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成本法下息税前利润计算公式
一级造价师息税前利润的计算公式
一级造价师息税前利润的计算公式一级造价师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高级专业人员,其主要职责之一是进行项目的成本估算和控制。
在进行成本估算时,一级造价师需要计算工程项目的息税前利润,以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可行性。
一级造价师息税前利润的计算公式如下:息税前利润 = 税前净利润 + 利息费用其中,税前净利润是指项目在扣除各项税费前的净利润,而利息费用则是指项目所需支付的利息。
我们来看一下税前净利润的计算方法。
税前净利润是指项目在扣除各项税费前的净利润,也就是项目的总收入减去总成本。
总收入包括项目的销售收入、租金收入等,总成本包括项目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管理费用等。
税前净利润的计算公式如下:税前净利润 = 总收入 - 总成本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利息费用的计算方法。
利息费用是指项目所需支付的利息,也就是项目所借资金的利息支出。
利息费用的计算公式如下:利息费用 = 借款金额× 年利率× 贷款期限其中,借款金额指的是项目所借的资金金额,年利率指的是借款所需支付的年利率,贷款期限指的是借款的期限,一般以年为单位计算。
通过以上两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一级造价师息税前利润的计算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一级造价师需要结合具体项目的情况来计算息税前利润,以准确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可行性。
需要注意的是,一级造价师在计算息税前利润时应考虑到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避免出现计算错误或误导性信息。
同时,一级造价师还需要对项目的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可行性。
一级造价师息税前利润的计算公式是税前净利润加上利息费用。
在进行计算时,一级造价师需要考虑到项目的总收入、总成本、借款金额、年利率和贷款期限等因素。
通过准确计算息税前利润,一级造价师可以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可行性,为项目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会计实操经验】息税前利润变动率计算公式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会计实操经验】息税前利润变动率计算公式
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在交所得税前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不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比如一个企业营业收入200000元,总成本150000元,其中发生财务费用下利息支出10000元,所得税率为25%,那么按会计上的做法,其净利润是(200000-150000)*(1-25%)=37500。
我们先来看税前利润(这一步也是会计上有的),税前利润就是在交税前的利润总和,所以本例的税前利润是(200000-150000)=50000,这还不是息税前利润(只是税前利润,因为总成本中还包括利息)。
我们再来看利息,如果在求利润的时候考虑利息,那么除掉利息所计算出来的就是息税前利润(息前税前利润),我们知道,企业的总成本是包括财务费用的(当然在财管上题目告诉的经营成本不包括),所以不考虑利息的成本为150000-10000=140000,所以息税前利润为200000-140000=60000,
我们也可以用刚才求出的税前利润加上利息求得即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50000+利息10000=60000。
利润率
息税前营业利润率=(净利润+所得税+财务费用)/营业收入
变动率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财务杠杆系数。
息税前利润
感谢观看
利润率
息税前营业利润率=(净利润+所得税+财务费用)/营业收入
变动率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财务杠杆系数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销售量变动率
计算
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或者 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或者 息税前利润=净利润+所得税+利息=利润总额+利息 息税前利润主要用来计算的,比如: 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 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
息税前利润
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
01 利润率
03 计算 05 保障比率
目录
02 变动率 04 关系
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 EBIT)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 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系
根据经营杠杆系数的定义公式推导如下: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增长率/产销量增长率 所以,息税前利润增长率=经营杠杆系数*产销量增长率 当单价一定时,产销量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 所以,息税前利润增长率=经营杠杆系数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
保障比率
息税前利润保障比率即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支出)/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财管公式
1、息税前利润=目标利润+利息=收入-总成本+利息=收入-总成本(不含财务费用)=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2、上加法算息税前利润:支付股利+留存收益=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息税前利润3、目标利润=收入-销售成本-销售费用=收入-收入×销售成本率-销售管理费用4、销售百分比法与收入有关的资产:现金、应收账款、存货与收入有关的负债:应付账款、应付费用、应付票据销售增长率=(报告期收入-基期收入)÷基期收入增加的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销售增长率自有资金=销售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报告期收入外界筹集资金=增加的营运资金+增加固定资产-自有资金5、高低点法:b=(y高-y低)÷(x高-x低)a=y高-bx高6、资本成本=每年用资费用÷(筹资总额-筹资费用)=每年用字费用(税后)÷【筹资总额×(1-筹资费用率)】7、个别资本成本①债券的资本成本=【面值×票面利率×(1-所得税率)】÷【筹资额】×(1-筹资费用率)】注:筹资额是发行价格②普通股的资本成本=第一年股利÷【筹资额×(1-筹资费用率)】+股利递增率注:A,第一年股利,如条件给已知上年或刚派发×(1+递增率)B,如条件给预计直接代数,C,股利递增率是预计的递增率D,