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四项基本能力解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判断选项本身正确与否
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选项时,可以直接先看选项,快速排除本身观点(说法)错误的选项,这对提高速度和准确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选项本身正确与否,主要通过其中的关键词来确定。观点错误的选项主要有以下体现:过分肯定或者过分否定某一问题,如一定,必然等;偷换概念,如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等;偷换主体,如政府,企业和个人混用;关系颠倒,决定作用与烦作用颠倒等。以上体现,我们可借鉴用来分析各个选项,从而对正确选项做出判断。其次,部分选项信息比较复杂,如由两句或几个词组成,要仔细分析每一句话或每一个词。一句话正确,一句话错误的情况正常存在,一词正确,一词错误的现象也时有出现。
1.对文字类材料的解读
类型
信息呈现特点
提取信息的技巧
记叙类
事件,过程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
说明类
现象,措施
分析核心概念或核心词组
议论类
观点,评价
辩证分析观点
总的来说,对文字类材料信息的提取与解读要注意两个结合:一是主体与关键词的结合,明确文字材料中涉及的行为主体是哪个或者哪些,根据关键语句判断文字材料强调的是哪一问题或哪些问题,即信息指向;二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既要对文字材料进行分层梳理,明确每一层的指向性,又要对分层的信息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各层次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宏观上吧我整个文字材料的主要指向性。
高考四项基本能力解读
01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
一、从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
高考政治试题是通过提供一定信息来考核规定的能力目标与要求的。题干中那些简明扼要的背景材料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对题目解答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背景材料与题目的设问是题目解答的“左右手”,缺一不可。背景材料的呈现方式不同,其信息解读的要求也不同,我们需要针对不同材料,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读。政治试题信息,呈现方式大致包括:文字资料,图标数据,漫画等。
2.明确设问指向
不同的设问指向考查不同的解题能力,有的是单一性的设问,如是什么(体现了,说明了,表明了什么等),为什么(分析原因,依据,影响,意义,作用),怎么办(分析措施);有的是复合型的设问,如谈认识(对某事的认识或看法,运用知识分析某事),评析等。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设问带有一定的综合性,作答时要认真分析,既要分析设问指定的具体内容,又要注意设问的提醒。
二、从设问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
无论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的设问不仅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考生解题时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的考察意图的重要依据。对设问信息的获取和解读情况如何,直接影响着选择项的选择和主观题答案的组织,因此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从设问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有效信息,明确试题考察的具体知识点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理解试题的考查意图。在复习备考中,要做到“三个明确”以提升把握试题设问的能力。
1.明确设问中的行为主体
首先,明确整个高中阶段的行为主体有哪些:经济生活——政府,企业,公民(包括生产者,劳动者和消费者等),政治生活——公民,政府,人大,中国共产党,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等,文化生活——政府,公民和文化工作者;其次,根据以上行为主体的类别,把握具体题目对行为主体的限定,结合教材中对这一行为主体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题。
三、从选项中获取与解读有效信息
政治选择题由材料,设问指向,选项三部分构成,要求根据三者的一致性来进行选择。所以,除了解读设问指向与材料外,还需要解读选项信息,从选项信息分析各选项是否与设问,材料保持一致。具体来说,要根据选项本身的正误,选项本身的指向性,选项之间的关系来判断选项的取舍,排除观点错误的选项,保留观点正确的选项(反向选择题则相反);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保留符合题意的选项;通过选项对比,确定最佳选项。
2.判断选项与题意是否符合
选项与题意不符合的有以下两种情形:(1)选项涉及的主体与材料中主体不符合。分析选项主体,看其与题干中的材料主体或设问主体要求是否一致(2)选项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合或无关。分析选项主体,看其与题干中的材料主旨与设问指向是否一致,特别是强调两个因素关系时,务必引起足够的重视。
1.演绎法是运用所学的一般原理(观点)分析某一具体的社会现象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主要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提供的情景材料做出合理的说明和解释,演绎法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解题时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根据试题要求,找到需要运用的一般理论(哲学原理或方法论);第二步、以理论要点为线索,按图索骥,在试题材料中寻找与理论要点相对应的有效信息;第三步、用材料中的具体信息“置换”理论要点中的抽象概念及关系,实现由抽象到具体,一般到个别的转化,从而将理论要点转换成试题答案要点。
此பைடு நூலகம்试题的呈现方式一般包括背景材料(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和设问(一般表述为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某一观点的?或某观点在上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作答中要注意的是不能笼统回答。要坚持一一对应的原则,逐一进行分析说明。解答此类题的基本方法是归纳演绎法,即先由材料归纳得出原理,然后将原理演绎到材料中,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原理的。
3.明确设问中的知识范围
政治试题在知识范围上的设置有两种类型:一是有着明确的知识范围限定,如请运用某模块,某专题,某知识体系,某具体知识点等。在作答时要全面回扣某模块,某专题,某知识体系,某具体知识点的具体内容,然后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组织答案;二是没有具体的知识范围,在作答时需要结合设问背景材料的主体,关键语句等信息来判断分析知识范围。
2.归纳法与演绎法相反,它是通过对具体的,个别的或特殊的情景材料进行分析,进而归纳出情景材料所包含的共同的基本原理。归纳法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通常可用概念追溯法,即下位概念追溯上位概念。
(2)题目设问对行为主体,解答方向和知识范围的限定不同,我们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来灵活调动知识。
1.如果设问将知识范围固定于某一知识点或局限于一个较小的空间,将解答方向固定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中的某一个,将主体固定于公民,国家,企业等中的某一个,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所谓收敛性试题,该类试题题目答案是受限制的,是收敛式的,此类问题限定材料,限定答案时所用的知识范围。通过题目提供的材料和设问的限制,答案一般经过分析演绎能力和聚合思维,集中思维能力。近年的文综试题试题,在命题形式上,多趋向限制性命题。回答着类收敛性试题要做到以下五点:第一、先看设问,确立答案,重在结论是怎么得出的;第二、每一句材料都有一个或多个有效信息,要努力挖掘出每一句话,不要浪费材料;第三、答案就在材料中,完全可以根据材料分析出答案;第四、答案和材料要一一对应,不能分家;第五。答案是唯一的,收敛式的。
