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时极性法

合集下载

瞬时极性法

瞬时极性法

运用同点连接判别法
图3用瞬间极性法判断反馈极性可运用同点连接判别法。所谓同点连接,是指反馈支路的输出端与放大电路信 号的输入端同点相连,如图3所示。若反馈支路的输出端没有返回到放大电路输入端,而是返回到公共端,则称为非 同点连接,如图4所示。
在同点连接下,若反馈前后的瞬时极性变化相同,则反馈信号起到增强输入信号的作用该反馈为正反馈,如图3 所示,反之为负反馈。
图2由三极管电流分配关系 ie = ib + ic可知,在任一瞬时,图1(a)所示的共射极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 压相位相反,集电极电位的极性与基极相反、与发射极亦相反。当有发射极电阻并且没有旁路电容时,基极电位和 发射极电位的瞬时极性相同(图2)。
同样,在任一瞬间,图1(b)所示的共基极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位相同,集电极电位的极性与发射极相 同、与基极电位的极性相反。当有基极电阻无旁路电容时,发射极电位与基极电位的瞬时极性相反 ;图1(c)所示 的共集电极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位相同,发射极电位与基极电位的极性相同、与集电极电位的瞬时极性相 反。当有集电极电阻无旁路电容时,基极电位与集电极电位的瞬时极性相反。
运用瞬时极性法判定电路各点电位极性时,一定要非常熟练掌握三极管三种基本联接方式(组态)的判定及 相应组态输出信号电压的相位关系。
用瞬间极性法判断反馈极性要注意运用同点连接判别法。同点连接法,若反馈支路的输出端与放大电路信号 的输入端同点相连,且瞬时变化极性相同,则该反馈为正反馈,反之为负反馈。
从我国发展形势来看,对电子电路中判断晶体管电路中极性的反馈方法为“瞬时极性法”。在使用电子的过 程中,要对电路中的每一个关键的元器件和有效器件有所了解,在设定好的电路时,电路中的有关信号就会流通, 要想计算这样的信号就要利用瞬时极性的方法对电路中所存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计算,这一项过程是复杂的更是 繁琐的,对每一个电子元器件都要进行极性的判断,从而了解整个电路的震荡过程,最后才能得出真实有效的结 论。这样的方法是一项最为复杂的以“瞬时极性的方法”为基础,运用电路中两个或多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关键点 进行测量,从测量的几个关键点中进行判断电路的震荡作用,利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得对电路震荡的判断更加简 便。

变压器瞬时极性法计算公式

变压器瞬时极性法计算公式

变压器瞬时极性法计算公式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电气设备,用于改变交流电压的大小。

在变压器的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其正常运行,需要对其进行各种参数的计算和分析。

其中,瞬时极性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可以用来确定变压器的各种参数,如短路阻抗、短路电压等。

瞬时极性法是一种基于瞬时电压和电流的计算方法,通过测量变压器的瞬时电压和电流波形,可以得到变压器的各种参数。

其计算公式如下:短路阻抗 Z = U / I。

其中,Z为短路阻抗,U为瞬时电压,I为瞬时电流。

短路电压 Usc = Z I。

其中,Usc为短路电压,Z为短路阻抗,I为瞬时电流。

通过这两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变压器的短路阻抗和短路电压,从而可以评估变压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瞬时极性法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设计和运行变压器,保证其正常运行。

除了短路阻抗和短路电压,瞬时极性法还可以用来计算变压器的其他参数,如空载损耗、短路损耗等。

通过测量变压器的瞬时电压和电流波形,可以得到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参数,从而可以进行各种参数的计算和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瞬时极性法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测量设备,如瞬时电压和电流采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

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实时地测量变压器的瞬时电压和电流波形,从而得到变压器的各种参数。

除了计算参数,瞬时极性法还可以用来评估变压器的运行状态。

通过测量变压器的瞬时电压和电流波形,可以得到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如负载情况、温度变化等。

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及时地发现变压器的故障和问题,从而可以及时地进行维护和修复。

总之,瞬时极性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可以用来确定变压器的各种参数,评估其性能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变压器的故障和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瞬时极性法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测量设备,如瞬时电压和电流采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

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实时地测量变压器的瞬时电压和电流波形,从而得到变压器的各种参数,保证其正常运行。

(新)正弦波振荡器基本习题解答(PDF 7页)

(新)正弦波振荡器基本习题解答(PDF 7页)

第10章 正弦波振荡器——基本习题解答10.1试用瞬时极性法判别题10.1图各电路能否满足自激振荡的相位条件?假设电路的幅值条件均满足,各电路能否起振? 解:用瞬时极性法判别如下题 10.1图10.2由集成运算放大器和RC 并联谐振电路组成的振荡器如题10.2图所示,已知R=160k Ω,C=0.01µF 。

