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铁路钢轨打磨实验数据对比及分析

合集下载

铁路钢轨打磨的实习报告

铁路钢轨打磨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铁路线路的运行速度和密度不断提高,对铁路线路的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钢轨作为铁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到铁路线路的运行安全。

因此,钢轨打磨成为铁路线路维护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了解铁路钢轨打磨的实际操作流程,我于2021年7月进入某铁路局工务段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铁路钢轨打磨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铁路钢轨打磨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钢轨打磨设备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 熟悉钢轨打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4. 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铁路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习内容1. 钢轨打磨的基本原理钢轨打磨是通过打磨机对钢轨表面进行切削、磨削等加工,去除钢轨表面的不平顺、磨损、氧化皮等缺陷,提高钢轨的表面质量。

钢轨打磨的主要目的是:(1)消除钢轨表面不平顺,降低轮轨接触应力,提高列车运行平稳性。

(2)去除钢轨表面的氧化皮、锈蚀等缺陷,延长钢轨使用寿命。

(3)改善钢轨表面粗糙度,提高钢轨与轮对的粘着力。

2. 钢轨打磨工艺流程(1)打磨前的准备工作:检查钢轨打磨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检查打磨机具,确保打磨头、砂轮等磨损情况;检查钢轨表面,确定打磨范围。

(2)打磨操作:根据钢轨表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打磨参数,如打磨速度、压力等;启动打磨机,沿钢轨表面进行打磨;根据打磨效果,调整打磨参数,确保打磨质量。

(3)打磨后的检查:检查打磨后的钢轨表面,确保打磨质量符合要求;清理打磨产生的废料。

3. 钢轨打磨设备操作及注意事项(1)打磨机操作:启动打磨机,调整打磨速度和压力;根据钢轨表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打磨头;沿钢轨表面进行打磨。

(2)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钢轨表面情况,避免打磨过深或过浅;注意打磨机具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

4. 钢轨打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1)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

钢轨打磨列车打磨质量控制分析

钢轨打磨列车打磨质量控制分析

钢轨打磨列车打磨质量控制分析关键词:钢轨打磨;列车打磨;质量控制一、打磨原理钢轨打磨列车会安装一定数量的打磨砂轮,进而组成工作车组。

对于打磨砂轮的排列,可以根据轨道断面形状来判断,做到连续打磨钢轨。

随着我国铁路既有线路的不断改造,轨道在轨向、平顺性上均有了新的要求,轮轨关系需要得到充分改善,以此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另外,从打磨小车角度来看,除了装有打磨砂轮,还会引入液压控制系统和打磨电机,其中,打磨电机的作用更加明显,其不仅能够驱动打磨砂轮,还能通过系统来控制打磨砂轮的具体打磨角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钢轨的压力。

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各个打磨砂轮偏转角度会提前规定好,在多遍打磨操作后,缺陷会被消除,还能让钢轨断面迅速成型。

但从打磨砂轮分布角度来看,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性,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打磨功率,建立固定的组合形式,该形式就是打磨模式。

二、钢轨打磨质量影响因素1.对现场钢轨情况的掌握情况相比之下,提速和重载线路上的钢轨磨损较大,而且在钢轨表面平顺性要求上与正常线路同样存在区别,工作人员需要充分把握现场钢轨损耗情况,这样才能制订出有效的打磨方案。

一般来说,排除新轨打磨情况,工作人员均需要深入现场进行调查。

对于重载铁路钢轨,飞边和轨距角斜裂纹问题出现的概率更大。

因此,在重载线路维护上,应该以消除上述问题为主。

从客运专线研究中能够看出,轨顶波磨问题的出现概率较大,加上平时车速快,轮轨需要与轨顶频繁接触,在车轮碾压后,应保证光带处于20~30mm。

例如,在胶济客运专线设计上,运营中并没有出现明显损伤,但光带宽度明显不均匀,容易导致列车出现振动问题。

对于高速线路的修复,需要保证轮轨的最佳接触,只有这样钢轨上才能出现均匀光带。

2.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和责任心实际打磨列车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具体工作经验和现场实际情况,对打磨参数进行有效设计,这对于现场操作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般来说,打磨作业过程灵活性特点十分明显,操作人员应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倘若在参数设计中出现问题,很难保证最终的打磨质量。

钢轨打磨技术工作总结

钢轨打磨技术工作总结

钢轨打磨技术工作总结引言钢轨打磨技术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和舒适性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对钢轨打磨技术的相关工作进行总结,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改进方向。

1. 工作内容钢轨打磨技术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钢轨表面清洁钢轨在运输过程中可能积累了灰尘、油污等杂质,影响铁轨的使用寿命和运输安全。

钢轨打磨技术需要清洗钢轨表面,保持其干净整洁。

1.2 钢轨平整度检查钢轨的平整度是评估铁路运输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钢轨打磨技术需要对钢轨的平整度进行检查,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凹陷或高低差。

1.3 钢轨角度修正钢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形,导致铁路列车行驶时产生颠簸和噪音。

钢轨打磨技术需要对钢轨的角度进行修正,保持其与铁路线路的匹配度。

1.4 钢轨表面磨损修复钢轨表面的磨损会影响列车的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

钢轨打磨技术需要对钢轨表面的磨损进行修复,保证其使用寿命和运输质量。

2. 工作挑战在进行钢轨打磨技术工作时,存在以下几个挑战:2.1 大面积作业铁路线路通常很长,钢轨打磨技术需要对大面积的钢轨进行作业。

这需要高效的作业计划和组织,以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2 作业环境复杂钢轨打磨技术需要在各种环境下进行作业,包括高温、恶劣天气等。

作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安全意识,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职业健康问题长时间从事钢轨打磨技术工作可能会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例如对呼吸、听力等。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健康监测,保障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3. 工作改进方向为了提高钢轨打磨技术的效率和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3.1 技术设备升级引入先进的钢轨打磨技术设备,提高作业效率和精度。

例如,可以使用自动化钢轨打磨机器人,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作业安全性和质量。

3.2 数据化管理建立钢轨打磨技术的数据化管理系统,记录和分析钢轨的作业情况和效果。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

