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案例
电子商务重大网络安全事件PPT课件
![电子商务重大网络安全事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a37254a45177232f60a2c0.png)
• 其次是加强网络管理人员及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 他们的安全素质,保障网络安全。
2020/1/10
13
网络支付安全保护
1、确保你的电脑没有病毒木马,安装并且及时更 新杀毒软件;
2.下载网购保镖;
3、支付账户的密码要复杂一点;此外,尽量不要 在公共场合进行支付,如网吧等场所。
2020/1/10
14
张某、刘某一起在淘宝上开网店。在开店过程中,
二人发现修改其网店的支付宝用户名和密码时,
只需在网上向支付宝客服提交电子版营业执照即
可;支付宝客服对电子版营业执照的审核不严,
很容易受理通过。二人利用此漏洞,盗刷数家企
业支付宝内的资金共20余万元。
2020/1/10
10
网络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
• (1) 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落后于网络技术 • (2) 计算机软硬件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 (3) 来自内部网用户的威胁 • (4) 人为的恶意攻击 • (5) 用户缺乏安全意识
• (1)网络设备及网络本身的安全,包括网络结构设计、 网络设备硬件选择、主机系统硬件等。
• (2)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包括非法网站、垃圾邮件、 异常流量等监测与处理。
2020/1/10
3
网络安全的特点
• (1)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 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 (2)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 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 特性。
• (3)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 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 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 攻击。
• (4)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移动电商法律案例(3篇)
![移动电商法律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002ab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1.png)
第1篇案情简介:张某,个体经营者,主要从事家居用品的线上销售。
2018年,张某发现其店铺在移动电商平台上的销量急剧下降,经过调查发现,某知名移动电商平台通过不正当手段对其进行了竞争。
张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移动电商平台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并赔偿其经济损失。
一、案件事实1. 不正当竞争行为:(1)虚假宣传:某移动电商平台在其平台上发布虚假广告,宣称张某的家居用品存在质量问题,误导消费者。
(2)恶意差评:某移动电商平台雇佣“水军”在张某的店铺内恶意发布差评,降低其店铺信誉。
(3)价格欺诈:某移动电商平台通过虚假降价、限时抢购等手段,误导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2. 经济损失:张某在发现上述不正当竞争行为后,店铺销量下滑,销售额减少约50万元。
同时,张某还遭受了因信誉受损而导致的潜在客户流失。
二、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根据该法第八条,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根据该法第二十四条,经营者不得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诱使消费者购买其商品或者接受其服务。
三、法院判决1. 认定不正当竞争行为:法院认为,某移动电商平台的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规定,构成虚假宣传、恶意差评和价格欺诈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2. 赔偿经济损失:法院判决某移动电商平台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并赔偿张某经济损失50万元,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四、案例分析本案中,张某作为受害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对本案的法律分析:1.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规定,认定某移动电商平台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这表明,在电子商务领域,任何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的行为,都可能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
网络安全经典案例
![网络安全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f2aca5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0.png)
网络安全经典案例网络安全经典案例之一:阿里支付宝被盗2010年,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被曝出发生数据泄露事件。
这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大规模的一起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当时,有人发布了一个名为“7天黑灰产链”的视频,声称可以轻松获取到支付宝用户的个人信息。
该视频在互联网上传播后,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随后,网络上出现了许多声波波的疑似支付宝用户信息被盗用的案例。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这起事件的幕后黑手是一名24岁的内地民男子,他利用网络技术窃取了支付宝用户的个人信息,并将其出售给了黑灰产者。
