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同病 人 的需 求 。
本 组 病 人 通 过 实 施 健 康 教 育 , 步 了 解 和 掌 握 自身 疾 病 有 初
关 知 识 , 强 了 战 胜 疾 病 信 心 , 道 如 何 自我 保 健 , 增 知 防止 疾 病 复 发 , 好 地 配合 治 疗 护 理 , 进 心 身 健 康 , 加 了对 护 士 的信 任 较 促 增
2 0 4( ) 7 0 7, 4 : 1—7 . 2

[] 陈金芳, 5 陈莉 . 康 教 育 路 径 在新 生 儿科 的应 用 E ] 国 际 护 理 学 杂 健 J.
志 ,0 8 2 (0 :0 7 2 0 ,7 1 ) 1 7 .
护 理健 康 教 育 的有 效 开展 , 改 善 病 人 的 不健 康 行 为 , 除 对 消 或降低危险 因素 , 高 病人的治愈率 和康复率 , 低并发症 , 提 降 进 而 提 高 人们 的生 活质 量起 着 至关 重 要 的工 作 。健 康 教 育 是 一 ] 门 独特 的学 科 体 系 [ ] 健 康 教 育 工 作 质 量 与 护 理 质 量 的 高 低 5 , 在某 种 程 度 上 体 现 护 士知 识 水 平 , 为健 康 教 育 的 实施 者 , 士 作 护
பைடு நூலகம்
作 者 简 介 岑 桂 珍 (9 6 ) 女 , 院 长 , 管 护 师 , 科 , 作 单 位 : 16 , 副 主 本 工
5 3 0 广 西壮 族 自治 区西 林 县 人 民 医 院 。 3 5 0,
( 稿 日期 :0 9—0 —2 ) 收 20 2 3 ( 文编辑 郭海瑞) 本
E 5 鲍 鹤 玫 . 消 化 道 出血 的 护 理 进 展 [ ] 护 士 进 修 杂 志 , 9 9 1 2 上 J. 19,4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血管系统的急危重症,它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致心肌坏死。

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恢复缓慢且病死率高。

常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有时还会发生猝死。

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为内科常见急症,其早期死亡率最高,AMI患者发现的早晚及抢救是否及时,不仅直接涉及患者生命的安危,而且与病情的愈后密切相关,因此护理人员从接诊患者的治疗、护理到康复期健康教育的指导,每一环节都很重要,且不容忽视。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健康教育前言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

是引起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

早期的观察和护理,可以降低患病的病死率,而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降低生活中诱发心肌梗死的概率。

现将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综述如下。

1 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义及临床表现1.1 定义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

1.2临床表现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血清酶活性增高、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应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等。

可伴有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2心肌梗死前先兆2.1 无症状患者休息或夜间反复出现15~30分钟或更长时间的持续性心绞痛。

阵发性或进行性加剧。

这些患者无论在临床或者心电图方面都没有心肌梗死的表现(初发型心绞痛)。

2.2 既往有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比过去频繁,发作持续时间也较久者,硝酸甘油疗效差(恶化型心绞痛)。

2.3陈旧性心肌梗死经过一个阶段无痛期后,在休息时反复出现心绞痛发作。

心绞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同时心电图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变异型心绞痛)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

心肌梗死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健康教育引言概述: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为了提高公众对心肌梗死的认识,预防和及时处理心肌梗死,开展心肌梗死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症状、应急处理、康复和心理健康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

一、预防心肌梗死:1.1 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是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要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方式控制这些危险因素。

1.2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充足的睡眠,定期进行体检,有助于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1.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心脏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血脂、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干预,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肌梗死的风险。

二、心肌梗死的症状:2.1 胸痛: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是剧烈的胸痛,常常伴随着压迫感或闷痛,疼痛可向左臂、颈部和下颌放射。

2.2 呼吸困难:心肌梗死时,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气短等症状。

2.3 恶心和呕吐:心肌梗死时,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引起胃肠道功能异常,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三、心肌梗死的应急处理:3.1 立即就医:一旦出现心肌梗死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亲自送往医院,尽快得到专业医生的救治。

3.2 心肺复苏: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可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按压胸骨和进行人工呼吸等,以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3.3 氧气吸入:给予患者吸氧,以增加心肌的供氧量,缓解心肌梗死的症状。

