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课件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同学们,我们也来观察下面图中的地面,看看你能发现什 么?是否也和大哲学家有同样的发现呢?
a2+b2=c2
A a
b B
C
c
A、B、C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SA+SB=SC 直角三角形三边有什么关系? 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B
A C
图1
C
A
B
图2
A的面 B的面 C的面 积(单位 积(单位 积(单位
C
4000米
B
20秒后
5000米
A
2、一辆卡车装满货物后,能 否通过如图所示的工厂门(上 方为半圆)?卡车高3.0m, 宽1.6m。请说明你的理由。
3.小明的妈妈买了一台29英寸(74厘 米)的电视机,小明量了电视机的 荧屏后,发现荧屏只有58厘米长和 46厘米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 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你能解 释这是为什么吗?
角形拼成一个大a的2正+b方2形=,c2来说明:
b
b
b
b
a
c
a
ca
c
a
c
想一想: 大正方形的面积该怎样表示?
c2 =(a-b)2+4×1ab
c
2
=a2-2ab +b2+2ab c
=a2 +b2
可得 a2+: b2=c2
(a-b)2
c
c
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所示,一块长3m,宽2.2m 的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为什么?
面积) 面积) 面积)
图1
4
9
13
图2
9 25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222a b c +=,这种关系我们称为勾股定理。

利用勾股定理解题时需要注意:1、要确定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2、要分清直角边和斜边,3、记准公式4、已知两边求第三边时注意分类讨论
1、知识点1 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
练习1、在△ABC 中,∠C=90°,∠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1)若a=3,b=4,则c= (2)若a=5,c=13,则b=
(3)若c=17,a :b=8:15,则a= ,b=
练习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5和12,则第三条边长为
2、知识点2、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长度
练习1、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C=3,BC=4,CD ⊥AB 于点D ,求CD 的长
练习2、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30°,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CD=5,求AB 的长度.
知识点3、利用勾股定理画一条线段的长度等于无理数,例如求作线段
知识点4、勾股定理在网格中的应用
练习1、如图1,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求△ABC 的周长.
练习2、如图2,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ABC 中,长为无理数的有 条 练习3、如图3、4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在每幅图中以格点为顶点,分别画出
符合条件的三角形,(1)三边长分别为35,并求此三角形的面积,(2)直角边长是无理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并求此三角形的斜边长。

练习4、如图5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请在网格中画出格点三角形ABC ,使
AB=,并求△ABC 的面积。

第17章勾股定理

第17章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几何语言:在Rt△ABC中,若∠C=90°,则a2+b2=c2。