筹资额是当时的市场价格③优先股成本是上个公式股利递增率为0④留存收益成本是上个公式筹资费用率为08、资本定价模型普通股资本成本(投资的最低报酬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β×风险溢酬=无风险收益率+β×(市场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9、加权平均资本成本=Σ个别资本成本×资金所占比重(权数)10、边际贡献(1)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2)边际贡献总额=收入-变动成本11、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税前利润+利息12、经营杠杆概念:DOL=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计算公式:DOL=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1+固定成本÷息税前利润≥113、财务杠杆概念:DFL=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财务杠杆计算公式:DFL=基期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优先股股利÷(1-税率)】}≥114、总杠杆=经营杠杆×财务杠杆15、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每股收益=【息税前利润-利息)×(1-税率)-优先股股利】÷普通股股数决策:息税前利润>无差别点,增负债有利息税前利润<无差别点,增权益有利16、复利 F=P(F/P,i,n) P=F(P/F,i,n)年金 F=A(F/A,i,n) P=A(P/A,i,n)17、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开办费投资原始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开办费投资+流动资产投资投资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开办费投资+流动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8现金流量的内容新建项目更新改造项目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入量(1)营业收入(每年)(1)旧设备变现收入(起点)(2)补贴收入(每年)(2)增加的营业收入(每年)(3)残值收入(终结点)(3)增加的残值(4)收回流动资产(终结点)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出量(1)建设投资(建设期)(1)新设备投资(起点)(2)流动资产投资(运营期第一年末)(2)增加的经营成本(节约用负值代替)(3)付现成本(经营成本)(每年)(3)增加的各项税款(第一年末多一个旧设备变现损益抵补税)(4)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每年)19、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立方米×价格+平方米×价格)+【购置价格×(1+运费率)】+【吨×安装费×(1+安装费用率)+其他20、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化利息+预备费21、流动资产投资=该年流动资产需用数-该年流动负债需用数-终止上年流动资产投资22、经营成本=原材料、燃料动力+职工薪酬+修理费+其他=总成本(不含财务费用)-折旧-摊销23、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24、所得税=(息税前利润-利息)×所得税税率25、残值=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率26、收回流动资金=各年流动资产投资之和27、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28计算新建项目的现金净流量NCFt建设期NCFt= - 建设投资运营期NCFt(税后)=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期末回收额-流动资产投资-(息税前利润-利息)×税率息税前利润=收入-经营成本-折旧-摊销-营业税金及附加折旧=(原值-残值)÷年限摊销=无形资产或开办费投资÷摊销年限29、更新改造现金流量计算ΔNCFtΔNCF0= - (新设备投资-旧设备变现收入)ΔNCF1=Δ息税前利润×(1-税率)+Δ折旧-旧设备变现损失抵补税=Δ息税前利润×(1-税率)+Δ折旧+(账面价值-变现收入)×税率ΔNCF2-n=Δ息税前利润×(1-税率)+Δ折旧+残值Δ折旧=(Δ投资-Δ残值)÷年限=(新设备投资-旧设备变现收入)-(新设备残值-旧设备残值)÷年限=【(新设备投资-新设备残值)】÷年限-【(旧设备变现收入-旧设备残值) ÷年限】注:旧设备提折旧是(变现收入-残值)÷年限,而不是用账面价值Δ息税前利润=Δ收入-Δ经营成本-Δ折旧-Δ营业税金及附加30、静态评价指标,回收期计算(1)每一年现金净流量相等(期末有无残值均可以)回收期=原始投资÷每年现金净流量(2)每年现金流量不相等(累计现金流量)插值法算出回收期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建设期评价标准:回收期≤基准回收期,具有财务可行性不包括包括运营期÷2 计算期÷231、动态评价指标,(考虑资金时间价值)(1)净现值(NPV)——收益额现值-投资额现值评价标准:净现值≥0,具有财务可行性(2)净现值率=净现值÷投资额现值≥0(3)内部收益率(净现值=0,求收益率)①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年金现值系数=原始投资÷每一年现金净流量——插值法,求i②每一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逐次测试)评价标准:内部收益率≥资本成本,具有财务可行性。
管理会计常用公式word版本
1、成本性态模型y=a+bx2、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已销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变动销售和管理费+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税前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总额3、边际贡献有两种表现形式:(1)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cm =p—b(2)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总额—变动成本总额=(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T cm=(p—b)x4、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5、二、保本点的确定(一)单一品种的保本点计算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单价或=固定成本总额/边际贡献率(二)多品种条件下的保本点计算多品种条件下的保本分析方法在实务中应用较广泛的是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法。
(其他如分算法、历史资料法、综合保本图法等). 多品种保本点计算的基本程序如下:1.计算全部产品的销售总额。
销售总额=∑(各种产品的单价×预计销售量)2.计算各种产品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的所占比重。
