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考案[5] 第五章测试题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规范练24新人教版
考点规范练24(2024届广东部分学校高三大联考)罗布泊地区(39°N~41°30'N,88°30'E~92°E)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缘,区内由水平黏土层构成的雅丹地貌分布广泛。
下图示意罗布泊某区域雅丹空间分布及雅丹体最高点位置。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该地雅丹体最高点位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层岩性B.盛行风向C.昼夜温差D.植被状况2.有利于该地雅丹体发育的气候条件是( )①风力强劲②风向多变③气候干燥④空气淡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1.B 2.B解析第1题,雅丹地貌为风蚀地貌,由于迎风坡风力侵蚀作用明显,大风挟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下部,使岩石下部呈凹槽化,坡度陡,而背风坡风力弱,坡度缓,因此雅丹体最高点靠近迎风坡处,故影响雅丹体最高点位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盛行风向。
地层岩性、昼夜温差、植被状况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第2题,有利于雅丹地貌发育的气候条件是气候干燥、风力强劲、风向稳定,①③正确。
风向多变不利于雅丹地貌形态的稳定,空气淡薄对雅丹地貌影响较小,②④错误。
(2024四川雅安三模)石冰川是由岩石碎块和冰组成的舌状或叶状体,多是高山冰川退缩的遗迹和衍生地貌,由于内部所含冰的变形、滑动,或内部砾石冻融作用,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向山下移动。
下图为石冰川在各大洲的分布面积图,读图,完成3~5题。
3.南美洲石冰川面积最大的主要缘由是( )A.南美洲高纬度区域面积大B.南美洲面积更大C.南美洲平均海拔更高D.南美洲高山冰川广布且退化显著4.石冰川上的岩石碎块( )A.分选性好B.磨圆度高C.多分布于冰川末端D.植物生长条件好5.下列关于石冰川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布高度与纬度呈正相关B.移动速度与含冰量呈正相关C.可能在内部所含冰完全溶化之后停止移动D.近年来同地区石冰川分布海拔有上升的趋势答案3.D 4.C 5.A解析第3题,亚洲高纬度区域面积最大,A错误;亚洲的面积最大,B错误;南极洲平均海拔最高,C错误;石冰川是由岩石碎块和冰组成的,多是高山冰川退缩的遗迹和衍生地貌,南美洲西部多高大山脉,冰川广布,退化显著,多石冰川,D正确。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第一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第一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人类活动招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添加,发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效果。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搅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20年为基数,2021~2021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1~3题。
1.实验时期植被变化表现为()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动④植被散布改动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实验时期大气氮沉降招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3.依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继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向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茂盛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读以下图,回答4~5题。
4.图中表达的天文要素间相互作用发生的新功用是()①循环功用②转化功用③消费功用④平衡功用A.③B.④C.③④D.①②③④5.图中天文要素发生的新功用,一同参与作用的圈层是()①生物圈②水圈③岩石圈④大气圈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菲律宾的薄荷岛中部有一大片石灰岩小丘,每逢雨季末期,小丘上的草枯槁后变为咖啡色,酷似一大堆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
读薄荷岛简图,回答1~2题。
1.欣赏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正确时间是()A.1月B.5月C.7月D.10月2.巧克力山高度在40 m到120 m之间,山下树木苍翠,山上却是乱草掩盖。
形成山上、山下植被差异的主要缘由是()A.石灰岩地貌,土层薄B.山坡陡峻,水源难以坚持C.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D.山体海拔高,热量条件差读图文资料,完成3~4题。
热盐环流是因陆地表层海水温度和盐度变化,密度大的海水下沉到深层和底层,表层海水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做水平运动,最后经过在其他海域流到表层的热力陆地环流系统。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章末综合检测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章末综合检测(五)一、选择题碱蓬,是一种典型的盐碱指示植物,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较高的食用、药用价值。
当盐分含量达到1%时,开始由绿色变为红色(盐分越高,颜色越红);当盐分含量达到或超过1.6%时,碱蓬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或大量死亡。
读辽宁盘锦辽河口附近土壤等盐度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碱蓬在( )A.a处容易死亡B.b处呈红色C.c处呈绿色D.d处比c处红2.下列可能属于碱蓬的优势产区的是( )A.珠江三角洲B.亚马孙河流域C.尼罗河三角洲D.莱茵河流域解析:第1题,a处盐度大于1.6,碱蓬的生长会受到抑制或大量死亡,A正确。
b处盐度在0.8~1.0,碱蓬为绿色,B错误。
c处盐度在1.4~1.6,碱蓬为红色,C错误。
d处盐度在0.6~0.8,碱蓬为绿色,D错误。
第2题,碱蓬的优势产区是盐碱地面积大的区域,盐碱地的形成需要降水少、蒸发旺盛的气候条件。
珠江三角洲、亚马孙河流域、莱茵河流域的气候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
尼罗河三角洲降水少、蒸发旺盛。
故选C。
答案:1.A 2.C(2021·东营质量检测)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
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
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
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
据此完成3~5题。