四、心肌梗死的康复:4.1 严格遵医嘱:康复期间,患者应严格按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如抗凝、抗血小板等,以减少再发心肌梗死的风险。

4.2 合理饮食:康复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避免高脂、高盐、高糖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膳食均衡。

4.3 适度运动:康复期间,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改善心肌功能和促进康复。

五、心理健康:5.1 重建信心:心肌梗死对患者的心理影响较大,患者应积极面对,重建信心,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心肌梗死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健康教育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也被称为心脏病发作。

它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坏死。

心肌梗死的发生往往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和疾病密切相关。

为了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心肌梗死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

1. 健康饮食:- 控制摄入的总能量,保持适当的体重。

-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选择低脂肪、低盐、低糖的食物。

-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

- 适量摄入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亚麻籽等。

2. 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吸烟是心肌梗死的主要危(wei)险因素之一,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发病风险。

- 限制饮酒: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脏负担,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心肌梗死的重要危(wei)险因素,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非常重要。

- 控制血脂:高血脂是心肌梗死的危(wei)险因素之一,通过合理饮食和药物治疗控制血脂水平。

-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心肌梗死,保持血糖稳定对预防心肌梗死至关重要。

- 适量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肌功能,改善心血管健康。

3. 早期症状和急救:- 心肌梗死的早期症状包括胸痛、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等。

- 如果浮现这些症状,应即将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和情况。

-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可以咀嚼一颗阿司匹林,以减轻症状和预防血栓形成。

4.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检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等。

- 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以及调整生活方式。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合理的饮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我们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同时,了解心肌梗死的早期症状和急救方法也非常重要,及时就医可以拯救生命。

通过健康教育,我们可以提高公众对心肌梗死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促进整个社会的心脏健康。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院后的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院后的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重大的心脏功能障碍和精神压力,因此,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首先对AMI出院后的护理教育进行理论描述,然后就护理教育进行实践探讨。

一、AMI出院后的护理教育1、提高健康意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应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勇敢面对,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耐心应付苦难。

同时要加强预防意识,关注并学习自身的心脏病史,熟悉AMI的危险因素,学会有效的应对和抗击,时刻提高心脏健康的质量,对病情积极配合医生的用药指导,尽快恢复正常生活习惯。

2、注意改善营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注重营养改善,食物应低脂低盐,定时大量食用具有高营养价值的新鲜蔬菜水果,坚持每天服用高蛋白质食品,可以补充必需的营养物质,促进心脏恢复正常。

3、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的护理教育应强调做体育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患者的体能恢复,增强心脏的健康程度,减少日常生活中的压力,还可以抑制血管动脉硬化的发展,促进心脏的调适,从而达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4、遵守医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应遵循严格的药物治疗、病史观察和检查等医嘱,积极耐心配合,以防出现复发,同时应积极参与心脏健康的宣传,在家庭中负责任的实施健康促进的行动。

二、AMI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探讨1、从护理视野着眼应将AMI出院后的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多学科合作的护理活动,重点关注学习改变患者的饮食、锻炼习惯和药物知识,给患者提供多项社会支持,建立科学的干预方案,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2、建立多层次健康教育系统AMI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应建立多层次健康教育系统,给患者提供系统教育,从普及性的健康广播、报刊、宣传片到系统的健康讲座、咨询,一步步实施科学合理的健康宣教,以适应AMI患者的特殊需求。

3、增强健康管理能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要增强患者的健康管理能力,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实施,特别是加强患者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与朋友和家人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使患者拥有积极的心态,实现良性循环。

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心病引起的,由于血管狭窄或阻塞而造成心肌缺血。

当心肌供血不足时,会产生激烈的疼痛,并可能导致心肌坏死。

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已逐渐上升,对于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一、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1、及时救治:心肌梗死病人在发生病情时应及早就诊,前往医院接受急救措施和治疗,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2、休息:病人需要安静休息,避免激烈运动,确保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护理人员需要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

3、心理护理:心肌梗死病人在疾病期间会有严重的心理影响,如抑郁、焦虑等,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心理护理和支持。

护理人员可以帮助病人理解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增加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4、饮食护理:病人应当合理饮食,避免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食物,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和瘦肉类。

5、药物治疗:心肌梗死病人需要依据医嘱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相互作用,帮助病人正确用药,避免不良反应和其他不良后果。

