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丸测速

弹丸测速
弹丸测速

炮弹初速度测量的两种方式

目前国内炮弹初速度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利用多卜勒原理做成的测速仪。它由高频发射接收装置、放大装置、滤波装置、信处装置、控制装置、以及显示装置和固定装置等组成。但是,由于炮弹初速极快,可达每秒数千米,完全不同于普通运动目标的速度测量,所以,对系统的性能要求非常高。比如,要求系统的频率源要很稳定,放大电路的动态范围要很宽,信号处理电路的处理速度要很快,总之,要系统地响应能力非常强,响应时间非常短,而普通的一些电子元件很难达到如此的高要求,所以,此类测速系统的造价往往非常昂贵,价位从几十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第二种,就是利用截取装置,来获得炮弹初速在截取装置的不同截面(该截面是垂直于炮弹的飞行速度的,也就是炮弹飞行方向上的物理法平面)上的响应时间,而截取平面的距离是事先设计好的,而且可以做到很精确,同时炮弹飞过截取平面时靠的是光电或电磁感应,所以响应非常快,利用距离除以时间,从而可非常精确地测量出炮弹的飞行初速度。目前,广泛使用的几种截取装置是天幕靶、光幕靶、线圈靶、网靶和金属箔靶等几种。之所以把截取装置叫做什么靶,那是由于该截取装在跑弹飞行方向的前方或平行于炮弹的飞行方向,似乎是要击中,实际上只是穿过或飞过,所以形象地称为什么靶。由于天幕靶和光幕靶与炮弹非接触,而且不受飞行物材料的限制,使用方

便,相对于多卜勒测速仪的价位要低得多,渐渐为广大用户而采用。

HG202C-4两路测速仪是在保留了HG202C-3型测速仪的优点、改进了它的不足之处,并集中了国内所有测速仪的优点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新型智能化测速仪,其特点如下:

一、本机工作可靠、芯片采用新型的单片机,集成度高、所用元

器件少、因此可靠性高,将单片机应用于测速仪上是本机的独创。

二、本机操作简单、数据处理智能化、用户不需要学习计算机“语

言”,只要按“用户手册”揿动按键就可进行数据处理。

三、本机对所测到的速度Vx可自动进行空气阻力修正;药室容

积修正;药温修正;弹重修正;当日修正;射角修正;射频及每发间隔时间等,凡制式弹或用户事前提出的弹道参数可全部固化在机内,非制式弹的弹道参数,可通过“双功能键”

