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 教案第26课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岳麓版必修一 导学课件高频考点26中美关系正常化

高中历史 岳麓版必修一 导学课件高频考点26中美关系正常化

4.“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和“参与地区性国际组
织外交”有什么区别?
提示: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 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后,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 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如:中国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等。 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外交: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参与当今地区
性国际组织(如:欧盟、非洲联盟、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等)
高频考点26 中美关系正常化
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是什么? 提示:中美关系的缓和。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
3.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美建交有何区别?
提示: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 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 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建交:1979 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解析
尼克松访华使中美结束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20多年的
对抗和关系紧张局面,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如果没有中国
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 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 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 )。
A.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C.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解析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西方
国家掀起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这些为中国的发展特别是经济
社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A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为A。 答案 A
的史实不符。
答案
D
2.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相见被媒体评为“两国领导人横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

第七单元第26课学业达标1.(2016·天津卷·9)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

”这一声明(D)A.说明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B.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C.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D.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解析】根据“1947年2月1日”这一时间信息可知,当时还处于国共内战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A、B、C都发生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再根据“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可见中国共产党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故选D项。

2.戴高乐认为:“不应该单单从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制度的对抗这个角度处理东西方之间的关系。

”下列新中国外交方针政策可支持这一论断的是(D)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不应该单单从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制度的对抗这个角度来处理”说明不能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唯一原则和标准,据此可以判定应该符合D。

A、B、C三项都是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故排除。

3.周恩来说:“……团结就是在共同点上把矛盾的各方统一起来。

善于团结的人,就是善于在共同点上统一矛盾的人。

”下列外交政策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 A.求同存异B.独立自主C.和平共处D.不结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理解,据材料信息“在共同点上统一矛盾”逐一分析各项可知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符合题意,故选A项。

4.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让企图离间中苏关系的杜鲁门大失所望。

然而,对杜鲁门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毛泽东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

中国这一举措(D)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D.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解析】从材料看“这一举措”是指“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即“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它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

历史: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案)岳麓版必修1

历史: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案)岳麓版必修1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一、引语55年前,一个新生的国家诞生在世界的东方。

55年来,新生的中国经风雨、见世面、开诚心、布公道,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今天,让我们走进那风雨如歌的岁月,去感受那惊涛骇浪的艰险,去追忆那惊心动魄的抗争,去体验那惊世骇俗的镇定,去体会那惊天动地的成就。

引语的作用:凝神起兴点题二、基于知识目标的教学设计——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一)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目标建国之初的外交方针,中苏建交的背景及意义,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出发点及其内容和历史意义,中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及其意义,中国参加亚非国际会议及其意义,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的历史背景和有关史实,中美关系改善的时代背景及有关史实,中日关系改善的时代背景及有关史实,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四项原则和表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健康发展,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改善和发展同俄、美、日、法等世界大国的关系,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及其意义,中国在联合国组织内的活动及贡献。

知识目标的教学设计要求:全面、具体、有序(二)知识目标的教学实施(课堂教学结构,板书结构)(1)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①中苏友好②中美敌对③三大外交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提出(中国).出发点: 五项原则及其相互关系②实践:日内瓦会议. 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③历史意义. 解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包容性和开放性(3)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①历史背景: 解释:为什么是恢复?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4)历史性的握手①中美关系的改善:历史背景.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②中日关系的改善:历史背景:田中角荣访华.(5)国际交流与合作①原则——四项原则②表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6)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①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②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上海合作组织③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复习巩固教材知识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序号时间外交成就历史意义1 1949年中苏建交2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4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5 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6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7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8 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9 1979年中美建交10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11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HDG3〗12 2002年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三、基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的教学设计——问题情境下的自主学习(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营造情境(教师的活动)形成问题(主要是教师的活动)自主探究(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形成认识(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过程体察,方法体会,情感体验,价值判断)实现问题情境下的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可以有两种设计:一种是立足于面(全体学生、全部教材内容)的问题引导式教学设计,一种是立足于点(个别学生、一部分教材内容)的问题探究式教学设计(二 )立足于面的问题引导式教学设计(1)营造情境——考察外交活动和外交目的的思路。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