直角边:a、b斜边:c运算结果:写成最简二次根式的形式1能开方的必须开方2根号里不含分母,分母里不含根号勾股定理的证明:等面积法赵爽外弦图邹元治内弦图总统证法一副三角板勾股定理的应用1设未知数x2用x表示三角形中相关边3根据题意列方程直角边与斜边未定分类讨论1.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4,x,则x的值为()A.3B.25C.23D.25或23 x斜边x直角边美丽的勾股树1.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的面积分别为5、3,则最大正方形C的面积是()A.15B.13C.11D.82.有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经过一次“生长”后,在他的左右肩上生出两个小正方形,其中,三个正方形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经过一次“生长”后,变成了如图,如果继续“生长”下去,它将变得“枝繁叶茂”,请你算出“生长”了2021次后形成的图形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和是()A.2022B.2021C.2020D.13.如图,由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三个大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其中阴影部分面积是()A.16B.25C.144D.1694.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44的选项为()A.B.C.D.两直角边的正多边形的面积和=斜边正多边形的面积5.如图,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分别向直角三角形外部作等边三角形,三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分别为S1,S2,S3.则它们满足的数量关系为.尺规画实数:1.小明学了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的方法后,进行了练习:首先画数轴,原点为O,在数轴上找到表示数2的点A,然后过点A作AB⊥OA,使AB=1;再以O为圆心,OB的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正半轴于点P,那么点P表示的数是()A.2.2B.5C.1+2D.6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0),B(0,3),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C,则点C的横坐标介于()A.0和1之间B.1和2之间C.2和3之间D.3和4之间注意起点和方向3.如图所示,在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a,则a的值为()A.﹣1−5B.1−5C.−5D.﹣1+5注意起点和方向4.尺规作图:在数轴上分别作出表示17,20,−41的点先把被开方数拆成两个完全平方数之和17=1+1620=4+1641=16+25确定两直角边连接斜边以o为圆心,斜边为半径画弧等面积法:求斜边高ch=ab斜边高:h=ab÷c2.已知:如图,△ABC中,AB=4,∠ABC=30°,∠ACB=45°,求△ABC 的面积.等腰直角三角形:�:�:�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方程的思想:设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1.如图,A,B,H是直线上的三个点,AC⊥l于点A,BD⊥l于点B,HC=HD,AB=5,AC=2,BD=3,求AH的长.3.如图,已知AC平分∠BAD,CE⊥AB于E,CF⊥AD于F,且BC=CD,(1)求证:△BCE≌△DCF;(2)若AB=21,AD=9,BC=CD=10,求AC的长.1.如图,把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沿着对角线剪开,所得的4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由此得到了一种能在数轴上画出无理数对应点的方法.(1)图2中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2)请你参考以上方法:①把图3中5×1的长方形进行剪裁,并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在图3中画出裁剪线,并在图4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拼成的大正方形,该正方形的边长a =.(注: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拼接不重叠也无空隙)②在①的基础上,参考图2的画法,在数轴上用M表示数a,图中标出必要线段长.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和4,则我们可以量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并且发现32+42=52,事实上,在任何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则a2+b2=c2,这个结论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请利用这个结论完成下面的活动:(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1,3,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2,3,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另一边长为.(3)如图,在数轴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OBC,∠OCB=90°,且两条直角边OC和BC的长分别是2和1,设原点为O,以O为原点,斜边长OB为半径画圆交数轴于点A,则线段AC的长度是.勾股定理的证明:等面积法:整体求法=局部面积和1.勾股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这是历史上第一个把数与形联系起来的定理,其证明是论证几何的发端.下面四幅图中,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是()A.B.C.D.D完全平方公式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全章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全章ppt课件

定理得:AC2+BC2=AB2
y2+52=132
y2=132-52
y2=144
∵y>0
∴ y=12
方法总结: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
例:(补充)在直角三角形中,各边的长如 图,求出未知边的长度.
解:根据勾股定理,得 AB AC2 BC2 32 72 58.
解: 根据勾股定理,得
AB= BC2 AC2 102 42 2 21.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全章ppt课件
义务教育教科书( RJ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谁是全能王!
规则:老师出题你来答,每组同学均有回答机 会,答对,即可+1分,否则不加分。
活动即将开始
活动开始
勾股世界
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 一。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 曾提出, “勾三、股四、弦五”,所以
勾股定理又叫“商高定理”
在西方,因为是毕达哥拉斯最先发现这 个定理的,所以西方人通常称勾股定理为
“毕达哥拉斯定理” .传说毕达哥拉斯
证明这个定理之后,杀了一百头牛来庆祝,
所以它又叫“百牛定理” .在欧洲中世 纪它又被戏称为“驴桥定理” ,因为那
时数学水平较低,很多人学习勾股定理时被 卡住,难以理解和接受。所以勾股定理被戏 称为“驴桥”,意谓笨蛋的难关 。
B的面积是 9 个单位面积.
C的面积是 25 个单位面
积.
A
C
你是怎样得到
正方形C的面积的?
与同伴交流交流.
B
图2
结论:仍然成立。
(图中每个小方格是1个单位面积)

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备课

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备课

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备课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新版教材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将“勾股定理”作为独立的一章,其主要内容包括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也是几何学中重要的定理之一。

它从边的角度进一步刻画了直角三角形的特征。

通过对勾股定理的研究,学生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探索勾股定理的活动,学生能够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数学问题的方法,尝试用数形结合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之一)以及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

本章内容的重点是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

勾股定理是解几何题中有关线段计算问题的重要依据,也是以后研究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之一。

本章的难点是勾股定理的证明。

课本通过构造图形,利用面积相等来证明,但证明思路的获得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困难,这涉及到了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之一:割补法。

