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知识点17弹簧测力计在相互作用力在的应用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总结提纲

参照物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定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特点:1. 假定性:一旦选定,即假设该物体静止2. 任意性:除不能将研究的物体本身外,可任意选择3. 方便性: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机械运动概念: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速度概念: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 = ????单位:; 1 = 3.6 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分类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力 1.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2. 力一般用F 表示,力的单位:N (牛顿)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5.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大小、方向、直线性、受力物体、同时性(等大反向共线异物共生共灭、同大同小)6.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影响力的作用效果)9. 一对平衡力:同物、等大、反向、共线、一个力的变化与另一个力无关。
8. 力的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几个力相互平衡10. 力的测量7. 力的示意图线段的起点: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力的大小箭头所指的方向:力的方向弹性形变:对弹性物体来说,形变后能主动恢复原状的最大限度。
弹性限度: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发生的形变。
弹力弹力的种类:压力、支持力、拉力等。
弹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直接接触;2、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二者缺一不可。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弹力的方向:总是指向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压力:拉力支持力弹力的作用点:在两物体在接触面上。
重力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G )。
方向:竖直向下重力方向的应用:水平仪、重垂线作用点:重心C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所处的状态、位置无关,而重力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运动和力 复习(二)(共49张PPT)

• (2)图丙中,线段AB和线段CD的实际长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选填“相等”或“不 相等”)
考点5 牛顿第一定律
34
考点5 牛顿第一定律
考点4 重力
2.重力的大小 (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关系为 G=mg,通常取 g=9.8 牛/千克。 (2)g 值的大小跟物体所在的纬度位置、高度等因素有关,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地方,重力的 大小略有不同,所以许多商品的包装上所写的“毛重”“净重”等所指的其实是质量,而不 是重力。 (3)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星球上,其重力是不同的,如月球表面上 g’=1.62 牛/千克。
针对练习
• 4.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 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 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针对练习
• 5.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有一辆小车载人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 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4750N,4980N,4040N,3960N。假设该小车四个 轮子的轴心围成一个长方形,O为几何中心,AB、CD为两条对称轴,如图所示。若再在车 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通过O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 )
考点5 牛顿第一定律
2.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要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 必须施加力的作用。 3.惯性
我们把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考点5 牛顿第一定律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一、机械运动与力●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所得的目标物运动状态也不同。
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确定参照物3、比较参照物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位置变化,发生改变,则物体运动。
●参照物的特点:假定性(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静止);任意性(参照物选取可以任意,但是不能将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方便性(为了便于研究,科学中我们一般以地面或者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可以不加以说明。
若选用其它物体作为参照物,一般都需要作出说明)●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就是速度。
速度的计算公式:t s v =,路程的计算公式vt s =,时间的计算公式vs t =。
速度单位的换算公式:1m/s=3.6 km/h 。
●常见物体的速度大小:人走路(1.2m/s )自行车(5m/s )公交车(50km/h )汽车(100km/h )高铁(300km/h )飞机(600km/h )第一宇宙速度(7.9×310m/s )真空中的光速(8103⨯m/s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
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值成反比。
●路程-时间图像(s-t 图像):它表示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直线。
●速度-时间图像(v-t 图像):它表示物体的速度跟时间的关系。
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它的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一条直线。
在v -t 图像中,求一段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则可通过求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产生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发生力的作用时,物体之间不一定要相互接触(如:重力、磁铁的吸引力)。
华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 科学 《力和运动》复习课 讲义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力和运动专题【知识结构】定义运动与静止判断:与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定义:单位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物理意义: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公式:v=s/t单位:m/s km/h平均速度:路程与经过这段路程所需的时间的比例。