试问:(1)若R 1=3k Ω,求满足振荡幅值条件的f R 值; 为了使电路可靠起振, 起振时f R 应比计算值大一些还是小一些?为什么?•fU(2)估算振荡频率0f 。

R题10.2图解:(1)A f =33111=+=⎟⎟⎠⎞⎜⎜⎝⎛+f f R R R 则Ω=k R f 6 31=F & 要可靠起振1>F A f && 起振时fR >6k Ω (2) Hz Hz RC f 1005.991001.0101602121630≈=××××==−ππ10.3设计一个振荡频率为125Hz 的正弦波振荡电路(电容用0.047µF ,并用一个正温度系数10k Ω的热敏电阻作为稳幅元件)。

试画出电路,并标出各电阻阻值。

解:画出电路如题10.3图所示:RR 1: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125210==RCf π即 1.272710312510047.0216Ω=Ω=⇒=××−k R Rπ取Ω=k R f 20 起振时:f R >20k Ω10.4用下列元器件能否构成正弦波振荡电路?(1)16k Ω电阻三只,27k Ω的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一只,集成运放一只, 10k Ω电位器一只,0.01µF 电容器两只。

(2)1k Ω、5.1k Ω、15k Ω的电阻各一只, 0.1µF 的电容器两只, 300pF 的电容器一只,变压器一只, 三极管一只。

解:(1)可以,其构成电路如下图所示:16k 0.01 (2) 可以,其构成电路如下图所示:10.5试标出题10.5图中各电路变压器的同名端,使之满足正弦振荡的相位条件。

辨认电路中的反馈元件_正反馈与负反馈的判别

辨认电路中的反馈元件_正反馈与负反馈的判别

辨认电路中的反馈元件_正反馈与负反馈的判别一、辨认电路中的反馈元件一个电路是否存在反馈,要看该电路有没有反馈元件。

要判别反馈类型,也首先要找到反馈元件的位置。

因此,准确辨认电路中的反馈元件是十分重要的。

任何同时连接着输出回路和输入回路,并且影响着输入回路的元件,都是反馈元件。

所以可以通过直接观察电路的方法,很快地辨认出电路的反馈元件。

例如课件图1所示,图a)中电阻Rf是反馈元件;而图b)中电阻Rf就不是反馈元件,因为它只连接到输入端的接地点,并没有对输入端起到任何影响。

二、正反馈与负反馈的判别首先,明确正反馈与负反馈的概念。

根据反馈极性的不同,可将反馈分为正反馈与负反馈。

使放大器净输入量增大的反馈,称为正反馈;反之称为负反馈。

考虑到技校学生的文化理论和专业基础都较差,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和判别,笔者把这一概念简单直观化,即通过课件图2,向学生形象地介绍:当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放大器输入端的同一个电极时,若二者的瞬时极性一致,为正反馈;反之为负反馈。

当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放大器输入端的不同电极时,结果相反。

其次,理解放大器的三种基本接法中三极管各电极间的相对相位关系。

为了方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瞬时极性法,笔者认为有必要先回顾一下三极管各极间的相对相位关系。

将放大器的三种基本接法示意图(图3)通过课件向学生逐一展示,通过直观比较,哪些是同相放大器,哪些是反相放大器?学生很快就能准确地回答出来(即:共发射极为反相放大器,其它为同相放大器)。

为了使知识条理化,可将三极管各电极间的相对相位关系归纳如下:①在共发射极放大器中,集电极输出信号与基极输入信号的瞬时极性相反;②在共集电极放大器中,发射极输出信号与基极输入信号的瞬时极性相同;③在共基极放大器中,集电极输出信号与发射极输入信号的瞬时极性相同。

第三,掌握瞬时极性法。

瞬时极性法的具体步骤如下:①假设输入信号在某一瞬间对地极性为“+”;②从输入端到输出端,根据三极管各电极间的相对相位关系依次标出放大器各点瞬时极性;掌握好瞬时极性法的关键点如下:①要明确正、负反馈的直观概念;②要掌握好三极管各电极间的相对相位关系;③对于反馈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元件,一般认为对瞬时极性没有影响;④要牢记瞬时极性法的三个步骤。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一.填空(40分,每题5分)1.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2)(3)(4),闭环Auf= 。