二、教学目标:1)理解勾股定理的内容,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会运用勾股定理求第三边。

2)能验证勾股定理。

3)会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4)通过介绍古今中外对勾股定理的研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5)能运用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让学生获得更多与勾股定理有关的知识背景,注重介绍数学文化。

2.让学生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和运用过程。

3.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应用意识。

4.适当总结与定理、逆定理有关的内容。

四、课时安排:17.1 勾股定理(4课时)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课时)小结与复(1课时)。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一、勾股定理1. 概念: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2+b 2=c 2.2. 公式变形: ①:a2=c 2-b 2,b 2=c 2-a 2②:c=22b a + ,a=22b c - ,b=22a c -勾股定理的由来:勾股定理也叫商高定理,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形式的勾股定理,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常见方法如下: 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2214()2ab b a c ⨯+-=,化简可证.cbaHG F EDCBA方法二: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221422S ab c ab c =⨯+=+大正方形面积为222()2S a b a ab b =+=++ 所以222a b c +=方法三:1()()2S a b a b =+⋅+梯形,2112S 222ADE ABE S S ab c ∆∆=+=⋅+梯形,化简得证3.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因而在应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明了所考察的对象是直角三角形4.勾股定理的应用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则c,b,a =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③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b acbac cabcab a bccbaED CBA5.勾股定理的常见类型:(1)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一般情况下,遇到高度、长度、距离、面积等实际问题时,可以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求解。

第17章 勾股定理

第17章 勾股定理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知识点回顾:(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知识点一: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的定义: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即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注意:前提条件是直角三角形!!!) 例题:1.在Rt △ABC 中, 90=∠C ,中AC=3,BC=4,则AB=( )A.5B.7C.12D.25 2.(常考题)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AB =1,222AC BC AB ++的值是( ) A .2 B .4 C .6 D .8 3.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A.13B.8C.25D.64 4.(易错题)若△ABC 中,AB =13,AC =15,高AD =12,则BC 的长是( )A.14B.4C.10或18D.14或4 5.(常考题)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8.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长是32cm ,则另一条直角边的长是( ) A .4cm B .34cm C . 6cm D . 36cm 9.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 (2,3)到原点的距离是2.勾股定理的图形结合题(难点)例题:1.如图,在△ABC中,三边长a、b、c的大小关系是()3.(常考题,难)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5cm,则所有正方形A、B、C、D、E、F、G的面积之和为2cm.4.(必考题,难)如图,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它是由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

若大正方形边长是13cm,小正方形边长为7cm,则每个直角三角形较短的一条直角边的长是______cm.()A.169B.25C.19D.135.(常考题,难)如图,以Rt△ABC的三边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AB=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6.(常考题)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7.8.(必考题)如图所示,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点的顶点叫格点,以格点作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1)使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且面积为4.(在图①中画出一个即可) (2)使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22,5;(在图②中画出一个即可)知识点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b a +=2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课件 17.1 勾股定理(共4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课件 17.1 勾股定理(共46张PPT)

b c b c b cb c
a
a
a
a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这里重点的介绍面积 证法。
勾股定理的证法(一)
∵( a+b)2=c2+4 ab a2+b2=c2
勾股定理的证法(二)
∵4× ab= c2-(b-a)2 a2+b2=c2
•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度,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 际问题; 2.在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能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这一几何模型, 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已知边与未知边长度之间的联 系,并进一步求出未知边长.
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a、b为边作两个正方形, 把两个正方形如图(左)连在一起,通过剪、拼把它拼成 图(右)的样子。你能做到吗?试试看。
b
a
练习1 求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
225 A
144
80 A
24 B
A 8
17
练习2 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度.
C
A
4
x
5
A
10
C
6
B
x
B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把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分成若干 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不断地分下去,就可以得到一 棵美丽的勾股树.
通过解方程可得.
B
C
A
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 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的一般思路:
(1)重视对实际问题题意的 正确理解;
(2)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 运用相应的数学知识;
(3)方程思想在本题中的运 用.
B
C
A
如图,一棵树被台风吹折断后,树顶端落在离底端 3米处,测得折断后长的一截比短的一截长1米,你能计 算树折断前的高度吗?