匀速直线运动:v的大小不变,s和t成正比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一个称为施力物体,一个称为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同一直线,方向相反,两个物体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效果速度大小变化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变化力的单位:牛顿(N)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内容: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方法:力的示意图:一个带点箭头定义方向:竖直向下重力作用点:重心(规则物体的几何中心)施力物体:地球与质量的关系:G=mg (g=10N/kg)摩擦分类: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摩擦力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速度(v)机械运动力常见的力增大摩擦的方法:接触面变粗糙增大压力改变摩擦的方法减小摩擦的方法:接触面变光滑减小压力变滑动为滚动定义弹力方向:只想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定义牛顿第一定律与运动状态关系:不受外力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定义惯性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影响因素:物体质量大,惯性大平衡力定义二力平衡条件:一个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受到平衡力,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典型例题】考点一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例1 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表所示,则获得第一名的是_____同学且速度为_________,这里裁判比较三人跑步快慢时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比赛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点的发令枪的声音才开始计时,则同学们的比赛成绩比实际情况要______(选填“好”或“差”),与实际成绩之间的误差约为_______s。
完整版)华师大八上科学知识点大全

完整版)华师大八上科学知识点大全华师大八上科学知识点大全一、机械运动与力1.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所选参照物。
不同的参照物会得出不同的目标物运动状态。
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就是速度。
3.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s/t,路程的计算公式为s=vt,时间的计算公式为t=s/v。
4.速度的换算公式为1m/s=3.6 km/h。
5.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
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值成反比。
6.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表示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是一条直线。
7.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表示物体的速度跟时间的关系。
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它的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一条直线。
8.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三要素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9.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10.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公式为G=mg(g一般取9.8N/kg)。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11.弹力必须在物体接触且发生形变之后才会发生。
弹力的方向是物体恢复原来形状的方向,大小与物体的劲度系数和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公式为F=kx。
12.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不是阻碍运动的力。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成正比,与面积没有关系。
1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1)增大压力;(2)使接触面变粗糙;(3)变滑动为滚动。
14.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减小压力;(2)使接触面变光滑;(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滚动轴承);(4)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15.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条件下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16.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跟质量有关,与其他任何因素都没有关系。
17.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力。
初二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知识点总结

6.2 弹力弹簧测力计知识点总结
一、弹力
1.产生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
(2)相互接触的部位因为相互挤压或被拉伸而发生弹性形变。
2.三要素:
(1)大小:与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力大小相等;与物体形变程度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2)方向: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
(3)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
受力物体是阻碍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的物体。
二、弹簧测力计
1.用途: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
2.构造:主要有弹簧、挂钩、指针和刻度盘。
3.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4.使用:
(1)使用前:
①观察量程、分度值和指针是否指向零刻度线
②沿弹簧轴线的方向轻拉弹簧几次
(2)使用时:
①所测力一定施加在挂钩上
②所测力的方向一定要与弹簧轴线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科学考点复习资料

华师大科学八上知识点填空一、机械运动与力1.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所得的目标物运动状态也不同。
2. 速度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就是速度。
3. 速度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路程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 ,时间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 。
4. 速度的换算公式:1m/s= _________ km/h。
5.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
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值成反比。
6. 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它表示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像是________。
7. 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它表示物体的速度跟时间的关系。
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它的图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三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
9. 力的作用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公式G mg (g 一般取9.8N/kg)。