重载铁路用U77MnCr钢轨的试验研究

重载铁路用U77MnCr钢轨的试验研究
1 U77MnCr钢轨的母材性能
1.1 化学成分及氢氧含量 表 1为 U77MnCr钢轨的化学成分 , 表 2为 U77MnCr
成品钢轨的氢 、氧含量 。
收稿日期 :2009 -02 -07 作者简介 :刘丰收, 1978年出生 , 男 , 助理研究员。
第 5期
刘丰 收 周清跃 张银花等 :重载铁路用 U77MnCr钢轨的试验研究
ResearchonthePerformancesofU77MnCrUsedforHeavy-haulRailway
LIUFeng-shou, ZHOUQing-yue, ZHANG Yin-hua, CHENZhao-yang (ChinaAcademyofRailwaySciences, Beijing100081, China;) Abstract:Researchpurposes:Theheavy-haulrailwayofforeigncountrieshassuccessfullyusedthelow-alloyrails containingCr, buttherewasnoapplicationoflow-alloyrailscontainingCrinChineseheavyhaulrailwayinthepast. TheparentmetalsandweldingofU77MnCrrailaswellastheapplicationofU77MnCrrailarestudiedinthispaper. Researchconclusions:TheparentmetalsofU77MnCrrailissuitableforbeingusedinthestraightsectionofheavyhaulrailwaybecauseofitshighpurityandgoodstrength-toughness, hasaperfectcostperformancebecauseitonly containsthecheapchromealloyof0.25% -0.40% withgoodelasticityanddoesnotcontainthetreasurevanadium alloy, hasagoodweldingperformancewithself-hardenabilityofweldingjoints, soitdoesnotneedaircoolingafter normalizingandthetoughnessoftherailtopsurfacematchesthetoughnessoftheparentmental, andhasagoodfatigue resistancethatcanprolongtheservicelifeoftherailonheavy-haulrailway. Keywords:heavy-haulrailway;U77MnCrrail;parentmetals;weldingperformance

钢轨打磨问题浅析

钢轨打磨问题浅析

钢轨打磨问题浅析钢轨打磨问题浅析摘要:通过对国内外钢轨打磨问题的研究,从钢轨打磨原理着手,分析了目前钢轨打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效果评价指标,从而能够提高钢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降低经济成本。

关键词:钢轨打磨评价指标使用寿命1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以及重载铁路的发展,钢轨伤损这种情况已逐渐明显的加重,尤其是钢轨的滚动接触疲劳伤损。

钢轨伤损不仅影响行车品质,甚至可能导致断轨,严重影响行车的稳定性和安全。

因此,提高铁路钢轨使用寿命,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钢轨打磨线路养护维修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国外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得提高铁路钢轨使用寿命。

钢轨打磨是用来提高钢轨寿命和使用性能的一种手段,经过大量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印证了这种措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在技术层面,钢轨打磨主要用来消除钢轨的波形磨耗以及接触疲劳等因素对钢轨寿命的负面影响。

同时,钢轨打磨还依赖于高品质材料和一些新进的润滑措施。

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大量地减少上述的负面影响。

自上世纪30年代起,国外的铁路检测部门将打磨方法运用到消除钢轨表面的波纹、磨耗以及剥落等类型的轨头病害。

早期,钢轨打磨是通过人工操作,后期逐步发展了新的打磨设备,出现了大型钢轨打磨车。

目前国内大部分铁路局已配备系列的钢轨、道岔打磨列车,目前我国轨道方面钢轨打磨的任务主要是消除钢轨塑性流变和波形磨耗,针对线路的曲线部分和直线部分的打磨手段也基本类似。

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地铁工程也将钢轨打磨车采取为线路养护维修过程中的必备大型维护车辆,钢轨打磨技术已然成为一项关键的线路维护技术。

随着钢轨打磨技术和线路维护技术的发展,现在钢轨打磨已经从“修复性打磨(表面打磨)”开始向“预防性打磨(外形打磨)”转变。

修复性打磨是在线路运营时,根据钢轨波浪磨耗或接触疲劳伤损的严重程度,打磨清除钢轨表面所产生的缺陷;预防性打磨是预防性打磨是指对钢轨进行特定廓形的打磨,周期性的打磨少量金属,避免缺陷的产生,减少病害的发生,控制病害的发展,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延长钢轨使用寿命,改善轮轨接触状况,减小轮轨摩擦,降低轮轨噪声和车辆轮对损伤情况。

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分析

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分析

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准线曲线钢轨磨耗客观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具体情况,提出了重载铁路减少小半径曲线地段钢轨磨耗的一些具体办法。

关键词大准铁路;小半径曲线;磨耗大准铁路为I级干线单线电气化铁路,东起大同东站西至准格尔旗薛家湾站,是处于西煤东运北通道上的一条重要运煤专用铁路。

通过近几年的扩能改造施工,年通过总重120Mt,已达到重载铁路标准,沿线通过地段大多属于山区,小半径曲线较多。

随着近两年列车牵引质量和机车轴重不断增加,小半径曲线地段钢轨磨耗速率加大,大大增加了铁路的运输成本。

1 曲线长轨条更换现状自2006年大准线铺设无缝线路以来,全线共有60条曲线由于钢轨磨耗严重进行了更换,其中有59条是半径R≤600m曲线,占更换总数的98.3%;占全线小半径曲线(全线半径R≤600m曲线共87条)总数的67.8%。

其中,有4条曲线已进行两次更换,分别是K19+487—K20+097,半径500m,K24+370—K25+342,半径500m,K25+875—K26+634,半径400m,K78+790—K79+711,半径400m。

2 大准线曲线钢轨磨耗情况分析曲线钢轨磨耗是不可避免的,结合实际情况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钢轨磨耗作出分析。

