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教案
高三数学数列教案5篇
高三数学数列教案5篇高三数学数列教案1等差数列(一)教学目标:明确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解决知道an,a1,d,n中的三个,求另外一个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 1.等差数列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把握和应用. 教学过程:Ⅰ.复习回顾上两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数列的定义及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这两个公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列的特点,下面我们看这样一些例子Ⅱ.讲授新课 10,8,6,4,2,; 21,21,22,22,23,23,24,24,25 2,2,2,2,2,首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数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是否可以写出这些数列的通项公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寻求各数列通项公式,并找出其共同特点)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也就是说,这些数列均具有相邻两项之差“相等”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数列,我们把它叫做等差数列.1.定义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定义是由一数列相邻两项之间关系而得.若一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据其定义可得: (n-1)个等式若将这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则可得:an-a1=(n-1)d 即:an=a1+(n-1)d 当n=1时,等式两边均为a1,即上述等式均成立,则对于一切n∈N-时上述公式都成立,所以它可作为数列{an}的通项公式. 看来,若已知一数列为等差数列,则只要知其首项a1和公差d,便可求得其通项. 由通项公式可类推得:am=a1+(m-1)d,即:a1=am-(m-1)d,则: an=a1+(n-1)d=am-(m-1)d+(n-1)d=am+(n-m)d. 如:a5=a4+d=a3+2d=a2+3d=a1+4d请同学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A,使a、A、b 成等差数列,那么A应满足什么条件? 由等差数列定义及a、A、b成等差数列可得:A-a=b-A,即:a=. 反之,若A=,则2A=a+b,A-a=b-A,即a、A、b成等差数列. 总之,A= a,A,b成等差数列. 如果a、A、b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做a与b 的等差中项. 例题讲解 [例1]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5=25,求a25.思路一:根据等差数列的已知两项,可求出a1和d,然后可得出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便可求出a25.思路二:若注意到已知项为a5与a15,所求项为a25,则可直接利用关系式an=am+(n-m)d.这样可简化运算. 思路三:若注意到在等差数列{an}中,a5,a15,a25也成等差数列,则利用等差中项关系式,便可直接求出a25的值.[例2](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分析:由给出的三项先找到首项a1,求出公差d,写出通项公式,然后求出所要项答案:这个数列的第20项为-49.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分析:要想判断-401是否为这数列的一项,关键要求出通项公式,看是否存在正整数n,可使得an=-401. ∴-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Ⅲ.课堂练习1.(1)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项与第10项.(2)求等差数列10,8,6,的第20项. (3)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2.在等差数列{an}中,(1)已知a4=10,a7=19,求a1与d;(2)已知a3=9,a9=3,求a12.Ⅳ.课时小结通过本节学习,首先要理解与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数学表达式:an-an-1=d(n≥2).其次,要会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n≥1),并掌握其基本应用.最后,还要注意一重要关系式:an=am+(n-m)d的理解与应用以及等差中项。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程目标:
1. 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3. 能够应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1. 引导学生回顾初一学过的数列知识,思考数列的特点。
2. 引出本课主题——等差数列。
3. 通过图示,让学生感知等差数列的特点。
第二步:探究
1. 让学生自己找规律,确定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第三步:总结
第四步:练习
1. 在白板上提供一些等差数列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
第五步:归纳
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填写知识点总结表格。
2. 引导学生思考等差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六步:拓展
3. 提供一些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混合的题目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
通项公式
前n项和公式
实际应用
练习题:
1. 求下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1)2,4,6,8,…;(2)5,1,-3,-7,…。
3. 甲、乙两人在一起锻炼身体,甲从1kg开始,每天增加1kg,乙从3kg开始,每天增加0.5kg。
问第几天两人的重量相等?该天各重多少?