他以每条信息300元的价格进行出售,据称他从中获得了大约60万元的收入。
这起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支付宝作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用户量巨大,所泄露的个人信息也同样庞大,这使得许多人对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感到担忧。
同时,这也使人们对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为了弥补受害者的损失并加强网络安全措施,阿里巴巴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阿里巴巴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团队负责处理这起事件,并加强了支付宝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
其次,阿里巴巴表示将向所有受害者提供一次免费的信用监控服务,并承诺加强现有的网络安全措施,提高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水平。
此外,阿里巴巴还加大了对黑灰产链的打击力度,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追缴了涉案人员的非法所得。
这起事件的教训是:网络安全是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尤其是对于像支付宝这样处理大量用户个人信息的公司来说,加强网络安全措施,确保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十分重要。
此外,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增强网络安全的意识,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防范能力,避免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
通过这起经典案例,我们不仅要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还要意识到我们自己的个人信息也是非常宝贵的资产,我们需要对它进行妥善管理和保护,避免遭受类似的损失。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
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案例
![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ae01bd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0.png)
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案例在电子商务领域,网络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个关于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的案例。
这是一个关于一家电商平台的案例。
这家电商平台是一个全球知名的在线购物网站,每天都有数百万的用户在上面进行购物。
然而,近期该平台遭到了黑客的攻击,导致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支付信息泄露。
这个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首先,黑客通过一种叫做钓鱼攻击的手段,发送了一封看似来自平台的电子邮件给用户。
用户在邮件中被要求点击一个链接来验证其账户信息。
然而,链接并不是真实的平台链接,而是指向了黑客的虚假网站。
当用户点击链接并输入其个人信息和支付信息时,这些信息就会被黑客窃取。
其次,黑客还通过某种手段窃取了平台的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和支付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用户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以及信用卡和银行账户号码。
黑客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非法活动,如盗取用户的钱财或进行信用卡欺诈。
这个案例揭示了电子商务平台在网络安全方面的薄弱之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平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支付信息。
首先,该平台加强了对用户的身份验证。
用户在进行任何重要操作时,都需要输入他们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及其他额外的身份验证信息,如验证码或短信验证码。
这样可以确保用户本人在进行操作,而不是被黑客冒充。
其次,该平台增强了对用户个人信息和支付信息的加密保护。
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支付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都会被加密,以防止被黑客窃取。
另外,该平台加强了网络安全的监控和防御体系。
他们雇佣了一支专业的网络安全团队,通过实时监控和分析网络流量来发现和阻止潜在的攻击。
他们还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漏洞扫描,以及及时更新和修补系统中的安全漏洞。
最后,该平台还加强了用户教育和意识。
他们向用户提供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以帮助他们识别和避免网络安全威胁。
他们也会定期发送警示邮件或短信,提醒用户保持警惕并防范网络诈骗。
通过这些措施,该电商平台成功地提高了网络安全性,保护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支付信息的安全。
网络安全案例
![网络安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dbdbb7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7.png)
网络安全案例
1. 政府机关遭受黑客攻击
在某次黑客攻击中,一家政府机关的服务器遭受严重入侵,黑客获取了大量敏感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机密文件等。
这次攻击使政府机构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需要进行紧急修复和加强网络安全措施,以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2. 金融机构被盗取客户资金