2.1曲线钢轨磨耗客观原因曲线是轨道结构强度中的薄弱环节,当列车运行进入曲线后,车体受机车牵引,随着贯性向前运行,轨道迫使车辆转弯,这样必然行成车轮冲击轨道,造成轨道变形,车轮和钢轨同时受到磨耗,当离心力和向心力不平衡时,更加剧钢轨的磨耗,导致曲线上股内侧圆弧段至顶面1/3处连续性鱼鳞剥落掉块,下股踏面中部连续麻点,并且发展扩大。

随着磨耗的日益加重,当钢轨状态不能满足列车运行要求时,则必须对曲线钢轨进行更换。

工务段对小半径曲线共先后更换63次,其中有62次是更换的曲线上股,再次证明了曲线上股是钢轨最易磨耗的部位。

2.2大准线曲线钢轨更换时间在更换过得59条小半径曲线中,其中2008年共更换16条,春季更换3条,秋季更换13条;2009年更换32条,春季更换16条,秋季更换15条(有1条是第二次更换);2010年更换15条,春季更换12条,夏季更换3条(有3条是第二次更换)。

冶金重载铁路钢轨及车辆磨耗处理分析

冶金重载铁路钢轨及车辆磨耗处理分析
即每组转 向架两边 旁承 间隙之和 为 1 2 —1 6 am, r 调 高 了 最 低 值 4 mm, 在保 证 安 全 的前 提 下 , 确保 旁 承 不 被 压 死 。补 油 ( 1 ) 现象 : 钢 轨正 面 剥离 掉 块 原 因分 析 : 轮 轨 应 力自由 空 间 的 1 / 3为 准 。 定值后 引起钢 轨表 面 金属 的塑 性 变形 和 表 面疲 劳 磨 损 , 时, ( 3 ) 对 设备 自身设计 进行优 化和 小改 小革 , 防尘 座 的 内孔尺 塑 性 变 形 经 累积 形 成 表 面 裂 纹 , 在 车 轮 荷 载 的 循 环 作 用 下

定 的实用价值 。
在 轮缘 、 轨 侧 采 用 润 滑措 施 , 对 曲 线 上 股 钢 轨 进 行 涂
油, 减少钢 轨侧磨 , 有 试验 证 明, 润 滑 工 况 与 干 摩 擦 工 况 相
2 1 5 0吨 车 辆 结 构 及 各 部 功 能
钢轨侧磨 迅 速下 降 , 减磨 效 果 可达 2 ~ 5倍 。 在 保 证 机 TS 1 5 0铁 水 车 由 一 个 车 架 、 两 个 三 轴 构 架 式 转 向架 、 车 比 , 车 正 常 牵 引 和 制 动 的 条 件 下 , 润 滑 改 善 了 轮 轨 的摩 擦 , 减 少 钩缓 冲装置 、 两 个 铸 钢 支 座 及 风 制 动 装 置 组 成 。 车 架 主 要 机 车 磨 损 。 由弯 梁 、 枕梁、 端 部 等组 成 。枕 梁装 有 直 径 为 3 7 0 mm 的 铸 . 3 加 强 车 辆 的 使 用 维 护 保 养 并 优 化 设 计 钢上 心盘 ; 端部主要 由端板 、 牵引梁、 侧梁 等 组成 , 两 端 装 有 4 ( 1 ) 列 检人 员对 1 5 0 T铁 水 车 精 细 点 检 , 对 车辆鞍 座 、 车 牵 引钩 。转 向架 采 用 三轴 构 架 式 转 向架 , 主要 由轮 对 、 构 旁承 间隙 、 轴 箱 和 弹簧 等部 位 一 天检 查 一 次 , 落 实 点 检 架、 轴箱 弹簧装 置 及基 础 制 动装 置 组 成 。空气 制 动装 置 由 钩、 每天 坚 持 1 2 0型制 动机 、 制 动缸 、 组 合式 集尘 器 、 球 芯 折角 塞 门 、 编织 标准 并作好 现场 点 检信 息标 识 和 专 项点 检 记 录 ,

冶金重载铁路钢轨及车辆磨耗处理分析

冶金重载铁路钢轨及车辆磨耗处理分析

冶金重载铁路钢轨及车辆磨耗处理分析随着现代工业和物流的高速发展,铁路运输已成为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而铁路交通中的铁路钢轨和车辆磨耗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冶金重载铁路钢轨及车辆磨耗处理成为每一个铁路工作者需要关注和掌握的知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钢轨和车辆磨耗。

钢轨是铁路铺设的轨道,是铁路运输的基础部件。

而车辆磨耗指的是铁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与铁轨、道岔等接触部位的磨损。

随着运输设备和货物的不断增加,铁路钢轨和车辆磨耗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在此背景下,钢厂开发出了专门针对铁路钢轨的高强度低合金钢产品,并针对车辆磨耗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那么这些措施具体是什么呢?对于铁路钢轨,冶金重载铁路钢轨的设计理念是在保证轨道线性度不变的同时增强其极限承载力。

此外,钢厂还特别针对铁路钢轨的大曲率和弯道设计出了相特殊定制的产品。

而对于钢轨的安装时,则需要严格遵循安装规范和标准,以保证铁路钢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而对于车辆磨耗,除了需要对车辆进行常规维护和保养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车辆速度。

车辆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摩擦力会增大,导致铁轨的磨损加剧,因此需要控制车辆的速度。

2.选用适当的轮胎材料。

轮胎选用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会影响整个车辆与铁轨接触部位的磨损情况。

因此需要选用适合的轮胎材料。

3.铁轨磨损检测。

定期检查铁轨的磨损程度,及时进行维护和处理。

4.合理安排列车运行计划。

合理安排列车的行驶计划,避免车辆长时间在同一区段内连续运行,以避免铁轨过度磨损。

总而言之,冶金重载铁路钢轨及车辆磨耗处理是铁路运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只有通过数字化和精细化铁路运输过程,才能确保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

铁路工作者需要不断关注铁路钢轨和车辆磨损的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铁路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重载铁路尖轨磨耗分析

重载铁路尖轨磨耗分析

重载铁路尖轨磨耗分析1课题背景2国内外现状3理论方法4主要研究内容5结论1课题背景:随着我国十一五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快速客货混跑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建设与发展,在一些新建的客运专线上铺设提速道岔或高速道岔以提高车辆通过速度,道岔限速及相关动力学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对车辆一道岔动力学特性研究,为道岔设计、车辆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己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

