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6-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免疫调节
2018届高考生物总复习免疫调节试题含解析
免疫调理( 时间: 60 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 每题 5 分,共 50 分 )1.以下对于人体免疫调理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体液免疫过程中,少量浆细胞可形成记忆细胞B.人体经过浆细胞和T 细胞产生抗体抵挡病原体C.禽流感病毒专营细胞内寄生,体液免疫对其不起作用D.某过敏原再次感染人体,人体可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响【分析】在体液免疫的过程中,大多半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入和办理,裸露出这类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达给T 细胞,刺激T 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量抗原直接刺激 B 细胞。
B 细胞遇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多半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起作用。
【答案】 D2 .对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过敏反响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样惹起的C.机体能够经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分析】非特异性免疫是天生( 遗传 ) 获取的,对大多半病原体起作用。
过敏反响、记忆细胞的产生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 A3.科学家发现某种病患者的血清中有一种特别的抗体,该抗体能攻击和损坏细胞内染色体的着丝点蛋白,称之为抗着丝点抗体(ACA)。
以下有关ACA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一定经高尔基体加工后才拥有生理活性B.可使分裂后的子细胞出现染色体变异C.能特异性地对着丝点蛋鹤发挥作用D.可能致使个体患免疫缺点病【分析】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需要在高尔基体上加工后才拥有生理活性, A 正确;据题意可知,ACA 的作用是损坏着丝点,假如着丝点被损坏,会影响染色单体分别,进而致使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B 正确;抗体只好与相应的抗原联合,其作用拥有特异性, C 正确;该类疾病属于自己免疫病, D 错误。
【答案】 D4.对于 HIV 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HIV 在活细胞外能大批增殖B.HIV 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C.HIV 主要攻击 B 细胞,令人体没法产生抗体D.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能够检出HIV 这类病毒【分析】此题需要考生掌握病毒的构造和代谢特色,以及免疫的有关知识。
2016-2018三年高考生物真题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18个专题)
2016-2018三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多样性 (2)专题02 细胞的基本结构 (9)专题0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8)专题04 酶与ATP (27)专题0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32)专题06 细胞的生命历程 (56)专题07 遗传的分子学基础 (68)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 (78)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106)专题10 植物激素调节 (133)专题11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43)专题12 内环境与稳态 (170)专题13 种群和群落 (181)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197)专题15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211)专题16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34)专题17课本基本实验和经典实验 (257)专题18 实验分析和设计 (275)专题01 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多样性20181.(2018浙江卷,13)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化学结构的差异只是R基团的不同B.某些化学物质可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蛋白质控制和决定着细胞及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需同时加入双缩脲试剂A和B【答案】B【解析】氨基酸化学结构的差异只是R基团的不同,A错误;某些化学物质,如蛋白酶可催化蛋白质水解,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B正确;遗传物质DNA控制和决定着细胞及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C错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需先向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0.1g/mL 的NaOH溶液) 1mL,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0. 01g/mLCuS04溶液) 4滴并摇匀,D错误。
2.(2018全国Ⅱ卷,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答案】C【解析】抗原能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可见,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A正确;肌肉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如肌动蛋白等)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B正确;蛋白质结合Fe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的运输,C错误;染色体是细胞核的结构之一,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正确。
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免疫调节(精析版)
(海南卷)13.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答案】D【解析】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水解病原菌,起到杀菌作用,A正确;口腔黏膜为免疫的第一道屏障,对病原菌起物理屏障作用,B正确;吞噬细胞不具有特异性,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C正确;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体液免疫,D错。
(天津卷)6.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物质a可刺激机体可产生抗a抗体,而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说明物质a可以作为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A正确;抗a抗体与物质a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吞噬细胞吞噬,B错误;抗体C所参与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C正确;由于抗a抗体与乙酰胆碱竞争AChR受体,所以患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D 正确。
(2014重庆卷)3.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答案】C【解析】在机体进行特异性免疫时可产生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高考生物 题型分析 免疫调节
高中生物题型分析----免疫调节题型一、免疫系统组成与非特异性免疫 一、考查形式选择题 二、典型例题1. 吞噬细胞不参与下列哪一过程( )A .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B .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呈递C .第三道防线,吞噬、消化抗体和抗原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D .第三道防线,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 答案 D解析 吞噬细胞作用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或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呈递。