2.通常使用来判断正负反馈,共射极放大电路反馈信号从基极注入为反馈,从发射极注入为反馈,当输出端短路后,反馈元件上有电压是反馈,若无电压是反馈。

3.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其主要类型有(1),,(2),,(3),(4)。

射极输出器是属于反馈。

4. OCL,OTL是功率放大电路,消除交越失真的方法是,它们电路上的共同特点是,不同点有,实用电路常工作在状态。

5. 集成运放主要功能是,运算电路有(1)(2)(3)(4);基本转换电路是(1)(2)。

6.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任务是,主要要求有(1)(2)(3)(4)。

7.直流稳压电源的功能是,晶体管串联型稳压电路是由,,和四部分电路组成。

8.放大电路设置偏置的目的是,引入负反馈目的是。

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分为,,。

二.判断(8分,在括号里打“√”或打“X”)1.放大器负反馈深度越大,放大倍数下降越多。

()2.由集成稳压电路组成的稳压电源其输出电压是不可调节的。

()3.负反馈能修正信号源的失真。

()4.直流负反馈的作用可以稳定静态工作点。

()5.零点漂移是放大器输出不能为零。

()6.抑制零点漂移最有效的是采用差动放大为输入级。

()7.放大器引入负反馈可以提高电压放大倍数稳定工作状态。

()8.集成运放的基本运算是加法和减法运算。

()三.识读电路(24分,写出电路名称,信号传输方式和所采用的偏置)1. 2.3. 4.5. 6.四.简答(18分)1.指出电路运算功能,并写出运算公式。

(1).(2)(3). (4).2.简述万用表检测电阻的使用方法。

五.计算(10分)1. 求如图所示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输入,输出电阻,电压放大倍数。

2.如图所示电路已知Rf=120k,U。

=1.5v,Ui=0.5v。

求R1的大小。

参考答案一,1,提高放大电路工作稳定性(降低了电压放大倍数)减小失真展宽通频带改善输入,输出电阻Au/(1+FAu)。

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

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

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反馈在电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

反馈有正,负之分。

负反馈主要用于模拟放大电路中,负反馈既能稳定静态工作点,又能改善放大电路的各种性能。

放大电路很少用正反馈。

在一定条件下放在电路中的负反馈可转化为正反馈,形成自激振荡,使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这是要避免的一面。

正反馈还有有利的一面,就是在波形产生的电路中,人为地把电路接成反馈形式,产生所需的波形。

在电子技术实践中,要正确组成反馈放大电路和振荡电路。

必须清晰准确地判别正负反馈。

如何有效判别正负反馈本文介绍瞬时(变化)极性法。

学习反馈电路,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判别方法,必须解决以下问题:(1)什么是反馈反馈就是将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的一部分,通过一定电路形式送回到输入回路称为反馈。

(2)反馈元件如何判别既与输出回路相连,又与输入回路相连的器件都是反馈元件;虽仅在输出回路或输入回路,但与反馈支路相连,并对反馈信号大小产生影响的元件也是反馈元件。

(3)如何构成反馈放大器引入反馈的放大电路称为反馈放大电路,即反馈放大器。

(见图1)图1图中A是基本放大电路,F是反馈网络,两部分构成一个闭环。

X’i和x’f分别是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x’d是净输入信号,三者汇交的节点称为混合环节。

X’i、x’f、x’d可以是电压信号,也可以是电流信号,x’i与x’f在节点处可以相加也可以相减。

如果是串联反馈x’i和x’f都用电压表示,两个电压在此串联相减。

如果是并联反馈,x’i和x’f都用电流表示,两个电流在此并联相减。

(4)什么是正反馈,负反馈如果反馈信号x’f与原来外加的输入信号x’i相位相同,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增强为正反馈,反之就称为负反馈。

那么,在具体电路中如何正确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呢一般是利用电路中各点对“地”的交流电位的瞬时极性来判别。

电子技术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第3章 多级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第3章   多级放大电路

第3章 多级放大电路3.1 如图 3.7所示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已知12CC =U V ,20B1B1='=R R k Ω,10B2B2='=R R k Ω,2C2C1==R R k Ω,2E2E1==R R k Ω,2L =R k Ω,5021==ββ,6.0BE2BE1==U U V 。

(1)求前、后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值。

(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3)求各级电压放大倍数u1A 、u2A 和总电压放大倍数u A 。

u s+u o -CC图3.7 习题3.1的图分析 两级放大电路都是共发射极的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各级电路的静态值可分别计算,动态分析时需注意第一级的负载电阻就是第二级的输入电阻,即i2L1r R =。

解 (1)各级电路静态值的计算采用估算法。

第一级:412102010CC B2B1B2B1=⨯+=+=U R R R U (V )7.126.04E1BE1B1E1C1=-=-=≈R U U I I (mA )0.034507.11C1B1===βI I (mA )2.5)22(7.112)(E1C1C1CC CE1=+⨯-=+-=R R I U U (V ) 第二级:412102010CC B2B1B2B2=⨯+='+''=U R R R U (V )7.126.04E2BE2B2E2C2=-=-=≈R U U I I (mA )电子技术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46 0.034507.12C2B2===βI I (mA ) 2.5)22(7.112)(E2C2C2CC CE2=+⨯-=+-=R R I U U (V )(2)微变等效电路如图3.8所示。

