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商务礼仪》课程标准(定稿)

合集下载

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标准

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标准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商务礼仪课程编码:课程类型:开课部门:工商管理系规定课时:48一、前言1.课程性质《商务礼仪》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适合高等专科学校各类专业的选修课。

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本,以职业生涯为背景的思想。

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和商务礼仪运用能力,使其在步入社会后能够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礼仪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气质、风度和涵养,藉此提升学生的自身修养和综合职业素养,增强其适应社会和职业变化的能力,增进其在就业市场的软实力。

2.课程定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商务礼仪的内涵,掌握正确的商务礼仪习惯,培养学生的商务礼仪素养,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使他们懂得如何塑造成功的个人商务形象及进行得体的商务交际,从而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3.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思想作为一门传授现代商务礼仪的应用型课程,本课程安排一周实训,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讲授、案例分析、现场模拟、角色表演、观看录像等教学手段,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使学生既掌握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又掌握操作技能,以便很快适应日后的工作需要。

(2)课程设计原则①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围绕职业功能与综合职业能力,创建“知识、技能、素质”为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对文秘、营销、物流、国际贸易等不同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态度,进而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应用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礼仪运用问题,充分体现能力特色。

②采用讲授、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表演、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礼仪小测试、现场表演等考核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强调学生的自我实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③实施“模块化教学、分层化设计”,为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需要,设计灵活的教学模块,对不同需要的学生,进行分层化设计,对课程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评价分层。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
1.课程说明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承担单位〔外国语学院〕
制定〔〕制定日期〔2022年9月〕
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
批准〔二级学院(部)院长〕批准日期〔〕
(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商务文秘、商务接待、外贸业务员等需要进行国际商务交往的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相关岗位的交际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言谈举止、站坐行走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后续课程有商务文秘。

2.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礼仪的基本知识,了解礼仪在商务工作中的重要性,并能灵活运用。

能力目标:在课堂讲述礼仪规范及相关细节的同时,将其与具体的小事例有机结合起来,力图实现礼仪的实用性、全面性和生动性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礼仪知识的同时,能够在生活中加以施展。

素质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交际有理的意识和作为一个现代青年应具备的基本礼仪素质,加强其修养,完善其人格。

3.课程设计
4.教学设计
5.课程考核
(1)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程,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实训考核占总成绩的50%。

(2)考核标准:平时成绩主要来源于考勤情况,上课听讲情况以及提问回答情况。

期末考核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学生的参与度、认真程度、衣着等都可作为评判标准。

6.课程资源
(1)硬件要求:多媒体教室最佳
(2)师资队伍:要求为商务专业方面毕业,有一定的社会及工作经验并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授课。

7.编写依据
该课程标准是依据商务英语专业调研报告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写的。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商务礼仪【开课时间】第1学期【学时/学分数】26学时/2学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对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授课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二、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商务礼仪》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位置。

该课程在一年级开设,共26个学时,期中理论课16学时,实践课10学时。

(二)课程任务本课程是依据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

对本专业所面向的文员;营业担当;商务助理;网站运营专员;在线客服等外贸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三)课程衔接三、课程培养目标(一)课程目标(二)职业能力目标四、课程设计思路五、教学设计六、考核标准与方式在课程考核上,建立健全课程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

建设包含课堂纪律、回答问题、考勤、课后作业、团队协作、过程与结果考核等内容的学生成绩考核系统,做到学生平时成绩、考勤随时可看,学生的表现随时可评,课程成绩合理并有效激励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改革,建立良好的评教平台;“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在学生。

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

开启多元化的动态过程考核,有效延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建立动态全程管理的考核体系,将思政课贯彻融化到专业课程,强化专业导向,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开展课程改革。

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如下方式:学习情境考核评价标准如下:七、学习资源的选用(一)主要参考教材《现代商务礼仪》(二)其他参考资料《英语口语(基础篇)》(三)网络资源1.提供一些本课程相关的资源:(1)《商务礼仪案例与实践》(2)《现代礼仪》2.虚拟技术与网络课程手段3.商务实训室八、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合作开发(1)由校企合作组成的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审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训指导书。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商务礼仪》是介绍专业礼仪知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一门公必修的职业技能课。

《商务礼仪》课程的任务和作用是,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示范操作与训练,使学生掌握礼仪的基本概念、常识、基本原理及方法技巧,为今后在商务活动中塑造良好形象、提高服务艺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1.2课程基本理念《商务礼仪》这门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

