猜猜是哪里。
然后播放音乐《牧歌》,之后师生共同交流得出这是蒙古族的歌曲的结论,接下来再讨论蒙古族的音乐特点和风俗习惯等。
在这样一系列的“热身”活动之后,再由教师介绍《嘎达梅林》的背景资料。
这样,在教学过程的开始就形成了一个个有利于学生参与的音乐活动,刚开始的《牧歌》欣赏是音乐鉴赏活动,之后对蒙古族音乐特点的讨论则是将基本的文化知识融进了音乐活动之中,让学生“顺带”的学习,避免生硬的“灌输”。
新课标后教案初中音乐
新课标后教案:初中音乐课程名称:初中音乐年级:七年级教材版本:新课标人教版单元:第一单元春之声教学目标:1. 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 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读,使学生感受音乐及文学的亲密关系,提升审美内涵。
3. 激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理论活动。
教学重点:1. 歌曲《渴望春天》的旋律、节奏和拍子。
2. 散文《春》的配乐朗读。
教学难点:1. 歌曲《渴望春天》的音准和节奏。
2. 配乐朗读散文《春》。
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风光。
2. 教师用美丽的旋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用简短的诗句导入,引发学生对春天的期待。
4. 教师播放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图,配乐散文),引导学生共同参与。
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请学生细致倾听。
2. 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绘歌曲所表达的心情。
3. 教师为学生范唱,或用钢琴伴唱,引导学生跟唱。
4.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练习,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三、配乐朗读(10分钟)1. 教师请学生朗读散文诗《春》,并选择适当的乐曲做背景音乐。
2.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表演,体会音乐与文学的融合。
四、音乐理论活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歌曲《渴望春天》的节奏、拍子等音乐理论。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打击乐伴奏的创编,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渴望春天》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读的表现。
3. 学生参与音乐理论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以上是新课标后初中音乐的教学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音乐教学设计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中学素质教育重要组成的音乐课的面貌也发生了大的改观,那么如何经过好的课程设计进一步发挥音乐课的美育效果,提高师生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我认为对新课程音乐课价值的理解,避免设计时的盲区。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音乐教学设计课程设计,理念先导,只有对新理念的深入理解,才能在实践中自觉践行,才能使每日的教学才更有意义,工作也能更丰富有趣。
音乐教师,应首先要克服惯性思维和旧观念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转变自身的观念做起,树立真正“以人为本”的思想,改变过去那种过分关注知识的传授效果,而忽视学生的兴趣、性格、情感等方面培养的错误做法,教学设计中切实创造能使学生获得真正艺术享受的情境,最好能找到情境和学生生活的“契合点”,让学生心灵自觉地受到熏陶和感染,情智和谐发展,这是我们说的音乐课最基本的价值——审美体验价值。
一、对新课程音乐课价值的理解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让学生懂得聆听就行的“独奏者”,这就需要教师切实放下身段,弯下腰来多听听学生们的所思所想,积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善于营造宽容支持的课堂气氛,多诱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放下心中的顾虑,多多参与音乐课设置的各种活动,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实现全体大“合奏”。
二、我的一些教学设计学生终要走入社会,平时也离不开与老师、同学的交往。
教师应创设条件锻炼他们的交往协调能力,是教学《欢乐颂》这首歌,我们不能单一设定通过学习,让学生自己有感情而且优美和谐的声音表达歌曲这样的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分成歌唱组、乐器组、舞蹈组,三个组分别表演的前提下,再进行全班合演,这种让学生寻找自己比较擅长的一方面参与到各组活动中的方式,较好地尊重了学生的个人选择权,更重要地是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参与意识,对于课堂来讲,每个学生都不是“局外人”,都通过为小组增光的心理,最后达到全班配合的佳境,最重要的是大家的合作精神提高了,是音乐这一纽带联结了同学们彼此,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发展,让她们从中体味到合作的快乐,这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不无裨益,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上没有哪样工作,是完全由个人力量就解决得了的,所以,音乐课的社会交往价值同样不可忽视。
如何加强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
如何加强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教学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音乐的教学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及课堂教学观,是我们每一个音乐教师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音乐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音乐的教学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及课堂教学观,是我们每一个音乐教师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此浅谈如下看法:一、设计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教师要不局限于课本,把课堂设计成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
如“音乐会”活动可以使学生尽情发挥歌唱水平及表演能力,融歌曲、器乐、舞蹈于一体,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最喜爱的一首歌的小讨论”学生可以说出自己喜欢的歌曲、为什么喜欢,好在哪里等,在讨论中提高了音乐的欣赏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还有像“实话实说”的欣赏活动,学生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看法,对音乐的感受,给学生提供发表、评价、感受的机会,形式新颖,学生放松,参与积极;“设计mtv”活动,学生们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设计自己的mtv,有的还能利用节假日,把电影剪辑、图片、画面结合起来,兴趣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这样,老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加入到学生的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发现等活动中,引导他们去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
在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大胆地去动,去唱,去跳,真正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真正做到以人的发展为本。
二、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1、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乐器演奏形式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课二胡独奏《赛马》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认识接触实物二胡,体会二胡的演奏方式,感受二胡的音色,从而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
接着,运用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利用观赏赛马的动画感受热烈欢腾的赛马情景。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模式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模式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也在不断迎来新的变革和挑战。
新课程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
在这样的背景下,音乐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全面发展的音乐教育课程。
音乐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往往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缺乏对学生整体发展的关注。
而新的教学模式则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现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需要探索和创新新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介绍,可以更好地了解新课程改革对初中音乐教学的影响,为后续的研究和探讨奠定基础。
1.2 研究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模式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时代要求的变化,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音乐是一门艺术,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表现力,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初中是学生认知和审美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体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研究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模式的意义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音乐教育的进步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 正文2.1 新课改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影响新课程改革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音乐课堂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力。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的有效性教学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的有效性教学分析【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的有效性教学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从新课程改革对初中音乐教育的影响、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初中生音乐欣赏的特点与需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探讨以及评估音乐欣赏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分析。
通过对现有教学模式的思考和总结,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同时展望未来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发展方向。
总结出的经验和启示将有助于指导教师更好地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音乐教育、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教学、评估、重要性、特点、需求、策略、发展方向、经验、启示1. 引言1.1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的有效性教学分析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的有效性教学分析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全面发展的关键角色。