3、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2)过程:
4、中美、中日建交的影响: 三、新时期的外交: 1、国际交流与合作:
(1)原则: (2)成就:①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②多边经 济领域③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参加亚 太经合组织、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中美关系的改善: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
(1)原因:
美国:
(2)过程:
中国:
①1971年基辛格访华
②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
③1978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④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中美关系的演变:
①建国后到60年代敌对状态②70年代到80年代由敌对 到走向正常化③90年代以来,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第26课
新中国外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标要求】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 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 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 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 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 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 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 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二、70年代的外交: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背景和原因:
①历史原因: ②根本原因: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 提高,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③客观原因:美国霸权 地位的衰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 支持。 (2)恢复: 意义:①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 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进一步提高了中国 的国际地位,也更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 大的作用; ③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 类进步事业的力量。

岳麓版重点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

岳麓版重点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目标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知识目标:夏商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

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概况。

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容、关系及其实质、影响。

能力目标: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探究宗法制与分封制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的能力。

教学重点: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教学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高考考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内容、作用、影响及之间的关系。

易错点:区分宗法制与分封制。

第一单元第二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知识目标:了解秦的统一过程。

皇帝制度和中央政府的确立。

郡县制、中央集权制的内容及影响。

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分析巩固统一措施的作用。

能力目标:利用阅读历史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比较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目标:认识秦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教学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高考考点:秦朝中央制度的内容与影响。

易错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第一单元第三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学目标:了解汉代、唐朝三省六部制、北宋、元代中书省等政治制度,说明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了解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及带来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通过理解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体会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政治智慧。

教学重点:汉至元时期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演变的史实。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高考考点:汉至元时期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演变的史实。

易错点:区分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特点。

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跟踪训练题第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跟踪训练题第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1.1967年10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外交季刊》上写道:“就长期观点而言,我们根本不能让中国永久排除在国际大家庭之外……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不可能听任十亿人口愤怒地在孤立状态中生活。

”尼克松所说的中国境况得以改变始于(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日邦交正常化C.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国实行对外开放2.有学者说:“(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美两个国家都陷入了不安全的困境中,都无法独自应对同一个庞大的敌人,于是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这反映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战略安全利益需要B.中美已解决意识形态的分歧C.中国多边外交活动初见成效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需要3.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

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

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B.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C.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D.没有认清上海合作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4.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新中国外交历程时,不同时期的外交特点用一个小标题来反映。

其中适合用于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C.“一边倒”、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5.中国有句俗话,叫作“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

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6.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

”对这一原则认识的主要依据是它( )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消除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D.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限7.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成功开创了( )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B.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C.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D.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8.1952年4月,周恩来在外交部第一次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区别不同国家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而不是“国家的阶级属性”。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七单元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_1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七单元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_1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智慧(1)——新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外交一、教材分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岳麓版)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7课。

本课第一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介绍了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代背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应用和历史意义。

第二目“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重点是恢复的原因。

第三目“历史性的握手”,介绍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改善,重点是背景和意义。

第四目“国际交流与合作”,介绍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体现外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五目“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这些内容较为繁杂,需要重新整理线索,方便学生记忆。

故在本课教学中,我将本课知识点以年代为线索划分,分成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外交四个部分。

本课既涵盖了国民党政府屈辱外交的终结,也标志着新中国独立和平外交的开始,因此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不同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及主要的外交活动与成就,同时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过程,因此本课的学习对更好地把握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正确理解目前紧张的中美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一内容在2016年高考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今年的高考中也极有可能会出现。

二、学情分析高三(14)班在我校属于文科次重点班,但是基础还是普遍较为薄弱,且学生在复习阶段学习热情已有所降低。

班里学生经历了高一高二两年多的时间的历史学习后,已经对知识框架有了一定的了解。

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点,部分学生仍旧存在时空架构和历史解释方面的问题,对于答题正确率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因此,我将在导学案中以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排查基础知识,并对难以理解的概念进行归纳,最后挑选了适量的优质题目以供学生训练。

在本课讲授过程中会适当插入一些当前中美、中印外交时事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图片材料,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必修一__26课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__26课课件

三、80年代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 (1)80年代以来的国际环境是怎样的?
(2)80年代以来我国的外交方针是什 么?
(3)8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家交流与 合作的表现有哪些?
80年代以来的国际环境和外交政策
国际环境:这一时 期发展中国家日益 壮大,世界多极化 的趋势日益发展。 维护和平、促进发 展成为世界的两大 主题。
新中国的外交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 交方面所伍德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合中日建交的主要事实,探讨七对国家 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 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令好的国际环境、维护 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会议主席卡迈勒击槌通过中国入世。
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召开的 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审议 并表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入世槌”收藏在革命博物馆。
80年代以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 APEC) 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
2001年,身着中式服装的APEC领导人 合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0年代以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在泰国曼谷,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 (左三)与泰国商业部长蓬提瓦.那 甲赛在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投资协议》后握手。
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面向21世纪的全方位外交格局
1.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 2.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3)70年代中期,我国取得了哪些外 交成就?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 第七单元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 第七单元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教学设计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70年代及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探究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2.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课知识的学习尤其是从新旧中国外交的相关史实中认识到弱国无外交、综合国力及国家富强是一个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树立学生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发奋读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和意义,新时期外交成就。