4. 一条铁路上两站的距离为150公里,汽车由前一站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上行,1.5小时后发现比原定时间晚45分钟到达后一站;若改以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上行,则比原定时间早36分钟到达后一站。
求原定的车速是多少?。
《等差数列》教案
《等差数列》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的课程——等差数列。
本课程的教材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引入、等差数列的概念及一些常用公式、等差数列的性质和等差数列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和图示,让学生对等差数列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然后通过公式和性质的推倒,使学生真正理解等差数列的本质和规律,最后让学生通过同类型的应用题目来锻炼等差数列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公式和应用。
(2)掌握判断数列是否等差、求等差数列的公式、求等差数列中某一项的值等基本技能。
2、能力目标:(1)能够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分析能力。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1)能够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2)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3)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等差数列的好处,认识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深入理解数列的概念和性质。
(2)对数列进行进一步推理并灵活使用公式和性质。
(3)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灵活运用PBL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会问题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
3、注重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地运用学过的知识。
4、采用互动式授课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的环节,掌握知识并掌握解题技巧。
五、教学流程1、引入(1)通过三张幻灯片引入本课。
第一张幻灯片标题为《数列》,让学生去思考什么是数列。
第二张幻灯片标题为《等差数列》通过一句话引发学生对等差数列的思考。
第三张幻灯片标题为《数学的跨越》,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2)通过一张PBL策略幻灯片,让学生提出所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
2、知识讲授(3)针对基本问题进行讲解。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等差数列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等差数列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掌握并会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应用公式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渗透函数、方程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的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1)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回忆上一节课学习数列的定义,请举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表示数列有哪几种方法——列举法、通项公式、递推公式。
我们这节课接着学习一类特殊的数列——等差数列。
2.由生活中具体的数列实例引入(1).国际奥运会早期,撑杆跳高的记录近似的由下表给出:你能看出这4次撑杆条跳世界记录组成的数列,它的各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2)某剧场前10排的座位数分别是:48、46、44、42、40、38、36、34、32、30引导学生观察:数列①、②有何规律?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字相邻两个数字的差总是一个常数,数列①先左到右相差0.2,数列②从左到右相差-2。
二.新课探究,推导公式1.等差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
强调以下几点:① “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②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③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强调“同一个常数” );所以上面的2、3都是等差数列,他们的公差分别为0.20,-2。
等差数列数学教案精选案例大全
等差数列数学教案精选案例大全等差数列是指从其次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常用A、P表示。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数学优质课程《等差数列》教案,盼望能关心到大家!数学《等差数列》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问与技能(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会应用定义推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2)账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3)会应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解决简洁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定义的理解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应用过程中,培育同学的观看、分析、归纳力量和严密的规律思维的力量,体验从特别到一般,一般到特别的认知规律,提高熟识猜想和归纳的力量,渗透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老师指导下同学的自主学习、相互沟通和探究活动,培育同学主动探究、用于发觉的求知精神,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让同学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同学养成细心观看、仔细分析、擅长总结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①等差数列的概念;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难点】①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学情分析】我所教学的同学是我校高一(7)班的同学(平行班同学),经过一年的高中数学学习,大部分同学学问阅历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进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力量和演绎推理力量,但也有一部分同学的基础较弱,学习数学的爱好还不是很浓,所以我在授课时注意从详细的生活实例动身,注意引导、启发、讨论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同学的心理进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力量的进一步进展.【设计思路】1.教法①启发引导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同学对学问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同学的主动性和乐观性,发挥其制造性.