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全章课件汇总

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全章课件汇总

E
令正方形E的面积为S,则S=e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e=625
------------强化训练-------------3、试着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与DEF证明勾股 定理a2+b2=c2。 E
B
a ∟ c a ∟ c F C A b b 证明:将两个三角形拼接成点A 与E重合,且CA与EF共线。连接 点BD。图像如下所示。 D 图形拼接后可知AB⊥AD 1 1 2 2 S梯形BDFC (a b) (a 2ab b 2 ) 2 2 D 由图形分割规律有
正方形 边长 面 积
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 的面积等于某个正方形 的面积减去4全等个直 角三角形的面积
哈哈!其他直角三角 形三边之间也具有:斜 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 边的平方和。
【科学猜想】
如图所示:B Ac源自b∟猜想:
a
C
命题1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 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 +b2 =c2
B
a
C
c
b
A
二、勾股定理的由来:商高是公元前11世纪的中国人、当时中国的朝代是西周。 在中国古代大约是战国时期西汉的数学著作 《周髀 算经》中记录着商高同周 公的一段对话。商高说:“„故折矩,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 后来人 们就简单地把这个事实说成“勾三股四弦五”。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
三、毕达哥拉斯定理的由来:在国外,相传勾股定理 是公元前 500多年时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发现的。因此又称此定 理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复习回忆】
勾股(毕达哥拉斯)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 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 +b2 =c2 符号语言:∵∠C=900, ∴a2+b2=c2

八年级下 - 第17章勾股定理

八年级下 - 第17章勾股定理

初中数学第17章勾股定理 努力学习,改变自己,从easy 精英学习网开始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17.1 勾股定理:a ²+b ²=c ²应用: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则c ,b ,a )②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²+b ²=c ²,那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应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

(2)勾股数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a b c +=中,a ,b ,c 为正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②常见勾股数,如3,4,5;6,8,10;5,12,13;7,24,25等(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可表示如下:∠C=90°⇒∠A+∠B=90°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A=30°+∠C=90°⇒BC=21AB 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ACB=90°+D 为AB 的中点⇒CD=21AB=BD=AD (4)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5)证明判断一个命题的正确性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6)证明的一般步骤①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②根据题设、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③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教案
3.勾股定理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等。
4.勾股数:介绍勾股数的概念,掌握勾股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找出常见的勾股数。
5.勾股定理的推广:引导学生了解勾股定理在空间几何中的推广——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平方和等于第三边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教学难点
-理解和证明勾股定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可能存在困难,尤其是代数法的证明过程。
-勾股数的识别和应用:识别勾股数并应用于实际问题,如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判断的依据。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理解并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平方和等于第三边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在定理的证明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代数法的推导感到困惑。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代数基础不够扎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讲解代数法的证明过程,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感兴趣或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尽量设置更多有趣的讨论主题,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举例解释:
a.在证明勾股定理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图形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几何拼贴法,而对于代数法,则需要详细解释每一步的推导过程,如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出发,推导出勾股定理的等式。
b.对于勾股数的识别,可以提供一些勾股数和非勾股数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计算来发现勾股数的特征,如满足a^2 + b^2 = c^2的三元组。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17章勾股定理

17章勾股定理

十七章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
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为c,则a2+b2=c2
几种变形:
勾股定理的证明:拼图法,借助面积相等(等积法)
勾股定理的应用:①将非直角三角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
②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模型
互逆定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互逆命题: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一个是原命题,另一个就是它的逆命题。

互逆定理:若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正确的,也是一个定理,称为这两个定理互为逆定理。





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
是直角三角形。

作用:①判断某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②证明线段的垂直关系
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步骤:①确定最大边长c
②验证a2+b2与c2的值
勾股数: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知识点与常见题型总结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知识点与常见题型总结