6、监测病情: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和体温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7、病后康复:心肌梗死病人需要在康复期进行物理治疗、作业疗法和心理治疗等,帮助他们重新适应正常生活和工作。

二、心肌梗死病人的健康教育1、日常生活要注意:避免疲劳、压力过大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

2、定期体检:定期检查心血管功能和各项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3、饮食调理:遵循低脂、低盐、低糖的健康饮食方式,增加纤维素摄入量,多吃些水果和蔬菜。

避免过多吃肉和油脂等高热量的食物。

4、控制体重:心肌梗死病人需要注意控制体重和保持健康的身材,避免肥胖和过度发胖。

5、坚持锻炼:适当的锻炼对于心肌梗死病人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增强身体素质和心脏功能,但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避免过度运动和剧烈运动。

心肌梗死病人的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病人的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病人的健康教育一、合理饮食心肌梗死病人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原则。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

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

同时,注意控制饮食中的钠盐摄入,避免过量摄入盐分,以降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对心肌梗死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

根据医生的建议,病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运动。

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心肌梗死的复发。

三、控制情绪情绪波动是心肌梗死的一个重要诱因。

因此,病人应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过度焦虑、紧张和抑郁。

可以通过放松训练、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四、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病人应积极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

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利于改善心肌梗死病人的预后。

同时,酒精摄入过多会加重心脏负担,不利于心肌梗死的康复。

因此,病人应避免饮酒或少量饮酒。

五、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对于心肌梗死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

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生化等检查,可以了解病人的心脏功能和血脂、血糖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同时,定期检查也有助于及早发现并预防心肌梗死的复发。

病人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六、急救知识心肌梗死病人应了解心肌梗死的急救知识,包括识别心肌梗死的症状、正确拨打急救电话、进行心肺复苏等。

在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同时,病人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和相关证件,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救治。

七、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肌梗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病人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或停用药物。

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他汀类药物等。

此外,一些中药和生物制剂也被用于心肌梗死的治疗,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心肌梗死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健康教育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发生时心脏肌肉的一部份由于血液供应不足而受损。

这种疾病通常由冠状动脉的阻塞引起,阻塞可能是由于血栓形成或者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

心肌梗死是一种紧急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为了提高公众对心肌梗死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一些关于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内容。

1. 了解心肌梗死的症状和风险因素: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呼吸难点、恶心、呕吐、出冷汗等。

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缺乏体育锻炼、家族史等。

了解这些症状和风险因素,可以匡助人们更早地发现并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2.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心肌梗死至关重要。

建议每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同时,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肪食物,限制高盐、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此外,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也是预防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

3. 定期体检和监测:定期体检可以匡助发现潜在的心脏问题。

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监测对于早期发现并控制潜在的风险因素非常重要。

如果有家族史或者其他高风险因素,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

4. 紧急救护知识:了解基本的紧急救护知识对于在心肌梗死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至关重要。

包括拨打急救电话、进行心肺复苏、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等。

这些知识可以拯救生命,减少心肌梗死的严重后果。

5. 寻求专业医疗匡助:如果浮现心肌梗死的症状,如胸痛等,应即将就医。

及早就医可以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干预,减少心肌梗死的伤害程度。

医生可以根据病情进行药物治疗、血管成形术或者搭桥手术等治疗方法。

6.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肌梗死不仅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患者和家人需要接受心理支持和咨询,以应对心肌梗死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总之,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但通过健康教育和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及健康教育