难点: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外交方针的调整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梳理本节内容的知识线索,把握新中国成立初期各个外交方针的具体内涵,概括建国初期、70年代以及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从不同时期的外交成就中分析概括影响国家外交的因素及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新中国的两位伟大的外交部长的图片导入。

(周恩来,王毅)新课学习:一、【自问引思】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分别概括建国初期、70年代以及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具体分工:将全班同学分成六个组,其中第1、2组概括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第3、4组概括70年代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第5、6组概括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然后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同学纠错,教师予以点拨。

二、【互问明思】1.为什么说“一边倒”是历史的必然选择?2.既要“独立自主”又实行“一边倒”岂不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

3.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其内涵又是什么?要求学生开展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进行适当的指导。

讨论后,各组展示讨论的成果,并且可以就本课内容提出问题,让其他组同学回答。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点拨上面几个问题。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课堂练习:对点训练右图是“同一个世界”方队行走在天安门前的图片,当方队走到天安门时,解说员发出了“中国人民愿与各国人民携手合作,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诚挚话语。

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讲述了经济全球化中所出现的问题,并简要地提出解决问
题的途径。两目内容讲述了经济全球化的两个方面,条理 很清楚。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五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五单元 一、经济全球化 开始:随着__________,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
向交流,开始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1.时间:进入________世纪以后,特别是________ 年代以来。 2.原因 (1)________的发展使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 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层出不穷的________和________为经济全球化提供
“欧洲说”要点:①
开始了世界范围的联系;②发达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③ 资本输出加强经济一体化;④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 系;⑤全球化进程持续加速。 “世界说”要点:①加速 了欧洲原始资本积累;②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和原料;③促 进了欧洲经济不断繁荣;④第三世界兴起与经济差异;⑤ 经济改革与区域经济合作。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五单元 三、问题与展望 1.问题 (1)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2)加剧了世界经济的________和________,经济危机 的________和________都空前增强。 (3)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环境的破坏及资源的掠夺性 开采,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4)加剧了全球范围内________和________的冲突。尤 其是以________为首的________力图推广________观。 2.展望:全球化这一历史趋势是__________的,它 是__________发展的必然结果。建立公正合理的________ 以及________,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就能达到世界各 国共同繁荣。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教学设计
1.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历程,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
2.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其从宏观角度看待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3.通过案例教学、问题驱动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难点:评价这些事件和人物对我国外交事业的影响,从中总结外交经验和启示。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和历程。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在探讨中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2.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生动展示新中国外交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重视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7.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8.强化课后作业和评价,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作业任务,如撰写小论文、制作手抄报等,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如模拟联合国、辩论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际组织运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教师通过引导、提问、总结等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学生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一份知识点总结,包括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发展历程、重要事件和人物等。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方便课后复习和巩固。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岳麓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岳麓版)

5.日内瓦会议(1954.4-7 )
6. 万隆会议(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
二、 中国外交新突破(20世纪70年代)
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1971.10;第26届联大)
2、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和中美正式建交: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中美联合公报》的
发表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3、中日邦交正常化:
思考讨论
是什么促使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原因)
材料一: 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
重大进展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多的联系。 如 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 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国际秩序是 不可设想。
——尼克松
思考讨论
是什么促使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原因)
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弱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增强
2、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较长 的过程。请按表完成此过程。
时间
事件
1971
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
尼克松访华
1978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1979
中美正式建交
1971年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在机场握手
③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2、中日关系的改善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敌视中国; ②中美《联合公报》震动了日本; ③主张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田中角荣当选首相。 (2)过程: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3)中美、中日建交的影响: 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
交出现了新局面。
新中国外交的三个阶段
一、建国初期外交(1949--20世纪50年代期) 二、中国外交新突破(20世纪70年代) 三、新时期外交(改革开放以来)