重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 。
11. 弹力必须在物体接触且发生形变之后才会发生。
弹力的方向是物体恢复原来形状的方向,大小与物体的劲度系数和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公式 F kx。
12. 摩擦力是一种阻碍_________ 的力,切记不是阻碍运动的力。
滑动摩擦力与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正比,与面积没有关系。
13.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⑴ 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 。
最新华师大版科学八上物理知识点归纳(无答案)

华师大版科学八上前三章知识点归纳 (填空)第一章 机械运动和力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物体 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 的物体)叫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
4.匀速直线运动:快慢 、经过的路线是 的运动。
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 内通过的 。
公式: 速度的单位是: ;千米/时。
1米/秒= 千米/时6.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 的运动。
7.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 除以 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用公式: 表示,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8.根据t s v =可求路程:vt s =和时间:v s t =力1.什么是力:力是 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
3.力的单位是: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 个鸡蛋所用的力。
4.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受到的 越大,弹簧的伸长就 的原理制成的。
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 ;(2)认清 和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完成上述三步后,即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力了,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 。
5.力的三要素是:力的 、 、 ,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 。
6.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的线段把力的都表示出来就叫力的图示。
力的图示的画法:可采用“一画点,二定标度,三画箭头标大小”的方法。
(1)“一画点”是表示先要画力的,这个点一般画在物体的上。
(2)“二定标度再画线”是指要根据力的大小定出适当长度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大小。
(3)“三画箭头标大小”是说在所画线段的末端添上箭头表示力的,再在箭头附近标上“多少牛顿”。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沪教版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来自地球的力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沪教版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来自地球的力基本要求:1. 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时而产生的力;在常见的力现象中知道哪些是弹力。
2. 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并会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些力的大小。
3. 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叫物重,知道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4. 知道g=9.8N/kg和它表示的物理意义。
5. 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以及重垂线的广泛应用。
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重力的三要素难点:竖直向下与重心基本内容讲解:1. 弹力在湖面上有一个漂浮的木块,当我们用一根竹条拔动木块时,我们发现竹条弯曲了,也就是发生了弹性形变,当然这根竹条是要恢复原状的,这样它就会对阻碍它恢复原状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将木块推开,我们把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木块就是在弹力的作用下被推开的。
再比如说,当我们用力拉弹簧时,弹簧发生的形变,这时弹簧也要恢复原状,这样它也会对阻碍它恢复原状的物体产生弹力,也就是我们的手所感受到的这个力。
因此弹力就是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仔细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弹力总是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向上拉弹簧时,我们发现它形变的方向是向上的,可是我们所感受到的弹力却是向下的;同样如果我们向下压弹簧,它形变的方向是向下的,我们感受到弹力的方向是向下的,总之弹力的方向是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
当一个物体放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时,上面的物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它必然有一种向下运动的趋势,可是另一个物体不让它向下运动,这样上面的物体就要产生向上的形变,这时它自然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弹力,这个向下的弹力就是上面物体对下面物体的压力。
由于上面物体对下面物体有压力的作用,下面的物体自然也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形变,当然它也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弹力,这个向上的弹力就是支持力。
物理53《弹力和弹簧测力计》1(沪科版八年级)精品PPT课件

为更好满足学习和使用需求,课件在下载后 可以自由编辑,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learning and using, the courseware is freely edited after downloading
1、原理:在测量范围内,弹簧受到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
2、作用:测量力的工具 3、构造:
4、使用: (1)观察量程,分度值
(2)在测量前轻拉秤钩,观察弹簧有无与外壳摩擦或被外壳 卡住的情况,若有,须调整到无摩擦或不卡住为止;同时,进 行零点校正.
(3)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内的轴线方向应与被测力的方向 一致.要等弹簧最终静止再观察,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 线垂直.
弹簧秤的构造
指针 面板 铁杆
吊环 弹簧
挂钩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时候, 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也就是 它的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 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测 量值,否则就会损坏弹簧测力 计.
调零
读出下面各弹簧秤的示数
___0_._5___N
___1_____N
____1_._5__N
其他几种测力计.
GMS型锚索测力计
SKN系列测力计
测力环
握力计
为什么可以这样?
四、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 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 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练习
1.关于弹簧测力计,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而不能倾 斜.