销售比重=各种产品的销售总额/销售总额3.计算各种产品的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4.计算整个企业的综合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5.计算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与保本销售量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各种产品各自的销售比重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各种产品的单位销售价6、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1、安全边际量(额) = 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保本销售量(额)2、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3、保本作业率=保本销售量(额)∕正常销售量(额)安全边际、安全边际率指标属于正指标,越大越好,保本作业率是逆指标,越小越好。
息税前利润(EBIT)
息税前利润(EBIT)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中文名:息税前利润外文名: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简称:EBIT类别:金融目录1 利润率2 变动率3 计算4 关系5 保障比率利润率息税前营业利润率=(净利润+所得税+财务费用)/营业收入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销售量变动率计算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或者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或者息税前利润=净利润+所得税+利息=利润总额+利息息税前利润主要用来计算的,比如: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
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
关系根据经营杠杆系数的定义公式推导如下: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增长率/产销量增长率所以,息税前利润增长率=经营杠杆系数*产销量增长率当单价一定时,产销量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所以,息税前利润增长率=经营杠杆系数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保障比率息税前利润保障比率即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支出)/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什么是EBIT ?EBIT,是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的缩写,即公司税前及利息开支前的所有营运利润。
通常,EBIT不包括非营运支出与非营运利润。
EBIT是一个未将资本成本考虑在内传统的财务量度方法。
EBIT的同义词有营业利润(Operating Profit)和营业收益(Operating Earnings)。
变动成本法利润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的差异比较
变动成本法利润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的差异比较一、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理论比较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产品成本包括产品生产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期间费用,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认为它是固定费用,作为期间费用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
而完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凡是与产品有关的耗费都计入产品成本,包括了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性期间费用计入期间费用。
变动成本法公式: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变动性期间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期间费用)完全成本法公式: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期间费用=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性期间费用+固定性期间费用)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差异的主要区别,在于固定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期间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
变动成本法下把变动性期间费用看成产品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完全成本法下把变动性期间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
为了更深入了解两种方法的区别,我们通过一个实例进行比较。
二、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实例比较例1:产品单价30元,单位直接材料10元/件,直接人工5元/件,变动性制造费用5元/件,固定性制造费用2000元,变动性期间费用1000元,固定性期间费用4000元。
若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本月月初存货A件,产量为1000件,月末存货A件(A≥(10);)本月月初存货A件,产量为1000件,月末存货A+200件(2(A≥0);本月销售量=月初存货数量+本月存货产量-月末存货数量=A+1000-A=1000件)本月月初存货A件,产量为1000件,月末存货A+200件(2(A≥0)本月销售量=A+1000-(A+200)=800件0)(A≥0)。
分别按照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该月税前利润。
解:单位变动生产成本=10+5+5=20元/件单位销售成本=10+5+5+2000÷1000=22元/件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2000÷1000=2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保本点销量+单价×保本点销量-变动性期间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期间费用)=0保本点销量=(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期间费用+变动性÷(单价-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期间费用)=(2000+4000+1000)÷(30-20)=700件计算得保本点销量为700件,本月销量只要超过700件就可盈利,则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公式汇总
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公式汇总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公式汇总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注册会计师,需要熟练掌握财务管理中的各种公式,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下面将按类划分,为大家汇总一些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公式。
