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27张)教育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27张)教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be3a92e45c3b3566ec8baf.png)
答案 (1)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 (2)粟。 (3)没有发现中国古老的文字。
凡 事都 是多 棱镜 ,不同 的角 度会 看到 不同 的结 果。若 能把 一些 事看 淡了 ,就会 有个 好心 境, 若把 很多 事 看开了 ,就 会有 个好 心情。 让聚 散离 合犹 如月 缺月 圆那样 寻常 ,
骨镰
6、畜牧业、手工业
猪下颌骨 陶 猪纹黑陶钵 猪
❖
❖
❖
扁
腹
河
釜
姆
渡
陶
器人
首
塑
❖骨哨
比较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 洞人在生产和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住所 生活 生产 工具 食物 用具
天然洞穴→盖房定居 群居氏族→原始聚落 采集狩猎→农耕畜牧 打制石器→磨制石器 野兽果实→粮食畜类 异常简陋→制造陶器
比较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并
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生产以农业为主 同 生活是盖房定居
磨制石器和陶器
农耕文明 的特征
→→ 异
房屋的结构不同 种植农作物不同
干栏式 半地穴式 水稻 粟
→ 因 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
为什么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房 屋建筑不同
Ø 因为河姆渡人居住在长江流域, 气候湿热,干栏式房屋可以防 潮,还可以防蛇虫猛兽之害。
人
的
一
生
说
白
了
,
也
就
是
三
万
余
天
,
贫
穷
与
富
贵
,
都
是
一
种
生
活
境
遇
。
懂
得
爱
自
己
历史七年级上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历史七年级上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e183283d5901020207409c5a.png)
神农尝百草 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 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 耒耜,教民农耕。 ——《白虎通》
神农氏塑像
•
• •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之人,借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 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白虎通》 阅读材料回答: ①这段古文讲的是什么生产的情况?神农为什么“教民 农耕” ②列举出这个时期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以及 他们种植的农作物。
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大汶口白陶
想一想
大汶口墓葬里,为什么会有了随葬品多少悬殊的现象?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出现 贫富分化 私有财产出现
从本课课文的叙述,你能找出我国原始 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 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 家。
练一练
•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 B C D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定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⑶说明:人们能够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 半坡遗址出土的猪骨 半坡舞蹈纹彩陶盆 半坡人面网纹盆
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约 七千 年 地区 长江 流域 已使用 磨制 石器,用耒耜耕 原始农耕 地,种植水稻 打猎、捕鱼;住在干栏式 房子, 生活情况 会挖掘水井
时间
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约 六千 年 黄河 流域 普遍使用 磨制 石器,种植 粟 、 蔬菜等 打猎、捕鱼;住在半地穴式 房 子,使用弓箭
• “古之人,借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 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 • ——《白虎通》 • 阅读材料回答: • ①这段古文讲的是什么生产的情况?神农为什么“教民 农耕” • ②列举出这个时期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以及 他们种植的农作物。
人教版中学历史第七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人教版中学历史第七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d516a51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e.png)
第二部分:原始的农耕生活一、前言:10000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
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原始宗教信仰和艺术出现并发展。
中国早期农业是怎样发展的?这一时期的历史遗存又呈现出什么特点?我们接着往下看↓二、半坡居民:1、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属新石器石器晚期,是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代表。
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已经学会纺线,织布和制衣并且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2、半坡文明的特征:(1)半坡文明中发现了粟的种植痕迹,中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2)半坡文明处于母系氏族时期,是我国最完整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
(3)半坡文明手工业发达,制造了大量彩陶,并绘制了美丽的花纹。
(4)半坡文明建筑具有典型的北方特色,采用地穴式建筑。
3、半坡文化所处的时代:半坡村是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建立村落。
处于氏族公社早期的母系社会,尚无贫富分化。
但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中国逐渐进入父系社会。
4、生产生活特征总结:①最早广泛使用磨制石器。
用石铲,石刀从事农业,种植粟,麻,蔬菜。
②饲养猪狗牛羊鸡等,经营原始的畜牧业。
③把粟加工成小米用麻纺织麻布改善了生活。
④能制造各式各样的陶器,取水的尖底瓶独具特色,彩陶美观实用。
⑤住在半地穴房子里。
三、河姆渡居民:1、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2、河姆渡文化的特征:(1)河姆渡居民开始广泛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够制造陶器和简单的玉器,手工业发展。
七年级历史中图版上册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中图版]
![七年级历史中图版上册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e76add76eeaeaad1f3302d.png)
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 我国原始农耕时期的文化遗址的分布图
半坡
河姆渡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半坡人的社会状况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1、地点和距今年代
长江下游 距今7000多年
2、生产和生活 河姆渡人是怎样
半坡遗址出土的菜籽和粟的朽粒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
粟
石刀
石锄
石斧 石铲
半坡氏族的磨制石器
石磨及磨棒
加工谷物
鱼纹彩塑陶盆
人面鱼 纹陶盆
半坡的原始纺织业
半坡居民
半地穴式建筑
半坡居民
半地穴式建筑
动脑筋:
• 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 屋?