①分组争论法:有利于同学进行沟通,准时发觉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同学的乐观性.①讲练结合法:可以准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2.学法引导同学首先从三个现实问题(数数问题、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概念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对各种力量的同学引导熟悉多元的推导思维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从0开头,将5的倍数按从小到大的挨次排列,得到的数列是什么?2.水库管理人员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用定期放水清库的方法清理水库中的杂鱼.假如一个水库的水位为18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2.5m,最低降至5m.那么从开头放水算起,到可以进行清理工作的那天,水库每天的水位(单位:m)组成一个什么数列?3.我国现行储蓄制度规定银行支付存款利息的方式为单利,即不把利息加入本息计算下一期的利息.根据单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按活期存入10 000元钱,年利率是0.72%,那么根据单利,5年内各年末的本利和(单位:元)组成一个什么数列?老师:以上三个问题中的数蕴涵着三列数.同学:1:0,5,10,15,20,25,….2:18,15.5,13,10.5,8,5.5.3: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设置意图:从实例引入,实质是给出了等差数列的现实背景,目的是让同学感受到等差数列是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由特别到一般,激发同学学习探究学问的自主性,培育同学的归纳力量.二:观看归纳,形成定义①0,5,10,15,20,25,….①18,15.5,13,10.5,8,5.5.①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思索1上述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思索2依据上数列的共同特点,你能给出等差数列的一般定义吗?思索3你能将上述的文字语言转换成数学符号语言吗?老师:引导同学思索这三列数具有的共同特征,然后让同学抓住数列的特征,归纳得出等差数列概念.同学:分组争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前数和后数的差符合肯定规律;这些数都是根据肯定挨次排列的…只要合理老师就要赐予确定.老师引导归纳出:等差数列的定义;另外,老师引导同学从数学符号角度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设计意图:通过对肯定数量感性材料的观看、分析,提炼出感性材料的本质属性;使同学体会到等差数列的规律和共同特点;一开头抓住:“从其次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为同一常数”,落实对等差数列概念的精确表达.)三:举一反三,巩固定义1.判定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指出公差d.(1)1,1,1,1,1;(2)1,0,1,0,1;(3)2,1,0,-1,-2;(4)4,7,10,13,16.老师出示题目,同学思索回答.老师订正并强调求公差应留意的问题.留意:公差d是每一项(第2项起)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防止把被减数与减数弄颠倒,而且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为0 .(设计意图:强化同学对等差数列“等差”特征的理解和应用).2思索4:设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3n+1,该数列是等差数列吗?为什么?(设计意图:强化等差数列的证明定义法)四:利用定义,导出通项1.已知等差数列:8,5,2,…,求第200项?2.已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如何求出它的任意项an呢?老师出示问题,放手让同学探究,然后选择列式具有代表性的上去板演或投影展现.依据同学在课堂上的详细状况进行详细评价、引导,总结推导方法,体会归纳思想以及累加求通项的方法;让同学初步尝试处理数列问题的常用方法.(设计意图:引导同学观看、归纳、猜想,培育同学合理的推理力量.同学在分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可能会找到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老师要逐一点评,并准时确定、赞扬同学擅长动脑、勇于创新的品质,激发同学的制造意识.鼓舞同学自主解答,培育同学运算力量)五:应用通项,解决问题1推断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假如是,是第几项?2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31,求a1,d和an.3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项和第10项老师:给出问题,让同学自己操练,老师巡察同学答题状况.同学:老师叫同学代表总结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老师补充: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就可以求出其通项公式(设计意图:主要是熟识公式,使同学从中体会公式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初步熟悉“基本量法”求解等差数列问题.)六:反馈练习:教材13页练习1七:归纳总结:1.一个定义: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定义表达式2.一个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二个应用:定义和通项公式的应用老师:让同学思索整理,找几个代表发言,最终老师给出补充(设计意图:引导同学去联想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同学能在新的高度上去重新熟悉和把握基本概念,并敏捷运用基本概念.)【设计反思】本设计从生活中的数列模型导入,有助于发挥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同学学习数列的爱好.在探究的过程中,同学通过分析、观看,归纳出等差数列定义,然后由定义导出通项公式,强化了由详细到抽象,由特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有助于提高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本节课教学采纳启发方法,以老师提出问题、同学探讨解决问题为途径,以相互补充绽开教学,总结科学合理的学问体系,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等差数列》教案二[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目标:把握等差数列的概念;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等差数列的函数特征;能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相应的一些问题。
高三数学必修五教案《等差数列》优秀4篇
等差数列是常见数列的一种,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你对等差数列了解多少呢?这次白话文为您整理了高三数学必修五教案《等差数列》优秀4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数学等差数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2、体会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3、会简单运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体会倒序相加求和的思想方法;2、通过公式的'运用体会方程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模型,将教材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并通过对等差数列求和历史的了解,渗透数学史和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倒序相加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解决策略】本课在设计上采用了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策略。