B力的作用很小时不产生形变. C使用时为了避免弹簧、指针与外壳摩擦,
受力方向应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D在力的作用下,能发生形变的物体都可以
华师大科学八上力(知识讲解+知识点默写+课后练习)

力【学习目标】1.明确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2.理解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3.知道怎么测量力,明白力的单位,了解弹簧测力计4.理解力的三要素5.掌握力的图示,会画力的示意图【要点梳理】要点一、对力的理解要点诠释: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力具有物质性、矢量性、相互性(1)力的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力可以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比如不接触的电荷、不接触的磁铁,这些物体间也同样有力.它们之间没有离开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着电场或磁场.(2)力的矢量性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之所以称为要素,是因为这三个要素中的任一个发生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力是矢量,因此求力时,不仅要写出力的大小,同时还要说明力的方向(3)力的相互性提到力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伴矿房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关键看研究的对象是谁.A对B有力,B对A也一定有去勹旦生里�: : B:-:(作用力)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1)静力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形变),如把物体拉伸、压缩、扭转、剪切等.(2)动力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使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从运动变为静止(或使物体的运动速度从小变大、从大变小);或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等,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物体是否受力是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4.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1)力的图示:为了更形象、直观地表达力,我们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即力的三要素),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画力的图示的步骤:O选定标度(用多长的线段表示多少牛的力).@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刻度.@在线段的一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所沿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2)力的示意图:即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注意】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不同,力的示意图只表示物体受哪些力的作用及力的方向如何,不需要选定标度严格画出线段的长度.5.力的分类力的分类有两种,按性质和效果分:1)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2)根据力的效果命名:如拉力、压力、动力、阻力等.根据效果命名时,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如物体在上升过程,重力为阻力,物体下落时,重力为动力,所谓动力,其效果是加快物体运动的,而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则叫阻力,同一性质的力.效果可能不同,如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要点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要点诠释:包括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l、引力相互作用它是自然界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地面物体所受的重力只是引力在地球表面附近的一种表现众多的天体聚在一起形成星系,也是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弱2、电磁相互作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本质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这就是电磁相互作用或电磁力.电磁力随距离减小的规律与万有引力相似.3、强相互作用原子核是由若干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而带正电的质子间存在斥力.能使得原子核紧密保持在一起的力就是强相互作用.它属于短程力.距离增大,强相互作用急剧减小,它的范围只有约10-15m,即原子核的大小,超过这个界限,这种相互作用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4、弱相互作用有些原子核能自发地放出射线,在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就是弱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的范围也很小,其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_要点三、认识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12345N 竺-}·__-l -___123j 5雇环弹簧巳(9) 桂钩抖簧测力计指针原理:弹簧受到拉力时,弹簧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
6.2 测量_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课件)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4.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1)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对于同一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其产生的弹力也越大.(2)弹力的大小还与物体本身的材料有关.
2.弹力(1)现象探究:弹力的存在
实例
分析
归纳总结
_
跳水时,跳板发生弹性形变,使运动员向高处运动,说明跳板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了一个力,该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会产生力,
实例
分析
归纳总结
_
拉弹簧时,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同时手会感到弹簧给手一个阻碍拉弹簧的力,说明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了一个力,该力阻碍弹簧伸长
典例2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 ,手对挂钩的拉力为____ ,用这个弹簧测力计测量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___ .
0.2
1.6
5
[解析] 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分度值为 ,示数(即手对挂钩的拉力大小)为 .
典例3 [盐城中考]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未挂重物时指针在零刻度线下方.在使用它测量钩码重之前,应该先( )
典例1 (多选)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BC
A.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会产生弹力B.两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C.从力的性质来看,拉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D.书放在水平课桌上,书对桌面的压力由桌面发生弹性形变产生
[解析] 物体发生范性形变时,不会产生弹力,A错误.书对桌面的压力由书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是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即弹力是由施力物体的弹性形变产生的,D错误.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第一章 运动和力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第一章运动和力
D.汽油机工作时,活塞与气缸壁的摩擦
5、如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的实验.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中的木块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图甲中的木块只受到拉力、滑动摩擦力等两个力
C.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D.该实验得出的结论:物体间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
越小
6、用测力计两次拉着重为G的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 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则F1和F2的关系是()
A.F1>F2 B.F1=F2
C.F1<F2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不同地方.
(1)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
(2)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阻力越,速度减小得越.(3)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假如表面绝对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将做.