一、成本控制类1.全成本公式全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2.单位成本公式单位成本=总成本/产量3.边际成本公式边际成本=总成本变化/产量变化4.变动成本率公式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总成本二、成本分析类1.固定成本公式固定成本=总成本-变动成本2.可变成本公式可变成本=总成本-固定成本3.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公式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4.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公式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三、财务分析类1.利润率公式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2.毛利率公式毛利率=毛利润/销售收入3.流动比率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4.速动比率公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四、投资分析类1.内部收益率公式内部收益率=使净现值为0的折现率2.净现值公式净现值=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1+折现率)^n 3.投资回收期公式投资回收期=投资额/年净现金流入以上就是部分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公式的汇总,这些公式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作为注册会计师,我们需要在工作中灵活应用这些公式,帮助企业拟定有效的经营策略,提高企业竞争力。
同时,我们也要持续学习财务管理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管理会计公式
1、a(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2、b(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3、成本性态模型:y=a+bx6、利润计算基本公式: P=px—bx-a 利润=销售额—变动成本-固定成本7、贡献边际相关公式:贡献边际总额Tcm= px—bx(销售额-变动成本),单位贡献边际cm= p—b,(贡献边际=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贡献边际率cmR=cm / p(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变动成本率bR=b/ p bR+cmR=18、保本点分析保本量x。
=a/ cm= a/ (p—b)=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保本额y。
= a/ cmR= p x。
=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率=单价*销售量9、安全编辑相关公式:(安全边际量)MS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量=px-x。
10、安全边际额MS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额=px—y.安全边际率MSR= MS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 MS量(额)/px保本作业率dR=保本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 MS(额)/px MSR+ dR=1 安全边际率+保本作业率=1利润=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率P=cm*MSR10、保利点分析保利量x’=a+TP/ cm= a/ (p—b)保利额y’= px’=a+TP / cmR= a+TP /(1 –br)11、综合贡献边际率(cmR’)=∑(cmRi•Bi)Bi表示的是i种产品的销售比重12、经营杠杆系数(DOL)=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基期贡献边际/基期利润= cm•x/p预测利润额P2= P1×(1+产销量变动率×DOL)预测销售量X2=X1×(1+利润变动率/DOL)13、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单位贡献边际/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定额14、差别损益法分析步骤:(1)差别收入△R=RA—RB (2)差别成本△C=CA—CB (3)差别损益△P=PA-PB15、成本无差别点X0=(a1-a2)/(b2—b1)16、项目计算期(n)=建设期+生产经营期=s+p17、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借款利息18、净现金流量NCFt =CIt- COt简化公式:建设期NCFt =—It生产经营期NCFt=Pt+Dt+Mt+Ct+RtPt为第t年利润;Dt为第t年折旧额为;Mt 第t年摊销额;Ct为第t年在财务费用中列支的利息费用;Rt为第t年回收额。
管理会计大题公式
管理会计大题公式
管理会计涉及的公式较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理会计公式:
1. 完全成本法下的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
2. 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而升降,而利润不受影响。
3. 变动成本法下,单位变动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而升降,而固定成本保持不变,利润随业务量的增减而增减。
4. 经营杠杆系数=(收入-变动成本)/(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其中,收入用销售额替代。
5.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其中,息税前利润用
税前利润替代。
6. 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7. 安全边际率=(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
8. 作业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按作业量分摊的固定成本。
9. 剩余收益=税后经营利润-经营资产×预期回报率。
10. 经济增加值=税后经营利润-资本成本=税后经营利润-经营资产×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这些公式有助于管理会计师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
然而,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这些公式时,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税前部门利润计算公式
税前部门利润计算公式
税前部门利润计算公式是一种数学公式,用于确定一个部门或企业在扣除税收
之前的利润。
这个公式也可以用于估算特定产品或服务的利润。
下面是税前部门利润计算公式的描述:
税前部门利润 = 销售收入 - 可变成本 - 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是指部门或企业从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中获得的总收入。