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及健康教育

在抢救 时 , 要动作敏捷 , 、 、 、 , 轻 稳 准 快 稳定病人情 绪 , 重视患 者 的心理变化 , 主动关 心病人起 居及 做好 生活护 理 , 为病人 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 的最佳心理状态 , 使其积 极配合治疗
和护理 , 促进病情早 日康 复。
3 健 康 教 育 有 了冠 心 病 、 绞 痛 或 者 有 冠 心 病 危 险 因 素 的人 , 尽 心 要 力 预 防心 肌 梗 塞 的发 生 , 日常生 活 中要 注 意 以下 几 点 : 在
现可能诱发室颤的心律失常 , 及时予 以纠治。护士应正确识 别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 。② 心力衰竭 : 多发 现心肌梗死 时的
最初几天 , 以左 心 衰 竭 为 主 。护 理 人 员 应 严 密 观 察 患 者 呼
心 电监护 , 严密观察各种 心律失 常及 生命体 征变化 , 各 备好
种抢救药品如利多卡 因、 阿托 品等抢救器械 。
患者发病时表露 出不 同程度 的焦虑 , 恐惧 , 紧张 , 抑郁 , 悲观 , 躁 , 烦 易怒等 心理特点 , 是一 种应激产 生的情绪 反应 。
是否休克 , 如果是休克应 给予抗休克处理 , 积极抢救 。 13 吸氧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是心 肌急性 缺血 、 缺氧 而致坏 死 , 所 以吸氧十分关 键。一般早期 给予高流 量吸氧 ( 4—6 / i) Lmn , 持续 7h后改为低 流量 吸氧, 2 持续 一周 。如 出现并 发症 , 特
急性心肌梗死是 严重威 胁人 民生命健 康 的疾病。急性 心肌梗死病死亡率高 , 了正确 的治疗之 外 , 时和 高水平 除 及
改为软食 , 量多餐 , 少 以高能量 、 高维 生素 、 低脂 肪 、 钠 、 低 少 产气 的食物为宜 , 避免刺激性食物及过饱饮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收 稿 日期 :0 6—1 —1 2o 1 6
急性 心 肌 梗死 患 者 的健 康 教 育及 护 理
邵春 华 , 兰 香 , 李 吕伟 , 宋苏 娟
( 江苏省 新 沂市铁路 医院 , 苏 江 新沂 2 10 ) 2 4 0
摘 要 :目的
探 讨 急性 心 肌梗 死 患者 的健 康教 育方法及 护理 经验 。方法
鼓励患者深 呼吸 , 协助病人翻身 , 活动肢体 , 并按时扶
病 人 坐起 叩背 , 排痰 可用 示指 在其 胸骨 上缘 处压 向气
肺功能紊乱。故术后须卧床 4 天, ~5 循序渐进 , 逐渐
2 27 心 理护 理 ..
管以刺激有效 咳嗽 , 必要 时行超声雾化吸人, 日3 每 次, 并加入抗生素 和糜蛋 白酶稀 释痰液 , 预防感染。 有 的患者因疼痛 , 不敢咳嗽 , 可双手按压伤 口, 减轻疼
低流量氧气吸人 , 以改善缺氧状态。气管成形术后用 鼻导管吸痰时 , 应避免 引起剧烈咳嗽 , 必要时行支气
管 吸痰 。
稳、 、 准 熟练的操作技能赢得患者信任 , 最终以乐观情
绪 出院 。
2 2 5 术后输液护理 严格限制总量和速度 , .. 防止 前负 荷过 重而 导致肺 水 肿 。由 于肺 切 除后 , 残肺 内动 脉压力升高 , 液体易渗入肺泡 内, 形成肺水肿。另外 , 肺血管床容量急剧减少 , 心脏后负荷增加 , 若输 液过 多过 快 , 诱 发 左 心 衰竭 , 易 因此 2 h总 量 10 ~ 4 00
威胁我国人 民健康 的主要疾病。健康教育可降低其 发病率和病死率。根据临床护理工作 的实际操作需 要, 为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 对急性心肌梗死 的患者在 住院期间实施 了健康教育 , 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

心肌梗死病人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病人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病人健康教育心肌梗死病人的健康教育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对病人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有着显著影响。

为了帮助病人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健康教育内容。

1. 了解心肌梗死的定义和病因: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心肌细胞坏死。

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

2. 掌握急救技能:在心肌梗死发生时,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可以挽救生命。

了解如何进行心肺复苏、正确使用AED和呼叫急救电话是至关重要的。

3. 注意药物治疗:心肌梗死病人通常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来控制病情。

精确按医嘱用药,包括抗凝血剂、抗血小板和血压药物等。

同时要定期复查,确保病情稳定。

4. 积极改变生活方式: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心肌梗死复发至关重要。

戒烟、限制酒精摄入、控制体重、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以及均衡饮食都是必要的措施。

5. 控制风险因素:心肌梗死病人需要特别关注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潜在的风险因素。

与医生合作,定期测量血压、检查血脂和血糖水平,并积极进行治疗和控制。

6. 心理支持和心理应对:心肌梗死不仅对身体产生影响,也对心理产生冲击。

病人需要得到家人和医生的支持,同时也要学会积极应对压力和焦虑。

7. 遵循康复计划:在康复期间,遵循医生制定的康复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包括定期进行心脏康复运动、接受心理辅导和持续监测病情等。