R U +-图3.8 习题3.1解答用图(3)求各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u1A 、u2A 和总电压放大倍数u A 。

三极管V 1的动态输入电阻为:10807.126)501(30026)1(300E11be1=⨯++=++=I r β(Ω) 三极管V 2的动态输入电阻为:10807.126)501(30026)1(300E22be2=⨯++=++=I r β(Ω) 第二级输入电阻为:93.008.1//10//20////be2B2B1i2==''=r R R r (k Ω) 第一级等效负载电阻为:63.093.0//2//i2C1L1==='r R R (k Ω) 第二级等效负载电阻为:12//2//L C2L2==='R R R (k Ω) 第一级电压放大倍数为:3008.163.050be1L11u1-=⨯-='-=r R A β 第二级电压放大倍数为:5008.1150be2L22u2-=⨯-='-=r R A β 两级总电压放大倍数为:1500)50()30(u2u1u =-⨯-==A A A3.2 在 如图 3.9所示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已知12CC =U V ,30B1=R k Ω,20B2=R k Ω,4E1C1==R R k Ω,130B3=R k Ω,3E2=R k Ω,5.1L =R k Ω,5021==ββ,8.0BE2BE1==U U V 。

反馈放大器详解

反馈放大器详解

输入信号反馈信号净输入信号反馈放大器反馈过程:在电子系统中把输出回路的电量(电压或电流)以一定的方式(串联、并联)馈送到输入回路的过程。

输入信号、反馈信号、净输入信号−−−−−−−−↓←↓←↑↑→↑→↑→BE B B E E C B V I V V I I I 不变因V B I e+V e -+V BE -正反馈正反馈+-负反馈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

be Lv r RA 'β−=Vo 与Vi 反相若Vi 瞬时极性为正,则Vo 瞬时极性为负+-+-+-_+A电流串联正反馈负反馈类型负反馈类型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电压反馈基本放大器反馈网络i V 'i V fV oI gR LR +−+−+−.AF A F♁♁♁♁v i v id v f v o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串联反馈考虑电压间♁♁♁♁○+v f-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加于输入回路两点时,○○♁♁○♁AFoI gR LR V .+−gI i I 'i I fI ...AF♁v oI i I id I f○负反馈。

iI fI 'i I 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同一点时,为正反馈。

AFoI gR LR iI 'i I f I ...♁i i i idi f○A F○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加于输入回路同一点时,i o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iI •iI•'○○♁♁♁fI •○AF i V 'i V f V o I gR L R +−+−+−A F ♁♁v i v id v f ♁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两点时,为负反馈。

i o电流串联负反馈−−−−−−−−↓←↓←↑↑→↑→BE B B E C B V I V V I I 不变因输入端: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输入回路的同一个电极上,则为并联反馈;反之,加在放大电路输入回路的两个电极,则为串联反馈。

电路中的反馈分类

电路中的反馈分类

电路中的反馈分类电路中的反馈分类1. 电压负反馈电压负反馈是指从放大器输出端取出输出信号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负反馈信号,也就说负反馈信号VF与输出电压VO成正比。

电压负反馈的特点是:电压负反馈能够稳定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电压。

由于电压负反馈元件是并联在放大器输出端与地之间的,所以能够降低放大器的输出电压2. 电流负反馈电流负反馈是指从放大器输出端取出输出信号电流的一部分作为负反馈信号,换句话说:反馈信号VF与输出电流IO成正比。

电流负反馈的特点是:电流负反馈能够稳定定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电流。

由于电流负反馈元件是串联在放大器输出回路中的,所以提高了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3. 串联负反馈电压和电流负反馈都是针对放大器输出端而言的,指负反馈信号从放大器输出端的取出方式。

串联和并联负反馈则是针对放大器输入端而言的,指负反馈信号加到放大器输入端的方式。

串联负反馈网络取出的负反馈信号VF,同放大器的输入信号Vi以串联形式加到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的,这样的负反馈称为串联负反馈。

串联负反馈的特点是:串联负反馈右以降低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稳定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由于串联负反馈元件是串联在放大器输入回路中的,所以这种负反馈可以提高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4. 并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是指负反馈网络取出的负反馈信号VF,同放大大器的输入信号Vi以并联形式加到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这样的负反馈称为并联负反馈。

并联负反馈的特点是:并联负反馈降低放大器的电流放大倍数,稳定放大器的电流增益。

由于并联负反馈元件是与放大器输入电阻相并联的,所以这种负反馈降低了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5. 负反馈电路种类负反馈电路在放大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根据负反馈放大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不同组合形式,负反馈放大器共有下列四种电路: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负反馈电路接在本级放大器输入和输出端之间时称为本级负反馈电路,当负反馈电路接在多级放大器之间时(在前级放大器输入端和后级放大器输出端之间),称为放大环路负反馈电路。