林地类型孔隙度(%) 有机质含量(%)饱和持水量(吨/公顷)总孔隙非毛管孔毛管孔针阔混交林59 17 45 4.62 503 常绿阔叶林63 16 47 3.18 648 楠竹林52 12 40 2.08 312 灌木林73 17 56 7.79 1 8333.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是(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楠竹林D.灌木林4.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楠竹林D.灌木林5.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A.地表径流大B.植物种类多C.枯枝落叶多D.年均温较高解析:第3题,读材料可知,楠竹林的毛管孔孔隙度最小,且饱和持水量也最小,容易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所以是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新人教版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7·河北保定模拟)2015年我国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地区的冰川发生移动,侵蚀了当地1.5万亩草场,近70户牧民房屋受到不同程度地损伤。
据此回答1~2题:1.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地壳活动活跃B.风力作用加剧C.全球气候变暖D.流水侵蚀加剧2.下列现象与该问题有关的是( )A.中纬度海域台风活动减少B.欧洲西北部夏季温度偏低C.环太平洋地区火山地震频繁D.雅鲁藏布江含沙量不断增大解析:1.C 2.B 第1题,我国新疆地区的冰川移动是因为近年来全球气温变暖,冰川消融,形成了冰裂缝和冰川移动面,在外力作用下,这个区域的冰川发生大规模移动,故选C项。
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使北极冰川融化,大量向南流的冷水削弱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势力,导致暖流增温作用减弱,所以欧洲西北部夏季气温偏低。
(2017·安徽安庆模拟)下图示意中国大陆海岸线纵深度变化,正值表示向海推进,负值表示向陆后退。
读图,回答3~4题:3.1990~2012年,中国海岸线空间位置总体变化趋势是( )A.向海推进B.向陆后退C.保持不变D.进退各半4.导致中国海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泥沙淤积B.海平面上升C.海洋资源开发D.风暴潮频繁解析:3.A 4.C 第3题,中国大陆海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经历了岸进与岸退基本平衡阶段、岸进明显阶段和岸进速度强烈增加3个阶段,变化以向海推进为主,向陆后退较小。
第4题,海岸线位置变化是各种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然因素是影响海岸线向陆后退的主导因素,如海水侵蚀、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均是使海岸线向陆后退,风暴潮等海洋灾害也会导致海岸线向陆后退;人为因素是海岸线向海推进的主导因素,人类围海养殖、港口码头修建、围海造地等用海项目的使用,加速海岸线向海推进。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题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题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选择题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分别是()。
A.地形生物大气水文土壤B.土壤生物大气水文地形C.土壤地形水文大气生物D.生物地形大气水文土壤2.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受破坏,其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②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③河流水位降低④土壤肥力下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根据图示判断即可。
第2题,如果当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该地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将减弱,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丰水期水位升高,枯水期水位下降,因此③错误。
答案 1.A 2.D3.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
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是() 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解析洋流驱动力来自大气的水平运动即风,因此A项错误。
由于海气相互作用,海洋通过辐射等将热量输送给大气,从而影响大气环流,B正确,海洋赤潮是海洋生物灾害,是海洋中浮游生物过度繁殖导致海水中缺氧的一种现象,C项错误。
信风是一种大气环流形式,是地球表面热量差异引起气压差异而形成的,D项错误。
答案 B答案 6.B7.A下图为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8~9题。
8.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为()。
A.自北向南增高B.自西向东增高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9.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B.降水C.热量D.坡向解析第8题,左图显示的是经度变化,根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测雪线从东向西逐渐增高;右图显示的是纬度变化,根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测雪线由南向北逐渐增高。
2025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五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五)(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4年9月15日,由NOAA和NASA共同主持的25个太阳周期预报小组发布,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第25个太阳周期中。
下图是NOAA空间天气预报中心发布的太阳周期黑子数进展图,下表为部分地理现象预报指标。
据此,完成1~3题。
类别①短波收听指数②信鸽飞行指数③空气质量指数④极光指数指数(小—大) 相宜收听程度(相宜—不相宜)影响信鸽飞行程度(小—大)空气质量(差—优)极光可见范围(小—大)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对流层2.图显示( )A.太阳活动的周期一般是20年B.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记C.目前太阳活动处于高发期D.2025年前后将出现太阳活动的高峰值3.当太阳活动处于高峰值时,表中指数会明显变大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第1题,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故选A。
第2题,太阳活动周期一般是11年,A错。
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记,B错。
依据预料和实测值可知,目前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期,C错。