总结:心肌梗死病人需要通过综合治疗和健康教育来管理和控制疾病。

戒烟、控制体重、规律运动、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都是帮助病人恢复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步骤。

同时,心理支持和积极应对压力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

与医生和家人的密切合作将有助于病人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健康。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心肌梗死,又称心肌缺血性病变,是由于心肌缺血引发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是绝大多数心血管病的首发病因,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脏病,常发生在中老年人。

此病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心肌梗死的患者,积极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一、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1、健康护理。

针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首先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健康护理。

在病员的日常生活中应控制病人的饮食,每日规范运动,保持合理的饮食或者适当运动,有助于病人调节血压、提高血液循环,以及减少心脏负担,从而预防病情加重。

2、药物疗法。

心肌梗死患者首先要配合合理的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有降血脂药、血液稀释药、降压药、抗血小板药等。

若有严重的病情,可采用溶栓治疗或大动脉瓣置换术等手术治疗。

3、心理疏导。

心肌梗死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会经历恐惧、抑郁、焦虑等精神负担,此时要对患者进行心理调适,给予关爱和支持,鼓励患者积极抗病,调节心理,使之走出抑郁的迷雾。

4、生活习惯的调整。

心肌梗死患者恢复后可开展健康的生活,如增加适当的运动,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规定作息时间,保护心脏,不受情绪激动等,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习惯,加快恢复健康。

二、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1、了解心肌梗死的病因。

心肌梗死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来讲,血脂高、血压高、糖尿病、抽烟、长期暴饮暴食等都是常见的心肌梗死的诱因,要引起患者重视,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而不是掉以轻心。

2、管理血压。

血压是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故要积极管理血压,及时采取降压措施,以免发生病变。

3、控制血脂。

血脂是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可采取多种血脂控制方法,如注意饮食,限制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增加含有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的摄入,以及服用药物等。

4、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摄入。

有些患者会因过于注重效果,而忘记风险,从而采取许多不必要的药物摄入,服用药物也要加以控制,若过量仍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就医。

急性心肌梗死健康教育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健康教育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健康教育指导
1.急性心肌梗死有什么症状?
起病前数日会有乏力、胸闷不适、胸骨疼痛、上腹部疼痛、活动后心悸、夜间或静息状态下心绞痛等症状。

2.急性心肌梗死怎么预防?
(1)戒烟限酒,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控制体重;
(2)避免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血压剧升、寒冷刺激、饱餐和酗酒等诱发因素。

3.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怎么办?
(1)停止一切活动,立即平卧,注意
保暖。

头稍低,清理口腔异物,保持呼吸
道通畅;
(2)不可随意搬动患者,同时拨打
120急救电话;
(3)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间隔5分钟,最多3片。

家庭有拜阿司匹林备用药可以口服300毫克;
(4)家庭有条件者立即给予吸氧;
(5)家属保持镇定,注意患者病情变化,监测脉搏,如脉搏消失、意识丧失,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指导
1、入院健康教育指导
(1)、介绍责任护士、值班医生、护士长。

(2)、介绍环境:收费处、药房、检验及检查科室。

(3)、介绍相关制度:陪护制度、安全制度(物品保管、用电、禁
烟等)。

(4)、评估心理状态,采取适宜的方法,适时心理疏导。

(5)、疾病相关知识告知:
①饮食与排便指导:急性期给予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的
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不宜过饱,不宜进食产气过多的食物,避
免因过饱而加重心脏负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通便,防止
过度用力排便增加心脏耗氧而导致诱发心律失常。

②药物知识指导:使用血管扩张剂,静滴硝酸甘油速度不宜过快,给与氧气吸入;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方法,在用药期间及用药后,
注意出血倾向,有无皮肤黏膜出血点,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等,
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6)、休息指导:急性期严格限制活动,绝对卧床休息,其后根
据病情进展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2、转科(或出院)健康教育指导
(1)、评估心理状态,适时心理疏导。

(2)、讲解转运注意事项,接触患者思想顾虑。

(3)、采取适宜运动方式,体力活动及体育锻炼循序渐进。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情绪稳定,合理膳食。