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振荡的可能性

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振荡的可能性

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振荡的可能性秦莉艳【摘要】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振荡电路是一个相对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对于职业类学校的学生而言,需要他们掌握电路振荡可能性的判断方法。

本文以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为例,介绍应用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振荡可能性的方法。

这种方法相对而言比较简便,学生容易掌握。

【期刊名称】《电子制作》【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1页(P29-29)【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振荡电路;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作者】秦莉艳【作者单位】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 215009【正文语种】中文模拟电子技术对于电子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相当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为电子专业后续课程《高频电子线路》、《电视机原理》等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基础。

对于职业类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之前接触过的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不多,所以模拟电子技术该门课程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老师应当寻求相对简易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电路。

本文以模拟电子技术振荡电路中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为例,介绍了运用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振荡可能性的方法。

1.1 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振荡电路产生振荡是必须满足两个平衡条件:振幅平衡条件(1)相位平衡条件(2)对于电路振荡可能性判断时就是判断该振荡电路能否满足式(2),也就是判断反馈网络引入到输入端的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是否同相,若同相则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1.2 振荡电路的组成为了满足振荡的两个平衡条件,图1给出了一般振荡电路的组成框图,包含以下四个部分:(1)放大电路:放大作用;(2)反馈网络:满足相位平衡条件;(3)选频网络:确定振荡频率,保证电路产生正弦波振荡;(4)非线性稳幅电路:稳定输出幅度,改善输出波形。

图2是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的结构图,图3是该电路的交流通路。

从图3可以看出电感的三个抽头分别接晶体管的三个极,故称之为电感三点式电路。

同时从图2可以看出该电路具备了振荡电路所必须的四个组成部分。

反馈及瞬时极性法

反馈及瞬时极性法

《电子技术》知识点:反馈及瞬时极性法1、反馈的基本概念反馈:是指通过某种电路,将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送回到输入端回路并对输入信号产生影响的措施。

e sR B+U CC C 1C 2R ER Lu i+–u o+ –+++ – R S 通过R E 将输 出电压反馈 到输入回路R B1 R CC 1C 2R B2R ER L+++U CCu i u o++ – –I E-u F结论:▲反馈可以影响放大电路的性能; ▲ 反馈的作用通过反馈电路实现。

1、反馈的基本概念规律?2、反馈电路的组成(方框图)X dX o基本放大电路A 反馈 电路FX f–X i+ 净输入信号输入信号反馈信号输出信号=- X X X d i f负反馈= A X X od= F XX fo= A XX f oif A A F、、的量纲注意:开环放大倍数 反馈系数 闭环放大倍数 2、反馈电路的组成(方框图)1==+=+=+f o i o d f od oA X X X X X X X FX A FA 反馈基本关系式 =- X X X d i f反馈深度D=-X X X d i f三者同相根据反馈信号对输入信号作用的结果反馈分: 正反馈 负反馈 3、反馈的类型=- X X X d i f净输入信号负反馈 反馈信号削弱输入信号的作用,减小净输入信号。

正反馈反馈信号增强输入信号的作用,增加净输入信号。

X dX o基本放大电路A 反馈 电路FX f–X i+ X d↑ X d↓3、反馈的类型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假设输入信号的瞬时极性,沿信号的传输环路判定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确定反馈信号对输入信号的影响,使净输入信号减小为负反馈;反之为正反馈。

负反馈交流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稳定静态工作点正反馈反馈直流反馈3、反馈的类型4、反馈的判断①确定反馈支路②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瞬时极性法③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反馈—输入端反馈信号的性质及连接方式④判断是电流还是电压反馈—输出电压短路法⑤根据反馈电路交直流通路,判别是交流还是直流反馈瞬时极性法:假设输入信号的瞬时极性,沿信号的传输环路判定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确定反馈信号对输入信号的影响,使净输入信号减小为负反馈;反之为正反馈。

