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催乳素血症诊疗专家共识
高泌乳素血症临床诊治
2)卡麦角林
成分:长效多巴胺激动剂
0.6mg相当于溴隐亭2.5 mg
用法:
0.25mg-1mg,Biw,最高达3mg/w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每四周增加剂量1次
3)诺果宁(培高利特)
成分:长效非麦角类DA激动剂
适用:对溴隐亭抵抗(15mg/d效果不满意)
或不能耐受者
用法:0.075mg/d(相当于溴隐亭2.5mg)
亲和性与生物活性均低,但可中转化成单节型“小”
L
“大大”PRL:分子量为100000,亲和性与生物活性 差 “异型”PRL:分子量为25000,比“小”PRL的免
疫反应差,但大量成在于血浆中
调节泌乳素的因子
下丘脑抑制因子:
多巴胺 r-氨基丁酸
下丘脑释放因子:?
PRL正常值
一般低于1.14-1.37nmol/L(25-30ng/ml)
种类:
非泌乳素分泌垂体腺瘤 混合分泌垂体腺瘤
鉴别:
有其他激素的特征
阻碍下丘脑PIF到达垂体,PRL轻度升高
生长激素等肿瘤目前无药物治疗,必须手术治疗
无功能腺瘤:
肿瘤大小与PRL水平不成比例
阻碍下丘脑PIF到达垂体
PRL可轻度升高,<100ng/ml
溴隐亭也可以使这些患者的PRL下降,但
减少乳汁分泌
改善其他症状
治疗原则
随诊观察:仅有血PRL增高,无症状 药物治疗:
PRL大腺瘤,浸润性大腺瘤或巨大腺瘤,无视野缺损 PRL微腺瘤伴有症状,首选药物治疗,可行手术治疗
ENDO高催乳素血症诊疗指南
南2023-11-07•疾病概述•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策略•预防和管理•临床案例分享目•总结和展望录01疾病概述高催乳素血症指血催乳素水平升高,伴有或不伴有相关的临床表现。
分类按照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指无明确原因的催乳素升高,继发性指由于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催乳素升高。
定义和疾病分类高催乳素血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4%,其中约三分之一为原发性。
发病率年龄、性别、生育史、哺乳、月经周期、精神压力等可能与高催乳素血症的发生有关。
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催乳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同时也受神经、内分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病理生理机制催乳素分泌调节高催乳素血症可能导致女性月经紊乱、不孕、溢乳等生殖系统症状。
对生殖功能的影响高催乳素血症可能对骨密度、心血管健康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对其他系统的影响02临床表现和诊断症状和体征高催乳素血症患者可能出现溢乳现象,即自发性的乳头溢液,多为浆液性或浆液血性。
溢乳月经紊乱卵巢功能减退其他症状患者可出现月经不规律、月经稀少、甚至闭经等情况。
患者可能出现不孕、早孕流产、阴道干燥等症状。
患者可能伴有头痛、眼花及视野缺损等症状。
诊断标准和流程血催乳素水平升高01通过检测血清催乳素水平,判断是否患有高催乳素血症。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催乳素升高02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如服用某些药物、妊娠、哺乳、垂体或下丘脑肿瘤等,引起的催乳素升高。
诊断流程03医生会先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检测血清催乳素水平,再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如MRI等,以排除垂体或下丘脑肿瘤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催乳素升高。
鉴别诊断高催乳素血症与垂体或下丘脑肿瘤的鉴别垂体或下丘脑肿瘤可引起催乳素升高,但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如头痛、视力障碍等。
通过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高催乳素血症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催乳素升高的鉴别如服用某些药物、妊娠、哺乳等,引起的催乳素升高,通过询问病史和相应的检查可明确诊断。
高泌乳素血症诊疗共识
33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年9月第44卷第9期
提纲
• • • • • 泌乳素生理 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高泌乳素血症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 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 妊娠期甲磺酸溴隐亭的应用
34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年9月第44卷第9期
35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年9月第44卷第9期
治疗方案
• 特发性
– 除外上述生理性、药物、垂体肿瘤或其它器质性病变所导致 的PRL升高 – 大多数表现为PRL轻度升高,病程较长,但可恢复正常
20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年9月第44卷第9期
来自下丘脑的PRL刺激因素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肾上腺功能不全