2.在近年来,一些重要领导人的讲话或者重要文件成为该考答案中的一部分,因此,掌握最基本的时政语言是取得理想成绩的依托,如经济语言:科学发展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增长,调结构,扩大内需,发展方式转变,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社会公平等。
三、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考生不仅要能够调动和运用课本以及重大时事等政治学科的相关知识来解答问题,而且要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积累的各学科各方面的知识,所形成的“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如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等,考生检索知识的能力越强,就越能准备的调动和运用知识。
(1)“……是如何体现某某道理的”是近几年高考政治题中经常出现的设问方式。
因此,在解答时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首先,读懂漫画的本意,这是正确解答漫画的“眼睛”,读准漫画标题可以透视整幅漫画的寓意,明确答题要点。第二,细察漫画主体。图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其中每个细节都对漫画寓意有一定的提示作用。第三,品味漫画文字。有些漫画,作者无法用图画语言来表达,所以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这些文字就是解读漫画寓意的“金钥匙”。其次,联系教材。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应结合漫画画面,看看漫画的寓意与教材中的哪些观点,原理吻合,找准切合点。再次,理解题干,分析题肢,明确要求。
最后读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的表达,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的来源之一。
答题格式:在什么范围内(年份,国别),比较对象发生了哪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3.对漫画类材料的解读
漫画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标题,内容及说明性的文字。标题是一幅漫画的题眼,通过标题能够明确漫画反映的问题指向;漫画内容是漫画主体,是由各种情景构成的整体,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以及事务的形状,结构,变化等;说明性文字是对画面情景的一种解释或提示。
二、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1.以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以及党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作为情景材料呈现在试题中,时政治高考命题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政治科高考除了要求考生能够有针对性的调动和运用课本知识外,还要求考生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来回答问题。这里的相关信息包括:第一、主要是指与重大时政相关的信息;第二、是指在应试时,根本试题要求进行自主学习获得的相关信息。目前各省高考中只有江苏省涉及该要求。
2.所调用的知识与试题要求对应时,也应满足学科自身知识体系上的科学性。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如果离开个性谈共性,再好的理论也是空洞;反之,如果离开共性谈个性,那就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没有说服力。教材知识有共性(即一般性理论)与个性(即具体性知识)之分,但二者密切联系,共性知识存在于个性知识之中,个性知识体现着共性知识。调动和运用知识时要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知识的全面性,说理或论述才能透彻,组织出来的答案才能系统完整。所以在调动和运用知识时既要考虑对应的具体性知识,又要考虑相应的一般性知识。
0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的调动有关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1)所谓有针对性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的问题主要是指运用知识的准确性问题。
1.对于不同的问题用相对应的知识来说明。在解题过程中,学生所答题目的答案经常出现材料与观点“两张皮”的现象,不能将材料和观点有机结合起来。也有考生应对主观性试题会采取一种“文海战术”,也就是不管这个题所问的是什么,或者说当他不能准确地调用知识的时候,他往往会将自己所知道的所有原理搬出来。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在提取和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基础上,提炼出其在教材中对应的知识点,并以这个知识点为原点,结合知识的内在联系,搜索其上位,下位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然后利用这个只是结构去回答具体回答,组织答案要点。
2.如果设问对知识范围没有限定或范围较大,对主体没有限定或多个主体,解答方向不明确或方向较为宽泛,这时需要进行发散性思维,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发散性试题。解答发散性试题的一般性思路与步骤可以归纳为“四要”:一要审清题意。明确答案要求和方向。二要回归教材。发散性试题的命题及答案取向是以教材为基础的,解题时必须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依据。那些脱离书本的盲目判断以及东拉西扯,高谈阔论等均为应考之大忌。三要注意发散。解答发散性试题必须要紧扣题目要求进行发散思维,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四要力求完美。在找到知识点,确定答题思路后,还要准备完整的组织答案。
考生不仅要能够调动和运用课本以及重大时事等政治学科的相关知识来解答问题考生不仅要能够调动和运用课本以及重大时事等政治学科的相关知识来解答问题考生不仅要能够调动和运用课本以及重大时事等政治学科的相关知识来解答问题而且要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积累的各学科各方面的知识而且要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积累的各学科各方面的知识而且要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积累的各学科各方面的知识所所形成的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如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形成的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如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形成的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如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等考生检索知识的能力越强就越能准备的调动和运用知识
(2)所谓“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主要包括是非判断,与题目关联度和答题方向等方面的判断,如非选择题部分设问中。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差别,有时要注意由“怎么办”向“为什么”转换,有时要注意“普遍性”向“特殊性”转换,有时还得注意“为什么”向“怎么办”转换。这种判断既存在于客观试题中,又存在于主观试题中。
2.对图表类材料的解读
解读时一般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首先审标题(表格名称)。图标的标题反映了图标的主题和中心,把握住图标标题,;联系图标内容就不会犯方向性错误。
其次审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三比”即横比(说明两者的差距),纵比(说明变化:增长或者减少),合比(前两者的结合),全方位比较表格中的数据,最后提炼,从图表给定的数据或信息提炼出观点和结论。注意:图表题的有些年份(1978年表明改革开放)有特殊意义,要准确理解,它对于图表的中心观点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