瞬时极性法

瞬时极性法

二、根据输入输出连接方式的不同,反馈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电压串联反馈 电流串联反馈 电压并联反馈 电流并联反馈
三、正、负反馈的判断的方法
判断电路中反馈的正、负极性用瞬时极性法: (1)按中频段考虑,即不考虑电路中所有的电容对相位的影响。 (2)用正、负号(+、-)或箭头(↑、↓)表示电路中各关键点对 “地”的电位的瞬时极性(或瞬时变化),这种表示要符合放大 器的基本原理。 共射极放大器:集电极与基极电位反相; 共基极放大器:集电极与发射极电位同相; 共集极放大器:发射极与基极电位同相; 集成运放电路:看xf是加在同相端还是反相端 (3)要逐级进行。最后看反馈到输入端的信号的瞬时极性,若与 原输入信号的位相相同,则为正反馈,若与原输入信号的位相相 反,则为负反馈。
(+)
+ R4
(-)
+
vO
vI
(+)
R2
级间负反馈 级间反馈通路
交、直流反馈判断举例
交、直流负反馈
(+)
C1 vI
(+) (+) R1
+
(+) (+)
vO
C2
R2
交流正反馈
四、输入、输出端的反馈形式的判断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同反馈的类型有关,当考虑 到信号源和负载时,负反馈放大器包含四个部分: 信号源 Ug 基本放大器 A 反馈网络 F 输入端的判断可以使用结点法和定义法 输入端:反馈信号在输入端的联接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 输出端的判断使用短路法或者开路法
一、反馈的表示方法 (一)方框图
Xs
信号的正向传输
Xi’
信号在基本放大电 路中的反向传输
基本放大 电路 A Xo

瞬时极性法

瞬时极性法

瞬时极性法瞬时极性法是一种新兴的心理健康技术,它的开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它的目的是发现人类的潜在记忆和思维偏差,并通过更深入的心理角度,对恶性循环思维,不良情绪甚至身体不适做出更精准的干预。

瞬时极性法把人的大脑当作一个电路板来进行研究,探究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很好地控制情绪,而有的人就不行。

它的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受到了记忆的影响,也受到了当前的环境条件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在觉察自己的情绪时,产生一个正负的特异性电荷,而这正是瞬时极性法非常关注的记忆状态。

瞬时极性法的基本技术是将被测者置于一种基本的安静环境当中,然后观察他们的脑电波图以及大脑活动,以及出现过的使人振奋,伤心,惊讶,恐惧等情绪图案。

此外,瞬时极性法还可以检测被试者是否出现记忆调节问题,并试图以正常速度拖慢这一过程,以便更有效地处理这些情绪,并避免恶性循环的情况发生。

瞬时极性法的实施要点之一是心理的重塑,即通过自我认知的改变,改变人的内心世界,更新和改善情绪反应,改变思维模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改变行为的方式和实践。

另外,瞬时极性法还可以通过外界环境的改变来帮助个体改变内心世界。

例如,给予积极的情绪支持,增加积极情绪的机会,如给予正面的鼓励,积极回馈,提供安全感,改变言语和交流方式等等。

最后,瞬时极性法还利用药物进行治疗。

这类药物能够帮助改善个体的记忆功能,改善认知劳动,抑制情绪反应,增强行为抑制,并帮助恢复能量平衡。

总结而言,瞬时极性法是一种可以根据个体特定情况,为个体提供更有效精准的心理治疗,改变情绪反应,提升情绪状态,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改善精神健康,最终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和把握社会环境的技术。

瞬时极性法的实施有很多种形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正确的时机,结合正确的策略,为个体提供完善的心理治疗。

瞬时极性法判断正负反馈

瞬时极性法判断正负反馈

瞬时极性法判断正负反馈
瞬时极性法是一种判断正负反馈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帮助法律从业者们做出
准确的决定。

瞬时极性法是在以有限的时间间隔内观察两个变量的变化,当变量之间的变化有所不同时,则表明其负反馈或正反馈。

瞬时极性法能够比较快速准确地对正负反馈做出判断,从而可以帮助法律从业者们在判断案件有关方面取得更准确的结果。

瞬时极性法以及它有效判断正负反馈的特点非常明显,定义其概念也比较容易
明确,只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间隔内观察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积极变化或消极变化,并且当有变化时,可以较准确的得出正负反馈的结果。

同时,由于它的结果准确,瞬时极性法也开始被应用于法律领域,在此领域中,它能够帮助从业者们进行更准确的判断,也可以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权益,从而减少可能的不必要的纠纷。

尽管瞬时极性法有着许多优势,它也存在不少的局限性,例如这种方法所赋予
的持续时间粒度较小,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它们的可靠性,尤其是当处于“时空连续”的环境下时,瞬时极性法就有可能无法得到正确的判断结果。

因此,在使用瞬时极性法来作出正负反馈判断时,法律从业者们应当对所定义瞬时极性例子进行灵活的解读,进行综合的判断和选择,最终才能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共射变压器耦合式振荡电路瞬时极性法分析

共射变压器耦合式振荡电路瞬时极性法分析

共射变压器耦合式振荡电路瞬时极性法分析本文从瞬时极性法的理论基础出发,详细地介绍了瞬时极性法分析电路主要采用半周期极性法和全周期极性法两种方式。

此外,还简单介绍了瞬时极性法在不对称电路、开关电源等问题中的应用。

全文共分六章,内容包括:振荡电路分析概述;半周期极性法;全周期极性法;共射变压器耦合式振荡电路分析;正弦波振荡电路分析及其频率特性;方波振荡电路分析及其频率特性。