一家知名金融机构的网络系统遭到黑客攻击,黑客成功窃取了大量客户的个人资金信息。
这导致该金融机构面临声誉受损和法律责任的风险,需要加强安全措施并追踪黑客,以保护客户资金和信任。
3. 电商平台遭受数据泄露
一家电子商务平台的数据库遭到黑客攻击,导致大量客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
这些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敏感数据,使客户面临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
该电商平台必须迅速采取措施修复漏洞、通知用户并加强数据保护措施,以防止未来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4. 能源公司遭到勒索软件攻击
一家能源公司的网络系统被勒索软件攻击,导致生产系统瘫痪,无法正常运作。
黑客要求支付大笔比特币作为赎金才会解除攻击。
该能源公司需要迅速应对这次攻击,与安全专家合作解决问题,并考虑加强网络安全措施,避免未来面临类似勒索软件攻击。
5. 医疗机构遭受勒索软件攻击
一家医疗机构的网络系统受到勒索软件攻击,黑客锁定医疗记录和患者信息,要求支付赎金才会解除锁定。
这使得医疗机构陷入困境,无法正常服务患者。
该医疗机构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与安全专家合作,恢复系统并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以保护患者信息的安全和医疗服务的持续性。
网络诈骗案例分析:虚假电商平台
![网络诈骗案例分析:虚假电商平台](https://img.taocdn.com/s3/m/7d20eba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13.png)
网络诈骗案例分析:虚假电商平台1.背景介绍网络诈骗是指借助网络平台,利用虚假信息、技术手段、虚假交易等方式,以非法牟利为目的进行诈骗活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其中以虚假电商平台诈骗居多。
虚假电商平台通常通过虚构商品信息、虚假优惠活动等手段吸引消费者,从而骗取消费者的钱财。
2.案例分析某市民小张在一次网络搜索中发现了一家名为“优购商城”的电商平台,该平台宣称自己是一家专业的电商网站,提供各类商品销售,并且承诺价格实惠、质量保证。
小张对该平台的商品印象深刻,因此决定在“优购商城”购买一款数码相机。
在进入“优购商城”网站后,小张发现相机价格较市场价便宜许多,并且平台上还推出了“限时特惠”活动,额外享受一定的折扣优惠。
小张心动了,他毫不犹豫地点击了购买按钮,并通过支付宝进行了支付。
然而,几天后,小张收到的并非数码相机,而是一件廉价的劣质商品。
小张赶紧联系客服要求退款,却发现“优购商城”的客服电话无人接听,客服微信也已经被拉黑。
小张这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虚假电商平台的诈骗。
通过调查发现,“优购商城”并不是一家正规的电商平台,而是一家专门从事网络诈骗的虚假网站。
该网站通过虚构商品信息、虚假优惠活动等手段,引诱消费者购买商品,并借此骗取消费者的钱财。
一些消费者为了图便宜,忽略了网站的信誉和正规性,最终遭受了经济损失。
3.诈骗手段分析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虚假电商平台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手段进行诈骗:(1)虚构商品信息:虚假电商平台通常会发布虚构的商品信息,声称商品品质优良、价格实惠,以吸引消费者购买。
(2)虚假优惠活动:虚假电商平台常常宣传各种打折活动、限时特惠等,通过虚假的优惠手段引诱消费者购买。
(3)虚假客服沟通:一旦消费者发现问题需要退款或售后服务时,虚假电商平台会采取不接听客服电话、拉黑客服微信等方式拒绝沟通,以逃避责任。
4.防范措施建议针对虚假电商平台的诈骗,消费者需要提高警惕,加强识别能力,避免上当受骗。
电子商务的风险管理案例
![电子商务的风险管理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fa8ed7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c.png)
电子商务的风险管理案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电子商务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包括网络安全、欺诈、物流问题等。
为了有效管理这些风险并确保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和策略。
下面将介绍两个电子商务的风险管理案例,以展示如何应对和化解可能的风险。
案例一:网络安全风险管理某电商企业在建立自己的在线购物平台时,意识到网络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风险。
他们决定采取以下措施来管理和减少网络安全风险:1. 雇佣专业的网络安全团队:公司认识到网络安全是一个专业领域,需要专门的人员来处理。
他们聘请了一支经验丰富的网络安全团队来定期对网络进行检查和漏洞修复。
2. 信息加密和身份验证: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支付信息,该企业使用了先进的加密技术,并实施了强制的身份验证措施,以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和使用平台。
3. 建立安全意识培训计划:为了提高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企业开展了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包括如何识别和应对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以及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措施,该电商企业成功地管理和减少了网络安全风险,并建立了用户信任和品牌声誉。
案例二:物流风险管理一家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着物流风险,因为他们的产品需要通过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跨境运输。
该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来管理和缓解物流风险:1. 多元化物流供应商:为了减少单一物流供应商带来的风险,该企业与多家物流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备用的选择。
2. 实时追踪和信息共享:企业使用先进的物流追踪系统,可以实时追踪和监控货物的位置和状态。