防风沙,取暖。
河姆渡
半坡
种植水稻 生产、生活的? 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 烧制黑陶 饲养家畜 纺纱织布 定居生活(干栏式住房)
骨耜
的 国 家 。
我 国 是 世 界 上 种 植 水 稻
河姆渡居民
干栏式建筑
河姆渡居民
干栏式建筑
• 现代 干栏式房屋
干栏式建筑
思考:
• 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 房屋呢?
长江食作物和居住的房屋 不一样
南北方不同的地域、气候等 自然条件
原始 距今 居民 时间
生活 地区
原始 农耕
原始家畜 饲养业
原始 手工业
制造黑陶、 玉器和原始 乐器
最早种植 河 饲养家禽 姆 约七千 长江流域 水稻 浙江 渡 年 磨制石器
半 约五、 黄河流域 坡 六千年 陕西
防虫、防潮。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1919c2aef8941ea76e055e.png)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5、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武者小路实笃
16、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但丁 17、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动脑筋:
• 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 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 挡风雨,又可以取暖。
请思考:
为什么河姆渡人与半坡人 种植的粮食作物和居住的 房屋不一样
南北方不同的地域、气候等 自然条件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 1.时间:约四五千前 • 2.地点:黄河流域的山东 • 3.生产农具:石镰 石锄 • 4.原始手工业:黑陶 白陶
3、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 4、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爱因斯坦 5、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佚名
33、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贝弗里奇 34、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35、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佚名 36、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佚名
37、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奥斯特洛夫斯基 38、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萨迪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天祥 40、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歌德 41、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雨果 42、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43、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约翰逊 44、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 45、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佚名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2747fe30ee06eff9aef8078d.png)
半坡出土的纺轮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 1.时 间: 距今约四五千 • 2.地 点: 黄河流域的山东泰安 • 3.生产农具: 石镰 石锄 • 4.原始手工业: 黑陶 白陶
• 5.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 贫富分化出现。
大汶口陶器
大汶口晚期的墓 葬里,为什么有 随葬品多少悬殊 的现象出现?
原始 距今 居民 时间
约四、 黄河流 农耕经济 五千 域山东 有了更大 年 的发展
练一练
•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 B C D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D
)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两种农作物是 ( )
C
A B
C D
小麦和玉米 小麦和水稻
水稻和粟 水稻和玉米
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生活 地区
原始 农耕
磨制石器
原始家畜 饲养业
原始 手工业
制造陶器、 简单玉器和 原始乐器 制造彩陶、 织线 制造黑陶、 白陶,手工 业更大进步
河 姆 渡 半 坡 大 汶 口
约七 长江流 耒耜耕地 饲养家禽 千年 域浙江 种植水稻
磨制石器 约五、 饲养猪狗 黄河流 六千 石刀 耒耜 等动物 域陕西 年 种植粟
B C D
生活习惯
地理与气候 生产生活能力所致 历史传统
• 假如你来到原古居民家中做客,下面这个房 子住的是( C ) A 元谋人 B C D 北京人 半坡人 河姆渡人
课件制作:福建省三明市列东中学张文烈
神农一名即 农之神,是 主管农业的 神人。神农 氏教人类播 种五谷。
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 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
的 国 家 。
我 国 是 世 界 上 种 植 水 稻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ppt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ppt](https://img.taocdn.com/s3/m/aa90f61933687e21ae45a938.png)
五谷丰登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
1)时间: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
工栽培的农作物。
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 和黍。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 要贡献。
2)发展变化: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由最初的“刀
出
相当细致。有的骨器上凿有
土
孔和槽,便于装配把柄。
的
石
斧
和
石
锄
●河姆渡人的耕地工具——骨耜
展品3号:河姆渡人的原始农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我国江南地区气候适宜水稻生长,水稻是当时这 一带的主要农作物,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 的遗迹,表明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河姆 渡居民已经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进入了原始农耕时 代,而且有了较高的水平。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的遗址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我
国
浙江余姚. 距今约七千年
原
始
农
耕
时
代
主
要
遗
址
图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
河姆渡遗址位 于浙江省余姚市河 姆渡村。1973年夏 天,河姆渡村的村 民们在一个低洼处 建排涝站时发现的。 河姆渡居民生活在 距今约七千年前, 反映了长江流域原 始农耕的图景。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七千年
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 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 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 接成房屋。这是中国最早