我国铁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骨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和管理方面都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道岔区的轨道刚度沿线路纵向分布不均匀我国现有道岔的使用经验反映了道岔轨道设置好坏对机车车辆运行品质、轮轨相互作用和道岔振动强度都有不利影响。

在铁路线路中,道岔是使机车车辆从一条线路转向另一条线路的轨道连接设备,它是由指引机车车辆的轮对沿线路行进或转入另一条线路的转辙器部分、使轮对能顺利地通过两条线路钢轨的连接点而形成的辙叉的连接部分以及岔枕和连接零件等组成。

由于道岔区零部件多而且结构很复杂,因此道岔区钢轨的磨耗比普通线路上的钢轨更加严重,由于道岔的存在,使得线路的通过能力大大增加,比如,单线线路在铺设道岔后,再铺设一段叉线,且长度大于列车长度,就可以双向开通列车在道岔大部分区域内,轨道横截面外形与基本轨不同,并且其横截面外形随着线路长度的变化而变化。

且道岔区比较长,更换起来很麻烦。

(6)道岔结构具有特殊性,几何不平顺较大,列车通过时会引起强烈的冲击和振动,这种冲击和振动会成倍地恶化道岔的工作条件且道岔数量多、构造复杂、使用寿命短、限制列车速度、行车安全性低、养护维修投入大。

为了要达到更高的时速和更长的寿命的要求,我们就必须要改进现有道岔的结构,用更新的设计理念,这样可以更好的解决道岔区轮轨接触关系,否则随着速度的提高,钢轨的磨耗的加剧,就会有更多的道岔未达到使用寿命就要下道。

无缝线路的发展以及曲线轨道的加强逐渐改善了轨道结构的工作条件,致使道岔成为铁路轨道的最薄弱环节,成为限制行车速度的关键设备。

重载铁路钢轨打磨技术浅析

重载铁路钢轨打磨技术浅析

2 去除表 层塑性 流动 、 ) 防止 轨面变形 , 降低列 车与线路 的振 3 保持钢 轨 的最 佳廓 面形 状 , ) 改善轮轨 接触关系 , 减小接 触
时, 钢轨损伤一般最初表现型为裂 纹。轨头表面 连续 的累积点蚀 动以延长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和降低行 车产 生的噪声 ;
角 处 几 毫 米 深 的剥 离 。 在 实 际 工 作 中 , 了减 少 钢 轨 磨 耗 , 般 应 力 : 为 一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Ⅱl ECTURE
V0 . 7 N0 1 13 . 8
Jn u. 2 l 0l
文章编号 : 0 — 8 5 2 1 ) 80 4 —3 1 9 6 2 (0 1— 1 80 0 1
混 凝 土 路 面 常 见 病 害 及 预 防 措 施
1 确定打磨参数 , ) 针对不 同的打磨 方式 , 采用不 同的打磨参 数参量 , 考虑高频 振动 的轮轨 系统 的动特性 , 选择 合理 的打磨 参 2 开展打磨钢轨型面模 型研 究。根据不 同的打磨 策略发展 )
2 曲线上股道钢 轨打磨 的磨 削要点 。a 钢轨打磨 的基 准是 量和限值保证车辆行车的舒适 性和安全性 ; ) .
大秦线年运量达 4亿余 吨 , 列车轴重为 2 , 5t重车线最高时速 恶化了轮轨接 触条 件 , 加速 了钢轨 的伤损 。 由以上分析可知 , 重载铁路 的打磨主要针对 以下几个方面 :
1 去 除 表 面 的 裂 纹 , 制 裂 纹 向 深 层 次 发 展 , 缓 和 控 制 轨 ) 控 延
重 载 铁 路 钢 轨 打 磨 技 术 浅 析
互 忌 伍


要: 以某重载高速铁路 为背景 , 通过分析钢轨裂纹扩展机理 , 就重载铁路 钢轨 打磨技 术进行 了详细论述 , 并指 出需进 步完善 的几方面, 以控制裂纹的快速发展 , 而延 长钢轨使 用寿命 。 从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铁路线路上的大机打磨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其主要目的是保证铁路线路的平整度和垂直度,以确保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随着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机打磨技术也不断创新和完善。

大机打磨技术主要包括机械打磨和电力打磨两种方式。

机械打磨主要通过机械设备来进行,包括研磨机、砂轮机、抛光机等。

机械打磨的优点是作业效率高,能够快速完成打磨作业,但缺点是对轨道的磨损较大,容易导致轨道的磨损加剧。

电力打磨则是通过电力工具来进行,主要包括电动砂轮机、电动抛光机等。

电力打磨的优点是对轨道的磨损较小,能够保证轨道的平整度和垂直度,但缺点是作业效率相对较低。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目前国内外的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打磨工艺优化:通过对打磨工艺的优化,可以提高打磨的效率和质量。

对打磨速度、打磨压力、打磨头的材质等进行优化,可以降低轨道的磨损,同时提高打磨的效果。

2. 打磨机械设备创新:通过对打磨机械设备的创新,可以提高打磨的效率和精度。

引入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打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打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采用先进的打磨头设计,改善打磨的效果和质量。

3. 打磨工艺监测与评价:通过对打磨工艺的监测和评价,可以及时掌握打磨过程的实时情况,保证打磨的效果和质量。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仪器,对打磨过程中轨道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4. 打磨工艺仿真与优化:通过对打磨工艺的仿真和优化,可以提前预测打磨效果和质量,优化打磨参数。

通过建立打磨工艺的数学模型,模拟打磨过程中各个参数的变化和相互作用,从而优化打磨参数,提高打磨效果和质量。

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其涉及的内容广泛且深入。

通过不断地技术研究和创新,可以提高大机打磨技术的效率和质量,保证铁路线路的安全和稳定。

铁路线路施工中的钢轨打磨技术研究

铁路线路施工中的钢轨打磨技术研究

铁路线路施工中的钢轨打磨技术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在运输的过程中铁路轨道磨损情况也变得日益严重,针对这样的现象就需要采用打磨技术来对磨损、形变严重的铁轨进行铁路处理,提升运输中的安全性。