八年级下册 .勾股定理知识点与常见题型总结1.勾股定理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222a b c +=勾股定理的由来:勾股定理也叫商高定理,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形式的勾股定理,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常见方法如下: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14()2ab b a c ⨯+-=,化简可证. c ba HG FEDCB A方法二:b ac b a cca b c a b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221422S ab c ab c =⨯+=+ 大正方形面积为222()2S a b a ab b =+=++所以222a b c +=方法三:1()()2S a b a b =+⋅+梯形,2112S 222ADE ABE S S ab c ∆∆=+=⋅+梯形,化简得证 a b ccb a E DCB A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因而在应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明了所考察的对象是直角三角形 4.勾股定理的应用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则22c a b =+,22b c a =-,22a c b =-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③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5.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 为斜边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22a b +与较长边的平方2c 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222a b c +<,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若222a b c +>,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②定理中a ,b ,c 及222a b c +=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c b +=,那么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b 为斜边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用问题描述时,不能说成:当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6.勾股数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a b c +=中,a ,b ,c 为正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3,4,5;6,8,10;5,12,13;7,24,25等③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n 组勾股数:221,2,1n n n -+(2,n ≥n 为正整数);2221,22,221n n n n n ++++(n 为正整数)2222,2,m n mn m n -+(,m n >m ,n 为正整数)7.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的计算或直角三角形中线段之间的关系的证明问题.在使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把握直角三角形的前提条件,了解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直角边各是什么,以便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应设法添加辅助线(通常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以便正确使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8..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帮助我们通过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在具体推算过程中,应用两短边的平方和与最长边的平方进行比较,切不可不加思考的用两边的平方和与第三边的平方比较而得到错误的结论.9.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具体的几何问题中,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通常既要通过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又要用勾股定理求出边的长度,二者相辅相成,完成对问题的解决. 常见图形:A B C 30°D CB A AD B CCB D A题型一:直接考查勾股定理例1.在ABC ∆中,90C ∠=︒.⑴已知6AC =,8BC =.求AB 的长⑵已知17AB =,15AC =,求BC 的长分析:直接应用勾股定理222a b c += 解:⑴2210AB AC BC =+= ⑵228BC AB AC =-=题型二:应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例2.⑴在ABC ∆中,90ACB ∠=︒,5AB =cm ,3BC =cm ,CD AB ⊥于D ,CD =⑵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之比为3:4,斜边长为15,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⑶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0cm ,斜边长为13cm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分析:在解直角三角形时,要想到勾股定理,及两直角边的乘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高的乘积.有时可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解: ⑴224AC AB BC =-=, 2.4AC BC CD AB⋅==D B AC⑵设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k ,4k ∴222(3)(4)15k k +=,3k ∴=,54S =⑶设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则17a b +=,22289a b +=,可得60ab =1302S ab ∴==2cm 例3.如图ABC ∆中,90C ∠=︒,12∠=∠, 1.5CD =, 2.5BD =,求AC 的长21E DCBA分析:此题将勾股定理与全等三角形的知识结合起来解:作DE AB ⊥于E ,Q 12∠=∠,90C ∠=︒∴ 1.5DE CD ==在BDE ∆中2290,2BED BE BD DE ∠=︒=-=QRt ACD Rt AED ∆≅∆QAC AE ∴=在Rt ABC ∆中,90C ∠=︒222AB AC BC ∴=+,222()4AE EB AC +=+3AC ∴=例4. ( 2014•安徽省,第8题4分)如图,Rt △ABC 中,AB =9,BC =6,∠B =90°,将△ABC 折叠,使A 点与BC 的中点D 重合,折痕为MN ,则线段BN 的长为( )A .B .C . 4D . 5考点: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 设BN =x ,则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 =AN =9﹣x ,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BD =3,在Rt △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关于x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解答: 解:设BN =x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 =AN =9﹣x ,∵D是BC的中点,∴BD=3,在Rt△ABC中,x2+32=(9﹣x)2,解得x=4.故线段BN的长为4.故选:C.点评: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涉及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中点的定义以及方程思想,综合性较强,但是难度不大.例5.已知长方形ABCD中AB=8cm,BC=10cm,在边CD上取一点E,将△ADE折叠使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求CE的长.解析:解题之前先弄清楚折叠中的不变量。