三、答题技巧1. 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2. 免疫细胞⎩⎨⎧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T 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 细胞在骨髓中成熟3.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4.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成 生来就有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 获得特点 无特异性 有特异性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5.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
6.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
四、变式训练1.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B.吞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答案 D解析人体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及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都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吞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题型二、特异性免疫一、考查形式选择题或填空题二、典型例题1.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C.①和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答案 C解析a表示T细胞,b表示B细胞,d表示浆细胞,c表示效应T细胞。
高一生物免疫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免疫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B.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D.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答案】D【解析】人体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和溶菌酶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A正确。
特异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作用范围较非特异性免疫小,针对性强,故B正确。
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相关知识,故C正确。
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异常反应,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2.效应B细胞是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分化而来的,分化的原因有()①T细胞把抗原呈递给B细胞②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③抗原刺激记忆细胞④B细胞进行有丝分裂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B细胞和记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使B细胞和记忆细胞增殖分化的抗原可由T细胞呈递,也可直接刺激。
B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仍产生B细胞,不进行分化。
【考点】考查B细胞的增殖分化。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体液免疫的过程。
3.免疫系统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失调或遭到破坏,将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如艾滋病。
下列疾病中,与免疫相关的是A.巨人症B.过敏性鼻炎C.高度近视D.系统性红斑狼疮【答案】BD【解析】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体液免疫中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过敏反应属于免疫过强,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
所以与免疫相关的是过敏性鼻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故选BD。
【考点】免疫调节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免疫失调的理解。
4.下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请回答:(1)图中B细胞和C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A] 分化而来的,但这两类细胞成熟的部位不同,其中B细胞是在中成熟的。
(五年高考真题)2018届高考生物 第七单元 专题十七 免疫调节(全国通用)
专题十七免疫调节考点一免疫系统的调节与功能1.(2015·福建卷,2)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
难度适中。
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依题意患者体内过度激活的效应T细胞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死亡而发病应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应低于正常水平,B错误;效应T细胞直接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C错误;免疫增量剂促进T细胞增殖将导致效应T细胞数目增多,继而加重病情,D错误。
答案 A2.(2015·天津卷,2)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
1880年,巴斯德用久臵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
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
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
难度中等。
鸡霍乱病原菌能引起鸡产生特异性免疫过程,所以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原,A错误;在选择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是本来就存在的,而选择是定向的,第一次注射前,鸡中本来就存在抗性个体和非抗性个体,注射鸡霍乱病原菌后选择了抗性的个体,故抗性个体并非鸡霍乱病原菌诱导产生,B错误;第一次注射后,在抗原的刺激下,鸡体内产生了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及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能长期记忆抗原特征,当第二次注射后,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并产生抗体,C正确;第二次注射时,注射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原,会引起鸡体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只是死亡的鸡免疫能力弱,没有清除鸡霍乱病原菌,D错误。
54 免疫调节-2018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含解析
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系统的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形成生来就有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特点无特异性有特异性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噬细胞环而组成(2)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①防卫: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②监控:及时发现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③清除: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
3.体液免疫(1)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2)免疫过程(3)结果:在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4.细胞免疫(1)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2)免疫过程(3)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病原体,最终被吞噬、消灭。
5.二次免疫及其特点(1)二次免疫的特点: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二次免疫与初次免疫相比,产生抗体又快又多,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