同时,他们与各个物流合作伙伴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的问题。
3. 库存管理和备份计划:为了避免物流延误和供应链中断导致的风险,该企业实施了精细的库存管理和备份计划,以确保在不可预见的情况下仍能及时交付产品。
通过以上措施,该电商企业成功地管理和控制了物流风险,保证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电子商务法》十大典型案例发布
![《电子商务法》十大典型案例发布](https://img.taocdn.com/s3/m/81d8219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c.png)
2020年1月12《电子商务法》十大典型案例发布因本案中,法院的裁判规则对消费者滥用权利作出消极评价,肯定了电商平台自治对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作用,为日后类似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有效参考和指导。
三、李某诉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其他合同纠纷案——平台“假一罚十”交易规则的效力认定【基本案情】平台与商家在平台协议中约定“假一罚十规则”,平台委托案外人购买商家商品后,鉴定该商品为假冒商品,据此认定原告销售假货,并依据平台协议冻结了原告的账户资金。
法院经审理认为,该交易规则有效。
【典型意义】法院认定“假一罚十规则”有效,有利于引导各地法院改善对于平台协议与交易规则的态度,鼓励平台进行自我规制和自我管理。
四、常某某与许某、第三人马某某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全国首例定性“暗刷流量”合同效力的案件【基本案情】原告常某某与被告许某订立网络暗刷服务合同,由原告向被告提供暗刷服务来增加某款游戏的访问量,以提高其游戏用户的排名。
因被告未支付服务费,原告起诉。
【典型意义】本案作为全国首例定性“暗刷流量”合同效力的案件,其裁判结果引发了社会公众对“暗刷流量”现象的广泛关注。
五、广州美明宇月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与李某、张某、上海汉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名誉权纠纷案——网络空间领域内消费者评价权应受法律保护【基本案情】李某、张某(双方系夫妻)之子入住由美明宇公司经营的美媛一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首例涉微信小程序案:腾讯是否构成帮助侵权【基本案情】杭州刀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诉长沙百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一案,法院经审理认为,腾讯公司对小程序开发者提供基础性网络服务,其性质类似自动接入、自动传输服务,对涉案作品不具有审核义务,不构成帮助侵权。
【典型意义】网络服务提供者平台属性的界定应当结合技术原理、营利模真相Superuise Bearing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坠亡,法院经审理认为,密境和风公司未完全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对吴某的死亡承担次要责任。
电商法律案例(3篇)
![电商法律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5d160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2.png)
第1篇电商法律案例:网络购物合同纠纷一、案例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法律纠纷也日益增多。
本案例将探讨一起典型的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旨在分析电商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二、案情简介2019年5月,消费者张先生在一家名为“购物天堂”的电商平台购买了一款价值2000元的智能手机。
在购买过程中,张先生通过平台上的商品描述了解到该手机具有防水功能。
收到手机后,张先生发现手机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进水现象,导致手机无法正常使用。
张先生联系商家要求退货,但商家以商品描述中没有明确说明防水功能为由拒绝退货。
三、争议焦点1. 商家是否应当承担退货责任?2. 商品描述中的防水功能是否构成合同条款?3. 如何界定网络购物合同中的商品质量?四、案例分析1. 商家是否应当承担退货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货、换货、修理或者赔偿损失。
”在本案中,张先生购买的手机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进水现象,导致无法正常使用,属于商品质量不符合要求。
因此,商家应当承担退货责任。
2. 商品描述中的防水功能是否构成合同条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一)标的;(二)数量;(三)质量;(四)价款或者报酬;(五)履行地点和方式;(六)履行期限;(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在本案中,商品描述中的防水功能属于商品的质量描述,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可以视为合同条款之一。
3. 如何界定网络购物合同中的商品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二)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三)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电子商务法规案例
![电子商务法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90048b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14.png)
电子商务法规案例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这个数字化的商业领域中,法律法规的适用和执行面临着诸多挑战。
以下将为您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电子商务法规案例。
案例一:网络购物中的虚假宣传在一家知名的电商平台上,某商家为了提高其商品的销量,对一款电子产品进行了夸大其词的宣传。
声称该产品具有超越同类产品的高性能、超长续航能力以及多项未实际具备的独特功能。
许多消费者在看到这些诱人的宣传后下单购买,但收到商品后发现与宣传严重不符,性能不佳、续航时间短,且根本没有所谓的独特功能。