本文将围绕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的有效性教学展开深入分析,探讨在新课程框架下如何更好地实施音乐欣赏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通过对新课程改革对初中音乐教育的影响、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初中生音乐欣赏的特点与需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探讨以及评估音乐欣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指导,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音乐教育体验。
2. 正文2.1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音乐教育的影响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性变革,对初中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音乐教育也需要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传统的音乐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新课程下的音乐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新课程改革提倡跨学科整合,音乐教育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2023年初中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2023年初中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一、制定背景:2023年初中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必须针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需求和教育改革,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面对未来的竞争挑战。
本方案旨在优化初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培养学生对文学、音乐、美术、体育等艺术领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和社会活动。
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课程设置:1. 学科课程(1)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增加阅读课、写作课和口语课的时间比例。
(2)数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加实际应用题的比例,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3)外语: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和跨文化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4)科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增加实验教学的比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5)社会科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地理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和调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
2. 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未来发展方向,开设不同的选修课程,如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舞蹈、戏剧等,鼓励学生发展多样化的才能和兴趣。
3. 创新课程开设创新课程,如创客课程、科技课程、艺术创作课程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科技和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
体验 模仿 探究
合作
综合
1.音乐基础知识
2.音乐基本技能 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 4.音乐与相关文化
二、学段目标
• (一)1~2年级
• 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 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 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 进行直观教学。 • 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 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 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 即兴创造活动。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 3 .演奏
•
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 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例如,可用乐器 为歌唱做伴奏,演奏欣赏曲的主题音调等。 可采用各种演奏形式,以学生普遍学习乐器 的合奏为主,鼓励学生从实际条件和各自的 兴趣爱好出发,在普遍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特 长。 课堂乐器应易学易奏,便于集体教学使 用。吹奏乐器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发音纯正。 可因地制宜,选择学习本地区、本民族适宜 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乐器。鼓励和引导学生自 制乐器。
4.识读乐谱
•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 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 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造等教学活动,识谱要与 演唱、演奏、创造、鉴赏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 要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 知的基础上进行。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歌曲或 乐曲识读乐谱,也可以借助乐器演奏来学习。 简谱和五线谱是我国现行的两种主要谱式, 各地、各校在教学中可自行选择。五线谱教学 建议采用首调唱名法。
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策略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策略【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逐渐受到学校的重视。
其中音乐是美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
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创建新型的音乐教学方式。
本文从音乐教学的特点入手,结合提高音乐教学效率的相关尝试与实践,旨在探寻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新策略。
【关键词】初中音乐改革策略实现性众所周知,音乐课是实现美育教育的必修课程,《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审美为中心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音乐创造力。
这是对音乐教育的改革,也是对广大音乐教师的挑战。
在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教师需要思考符合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方式,探索音乐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
因此,构建适应新课改标准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广大教师所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对初中音乐的教学思考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引导下,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我们之前所适应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教学需要。
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并探索符合时代特性的教学模式,1.准确清晰的教学目标。
想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实效,就必须在课前准备上下工夫,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备课。
许多教师在备课时侧重于过程和目标,而忽视了对教材的分析,通常是照搬教参。
教材分析是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在备课过程中突出表现教材的鲜明特点。
只有教师真正理解分析教材,才能把握好教学内容。
在具体细致的教材分析的基础上,要准确清晰地定位教学目标。
在确定教学总体目标后,要分设小目标,结合教材针对性又具有坡度地设立相关问题,构建学生在已知和未知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对问题解决方式的欲望和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只有树立清晰准确的教学目标,并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才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一音乐下教研教改计划(3篇)
第1篇一、前言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进初一音乐教学工作,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本教研组特制定以下教研教改计划。
二、教研教改目标1. 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
2.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4. 丰富音乐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三、教研教改内容1. 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音乐教学研讨会、学术讲座等活动,学习最新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方法。
(2)开展教师互评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形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鼓励教师参加各类音乐比赛和活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2. 教学方法改革(1)创新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结合音乐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3)加强音乐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比赛、演出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3. 教学内容改革(1)优化课程设置,增加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等课程,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2)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
(3)引入民族音乐、世界音乐等多元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4. 教学评价改革(1)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
(2)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注重学生自评、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四、实施步骤1. 制定详细的教研教改计划,明确目标、内容、步骤等。
2. 组织教师学习最新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初中音体美实施方案
初中音体美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音乐、体育和美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制定了初中音体美实施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体育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首先,针对音乐教育,我们将加强音乐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通过开设音乐鉴赏课、合唱团、乐队等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针对体育教育,我们将加强体育课程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堂活动和校园体育赛事,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快乐,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提高他们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和健康。