(2)二次免疫的基础:在初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记忆细胞,当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地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从而更快更多地产生抗体。
6.免疫失调疾病(连线)7.免疫学应用(1)疫苗——免疫中相当于抗原,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人工标记抗体-—检测追踪抗原在机体中的位置.(3)免疫抑制剂-—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考向一免疫细胞的来源和作用辨析1.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a、b、c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参考答案】C解题技巧细胞识别作用的判断技巧(1)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第26讲 免疫调节
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解析] 易感人群接种 疫苗后,该疫苗作为抗原可诱导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从而起到预防 的作用。
B
[解析] 该疫苗的本质是蛋白质的亚单位,其由基因控制合成,所以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该疫苗,A正确;天花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B错误;疫苗的本质是蛋白质的亚单位,不会在细胞内增殖,C正确;疫苗可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D正确。
4.(2021·河北卷)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为全身出现丘疹、水疱。接种 减毒活疫苗 是预防水痘流行的有效方法。2019年,研究者对某地2007~2015年出生儿童的 接种率及水痘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26讲 免疫调节
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真题回访
1.(2021·广东卷)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为更有效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我国政府正在大力实施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计划,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关爱。目前接种的新冠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通过理化方法灭活病原体制成的疫苗安全可靠 ②接种后抗原会迅速在机体的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③接种后可以促进 细胞增殖分化产生体液免疫 ④二次接种可提高机体对相应病原的免疫防卫功能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5) 2014年、2015年出生儿童的接种率与发病率数据提示,应及时接种第二剂 ,原因是第一剂疫苗接种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生物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16 免疫调节(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16免疫调节1.(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Ⅲ)·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A.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B.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C.病原体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D.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答案】D【解析】【分析】体液免疫的过程: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病原体特有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
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抗体能与抗原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
【详解】A、病原体是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寄生虫或其他媒介,如细菌、病毒,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但也能使人体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A错误;B、病原体裂解后仍含有能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抗原物质,因此会使人体产生抗体,B 错误;C、抗原不一定是蛋白质,病原体含有的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特异性化学物质,也能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C错误;D、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病原体特有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 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使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分泌相应抗体,D正确。
故选D。
2.(2020年某某高考生物试卷·6)在天花病毒的第四代疫苗研究中,可利用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在感染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制作疫苗。
注射该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识别天花病毒的抗体。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可通过基因工程途径生产这种疫苗B.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C.该方法制备的疫苗不会在机体内增殖D.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疫苗中的抗原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1、基因工程的运用:(1)植物基因工程:抗虫、抗病、抗逆转基因植物,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2)动物基因工程: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3)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药物:细胞因子,抗体,疫苗,激素等。
2018-2016各地真题分类 免疫调节
(2018年江苏卷9,2分))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及其相关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C.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D.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大量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答案】B(浙江2018年11月选考24,2分)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一个记忆B细胞膜上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只有一种B. T细胞特异性识别巨噬细胞膜上的MHC分子后会被激活C. 白细胞介素-2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 抗体两臂上的结合位点可与病毒特异性结合【答案】A(2018年4月浙江卷,第16题,2分)取某实验小鼠皮肤片,分别移植到同种小鼠甲和切除胸腺的同种小鼠乙身上。
一段时间后,观测到该皮肤片在小鼠乙身上的存活时间比小鼠甲的长。