这包括所有
销售额、营业额和其他与销售相关的收入。
可变成本是指与销售和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
这些成本随销售量和产量的变化
而变化。
例如,原材料成本、直接劳动成本、包装成本和运输成本都属于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与销售和生产无关的成本,这些成本不随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租金、薪资、设备折旧和管理费用都属于固定成本。
通过使用税前部门利润计算公式,部门或企业能够快速计算出其在扣除税收之
前的利润。
这有助于管理者评估和分析部门或企业的盈利能力,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以及优化成本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仅计算税前利润,不考虑税收和其他费用。
实际上,
在对利润进行进一步分析时,还需要考虑税收和其他费用,以获得准确的净利润。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计算公式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计算公式利润(裁定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变动费用变动成本是根据产品的生产量而变动的,变动成本通常包括以下四个主要类别的费用:1.原材料费用:原材料是生产产品所需的材料。
变动成本法中,原材料费用按照单位产品的使用量计算。
2.直接劳动费用:直接劳动是指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人工劳动,如生产工人的工资。
变动成本法中,直接劳动费用按照单位产品的生产时间计算。
3.直接变动制造费用:直接变动制造费用是与产品制造过程直接相关的费用,如能源消耗和机器维护费用。
这些费用按照单位产品的使用量计算。
4.变动销售费用:变动销售费用是与销售过程直接相关的费用,例如销售人员的佣金和运输费用。
这些费用按照销售量或销售额计算。
完全成本法(Absorption Costing)完全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目的是为了计算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成本。
在完全成本法中,产品的成本不仅包括变动成本,还包括固定成本。
完全成本法常用于外部财务报告和税务目的。
完全成本法的计算公式如下:利润(报表利润)=销售收入-完全成本完全成本包括以下三个主要类别的费用:1.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是与产品生产数量变动相关的费用,如上述变动成本法中所提到的原材料费用、直接劳动费用、直接变动制造费用和变动销售费用。
2.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是与产品制造过程相关的费用,但不会随产品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如租金、折旧和设备维护费用。
3.固定非制造费用:固定非制造费用是与产品制造过程不直接相关的费用,如管理人员薪资和营销费用。
完全成本法将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成本一起分配到产品中,以计算每个单位产品的完全成本。
总结: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是两种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变动成本法主要关注变动成本,并将固定成本视为期间费用,适用于内部决策制定和绩效评估。
完全成本法则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一起分配到产品中,适用于外部财务报告和税务目的。
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取决于具体的目的和需求。
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
利=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完全成本法:
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期间费用
盈亏临界点销量=固定成本/(单价-单变)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单价/(单价-单变)
=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率)
=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变动成本率=单变/单价*100%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100%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现有销量或预计销量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目标利润+固定成本)/单位产品贡献毛益税后利润=税前利润*(1-所得税)
税前利润=税后利润/(1-所得税)
计算利润通用模型:
利润=销售量*(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总额边际贡献=产品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位售价
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售价。
造价师 息税前利润的计算公式
造价师息税前利润的计算公式造价师是在工程项目中负责控制和管理成本的专业人士。
其中,计算恰当的息税前利润是造价师工作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计算息税前利润的公式以及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
息税前利润(EBIT)是指企业在扣除利息和税收之前的利润。
它是一种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企业运营活动的盈利能力。
计算息税前利润的公式如下:EBIT = 税前利润 + 利息费用其中,税前利润是指企业在扣除所有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之前的利润。
利息费用是指企业为借款支付的利息。
计算息税前利润的公式可以帮助造价师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
通过计算息税前利润,造价师可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否稳定,判断企业是否需要调整经营策略,优化成本管理,提高利润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造价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息税前利润:1. 首先,需要获取企业的财务报表,包括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记录了企业的收入和费用,资产负债表记录了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情况。
2. 接下来,需要从利润表中找到税前利润和利息费用的数据。
税前利润通常是利润表中的最后一项,利息费用可以在利润表中单独列出。
3. 然后,将税前利润和利息费用代入上述公式中进行计算,得出息税前利润的数值。