很方便的输入机内。

四、本机采数电路为无极性电路、它可适用线圈靶,通断靶,天

幕靶等各种常用的区截装置、亦可直接输入脉冲来启停测速仪。

五、本机具有数据记忆功能,机内可存贮102发数据,在突然切

断电源的情况下,所测到的数据不会丢失。数据如不“清除”,可以长期保存在机内。

六、本机时钟为两路共用,分0.1μs、1μs、10μs、0.1 ms、10ms

五挡,每路的计数容量均为655359。

七、本机1路与2路的封门时间,即封1与封2可从

0.01ms~99.99ms间任选一个封1或封2,事前固化在机内。

如认为固化在机内的封门时间不合适时,亦可通过按键很方便的将您认为这次试验适合的封1、封2、输入机内。

八、本机具有特强的剔除功能,它除可剔除己测到的任何一发数

据外,还可剔除某一发数据中的t1或t2,不仅可以剔除数据还可更换已在机内的任何一发的t1或t2。

九、本机功耗极低,总功耗为3.8W,(不含打印机),故本机供电

电源可交直流两用亦如用户需要,本机可配专用的镉镍电池组,它可重复充电使用,使用寿命可达400次。

十、所有数据可通过6位数码管显示窗口很方便的读出。

十一、本机体积小,重量轻,体积为840(宽)×840(深)×100(高)mm 3,重量为3.85kg

弹丸测速技术是在人造的环境中测试弹丸飞行速的技术。弹丸速度是衡量武器性能的

基本参数,也是为射表编制和内弹道研究必须提供的数据。在发射药鉴定试验和穿甲试

验中需要测量弹丸的初速和着速,有时确定弹道系数和弹形系数也与测速有着密切的关

系。总之,各种类型的射击武器都需要测量弹丸的速度。目前,弹丸速度的测量采用两

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测量弹丸飞过一段已知距离的时间,然后用距离除以时间求的已知距离的平均速度。因此速度的测量精度取决于距离和时间的测量精度。弹丸初速一般是在炮口前一段相当短的距离上测量的。另一种速度测量方法是应用多普勒雷达技术。多普勒雷达测速仪应用多普勒原理。向运动目标发出一束无线电波,从目标上反射回到测速仪上来。测速仪的输出是一交变电流信号,其频率是发射波频率和接受机频率之差。如果目标相对测速仪是静止的,发射和接受的频率相等,则频差为零。然而在目标相对测速仪之间相对运动时,则反射信号将产生一频率偏移,这个频差(也叫多普勒频移)直接与测速仪到目标的距离的变化率成正比即与径向速度成正比。利用这一原理制造了各种测速雷达,用于炮弹速度的测量。

[相关技术]弹丸;测试技术;雷达

[技术难点]

测速技术的难点是如何精确地测量炮口到第一靶的基线以及第一靶与第二靶之间的距离。因为目前计时仪和区截装置的测试精度可以满足现代武器的测试要求,产生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基线的测量。另外应开展小型化、高精度测速雷达的研究。

[国外概况]

目前,国外采用的测速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采用区截装置和计时仪测量弹丸的出口速度。这种方法主要是用记时仪和区截靶测出弹丸在两靶间的平均速度。目前使用的电子记时仪精度较高,完全可以满足测试要求。区截装置根据所测弹丸的不同种类选用,其中有通断靶(靶网、铝箔靶),电磁感应的线圈靶。近年来出现的光电靶(包括光幕靶、天幕靶和以激光作光源的光幕)是倍受青睐的一种测速装置。光电靶的工作原理是当弹丸通过光幕上方时就改变了落在光电管上的光线,因而产生一个电信号启动计时仪。使用光电靶进行飞行时间测量主要的优点是:它能沿弹道测量飞行时间,而没有通常接触靶对弹丸的干扰,无需对弹丸磁化、无需对靶网接线、劳动强度低等。但是这种靶一般缺乏空间重复能力。根据射击靶场和射击条件目前有以下几种光电靶在广泛使用之中。

1、区截装置测速法

(1)线圈靶

线圈靶是用八角形的木制框架和沿框架绕制的线圈组成。当磁化弹丸从线圈中通过时,线圈就会感应出一个电动势(即启动或停止信号)。通常有两个线圈,一个产生启动信号,启动计时仪,另一个产生停止信号,停止计时仪。在使用线圈靶时,附近不能有钢铁设备,因为钢铁会破坏磁场,引起测量误差。被测弹丸必须是磁性材料制造,弹丸磁化的极性要正确,要有足够的磁场强度。对于配用电引信的弹丸,只有弹丸磁化后才能安装引信,或者选用无需磁化弹丸的测速方法。

(2)纸靶

纸靶是用沉积有导电涂料的纸制作而成。弹丸穿过纸靶时电路断开启动或停止计时仪。这种靶的主要用来对轻武器和破片模拟,它的主要缺点是每打一发必须换一张纸靶。这就限制了它在特定靶场上的试验。

(3)光电靶

是一种利用光电转换原理作为启动和停止装置的测速靶。当弹丸从光幕上方通过时, 改变了落在光电管上的光,于是便产生一个信号,使计时仪开始或停止工作。他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在弹道上测量飞行时间,而不会妨碍弹丸的正常飞行,由于缺乏一般的空间分辨能力,使用上受到限制,光电靶分为光幕靶和天幕靶,可根据射击条件选择使用。

a、光幕靶

光幕靶是一种使用人工光源的光电靶。主要为轻武器室内射击设计的。在两米的基线

上测量精度为±0.1%,为达到这一精度要求基线的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07%,即±1.