由此推断,对该皮肤片发生排斥反应(一般指移植物作为“非己”成分被免疫系统识别、破坏和清除的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答案】B(2017年天津卷2,6分)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选项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推论A.损害呼吸道黏膜影响非特异性免疫B.改变T细胞数目影响特异性免疫C.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细胞免疫D.导致抗体水平升高影响体液免疫【答案】C(2017年4月浙江卷,第9题,2分)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HI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B.感染HIV后一般要经过较长的潜伏期才会发病C.艾滋病是一种削弱人体免疫功能的疾病D.HIV侵入人体后只感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答案】D(2017年4月浙江卷,第22题,2分)若某人不慎感染了H7N9禽流感病毒,机体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会在呼吸道和消化道腺体的分泌物中大量增殖B.成熟B淋巴细胞表面具有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分子C.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能识别并结合抗原-MHC复合体D.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辅助性T细胞的信号后即开始分裂【答案】B(2017年11月浙江卷,第27题,2分)【加试题】用同种小鼠为材料,分别进行4个与某种胞内寄生菌有关的免疫学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给切除胸腺和未切除胸腺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未切除组小鼠易感染该菌B.给注射和未注射抗T细胞抗体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注射组小鼠易感染该菌C.给注射和未注射感染过该菌小鼠的血清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注射组小鼠易感染该菌D.给注射和未注射感染过该菌小鼠的T细胞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注射组小鼠易感染该菌【答案】B(2016海南卷.16题,2分)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B.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均为自身免疫病D.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答案】B(2016上海高考卷,第1题,2分)SARS病毒可以通过口腔分泌物进行传播,这种传播途径属于A.媒介物传播B.空气传播C.病媒传播D.接触传播【答案】D(2016上海高考卷,第17题,2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抗原特异性方面显著不同。
三年高考生物真题汇总《免疫调节》
三年高考生物真题汇总《免疫调节》1.(2021·6月浙江月选考)已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多种蛋白,其中S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其吸附并侵入细胞。
人体对S蛋白发生免疫反成产生的抗体可与S蛋白结合,使病毒无法吸附到人体细胞表面而阻止感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抗体但检测不到病毒核酸B.新冠病毒疫苗注射后有效的标志是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C.新冠灭活疫苗的主要有效战分为灭活的病毒,其中含有S蛋白D.首次注射新冠灭活疫苗可使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要增强免疫效果需再次接种【答案】A【解析】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核酸但检测不到病毒抗体,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2.(2021·湖南高考真题)鸡尾部的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可导致法氏囊严重萎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法氏囊是鸡的免疫器官B.传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导致雏鸡出现免疫功能衰退C.将孵出当日的雏鸡摘除法氏囊后,会影响该雏鸡B淋巴细胞的产生D.雏鸡感染IBDV发病后,注射IBDV灭活疫苗能阻止其法氏囊萎缩【答案】D【分析】1、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构成,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体液免疫过程为: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 ,可推知法氏囊相当于人体的骨髓造血组织,是B淋巴细胞产生和分化的部位,所以是鸡的免疫器官,A正确;B、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可导致法氏囊严重萎缩,进而影响B淋巴细胞的产生,B淋巴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所以会导致体液免疫功能衰退,B正确;C、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孵出当日摘除,会导致雏鸡B淋巴细胞的产生减少,C正确;D、IBDV灭活疫苗相当于抗原,应在感染前注射,用于免疫预防,发病后再使用不会阻止其法氏囊萎缩,D错误。
最新-2018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解析 免疫调节 精品
2018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解析:免疫调节1.(2018福建卷)4、将小鼠B 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
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团。
T 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小鼠B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B.小鼠T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痊C.小鼠B 细胞和小鼠T 细胞有相同抗原D.小鼠T 细胞和家兔T 细胞有相同抗原【答案】C【解析】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的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在家兔的血清中可以找到相应的抗体。
而血清也可以和小鼠T细胞凝集,根据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特点来看,说明小鼠的B细胞和小鼠T细胞具有相同的抗原。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免疫的知识,要求学生对免疫的知识有较好的理解,涉及到免疫细胞和抗体等知识。
2.(2018广东卷)5、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B 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C 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 细胞产生记忆细胞D 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答案】B【解析】机体依赖神经-体液-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内环境的稳态,所以A错;在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中,B淋巴细胞也可以产生记忆细胞,所以C错;神经中枢受损,不会导致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3.(2018北京卷)4.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A. 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B. 浆细胞产生杭体的作用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D. 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答案:D解析:考察免疫调节和生物实验,理解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当小鼠感染病毒后,由于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所以进行细胞免疫,产生效应T细胞。
把效应T细胞与被病毒感染的小鼠细胞混合培养,测定上清液的放射性,最终能说明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诱导靶细胞细胞凋亡,最终使病毒暴露在细胞外。
4.(2018全国卷大纲版)32.(11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回答下列问题:[(1)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经过细胞的摄取和处理,使暴露于抗原的表面,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
2018年高考生物分类试题及答案汇编知识点13免疫调节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知识点13免疫调节1. (2018 •江苏高考• T9)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及其相关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效应T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B.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C. 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D. 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大量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解析】选B。