计算息税前利润不仅可以用于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还可以用于与其他企业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不同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可以了解行业内的竞争态势,找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计算息税前利润还可以用于财务分析和决策。
造价师可以通过分析息税前利润的变化趋势,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制定合理的经营目标和策略。
同时,计算息税前利润还可以帮助企业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收益率,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计算恰当的息税前利润是造价师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计算息税前利润,造价师可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优化成本管理,支持决策和发展。
所以,掌握计算息税前利润的公式和应用是造价师必备的技能之一。
变动成本法息税前利润计算公式
变动成本法息税前利润计算公式以变动成本法息税前利润计算公式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关于变动成本法和息税前利润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
变动成本法是一种用于计算企业生产或经营活动中的成本的方法。
它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或销量的变化而改变的成本,而变动成本是随着产量或销量的变化而相应变动的成本。
在变动成本法中,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企业的息税前利润(EBIT):EBIT = 总收入 - 变动成本 - 固定成本总收入是企业在某一时期内从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中获得的全部收入。
变动成本是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或销售量成正比的成本,例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销售费用等。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或销量的变化而改变的成本,例如租金、固定工资和管理费用等。
通过使用上述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企业的息税前利润。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以及在不考虑税收和利息支出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状况。
变动成本法和息税前利润的计算对企业的管理和决策非常重要。
通过分析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比例,企业可以确定其经营活动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如果变动成本较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可能受到销售量下降或成本上升的影响较大。
相反,如果固定成本较高,企业在销售量下降时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因为这些成本无法及时减少。
通过计算息税前利润,企业可以更好地评估其经营活动的效率和盈利能力。
如果息税前利润较高,说明企业的销售收入高、成本控制好,并且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
相反,如果息税前利润较低,企业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其生产和销售策略,以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变动成本法和息税前利润的计算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成本控制策略和生产规划。
通过对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分析,企业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变动成本法和息税前利润的计算对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至关重要。
通过准确计算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运用相应的公式计算息税前利润,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和效率。
《管理会计》公式
《管理会计》公式、完全成本法1、 销售收入总额px ―销售生产成本(期初存货+本期产量―期末存货)=销售毛利2、 销售毛利-全部销售与管理费用(含固定、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税前净利 m其中:期末存货二 三、两种成本计算法下净收益的变换: M 变一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的 固定性制造费用 M 全 M 全+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一期末存货的固定性- 造费用 M 变第三章成本概念及其分类 、成本基本公式 y = a + 总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 、半变动成本 b?x 变动成本 (总额) b 单位变动成本 "x 业务量1高低点法 b _孕_高低点半变动成本之差 高y -y 低 Ax咼低点产量之差 x 高- x 低计算顺序:先算 b ,再求a = y 高一 bx 高 或a = y 低一bx 低 2、回归直线法 n' xy 八 x 'y b 2 2~n 送x —(送x) n' xy x 、yJn 、x 2 -C x)2] [n ,y 2 y)2](-^ir <1)计算顺序:一般先求 b ,再求a ,有时先求r 。
第四章两种成本计算法的净收益计算公式 一、变动成本法 1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贡献毛益总额 p x - b x 二 cm x2、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税前净利 cmx - 全部 a 二 m(P69)第五章量本利分析的有关公式 一、贡献毛益 (P73) 1 贡献毛益总额 cmx二px -bx 二p -b x亠 /-U 卜—I--1 、八 .亠 px - bx cm x 2、单位贝献毛益 cm = p b 或=一 —xx二、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P74)1、cm^cmxpx —bx可导出:cmx= px cmRcm= p cmRpx pxcmR 4px 二沁 p= cmp p JcmR cmR2、cmR + bR =1 bR = 1— cmR ]可导出:bx= px bR= px(1—cmR)、保本销售量X 0与保本销售额pxo4、同保本点有关的几个指标(P79-80)cmR = 1 -bRbx pxbx px =bR bx1 -cmR b bP bR _ 1_cmRx oa = a p _b cm2、 p x oa 二 a 1 -bR cmR (P76)px3、多种产品保本销售额的计算 (P77)(1)算销售比重P i X ipxW iZ px z px(2)算综合加权贡献毛益率' W i CmR , cmR W i (3)算综合保本销售额p X o' W i cmR(4)算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P X o j 八px o W i(1)保本作业率=px 0或二兰px x(2)安全边际(量或额) MS =X _X o 或二px _ px o (3)安全边际率 MSR =匸因或=px — px0x px5、利润的计算公式 (P83、93、121)M 二 px 「(a bx)二 px_bx -a = (p _b)x -a 二 cmx_a 二 px cmR-a =x -x o cm 二 px - px o cmR6、目标(利润)销售量或额⑵ px = JcmR7、利润预测中的敏感分析a 亠m x =p -b(4) a = px - bx - m税后利润二税前利润 1-税率)税后利润(5)税刖利润1 _税率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实物单位)(1)bx a m x (4)销售利润率 S ER 二 px-bx-a cmx-a MSR cmRpx pxpx(1)p -b =a mcm(3)固定成本.