上一个峰值出现在2014年前后,依据太阳活动周期大约11年,可知2025年前后将出现太阳活动的高峰值,D对。
故选D。
第3题,太阳活动高峰值时,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影响信鸽飞行,极光发生次数增多,其中①短波收听指数、②信鸽飞行指数、④极光指数均会增大,B对。
太阳活动对空气质量指数影响不大,③错。
故选B。
答案:1.A 2.D 3.B某年5月2日,一场暴雨过后,位于阿富汗东北部山区的某村落受破坏力巨大的灾难侵袭,众多房屋被掩埋,造成 2 700多人死亡。
下图为此次灾难发生后无人机在当地拍摄的照片。
据此,完成4~5题。
4.该村落遭遇的自然灾难为( )A.雪崩B.滑坡C.台风D.沙尘暴5.应对上述自然灾难,可以运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A.管理灾情数据B.监测灾难的影响范围C.引导灾难救援D.储备并运输救灾物资解析:第4题,图示村落位于陡坡脚下,暴雨过后,坡体重量加大,极易引发滑坡灾难;该灾难发生在5月,且是暴雨引发,不是雪崩;阿富汗深居内陆,不受台风影响;沙尘暴是没有降水的特殊天气。
57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测试题-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57
5.下列地点煤矿能够露天开采且比较安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在 a、b 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答案】5.B 6.A 【解析】乙处为背斜顶部,露天开采较安全,a 处易发生瓦斯爆炸,b 处为向斜槽部,易发生透水事 故。 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第 7~9 题。
3.据图 3 中珊瑚礁(岛)分布状况判断,珊瑚适宜生长在 A.岛屿周围的浅海 B.有暖流经过的浅海 C.温暖清澈的浅海 D.有河水注入的浅海
【答案】6.C
【试题立意】该题以区域地理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地理事物的分布。
【解题思路】从太平洋珊瑚礁(岛)分布示意图可以看出珊瑚礁并没有全部分布在岛屿周围,故 A、D 排
2.下图是五种外力作用相互联系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的外力作用中,可以表示三角洲主要成因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五种外力作用是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如下图所示:
(2013 高考题天津卷)读图 3,回答 3~4 题。
北回归线 赤道
图例
珊瑚礁(岛)
南回归线
图 3 太平洋珊瑚礁(岛)分布示意图
除;珊瑚礁分布并没有和洋流分布吻合,故排除 B,绝大多数珊瑚礁都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浅海区域,
拥有温暖清晰的浅海环,故选 C。
4.图 3 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这些沙滩形成于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答案】7.D
【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外力作用的相关内容。
7.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 A.④⑤ B.①⑥ C.①④ D.③⑥ 8.图中表示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序号是( )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①⑤ 9.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 【答案】7.D 8.A 9.A 【解析】地壳物质循环是指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又由各类岩石形成新岩浆的过程,主要由内力作用和 外力作用交替进行。内力作用主要体现在岩浆通过冷凝作用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和沉积岩通过变质作用 形成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通过高温熔化作用形成岩浆。外力作用主要体现在岩浆岩、变质 岩受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 读下图,回答第 10~11 题。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
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限时规范训练新人教版建议用时实际用时分值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6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xx·广东韶关一模)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B.太阳辐射C.地理位置D.下垫面状况2.近年来该地频繁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是下列何种因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
A.气候B.地形C.植被D.河流解析第1题,各地理要素的形成与该地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第2题,植被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答案 1.C 2.C3.(xx·广东文综,3)下图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
该省区可能是( )。
A.西藏自治区B.广东省C.内蒙古自治区D.甘肃省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该省区跨经度广,且植被覆盖状况由西向东越来越好,故可能是内蒙古自治区。
答案 C(xx·日照检测)读“世界某大陆略图”,完成4~5题。
4.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自然景观主要是( )。
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阔叶林5.形成图中①②两地自然景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纬度、水文B.地形、气候C.海陆位置、地形D.水文、土壤解析第4题,从阴影部分分布的位置可知,它主要分布在中亚、内蒙古高原、新疆和青藏高原地区,自然景观主要是草原。
第5题,①地深居内陆,降水少;②地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答案 4.A 5.C(xx·成都模拟)下图是“南美洲部分地区图”。
读图完成6~7题。
6.如果图中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则平原地区最可能出现( )。
A.水土流失加剧B.泥石流频发C.土地沙漠化D.河流含沙量增大7.下面四幅山地垂直植被带模式图中,与10°S附近西部山地相符的是( )。
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6题,图示区域位于亚马孙平原,植被破坏会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多。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地球上的水与水的运动 第一节 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