(4)运用力和运动的知识进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A.运动的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改变.()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如图所示,重5N的物体B通过定滑轮沿水平方向拉着重50N 的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对A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使物体B匀速上升,则拉力F= N.(不计绳重和绳与轮的摩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17、弹簧测力计在相互作用力在的应用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挂在墙上,一人用4N的力F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5cm: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5cm,则每个人的力F分别为()A.4N、8N B.8N、4N C.4N、4N D.8N、8N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A.5N和10N B.10N和5N C.5N和0N D.5N和5N3.如图,甲物重12N,乙物重8N,甲、乙均静止,不计测力计自重,则测力计示数为()A.4N B.8N C.12N D.20N4.如图所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均为0.5N,单个钩码质量均为50g,则A、B两个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g取10N/kg)()B.2N 1N D.1.5N 1N5.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A.L甲=L乙=L丙=L丁B.L乙=L丁C.L甲=L乙D.L丁=L甲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轻质弹簧,所挂物体相同,重力均为20N,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甲、乙弹簧的示数分别为()A.20N;40N B.0N;20N C.20N;20N D.20N;0N7.如图所示,各用4N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的重力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 D.无法确定8.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A、B的挂钩挂在一起。
然后用手水平左右拉弹簧测力计的圆环使其保持静止状态,当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3N时,则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及右手对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大小分别是()A.3N、6N B.3N、3N C.0N、3N D.6N、3N9.甲、乙两个测力计完全相同,在实验时,将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示数如图所示。
依照图中,将甲、乙两个测力计和物体依次挂起,每个物体重2N,则静止时,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A.4N和2N B.5N和2N C.5N和3N D.4N和3N10.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弹簧和小球均完全相同,当小球静止时各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对应长度分别为L1、L2、L3、L4。
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忽略摩擦,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L1=L2=L3=L4B.L4>L2>L3>L1C.L2=L4>L I=L3D.L2>L1=L3=L4二.填空题(共2小题)11.如图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然后甲同学用500N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B,则A测力计示数为F A=N;若甲、乙两同学同时用500N 的力向相反方向拉测力计,则此时B测力计的示数F B=N.(均不计弹簧测力计和绳的重)12.如图所示,一个轻质弹簧秤,两边分别悬挂200N、100N的A、B两个物体,一个重为500N的人站在台秤上,当人用N的力向下拉B时,A物体就能静止不动(弹簧秤重力、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此时台秤的示数是N。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3.小华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之后,好想知道“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于是,他准备了两个弹簧测力计,设计了如下实验:将A、B两弹簧测力计的秤钩相互挂在一起,弹簧测力计B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在同一直线上,用手拉弹簧测力计A,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示情况回答问题:(1)弹簧测力计A对B的拉力为N,这个力作用在上。
(2)弹簧测力计B对A的拉力大小为N,力的方向为。
(3)由此可以得出这两个力的关系为。
知识点16、弹簧测力计在相互作用力在的应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当弹簧受力平衡静止时,墙对弹簧的拉力大小等于人对弹簧的拉力大小;弹簧两次伸长量相同,所受拉力不变,且弹簧两端所受人的拉力大小相等。
【解答】解:当弹簧受力平衡静止时,墙对弹簧的拉力大小等于人对弹簧的拉力大小为4N;弹簧两次伸长量相同,所受拉力不变,仍为4N,且弹簧两端所受人的拉力大小相等,即均为4N。
故选:C。
【点评】根据弹簧的伸长相同,则受到的拉力相同,此题在讲解过程中可提供弹簧测力计,让学生亲身体验学生会体会更深。
2.【分析】弹簧测力计使用时总是在平衡状态下使用的,即弹簧测力计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工作的,此时弹簧测力计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解:图甲中,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的拉力为5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此时墙面给弹簧测力计向左的拉力也是5N;同理,图乙中,当用两个5N的力同时向两侧拉弹簧测力计时,测力计整体要处于平衡状态,故其示数也应为5N,其效果与甲图相同。
故选:D。
【点评】此题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分析,要学会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来分析弹簧测力计,明确在拉弹簧测力计时,两端同时拉和一端固定拉另一端,其最终的效果是相同的,这就是弹簧测力计受力的相互性。
3.【分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合力为零;弹簧测力计读数时,都是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下使用的,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
【解答】解:弹簧测力计受到乙对它一个向右的拉力,这个拉力就等于乙的重力,不计测力计自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这个拉力,即等于乙的重力8N。