最后,针对美术教育,我们将注重美术课程的创造性和实践性。
通过举办美术作品展、美术创作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创作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总的来说,初中音体美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全面的音乐、体育和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体育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我们将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和体育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体育和美术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音乐课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双赢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音乐课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双赢[摘要]上海新课程标准旨在依托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和数字化城市的教育环境,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完善学习方式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关注学生学习经历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强化审美功能、提高文化内涵。
音乐作品要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情感性与知识性融合,题材与体裁丰富多样。
注重人文性、综合性、时代性、地域性等。
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力求,在教学上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听、动、演、赏、创”等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操作起来比过去的老教材有难度,音乐课堂上出现了不少偏离音乐本体的一些课程,如:过多的联系相关学科;形式、内容过于繁杂,忽视音乐性的一些现象。
基于这样的现状,我在新课标指导下,联系教学实际,探索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和形式都能为教学目标服务,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夯实了有效的音乐课堂,并在上海市音乐教学评比中屡获佳绩。
我试图从音乐课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角度,探索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实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双赢。
[关键词]音乐教学内容形式双赢教材改革,一改以往的以知识技能为主线的单元课题,成为以人文为主线的单元,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更注重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确实给音乐教师带来了更丰富的教学内容,这无疑向音乐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中学音乐课出现了形式和内容的丰富,一节课下来,知识容量大,涉及范围广,文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均有体现,师生互动更活跃,但也给人一种不知道是什么课的味道,学生也在热闹了一番过后,不知所学,忽视音乐本体的势头有所上升,所以在教学中探究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为教学目标服务成为一个现实的课题。
我从新教材特点分析入手,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提炼出“音乐体验多于灌输讲解、听动互补好于只听不动、教学结构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的观点,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实现了新课程标准下音乐课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双赢。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
新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的走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了当前教育实践中的热门话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音乐课的教学模式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改革与创新的考验。
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框架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出发,尝试探讨在新课程改革框架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
一、理念转变:音乐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音乐教育领域,传统的音乐教育往往过分强调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求音乐教育也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将音乐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可以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
在音乐教育中,我们既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要重视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和表演来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和审美情感。
在音乐教育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形式多样:音乐教育与跨学科知识结合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强调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强调知识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音乐教育也需要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形式也需要变得多样。
在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在音乐教育中引入跨学科知识。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融入语言、文学、美术等知识,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更多元的文化氛围。
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展示、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接触到更多样的音乐教育形式和内容,培养学生的多元化知识和技能。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1-9'MUSIC'1)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尤其是近年来,美育被列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师资队伍不断扩大,后备力量增多,水平大有提高;音乐教育科研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随着国际音乐教育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国外一些可供借鉴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被系统介绍和引进;教学手段正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
这一切都为我国音乐教育的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因此,音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
《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1-9'MUSIC'1.1)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审美体验价值(1-9'MUSIC'1.1.1)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2024年初中音乐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初中音乐教学计划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认为,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首先,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其次,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
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在发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音乐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变化,初中音乐教育需要进行改革,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本方案旨在全面推进初中音乐新课
程改革,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目标和原则
1.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3. 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4. 结合实际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创造多元化、开放式的音乐研究环境,满足学生不同的研究
需求。
实施方案
1. 课程内容调整
- 优化课程结构,合理安排各个内容模块。
- 加强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研究,包括音乐理论、乐器演奏等。
- 强调学生的音乐实践体验,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活动。
2. 教学方法改进
- 引入多媒体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 提倡项目化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音乐项目
任务。
-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他们多角度欣赏音乐作品。
3. 评价体系建立
- 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听力测试、表演评估、创作产
品评价等。
- 引入自评和互评机制,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和自主性。
- 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评价和指导。
4. 师资培养
- 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音乐教育能力和知识水平。
- 鼓励教师参与音乐教育研究和交流,不断更学理念和方法。
- 建立定期评估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
实施计划
-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安排、教材选择、培训计划等。
- 逐步推进改革,确保顺利过渡和有效实施。
- 做好宣传工作,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参与。
预期效果
-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爱好。
- 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 丰富音乐教育资源,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
- 推动音乐教育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
以上就是初中音乐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