瞬时极性法分析电路主要采用半周期极性法和全周期极性法两种方式。

前者只考虑正负半周期的极***替,后者则考虑正负半周期同时存在的情况。

如果一个正弦信号是按照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交替变化的规律来进行传输的,那么这样的信号就叫做周期信号,它的波形也是正弦波。

而周期信号又可以分为整周期信号和非整周期信号两类。

在数学上,正弦函数满足关系 y= sinx( x∈[0,π])。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把连续的信号近似看作是周期信号,因此在研究电路时,往往把正弦信号的电流或电压视为有限值。

由于正弦信号的周期 T 可能取得很大,所以它表现为正弦波形。

但是,并不是任何信号都可以表示成正弦波形,例如锯齿波、三角波、余弦波等都不是正弦波形。

而我们通常所指的正弦波形是指在一定区间(通常是每秒的一个周期)内波形按正弦规律重复变化的波形。

所谓的“周期”是指在一个周期内完成一次完整的变化过程。

首先应该说明,瞬时极性法是基于对正弦信号的这些认识之上的。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许多信号属于整周期信号,即它们可以表示为正弦波形。

例如,人体血液循环的节奏是有一定周期的,汽车行驶的速度也是有一定周期的,甚至用水龙头冲洗物件时产生的漩涡也是有一定周期的。

显然,这里所说的周期与正弦周期不尽相同,这种不同反映了它们之间有着质的差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f
x i Ii Ii I f I b
——负反馈
+EC
Ii
RS
(+)
U be U o Uo x f If Rf Rf
RL
If Ib
(-)
Uo A ui Ib
K iu
If Uo

ES
1 Rf
该电路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压稳定
0 以电压 若取样为电压,则 x 的形式出现。
ic vce
外部反馈
hoe
一、 基本概念
(二)电路中的反馈形式 5、正反馈与负反馈 x f 使xi 加强,使放大倍数增加 xi xi x f ——正反馈,
x f 使xi 减小,使放大倍数降低 xi xi x f ——负反馈,
Xi + – Xf
Xi’ Xo
基本放大 电路 A
反馈网络 F
A A F k 1 A f
k 称为环路增益 其中 A f
K 1 A 1 T F f
为增加反馈后,放大器的增益 下降的倍数,叫做反馈深度.
一、反馈的表示方法 (二)表达式推导
Xs
K
Xi + – Xf
Xi'
A
Xo
3、 反馈深度的讨论 A AF k 称为反馈深度 F 1 A f 1 AK
5.1.2反馈的类型与判断
一、反馈的分类: 正反馈与负反馈
负反馈具有自动调节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克服外界不稳定因素的 影响,自动的使输出信号维持稳定,改善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减小放大 器的非线性失真,按照要求改变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电阻 正反馈不但没有自动的调节作用,反而使放大器的性能恶化,破坏 放大器的正常的工作,在放大器中要力争避免。
特点: (1)该电路为电压串联负反馈
0 以电压的形 若取样为电压,则 x 式出现。 f 以电压 x i、 i 、 若为串联反馈,则 x x 的形式出现
2、电压串联负反馈 Ui
(+) (+)
U‘i
(+)
Uo RL
Rr
Uf R1 输入端有 Ui=U’i+Uf