岳麓版必修一第26课课件

岳麓版必修一第26课课件

讨论分工展示
题目 问题导 学1-4 展示组 1-4组 点评 非展示同 学
探究一
5组——(1)
6组——(2)、(3)
主动举 专心听展 手补充、 示和点评, 修改、 认真做笔 点评额 记 外加分
【问题导学】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三大外交 政策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三大外交政策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 子再请客”、“一边倒”。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乒乓外交
签署《建交联合公报》
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 取得哪些成就?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改善与大国间的关系,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 系”;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 与稳定。
中美关系缓和原因——两国共同利益要求
• 中国国力增强与国际地位的提高 • 中苏关系持续恶化 • 台湾问题悬而未决
认识: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 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 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相对衰弱 • 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合作探究】(2)材料二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 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 因。 变化:打破长期的对抗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 正常化。 原因:美国要借助中国与苏联抗衡;敌视中国的 政策破产;中苏关系恶化。 (3)在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以后,影响中美关 系正常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和台湾问题。
阅读课本P119:三大政策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 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 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首先清除帝国主 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取缔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 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一边倒”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 主义阵营一边。 “另”: 对待国民政府的外交。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教学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教学案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外交【课程标准】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知识梳理】一.我国五十年代外交成就1.原因:(1)政治基础: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诞生,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2)综合国力: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军事力量日益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提高。

(3)直接原因:中国提出的独立自主外交和平外交原则2.方针、政策①方针:奉行外交方针。

②建国初三大外交政策3.成就:(1)1949年10月,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年底,签订《》,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

(2)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即:、、、、。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4)1955年,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了的方针,促成了亚非国家的团结。

请思考: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外交原则与就中国有什么不同?※二、20世纪70年代外交突破:1.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原因:①70年代,美国衰落;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的作用大为加强;③在、上取得的成就,说明国际地位的提高。

(2)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使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是中国外交的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表明联合国中第三世界的作用越来越大。

2.中美正式建交(1)原因:①美国:国际地位的衰落;战略守势;遏制中国政策破产。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优秀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运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关于新中国外交的重要历史照片,如毛泽东主席会见尼克松总统、邓小平同志访问美国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照片,初步感受新中国外交的辉煌历程。随后,提出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这些成就是如何取得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他们为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自豪,树立民族自信心。
2.通过学习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和平、合作、共赢的国际视野。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培养他们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讲授新知
1.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演变:详细讲解新中国从成立初期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政策,到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再到改革开放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因。
2.重大外交事件:选取抗美援朝、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等重大外交事件,详细讲解事件背景、过程和影响,使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反思与评价
1.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
3.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小组互评、课堂展示、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在评价历史事件和外交政策时,能够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岳麓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岳麓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岳麓版教案标题: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岳麓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和建议。

教案以岳麓版教材为基础,结合高中历史课程的要求,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和资源,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其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2.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事件,掌握相关历史知识;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为基础,涵盖以下内容:1. 中国古代历史的起源与发展;2. 中国古代社会的组织与变革;3.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发展;4. 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教学活动与资源:1. 活动一: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中国古代历史的起源与发展,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见解。

2. 活动二:文献阅读学生阅读相关历史文献,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组织与变革,分析其中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3. 活动三: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历史人物,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发展,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

4. 活动四:文化体验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亲身体验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评估其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估:布置相关作业,如阅读理解、写作或小组项目等,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和分析能力。

3. 考试评估:设计历史知识和思考题,进行考试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能力。

教学延伸:1.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历史书籍和资料,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

2. 社区参与: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或学校的历史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和资源,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和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事件,培养其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其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岳麓版教案2009版点击数:247 【字体:小大】【收藏】【查看评论】接收回传【课标要求】(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建国初三大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和史实、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美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四项原则和表现(中国加入WTO、APEC、建立中国-东盟贸易区)、发展同大国的关系、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及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归纳概括出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和成就。

通过阅读教材,能归纳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目的和意义。

能认识到外交活动的目的的出发点,就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通过阅读历史材料,能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新中国外交是我国政治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体现。

⑵新中国外交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各国的信赖和赞誉。

⑶我国外交战线人才济济,周恩来、乔冠华等人都是外交领域的“天之骄子”。

新中国外交成就斐然,与旧中国外交有天渊之别。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和意义,新时期外交成就。

难点: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外交方针的调整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知道截至2005年2月,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多少个?是168个,世界上大约有200个主权国家,与中国建交的就有168个。

可是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和中国建交的国家只有17个。

那么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国际形势?新中国又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呢?我们来学习27课新中国的外交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国际形势、国家性质、国家综合实力线索:由于这一课内容比较多,为了方便同学们理解和记忆,我把教材整理了一下。