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 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浙江地区地势低洼、 潮动湿脑温筋热:。河干姆栏渡式原建始筑居既 可民防为蛇什虫么猛要兽建之造害这,种又干稳 固栏通式风的防房潮屋,呢它?的下层 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c90cd0f8fab069dc50220161.png)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第一板块第二板块我夯基我达标1.距今5000多年前的半坡原始居民最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A水稻 B甘薯 C玉米 D粟1思路解析:水稻是河姆渡人最早种植的,玉米和甘薯是明朝时由南美洲传入的,只有粟是半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的。
答案:D2.我们都向往居住在优美舒适的房屋中,5000年前北方半地穴式房屋的建造者是 A河姆渡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2思路解析:河姆渡人居住在南方,不可能建造适应北方气候的半地穴式房屋;北京人、山顶洞人虽然居住在北方,但住在山洞里,还不会建造房屋;只有半坡人既生活在北方,又会建造房屋,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C3.半坡遗址位于现在的A.云南元谋B.山东泰安C.浙江余姚D.陕西西安3思路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做。
云南元谋是元谋人遗址所在地,山东泰安是大汶口人遗址所在地,浙江余姚是河姆渡人遗址所在地,陕西西安才是半坡人遗址所在地。
答案:D4.在生活方式上,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共同点是A以畜牧业为主 B以渔猎为主 C以采集为主 D以原始农耕生活为主4思路解析:畜牧业、渔猎不是社会的主要生活方式,采集是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的主要生活方式,而原始农耕则是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主要生活方式。
答案:D5.黄河流域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著名居民是_______________,长江流域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_______________.5思路解析:本题有两个限定条件即黄河流域和最早进入农耕生活,我们应当依据条件逐步缩小范围,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著名居民有两个,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而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则只有半坡原始居民了。
水稻最早产生于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则是这一地区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远古居民,所以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
答案: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6.在原始时代,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叫做_________。
________遗址和_________遗址都是氏族村落遗址。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ba8ef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1.png)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共22张PPT)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意义,了解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的生活特点。
2.知道考古发掘的南、北方两个原始农耕时代的典型代表——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揭示了我国原始农业的概况、区域特征及发展水平,表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是人类迈向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3.了解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取得的成就,从而产生崇敬之情,培养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
本课重点学习目标1.原始农业出现的过程1)什么是农业?2)原始种植业的出现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1.原始农业出现的过程3)原始畜牧业的出现猎取野生动物驯化野生动物饲养家畜家禽—.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粟的国家史料证实稻、粟、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一、原始农业的发展3.原始农业的生产方式--刀耕火种史料证实—.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3.原始农作兴起的重要标志:家畜饲养农作物种植粟和稻陶猪聚落的发展磨制石器石斧贾湖遗址出土石磨盘和磨棒聚落遗址原始农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固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用为了食物去迁徙,从而过上了定居生活,房屋、村落随之出现,文明不断的向前发展。
二.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阅读课本,梳理归纳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完成表格:河姆渡人的生活时间生活地点房屋建筑粮食作物生产工具家畜饲养生活用具距今约7000年长江中下游浙江余姚干栏式建筑木结构水井骨耜水稻陶器、玉器、乐器象牙雕刻、漆器猪、狗、水牛填一填1.河姆渡人的房屋建筑(1)观察图片,回答问题: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样式有何特点及意义?他们为何要这样建造房屋?干栏式建筑(河姆渡遗址的建筑是以大小木桩为基础,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
)房屋特点建筑意义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建造原因既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可避潮湿,下面还可养殖家禽家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f21a37a377232f60dccca163.png)
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大汶口墓葬里,为什么会有 了随葬品多少悬殊的现象? 应怎样看这一现象?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出现 私有财产出现 贫富分化 原始社会即将解体,阶级社会即将到来
原始 距今 生活 居民 时间 地区
原始 原始家畜 原始 农耕 饲养业 手工业
河 姆 渡
约七千 年
长江流域 浙江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代表了我国哪 个地区的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1)材料一代表了南方长江流域;材 料二代表了北方黄河流域。
(2)从上面两则材料中提取信息:半坡 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有哪些共同 特点?(2)共同特点是:普遍使用磨制
石器;出现原始农耕业;居住在房 子里,过着定居的生活;饲养家畜; 学会了制作陶器。
A.主食是粟,副食有鱼、肉、蔬菜
(1)材料一代表了南方长江流域;
A、建造房屋
B、原始农业的出现
根据P9第一段小字和本图:
你能推测半坡人的能吃到的食物吗?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的根本因素是
材料二代表了北方黄河流域。
饮食习惯 B.