利用数形结合、类比归纳的思想,层层深入,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整理出推导公式的思路,同时,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师生互动、讲练结合,从而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软件,电脑【教学过程】一、明确数列前n项和的定义,确定本节课中心任务: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那么什么叫数列的前n项和呢,对于数列{an}:a1,a2,a3,…,an,…我们称a1+a2+a3+…+a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用sn表示,记sn=a1+a2+a3+…+an,如S1 =a1, S7 =a1+a2+a3+……+a7,下面我们来共同探究如何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二、问题牵引,探究发现问题1:(播放媒体资料情景引入)印度泰姬陵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传说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见图),奢靡之程度,可见一斑。
你知道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少圆宝石吗?即: S100=1+2+3+······+100=?著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就会算,闻名于世;那么小高斯是如何快速地得出答案的呢?请同学们思考高斯方法的特点,适合类型和方法本质。
数学等差数列教案优秀8篇
数学等差数列教案优秀8篇一、预习问题:1、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通常用字母表示。
2、等差中项:若三个数组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做与的即或。
3、等差数列的单调性:等差数列的公差时,数列为递增数列;时,数列为递减数列;时,数列为常数列;等差数列不可能是。
4、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5、判断正误:①1,2,3,4,5是等差数列;()②1,1,2,3,4,5是等差数列;()③数列6,4,2,0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④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⑤数列是等差数列;()⑥若,则成等差数列;()⑦若,则数列成等差数列;()⑧等差数列是相邻两项中后项与前项之差等于非零常数的数列;()⑨等差数列的公差是该数列中任何相邻两项的差。
()6、思考:如何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二、实战操作:例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是不是等差数列中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3)已知数列的公差则例2、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其中为常数,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例3、已知5个数成等差数列,它们的和为5,平方和为求这5个数。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方面,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
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
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联想”、“类比”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一、片头(30秒以内)前面学习了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特殊的数列-等差数列。
本节微课重点讲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并且能初步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
30秒以内二、正文讲解(8分钟左右)第一部分内容:由三个问题,通过判断分析总结出等差数列的定义 60 秒第二部分内容:给出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数学表达式50 秒第三部分内容:哪些数列是等差数列?并且求出首项与公差。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及教案
教案:等差数列教学设计及教案第一章:等差数列的概念1.1 引入通过实际例子(如计算连续自然数的和)引入等差数列的概念。
1.2 等差数列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即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一个常数。
解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1.3 等差数列的性质探讨等差数列的性质,如相邻两项的差是常数,首项和末项的关系等。
第二章:等差数列的求和2.1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引导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概念,即前n项的和。
解释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 n/2 (a1 + an),其中Sn表示前n项的和。
2.2 等差数列的求和应用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前n项和公式计算等差数列的和。
探讨等差数列求和的其他方法,如分组求和、错位相减等。
第三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解释如何推导出该公式。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和数学归纳法推导出通项公式。
3.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运用通项公式计算等差数列的特定项的值。
探讨等差数列的特定项的性质,如第n项的值与首项和公差的关系。
第四章:等差数列的性质和求和4.1 等差数列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性质,如相邻两项的差是常数,首项和末项的关系等。
利用性质解决问题,如找出等差数列中的特定项的值。
4.2 等差数列的求和引导学生运用前n项和公式计算等差数列的和。
探讨等差数列求和的其他方法,如分组求和、错位相减等。
第五章:等差数列的综合应用5.1 等差数列的应用问题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工资、统计数据等。
5.2 等差数列的综合练习提供一些综合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问题。
分析和解答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等差数列的知识。
第六章:等差数列的图像和性质6.1 等差数列的图像引导学生绘制等差数列的图像,展示等差数列的单调性。
中职教育数学《等差数列》教案
观看
课件
思考
三、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开始,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一般用字母d表示.
由定义知,若数列 为等差数列, 为公差,则 ,即
思考
理解
记忆
四、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1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12,公差为−5,试写出这个数列的第2项到第5项.
思考
归纳
理解
记忆
三、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2求等差数列 ...的第50项.