学习的时候,我们分成三大部分来学习: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外交,七十年代的中国外交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一、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外交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首要任务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主要是反美[设问]:建国之初,我们的毛主席就提出了三大外交政策,是哪三大外交政策。

[提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一边倒”[联系]:至于这三大政策各有什么含义,请同学们翻开P119页的阅读与思考,顺便做一下,这个思考题1、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补充]: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下,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什么要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提示]:这是由当时的国际形势决定的。

当时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包括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和军事上包围,使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

在这用情况下,中国只能依靠老大哥苏联。

[补充]:当时,苏联也确实发挥了老大哥的作用,不仅第一个承认中国,还与中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贷给中国3亿美元。

在苏联的帮助之下,在建国一周年时,中国已经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冲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并开始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在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我们的周总理在1953年底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巩固]:这里我们要注意五项原则之间的关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和不干涉内政是和平共处的保证和前提,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则是五项原则的目标。

给同学15秒时间,看有没同学可以背五项原则的内容(2)意义: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包容性开放性基本准则)[设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那么它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发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提示]: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指什么?包容性是指: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开放性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过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这些意义主要体现在它在两次国际会议上的运用,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3、日内瓦会议:1954年;五大国身份4、亚非会议:1955年,“求同存异”[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一下这两个会议。

日内瓦会议,我们要注意这是中国首次作为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亚非会议也称万隆会议,这次会议上中国“求同存异”的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要注意“求同存异”的方针并不是最先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早在与印度发表联合声明的时候就提出来了。

[过渡]:从前面所讲的内容来看,新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最大的成就是是什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原则。

而到了70年代,中国外交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呢?我们来看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三大成果二、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的三大成果1、一大成果: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971年26届联大[设问]:为何要说是恢复?[提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其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该席位一直由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政权控制,新中国政权建立后一直没能恢复。

[设问]:那么在1971年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提示]: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去找:美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即第三世界的国家和中国①70年代,美国的霸主地位衰落:这时期,除了西欧、日本等力量迅速兴起外,在美苏对峙格局中,双方力量对比,苏联略占优势,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

②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斗争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拥护;③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使许多国家认识到:只有中国参加,许多国际问题才能彻底解决。

所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水到渠成。

[过渡]: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不仅是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同时也标志着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已经不可能维持下去了,那怎么办呢?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与此同时,中苏联不断恶化,中国也开始改变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改善与美国的外交政策,这就有了70年代中国外交的第二大成果毛主席还提出了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的“一条线”的战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对付苏联的威胁。

2、中美关系正常化(1)历史背景(2)尼克松访华(3)中美建交[讲解]:两个原本对立的国家要改善关系,期间的过程当然会比较曲折。

过程我就不讲了,同学们阅读教材P120至P121一二段,注意这时发生的外交事件有1970年的斯诺夫妇访华,1971年的兵乓外交和基辛格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中方共同签署《联合公报》,1978年发表《建交公报》,79年正式建交。

[补充]:中国虽然与美国建交了,但是,我们知道两国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和谐。

到今天为止,美国还时不时用台湾问题和所谓的人权问题骚扰一下中国,甚至在99年还把中国驻南斯拉夫的大使馆给炸了。

可是骚扰归骚扰,美国始终不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

这是中美复杂的关系。

[过渡]: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一向对美国亦步亦趋的日本,虽然难堪,也不得不开始发展与中国友好合作的关系。

1972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与中方共同签订《联合声明》实现了3、中日建交[补充]:相对于复杂的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更加复杂。

那么今天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提示]:日本政府不愿深刻反省侵华罪行,不肯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做出书面道歉,甚至近年来日本的领导人还接二连三地参拜靖国神社。

[讲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影响,同学们在书上划划: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许多西方国家也纷纷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

[过渡]:这是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成果,确切地说是70年到78年改革开放以前所取得的成就。

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努力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1、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设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四部分,归纳一下,中国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哪些成就。

[提示]:A、加入世贸组织WTO 01年底B、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APECC、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02年[讲解]:加入这些组织,一方面表现了中国正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的也表面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过渡]: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面,中国有做出了哪些努力呢?请同学们阅读最好一部分内容,归纳一下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提示]:A、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如与俄、美、日、法等国建立“伙伴关系”B、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五国一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C、支持联合国的工作。

总结:新中国50多年的外交历程贯穿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

50年代中期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至今仍然实用。

70年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使中国彻底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80、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中国推行和平外交政策,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板书一、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外交1、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意义3、日内瓦会议4、亚非会议二、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的三大成果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2、中美建交3、中日建交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1、国际交流与合作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