原始农耕:
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
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原始家畜饲养业:饲养家畜(猪、狗……)
原始手工业: 陶器、玉器和原始乐器
原始生活:
定居,住干栏式房屋
动动脑: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 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食物来源:不固定(采集与渔猎);固定(原始农业)
居住条件: 天然洞穴;定居 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具: 打制;磨制。耒耜、制陶、挖井、制 作简单的 玉器和原始乐器 社会分工:无明显分工;出现原始农业、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28张PPT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3d589f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0.png)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28张PPT)(共28张PPT)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意义。
了解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产生活特点。
对比分析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不同,知道人类顺应自然,适应环境的结果。
学习目标一、原始农业的发展2.想一想这样的食物来源有什么影响?采集野果、打猎1.观察北京人生活想象图,说一说他们的食物来源。
食物来源不稳定、人们容易挨饿一、原始农业的发展为了寻求更稳定的生活,原始人做了哪些努力?野猪、狗……渔猎驯化、圈养原始畜牧业一、原始农业的发展野果、菜……采集观察、培育原始种植业农业兴起、定居生活一、原始农业的发展(1)萌芽:大约20000年前,我国先民开始对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帮助这些植物更好的生长。
(2)兴起:距今10000年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原始农业的兴起:一、原始农业的发展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浙江浦江上山遗址等,都发现了早期栽培稻遗存。
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内蒙古赤峰兴隆洼遗址等,都发现了早期栽培粟和黍的遗存。
(3)地点:长江中下游栽培水稻,北方地区栽培粟和黍(4)地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黍均发现于中国一、原始农业的发展(5) 经过长期观察与探索,初步掌握一些植物的栽种方法:采集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农耕(刀耕火种到耒耜等工具)、家畜出现(6)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意义:问题思考:原始农耕遗址分布特点及原因?①原始农耕居民大都分布在大河流域。
②水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二、河姆渡人的生活:河姆渡人为什么建造成干栏式房屋样式?河姆渡人栽培的农业作物主要是什么?河姆渡人还有哪些技术创造?问题思考:地点时间房屋农作物生产工具原始饲养业原始手工业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干栏式房屋骨耜种植水稻饲养猪、狗和水牛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会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二、河姆渡人的生活:阅读教材,结合问题,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二、河姆渡人的生活:河姆渡人为什么建造成干栏式房屋样式?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采取干栏式可通风防潮;防虫蛇猛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_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_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38a037d4d8d15abe234ef4.png)
3.结合“文物图片”初步识别农耕时 期先民的智慧。
我我国国原远始古农人耕类时主代主要要遗遗址址的的分分布布
陕西西安 半坡遗址
山东泰安 大汶口遗址
10/29/2020
浙江余姚 河姆渡遗址
10/29/2020
原始农业——粟
10/29/2020
10/29/2020
原始农业——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10/29/2020
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耜
骨耜
磨制石器
10/29/2020
河姆渡原始居民 主要生产工具是 磨制石器和骨耜
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
河姆渡居民已经 挖掘水井,饮水方便
7000年前的水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植粟的国家。
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器
半坡原始居民 使用磨制石器和 骨器进行生产。
原始手工业 ——彩陶
人面鱼纹彩陶盆 鱼纹陶盆
半坡已制造彩陶, 并且出现了文字尖雏底形瓶
10/29/2020
陶器上刻画的符号
原始手工业——纺织、制衣
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纺
已经会纺
轮
织和制衣。
10/29/2020
7、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D )
①种植粟和水稻 ②饲养猪、狗等家畜
③原始聚落的出现 ④火的使用
A.①②④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③
北京人 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 采集渔猎
他们怎样获得 食物?