解由于 所以通项公式为
即
故
例3在等差数列 中, 公差 求首项
解由于公差 故设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由于 ,故 ,
解得
【小提示】
本题目初看是知道2个条件,实际上是3个条件: , .
观察
思考
主动
求解
观察
思考
求解
领会
思考
求解
四、运用知识强化练习练习6.2.2
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
回忆
反思
七、继续探索活动探究
(1)书面作业:教材习题6.2的1、2、3、4题
(2)思考例4的解题方法,完成练习6.2.2的第4题
动手
求解
1.求等差数列 ,1, ,…的通项公式与第15项.
2.在等差数列 中, , ,求 与公差 .
3.在等差数列 中, , ,判断-48是否为数列中的项,如果是,请指出是第几项.
思考
了解
动手
求解
五、理论升华整体建构
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结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理解
强化
数学等差数列教案
数学等差数列教案数学等差数列教案「篇一」一、等差数列1、定义注:“从第二项起”及“同一常数”用红色粉笔标注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一)例题与练习通过练习2和3 引出两个具体的等差数列,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后面的概念学习建立基础,为学习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由学生观察两个数列特点,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对问题的总结又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
(二)新课探究1、由引入自然的给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
强调:① “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 f②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③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强调“同一个常数”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由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归纳出数学表达式:an+1—an=d (n≥1) ;h4z+0"6vG同时为了配合概念的理解,我找了5组数列,由学生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找出公差。
1、 9 ,8,7,6,5,4,√ d=—12、2、2、2、2、2、2、2、2、2、74√ d=0。
013、3、3、3、3、3、3、√ d=04、4、4、4、4、4、4、×5、5、5、5、5、5、×其中第一个数列公差<0,>0,第三个数列公差=0由此强调: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2、第二个重点部分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在归纳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我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给出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d,由学生研究分组讨论a4 的通项公式。
通过总结a4的通项公式由学生猜想a40的通项公式,进而归纳an的通项公式。
整个过程由学生完成,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又化解了教学难点。
若一等差数列{an }的首项是a1,公差是d。
则据其定义可得:a2 — a1 =d 即: a2 =a1 +da3 – a2 =d 即: a3 =a2 +d = a1 +2da4 – a3 =d 即: a4 =a3 +d = a1 +3d猜想: a40 = a1 +39d进而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此时指出:这种求通项公式的办法叫不完全归纳法,这种导出公式的方法不够严密,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在这里向学生介绍另外一种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办法——————迭加法:a2 – a1 =da3 – a2 =da4 – a3 =dan+1 – an=d将这(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 an– a1= (n—1) d 即 an= a1+(n—1) d (1)当n=1时,(1)也成立。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2.2《等差数列》 教案5篇
2.2 .1等差数列的概念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概念(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对比,建立等差数列模型,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情景1:把班上学生学号从小到大排成一列:如:1,2,3,4,…,63,64.问题1:请学生归纳出上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521(,+∈≤≤=N n n n a n 。
问题2:把上面的数列各项依次记为64321,,,,a a a a ,学生填空:()()()1,,1,163642312+=+=+=a a a a a a问题3:上面的数列有什么特点,你能用数学语言(符号)描述这些特点吗?(教师引导,学生完成)11+=-n n a a (2≥n ),或者写成 11=--n n a a (2≥n ).注:强调2≥n ,原因在于1-n 有意义。
问题4:提问学生,能用普通语言概括上面的规律吗?数列后一项等于前一项加“1”,或者 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1”. 上面的数列已找出这一特殊规律,下面再观察一些数列并也找出它们的规律。
情景2:看幻灯片上的实例(1)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共设置7个级别,其中较轻的4个级别体重组成数列(单位:kg ): 48,53,58,63.(2)水库的管理员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定期放水清库的办法清理水库中的杂鱼。
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18m ,自然放水每天水位下降2.5m ,最低降至5m 。
那么从开始放水算起,到可以进行清理工作的那天,水库每天的水位组成数列(单位:m ):18,15.5,13,10.5,8,5.5.(3)我国现行储蓄制度规定银行支付存款利息的方式为单利,即不把利息加入本金计算下一期的利息。
按照单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