第五章地球上的水与水的运动第一节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一、水循环(一)水循环的类型与过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用箭头完成上图水循环的过程。
提示:绘图略。
2.根据图示内容连线。
3.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该工程的淡水生产过程类似于哪种水循环过程?城市生产和生活的取水、用水过程相当于哪个水循环环节?提示:相当于海水蒸发后经过水汽输送环节到达陆地上空形成降水,与海陆间循环类似。
径流输送。
(二)归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联系”——海陆间的主要纽带。
4.“塑造”——地表形态。
二、陆地间水体的相互关系(一)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阅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示)陆地水体的主要补给方式是什么?具体有哪几种补给来源?提示: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
2.哪些陆地水体之间存在相互补给关系?提示: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湖泊水与地下水之间。
3.以“河流水”和“地下水”为例,说明二者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归纳其主要影响因素。
提示:河流处于丰水期时,水位高,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河流处于枯水期时,水位低,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这种互补关系主要取决于水位的高低。
(二)河流的补给类型阅读下列不同地区的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填表。
代号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主要影响因素我国分布补给特点甲大气降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变化;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水量季节变化较大乙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补给在夏季,水量较稳定丙季节性积雪融水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东北地区补给在春季,水量变化较和缓丁湖泊水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湖泊水位高低普遍对于河流有调节作用,水量较稳定地下水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对位置普遍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水量较稳定命题视角(一) 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应用分析演绎法学习一、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距海远近、地形阻挡。
2025年高考一轮总复习地理(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5章高考专项练
形成泥柱。据此完成5~6题。
5.石顶泥柱的石块在其形成过程中所起的
作用主要是减弱( D )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雨水侵蚀
6.最有可能破坏此地石顶泥柱景观的是( B )
A.寒潮
B.地震
C.洪水
D.虫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第5题,其顶端盖有一个石块,往往顶端石块越大,泥柱越高。表层无石 块覆盖的地方,泥土易受侵蚀,难以形成泥柱。由此可知,顶部的石块主要 减弱了来自顶部的垂直于地面的侵蚀作用。而风力侵蚀、冰川侵蚀、流 水侵蚀与地面相平。第6题,该地区地处板块的交界处,位于火山地震带上, 多地震,所以此地的石顶泥柱易受到地震的破坏;此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侧, 位于寒潮背风坡,寒潮影响小;该地貌主要分布于狭窄的山谷,受水面积小, 难以形成洪水;虫蛀对石顶泥柱有破坏,但不是破坏最严重的。
(1)指出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主要内、外力作用。 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沉积;地壳断裂抬升。 (2)说明图1中水系的演化过程。 科拉林地垒两侧的河流原为同一水系,随着地垒的抬升,原水系一分为二; 地垒东侧边缘成为新的分水岭,原河道的一段废弃成为古河道;分水岭以西 形成新的水系,并沿断裂线发育新的河流;分水岭以东形成断陷盆地,积水 形成乔治湖,泰勒斯溪等河流汇入湖泊。 (3)指出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的特点。 主要通过湖盆边缘或出露的含水层补给;补给量小,变化大。
图1
图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说明风蚀粗化过程中地表松散层风蚀强度的变化。 早期细颗粒物所占比例大,地表松散层风蚀强;随着细颗粒物所占比例减少, 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地表松散层风蚀强度逐渐减弱。 (2)指出图2所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分布特征:西部大,东部小;北部大,南部 原因:西部、北部风力强劲,植被覆盖度小。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五章 第1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河南焦作模拟)风蚀坑通常指植被覆盖的固定沙丘或者平坦草地受风吹蚀而形成的凹地、槽和洼地。
读风洞实验中植被覆盖度与土壤风蚀之间的关系图,完成1~2题。
1.下列条件中最有利于风蚀作用的是()A.盛行风风速大B.地表坡度大C.土壤颗粒大D.植被覆盖率低2.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描述雅丹地貌的形成:“浍其崖岸,馀溜风吹,稍成龙形”,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风力侵蚀是雅丹地貌形成的唯一原因B.风力搬运是雅丹地貌形成的唯一原因C.雅丹地貌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D.雅丹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是风力和流水作用解析:第1题,结合风洞实验中植被覆盖度与土壤风蚀之间的关系图,可以看出影响“风蚀量”的主要因素是“植被覆盖度”。
第2题,从描述中的“浍”“溜”和“风”可以看出雅丹地貌的成因既有流水作用也有风力作用。
答案:1.D 2.D(2019·安徽淮南二模)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
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
下图为全新世(11 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
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C.风力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D.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4.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中,海平面相对于陆地()A.呈上升趋势B.基本稳定C.呈下降趋势D.反复升降5.如此后海平面显著下降,则图中()A.沙坝向陆地方向推移B.潟湖的盐度逐渐降低C.沙坝向海洋方向推移D.潟湖受侵蚀水深增大解析:第3题,图示a位于陆地河流入海处,则该三角洲应是河流泥沙堆积而成;b位于潮汐通道处且三角洲由外海向潟湖发展,则应是外海涨潮时海浪堆积而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五章 章末能力测试题(教师版)