药物因素 神经安定剂:酚噻嗪类、氟哌啶醇 抗高血压药:钙通道阻滞剂,甲基多巴 抗精神病药:三环类抗抑郁药 抗溃疡药:H2受体拮抗剂 鸦片类药 抑制多巴胺释放,从而导 致对垂体的抑制降低、增 加泌乳素合成 经由自主 神经系统 视交叉 神经源性 胸壁损伤 刺激乳房 哺乳
正常
腺瘤
“柄效应” 垂体炎
抑制信号 刺激信号
21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年9月第44卷第9期
诊断流程
可疑患者
是否 确实 存在 提示 高泌 乳血 症的 临床 表现 不 明 确 重新考量 临床表现, 考虑其他 诊断
22
是
复查是 否确实 存在 PRL升 高
是
病史是 否找到 生理性、 否 药物性 或病理 性因素
12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年9月第44卷第9期
PRL随年龄的变化
120 100
泌乳素水平
80 60 40 20 0
生
个
春
年
【2019年整理】高泌乳素血症的诊疗规范
高催乳素血症的流行病学
高催乳素血症是年轻女性最常见的垂体-下丘脑 轴内分泌紊乱。检测人群的不同往往造成高催 乳素血症的发生率的报告不尽相同,国外文献 报道:
未经选择的正常人群中约为 0.4%
计划生育诊所就诊的人群中 发生率为5%
单纯闭经的患者中约有15%
闭经伴有溢乳的患者中约有 70%
无排卵患者中占15%,无排 卵伴有溢乳者中占43%,无 排卵的多囊卵巢患者中占3%
产后泌乳过程变化
– 在产后最初的4~6周内,基础PRL水平在授乳的妇女持续升 高,每次哺乳动作触发垂体PRL的快速释放
– 在下一个4~12周,基础PRL水平和刺激状态PRL水平均下降; 如果坚持严格的授乳,基础PRL水平会持续升高,并有产后 闭经
应激情况下变化
– PRL是应激导致的垂体释放激素之一,应激诱导的PRL升高 基本上是2~3倍的上升,持续少于1小时
~10%
女性不孕不育症患者中催乳 素增高占19.5%,男性不育症 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发生率 约为5%
高催乳素血症的流行病学(二)
垂体PRL腺瘤是导致病理性高催乳素血症最常见的原因, 其流行病学特点如下: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颅内功能性肿瘤,约占所有颅内功
能性肿瘤的10%~15% 催乳素腺瘤是最常见的垂体腺瘤,约占全部垂体腺瘤
– 原发性和/或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见于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桥本甲状腺炎
– 获得自主性高功能的PRL分泌细胞单克隆株 见于垂体PRL瘤、GH腺瘤、ACTH腺瘤等以及癌肿之异源PRL分泌
– 传入神经通过增强的刺激可加强PIF作用 见于各类胸壁炎症性疾病,如乳头炎、皲裂、胸壁外伤、带状疱疹、结 核、创伤性级肿瘤性疾病等
– 昼夜节律:入睡后渐渐升高,早晨醒来前可达到24小时峰值,醒来 后下降,下午2点降至一天中谷值
(2015)中国催乳素型垂体腺瘤诊治专家共识
(2015)中国催乳素型垂体腺瘤诊治专家共识催乳素(PRL) 腺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垂体腺瘤,约占成人垂体功能性腺瘤的40%-45%,以20 -50 岁的女性患者多见,成人患者男女比例约1:10。
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垂体催乳素腺瘤对恢复和维持正常腺垂体功能、预防肿瘤复发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临床表现垂体催乳素腺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性腺功能减退及其继发症状,可因发病年龄、性别、持续时间及催乳素增高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还可有垂体占位产生的局部压迫症状;垂体混合腺瘤或多发内分泌腺瘤病患者,还可出现其他激素水平增高相应的临床表现。
1.高催乳素血症临床表现:(1) 性腺功能减退:青春期前起病的患者可表现为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即女孩原发性闭经,男孩无青春发育,睾丸容积小。
育龄期女性多有月经周期的改变,出现不同程度的月经稀少甚至闭经,通常影响排卵,引起不孕。
血清雌激素水平低落可引起乳腺萎缩,阴毛脱落,外阴萎缩、阴道分泌物减少、骨质疏松等症状。
男性患者雄激素水平下降可导致性欲减退、阳萎、射精量及精子数目减少、不育及骨质疏松等。
因男性患者症状隐匿且特异性低,常被忽视导致就诊时间晚。
(2) 泌乳:女性高催乳素血症患者中30% - 80% 发生自发或触发泌乳,出现性功能低下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泌乳的发生率也降低。
男性患者可有轻度乳腺发育,少数患者也可出现泌乳。
(3) 体重增加:具体病因不清,可能与钠水储留、脂肪分化异常、性功能低下及下丘脑功能异常等有关。
2.肿瘤局部压迫症状:多见于垂体催乳素大腺瘤。
最常见的局部压迫症状是头痛、视野缺损(最常见为双颞侧偏盲)。
若肿瘤向两侧生长,可包绕海绵窦,影响第Ⅲ、Ⅳ、Ⅵ对脑神经及第Ⅴ对脑神经眼支功能,引起眼睑下垂、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复视、眼球运动障碍、面部疼痛等。
若肿瘤破坏蝶窦或筛窦骨质还可出现脑脊液漏。
大腺瘤压迫正常垂体组织还可引起其他垂体前叶功能受损表现,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高催乳素血症诊疗共识
高催乳素血症诊疗共识
一、概述
高催乳素血症一种比较常见的腺垂体疾病,通常这种疾病在患病以后会出现月经不调或者有大多数的患者还可能出现不孕的情况。
并且这种疾病还有几种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的发病原因,以及发病时候的症状都是有所差异的。
所以在治疗的时候也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那么具体的这种疾病怎么治疗,又该注意什么问题呢,让大家来具体的了解一下。
二、步骤/方法:
1、通常在患有这种疾病以后除了会出现月经不调或者是不孕的症状以外,还有可能会影响到视力以及视野方面。
造成视力减退,头痛,晕眩的情况。
并且有的患者还有可能出现肢端肥大症。
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症治疗。
2、患有这种疾病以后要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通常可以选择用一些抗催乳素药物进行治疗,对病情进行缓解。
不同的药物可以对不同的症状进行有效的控制,所以要根据自身表现出来的症状进行选择。
3、患病以后除了要积极的治疗以外,还应该注意在饮食中该吃什么或者是避免什么。
比如可以多吃一些海带,并且注意少吃多餐。
还要多喝水和果汁等。
但是乳制品,咖啡以及酒都是要严格的避免的。
三、注意事项:
建议患病以后及时的进行治疗,听从医生的建议用药。
并且注意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注意饮食规律,不要暴饮暴食。
保证充足的营养,戒烟戒酒。
高泌乳素血症诊疗共识
高泌乳素血症诊疗共识高泌乳素血症,又称高催乳素血症,是指垂体前叶分泌催乳素过多,造成血液中催乳素水平升高的一种疾病。
该病常见于育龄女性,也可出现在男性和儿童身上。
高泌乳素血症多与垂体腺瘤有关,但也可以由其他原因引起。
为了规范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学者们制定了一份《高泌乳素血症诊疗共识》,本文将围绕这一共识内容进行论述。
一、诊断标准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根据《高泌乳素血症诊疗共识》,高乳素血症的血清催乳素浓度应持续超过正常上限两倍以上;同时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高乳素血症,如垂体瘤、乳腺疾病和垂体功能亢进症等。
二、常见病因高泌乳素血症的主要病因是垂体腺瘤,占据了大多数的高泌乳素血症患者。
其中以微腺瘤和宏腺瘤最为常见,但也可以见于其他类型的腺瘤,如侵袭性垂体腺瘤或垂体癌等。
此外,其他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还包括药物使用(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垂体炎症和垂体瘢痕形成等。
三、治疗原则对于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应根据具体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在垂体腺瘤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中,微腺瘤患者一般采取药物治疗为主,如多巴胺能药物和抗催乳素药物;而宏腺瘤患者可能需要手术介入。
对于其他病因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治疗则主要针对疾病本身进行。
四、药物治疗1. 多巴胺能药物多巴胺能药物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常见选择,如溴隐亭和卡比多平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刺激多巴胺受体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液中催乳素的浓度。
在使用多巴胺能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2. 抗催乳素药物抗催乳素药物也是常用于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药物,主要有溴隐亭和立普娅等。
这类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垂体细胞,抑制催乳素的合成和释放,达到降低血液中催乳素水平的效果。
五、手术治疗对于垂体腺瘤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宏腺瘤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通常采用经鼻腔或经蝶窦镜手术,通过切除腺瘤来恢复垂体的正常功能。
手术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在术后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和随访。
高泌乳素血症诊疗共识20131014.总结
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诊断共鸣田秦杰高催乳素血症的定义各样原由惹起外周血清PRL 水平连续高于正常值的状态称为高PRL 血症。
正常育龄妇女 PRL 水平不超出25 μg/L ~30μg/L(各实验室有自己的正常值)。
规范的血标本收集和准确靠谱的实验室测定对判断能否为高 PRL 血症至关重要,特别是 PRL 水平轻度高升时,需要重复测定确诊。
(详细见附件一“血催乳素测定的实验室规范” )。
诊断高 PRL 血症的诊断包含确立存在高PRL 血症和确立病因。
确诊高催乳素血症医生一般能够经过特异的临床表现或其余疾病检查过程中检查PRL 水平而发现可疑患者,从而经过对临床表现和血PRL 水平的综合剖析而确诊高PRL 血症。
临床表现1. 月经改变和不孕:高PRL血症可惹起女性月经失调解生殖功能阻碍。
当PRL轻度高升时( <100 ~ 150 μ g/L )可因惹起黄体功能不足发生频频自然流产;而跟着血清 PRL 水平的进一步高升,可出现排卵阻碍,临床表现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月经稀发或闭经及不孕症。
2. 溢乳:高 PRL 血症时在非妊娠期及非哺乳期出现溢乳的为27.9% ,同时出现闭经及溢乳者占75.4% 。
这些患者血清PRL 水平一般都明显高升。
3.其余:高 PRL 血症往常存在体重增添。
长久高 PRL 血症可因雌激素水平过低致使进行性的骨痛、骨密度减低、骨质松散。