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倡导实例教学法。

现代社会对高等技术人才的高、新要求引起评价体系的深刻变化、高职课程应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体制等方面。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在高职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潜能与可持续发展性。

1.3课程设计思路《商务礼仪》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力求通过形象化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使学生在全面了解现代社交礼仪的基本概念、特征、原则的基础上,掌握仪容仪表仪态礼仪、礼貌语言的运用、日常交际礼仪、餐饮礼仪及主要接待服务礼仪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在系统学习有关商务礼仪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训练,在学生实践训练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全面提高其实际应变能力及应用商务礼仪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题而以教师为主导,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1)了解礼仪的基本知识:礼仪的概念、礼仪的发展历史、礼仪的特性,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礼俗风情及基本的礼仪规范。

(2)理解和掌握商务活动中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并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礼仪知识,分析实际商务活动中的社交问题,并能提出解决的办法。

《商务礼仪实训》课程标准

《商务礼仪实训》课程标准

《商务礼仪实训》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定位1、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学习领域课程,通过项目训练,学生能够设计个人形象、塑造良好仪态、使用礼貌语言,具备在各种会议、接待、拜访、办公、宴请等营销活动中处理业务、提供服务的能力和素质。

2、本课程的作用本课程的作用是能够根据个人的特点和场合选择、搭配服饰;能根据个人的特点和场合梳理发型、化妆;能根据不同场合运用各种站姿、坐姿、走姿、蹲姿和手势等礼仪规范;能根据具体情境运用微笑和眼神等表情礼仪规范;能根据具体情境使用问候语、敬语、谦语及委婉语等礼貌语言;能根据具体情境称呼对方、与对方握手、行鞠躬礼、递接名片、进行自我介绍与他人介绍;能根据具体情境接听、拨打电话及奉茶倒水;能够在走廊、楼梯、电梯、拐弯等办公场合引导客人;能根据具体情境布置会场,安排会议、宴会、车辆等座次及摆放席卡;能根据具体情境运用中西餐宴会礼仪。

3、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的关系《商务礼仪》的前置课程为《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职业概貌》等,后续课程为《商务洽谈》、《推销实务》、《客户关系开发与维护》、《团队管理》等,课程开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生塑造个人良好形象及仪态、使用礼貌语言,为将来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会议、接待、拜访、办公、宴请等营销活动实战中,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技巧,前后衔接得当,也从根本上使学生将前期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切实提升动手能力和岗位技能。

二、课程目标1、能力目标(1)能根据个人的特点和场合选择、搭配服饰;(2)能根据个人的特点和场合梳理发型、化妆;(3)能根据不同场合运用各种站姿、坐姿、走姿、蹲姿和手势等礼仪规范;(4)能根据具体情境运用微笑和眼神等表情礼仪规范;(5)能根据具体情境使用问候语、敬语、谦语及委婉语等礼貌语言;(6)能根据具体情境称呼对方、与对方握手、行鞠躬礼、递接名片、进行自我介绍与他人介绍;(7)能根据具体情境接听、拨打电话及奉茶倒水;(8)能够在走廊、楼梯、电梯、拐弯等办公场合引导客人;(9)能根据具体情境布置会场,安排会议、宴会、车辆等座次及摆放席卡;(10)能根据具体情境运用中西餐宴会礼仪。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课程学时数:54适用的专业范围及层次:全日制专科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学分:3考核方式:考查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商务礼仪是全日制专科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开设此课程的任务和目的是:通过切实有效的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理解、宽容、谦逊、诚恳的待人态度,培养学生是非分明、推心置腹、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做人品行,培养人们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雅、讲究礼貌的行为举止,从而为学生从事营销管理事业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了解商务礼仪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重要性。

(二)掌握树立个人商务形象的要点和方法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三)掌握与人交往、交流的礼仪与技巧,并能灵活运用。

(四)掌握商务活动中接待与拜访的礼仪要点、方法技巧以及实践中的运用。

(五)掌握商务活动的基本组织原则、流程、礼仪要点并能灵活应用。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数,理论课36学时,实验18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供参考。

表2.22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表三、教学建议原则上教师应该遵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标准所确定的基本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但对教学内容的顺序安排,教学时数的分配等方面,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四、理论教学部分教学目的和要求:第一章商务礼仪概述一、了解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二、了解礼仪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了解学习商务礼仪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一、礼仪的起源、发展与分类。