(5)、讲解服药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要点,有异常及时就医。

(6)、讲解病情变化紧急医疗救护呼救及自救的正确方法。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脏细胞突然断气而引起的一种病症,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冠状动脉心脏病变的发病机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百分之三十的死亡病例是心肌梗塞的原因。

由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以及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对于预防心肌梗死极为重要。

一、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1、病情监测在护理心肌梗死患者中,首先需要做的是监测患者的病情,包括正确诊断、更改治疗策略、及时帮助确定恢复情况。

这一步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和血压,以及定期检查心电图的变化,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充分的病情监测。

2、积极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当然要做出相应的治疗,以便疗效更好。

医疗团队会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系列的护理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肌重塑治疗、练习锻炼以及心脏健康饮食指导等,以积极治疗心肌梗死患者。

3、生活安排生活安排也非常重要,例如晚餐应有营养搭配,调补钙、硒等营养素,作息安排早睡早起,多运动保持充分的睡眠,贴心的运动,如步行、太极拳、晨练等,以便更好的恢复和治疗。

4、康复护理护士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不仅要重视治疗,还要注重康复护理,如功能活动量的恢复、心理应激能力的增强等,注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早期恢复活动及社会交往等,以促进患者健康康复。

二、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1、减少危险因素发病率比较高的心肌梗死患者,一定要减少危险因素的出现,例如,要控制血压,少吸烟,不饮酒,多锻炼,恰当调控血脂和血糖,以及每周定期的运动,充分的休息,健康的生活习惯等,以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

2、增强心血管疾病的抗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一些间歇性活动,保证充足的休息,控制应激情绪,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抗病能力,以减轻心肌梗死的病情,提高恢复机会。

3、适应复健活动适当的复健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按照专业人士的指导,锻炼腿部肌肉,减轻腿部疲劳,防止心脏衰竭的发生,从而减缓心肌梗死的病情,改善恢复效果。

4、健康饮食健康的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确保每天服用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及矿物质,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少喝饮料和不吸烟,保证充足的摄入热量,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心肌梗死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健康教育【疾病相关知识】1、定义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者中断,使相应的心肌持久而严重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临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心肌酶增高,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者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2、病因引起心肌梗死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使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达1h以上,可发生心肌梗死。

【健康教育目标】1、及时发现和控制心律失常,消除恐惧心理。

2、减轻或解除不适感,逐步恢复体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3、保持排便通畅,无并发症发生及无心肌梗死再次发作。

4、学会自我护理方法及相关保健措施.【健康教育内容】1、专科护理(1)进行连续24h心电监测,观察心率、节律变化及心律失常的情况,如有室性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等应及时处理。

(2)观察胸痛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防止病情恶化.(3)配合进行特殊检查及治疗,如12导联心图有特征性改变及动态演变过程,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定位估计预后有帮助.急诊经皮穿刺腔内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可疏通冠状动脉管腔,改善心肌血供,其护理见本章第九节。

2、饮食第一周应给予半量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伴心功能不全者应适当限制钠盐;以后可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纤维素的易消化饮食。

注意少量多餐,忌饱餐,以减轻心脏负荷,促进恢复。

3、休息与睡眠绝对卧床休息5~7d,一切日常生活由护理人员帮助解决,避免不必要的翻动,保持病室安静,限制探视,减少干扰,以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病情加重。

从第二周开始,非低血压者可鼓励病人床上作四肢活动,防止下肢血栓形成。

两周后可扶病人坐起、病情稳定者可逐步离床,在室内缓步走动,对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