少量患者可出现多毛、脂溢及痤疮,这些患者可能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其余异样。
垂体前叶腺瘤的压迫症状PRL 腺瘤是病理性高 PRL 血症的最常有病因。
肿瘤占位的临床表现包含头痛、视力下降、视线缺损和其余颅神经压迫症状、癫痫发生、脑积液鼻漏等。
15~20% 患者存在垂体腺瘤内自觉出血,少量患者发生急性垂体卒中,表现为突发强烈头痛、呕吐、视力降落、动眼神经麻木等神经系统症状,甚至蛛下腔出血、昏倒等危象。
血 PRL 异样高升因为血 PRL 水平受很多生理要素和应激影响,所以测定血PRL 水平有严格的采血要求(应于寂静清醒状态下、上午 10~11 时取血测定),PRL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者一次检查即可确立,当 PRL 测定结果在正常上限 3 倍以下时起码检测 2 次,以确立有无高PRL 血症。
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高催乳素血症诊疗规范
高催乳素血症诊疗规范高催乳素(PR1)血症是指血清PR1水平异常升高(25ug∕1),是临床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占不孕妇女的15%~20%,常导致无排卵、闭经、不孕、溢乳和性腺功能减退。
一、催乳素的化学结构PR1为单链多肽,由198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22OOODa o由腺垂体后侧翼的泌乳细胞分泌。
PR1与生长激素(GH)同源(均属生长泌乳素族),结构类似,都有泌乳作用,但在人类,只有PR1与泌乳有特异的关系。
在妊娠和产褥期也只有泌乳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
垂体分泌PR1的泌乳细胞与分泌生长激素的细胞可通过染色明显分开。
虽然泌乳细胞占垂体细胞的40%~50%,但PR1的含量却仅为GH的1%,因此,人类PR1的提纯相当困难。
PR1的基因定位在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受转录因子Pit-I的调节。
在血中以游离方式存在,半衰期20min,被肝和肾代谢清除。
PR1与其他糖蛋白激素FsH.1H一样,也是由很多不同生物活性和免疫活性的分子组成。
用生物和免疫方法同时测定PR1的结果有差异,起初发现它们的分子大小不同,进一步化学研究表明,它们的结构也不同,包括糖基化、磷酸化程度和电荷的变化。
非糖化单聚体的PR1是有活性的激素,也是循环中主要的PR1分子,占分泌激素的80%,它们的生物活性和与受体的亲和力均最高;而大分子的PR1是糖基化的二聚体,生物活性很小;多聚体(大大分子)的PR1可能是糖化的PR1分子彼此结合或与免疫球蛋白的结合,它们的生物活性很低,可能与受体的亲和力低。
糖基化降低了PR1的生物活性,但并未相应地降低它的免疫活性。
因此,任何时候PR1的生物活性(溢乳作用)和免疫活性(免疫分析)都是结构不同的一组PR1分子综合作用的体现,免疫分析的结果并不总能反映PR1的生物活性。
故而,部分高催乳素血症患者可没有闭经、溢乳,而相反部分闭经、溢乳患者却PR1正常。
PR1的受体广泛分布在机体的多种器官组织内,受体基因定位于5P13-14。
高泌乳素血症的诊疗规范
高泌乳素血症的诊疗规范高泌乳素血症是指垂体前叶泌乳素细胞过度分泌或分泌功能失调造成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持续升高的一种疾病。
正常情况下,泌乳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
然而,高泌乳素血症可能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包括月经异常、性欲减退、不孕不育等。
为了提供最佳的诊疗服务,以下是高泌乳素血症的诊疗规范。
一、临床表现与初步诊断1. 临床表现高泌乳素血症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月经紊乱、性欲减退、不孕不育等。
此外,乳腺分泌物可出现,男性患者可能出现乳房增大。
需要注意的是,高泌乳素血症本身并不具备特异性症状,因此临床上应与其他原发于垂体的疾病进行鉴别。
2. 初步诊断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初步诊断高泌乳素血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月经史、性功能障碍等;(2)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注意乳房、甲状腺、性征等情况;(3)实验室检查,特别是血清泌乳素测定。
若血清泌乳素浓度持续或周期性升高,应警惕高泌乳素血症。
二、影像学检查与确诊影像学检查可为高泌乳素血症的确诊提供有力的依据。
1. 垂体核磁共振成像(MRI)垂体MRI是确诊垂体疾病的重要手段。
它可以准确定位病变部位,并检测其体积、形态等变化。
垂体瘤是高泌乳素血症最常见的病因,MRI有助于确定垂体瘤的大小和是否侵犯周围结构,供后续治疗参考。
2. 其他影像学检查如垂体动脉造影、头颅CT、骨密度测定等可以协助确定病因和评估病情。
三、病因诊断与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多样,因此病因诊断是临床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治疗方案应根据病因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1. 非病因性高泌乳素血症乳房刺激、某些药物(如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等)可能导致暂时性的高泌乳素血症。
治疗的关键是找出病因并予以消除。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垂体瘤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的常用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短效或长效的素拉莫司及氟维司特等。