关键词:铁路线路施工;钢轨打磨;技术研究正文:引言:铁路运输是我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运输行业也有着更大的进步。

铁路运输是所有运输方式中最为便捷和方便的,也是就大多数人们首选的交通方式。

铁路轨道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火车与轨道长时间的摩擦和接触,会造成铁路轨道发生形变、磨损等情况,这些问题都直接对火车运输安全性造成威胁,根据这样的情况就要做好打磨工作。

在开展打磨工作之前,要对铁轨实际情况最好判断,来选择合适的打磨技术,这样打磨之后的铁路轨道才能被正常使用。

一、研究铁路线路施工中的钢轨打磨技术的目的铁路轨道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不断的摩擦会导致轨道出现磨损等情况,如果不对这种情况处理会影响火车运行的安全。

因此,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打磨,延长铁路轨道的使用寿命。

铁路轨道在安装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后续的保养和维护,确保铁路轨道的光滑,不会对运输造成影响。

之所以对铁路轨道进行打磨,最主要的是保障钢轨表面是光滑没有磨损,在火车与铁路轨道接触中会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也可以防止铁路轨道出现形变等问题。

铁路轨道在安装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完成,如果不对其进行定期维修和养护工作,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再次更换会耗用大量的资金,这对铁路事业的发展起着负面的作用。

铁路轨道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进行利用打磨技术来进行处理,可以降低运行中的噪音和摩擦产生的振动,为乘客带来良好的体验。

二、铁路线路施工中的钢轨打磨技术的种类铁路轨道在使用的过程中会由于运输等原因使得铁轨出现磨损等情况,如果不对其进行打磨处理会对以后的铁路运输造成影响。

铁路轨道的打磨就是要对这种磨损进行控制,使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也可以延长铁路轨道使用寿命。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
自 )%%: 年以来由于运量大幅度增加和轴重的增加"钢轨 的伤损进一步加剧# )%%0 年 $ 月对大秦重车线钢轨使用情况 的调查结果表明"曲线上下股铺设后 ) 个月就出现了严重的剥 离掉块"而且这种剥离掉块的大面积出现会影响超声波探伤作 业"给运输安全带来隐患#
"常见钢轨的病害 钢轨波浪磨耗多发于直线线路上"短波波磨常发生在铁路 曲线下股"长波波磨通常是由于线路上只有单一型号的车辆运
'%'
磨# 当钢轨顶面连续或多处擦伤深度不大于 %&:ZZ 时应使用 打磨车打磨"深度大于 %&:ZZ时使用打磨车或铣磨车铣磨#
#钢轨打磨技术指标要求 (&$ 钢轨打磨深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 预打磨!轨顶中心区域& 2$b`X(b' 最小打磨深度不小 于 %&) ZZ# 其中道岔打磨保证轨头廓形为主"打磨深度可适 当减少# &)' 预防性打磨!轨顶中心区域不小于 %&$ ZZ# &('修理性打打磨!#光带修形后轨头达到目标廓形# $波 磨钢轨打磨后符合波磨打磨验收标准# %擦伤轨打磨后轨面硬 度不高于邻近母材轨面硬度 :%CA# &钢轨鱼鳞纹应消除# (&) 打磨面粗糙度不大于 $%!Z (&( 打磨平面最大宽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 轨顶纵向中心线两侧 $% ZZ 区域为 $% ZZ"$% `): ZZ区域为 1ZZ"其余打磨区域为 : ZZ# &)' 沿钢轨纵向 $%% ZZ 范围内"打磨平面宽度最大变化 量不应大于打磨平面最大宽度的 ):6# (&3 打磨后轮轨接触光带 直线和曲线下股钢轨应基本居中"宽度为 )% `(% ZZ+曲 线上股钢轨应偏向内侧# (&: 钢轨打磨后应无肥边无疲劳裂纹无连续发蓝带 (钢轨焊缝接头打磨技术 &$' 焊缝接头的主要病害有!肥边*擦伤*剥落掉块*钢轨低 头*硬弯*焊缝凸凹*钢轨母材轨顶面凸凹*马鞍形磨耗*波浪形 磨耗及鱼鳞裂纹病害# &)' 钢轨焊缝达到下列标准时"需进行打磨整治!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铁路线路是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系统之一,其安全运行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铁路运输量的增加和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铁路线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于列车的运行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铁路线路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和变形,这会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针对铁路线路的磨损和变形问题,铁路部门开始引入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

这项技术利用专用设备对铁路轨道进行全面打磨,恢复其几何形状和表面质量,减少轨道表面的磨损,延长轨道使用寿命,提高列车的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目前对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的研究仍比较有限,需要深入探讨其原理和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本文旨在对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其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1.2 研究意义铁路线路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铁路运输强度的增加和运营环境的变化,铁路线路表面的磨损和劣化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列车的行驶安全和运输效率。

在这种背景下,开展针对铁路线路的大机打磨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铁路线路的定期打磨,可以有效减少轨道表面的磨损程度,延长线路的使用寿命,提升列车的运行平稳性和运行速度。

大机打磨技术还可以改善铁路线路的几何状况,减小与列车之间的运行阻力,节约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

深入研究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探索其打磨原理和技术手段,对于提升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未来的铁路建设和运营中,大机打磨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铁路运输向着更加高效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介绍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是一种保养和维护铁路轨道的重要方法。

它利用专门设计的大型机械设备,对铁路轨道进行表面打磨,以消除轨道表面的磨损和瑕疵,提高轨道的平整度和减少噪音。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是铁路线路维护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打磨铁轨的表面,可以消除铁轨上的磨损和缺陷,提高铁路线路的平整度和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机打磨的效果和效率,需要进行技术研究和改进。