4、药物(1)解除疼痛可防止心肌梗死面积扩大和减少并发症发生,严重者可选用吗啡、度冷丁等止痛药物,需注意有无呼吸抑制、脉搏加快等不良药物反应。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2 0 1 3年 1 月
1 2 1
急 性 心肌 梗 死 的护理 及健 康教 育
于桂 平 ’
关 键词 : 急性 心肌 梗 死 ; 健 康教 育
中图 分类 号 : R 4 7 3 . 5 文 献标 识码 : B 心肌梗 死是 心 肌 的缺血 性坏 死 。 在冠 状 动脉 病 变 的基础 上发 生冠 状动脉 供 血急剧 减 少或 中 断 , 使 相 应 的心 肌严 重 而持 久地 急 性缺 血致 心肌 坏死 。 临床 上表 现 为持 久 的胸 骨后 剧 烈疼 痛 、 发热 、 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和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常 可发生心律失常、 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 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目前 , 在全 球每 年 1 7 0 0 万 死 于心 血管 疾 病 者 中 , 有 一半 以上 死 于 急性 心肌 梗死 , 严 重威胁 着 人们 的 生命 财 产安 全 。 为提高心肌梗塞患者 的治愈率 , 降低死 亡率 , 促进患者早 日 康复 , 护理人员在做好 临床护理工作 的同时 , 尤其要特别注重患 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 评估患者的病情、 心理状态 , 了解相关的检查、 化验结果 , 有 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和健康计划, 具体如下 : ①病室的环境要保持安静 , 床铺要温暖舒适 , 可安排住抢救 室或 单 人房 间 ; 谢 绝探 视 ; 集 中治 疗 时 间 ; 专人陪护, 密 切 观 察病 情 动态 , 适时 做好 心理 护理 。 ②患者疼痛时的心理护理 : 急性期 的患者 , 由于剧烈疼痛、 窒 息感 、 濒死 感 , 常 常 出现 恐 惧 、 紧张、 烦 躁 不安 , 这时, 除 了遵 医嘱 应 用镇 疼 、 扩 冠药 物外 。 还 要进 行 心理 疏导 , 告 知 患 者不 良情 绪 会 增加心脏负担 。 增加耗氧 , 容易再次诱发心绞痛。 鼓励患者表达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的闭塞、血流中断,持久与严重的缺血使相应的心肌发生坏死,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常见的危重症,来势凶险,早期病死率高。

急性期易出现并发症,对患者危害极大。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85例心肌梗死患者,男62例,女23例,年龄40~75岁,住院21~42天,84例好转,死亡1例。

2 护理
2.1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以供急救时静脉给药,准备好各种急救药品、物品及仪器,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2 立即给予镇静、止痛药,如安定、度冷丁、消心痛、硝酸甘油等,稳定患者情绪。

向患者说明各种监测、治疗、护理的目的,增加其安全感。

2.3 给予低流量吸氧,增加血氧分压,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状况,防止梗死面积扩大。

2.4 给予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心律失常。

2.5 积极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紫绀时,应尽快消除诱因。

出现急性肺水肿时,应使其处于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2.6 控制休克,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多汗、表情淡漠、烦躁不安、皮肤湿冷、口渴、尿少等休克症状,及时给予处理。

2.7 对卧床时间的要求。

发病后1~3天需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避免患者情绪激动。

无并发症者第二周可坐起,床上活动,第三周祝病情稳定,可逐步离床,室内活动。

有并发症者卧床时间适当延长。

2.8 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由于该病患者长时间卧床,易发生周围静脉血栓,尤以下肢静脉血栓多见,应注意四肢尤其是双下肢的按摩和肢体的主、被动活动。

瘫痪肢体应注意保暖。

2.9 饮食护理。

发病2~3天,饮食应以豆浆、藕粉、稀粥、菜汁等流食为主。

以后随着症状的逐步改善,逐步增加稀饭、面条、面包、饼干等食品,宜少食多餐,钠盐和水分要适度。

给予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饮食。

2.10 保持大便通畅。

心肌梗死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及环境、排便方式的改变,容易便秘,常规给予果导通便,必要时温皂水灌肠。

2.11 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态,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急性发作时常伴有濒死感,在使用心电监护的同时,仍要加强床旁巡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3 出院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防止病情反复。

3.1 在恢复期,适当进行体力活动和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恢复体力,改善心功能,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活动量大小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力、病情及心功能而定。

运动应循序渐进,如运动过程中出现胸痛、胸闷,头昏、心慌、大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脉搏增快,应停止活动,及时就诊。

3.2 合理调整饮食,禁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浓茶,少吃肥肉、蛋类等动物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

以清淡为宜,多吃蔬菜、水果和纤维素食物,进食定时定量,每餐吃七八分饱为度。

3.3 生活规律。

日常生活应有规律,按时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避免各种诱因,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患者家属必须一起参加康复指导,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4 排便护理,排便用力可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氧而危及生命,因此要提醒患者排便时不要用力过度,必要时可给予轻泻剂或开塞露通便。

3.5 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患者出院后应严格按医嘱服药,并定期复查,测量血压及心率,了解心功能变化,以便及时得到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