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泌乳素水平,及时调整剂量。
ENDO高催乳素血症诊疗指南
endo高催乳素血症的发病与地域、种族、经济发展水平等因 素有关,亚洲地区的发病率高于欧美国家。
02
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endo高催乳素血症的病因
垂体瘤
催乳素瘤是导致高催乳素血症 的最常见病因。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导致垂体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催乳素增加。
药物因素
部分药物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安 定药等可刺激催乳素分泌。
定期检查
建议女性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激素水平等检 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问题。
避免滥用药物
滥用药物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包括影响内分 泌系统,因此应该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激素类 药物。
注意饮食
合理的饮食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应该注 意饮食卫生、营养均衡,避免过度摄入含有添加 剂和激素的食物。
endo高催乳素血症的病理生理机制
激素调节失衡
催乳素分泌受多种激素调节,如生长激素、皮质醇等,这些激素之间的平衡 失调可导致催乳素水平升高。
细胞因子作用
某些细胞因子如IL-6、TNF等参与催乳素分泌的调节。
endo高催乳素血症与其他疾病的联系
骨质疏松症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高催乳素血症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或加 重。
药物性高催乳素血症
抗抑郁药、止吐药、降压药、抗精神病药物等可导致PRL水平升高,停药后可逐 渐恢复正常。
endo高催乳素血症与其他相关疾病的鉴别
要点一
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闭经泌乳综合 征相鉴别
如垂体瘤、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等引起的 溢乳、闭经等表现,需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影像学检 查等加以鉴别。
endo高催乳素血症诊疗指南
xx年xx月xx日
高泌乳素血症诊疗指南解读
高泌乳素血症诊疗指南解读泌乳素(PRL) 是由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妇女在怀孕后期及哺乳期,泌乳素分泌旺盛以促进乳腺发育与泌乳。
泌乳素对激素的调节作用包括:1.对下丘脑-垂体的短路负反馈调节作用2.对性腺的调节作用而在多种原因情况下,引起外周血清催乳素水平持续高于正常值的状态称为HPRL。
正常育龄妇女催乳素水平不超过 1.14-1.37 nmol/L(各实验室有自己的正常值)1。
可引发高泌乳素血症的因素包括1:生理原因:日常活动,如体力运动、精神创伤、应激刺激以及各种生理现象都有可能引起泌乳素的升高。
药物影响:许多拮抗下丘脑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或增强兴奋催乳素释放因子的药物可引起HPRL,少数药物可能对催乳素细胞也有直接影响。
病理原因:如下丘脑或垂体柄病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各类胸壁炎症性疾病;肾功能衰竭;肝硬化以及妇科手术等。
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性。
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包括溢乳、闭经或不孕,极少数患者出现月经量减少现象:月经失调:包括各种月经紊乱,从月经少、烯发到闭经,其中以闭经为多见。
不孕:异常升高的泌乳素抑制排卵,导致不孕,轻度升高的泌乳素引起黄体功能不足,导致流产。
溢乳:通常表现为双侧乳房流出或可以挤出非血性、乳白或透明液体。
泌乳素的检测 1正常育龄妇女泌乳素水平不超过 25-30 μg/L(1.14-1.37 nmol/L,各实验室有自己的正常值)。
血清泌乳素水平受其脉冲式分泌及昼夜醒睡的影响,采血应在一天最低谷的时间,即上午 10-11 时为宜。
精神紧张、寒冷、剧烈运动等应激情况可导致催乳素水平升高数倍,但持续时间不会超过 1 小时,因而采血前应嘱安静 1 小时。
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 2建议1:通过单次的血清泌乳素测定来诊断高泌乳素血症,采血过程应避免过多的血管刺激,不建议作动态的泌乳素分泌测定。
女性泌乳素水平高于男性,但一般均<25 μg/L[按照世界卫生组织 (WHO) 标准84/500, 1 μg /L=21.2mIU/L]。
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诊治共识----简化版
垂体PRL 的生理
• 血清PRL由垂体前叶PRL分泌细胞合成及分泌,其中少部分兼有GH活性。 正常生理情况下,PRL细胞占腺垂体细胞总数的15%~25%,
妊娠期PRL 细胞增多(占70%)使垂体体积增大近1 倍。子宫内膜也生成 PRL。羊水PRL来源于蜕膜,虽其免疫、化学特性与垂体PRL相同,但调控机 制完全不同,不属本共识的范畴。
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诊治共识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年03月第51卷第3期161-168页》
武创新
甘肃省人民医院西院区妇产科
垂体催乳素
• 1971年,Friesen 成功分离并纯化了人垂体催乳素(prolactin,PRL).