201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五章章末能力测试题(教师版)一、单项选择题(44分,每小题4分)1.下图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哪一功能( )A.生产功能 B.平衡功能 C.消费功能 D.选择功能【解析】选B。
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各要素相互作用能产生新功能,平衡功能就是其中之一。
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2~3题。
2.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 B.大气污染 C.森林破坏 D.温室效应3.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同一性【解析】图示景观为荒漠景观,主要是人类对植被的破坏造成的。
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2.C 3.A读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完成4~5题。
4.图中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 )A.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积雪冰川带B.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C.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D.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答案】A【解析】按照垂直自然带谱,针阔混交林带上面应为针叶林带,再向上是高山灌木林带,高寒荒漠带上面为冰川带,故选A。
5.该山南坡比北坡垂直自然带显著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南坡( )①纬度低②相对高度大③向阳坡④迎风坡A.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由图中山地海拔和山的南北两坡自然带的差别,可知该山为喜马拉雅山。
南坡为向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较好,而且南坡相对高度较大,故其南坡垂直自然带显著。
同一座山南北坡纬度差异不大。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
读图,回答6题。
6.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答案】A【解析】气温分布应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曲线②符合这种分布特征;降水分布规律是赤道和温带地区较多,副热带地区较少,③曲线符合;副热带地区是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山地雪线高度相应提高,①曲线符合这种分布特征。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测试-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2014·湖南长沙调研)读图,完成1-2题。
1.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制约、息息相关的有( )A.a、b、cB.d、e、fC.a、c、eD.b、d、f2.下列各联系的举例,不正确的是( )A.b 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B.c 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森林、农田C.e 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D.f 江淮平原把旱地改造成水田,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现象答案 1.B 2.D解析第1题,要求找出人类与地理环境各要素(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的关系,d、e、f反映了地理环境要素与人类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第2题,江淮平原是我国的湿润地区,可将旱地改造成水田,不会产生盐碱化现象。
盐碱化现象主要存在于干旱、半干旱区以及半湿润区。
(2014·四川成都二诊)读“南美洲部分地区图”,完成第3题。
3.图中能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纬度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水量大B.纬度低—地形类型多样—植被类型多样C.山地海拔高—水热充足—自然带类型多D.东部为平原,河水流速慢—含沙量大答案 A解析由图可知,该区域地处赤道附近,纬度低,形成常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河流含沙量小,水量大,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4·上海金山调研)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
读“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完成4-5题。
4.近十几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增加B.河流流量增加C.植被覆盖率上升D.河流含沙量增加5.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②水库面积增加③经济林面积增大④灌溉面积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4.C 5.B解析第4题,与1990年相比,该河雨后流量曲线变化和含沙量曲线波峰降低,说明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提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部分选考部分环境保护练习新人教版
环境保护[ 基础稳固组 ]1.(2017 ·山东临沂一模) 下列图表示某段高速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散布及风向频次。
概括该段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散布特色并剖析原由。
分析:图示重金属浓度由高速公路向双侧递减;东西双侧对比,东侧大于西侧,可推断重金属来自高速公路,而高速公路只好是汽车尾气排放;此外从风向频次图可看出,该地流行偏西风,则东侧浓度较大可能是尾气中重金属被风吹到公路东侧许多的缘由。
答案:特色:距离公路越远,含量越低;公路东侧含量高于西侧。
原由: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主要来自汽车尾气;距公路越近,接受的尾气越多;东侧位于流行西风 ( 最狂风频 ) 的下风向,接受的汽车尾气较西侧多。
2.(2017 ·石家庄二模 ) 最近几年来,湖南省岳阳、益阳和常德养猪业迅速发展,三市规模以上( 年出栏 500 头 ) 养猪场均有 1 500 家左右,规模以下的更是数目惊人。