二、学习礼仪的重要性三、礼仪的基本原则教学目的和要求:第二章商务仪表礼仪一、了解仪表礼仪的重要性,以及仪表礼仪塑造的要素;二、了解仪容礼仪的相关知识,并掌握化妆、皮肤护理方面的技巧;三、了解服饰礼仪的基本知识,并掌握西装的穿着搭配技巧,饰品的搭配技巧,以及根据个人条件及场合合理着装的技巧;四、掌握仪态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操作。

教学内容:第一节商务仪表礼仪概述一、仪表的概念与重要性二、仪表礼仪的构成要素三、商务人士仪表礼仪的基本原则第二节仪容礼仪一、商务人士仪容礼仪的基本要求与要点二、商务男性仪容的修饰三、商务女性仪容的修饰第三节服饰礼仪一、商务着装的基本原则与技巧二、商务男士的着装礼仪三、商务女士的着装礼仪第四节仪态礼仪一、仪态的定义与重要性二、商务女士仪态礼仪三、商务男士仪态礼仪教学目的和要求:第三章日常交往礼仪一、了解见面时称呼、介绍、施礼致意及使用名片的礼仪知识;二、掌握针对不同环境和对象,恰当的进行称呼、介绍、施礼致意及使用名片的能力。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是介绍社交礼仪以及日常生活礼仪的一门基础应用性学科。

该课程主要的教学任务是,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示范操作也训练,使学生掌握社交及日常生活礼仪的基本概念、常识、基本原理及方法技巧,为今后在工作中塑造良好形象、提高服务艺术。

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根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本课程的设置,旨在丰富学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学员的礼仪素质。

具体来说: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员的礼的意识,加强自身的礼仪修养,提高实际的与人交际及办事能力1.知识教学目标:了解和理解礼仪的基本问题;礼仪学习的意义;礼仪的规范等。

2.技能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人与人沟通的过程、手段、方法和技巧,从而打造自身良好的个人形象。

3.素质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通过实践,提高自身的认识,树立良好的形象。

三、教学内容与结构教学内容围绕商务区礼仪的基础知识,分别为五个部分。

分为绪论;商务人员基本礼仪;商务交往礼仪;商务活动礼仪;宗教礼仪及商务礼俗;四、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与建议第一章绪论礼仪及其产生于发展;商务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商务礼仪修养的途径;了解礼仪的基本知识,能在学习、生活及今后的工作中,树立讲礼仪的意识、养成讲礼仪的习惯;第二章商务仪容礼仪;服饰礼仪;仪态礼仪;言人员基本礼仪谈礼仪;了解商务交往中见面、往第三章商务见面礼仪;宴请礼仪;往来礼仪;通来、往来、宴请、通信及交往礼仪信礼仪;位次礼仪位次等礼仪细节,掌握其礼仪规范;了解商务谈判、商贸服务、第四章商务谈判礼仪;服饰礼仪;仪式礼仪;面各种仪式及专题活动和求活动礼仪试礼仪;职应聘过程中的基本礼仪规范,掌握其礼仪要求;第五章宗教了解中外主要宗教礼仪、礼仪及商务礼宗教礼仪;世界礼俗世界部分国家的礼俗;俗五、教学实施(一)学时安排建议建议学时数序号章节教学内容理论实操合计备注1 1 绪论2 22 2-1 仪容礼仪 1 1 23 2-2 服饰礼仪 2 24 2-3 仪态礼仪 1 1 25 2-4 言谈礼仪 2 26 3-1 见面礼仪 1 1 27 3-2 往来礼仪 2 28 3-3 宴请礼仪 2 29 3-4 通信礼仪 2 210 3-5 位次礼仪 1 1 211 4-1 商务谈礼仪、求职礼仪 1 1 212 4-2 商务服饰礼仪 2 213 4-3 商业仪式和会务礼仪 2 214 5 宗教礼仪及商务礼俗 2 2合计23 5 28(二)教学方法建议(1)突出重点。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商务礼仪》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40951适用专业:经管类各专业学时:30学分:2开课学期:第一学期第一部分前言1.课程性质与地位《商务礼仪》是我院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既是理论课,也是一门职业能力训练课,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是经管类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知识和技能,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该课程主要强调礼仪意识的培养,旨在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全面提高自身的商务礼仪修养,有助于学生在实际的商务交往活动中自然地体现教养,展现素质,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及组织形象,从而为业务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2.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遵循“实用、够用、针对性强”的原则,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目标,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六个项目,满足了经管类专业学生就业从事商务活动所需的礼仪知识和实践技能。