• 2009年,由于女性高PRL血症首先累及卵巢功能,是妇科生 殖内分泌临床的常见病,女性高PRL血症患者的诊断治疗有其特点,
高PRL 血症的定义
• 一、定义
• 各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PRL水平持续增高
的状态称为高PRL血症。 • 正常育龄期妇女血清PRL水平一般低于30
ng/ml(即1.36 nmol/L)[1]。
• 二、患病率 • 有报道,25~34 岁妇女中高PRL 血症的年
发病率为23.9/10万[1],高于男性。
放疗、应激、服药史,有无肥胖、头痛、视力改变等,既往甲状腺、肝肾、 胸壁、乳房疾病,脑炎、脑外伤史,采血时有无应激等。 • 查体时注意生殖器官萎缩程度、泌乳量、有无面貌异常、肥胖、高血压、 多毛等。
• 若血PRL<100 ng/ml(即4.55 nmol/L),应先排除诸多生理性 或药理性因素、甲状腺及肝肾病变等引起的高PRL血症。通常血 PRL水平高低与PRL瘤体积大小相平行。若血PRL 水平持续高于 100 ng/ml,有临床症状者应行鞍区MRI平扫加增强检查明确有无 占位性病变。
高泌乳素血症诊疗共识
高泌乳素血症诊疗共识
高泌乳素血症是指垂体前叶分泌的泌乳素过多,导致血中泌乳素水平升高的一种疾病。
高泌乳素血症可以导致女性月经不规律、闭经、乳房增大等症状,男性则可能出现性欲减退、阳痿等症状。
以下是高泌乳素血症的诊疗共识:
1. 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常规检查包括测定血清泌乳素水平、性激素水平,以及进行垂体磁共振成像(MRI)等。
2. 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可能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疾病进行鉴别,如垂体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3. 垂体瘤治疗:如果高泌乳素血症是由垂体瘤引起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生长抑素类似物。
手术治疗则是通过切除或缩小垂体瘤来恢复泌乳素水平正常。
4. 非垂体瘤高泌乳素血症治疗:对于非垂体瘤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可以采用口服药物抑制泌乳素分泌或降低其受体的敏感性。
5. 监测和随访: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血清泌乳素水平,垂体MRI等,以评估疗效和动态观察疾病进展情况。
总之,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必须根据具体病因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
患者需定期复诊,遵从医嘱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以维持良好的病情控制和提高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高催乳素血症诊疗专家共识由于女性催乳素(PRL)血症首先累及卵巢功能,是妇科生殖内分泌临床的常见病,女性高PRL血症患者的诊断治疗有其特点,为此,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对2009年共识进行更新,形成了此《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诊治共识》,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高PRL血症的定义各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PRL水平持续增高的状态称为高PRL血症。
正常育龄期妇女血清PRL水平一般低于30 ng/ml(即1.36 nmol/L)。
规范化地采集血标本和稳定准确的实验室测定对判断高PRL血症至关重要。
各实验室应根据本实验室的数据界定血清PRL水平的正常范围。
高PRL血症的发生原因高PRL血症是1种临床病理生理状态,而不是1种疾病。
高PRL 血症可由多种生理、药理、病理情况引起。
1生理性2药理性通过拮抗下丘脑多巴胺或增强PRF刺激而引起高PRL血症的药物有多种。
见表1。
3病理性包括下丘脑或邻近部位疾病,垂体疾病(如垂体腺瘤、空泡蝶鞍症等),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减,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肝性脑病,异位PRL分泌,胸壁疾病或乳腺慢性刺激,多发性内分泌瘤病Ⅰ型等。
4特发性指血PRL水平轻度增高并伴有症状,但未发现任何使血PRL水平升高的原因。
可能为PRL分泌细胞弥漫性增生所致。
有报道,本症随诊6年后20%自然痊愈,10%~15%发展为微腺瘤,发展为大腺瘤者罕见。
高PRL血症的临床特征1临床表现(1)月经紊乱及不孕,(2)异常泌乳,(3)肿瘤压迫症状等。
20实验室检查育龄期妇女出现月经紊乱时应常规行血清LH、FSH、PRL、雌二醇、睾酮、孕酮测定。