如,按活期存入10000元钱,年利率是0.72%,那么按照单利,5年内各年末的本利和组成的数列是:10072, 10144, 10216, 10288, 10360.(4)全国统一鞋号中,成年女鞋的尺码最小的是21码,相邻两个鞋号间隔0.5码,最大的是25码,组成的数列:21,21.5 ,22 ,22.5 ,23 ,23.5 ,24 ,24.5 ,25.问题5:请学生写出上面的数列,观察这些数列的特点,并用数学语言(符号)描述这些特点:(1)51=--n n a a ,2≥n ,+∈N n ;(2)5.21-=--n n a a ,2≥n ,+∈N n(3)721=--n n a a ,2≥n ,+∈N n ;(4)5.01=--n n a a ,2≥n ,+∈N n 问题6:观察并归纳上面这些数列的共同特征,用数学语言(符号)描述这些特点:1n n a a d --=(d 是常数),(2≥n ,+∈N n )满足这种特征的数列很多,我们有必要为这样的数列取一个名字?)--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及教案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及教案第一章:等差数列的概念1.1 等差数列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数列的概念,理解数列的顺序性和连续性。
引入等差数列的定义,解释公差的概念。
1.2 等差数列的性质探讨等差数列的性质,如相邻两项的差为常数,首项和末项的关系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归纳总结等差数列的性质。
第二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回顾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概念,理解通项公式与数列的关系。
通过示例和引导学生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探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求指定项的值等。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题目的方式,加深对通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第三章: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3.1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数列的前n项和的概念,理解前n项和的含义。
引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定义,解释首项和末项的关系。
3.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探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公式。
通过示例和练习题目,引导学生应用前n项和公式解决问题。
第四章:等差数列的求和性质4.1 等差数列的求和性质引导学生回顾数列的求和性质,如等差数列的求和与项数的关系等。
引入等差数列的求和性质,如等差数列的求和与首项和末项的关系。
4.2 等差数列的求和性质的应用探讨等差数列的求和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求特定项的和等。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题目的方式,加深对求和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第五章:等差数列的综合应用5.1 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引入等差数列的综合应用,如人口增长模型、投资收益等。
引导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2 等差数列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探讨等差数列在数学竞赛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等差数列在竞赛中的应用。
提供一些数学竞赛题目,引导学生挑战自我,提高解题能力。
第六章:等差数列的图像与性质6.1 等差数列的图像引导学生回顾数列图像的基本知识,如数列的点表示等。
《等差数列》教案
(等差数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复述等差数列的概念,能够学会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蕴含的数学思想。
(过程与方法)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提高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具备主动探究、勇于发觉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特长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难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PPT展示几道题目:1.我们经常这样数数,从0开始,每隔5一个数,可以得到数列:0,5,15,20,252.小明目前会100个单词,他她打算从今天起不再背单词了,结果不知不觉地每天忘掉2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减为:100,98,96,94,92。
3.2022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奥运会上,女子举重正式列为比赛工程,该工程共设置了7个级别,其中交情的4个级别体重组成数列(单位:kg):48,53,58,63。
教师提问学生这几组数有什么特点学生答复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一个常数,教师引出等差数列。
环节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等差数列的概念学生阅读教材,同桌商量,类比等比数列总结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
问题1:等差数列的概念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呢强调:“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公差d肯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强调“同一个常数〞);数学表达式:问题2:推断是否为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找出公差。
(1)9,8,7,6,5,4,……;(2)0.70,0.71,0.72,0.73,0.74……;(3)0,0,0,0,0,0,……;引导学生发觉第—个数列公差小于0,第二个数列公差大于0,第三个数列公差等于0。
等差数列教案(多篇)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数列的概念,进而引出等差数列的定义。
2. 讲解:等差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3. 举例:给出几个等差数列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它们的公差。
4. 练习:让学生练习判断一些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并找出它们的首项和公差。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等差数列的任意一项。
2. 讲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 = a_1 + (n-1)d$,其中$a_1$ 是首项,$d$ 是公差,$n$ 是项数。