消费者感到被欺骗,纷纷向电商平台投诉并要求退货退款。
根据,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在这个案例中,商家的虚假宣传行为明显违反了相关法规,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最终,电商平台对该商家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包括下架商品、限制店铺经营,并要求其对消费者进行赔偿。
案例二:网络交易中的个人信息泄露_____在一家电商网站上购买了一些生活用品。
不久之后,他开始频繁收到各种推销电话和垃圾短信,内容均与他之前的购物行为相关。
经过调查发现,该电商网站由于安全措施不完善,导致用户的个人信息被黑客窃取并出售给了第三方营销公司。
这种个人信息泄露的行为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
根据,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
在这个案例中,电商网站未能履行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最终,相关部门对该电商网站进行了处罚,并要求其加强安全防护措施,以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案例三:电商平台的不正当竞争某大型电商平台为了排挤竞争对手,采取了一系列不正当竞争手段。
例如,强制要求商家在其平台上独家销售,否则将对商家进行限流、提高收费等惩罚措施。
电子商务法律实务的案例(3篇)
![电子商务法律实务的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1493d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03.png)
第1篇一、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监管难度大、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等因素,网络平台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时有发生。
本案涉及一起因网络平台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引发的纠纷,以下是详细情况:二、案情介绍1. 原告:张某,某品牌正品手机用户。
2. 被告:某网络平台,负责销售各类电子产品。
3. 第三方:某品牌手机厂家。
2019年6月,张某在某网络平台购买了一部某品牌手机。
收到货物后,张某发现手机存在以下问题:手机外观与官网展示不符,手机性能不稳定,存在严重卡顿现象。
张某联系平台客服,要求退货退款,但平台以“商品无质量问题”为由拒绝。
张某随后将手机送至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证实手机为假冒伪劣产品。
张某认为,某网络平台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了其合法权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1)判决某网络平台退还货款及赔偿损失;(2)判决某网络平台在网站首页公开道歉,消除影响;(3)判决某品牌手机厂家承担连带责任。
三、法院审理1. 法院审理过程中,张某提供了以下证据:(1)购买手机的相关凭证;(2)手机检测报告;(3)与平台客服的聊天记录。
2. 某网络平台辩称:(1)销售的手机为正规渠道进货,不存在质量问题;(2)张某未在收到商品后7日内提出退货申请,故不予退货退款。
3. 某品牌手机厂家辩称:(1)该厂家从未授权某网络平台销售其产品;(2)厂家对某网络平台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并不知情。
四、法院判决1. 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提供的证据足以证明其购买的手机为假冒伪劣产品,某网络平台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合法权益。
2. 法院判决如下:(1)某网络平台退还张某货款及赔偿损失;(2)某网络平台在网站首页公开道歉,消除影响;(3)某品牌手机厂家承担连带责任。
五、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如下:1. 网络平台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5条规定,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或者商品经营者、服务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其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电子商务的法律案例
![电子商务的法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32e7963b8f67c1cfbd6b854.png)
案例一:美国博库股份有限公司诉北京讯能网络有限公司、香港汤姆有限公司案原告诉称其得到作家周洁茹的许可,获得在全球范围内独家以国际互联网络、光盘、磁盘等电子出版物形式使用周洁茹创作的作品的权利。
原告在获得许可授权后发现,被告汤姆公司在其开办的网站上登载了周洁茹两部小说集中的26篇作品,所登载的作品是由讯能公司提供。
两被告称:讯能公司受汤姆公司的委托,通过与北京市今日视点文化事务发展中心签订合作合同,合作为汤姆公司开办的网站进行文学频道设计及制作有关栏目。
根据合同约定,汤姆公司的网站与今日视点中心所属今日作家网的相关网页建立了链接。
本案涉及的周洁茹作品登载于今日作家网,汤姆公司的网站只是与今日作家网登载周洁茹作品的网页设置了链接,汤姆网站本身并没有实施登载行为,故两被告的行为并不构成侵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互联网上传播的各种信息和作品量巨大,如果要求设链网站在设置链接时必须承担无限的事先主动审查义务,无疑将会使网络服务提供者负担过重的义务。
同时也应看到,由于设置链接往往出于增加网站访问量的需要,而增加网站访问量又与网站经营者力图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密切相关,按照权利与义务应相适应原则,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设置链接时履行适当的注意义务也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法院认为,讯能公司与今日视点中心签订的合作合同中,向对方提出了明确的权利保证要求,据此,不能认定被告与登载该作品的网站之间对登载传播原告享有专有使用权的作品行为存在共同的主观故意。