跟着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猪场粪便和污水任意排放现象突出,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下列图表示岳阳、益阳和常德三市地点。
简述岳阳、益阳和常德养猪场粪便和污水任意排放的危害,并提出防治举措。
分析:由文字资料和图可知,养猪场粪便和污水任意排放的危害有污水和粪便臭气影响周边民众生产生活;粪便和污水进入河流和洞庭湖,致使河湖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粪便和污水随处表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污染的防治举措包含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宣传教育等。
法律举措如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依法取消污染严重的养殖场;宣传教育举措如增强养殖污染危害与防治的科学普及和宣传;技术举措如完美粪污办理设备,增强养殖荒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答案:危害:养猪场粪便和污水任意排放,污水和粪便臭气影响周边民众生产生活;粪便和污水进入河流和洞庭湖,致使河湖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粪便和污水随处表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防治举措:增强养殖污染危害与防治的科学普及和宣传;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依法取消污染严重的养殖场 ( 严禁在河流和湖泊邻近、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建设禽畜养殖场) ;完美粪污办理设备,增强养殖荒弃物无害化办理和资源化利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单元模拟测试1 新人教版必修1
一轮必修一第五章单元模拟测试1一、选择题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2题。
1.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 A.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B.经度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2.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 B.洋流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早第三纪,中国副热带地区气候干燥,形成沿纬向分布的红色碎屑岩系。
由于印度板块向北的漂移与挤压,青藏高原隆起,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格局。
读图完成以下2题。
3.西北地区在早第三纪所处的温度带和纬度分别是 ( ) A.温带,35°N ~45°NB.热带,5°N ~15°NC.寒带,35°N ~55°ND.亚热带,25°N ~35°N4.青藏高原隆起后,下列区域的气候变化正确的是 ( )A.柴达木盆地变冷、变湿B.四川盆地变暖、变干C.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变冷、变湿D.塔里木盆地变冷、变干下图是“理想大陆自然带(局部)演变趋势图”,读图完成以下2题。
5.在T1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 A.自然带①—②—③与自然带⑤—⑥—⑦体现的分异规律在我国都很典型B.①和④自然带类型相同是因为气候类型相同C.⑥自然带的东侧分布纬度比西侧低,与西侧沿海有暖流经过有关D.②③④的自然带形成主要与水分条件有关,与温度条件无关6.在T2时期,下列叙述可信的是(双选) ( )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降低B.我国华北平原会变得更干旱C.俄罗斯海运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D.天然橡胶种植的纬度将进一步降低读图3和图4,回答以下2题。
7.据各自然带在图3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8.据图4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特征是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C.全年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单元模拟测试2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单元模拟测试2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右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1.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A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B 山地针叶林带C 山地荒漠带D 山地冰雪带2.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上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
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他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环节是:A 降水B 下渗C 蒸发D 地表径流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
该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表4,如图5。
读图5、6,完成以下2题。
3.图6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A.a B.b C.c D.d4.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A.甲、庚 B.丙、庚 C.乙、丁 D.戊、辛某山共分布三类原生森林。
右图显示三类森林每年每平方米净增的有机干物质干重(NPP)与温度变化、降水量变化的关系。
据此完成3 题。
5.图中信息显示,三类森林中:A ②的NPP对温度的变化最不敏感B NPP与温度变化都成正相关C ②的NPP对降水的变化最敏感D NPP对降水的变化都很敏感6.三类森林分布的海拔由低至高依次是:A ③①②B ③②①C ①②③D ①③②7.若①为针阔混交林,则该山可能位于:A 河南省B 吉林省C 安徽省D 福建省根据下表资料,回答下列以下3题。
下列各地自然带形成过程中,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较大的是 97°W附近某山东坡年均温、自然带垂直分布 ( )8.下列选项中,数码代号、自然带、农作物的正确组合是( )A.①一亚热带和温带阔叶林带一水稻B.②一高山针叶林带一玉米C.③一高山针阔混交林带一花生D.④一高山草甸带一小麦9.该山地最适宜人类聚居的地带是 ( )A.① B.② C.③ D.④10.对该山所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终年受赤道暖流影响B.东北信风对自然带基带的形成有影响C.位于板块生长边界D.河流源远流长早第三纪,中国副热带地区气候干燥,形成沿纬向分布的红色碎屑岩系。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2讲 真题专练