第17章-《勾股定理》-学生版

第17章-《勾股定理》-学生版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建议时长:10min)【宋体小四、1.5倍行距】1.【放上一次教案内容】2.3.4.5.6.一、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1.如图,在直角△ABC中,∠C=90°,AC=6,BC=8,P、Q分别为边BC、AB上的两个动点,若要使△APQ是等腰三角形且△BPQ是直角三角形,则AQ=.2.如图,已知在△ABC中,BC边上的高AD与AC边上的高BE交于点F,且∠BAC=45°,BD=6,CD=4,则△ABC的面积为.3.如图,在△ABC中,AB=AC=5,BC=6,点M为BC中点,MN⊥AC于点N,则MN的长是.二、勾股定理的应用:1.如图,一个工人拿一个2.5米长的梯子,底端A放在距离墙根C点0.7米处,另一头B点靠墙,如果梯子的顶部下滑0.4米,梯子的底部向外滑米.2.如图是一块四边形绿地,其中AB=4m,BC=13m,CD=12m,DA=3m,∠A=90°,这块绿地的面积为m2.3.如图,是矗立在高速公路水平地面上的交通警示牌,已知如下数据:AM=4米,BM=米,∠MAD=45°,∠MBC=30°,则警示牌的高CD 为 米.(建议时长:5min )学科:学生:知识点1.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勾股定理1、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222a b c +=2、变式:(1)222a c b =-;222b c a =-(2)22c a b =+;22a c b =-;22b c a =-勾股定理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三边平方的关系,故勾股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 注意:①要确定是直角三角形②要分清直角边和斜边③勾股定理的公式是222a b c +=,而不是22()a b c +=一、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1.如图,Rt△ABC中,∠C=90°,AD平分∠CAB,DE⊥AB于E,若AC=6,BC=8,CD=3.(1)求DE的长;(2)求△ADB的面积.2.已知:如图等腰△ABC中,AB=AC,BC=10,BD⊥AC于D,且BD=8.求△ABC的面.积S△ABC3.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单位1.(1)求证:△ABC为直角三角形;(2)求点B到AC的距离.4.如图,在△ABC中,AB=3,AC=4,BC=5,P为边BC上一动点,PE⊥AB于E,PF⊥AC 于F,M为EF中点,求AM的最小值.二、勾股定理的应用1.某港口位于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远航”号、“海天”号轮船同时离开港口,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远航”号每小时航行16海里,“海天”号每小时航行12海里.它们离开港口小时后相距30海里.如果知道“远航”号沿东北方向航行,能知道“海天”号沿哪个方向航行吗?2.如图,在△ABC中,AD⊥BC,垂足为D,AD=4,BD=2,CD=8.(1)求证:∠BAC=90°;(2)P为BC边上一点,连接AP,若△ABP为等腰三角形,请求出BP的长.3.如图,一艘轮船航行到B处时,测得小岛A在船的北偏东60°的方向上,轮船从B处继续向正东方向航行100海里到达C处时,测得小岛A在船的北偏东30°的方向上,AD ⊥BC于点D,求AD的长.(建议时长:10min)【树状图或思维导图或图表或文字总结】一、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1.如图,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一个大正方形ABCD,中间阴影部分是一个小正方形EFGH,这样就组成一个“赵爽弦图”.若AB=5,AE=4,则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2.如图是由三个直角三角形组成的梯形,根据图形,写出一个正确的等式.3.如图,已知△ABC中,AB=10,AC=8,BC=6,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连接CD,则CD=.4.如图,在Rt△ABC中,∠C=90°,∠A=30°,BC=6,若点P是边AB上的一个动点,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按照从A→B→A运动,同时点Q从B→C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当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运动时间为t,若△BPQ为直角三角形,则t的值为.二、勾股定理的应用:1.上午8时,一条船从海岛A出发,以15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0时到达海岛B处,从A、B望灯塔C,测得∠BAC=60°,点C在点B的正西方向,海岛B与灯塔C之间的距离是海里.2.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今有池方两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两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这个数学问题的意思是说:“有一个水池是边长为2丈(1丈=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长有一根芦苇,芦苇露出水面2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请问这个水池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分别是多少?”答:这个水池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分别是.3.如图,铁路MN和公路PQ在点O处交汇,∠QON=30°,在点A处有一栋居民楼,AO=320m,如果火车行驶时,周围200m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火车在铁路MN 上沿ON方向行驶时.(1)居民楼是否会受到噪音的影响?请说明理由;(2)如果行驶的速度为72km/h,居民楼受噪音影响的时间为多少秒?4.某港口位于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远航”号、“海天”号轮船同时离开港口,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远航”号每小时航行16海里,“海天”号每小时航行12海里.它们离开港口1.5小时后相距30海里.已知“海天”号沿西北方向航行,那么请你判断“远航”号的航行方向并说明理由.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本章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的结论并加以证明,从而得到勾股定理,然后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在此基础上,引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结合此项内容介绍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