在得知原告起诉内容后,被告亦及时采取了停止链接措施,因此被告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简评:法院判决说理充分,除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对明知被链接的内容属于侵权而仍然以设置链接的方式提供传播条件,或者在得知权利人提出警告后仍拒不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控制所产生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外,设置链接的网站不承担过多的法律责任。
下一案例也验证了这一观点。
案例二:刘京胜诉搜狐爱特信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案2000年10月,原告刘京胜在上网访问被告搜狐公司的搜狐网站时,发现通过点击该网站“文学”栏目下的“小说”,即进入搜索引擎页面。
电子商务安全案例分析及总结
![电子商务安全案例分析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e3b8f9cd0d233d4b14e69c6.png)
c(2011-10-28 14:43:48)转载▼标签:杂谈互联网的发展及全面普及,给现代商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应运而生,并成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这种新的商务模式,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调查显示,网络安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等九大问题是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其中,安全问题被调查对象列在首位人们在享受电子商务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经常会被安全问题所困扰,安全问题成为电子商务的核心问题。
案例一:计算机病毒事件时常发生如:2006年12月初,我国互联网上大规模爆发"熊猫烧香"病毒及其变种.一只憨态可掬,颔首敬香的"熊猫"在互联网上疯狂"作案".在病毒卡通化的外表下,隐藏着巨大的传染潜力,短短三四个月,"烧香"潮波及上千万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超过1亿元,计算机网络设备,电子商务依赖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得以开展业务,网络设备本身的物理故障,将导致电子商务无法正常进行;网络恶意攻击,使得网络被破坏、导致系统瘫痪。
由此可见,网络一方面给我们带来方便,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来自网络的安全威胁是实际存在的,特别是在网络上运行关键业务时,网络安全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案例二:作为高科技犯罪的典型代表之一,银行网络安全事故近两年来在国内频频发生。
去年年末,互联网上连续出现的假银行网站事件曾经轰动一时。
一个行标、栏目、新闻、图片样样齐全的假冒中国银行网站,竟然成功划走了呼和浩特一名市民银行卡里的2.5万元。
且随后不久,假工行、假农行、假银联网站也相继跟风出现。
而早在2003年下半年,我国香港地区也曾出现不法分子伪冒东亚、花旗、汇丰、宝源投资及中银国际网站。
由此可知,交易隐患是困扰电子商务正常健康交易的最大障碍。
在交易过程中,常存在以下隐患。
假冒问题,攻击者通过非法手段盗用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仿冒合法用户的身份与他人进行交易,进行信息欺诈与信息破坏,从而获得非法利益案例三:有些人有了大量盗窃来的游戏装备,账号,并不能马上兑换成人民币.只有通过网上交易,这些虚拟货币才得以兑现.盗来的游戏装备,账号,QQ账号甚至银行卡号资料被中间批发商全部放在网上游戏交易平台公开叫卖.一番讨价还价后,网友们通过网上银行将现金转账,就能获得那些盗来的网络货币。
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案例
![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a3029b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2.png)
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案例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在电子商务中,保护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和资金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关于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的案例。
这个案例发生在某电商平台上,一名消费者在该平台上购买了一台新手机。
在支付完成后,消费者接到了一条短信,称其支付信息出现异常。
短信中要求消费者点击链接进行信息确认,否则将会受到进一步的损失。
消费者心存疑虑,但又担心自己的资金安全,于是他点击了链接,并输入了个人的信用卡信息和密码。
然而,事后他发现自己的信用卡账户中突然多出了一笔巨额消费,而且这笔消费并不是他自己进行的。
通过与该电商平台的客服联系,消费者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受到了诈骗。
原来,他接到的短信是一种常见的网络钓鱼行为,犯罪分子通过伪造电商平台的短信和链接,诱导消费者暴露个人信息并盗取其资金。
该电商平台在意识到该事件后,立即采取了措施。
他们联系了相关的警方和金融机构,冻结了那笔被盗取的资金,并协助警方追踪犯罪分子。
同时,他们还在平台上发布了公告,提醒用户警惕网络钓鱼行为,并加强了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此案件后续的调查表明,犯罪分子是通过黑客手段获取了该电商平台的用户信息数据库。
他们从中筛选出了一些用户,然后进行了针对性的网络钓鱼攻击。
而这家电商平台的数据库安全措施相对较弱,使得黑客能够轻易地获取用户信息。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网络钓鱼行为对电子商务平台和消费者都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电商平台的用户,提高网络安全水平至关重要。
首先,电商平台应该加强数据库安全措施,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黑客获取。
其次,电商平台应该提供安全的支付通道,防止消费者的资金被盗取。
最后,电商平台还应该加强用户教育,提醒消费者保持警惕,避免受到网络钓鱼的攻击。
总之,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只有通过加强网络安全措施,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才能够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环境。