一、打磨方法研究1. 打磨方式:通过研究不同的打磨方式,可以确定最佳的打磨方式。

目前常用的打磨方式有全面打磨、局部打磨和超声波打磨等,需要考虑是否能够满足打磨目标和要求。

2. 打磨参数:打磨参数是指打磨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设置,包括打磨速度、打磨压力、打磨次数等。

研究不同的打磨参数对打磨效果的影响,可以优化打磨参数的设置,提高打磨效率和效果。

3. 打磨工具:研究和改进打磨工具的设计和制造,可以提高打磨的效果和寿命。

通过改进打磨轮的材料和结构,可以增加打磨轮的硬度和刚度,提高打磨的效果。

二、智能化技术研究1. 智能化控制:通过引入智能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打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优化。

通过在大机上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打磨参数和打磨效果,控制打磨过程的各项参数。

2. 数据分析与预测:通过对打磨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预测打磨效果和铁轨的磨损情况。

通过对打磨后的铁轨表面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可以预测铁轨的剩余寿命,提前进行维护。

三、节能减排技术研究1. 能源利用:研究和改进大机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

通过改进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实现能耗优化和节能减排。

2. 尾气处理:研究和改进大机尾气的处理技术,减少尾气的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使用高效的尾气处理装置,减少尾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四、刀具磨损与更换技术研究1. 刀具磨损监测:通过研究刀具的磨损规律和监测技术,可以及时判断刀具是否需要更换,避免因刀具磨损导致的打磨效果下降和工作效率低下。

2. 刀具更换技术:研究和改进刀具更换的技术,提高更换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改进刀具的固定装置,实现刀具的快速更换和精确对位。

对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的研究可以通过打磨方法研究、智能化技术研究、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和刀具磨损与更换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铁路线路的安全性和平稳性是铁路运输的关键,而铁路线路的大机打磨技术则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大机打磨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以适应铁路线路的需求。

本文将围绕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展开讨论,从技术原理、设备研发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技术原理大机打磨技术是指利用大型的打磨设备对铁路线路进行全面的打磨,以保证线路平整度和轨道质量。

其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打磨原理大机打磨是利用高速旋转的磨轮对铁轨进行切削和打磨,使得铁轨表面的不平整和损伤得以修复,从而提高线路的平整度。

打磨过程中还能够消除轨道表面的氧化层和锈蚀,延长轨道的使用寿命。

2. 平整度原理铁路线路的平整度对于列车的行驶速度和运输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机打磨技术通过对铁轨表面的打磨和修复,能够保证铁路线路的平整度,从而提高列车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质量控制原理大机打磨技术不仅能够提高铁路线路的平整度,还能够控制轨道的轮踏磨损和轨道表面的疲劳裂纹,确保轨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二、设备研发针对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需求,国内外的铁路设备厂商和科研机构对大机打磨设备进行了深入研发,形成了一系列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结构优化针对不同铁路线路的需求,研发了一系列结构优化的大机打磨设备,包括车体结构、打磨头部、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创新。

2. 自动化控制技术大机打磨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能够实现对打磨过程的精准控制和监测,确保打磨效果和质量。

3. 智能化维护技术针对大机打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需求,研发了一系列智能化的维护技术,包括远程监测、故障诊断和预防性维护等方面的技术创新。

三、应用效果在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成果。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运输效率大机打磨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铁路线路的平整度和轨道质量,进而提高列车的行驶速度和运输效率。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摘要】本文围绕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大机打磨技术的原理,然后详细讨论了在重载铁路线路上进行大机打磨的过程和方法。

接着分析了该技术的技术难点和应用现状,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其实际效果。

在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铁路线路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为铁路运输领域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研究、技术原理、技术难点、技术应用、案例分析、技术前景、总结、展望、研究背景、研究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重载铁路线路是指承载重量较大的货运列车行驶的铁路线路,其承载能力要求较高。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重载铁路线路的运输任务日益繁重。

由于列车行驶频繁、重量大、速度快等因素的影响,重载铁路线路容易出现磨损、凹陷和不平整等问题,进而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和运输效率。

为了保障重载铁路线路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大机打磨技术应运而生。

大机打磨技术是一种通过高速旋转的砂轮对铁轨表面进行磨削,从而恢复其几何形状和表面质量的技术。

通过大机打磨可以有效地去除铁路线路表面的磨损和凹陷,提高线路的平整度和表面质量,减小列车行驶时的振动和噪音,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

研究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对于提高重载铁路线路的运输效率、延长轨道寿命、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1.2 研究意义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是铁路维护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工艺,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铁路线路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重载铁路线路经过长期运营后,线路会出现磨损和变形现象,如果不及时修复和维护,将会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

大机打磨技术能够有效地修复线路表面的磨损和凹凸不平,提高线路的平整度和轨面质量,从而保证铁路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性。

2. 延长铁路线路使用寿命:随着列车运行的频繁和运载量的增加,铁路线路的磨损程度也会加剧,如果不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将会大大缩短线路的使用寿命。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摘要】这篇文章将围绕着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展开研究。

在我们将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正文中,我们将分别讨论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的概述、重载铁路的特点与需求、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工艺流程、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参数研究以及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效果评价。

在我们将总结技术研究成果,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的相关内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研究,重载铁路,工艺流程,技术参数,效果评价,研究成果,未来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研究的背景始于对铁路运输安全和效率的关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铁路运输成为国家交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运输过程中,铁路线路的状况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和舒适度。

而重载铁路由于承载的货物量大、列车运行频次高,线路磨损更加明显,需要更加专业的维护保养。

目前,传统的人工维护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重载铁路线路的需求,因此引入了大机打磨技术。

大机打磨技术是利用高效的机械设备对铁路线路进行打磨和修复,以提高线路的平整度和减小磨耗,从而延长线路的使用寿命。

这一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铁路线路的使用效率,还减少了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安全性。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研究的背景是为了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该技术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保障重载铁路运输的顺畅进行,为国家交通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需求不断增加,而重载铁路因运输重量大、频次高的特点,线路磨损和几何差异较为严重。