本章安排了两个小节和两个选学内容,教学时间约需8 课时,大体分配如下(供参考)17. 1 勾股定理 4 课时17.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3 课时小结 1 课时、教科书内容和本章学习目标本章知识结构框图: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个锐角互余,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

勾股定理是几何中几个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许多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之一,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用途很大。

它不仅在数学中,而且在其他自然科学中也被广泛地应用。

目前世界上许多科学家正在试图寻找其他星球的“人”,为此向宇宙发出了许多信号,如地球上人类的语言、音乐、各种图形等。

据说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建议,发射一种反映勾股定理的图形,如果宇宙人是“文明人”,那么他们一定会识别这种“语言”的。

这个事实可以说明勾股定理的重大意义,发现勾股定理,尤其在2000 多年前,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在第一节中,教科书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一些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的关系,发现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从而发现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教科书正文中介绍的是一种面积证法。

其中的依据是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在教科书中,图18.1 -3(1)中的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得到图18.1 -3(3)中的图形。

由此就证明了勾股定理。

由勾股定理可知,已知两条直角边的长a,b ,就可以求出斜边 c 的长。

由勾股定理可得或,由此可知,已知斜边与一条直角边的长,就可以求出另一条直角边的长。

也就是说,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条边的长,就可以求出第三条边的长。

教科书相应安排了三个探究栏目,让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在第二节中,教科书让学生画出一些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的三角形,可以发现画出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从而猜想如果三角形的三边满足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这个猜想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得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给出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教科书安排了两个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与前面学过的一些判定方法不同,它通过代数运算“算” 出来。

实际上利用计算证明几何问题学生已经见过,计算在几何里也是很重要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学习,对开阔学生眼界,进一步体会数学中的各种方法有很大的意义。

几何中有许多互逆的命题,互逆的定理,它们从正反两个方面揭示了图形的特征性质,所以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是几何中的重要概念。

学生已见过一些互逆命题(定理),例如:“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与“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与“对应边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等,都是互逆命题。

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也是互逆的命题,而且这两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都比较简单。

因此,教科书在前面已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第二节中,结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内容的展开,穿插介绍了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为巩固这些内容,相应配备了一些练习与习题。

本章学习目标如下:1. 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2. 会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3.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让学生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和运用过程勾股定理的发现从传说故事讲起,从故事中可以发现等腰直角三角形有这样的性质: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再看一些其他直角三角形,发现也有上述性质。

因而猜想所有直角三角形都有这个性质,即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斜边长为,那么(教科书把这个猜想记作命题1,把下节“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记作命题2,便于引出互逆命题)。

教科书让学生用勾股定理探究三个问题。

探究 1 是木板进门问题。

按照已知数据,木板横着、竖着都不能进门,只能斜着试试。

由此想到求长方形门框的对角线的长,而这个问题可以用勾股定理解决。

探究 2 是梯子滑动问题:梯子顶端滑动一段距离,梯子的底端是否也滑动相同的距离。

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已知斜边与一条直角边的长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的问题,这也可以用勾股定理解决。

探究 3 是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的点。

分以下四步引导学生:(1)将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的点的问题转化为画出长为的线段的问题。

(2)由长为的线段是直角边都为 1 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联想到长为的线段能否是直角边为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3)通过尝试发现,长为的线段是直角边为2,3 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4)画出长为的线段,从而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的点。

(二)结合具体例子介绍抽象概念在本章中,结合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介绍了逆命题、逆定理的内容。