网络诈骗案例分析:虚假电商平台
![网络诈骗案例分析:虚假电商平台](https://img.taocdn.com/s3/m/4af76c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b.png)
网络诈骗案例分析:虚假电商平台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网络诈骗案件呈现出多样化、技术化的趋势。
其中,虚假电商平台诈骗案件屡见不鲜,给消费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困扰。
本文将以一起虚假电商平台诈骗案例为例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此类案件。
二、案例描述某消费者小王在浏览网页时发现了一个电商平台,平台上售卖的商品种类丰富,价格低廉,吸引了他的注意。
小王心生购买欲望,于是在平台上选购了一些商品并进行了支付。
然而,随后小王却发现无论如何联系平台客服都无法收到商品的发货信息。
经过多次询问和催促,小王终于意识到自己很有可能遭遇了电商诈骗,他遭受了经济损失,也感到非常愤怒和不安。
三、案件分析1.虚假宣传诱骗虚假电商平台诈骗往往以虚假宣传和低价商品为诱饵,吸引消费者上当。
在该案例中,平台宣称商品种类齐全、价格优惠,实际上却根本没有实物商品或根本无法按时发货。
这种虚假宣传是引诱消费者上当的关键手段。
2.虚假客服欺诈诈骗平台往往设立虚假客服,通过伪装成正规客服形象,对消费者进行漫天承诺和虚假解释,以牢靠、深信不疑的态度安抚受害者的不安,延长其上当受骗的时间,制造时间差,在最后窃取受害者的钱财。
3.虚假网站欺诈虚假电商平台往往制作精美的网站界面,标榜自己是国际知名品牌,甚至伪造行业认可的资质认证标识,从而让消费者产生误解,以为自己在和一个正规的电商平台交易,而事实上却是一个欺诈平台。
四、案件影响虚假电商平台的诈骗行为不仅使受骗者蒙受经济损失,还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他们在得知自己受骗之后,常常感到愤怒、无助和恐慌,甚至有的人会因此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不仅对受骗者本人造成了伤害,还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另外,虚假电商平台的存在也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损害了电子商务行业的整体形象和信誉。
五、预防和应对措施鉴于虚假电商平台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消费者应具备一定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电子商务安全案例
![电子商务安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7fcf41477232f60ddcca1df.png)
8.1网络安全案例
【教学要求】
了解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的相关技术与防范 措施,会分析案例中为保障网络安全所采用的相 关软硬件以及技术解决方案,能够为企业电子商 务网络安全建设提供合理化建议。
案例8-1 某法院网络安全案例
【案例背景】
随着某市中级法院电子政务广域网络 平台的搭建,网络安全日益成为影响网络 效能的重要问题,由于广域网络自身所具 有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等特点,在增加应用 自由度的同时,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使网络信息系统不受黑客和病毒的入 侵,已成为政府部门信息化健康发展所要 考虑的重要问题。
【案例简介】
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近年来该银行大 力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在短短的三年中,该银行 完成了网上银行的整体框架构建,形成了以特色 信用卡、全国通、外汇宝、基金买卖等功能为支 撑的网上银行服务体系和以普通版、大众版、专 业版为特征的对公网上银行服务体系,并实现了 网上银行的功能完善和业务量的快速增长。然而, 随着钓鱼网站、专业偷盗银行账号和密码的木马 程序“网银大盗”的泛滥,人们对网上银行的安 全性越来越表示质疑。怎样才能加强系统应用的 安全性,提升人们对网上银行的信任度,成为各 家银行网上银行业务中最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当 然,该银行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职高专教育)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第三版)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8章 电子商务安全案例
【任务及目标】
了解网络信息的安全要素,明确电子商务安 全的重大意义,掌握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能利 用数字证书、数字签名等技术进行安全的电子商 务交易。通过电子商务安全案例分析,培养学习 者的安全意识,风险防范能力,安全技术的应用 能力和实践精神。
电子商务安全要求案例
![电子商务安全要求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5cce02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9.png)
电子商务安全要求案例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线上购物。
但是,电子商务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如资金安全、个人隐私泄露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各国都出台了相关的安全要求和规定。
接下来,本文将从几个案例出发,介绍一些电子商务安全要求。
案例一: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英文缩写为GDPR)是为了加强对个人数据保护的法律规定。
在电子商务领域中,这个条例主要要求企业必须明示数据采集和使用的目的,获取数据必须得到个人明确的同意,并且每个人必须有权访问他们自己的个人数据并控制其使用。
这也就意味着,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对用户的隐私数据进行采集和使用都需要符合相关规定,否则会被处以罚款。
案例二:美国的《网络隐私保护法》美国的《网络隐私保护法》规定,网站必须提供隐私政策,明确告知用户网站收集了什么信息,以及如何使用和存储这些信息。
如果用户不同意收集其信息,网站需要提供充分的选择性,例如允许用户拒绝收集特定类型的信息。