测定血PRL水平时,采血有严格的要求:早晨空腹或进食纯碳水化合物早餐,于上午9~11时到达,先清醒静坐半小时,然后取血,力求'一针见血',尽量减少应激。
解读结果须结合临床。
同时测定其他5项生殖激素有助于鉴别月经紊乱的其他病因。
高PRL血症患者血LH、FSH水平正常或偏低,血雌二醇水平相当或低于早卵泡期水平,睾酮水平不高。
为鉴别高PRL血症的病因,必要时需行血hCG、甲状腺功能、其他垂体激素、肝肾功能、盆腔B超、骨密度等检查。
31影像学检查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无放射线损伤,在排除或确定压迫垂体柄、垂体PRL微腺瘤及空泡蝶鞍症等鞍区病变的定性、定位诊断等方面有明显优势,是鞍区病变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的病变检出率较高,有时为鉴别有无微腺瘤应行鞍区动态增强MRI检查。
CT增强检查对确认微腺瘤或识别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方面敏感性较差,如无MRI检查条件时可选用。
42其他疑为大腺瘤或有压迫症状的患者应常规筛查视野,对确定垂体瘤扩展部位有意义。
其他垂体激素基础水平的测定有助于了解疾病累及范围及治疗前后的对照。
高PRL血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3诊断高PRL血症的病因及诊断步骤见图1。
图1 高PRL血症的病因及诊断步骤24鉴别诊断1PCOS主要病理生理特征是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
症状以月经稀发最多见。
非肥胖PCOS患者血LH水平升高,肥胖患者常有糖脂代谢异常、血雌二醇相当于中卵泡期水平。
血PRL水平轻度升高。
超声检查显示卵巢体积>10 ml,鞍区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
应按PCOS处理,一般不需使用溴隐亭。
2其他垂体肿瘤GH瘤可有高PRL血症及溢乳,但体型或面貌有特征性,血GH功能试验可以鉴别。
垂体无功能瘤压迫垂体柄引起血PRL水平中度升高,多巴胺激动剂治疗后血PRL水平降低但瘤体不缩小,MRI检查也有助于鉴别。
3空泡蝶鞍症临床表现与垂体瘤相仿,但程度较轻。
2/3的患者内分泌检查正常。
鞍区MRI检查可识别。
4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轻度高PRL血症(血PRL<100>5特发性泌乳有异常泌乳,但其月经周期、排卵及血PRL水平均正常。
高PRL血症的治疗本指南主要讨论垂体PRL瘤和特发性高PRL血症的治疗。
见图2。
图2 特发性高PRL血症和垂体PRL瘤的治疗流程15治疗目标(1)PRL微腺瘤和特发性高PRL血症患者:抑制异常泌乳,恢复正常月经和排卵生育功能。
(2)大腺瘤患者:缩小瘤体,解除压迫,保留垂体功能,改善神经症状。
(3)预防复发及远期并发症。
26治疗指征(1)垂体PRL大腺瘤伴压迫症状。
(2)PRL微腺瘤、特发性高PRL血症伴有症状。
(3)垂体PRL瘤手术后残留或放疗后PRL水平高及症状持续存在。
37治疗选择高PRL血症、垂体PRL腺瘤(无论微腺瘤或大腺瘤),都可首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
医师应根据患者年龄、病情、生育状况,在充分告知各种治疗的优势和不足后,尊重患者意愿做出适当选择。
48药物治疗1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常用有溴隐亭、α二氢麦角隐亭、卡麦角林。
(1)溴隐亭:是第1个临床应用的多巴胺D1、D2受体激动剂,可抑制垂体PRL分泌和PRL瘤细胞增殖从而缩小瘤体。
40余年来,临床报道溴隐亭治疗可使60%~80%的患者血PRL水平降至正常、异常泌乳消失或减少,80%~90%的患者恢复排卵月经,70%的患者生育。
大腺瘤患者80%~90%视野改善,60%瘤体缩小50%以上,缩小所需时间长短不一,与血PRL水平下降情况也不平行。
溴隐亭的疗效与个体敏感性有关,不一定与剂量正相关。
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便秘)和体位性低血压(头晕、头痛),多数在短期内消失。
为减轻不良反应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初始剂量为1.25 mg/d,餐中服用;根据患者反应,每3~ 7天增加1.25 mg/d,直至常用有效剂量5.0~ 7.5 mg/d,一般不需大于此量。
如加量出现不耐受可减量维持。
持续服药1个月后复查血PRL水平,以指导剂量的调整。
10%~18%的患者对溴隐亭不敏感或不耐受,可更换其他药物或手术治疗。
(2)α二氢麦角隐亭:是高选择性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及α肾上腺素能拮抗剂。
有报道,5 mg α二氢麦角隐亭与2.5 mg溴隐亭的药效动力学曲线相同,血PRL水平均于服药后5 h达低谷,至少可维持12 h。
初始治疗患者从5 mg(1/4片)每天2次开始,餐中服用,1~ 2周后加量,并根据患者血PRL水平变化,逐步调整至最佳剂量维持,一般为20~40 mg/d。