假如你是一个原始人,你仅仅只靠在野外采 集的果实,和捕捉的动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
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_大汶口原始居民
![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_大汶口原始居民](https://img.taocdn.com/s3/m/e032476a2b160b4e767fcf90.png)
大汶口原始居民
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山东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经济有更大发展,农具有磨制石镰、石锄等。
原始手工业比以前有更大进步,陶器有了黑陶、白陶。
黑陶乌黑发亮;白陶胎薄质硬,色泽明丽。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
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贫富悬殊特别明显。
有的随墓葬的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多达百余件。
原始社会晚期的一些墓葬里,还出现了被残杀的奴隶或战俘。
在山东泰安大汶口原始居民遗址中发现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墓葬,其中有个大墓,墓主是一成年女性,头戴象牙梳,手有指环,左腕套着玉臂环,颈部佩有大理石和松绿石串起来的装饰品,并有陶器、雕花象牙筒、猪头骨等大量随葬品。
有的大墓坑有4米多长、3米多宽,随葬品竟多达160多件,内有多种精致的装饰品。
对比之下,该遗址已发掘的133座墓葬中,有80座的随葬品只是一般的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还有8座竟然完全没有随葬品。
随葬品的多寡和有无,是死者生前占有财产多少的记录,是贫富分化的反映。
从而表明,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时期,贫富悬殊的情况已经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第一篇: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采用读图,用视觉效果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然后通过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原始农耕文化的正确认识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最古老的人类,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知道了在早期人类时期,他们是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住在洞穴和树上,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但也有很多不便之处,随着人类的进步,人口的增多,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人类开始过着较为稳定的生活,然而靠采集渔猎为主的生活,对原始人类来说是否有保障?为什么?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依靠“采集”为生,有很多局限性,要受到季节的影响,例如植物果实在冬天就很难找到;如遇上自然灾害,像水、旱灾等,可能就无法生存;食物来源不固定、不充足,生活的场所就不固定,那他们将始终过着流浪的生活,等等。
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原始人的生活有保障呢?(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
)请大家阅读“导入框”的内容:师:这是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它反映了原始农耕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早期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观察到植物的生长规律,一些可食用的食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
他们开始有意识地种植可以食用的植物,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摸索,初步掌握了一些植物的种植方法,然而,这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就是这个漫长过程的真实写照,随着原始农耕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渐渐由采集过渡到农耕,这就是原始农耕的起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原始农耕的国家之一。
你知道我国的原始农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吗?当时的人们有哪些生产工具?过着怎样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步入那个时代,共同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吧。
讲授新课:一、半坡居民的生活师: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我们已经有了基本了解,现在以同样的方式,从时间、地点、食物、工具、建筑等方面归纳出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特征。
1、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陕西先附近的半坡村,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
3、农业: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畜牧业: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打猎捕鱼。
5、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6、建筑:半地穴式的房子,定居生活。
7、手工业:彩陶,刻画符号。
纺线、织布、制衣。
师:对比:对比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哪个时期更进步?学生:半坡居民,因为从工具方面看半坡居民比河姆渡居民进步,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器、骨器,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多,还有饲养的牲畜更多,会制造彩陶。
师:很好,无论从工具的制造还是生产方面,半坡居民都比河姆渡居民有了一定的进步,现在请大家看教材第7页“干栏式房屋”和第8页“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比较一下:两个房屋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而这些不同又说明了什么?因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气候不同,故在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房屋建筑方面也有区别。
因长江流域水量充足,气温暖热,故适宜种水稻,黄河流域降水量相对减少,且气温相对长江流域低,故主要以种植耐旱,且产量较高的粟为主。
这种自然环境决定了长江流域的家畜水牛不可能在北方出现,也决定了“半地穴式”的房子只能出现在北方,因为这种建筑形式可以适应北方寒冷的天气。
而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建的“干栏式”房子一可以避潮湿,二可以避蛇虫猛兽之害。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神农氏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制造工具,教人种植。
那么,天时、地利指的是什么呢?是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土、植被等。
因为这些直接影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
师:请大家阅读教材“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并找出这两种居民所在的地点及生活的河流流域。
(河姆渡居民居住在浙江余姚,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居民居住在陕西西安,生活在黄河流域。
)这两个遗址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不同的原始农耕风貌,首先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生活。
师:首先请各位同学阅读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归纳出他们的生活特点:1、时间---距今7千年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畜牧业:饲养家畜。
5、工具:耒耜,磨制石器。