3. 推导:引导学生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推导出前$n$ 项和的公式。
4. 练习:让学生运用通项公式计算等差数列的任意一项,以及求前$n$ 项和。
三、等差数列的性质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等差数列有哪些性质。
2. 讲解:等差数列的性质有:①首项和末项的平均值等于中项;②相邻两项的差等于公差;③前$n$ 项和的公式为$S_n = \frac{n(a_1 + a_n)}{2}$。
3. 举例:给出一些等差数列,让学生观察并运用性质进行判断。
4. 练习:让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解决问题,如求等差数列的中项、判断两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等。
四、等差数列的应用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讲解: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①计算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②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③解决与等差数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工资增长、人口增长等。
3. 举例: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进行解决。
4. 练习:让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工资总额、预测人口增长等。
五、等差数列的综合练习1. 给出一些关于等差数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解答疑惑。
3.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和应用。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初步培养先生观察、归纳、推理论证的逻辑思想能力;培养先生数学应意图识和言语表达能力;浸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先生逻辑思想的严谨性,进步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
由实践例子引发先生探求数学知识的愿望,师生共同探求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促进先生自主探求合作交流,使技能得以进步,充分发挥先生的主观能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激发先生学习数学的兴味,让先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先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让先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先生实践用用的能力。
重点: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和运用:
难点:①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
②“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
五、板书设计:表现重点,难点,及知识结构。
设计如下:
3.2等差数列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 练习:……………
二、等差数列的本质……………… ……………
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成绩:……………例1
例2。
《等差数列》教案
等差数列(一)教材:高中数学必修5 1.2等差数列任教老师:肖美燕学习目标:1.明确等差数列的定义,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会解决知道n d a a n ,,,1中的三个,求另外一个的问题;3.通过与一次函数的图像类比,探索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图像特征与一次函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的性质教学方法:探究、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内容分析:本节是等差数列这一部分,在讲等差数列的概念时,突出了它与一次函数的联系,这样就便于利用所学过的一次函数的知识来认识等差数列的性质:从图象上看,为什么表示等差数列的各点都均匀地分布在一条直线上,为什么两项可以决定一个等差数列(从几何上看两点可以决定一条直线)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的定义及给出数列和表示的数列的几种方法——列举法、通项公式法、递推公式法、图象法和前n 项和公式……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数列的特点。
现在我们先看下面这些问题:1.回忆数列的概念,数列有哪几种表示方法?2.(1)小明觉得自己英语成绩很差,目前他的单词量只有 yes 、no 、you 、me 、he 5个,他决定从今天起每天背记10个单词,那么从今天开始,他的单词量逐日增加,依次为:5,15,25,35,…问:多少天后他的单词量达到3000?(2)小芳觉得自己英语成绩很棒,她目前的单词量多达3000她打算从今天起不再背单词了,结果不知不觉地每天忘掉5个单词,那么从今天开始,她的单词量逐日递减,依次为:3000,2995,2990,2985,…问:多少天后她那3000个单词全部忘光?从上面两例中,我们分别得到两个数列:① 5,15,25,35,…② 3000,2995,2990,2985,…观察以上两个数列,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3.根据以上两个数列,每人能举出2个与其特征相同的数列吗?4.什么是等差数列?这样理解等差数列?其中的关键字词是什么?5.以上两个数列存在通项公式吗?如果存在,分别是什么?6.怎样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学生讨论、分析以上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相邻两项间的关系,得到:对于数列①,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_ 10_ ;对于数列②,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 -5 ;·共同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差);(PS.每相邻两项的差相等——应指明作差的顺序是后项减前项),我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列一个名字——等差数列二、讲解新课:1.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 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 ”表示)注意:⑴.名称:等差数列,首项 )(1a , 公差 )(d ,若0=d 则该数列为常数列⑵.公差d 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来求;(3).对于数列{n a },若n a -1-n a =d (与n 无关的数或字母),n ≥2,n ∈N +,则此数列是等差数列,d 为公差那么对于以上两组等差数列,它们的首相分别是5和3000,公差分别是10和-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差数列》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人教版A)第二章《数列》的第二节内容,即《等差数列》第一课时。