疗效与溴隐亭相仿,心血管副作用少于溴隐亭,无体位性低血压出现。
长期耐受性高。
(3)卡麦角林:化学结构为6-烯丙基-N-[3-(二甲基氨基)丙基]-N-(乙基氨基甲酰基)麦角林-8-甲酰胺,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是溴隐亭的换代药物,抑制PRL的作用更强大而不良反应相对减少,且作用时间更长。
对溴隐亭抵抗(指每天使用15 mg溴隐亭效果不满意)或不耐受溴隐亭治疗的PRL瘤患者改用此新型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仍有50%以上有效。
卡麦角林与其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差别在于半衰期非常长,为65 h,只需每周给药1~ 2次,常用剂量为0.5~2.0 mg(1~4片)。
作用时间的延长是由于从垂体组织中的清除缓慢,与垂体多巴胺受体的亲和力高,广泛的肠肝再循环。
口服后,3 h内就可以检测到PRL水平降低,然后逐渐下降,在48~ 120 h之间效应达到平台期;坚持每周给药,PRL水平持续下降。
副作用少,很少出现恶心、呕吐等,患者顺应性较溴隐亭好。
α二氢麦角隐亭和卡麦角林无妊娠期使用的资料,假如患者有生育要求,溴隐亭有更加确定的安全性,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2药物治疗时的随诊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的长期用药过程中随诊十分重要,应包括:(1)治疗1个月起定期测定血PRL及雌二醇水平,观察PRL下降及卵泡发育改善的进度,指导剂量调整。
(2)每1~ 2年重复鞍区MRI检查,大腺瘤患者每3个月检查1次。
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后血PRL水平不降反升、出现新症状也应行MRI检查。
PRL大腺瘤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后血PRL水平正常而瘤体不缩小,应重新核对诊断,是否为其他类型腺瘤或混合性垂体瘤、是否需改用其他治疗。
(3)有视野缺损、大腺瘤患者在初始治疗时可每周复查2次视野。
如疗效满意常在2周内显效。
如无改善或不满意应在治疗后1~3周内复查MRI,决定是否需手术治疗减压。
(4)其他:其他垂体激素测定、骨密度等。
3药物减量及维持PRL微腺瘤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若血PRL水平已正常、症状好转或消失,可考虑开始将药物减量。
大腺瘤患者应先复查MRI,确认瘤体已明显缩小、PRL水平正常后才可开始减量。
减量应缓慢分次进行,通常每1~ 2个月减少溴隐亭1.25 mg/d,同时复查血PRL水平,以确保仍然正常,直至最小有效剂量作为维持量,可为每日或隔日1.25 mg,长期使用。
长期维持治疗期间,一旦再出现月经紊乱或PRL水平升高,应查找原因,必要时复查MRI决定是否再加量。
4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能否治愈?停药时机如何决定?溴隐亭只抑制PRL瘤细胞增殖,短期用药停药后腺瘤会再生长导致复发。
Pereira报道了743例高PRL血症患者停药后至少随诊6个月的结果,总血PRL水平保持正常者仅占21%,其中特发性高PRL血症为32%,微腺瘤21%,大腺瘤16%;服药长于2年者34%,短于2年者16%保持正常。
绝经有利于停药后血PRL水平保持正常。
推荐停药时机为小剂量溴隐亭维持PRL水平正常、MRI检查肿瘤消失或呈空泡蝶鞍,疗程达2年以后。
停药初期每月复查血PRL水平,3个月后可每半年查1次,或者,前1年每3个月复查1次血PRL水平、以后每年查1次;如PRL水平升高,同时复查MRI;若又升高仍需长期以最小有效剂量维持。
50手术治疗随着神经导航及内镜等仪器的发展及微创技术水平的提高,经蝶窦入路手术更精确、更安全、损伤更小、并发症更少,成为垂体PRL 腺瘤患者的另一治疗选择。
手术成功率取决于肿瘤大小和术者的经验技巧。
术后视野改善率为70%,血PRL水平正常者微腺瘤74%、大腺瘤50%;复发率约20%;最终治愈率微腺瘤为58%、大腺瘤为26%。
手术治疗的并发症有短暂尿崩症、垂体功能低减、脑脊液漏、局部感染等。
手术适应证:(1)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欠佳;(2)药物治疗不耐受;(3)巨大垂体腺瘤伴视交叉压迫急需减压者;或药物治疗2~ 3个月血PRL水平正常但瘤体无改变,疑为无功能瘤者;(4)侵袭性垂体腺瘤伴有脑脊液鼻漏者;(5)拒绝长期服用药物者;(6)复发性垂体腺瘤。
61放射治疗主要适用于侵袭性大腺瘤、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有手术禁忌或拒绝手术、不愿长期服药的患者。
采用传统放疗加溴隐亭治疗者,1/3的患者血PRL水平正常但显效时间可长达20年以上。
主要并发症为全垂体功能低减、恶变、视神经损伤、放射性颞叶坏死等。
近年,立体定位放射外科(γ刀、质子射线)的应用,30%的患者血PRL水平正常,显效时间为数月~数年;但应用时间尚短,有待积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