课程强调注重个人形象塑造为基础,加强商务礼仪基本技能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从事日常商务交往活动和社交活动礼仪的职业能力为目的,使课堂引导和行为养成教育相辅相成融会贯通,为学生在今后的就业职场、商场和人际交往奠定很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通过构建具体的工作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切入点,每个学习任务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通过下发任务书、案例讨论、技能训练、课堂活动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教中学、做中学、学中练”的目的,全面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实战经验和技能。

总之,本课程在注重岗位技能培养的同时,设立素质培养目标,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和教学过程中的体验训练,提升学生的礼仪修养、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商务礼仪在商务活动中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掌握各种商务交往活动中个人形象礼仪、称呼问候与握手礼仪、名片与介绍礼仪、电话与交谈礼仪、访送礼仪、位次礼仪、宴请礼仪等方面规范的礼仪知识和技巧。

2024年《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大纲

2024年《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大纲

掌握非语言沟通
注意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语调 等非语言信息的传递,避免误解和冲 突。
国际商务谈判礼仪
准备阶段
了解谈判对手的文化背景、商务 习俗和礼仪,制定谈判策略和方
案。
谈判过程
遵守时间约定,保持专业形象, 注意言辞和表达方式,避免冒犯
和误解。
合同签订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遵守法律法 规和商业道德,明确双方权利和
面试前准备及形象塑造
1 2
了解公司与职位
深入研究应聘公司的背景、文化、业务等,以及 应聘职位的职责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个人形象塑造
面试时着装应整洁、大方、得体,符合公司文化 和职位要求,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形象细节。
3
准备面试材料
提前准备好个人简历、推荐信、成绩单等相关材 料,并熟悉其内容,以便面试时能够自如应对。
语言沟通障碍
不同国家语言沟通方式不 同,可能导致信息传递的 误解和冲突。
商务习俗与礼仪
不同国家商务习俗和礼仪 差异大,如会面礼仪、名 片交换、宴请礼仪等。
跨文化沟通技巧与策略
了解文化差异
倾听与尊重
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历史、宗教、 习俗等,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 包容性。
倾听对方观点,尊重对方文化和习俗 ,以建立互信和合作关系。
语言表达
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注意语速、 音量和语调的控制。
03
02
形象与仪态
着装整洁得体,仪态端庄大方,展 现自信和专业形象。
聆听与回应
认真聆听对方讲话,给予积极回应 和反馈,尊重对方观点。
04
05
国际商务礼仪
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及影响
价值观差异
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导致价 值观的不同,如个人主义 与集体主义、时间观念、 权威观念等。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商务礼仪【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商务助理专业【总学时】801.前言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商务助理专业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是学生从事商务助理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在学习商务礼仪知识的基础上兼具商务公关与沟通知识的学习,是一门具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艺术学科。

其功能是使学生具备商务助理应有的礼仪知识和规范,掌握商务礼仪的应用与技能,熟悉商务助理沟通的操作流程和要求。

在现代文明社会,真诚得体的礼仪,正日益成为我们扩大开放、增进友谊、促成合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商务助理专业的学生只有具备一定运用商务礼仪技巧的为企业服务的职业技能,才能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社会的需要和行业发展的要求。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专家对商务助理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按照工作内容设计学习过程,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课程结构以商务助理日常工作中所涉及的礼仪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包括商务助理职业形象准备、商务交往礼仪的运用、商务仪式礼仪服务训练、中外习俗礼仪、进行人际沟通等学习项目。

让学生通过完成职业形象准备、交往礼仪运用、商务仪式礼仪服务、突发事件应对及人际关系沟通等操作训练,形成商务助理礼仪与沟通的相关知识结构,并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同时又充分考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并融合了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工作任务的学习都以商务活动作为载体,设计相应教学活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做学一体化。

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训、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采取工学结合,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强化实际操作训练,更好地掌握商务活动礼仪、人际沟通等各种技巧。

建议本课程学时为80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商务活动礼仪的操作流程和要求,掌握商务助理礼仪与沟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达到商务助理岗位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养成具有规范、热情、礼貌、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服务和奉献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具体如下:2.1职业知识目标(1)了解商务礼仪在商务活动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商务礼仪》是一门培养学生商务场合礼仪规范和职业素养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规范和技巧,提高学生在商务场合的交际能力,提升个人形象和职业素养。

二、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商务礼仪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范,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差异。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商务礼仪技巧进行有效的沟通,提升个人形象和职业素养,处理商务场合中的突发情况。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形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三、课程内容
1. 商务礼仪概述:商务礼仪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范,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差异。