如果网站违反相关规定,用户可以向联邦贸易委员会投诉。
案例三:中国的《网络安全法》中国的《网络安全法》对电子商务安全作了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需要建立和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明确告知用户他们的个人信息使用情况,并采取措施保护其信息不被泄露、篡改或毁损。
此外,电子商务服务提供者还需要保障服务的安全性,以防止黑客攻击、网络钓鱼、木马病毒的侵害。
案例四:阿里巴巴的电商安全措施阿里巴巴是国内最知名的电商企业之一,其对电子商务安全也给出了一些措施和标准。
例如,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平台采用了多种技术措施,保护用户支付数据的安全性,包括传输过程中的加密、扩展验证等等。
此外,阿里巴巴还针对平台攻击漏洞,成立了安全响应中心,及时处置可能导致数据泄露的安全漏洞。
以上案例涉及的安全要求和规定对电子商务平台的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也是为了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如果企业不能严格遵守这些要求和规定,不仅会对用户的财产和隐私数据造成危害,而且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电子商务安全的案例篇
![电子商务安全的案例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fd45d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6.png)
电子商务平安的案例电子商务平安的案例精选2篇〔一〕以下是一些关于电子商务平安的案例:1. 防止信誉卡欺诈:在电子商务中,信誉卡欺诈是一种常见的平安问题。
一家在线零售商遇到了一起信誉卡欺诈案例,有人通过盗用别人的信誉卡信息购置商品。
为理解决这个问题,该公司增强了支付平安性,包括使用平安的支付网关和加密卡片信息。
2. 网络钓鱼攻击:一位顾客收到了一封看似来自一家知名电子商务公司的____,称他们的账户需要进展验证并提供个人信息。
这实际上是一次网络钓鱼攻击,目的是获得个人信息。
这位顾客通过立即联络电子商务公司来防止被攻击,并确保账户平安。
3. 数据泄露: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发现他们的用户数据被黑客窃取。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用户的个人和财务信息遭到滥用。
该公司采取了行动,包括立即通知受影响的用户、采取补救措施并加强平安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4. 假冒商品:一位消费者在线购置了一件看似品牌正品的产品,结果收到了一件质量很差的假冒商品。
该消费者将此事报告给电子商务平台,并获得了退款和处理该卖家的帮助。
5. DDoS攻击:一家电子商务平台遭遇了一次分布式回绝效劳〔DDoS〕攻击,导致网站无法正常运行。
该公司采取了快速应对措施,加强了网络平安,包括晋级效劳器才能、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来阻止类似攻击。
这些案例突显了电子商务平安问题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为了保护消费者和业务的平安,电子商务公司需要采取适当的平安措施,并及时应对潜在的平安风险。
电子商务平安的案例精选2篇〔二〕电子商务平安法律法规是指在电子商务领域中,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电子商务交易的平安,制定的一系列法律和法规。
以下是一些涉及电子商务平安的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该法于20__年1月1日起施行,主要规定了电子商务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建立了电子商务交易的信誉评价制度,并标准了电子商务平台的监管和责任。
2. 《网络平安法》:该法于20__年6月1日起施行,主要目的是保护网络平安和个人信息平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案例
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案例:
1. 云存储数据泄露案例
近年来,许多电子商务平台采用云存储来存储用户的个人信息和交易数据。
然而,一些电子商务公司在数据管理和安全方面存在漏洞。
例如,某电子商务平台的云存储服务因为未及时更新软件,导致黑客入侵并获取了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和银行卡号。
这一事件引发了用户的担忧,对电子商务平台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2. 网络支付欺诈案例
在电子商务中,用户通常会使用网络支付来进行交易。
然而,网络支付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有报道称,一些电子商务平台的支付系统存在漏洞,导致黑客能够窃取用户的信用卡信息并进行盗刷。
这种欺诈行为不仅损失了用户的财产,也对电子商务平台的声誉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3. 数据篡改攻击案例
电子商务平台通常需要存储大量的商品信息和价格信息。
然而,一些黑客进行数据篡改攻击,通过修改商品的价格或描述,来欺骗用户或获取非法利益。
举个例子,某电子商务平台的商品信息被黑客篡改,导致用户支付了高价购买低质量商品,对用户信任度和平台声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4. DOS/DDoS攻击案例
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是一种常见的网络威胁,也常
发生在电子商务平台上。
黑客通过发送大量的恶意数据包来淹没电子商务平台的服务器,导致服务不可用。
这种攻击会导致用户无法访问网站或进行交易,给电子商务平台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5. 供应链攻击案例
供应链攻击是指黑客通过入侵供应链中的某个环节,来获取或修改产品的关键信息。
这种攻击也可能发生在电子商务平台上。
例如,黑客可以入侵某一供应商的系统,修改产品的配送地址或更改产品的规格。
这种攻击会导致用户收到与预期不符的产品或受到欺诈行为。
这些案例表明,电子商务平台面临着各种网络安全威胁。
为了保护用户的权益和维护电子商务平台的声誉,平台提供商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意识,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用户的信息和交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