税后的目标利润L 1…税率 _______单位产品的贡献毛益第六章预测分析有关公式 一、销售预测(P106) 1、算术平均法 (P106)2、 趋势移动平均法px 二移动平均值•时间滞后期 趋势平均值3、 指数平滑法F t = :• A 」亠[1 - F t J预测期销售量=平滑系数 上期实际销售量・1-平滑系数 上期预测销售量4、直线回归法y 二 a bx2' 人心' y 一、 x ' xy i n 送x 22_(送 x )ii-r x)22i i二、成本预测 (P111) 1、目标成本预测目标成本=预计的产品销售收入-应交税金-目标利润 2、产品成本水平发展趋势的预测 (1) 高低点法b =最高产量的成本-最低产量的成本-最高产量-最低产量a 二最高点成本总额-b 最高点产量二最低点成本总额-b 最低点产量(2) 回归直线法n' xy -為 x 二 y22~计划期销售预测数各期销售量总和期数' y i -b^ xnn' x -(' x)3、因素变动预测法4(1)直接材料消耗数量变动X 料 _ I x 2 -X iP i 1材料消耗数量 『仰划期单基期单位、基期"变动对单位成=刀位产品材一产品材料 x 材料本的影响 芒消耗量消耗额'单价(2)直接材料单位价格变动p 料 _ 7 I P 2 _ Pi -X 2 1工资和劳动生产率变 『 i+平均工资增长%某期单位成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i —i+x 本工资费用% 丿(4)产量变动aX产量变动对单位成本中 『1固定费用的影响 =1 —1+产量增长率(5)总之,各因素变动对产品单位成本影响.-■:yX三、利润预测(P121结合第五章) 1、根据销售利润率测算预计计划期产品销售利润额=预计计划期产品销售收入x 销售收入利润率2、 根据销售成本利润率测算预测计划期产品销售利润额=预计计划期产品销售成本X 销售成本利润率 3、 根据产值利润率测算预测计划期产品销售利润额=预计计划期产品总产值x 产值利润率 四、筹资预测(销售百分比法)材料价格 变动对单位=刀 成本的影响(3)工资水平和劳动率变动『仆划期某基期某冷材料单位-材料单价 格位价格计划期单位「x 产品耗用材料数量基年单位成本x 中的固定费用解题:<「1、即随着销售量变动而变动的项目用百分比形式表示,否则用xx或(不适用)表示;2、送左%—送右%=需增筹资的%;3、预测筹资基数;最后,在“筹资基数”之上,减去应减的(企业内部形成的资金来源),加上应加的(零星资金需要量)。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净利转化模型的数学推导
与以上公式比 ,转化模型 (式 3) 更为简洁 ,更容 易理解和掌握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和期末存货中
的固定制造费用的区别和计算方法 。
参考文献 : [1 ] 王兴国 ,王苹香 ,徐建平. 管理会计学[M] .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6. [2 ] 王琳. 管理会计[M] .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3 ] 伍中信. 成本管理会计学[M] .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1
的构成
本期销货成本 = 期初存货成本 + 本期发生的生
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 ,只将变动生 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 ,而把全部的固定制 造费用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 ,并按贡献式损益 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方式 ;完全成本法 是将成本按经济用途进行分类 ,将全部生产成本作为 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 ,只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 本 ,并按传统式损益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 式 。二者的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变动 成本法将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完全成本
由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构成可知 :本会计期间
期初存货成本为 ( xa′x1 + bx1) ,本期生产成本为 (a +
bx)
,期末存货成本为 (
a x
x2
+ bx2)
,完全成本法下税前
净利可表示为 :
V1 = P -
[ ( xa′x1 + bx1)
+ (a + bx)
-
]
-K
(式 1)
此设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 b ,固定制造费用总额为 a , 两种成本法下销售收入和销售费用与管理费均相同 , 分别用 P 和 K表示 。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净利用 V1 表 示 ,变动成本法下税前净利用 V2 表示 。 本会计期间期初存货量为 x1 ,本期产量为 x ,期 末存货量为 x2 ,上一会计期间产量为 x′,则 x1 为该期 间的期末存货量 。
利润表息税前利润的计算公式
利润表息税前利润的计算公式利润表息税前利润是指企业在扣除所得税和利息费用之前所获得的利润。
在财务报告中,利润表是企业对其经营活动的盈利情况进行总结和展示的重要财务报表之一。
而利润表息税前利润是计算企业实际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
利润表息税前利润的计算公式为:息税前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我们来逐一解析利润表息税前利润的各个组成部分。
1. 营业收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方式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2. 营业成本: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发生的与生产相关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3. 营业税金及附加:指企业在营业过程中需要缴纳的各项税金,如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4. 销售费用:指企业为推广销售产品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广告费、销售人员的工资及提成等。
5. 管理费用:指企业为正常运营管理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员工薪酬、办公费用等。
6. 财务费用:指企业为筹集资金或管理资金所发生的费用,如利息支出、汇兑损益等。
通过将以上各项费用从营业收入中扣除,即可得到利润表息税前利润。