2. 商务场合形象塑造:个人形象设计、仪态、仪表、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规范和技巧。

3. 商务沟通技巧:有效沟通、倾听、提问、回答等方面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4. 商务场合中的礼仪规范:接待、拜访、会议、宴请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和技巧。

5. 商务场合突发情况处理:如何应对尴尬、失礼等突发情况,如何化解冲突和危机。

6. 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通过讲授、演示、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商务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2. 实践教学:通过模拟商务场合、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实际运用商务礼仪技巧和能力。

3. 项目教学:组织学生分组完成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商务礼仪的应用。

4.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定稿)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定稿)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和任务1.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文秘、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在国际商务专业就业岗位群中,该课程主要对应商务策划岗、公关岗、营销岗、招待岗等岗位技术和素质培育要求,解说商务活动种类、各种商务活动的策划及组织以及商务活动各环节和场合一定依据的礼仪规范。

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育和职业修养养成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1.2 课程任务本课程经过解说现任职业人士必备的礼仪规范及其在商务交往中的操作程序,使学生掌握商务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并存心识地运用礼仪,帮助学生培育优秀优雅的姿容仪态、风采涵养,以便此后任职业生涯中提高职业素质和个人魅力,形成优秀的人际关系,为生活与工作创建优秀的内部环境和外面环境确立重要基础,更好的发挥自己。

1.3 、基本理念《商务礼仪》课程突出“国际商务”的行业特征,以学生将来就业岗位的适用技术培育为主旨,课程设计要表现以下三个着重。

1.着重学生职业能力培育本课程牢牢环绕学生将来就业岗位的中心能力要求,针对岗位需要整合教课模块、序化教课任务,突出技术点训练。

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还包含职业道德、求职技巧、交流表达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学生将来长久发展的重点能力。

本课程在着重岗位技术培育的同时,要建立素质培育目标,关注学生情商的发展,经过教课内容的合理编排和教课过程中的体验训练,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着重课程与公司的关系度着重课程与公司的关系度要从三个方面下手:一是课程内容与公司的关系度,教课内容要和岗位要求接轨,能够借鉴有关公司职工岗位标准;二是教课团队与公司的关系度,在教课团队的装备上,要注意专兼职联合,邀请校外兼职教师,肩负必定的实践教课任务;三是教课资源与公司的关系度,在教材开发、实训基地开发等方面要获取公司支持,表现校企共建。

3.着重课程设计的开放性在课时的安排、内容的安排、查核的安排上要表现必定的灵巧度,表现校企合作、公司参加,能够搭建起从讲堂到公司的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和任务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文秘、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在国际商务专业就业岗位群中,该课程主要对应商务策划岗、公关岗、营销岗、接待岗等岗位技能和素质培养要求,讲授商务活动类型、各类商务活动的策划及组织以及商务活动各环节和场合必须遵循的礼仪规范。

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1.2课程任务
本课程通过讲授当今职业人士必备的礼仪规范及其在商务交往中的操作程序,使学生掌握商务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并有意识地运用礼仪,帮助学生培养良好优雅的姿容仪态、风度修养,以便今后在职业生涯中提高职业素质和个人魅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生活与工作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奠定重要基础,更好的发挥自己。

1.3、基本理念
《商务礼仪》课程突出“国际商务”的行业特性,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实用技能培养为宗旨,课程设计要体现以下三个注重。

1.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本课程紧紧围绕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针对岗位需要整合教学模块、序化教学任务,突出技能点训练。

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还包括职业道德、求职技巧、沟通表达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学生未来长期发展的关键能力。

本课程在注重岗位技能培养的同时,要设立素质培养目标,关注学生情商的发展,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和教学过程中的体验训练,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注重课程与企业的关联度
注重课程与企业的关联度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课程内容与企业的关联度,教学内容要和岗位要求接轨,可以借鉴相关企业员工岗位标准;二是教学团队与企业的关联度,在教学团队的配备上,要注意专兼职结合,聘请校外兼职教
师,承担一定的实践教学任务;三是教学资源与企业的关联度,在教材开发、实训基地开发等方面要获得企业支持,体现校企共建。

3.注重课程设计的开放性
在课时的安排、内容的安排、考核的安排上要体现一定的灵活度,体现校企合作、企业参与,能够搭建起从课堂到企业的平台。

二、课程能力
2.1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
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是商务策划岗、公关岗、接待岗、营销岗等
2.2课程能力标准分解
三、课程目标
3.1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了解企业常见商务活动策划与组织的一般程序,熟练掌握商务活动策划与组织各项技能,熟练掌握商务活动各环节的礼仪规范,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胜任相关岗位任职要求。