6、手工业:陶器、玉器、乐器。
7、建筑: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师:文中第8页说到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稻谷,这就说明了江南气候适宜水稻生长,河姆渡居民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农耕生产成为最主要的生活来源,因此,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不但进入原始农耕阶段,而且有了较高的水平。
师:看看河姆渡居民在工具使用上和北京人比有哪些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使用骨耜、石斧、木铲,与北京人使用的石器相比,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许多石器已经作了磨光处理。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6页“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农耕是定居的重要保证,此外定居还需要哪些必要条件,请大家看教材中“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已掌握了凿井的技术。
他们饮水比以前更方便了。
)(“耒耜”: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
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然后翻出。
改进的耒有两个尖头或有省力曲柄。
耜类似耒,但尖头成了扁头(耜冠),类似今天的锹、铲。
其材料从早期的木制发展出石质、骨质或陶质。
是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耒耜的发明提高了耕作效率。
耒耜也是后来犁的前身,所以有人仍称犁为耒或耒耜。
)师:我们看看课文中“干栏式房屋”图,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有固定的居住场所。
)师:他们为什么将房子建造成这种结构呢?有什么好处?干栏式房子是一种木结构的建筑。
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
我国先民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于是盖造干栏式房屋。
这种筑房屋,由若干木桩、圆木、木板组成,下部有木柱构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采取打桩的方法建成。
桩木打成后,上架横梁,再铺木材,然后在木板上立柱构梁架和屋顶,形成架空的建筑房屋。
干栏式建筑,既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防潮湿,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
这说明古代建筑业开始萌芽,而且能做到因地制宜。
今天,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然采用这种古老的建筑形式。
河姆渡原始居民除了种植水稻、开凿水井、建筑干栏式房屋以外,还饲养家畜,主要有猪、狗、牛为主。
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造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
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从食物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主要靠采集、渔猎;而河姆渡人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种植水稻,发展原始农业,会挖掘水井,饮水更方便。
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而河姆渡人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的结构和样式。
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时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河姆渡人则使用磨制石器,并用耒耜耕地,而且会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
)原始农耕的出现,使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中国是农业大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2.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
板书设计一、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陕西先附近的半坡村,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
3、农业: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畜牧业: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打猎捕鱼。
5、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6、手工业:彩陶,刻画符号。
纺线、织布、制衣。
7、建筑:半地穴式的房子,定居生活。
二、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时间---距今7千年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畜牧业:饲养家畜。
5、工具:耒耜,磨制石器。
6、手工业:陶器、玉器、乐器。
7、建筑: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中国是农业大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2.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
第二篇:原始的农耕生活一、选择题1、民以食为天。
由我国先民最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A.粟、小麦 B.水稻、玉米 C.水稻、粟 D.水稻、小麦2、黄河和长江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下列能够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江流域繁衍生息的农耕时代的文化遗址是()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元谋人遗址 D.北京人遗址3、假如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4、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在工具制作、粮食培育以及住房建筑结构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
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都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别 B.自然条件的差别 C.地域和民族性格不同 D.生活时代不同5、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的原始居民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6、“稻花香里说丰年”。
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是()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7、.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化被后人称为“农耕文化”,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你知道农耕文化的特点有哪些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建筑房屋,过定居的生活③饲养家畜④种植农作物⑤有成熟的文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二、简答题8、识图回答(4分)图1 图2(1)图1是()居民的房屋复原图。
(2)图2是()居民的房屋复原图。
(3)图1种植的农作物是()(4)图2种植的农作物是()9、体验新情境,回答问题:(1)请你猜猜“我”是谁:① 我是祖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我是。
② 我是黄河流域禅让制下的最后一位部落联盟首领,我是。
(2)请你教“我”种庄稼:① 我是一位河姆渡人,我要向你学习种植的技术。
② 我是一位半坡人,我要向你学习种植的技术。
(3)请你帮“我”找家:(只填序号)① 我是一位河姆渡人,我的家是,我是一位半坡人,我的家是。
房屋 B、半地穴式房屋)② 造成以上两个原始居民的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生产工具 B、生产方式 C、人文环境 D、自然环境A、干栏式(10、.阅读下列材料: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