4mm(毫米)。在外使用时要设法避免阳光照射到光敏元件上。光幕靶因空间重复能力差

而造成的误差为9.15mm。由于这种误差使用基线长短要根据试验的目的和误差要求确定

b、天幕靶

这是一种利用天幕自然光的光电装置。这种靶适合于靶场高角射击,但不能在夜间和

雨天使用(当仰角能够装定的较低时附加一个专用罩,也可在雨雪天使用)。这种靶缺

乏空间重复能力。所以测速能力在76 .2m/s(米/秒)时,误差为1.83~2.44m/s。

c、激光光幕靶

激光光幕靶是以激光做光源的光电测速装置,测速范围70~2000m/s测量的弹丸口径

为4~40mm光栅的有效测量面积为400mm×800mm。该装置不仅适用于一般的日常测量,也适应于研究和开发性工作。这方面的产品有AVL470测速仪。它的测速仪精度可达0.04 %。是目前测速精度较高的一种测速装置。

4、铝箔靶

铝箔靶是用两块铝箔中间夹一块泡沫聚苯乙烯绝缘材料制成,当弹丸通过第一个铝箔

时电路接通计时仪开始工作;弹丸通过第二块铝箔时,计时仪停止工作。着额种靶只要

不短路,就可连续使用,无须换靶,特别适合轻武器的试验。

在枪炮测速中,采用的计时设备有照相计时仪,计数计时仪 ,自动计时仪计算,其中

自动计时仪用以记录自动火炮和机关枪的时间间隔。它也可记录发射速率数出射弹发数

和累积各个时间间隔,因而得到的平均射击速度可绘制出试验期间的炮管腐蚀曲线。

另外,国外采用X-射线摄影测弹丸的初速,据称这是比较精确的测速方法。以上这些

测速方法的精度可达0.1%,国外有的测试专家认为测速计时精度较高,可以满足要求,

而两靶基线误差影响较大。所以两靶间的距离测量必须精确,测量用的钢尺必须至少6个月校准一次。也有采用高速摄影的方法。

2、雷达测速法

采用多普勒雷达测量弹丸的飞行速度是一种非常便利的测速方法。因此被广泛应用于

武器及运动目标的速度测量。其基本原理是雷达向着飞行弹丸发射电磁波,同时收到弹

丸的反射回波,由于弹丸在运动,所以发射波与接收波之间有频差,这一频差与弹丸(

或其他运动目标)的速度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fD=2V /λ,式中λ为信号波长,V为

运动目标的速度,fD为多普勒频差。应用这种方法可测出弹丸的初速,也可测得弹道上

多点的速度,测速精度为±0.1%--~±0.03%,或更高,能测量远距离上的弹丸速度,北

大西洋公约组织将MS公司的758雷达作为测速的标准方法使用,其测速范围是50~5000m /s,精度为0.1%,能测量20~155mm直径的弹丸。比如丹麦BS250雷达能测20000~800 00倍口径距离上的弹丸速度,它的功能较齐全,能测出初速,还能阻力系数曲线、速度

距离曲线、速度时间-曲线。再如美国陆军白沙导弹靶场装备的靶场测试雷达,它工作在

X波段,能跟踪速度为30~3000m/s的目标,测速精度为0.3m/s。

有些国家在火炮上装有小型雷达,它可测出火炮的速度降低情况,为火控系统提供修

正参数以提高收发命中的能力。比如澳大利亚使用一种小巧、紧凑、轻便的雷达测速系

统(MV1、MK3膛口速度指示器)能测600发/min(分/分钟)连发时每发弹的速度,测速范围是50~2400m/s,其精度为0.05%。丹麦特玛公司的多普勒雷达系统能给出速度、加

速度、阻力、转速和高度等参数。英国费兰蒂公司研制的 Pacer MK2初速测量雷达,测

速范围100~1000m/s,精度0.1%,可测75mm口径以上的炮弹。英国马可尼告诉为英国陆

军研制的称为"马可尼炮兵校准设备"的系统。英国将这种系统装备皇家野战炮兵团,测

量炮口速度。整个雷达系统包括小巧轻便的雷达头和控制装置,雷达头永久地装在火炮上。该系统适合于35mm以上的各类火炮测速。南非陆军使用的炮口速度分析仪的测速范围30~3000m/s,精度为0.05%。