这个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盈利能力,帮助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利润表息税前利润的计算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盈利能力及经营状况。
通过对利润表息税前利润的分析,企业可以发现自身的盈利能力是否稳定,是否能够为股东提供稳定的回报。
利润表息税前利润也是投资者评估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投资者会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特别是利润表息税前利润,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从而决定是否投资于该企业。
利润表息税前利润还可以用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
企业可以通过分析息税前利润的变动情况,找出造成利润波动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
需要注意的是,利润表息税前利润只是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方面,它并不能完全代表企业的实际盈利水平。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计算税前利润相关例题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计算税前利润相关例题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计算税前利润引言在企业经营中,了解利润的计算方法对于决策和评估企业经营状况非常重要。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是两种常用的计算税前利润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这两种方法,并根据相关例题进行详细解析。
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是以变动成本为基础,计算税前利润的方法。
它主要考虑了与销售数量相关的成本项目,并将其他固定成本视为间接费用。
以下是使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税前利润的步骤:1.计算销售收入:将销售数量乘以单位销售价格,得到销售收入。
2.计算变动成本:将销售数量乘以单位变动成本,得到变动成本。
3.计算贡献余额:将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得到贡献余额。
贡献余额可以用于支付其他固定成本和利润,如果贡献余额能够覆盖其他固定成本和利润,那么企业就会实现盈利。
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是以全部成本为基础,计算税前利润的方法。
它考虑了所有直接和间接成本项目,并将这些成本分配到每个单位产品上。
以下是使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税前利润的步骤:1.计算销售收入:将销售数量乘以单位销售价格,得到销售收入。
2.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将销售数量乘以单位直接材料成本,得到直接材料成本。
3.计算直接人工成本:将销售数量乘以单位直接人工成本,得到直接人工成本。
4.计算制造费用:将销售数量乘以单位制造费用,得到制造费用。
5.计算全部成本: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相加,得到全部成本。
6.计算税前利润:将销售收入减去全部成本,得到税前利润。
如果税前利润大于零,那么企业就会实现盈利。
例题分析题目:某企业在某个会计期间内销售500个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为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3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20元,单位制造费用为10元。
根据以上数据,使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分别计算税前利润。
解答:使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税前利润: 1. 计算销售收入:销售数量× 单位销售价格= 500 × 100 = 50000元 2. 计算变动成本:销售数量× 单位变动成本= 500 × 60 = 30000元 3. 计算贡献余额:销售收入 - 变动成本 = 50000 - 30000 = 20000元使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税前利润: 1. 计算销售收入:销售数量× 单位销售价格= 500 × 100 = 50000元 2. 计算直接材料成本:销售数量× 单位直接材料成本= 500 × 30 = 15000元 3. 计算直接人工成本:销售数量× 单位直接人工成本= 500 × 20 = 10000元 4. 计算制造费用:销售数量× 单位制造费用= 500 × 10 = 5000元 5. 计算全部成本: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 = 15000+ 10000 + 5000 = 30000元 6. 计算税前利润:销售收入 - 全部成本= 50000 - 30000 = 20000元根据计算结果,使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税前利润均为200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动成本法下息税前利润计算公式
1、变动成本法税前利润计算公式:
变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非生产成本
所谓变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
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被视为期间成本而从相应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
2、变动成本法的特点
(1)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计算产品成本。
变动成本法将产品的制造成本按成本性态划分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认为只有变动性制造费用才构成产品成本,而固定性制造费用应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2)强调不同的制造成本在补偿方式上存在着差异性。
变动成本法认为产品的成本应该在其销售的收入中获得补偿,而固定性制造费用由于只与企业的经营有关,与经营的“状况”无关,所以应该在其发生的同期收入中获得补偿,与特定产品的销售行为无关。
(3)强调销售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献。
由于变动成本法将固定性制造费用列作期间成本,所以在一定产量条件下,损益对销量的变化更为敏感,这在客观上有刺激销售的作用。
产品销售收入与变动成本的差量为贡献毛益,而以贡献毛益减去期间成本就是利润。
不难看出,变动成本法强调的是变动成本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变动成本法,是指企业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仅将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直接由当期收益予以补偿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