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及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知识。
T淋巴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效应T细胞是T淋巴细胞在内环境中遇到抗原刺激分化而来,A项错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中,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而迅速增殖分化有关,B项正确;人体器官移植或细胞移植需要进行配型,否则会出现免疫排斥反应,反而不能达到增强免疫的效果,C项错误;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只需将筛选出的特定的杂交瘤细胞大量培养即可而不一定需要大量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D项错误。
2. (2018 •北京高考• T29)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癌细胞具有无限的特点。
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 ________________ ,可激发机体的_________ 统发挥清除作用。
⑵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种癌细胞)和MEF (—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细胞细胞与抗体的结合率(%)血清iPSC DB7MEF免疫组77828空白组1089①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_________ 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14-免疫调节---2018各地高考真题
14-免疫调节--2016-2018各地高考真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序言面对高考,琳琅满目的教辅,题海无边而且错误百出,唯有真题是师生的正确导航。
2018年7月,有同行提出将真题分类做ppt。
承蒙各位志同道合同行的鼎力支持,2018—2016全国各地真题精校对、分章汇编及做ppt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各位老师本着精益求精、严谨治学的态度,多次校对、认真作图,修改了很多错误的真题图片和错误文本。
现将参与人员名单公布如下:江苏盐城大丰中学吴长胜、广东湛江二中宋晨光、安徽黄山歙县中学姚胜、福建平潭流水中学曾英、江苏扬州杨滢、江苏连云港厉庄高中万晓涛、江苏盐城响水教师发展中心袁前、江苏省泰兴中学殷俊才、江苏泰州靖江斜桥中学崔建栋、云南广南县第一中学蒙庚阳、江苏常州第五中学史晓瑾、江苏盐城东台安丰中学王忙根、广东李凡洁、浙江文亮沈彧骏、山东淄博市临淄中学崔文德、湖北黄石七中张真、安徽阜阳颍上一中张彪、湖北孝感汉川一中骆龙、山西晋中和顺一中贾若冰、湖北黄冈市第一中学徐清、山东青岛诺课中学高榛、江西省上犹县第三中学肖宁、陕西商洛柞水中学蒋立锋、四川巴中南江中学罗利平、四川成都川师大实验外国语学校吕红萍、河南民权一高杨合理、湖南祁阳一中罗微、河北邯郸涉县一中郜宇、河南永城市高级中学孙玉婉、四川广安邻水中学冯小民、浙江省建德市寿昌中学陈琴玉、江西景德镇二中罗小滨、安徽阜阳市阜南实验中学乔可可、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学刘永武、江苏省徐州市运河中学刘子明、河北邢台清河中学范燕军、广东普宁华美实验学校李应勇、湖南省长沙市地质中学陈聪、河北卢龙一中刘晓菊、广东揭东第一中学黄晓双、辽宁丹东一中朱男、湖南株洲四中罗雪非、吉林桦甸第四中学宋冬梅、江苏徐州九里中学王瑞民、江苏南通金沙中学钱益锋、山东潍坊临朐中学尹涛、新疆马建新、河南郑州郑大二附中李鑫、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孙志涛、山东鱼台一中翟文灿、甘肃武威杨穆穆、江西南昌进贤一中周英、永川中学蓝泽桂、江苏南通大学附属中学黄建华、重庆綦江中学陈纯福、江苏泰州兴化市第一中学徐宜提供试卷:天津市林亭口高级中学田惠文、浙江温州林祖宝、浙江长兴县金陵高级中学牛延琴、浙江省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李先明、北京杨镇一中于婷婷、江苏南京溧水高级中学李卫顺这些工作都是一线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抽空做的整理,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望广大同行使用时发现错误请及时告知、指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017年4月浙江卷,第9题,2分)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
述,错误的是( D )
A.HI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B.感染HIV后一般要经过较长的潜伏期才会发病 C.艾滋病是一种削弱人体免疫功能的疾病
D.HIV侵入人体后只感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
5. ( 2017 年 4 月浙江卷,第 22 题, 2 分)若某人不慎感染了 H7N9禽流感病毒,机体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B ) A.病毒会在呼吸道和消化道腺体的分泌物中大量增殖
③ 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 。 抗iPSC的抗体可以与DB7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而不能与MEF上 的抗原结合/iPSC与DB7有共同的抗原,与MEF无共同的抗原 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 肿瘤。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 逐渐缩小。由此推测:iPSC还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 细胞 免疫。
17.(2016年全国I卷,第31题,9分)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
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
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
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 回答下列问题: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
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
2016-2018年高考生物 真题分类汇编
谢谢观看
在( B )
区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①
② ③ ④
具有免疫持久性
对抗原缺乏记忆功能 涉及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包含抗原诱导的细胞
具有免疫短促性
对抗原具有记忆功能 不涉及巨噬细胞的功能 不存在免疫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A.①
B.②
C.③
D.④
10.(2016 上海高考卷,第18题,2 分)某种致病性极强的细 菌外毒素由α 和β 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β 亚单位无毒性,但能
2
2.(2018年4 月浙江卷,第16题,2 分)取某实验小鼠皮肤片,分
别移植到同种小鼠甲和切除胸腺的同种小鼠乙身上。一段时间后,
观测到该皮肤片在小鼠乙身上的存活时间比小鼠甲的长。由此推断, 对该皮肤片发生排斥反应(一般指移植物作为“非己”成分被免疫
系统识别、破坏和清除的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是( B ) A.中性粒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
13.(2016江苏卷,第13题,2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 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 误的是( D ) 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 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 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 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B.成熟B淋巴细胞表面具有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分子
C.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能识别并结合抗原-MHC复合体 D.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辅助性T细胞的信号后即开始分裂