(全国文综Ⅰ)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 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 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 5~6题。 5.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河道不同部位冲淤状况存在差异,导致河槽中的水 流散乱,从而形成堆积性游荡河道。与黄河下游河 段相比,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的水量并不大,排除A、 B选项。 黄河小北干流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水土流失 严重,导致该河段河流含沙量大,加上该地区地势 落差较小,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黄河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受大气降水 季节变化的影响,该河段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综上可排除C选项,D选项正确。
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由上题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在顺直、宽浅、落差较 小的河道中,易形成堆积性游荡河道;河水流量的大 小与堆积性游荡河道的形成关系较小,但河水流量的 季节变化与堆积性游荡河道的形成有关,①错误; 有支流汇入的河段,受干流顶托作用的影响,支流挟 带的泥沙容易在干支流交汇处淤积,易使河道摆动, 但黄河小北干流中段与南北两段相比,无主要支流汇入,②错误; 受沿岸地形地貌及岩石抗侵蚀能力的影响,黄河小北干流中段河道较窄,从而导 致该河段河道摆动范围较小,③④正确。故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案[5]第五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022·云南模拟)马莲河位于我国中度冻融区,是黄河二级支流泾河的最大支流,河水含沙量、输沙量大,水质苦咸,含盐量高(盐分主要来源于岩石化学风化)且季节变化大。
马莲河干流几乎无坝库及引水工程,目前计划建设马莲河水库,该水库兼有咸水淡化作用。
下图示意马莲河水系及下游庆阳至雨落坪段某月等潜水位线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马莲河河水含盐量(A)A.春季因冻土融化而突增B.夏季因盐类物质汇聚达到峰值C.秋季因蒸发减弱而降低D.冬季受寒潮侵袭影响波动较大2.图示月份,马莲河流域(C)A.上游河水补给地下水,下游地下水补给河水B.上游冰川融水补给河水,下游地下水补给河水C.地下水补给河水D.正值一年中的丰水期3.马莲河水库建成后的主要作用有(D)①保障下游生产生活用水②提高马莲河的航运价值③降低黄河干流泥沙含量④提升马莲河的防洪能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马莲河位于我国冻融区,春季气温回升,冻土融化,矿物元素浓度较高的土壤水、地下水大量补给河水,马莲河河水含盐量会出现突增现象;夏季降水多,大量淡水注入,稀释作用明显,河水含盐量降低;秋季降水少,含盐量因蒸发浓缩增高;冬季降水少且冰冻,水循环缓慢,河水含盐量波动较小。
第2题,据图中等潜水位线分布可知,图示月份地下水向马莲河汇聚,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即图示月份正值枯水期,枯水期马莲河全流域地下水补给河水;马莲河位于黄土高原,没有冰川融水补给。
第3题,马莲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河水含盐量高,淡水相对缺乏,建设有淡化作用的水库,利于保障下游生产生活用水;马莲河全流域航运价值低,修建水库也不会起明显的改善效果;修建水库拦截泥沙,减少了进入黄河干流的泥沙,利于降低黄河干流泥沙含量;马莲河水库位于下游出口附近,对整个流域的防洪作用较小。
(2020·江苏地理)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两山地属于(D)A.昆仑山脉B.秦岭C.祁连山脉D.横断山脉5.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C)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B.海拔更高,山谷风强C.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D.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解析]第4题,由题干可知,甲、乙两山地纬度相同,经度都位于100°E附近,且甲山地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可判断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故两山地都属于横断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处于温带地区,秦岭处于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秦岭南坡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坡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第5题,由于乙山地地处横断山区,且位于甲山地的东边,山高谷深,受西边重重山岭的阻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越过山地,在背风坡气流下沉,形成焚风效应,乙山地的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烈,故乙山地的基带形成干热河谷灌丛;乙山地基带受焚风效应影响,热量充足;乙山地的基带形成干热河谷灌丛,与山谷风的影响无关;乙山地的基带形成干热河谷灌丛,是因为基带受焚风作用强烈,气候干热,并不是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
(2022·河北衡水模拟)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东北地区由于常年使用拖拉机进行浅翻、旋耕作业,形成了一层犁底层。
2015 年黑龙江海伦市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改善黑土肥力,提高粮食产量。
下图为土壤改良前、后剖面图,据此完成6~7题。
6.犁底层的形成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是(C)A.增加耕作层有机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B.改良土壤的通气透水性,农作物不易烂根C.阻碍农作物根系下扎延伸,产量下降D.土壤蓄水能力强,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7.为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粮食产量,下列治理黑土的措施中合理的是(A)A.深翻耕地B.地膜覆盖C.培育良种D.间种套作[解析]第6题,犁底层的形成,阻碍了土壤水分、养分和空气的上下流通,阻碍了作物根系下扎延伸,土壤蓄水能力减弱,农作物的抗旱能力下降。
第7题,地膜覆盖、培育良种、间种套作可提高粮食产量,但不能改良土壤结构;深翻耕地利于土壤水分、养分和空气的上下流通,利于农作物根系下扎延伸,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故为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粮食产量、治理黑土的四个措施中合理的是深翻耕地。
(2021·辽宁适应性测试)研学小组对某地地层考察并采集岩石样品(1~6号由老到新),经过实验室植物孢粉鉴定、统计分析,可推断当地古气候环境及变化趋势。
下图为样品分析后得出的植被类型及所占比例统计图。
据此完成8~9题。