采用大机打磨技术对重载铁路线路进行维护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重载铁路线路打磨可以有效延长铁路线路的使用寿命,减少日常维护成本,提高线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重载铁路线路的磨损和老化问题成为制约铁路运输发展的瓶颈之一。

为了保障铁路线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重载铁路线路的大机打磨技术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探讨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技术研究。

一、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意义和重要性重载铁路线路是承载了我国大部分货物运输的重要路线,其安全和稳定运行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由于长期的重载和运输,线路上的轨道磨损严重,老化问题凸显。

这不仅导致了线路的运输能力下降,还可能威胁到铁路的安全运行。

开展重载铁路线路的大机打磨技术研究,对于保障重载铁路线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提高线路的使用寿命:重载铁路线路的大机打磨可以有效地去除轨道表面的磨损和老化层,延长线路的使用寿命,提高线路的运输能力。

2. 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行:通过大机打磨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轨道的磨耗,降低轨道的几何不平顺度,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行。

3. 提高运输效率:轨道磨损严重会导致列车的运行阻力增大,降低运输效率。

大机打磨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轨道的运行阻力,提高运输效率。

目前,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这一领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技术设备不足:我国目前用于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的设备还比较落后,缺乏自主研发的高效、精准的打磨设备。

2. 技术标准不统一: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导致大机打磨的技术操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影响了打磨效果和质量。

3. 人才储备不足: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工程技术,需要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来进行操作和维护,而我国目前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储备。

1. 大机打磨设备的研发:提高大机打磨设备的精度和效率,是当前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分析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分析

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1-11-17T03:08:51.896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2期作者:胡学成[导读] 铁路线路是铁路运输的基础,钢轨作为线路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受到列车车轮的冲击力作用,极易出现裂纹、掉块、磨耗等伤损问题,进而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现阶段,为切实保证重载铁路钢轨的安全性,钢轨打磨工作成为当前铁路养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能包神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014010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物流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更好地满足实际需要,铁路运输发展迅速,其中重载铁路运输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重载铁路的维护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分析,以期切实提升重载铁路线路的质量,为我国运输行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重载铁路线路;大机打磨技术;波浪型磨耗引言:铁路线路是铁路运输的基础,钢轨作为线路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受到列车车轮的冲击力作用,极易出现裂纹、掉块、磨耗等伤损问题,进而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现阶段,为切实保证重载铁路钢轨的安全性,钢轨打磨工作成为当前铁路养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大机预防性打磨,修理性打磨及作用钢轨作为铁路运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与列车运输安全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重载铁路发展过程中,受运输货运量大、列车行车密度大以及钢轨所处自然环境常常会受到雨雪、风沙、煤尘等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线路的钢轨出现多种病害,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缩短了钢轨的使用寿命,还对铁路运输的效率造成较大影响。

现阶段,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保证重载铁路运输能够更好地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铁路检修的过程中,应用大机打磨技术对钢轨的非正常磨损、变形、碎裂等问题进行处理,保证列车轮轨之间的有效接触,已经成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关键点之一[1]。

在当前的重载铁路线路管理维护过程中,较为常用的两种钢轨维护处理方法分别为直接对受损钢轨进行更换以及通过对受损钢轨进行打磨的方式,使其廓形恢复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载铁路钢轨打磨实验数据对比及分析
孙高伟
【摘要】对重载铁路设立新轨和既有钢轨打磨试验段和对比段,分析了预打磨和维护性打磨对消除或降低钢轨疲劳伤损影响的作用,通过对打磨试验段和对比段持续跟踪观测,对不同通过总重阶段的钢轨轨头廓形、钢轨工作面硬度以及钢轨工作面使用和伤损状况进行记录,并根据现场采集的实验数据,结合重载铁路钢轨疲劳伤损特征,提出了以打磨钢轨轨距角为重点的打磨策略。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pre-burnishing and maintenance burnishing on reducing or relieving fatigue damages on steel rails from the burnishing test and comparative sections of existing and new rails along heavy-loading railways,records on railhead silhouette,strength of steel rail working face,and w orking face’s uses and damages,and points out the burnishing strategies focusing on the burnishing at rail track distance by combining with the fatigue damage features of rails along heavy-loaded railways.【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15(000)002
【总页数】3页(P126-127,128)
【关键词】重载;铁路;钢轨;打磨;伤损情况
【作者】孙高伟
【作者单位】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朔州工务段,山西朔州 036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13.4
大秦重载铁路是我国西煤东运的主要干线,近年来随着运量和轴重的增加,特别是2万t单元列车开行以来,钢轨伤损情况有加重趋势。

在大秦铁路重车线钢轨伤损现象较为突出,主要有轨头侧磨,轨面压溃,轨面裂纹,剥离掉块,母材核伤,焊头低塌。

调查发现,钢轨的滚动接触疲劳伤损不仅影响钢轨的正常使用、养护和探伤,而且影响行车的稳定性和安全。

目前大秦线的钢轨伤损中大部分为轨头表面的疲劳伤损,适合利用高效的钢轨打磨车进行整治,但是由于大秦线运营繁忙,目前只能在线路大修期间实施钢轨打磨,而且可供钢轨打磨使用的作业天窗远不能满足要求。

根据大秦铁路钢轨的伤损现状和现有的钢轨打磨条件,在钢轨病害情况较为突出的区段设置以维护性打磨为主的钢轨打磨试验段和对比段。

根据大秦铁路钢轨伤损数据分析,半径R≤800 m的曲线区段中钢轨伤损情况最为严重,其次是大半径曲线和直线区段,因此本次试验中将钢轨打磨试验段和对比段均设定在半径R=800 m 的曲线区段和相邻的直线区段,并在缓直点、缓圆点、曲中点、圆缓点和缓直点设置测点,这样不仅便于钢轨观测的定位,而且可对圆曲线、缓和曲线和直线区段综合考察。