6.(2017年11月浙江卷,第27题,2分)【加试题】用同种小鼠为材料,分 别进行4个与某种胞内寄生菌有关的免疫学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鼠易感染该菌 B.给注射和未注射抗T细胞抗体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注射组小 鼠易感染该菌 C.给注射和未注射感染过该菌小鼠的血清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 测注射组小鼠易感染该菌 D.给注射和未注射感染过该菌小鼠的 T 细胞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 预测注射组小鼠易感染该菌
• 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 周; • 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 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 iPSC、DB7(一种
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
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3.(2017年天津卷2,6分)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
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C )
选项 A B C D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 损害呼吸道黏膜 改变T细胞数目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推论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影响特异性免疫 影响细胞免疫 影响体液免疫
促进α 亚单位进入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因此,研制疫苗时
应选择该细菌的( C )
①外毒素
④外毒素β亚单位 A.①或②
②减毒外毒素
③外毒素α 亚单位
B.①或③
C.②或④
D.③或④
11.(2016年4月浙江卷,第4题,2分)皮肤中腺体的分泌物 能抑制某些细菌和真菌。这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 A ) A.第一道防线 C.体液免疫 B.第二道防线 D.细胞免疫
D.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8.(2016上海高考卷,第1题,2分)SARS病毒可以通过口腔
分泌物进行传播,这种传播途径属于( D )
A.媒介物传播 C.病媒传播 B.空气传播 D.接触传播
9.(2016上海高考卷,第17题,2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
疫在抗原特异性方面显著不同。此外,这两者的主要区别还表现
12.(2016年10月浙江卷,第24题,2分)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会 产生免疫应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成熟的B淋巴细胞只能被与其表面抗原受体对应的抗原致敏
B.参与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有巨噬细胞和效应B淋巴细胞等 C.淋巴干细胞在骨髓中增殖分化为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胞 D.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可被外来抗原直接致敏而活化
出两点即可)。
(答
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 需要消耗能量
18. ( 2016 海南卷, 27 题, 8 分)某科研小组给实验小鼠接种致 病菌 E 建立了细菌性腹泻病模型,并用某复方草药对其进行药效 试验。结果表明:该草药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能提高 IgG等抗体的分泌量。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致病菌要入侵机体,首先需要穿过的身体屏障 是 皮肤、黏膜 。 (2)初次接种致病菌E后,进入吞噬细胞内的致病菌E可被 这一细胞器处理。 溶酶体 (3)双缩脲试剂能与该腹泻病模型小鼠的血清样本产生紫色反 应,该现象 (填“能”或“不能”)说明血清中含有抗致病 不能 菌E的IgG,原因是 。 双缩脲试剂可以与血清样本中的各种蛋白质发 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不能检测出某种特定 的蛋白质
(3)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上述推测。下图为实 从C~F中选择字母填入①~③处。
F D C B
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请在下图中选择 A 或B 填入④处,
(4)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癌症 。
15.(2017年北京卷16分)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
2016-2018年高考生物 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十四:免疫调节
1.(2018年江苏卷,第9, 2分)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及其相关 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效应T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 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 C.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 力 D.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大量的B细胞和骨髓瘤 细胞
① 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
显 高于 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说明DB7有
② 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 可以与抗iPSC的抗体结合的抗原
。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 iPSC、DB7(一种 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 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4
14.(2018年北京卷29,17分)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 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 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1)癌细胞具有无限
分裂/增殖
的特点。当体内出现癌细胞
时,可激发机体的 免疫 系统发挥清除作用。
(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
16.(2016年全国I卷,第31题,9分)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 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 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 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 回答下列问题: ( 1 )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 是 。 免疫功能下降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 抗原 可诱导 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 浆细胞 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 病毒甲感染时能够 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体 ,从而起到预防 该肿瘤病的作用。
(5)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抗疟机 制尚未完全明了。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1 2 3 4 实验材料 疟原虫的线粒体 仓鼠细胞的线粒体 实验处理 不加入青蒿素 加入青蒿素 不加入青蒿素 加入青蒿素 实验结果(线粒体膜电 位的相对值) 100 60 100 97
①1、2组结果表明 青蒿素能显著降低疟原虫线粒体膜电位 ;由3、 4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据此 青蒿素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存在物种间差异 可 以 得 出 的 结 论 是 。 人体细胞的线粒体 ②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为 ,
)
A.给切除胸腺和未切除胸腺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未切除组小
7. ( 2016 海南卷, 16 题, 2 分)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 B.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 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均为自身免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