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节中,从古埃及人画直角的方法谈起,然后让学生画一些三角形(已知三边,并且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可以发现画出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因而猜想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即教科书中的命题2。

把命题 2 的条件、结论与上节命题 1 的条件、结论作比较,引出逆命题的概念。

接着探究证明命题 2 的思路。

用三角形全等证明命题2后,顺势引出逆定理的概念。

命题1,命题 2 属于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也成立的情况。

为了防止学生由此误以为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一定成立,教科书特别举例说明有的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不成立。

(三)注重介绍数学文化我国古代的学者们对勾股定理的研究有许多重要成就,不仅在很久以前独立地发现了勾股定理,而且使用了许多巧妙的方法证明了它,尤其在勾股定理的应用方面,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很大,这些都是我国人民对人类的重要贡献。

本章介绍了我国古代的有关研究成果。

在引言中介绍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的记载“如果勾是三、股是四、那么弦是五”。

有很多方法可以证明勾股定理。

教科书为了弘扬我国古代数学成就,介绍了我国古人赵爽的证法。

首先介绍赵爽弦图,然后介绍赵爽利用弦图证明命题 1 的基本思路。

“赵爽弦图”表现了我国古人对数学的钻研精神和聪明才智,它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

正因为此,这个图案被选为2002 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徽。

还在习题中安排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问题,展现我国古人在勾股定理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

本章也介绍了国外的有关研究成果。

如勾股定理的发现是从与毕达哥拉斯有关传说故事引入的。

又如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从古埃及人画直角的方法引入。

再如介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关于勾股数的结论。

三、对教学的几个建议(一)让学生获得更多与勾股定理有关的背景知识与勾股定理有关的背景知识丰富,除正文介绍的有关内容外,教科书在“阅读与思考勾股定理的证明” 中介绍了另外几种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还安排了一个数学活动,让学生收集一些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并与同学交流。

在教学中,应注意展现与勾股定理有关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发展过程有所了解,感受勾股定理的丰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别应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教育学生发奋图强,努力学习,为将来担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打下基础。

(二)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章内容虽然不多,但教学内涵却很丰富。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不仅在数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定理本身也有重要的实际应用。

本章还结合两个定理引入了逆命题、逆定理等比较抽象的概念。

这些知识本身易混易错,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应该对本章的教学引起重视,使本章的教学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学生观察、猜想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从特殊结论到一般结论的严密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勾股定理到它的逆定理,学生往往会从直觉出发想当然地认为勾股定理的逆命题也一定成立,而从这种直觉上升到逻辑严密地思考和证明,认识到两个结论有联系但却并不相同,认识到新的结论仍需要经过严格地证明,这是思维能力提高的重要体现,这在教学中是应该引起重视的。

另外,逆命题概念的教学也是一个教学难点,怎样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原命题和逆命题真假的多种可能性,怎样的命题可以称为逆定理,这些都是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证明几何结论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也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教学中可以适当把一些中外数学史中的材料充实到课堂中,使本章的教学更加充实,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围绕证明勾股定理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一个缺乏自信的人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

自信就是不示弱,自信就是自强不息,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行,勇于同困难作斗争。

数学课往往是初中学生最想学好又不容易学好的一门课,而在数学学习中所培养起来的自信心往往成为学生今后成长的重要力量,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进而培养更广泛的自信心。

勾股定理被公认是初等几何中的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定理结论奇异、形式优美,寻找勾股定理的新证法成为古今中外名家百姓都热衷研究的问题,而勾股定理的赵爽证法被认为是极其优美简洁的证明方法。

了解、理解甚至独立发现一个重要定理的证明方法对于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往往能起到特别的作用。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相当多,让学生从定理条件和结论去分析找到一个新的证明方法并非高不可攀,所以,在本定理的教学中,除正文介绍的有关内容外,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于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定理的证明,既可以让学生根据图形分析自主得到证法,也可以安排收集定理多种证法的数学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勾股定理有较好的理解,从而培养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适当总结与定理、逆定理有关的内容本章中给出了逆定理的概念,可以在小结中回顾已学的一些结论。

例如,在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了“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前一个结论也称为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而后一个结论是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