U’i =Ui -Uf
串联反馈:输入端电压求和(KVL)
(+)
+ R4
(-)
+
vO
vI
(+)
R2
级间负反馈 级间反馈通路
交、直流反馈判断举例
交、直流负反馈
(+)
C1 vI
(+) (+)
+
(+) (+)
vO
R1 R2
C2
交流正反馈
四、输入、输出端的反馈形式的判断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同反馈的类型有关,当考虑 到信号源和负载时,负反馈放大器包含四个部分: 信号源 Ug 基本放大器 A 反馈网络 F 输入端的判断可以使用结点法和定义法 输入端:反馈信号在输入端的联接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 输出端的判断使用短路法或者开路法
Xo
单向化
三个假定
反馈网络 F
1、与流经基本放大器的正向传输信号 相比,通过反馈网络的正向传输信号 (直接传输),可以忽略不计。
信号的反向传输
2、与反馈网络的反向传输信号相比,通过基本放大器的反向 传输信号(内部反馈)可以忽略不计。 3、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F与信号源内阻Rs及负载电阻RL无关。
一、反馈的表示方法 (二)表达式推导
(+)
RS ES
Rf
RL
反馈系数
xi ui ube ui u f ——负反馈
x f u f I e R f I C R f I o R f
I Aiu o ube
K ri Uf Io R f
4、电压并联负反馈
Rf
(-)
+EC
A
RL
RS
(+)
ES
K
反馈系数 4、电压并联负反馈
即闭环增益相对变化量比开环减小了1+Akf倍 1 另一方面 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 AF Kf 即闭环增益只取决于反馈网络。当反馈网络由稳定的 线性元件组成时,闭环增益将有很高的稳定性。
例:1+Akf=100时,A=1000±10% 即dA/A=10%
则Af=10±0.1%
二、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改善 (二) 减少非线性失真 大
X f K F X o
X o A F X i
二、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改善 (一) 提高增益的稳定性 A A 闭环时 AF 只考虑幅值有 AF 1 AK f 1 AK f dAF 1 dA dAF 1 则 2 AF 1 AK f A dA (1 AK f )
R2
反馈通路
(反馈网络)
vI
+ -
vO
RL
vI
R1 + -
vO
RL
信号的正向传输
一、 基本概念
(二)电路中的反馈形式 2、交流反馈与直流反馈 若反馈信号中只包含直流成份——直流反馈 若反馈信号中只包含交流成份——交流反馈 3、内部反馈与外部反馈
4、本级反馈与级间反馈
内部反馈
Ib hie vbe hrevce hfeib
(2)、取样方式的判断——输出开路法 将放大器输出端开路,看反馈信号是否存在
若存在——电压反馈
不存在——电流反馈
例子1:
1、电压串联负反馈
(-) (+) (+)
(-)
(+)
Re1
Rf
Rf Re1
特点: (1)该电路为电压串联负反馈
0 以电压的形 若取样为电压,则 x 式出现。 f 以电压 x i、 i 、 若为串联反馈,则 x x 的形式出现
f
F
K A , 一般负反馈 1 时, A (1) 1 A F f K ( 2) 1 A f
1 1 时, 深度负反馈 A f K
K A , 正反馈 1 时, A (3) 1 A F f
K , 自激振荡 0 时, A ( 4) 1 A F f
第5章 反馈放大电路
5.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一、 基本概念
(一)反馈的定义
反馈是指将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按一定的方式送回 到输入回路,来影响输入量(电压或电流)的一种连接方式 净输入量 混合 x 取样 i i 放大电路 x 0 输出信号 x 总输入量 反馈信号
f x
反馈网络
o x Ao i x f x k f 0 x
VCC
Vo RS
VS IO
V EE
5.2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改善
一、反馈的表示方法 (一)方框图
反馈放大电路 的输入信号
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 信号(净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
Xs
变换网络 K
Xi
+ – Xf
Xi’
基本放大 电路 A
Xo
信号源
反馈信号
反馈网络 F
X A o X i
5.1.1 负反馈的一般表达式
一、反馈的表示方法 (一)方框图
反馈放大电路 的输入信号
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 信号(净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
Xs
变换网络 K
Xi
+ – Xf
Xi’
基本放大 电路 A
Xo
信号源
反馈信号
反馈网络 F
X A o X i
X f K f X o
X o A F X i
二、根据输入输出连接方式的不同,反馈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电压串联反馈 电流串联反馈 电压并联反馈 电流并联反馈
三、正、负反馈的判断的方法
判断电路中反馈的正、负极性用瞬时极性法: (1)按中频段考虑,即不考虑电路中所有的电容对相位的影响。 (2)用正、负号(+、-)或箭头(↑、↓)表示电路中各关键点对 “地”的电位的瞬时极性(或瞬时变化),这种表示要符合放大 器的基本原理。 共射极放大器:集电极与基极电位反相; 共基极放大器:集电极与发射极电位同相; 共集极放大器:发射极与基极电位同相; 集成运放电路:看xf是加在同相端还是反相端 (3)要逐级进行。最后看反馈到输入端的信号的瞬时极性,若与 原输入信号的位相相同,则为正反馈,若与原输入信号的位相相 反,则为负反馈。
3、电流串联负反馈
+RC
(+)
Ui U’ i
A
K
UO
RS ES
(+)
Rf
RL
Uf
I0
(+) (+) (+)
该电路为电流串联负反馈
0以电流的形式出现。 取样为电流,则 x
f 以电压的 i、 i、 x x 为串联反馈,则 x 形式出现
3、电流串联负反馈
+RC
(+)
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流稳定 β↑→IC↑→Uf↑→Ube↓→Ib↓ I C↓ I f )R e 2 Rf Rf
Re2
R e2 If Io R e2 R f
A ii
If Io Re1 K I b1 ii I o Re 2 R f
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压稳定
反馈类型的判别总结
1. 有无反馈
是否存在把输出回路和输入回路连接起来的支路。 2.交流反馈与直流反馈 反馈存在于直流或交流或交直流通路中。 3.正反馈与负反馈 瞬时极性法。 4. 反馈的组态 输出端:并联取电压;串连取电流。 输入端:串联分压 ;并联分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