8.推测该地气候可能是(A)A.由温凉向温暖,半湿润向湿润变化B.由温暖向温凉,半湿润向湿润变化C.由温凉向温暖,半干旱向半湿润变化D.由温暖向温凉,半干旱向半湿润变化9.推断现代气候与研究区古气候相似的地区是(C)A.东北平原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D.藏北高原[解析]第8题,样品1~6号年龄由老到新,由左图可知针叶林所占比重最大,气候温凉,由样品1~6常绿阔叶林比重上升,针叶林比重下降,表明气候由温凉向温暖转变;由右图可知在样品1时期,中生植被比重大,其次是湿生植被,表明当时气候主要为半湿润气候,自样品1~样品6中生植被比重下降,旱生植被比重下降,湿生植被比重上升,表明气候由半湿润向湿润变化,故该地气候可能是由温凉向温暖,半湿润向湿润变化。
第9题,根据样品1时期植被类型比例可知,在古气候背景下,该地分布有常绿阔叶林。
东北平原、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藏北高原四地中,在现代气候背景下有常绿阔叶林分布的只有四川盆地,东北平原、塔里木盆地、藏北高原等地均无常绿阔叶林的分布,故现代气候与研究区古气候相似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2021·河北适应性测试)青藏高原分布有两种类型的冰川,海洋性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大陆性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内陆。
下图示意冰缘水文站监测的两类冰川夏季连续5日无降水情况下的径流水位过程线。
据此完成10~11题。
10.雪线是山地常年积雪带的下界,雪线的高低受气温、降水量和地貌条件等影响。
青藏高原两类冰川雪线高低及其成因是(C)A.海洋性冰川雪线高,气温高B.大陆性冰川雪线高,气温低C.海洋性冰川雪线低,降水多D.大陆性冰川雪线低,降水少11.海洋性冰川日融水径流峰值滞后的原因是(B)A.分布海拔较高B.冰面、冰内均有消融C.日均消融量大D.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强[解析]第10题,由材料信息“海洋性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可知,青藏高原东南处为海洋性冰川,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故雪线低;由材料信息“大陆性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内陆”可知,大陆性冰川深居内陆,年降水量小,冰川积累量小,雪线高。
第11题,由材料“下图示意冰缘水文站监测的两类冰川夏季连续5日无降水情况下的径流水位过程线”可知,冰缘水文站附近没有植被,“海洋性冰川日融水径流峰值滞后的原因是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强”的说法不正确;海洋性冰川日融水径流峰值滞后与冰川分布海拔较高、日均消融量大无关,故海洋性冰川日融水径流峰值滞后的原因为冰面、冰内均有消融。
二、综合题12.(2021·福建适应性测试)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H岛(下图)为著名旅游胜地。
岛上分布着众多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流通道,有多个自然保护区。
(1)推测H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说明理由。
(2)季节性河流大多发育于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处湿润地区的H岛却多为季节性河流。
从地形角度分析H岛多季节性河流的原因。
(3)有人建议在H岛修建水库解决当地用水问题,你是否赞成?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 题,H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为降水北部多南部少。
判断理由为该岛地势中部较高,南北地形差异不大,但河流北多南少;该岛地处北半球低纬度,盛行东北信风,北部位于该岛中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南部位于该岛中部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H岛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判断理由为该岛地处热带,终年高温,蒸发强烈,该岛多季节性河流;东北信风强弱存在季节差异,冬季强夏季弱。
第(2) 题,H岛多季节性河流的原因是,H岛面积较小,地形以山地为主,中部多高山,河流流程较短,流域面积小,流速较快,很快注入海洋,河流形成季节性河流;岛上熔岩流通道发育的沟谷众多,地表水常流入通道,难以保存。
第(3) 题,该岛面积狭小,河流流程短,多为季节性河流,水资源短缺,降水虽然较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均,随着该岛旅游业的发展,用水需求日益增大,修建水库有利于缓解用水困难,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不赞成。
河流水量小、流程短,无法达到水库蓄水条件;该岛多火山,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建设难度大,易发生地质灾害;当地为著名旅游胜地,应以保护自然环境为主,不宜进行大量破坏性的开发。
[答案](1)空间分布特征;北多南少。
理由:该岛地势中部较高,南北地形差异不大,河流北多南少(或该岛盛行东北信风,北部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地带,降水多,南部位于东北信风背风地带,降水少) 。
时间分布特征:季节分配不均(或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理由:地处热带,蒸发量季节差异小,多季节性河流(或东北信风强弱存在季节差异)。
(2)H岛面积较小,以山地为主,中部多高山,河流流程较短,汇水面积较小,流速较快;岛上熔岩流通道发育的沟谷众多。
(3)赞成。
该岛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水资源短缺;该岛降水较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均;随着旅游业发展,该岛用水需求日益增大。
不赞成。
该岛河流水量小,无法达到蓄水条件;该岛多火山,地质条件复杂;该岛为著名旅游胜地,应以保护自然环境为主。
13.(2021·湖南适应性考试)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干旱内陆区,往往“以水定地”,水资源的分布与开发影响土地利用。
中亚锡尔河、阿姆河流域的人们因地制宜发展了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农牧业,锡尔河大致成为草原与绿洲、畜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促进经济发展,锡尔河、阿姆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引水渠,如下图所示。
(1)锡尔河以北地区多为畜牧区,以南地区多为农耕区,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比较锡尔河、阿姆河流域引水渠的空间分布差异,并说明原因。
(3)指出该区域引水渠在引水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
[解析]第(1)题,锡尔河以北沙漠面积较小,降水较多,但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适合牧草生长。
锡尔河以南地区降水少,但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可利用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水资源发展灌溉农业。
第(2)题,由图示可知锡尔河流域引水渠主要分布于河流中上游,阿姆河流域引水渠主要分布于河流中下游。
锡尔河中上游人口城市多,生产生活用水多,锡尔河上游流经费尔干纳盆地,地形平坦,农业发达,农业灌溉用水多;阿姆河上游多山地,上游支流较多,城市较少,生产生活用水少,阿姆河中下游地区沙漠广布,主要流经图兰平原,灌溉农业发达,农业灌溉用水量大,城市较多,生活生产需水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