研究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借助生活中丰富的典型实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归纳等活动过程,从中了解和体验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
2.教学地位:
本节是第二章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为以后学习等差数列求和、等比数列奠定基础,等差数列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对后续内容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方法上都有积极的意义。
3.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
(2)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难点: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概括通项公式推导过程中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等差数列之前,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和概况能力。
且对数列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接触和认识,对数学公式的运用已具备一定的技能。
已经熟悉由观察到抽象的数学活动过程。
在讲解本节课时,我将注重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注重引导、启发和探究以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
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讨论、说教法和探究式。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
能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引导学生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
想。
会求等差数列的公差及通项公式。
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解等差数列是一种函数模型。
等差数列概念的理解及由此得到的“性质”的方法。
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
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
使学生认识事物的变化形态,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并通过一定的实例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日历在我们生活中是一种很常见的,下面两组数据是22年五月份每个星期六和星期天所对应的号数,通过观察下面两组数据,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第一组数据:7 14 21 28
第二组数据:1 8 15 22 29
1896年,雅典举行第一届现代运动会,到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已经是第31届运动会,观察数据1896、1900、1904、、、2008、2012、、、、,你能预测出第33届运动会的时间吗?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以上的数据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形如以上数据的特征即每个数与它前一项的差恒等于一个常数的数列我们将它称为等差数列,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知道等差数列的定义了呢?
1、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项起。
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公差通常用 d表示.即a n−a n−1=d(n>1)( 注。
1 .从第二项起.2。
相邻两项,后项减前项.3.差等于同一个常数4.等差数列的公差d可能是正数、负数、零)
如何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看a n−a n−1是否为同一个常数。
2、通项公式
提问、如果等差数列{a n}只知道首项a1,公差d,那么这个数列的其他项如何表示?
通项公式的推导1
等差数列{a n}的首项是a1 ,公差是d,则
a2=a1+d,a3=a2+d=a1+2d
a4=a3+d=a1+3d, a5=a4+d=a1+4d
……
a n=a1+(n−1)d
所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a n=a1+(n−1)d
通项公式的推导2
a2−a1=d
a3−a2=d
a4−a3=d
a5−a4=d
……
a n−a n−1=d
以上共( n-1)项,将这n-1项相加得
a2−a1+a3−a2+a4−a3+a5−a4+……+a n−a n−1=(n−1)d
即
a n=a1+(n−1)d (累加法)
故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 n=a1+(n−1)d
例、(1)求等差数列8、5、2、…… 的第二十项
由题可只,该等差数列的公差d=5-8=-3,首项为8,故
a20=8+(20-1)*-3=-49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则是第几项?
公差d=-4,则通项公式为
a n=−5+(n−1)(-4),令a n=−401,看是否有正整数的n使得式子成立,可解得n=100,即-401是该等差数列的项,且为第100项。
(3)在等差数列中,a n=a1+(n−1)d,已知a5=10,a12=31,求首项a1与
公差d
a5=a1+4d=10,a12=a1+11d=31联立两个方程可求解出a1和d
求得a1=−2,d=3
(4)三个数成等差数列。
它们的和为18、它们的平方和为116,求这三个数我们可设这三个数为a-d,a,a+d,则
{
a−d+a+a+d=18 (a−d)2+a2+(a+d)2=116
解得这三个数为4、6、8或者8、6、4.
3、探究、已知等差数列{a n}中,公差为d,则a n与a m(n,m∈N∗)有什么关系?
a n=a1+(n−1)d
a m=a1+(m−1)d
两式相减得
a n−a m=(n−m)d
即
a n=a m+(n−m)d
得到等差数列推广公式
a n=a m+(n−m)d(且n≠m时,d=a n−a m
2
)
课时小结
1 .等差数列的定义。
a n−a n−1=d(n>1)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 n=a1+(n−1)d (n>1)
4.推广公式a n=a m+(n−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