试验段和对比段的轨道参数见表1,测点布置见图1。

打磨试验段和对比段铺设的是75 kg/m U75 V钢轨,其中曲线上股为淬火轨;曲线下股为热轧轨;直线段为热轧轨。

通过对比同一测点处不同时期钢轨的廓形变化得到轨头主要部位(垂磨位置,轨顶中部,轨头45°径向和侧磨位置)的形变或磨耗数据对轨头廓形进行分析(见图2)。

既有钢轨打磨试验段和对比段轨头廓形变化与通过总重的关系:1)试验段和对比段上股的垂向形变分析。

曲线半径R800试验段和对比段的垂向变形,打磨后随累积
通过总重的增加,试验段K266~K269的整体垂向变形还是较低的,在80 MGT
之后,基本是在0.005 mm/MGT以下,除圆缓点在100 MGT后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但仍小于0.008 mm/MGT,对比段K301基本是在0.005 mm/MGT左右,圆缓点稍高但没有超过0.008 mm/MGT。

尽管在打磨后至100 MGT之前,K283的垂向形变量呈下降趋势,但除曲中点,其他处明显偏高,圆缓点和缓直点均超过了0.01 mm/MGT,至200 MGT后,基本是在0.005 mm/MGT左右。

2)试验段和对比段上股45°径向的形变分析。

随着通过总重的增加,曲线上股轨距角处45°径向形变速率总体上趋于稳定。

试验段K266~K269曲线45°径向形变速率整体
上较高,除圆缓点外,对比段K301的情况与试验段K266~K269大致相同。


验段K283曲线段45°径向形变速率不够稳定,除圆缓点外,与其他两个区段相比,其他测点处的形变速率偏低。

3)试验段和对比段下股的垂向形变分析。

打磨试验段和对比段的垂磨测量位置垂向形变速率在累积通过总重70 MGT之后的趋势大致
相同,试验段K266~K269曲线和直线的形变速率差别较大,100 MGT之后曲线段是在0.005 mm/MGT左右,曲中点虽然超过了0.005 mm/MGT,但仍小于
0.008 mm/MGT,对比段K301在100 MGT之后各点均小于0.005 mm/MGT。

经过打磨后至通过总重100 MGT 之前,试验段K283的垂向变形速率基本呈下降趋势,此后,除圆缓点到240 MGT趋于稳定外,其他测点的形变速率基本稳定,试验段K283曲线段的垂向形变速率整体偏高,除曲中点外,其他两点均超过了0.008 mm/MGT。

曲线下股踏面中部形变速率,除试验段K283的圆缓点处有异
常变化外,其他区段或测点的踏面中部形变速率基本较为稳定,试验段曲线段的形变速率明显要高于直线段,而对比段K301在累计通过总重100 MGT之后曲线和直线的形变速率小于0.005 mm/MGT。

4)试验段和对比段上股的侧磨分析。

从试验段和对比段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出,三个区段的侧磨现象均较为严重,每百万吨通过总重的侧磨速率基本大于0.01 mm/MGT,圆缓点尤为严重,大于0.02
mm/MGT。

试验段K283和对比段K301曲中点的侧磨速率在60 MGT后呈下降趋势。

修理性打磨试验段和对比段钢轨使用情况:根据钢轨伤损记录,在试验段建段之前,钢轨伤损情况就比较严重,主要是在曲上股,曲下股相对较少,直线只是在个别处,在钢轨打磨前后试验段和对比段钢轨伤损情况见表2,从钢轨伤损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第一次打磨之前试验段K266~K269和K283的伤损就比较严重,即使是
在轨距角处打磨4遍后,仍然可以看到明显的裂纹和剥离,而第一次打磨后至第
二次打磨前钢轨伤损数量呈快速增长,这期间通过总重约有270 MGT,有些钢轨在第一次打磨几天后就出现核伤,如K267+22号钢轨的曲上股。

从第二次打磨后的结果可以看出,截至2007年10月,两处试验段钢轨伤损数量仍然较多,分别
为18处和9处,这段时间的累积通过总重约180 MGT。

从既有钢轨打磨试验段的钢轨打磨情况看,由于在打磨前钢轨伤损就较为严重,因此,所实施的钢轨打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钢轨表面的伤损情况,改善了轮轨接触情况,但不能改变钢轨疲劳伤损恶化的趋势,特别是核伤,这和预防性打磨试验段第二次打磨后的情况有些类似。

从硬度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在打磨后且通过总重为60 MGT~70 MGT时就应该实施第二次打磨。

实际上,第二次钢轨打磨
效果与第一次打磨基本类似。

从对比段的钢轨使用情况看,由于钢轨侧磨较为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钢轨疲劳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对比段K301的钢轨疲劳伤损相对较少。

对比段K301钢轨侧磨较重的现象可能与行车撒沙和制动减速有关。

通过对新轨预打磨可以消除钢轨使用初期的塑性流变和轻度剥离。

维护性打磨可缓解钢轨表面的疲劳伤损和改善轮轨接触情况。

钢轨打磨应重点打磨轨距角处,加强曲线上股和直线轨距角处以及曲线下股和直线踏面的打磨。

通过钢轨廓形的分析说明轮轨的接触状况,并对钢轨打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曲线区段上股第一次打磨
以轨距角处为主,并辅以轨头廓形修理,其后的打磨主要是磨削轨距角处和踏面,无需打磨非工作边。

下股第一次打磨以踏面为主,并尽量去除轨距角处的塑性流变,其后的打磨重点是踏面,非工作边根据伤损情况适度打磨;直线段重点以磨削踏面和轨距角处为主。

钢轨打磨后,钢轨表面不得出现发蓝现象,表面粗糙度不大于12.5 μm。

【相关文献】
[1] 王旭荣.大秦铁路钢轨使用寿命和延长措施研究[J].中国铁路,2011(13):3-5.
[2] 张建峰,高新平,王卫东.重载铁路钢轨打磨效果分析[J].铁道建筑,2009(4):72-73.
[3] 邓建辉,陈朝阳,邓勇,等.轨底坡和轨头廓面对钢轨接触疲劳伤损的影响研究[J].铁道建筑,2011(2):18-19.
[4] 胡传亮.钢轨预防性打磨技术的优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5):22-23.
[5] 王立乾.铁路钢轨波磨研究及其治理[J].铁道建筑技术,2013(12):56-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