故选:B。
【点评】能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知道弹力测力计读数时的特点是解答的关键。
4.【分析】根据钩码的质量可计算其重力的大小,再对弹簧测力计所受拉力进行分析,明确其下端所挂的物重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在B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了两只钩码,所以其受到的是钩码对它的拉力,F B×2×10N/kg=1N,在A弹簧测力计的下端,除了有钩码的拉力,还有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故A测力计的示数F A=1N+0.5N=1.5N。
故选:D。
【点评】认真观察图中两弹簧测力计的关系,明确钩码的重和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可做出正确的解答,关键是不要忘记B弹簧测力计的重。
5.【分析】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弹簧受到的弹力与其伸长量(弹簧实际长度与原长之间的差值)成正比。
【解答】解: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而图甲和丙都是使弹簧伸长的,图乙和图丁都是让弹簧压缩的;在图甲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和图丙中的效果相同,所以图甲和图丙的作用力相同,故伸长的长度相同;同理,图乙和图丁上的作用力相同,故压缩的长度相同,故有L甲=L丙>L乙=L丁;故ACD错误,B 正确。
故选:B。
【点评】弹簧的伸长量取决于作用在弹簧上的力的大小,注意判断弹簧是伸长的还是压缩的。
6.【分析】两种情况下弹簧都是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弹簧受到的一定是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而拉弹簧时,两端同时用力和一端固定,效果是相同的。
【解答】解:甲图,弹簧处于静止状态,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和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水平向右的力是物体施加的,大小是20N,水平向左的拉力是墙施加的,大小也是20N,弹簧的弹力为20N;乙图,弹簧也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水平向右的力是右边物体施加的,大小是20N,水平向左的拉力是左边物体施加的,大小也是20N,弹簧的弹力为20N。
故选:C。
【点评】弹簧不可能仅一端受力而存在示数,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端用力另一端固定,和两端同时拉效果是相同的。
7.【分析】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肯定会发生形变,所以弹簧测力计一定有示数;我们通常所说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由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大小决定的。
【解答】解: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时候都是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的,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到的就一定是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力,题中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受到了4N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弹簧测力计是我们研究各种力学实验时都要用到的,是我们研究力学的基础,需要掌握。
8.【分析】知道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即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大小,由于弹簧测力计A处于静止,受平衡力作用,可得左侧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知道了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大小,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弹簧对B弹簧的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大小;而两个弹簧测力计整体要处于平衡状态,右手对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等于左侧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解答】解: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3N时,说明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为3N,由于弹簧测力计A处于静止,受平衡力作用,则左侧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3N;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大小为3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弹簧对B弹簧的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大小,也是3N,即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3N;而两个弹簧测力计整体要处于平衡状态,右手对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等于左侧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也是3N。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以及对物体的受力分析,要学会用二力平衡和力的相互性的知识来进行受力分析。
9.【分析】由左图可知,测力计乙的重力为1N,当如右图所示使用时,测力计甲的示数为物体A、B和测力计乙的重力之和,测力计乙的示数为测力计乙的重力与物体B的重力之和。
【解答】解:由左图可知,测力计乙的重力G乙=1N,钩码重力G A=G B=2N,而测力计甲的示数为物体A、B和测力计乙的重力之和,所以测力计甲的示数F甲=G乙+G A+G B=1N+2N+2N=5N,测力计乙的示数等于测力计乙的重力与物体B的重力之和,即:F乙=G乙+G B=1N+2N =3N,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一道有关测力计使用与读数的题目,当测力计倒挂时测力计的示数为测力计的自重。
10.【分析】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的大小有关,相同的弹簧,受到的外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簧的长度越长。
【解答】解:第一个图中弹簧受到的拉力等于下面一个小球的重力大小为G;第二个图中,弹簧下面拉着两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拉力的大小为2G;第三个中弹簧受到的拉力也是右边小球的重力大小为G;第四个弹簧受到两个小球的拉力而平衡,其情况可以等效为第三个图,故弹簧的长度L3=L4;拉力相同,弹簧伸长的长度相同,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则L2>L1=L3=L4。
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弹簧伸长量与拉力大小的关系,以及物体受力分析等知识,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