3.2具体目标
四、课程内容
4.1课程内容选取
1.紧跟国际商务领域的发展趋势选取教学内容,针对学生未来就业岗位需要安排教学任务,体现课程对职业能力的支撑作用。

紧跟国际商务领域的发展趋势,选取商务会议、特定商务活动、客户的接待与拜访、商务宴请这几种企业最为常见和实用的商务活动类型作为教学内容模
块。

在内容的安排上突出国际商务特色,尊重国际惯例。

2.针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需要安排教学任务,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在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时,要紧扣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实际要求,以必须够用为度,有所取舍,有所侧重,通过技能点的完成来达到教学要求,并注意与前后续课程的有序衔接。

在课程的每个模块都要设立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培养合作意识与沟通技巧。

4.2课程内容的安排
以模块来整合,以任务来序化,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以企业常见商务活动的主要类型整合教学模块,以企业一个完整的商务活动为单元来安排教学任务,以支撑这个商务活动关键技能点的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课程内容分为模块-—任务—技能点三个层次。

在教案的编写中,要求编写模块教案和任务教案。

4.3课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36学时。

主要分六个任务:
任务一、课程导入
任务二:装扮商务人员
任务三:商务接待
任务四:商务宴请
任务五:商务会议承办
任务六:商务仪式组织
六个任务理论知识其相对应的学时数:课程导入2个学时,其余五个模块各3学时,共17学时,实践课学时数19为学时。

五、课程实施方案
5.1课程教学模式
根据本课程的设计思路,建议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按照企业实际的商务活动的工作任务,过程和情境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过程行动化。

即以任务的完成
为目标,以任务发生的顺序展开教学过程,以教师的启发引导、讲解示范为辅,以学生自主思考和体验训练为主,融“教”“学”“做”为一体。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要体现一定的开放性,教师可以把企业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作为任务带到课堂,体现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任务驱动”教学过程要包括交待任务名称、任务描述、技能点学习、任务训练、任务考核5个环节。

5.2、教学方法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建议本课程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引导、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

1.“启发引导”教学方法
由教师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再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或概念。

在启发引导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知识与能力的主动构建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2.“情景模拟”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设置一些商务活动的真实场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方法。

建议在完成签字仪式教学任务时,教学地点就可以选择在会议实训室,教师提前准备好桌牌、签字本、签字笔、国旗等道具,在真实的场景下完成签字文本的准备、签字厅的布置、签字厅的座次安排、签字仪式流程等技能训练。

3.“角色扮演”教学方法
该方法是在教师创设的特定情境之下,让学生扮演特定组织中的有关角色,通过体验式学习演练,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

建议在讲授商务谈判场合主客双方位次安排时,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主客双方以及同一个谈判小组内的不同角色,例如总经理、翻译等,反复演练,达到学习目的。

4.“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分析和研究现有的案例,来解释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并推动教学内容的发展与完善。

教师可以用实际商务活动的案例来来介绍所讲内容,特别是列举一些因为在
商务活动的组织安排上出现差错、在商务场合礼仪规范上出现失误而导致合作失败的案例,强化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还可以案例为载体,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

六、评价考核建议
课程考核的目的是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

对学生学习的考核,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价值观与情商的发展;既要关注的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考核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

教师利用考核所提供的信息,进一步改善教学设计,调整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水平。

1.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注重对学生的过程考核,考核项目包括平时教学过程中的出勤率,在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以及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

在每一个教学模块完成后,都要安排写出一份策划案,作为模块小结。

过程考核还包括两次企业实践成绩,这些过程考核项目占到学生总成绩的70%。

2.考核中体现对学生的素质培养
在学习过程的考核中,要制定对学生合作意识、沟通、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关注学生的素质培养。

3.考核手段体现开放性
在过程考核中,安排了两个课外考核项目,这个项目的分数由企业人员根据学生课外实践的表现给出,体现考核的开放性。

总成绩按照百分制进行考核,根据课程标准,在课程总成绩评定中,平时考核占70%,期末考核占30%。

考核方式
七、参考书目
1.金正昆《现代商务礼仪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年3月
2.金正昆《现代公务员礼仪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年3月
3.金正昆《服务礼仪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2月
4.金正昆《涉外礼仪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