此外,瑞典OPOS电子公司也研制出各中类型的多普勒测速雷达,为兵器测速技术提供了得力的工具,其中用于初速测量的雷达有BS800,BS900。这种雷达包括两个主要装置,即雷达部分和速度计算装置。雷达部分可安装在炮管上或火炮旁的三脚架上,由于它

安装方便,适应性强,很适合靶场使用。此外对于弹道学的研究,不仅需要测量弹丸的

初速,而且还希望远距离上弹丸的飞行速度,确定和比较弹丸的飞行性能,并为射表编

制和弹道研究提供依据。应用雷达测速可解决弹丸远程测速的问题。例如OPOS公司的ED -1000雷达,BS-250雷达都可用于弹丸的远程测速。

[影响]

弹丸速度是衡量武器性能的重要参数。速度测量的精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武器的性能,

所以深入研究弹丸测速技术,不断地将一些高新技术应用于弹丸测速技术,开发新的弹

丸速度测量方法,提高测速精度是一项长期研究的工作,是提高武器战术技术性能的一

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影响武器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测速测频实验

课程综合实验总结报告(中文题目,黑体三号) (XXXXXXXXXX) 院系:XXXXXXX 专业:XXXXX 姓名:XX 学号:XXXXXXXX 1.实验名称:测速测频仪设计实验 2.实验内容与要求 (1)通过NE555电路产生基本的脉冲信号,并在数码管上显示脉冲频率。 15% (2)调节电路中的电位器,改变脉冲信号的频率,当测量的脉冲达到最大 频率或最小频率(最大频率、最小频率可通过键盘进行设置)时,蜂鸣 器给出报警声音。15% (3)通过键盘模块,输入所需NE555产生脉冲的频率,在LCD屏上显示相 应的操作界面,并提示电位器应调节的位置,利用单片机的计数器功能,实时测量频率信号,显示在LCD屏上,并根据测量结果与设定值的差异,给出电位器应调节的趋势。30% (4)使用直流电机,设计一简易的汽车速度测量系统,可实时在LCD上显 示汽车的速度曲线及当前速度值,电机转速由NE555的脉冲频率控制(两 者正比,比例系数自定义),当车速高于1200rpm时产生超速报警指示 (在LCD屏上闪烁)。直流电机的测速装置需个人根据提供的码盘和槽 型光耦在实验板上自主搭建。40% 3.总体结构和硬件设计 2.1 实验使用到的硬件模块与组成框图 实验用到的硬件模块有:mcu为STC90C516RD+单片机控制模块,NE555 脉冲发生器,矩阵键盘,数码管显示,蜂鸣器,直流电机及其驱动模块,LCD显示模块等。其组成框图如下:

图1 硬件模块组成框图 2.2 相关硬件模块的功能和作用 (1)mcu控制模块:对外部模块其控制作用以及对数据进行处理。 (2)矩阵键盘:mcu通过读取其键值对其他模块进行控制,这是一个外部 控制信号输入模块。 (3)数码管:静态或动态显示数字或部分字母。 (4)NE555脉冲发生器:脉冲信号发生模块,通过调节可变电阻器可调节 脉冲频率以及小幅调整占空比。 (5)蜂鸣器:在一定频率脉冲控制下可以鸣响,这里作为警报信号。 (6)直流电机驱动:输入PWM波,输出一定功率的频率、占空比不变的 脉冲驱动直流电机匀速转动。这里为了获得占空比可调且调节范围大的PWM波,是用mcu内部产生方波信号的,由于驱动能力不足,所以用ULN2003A芯片进行功率放大以驱动直流电机。 (7)LCD显示:实现显示汉字、字母、数字的显示,以及画图功能。4.软件流程和模块设计 4.1程序流程

皮托管测速实验

毕托托管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风洞中圆柱尾迹和来流速度剖面的测量,掌握用毕托管测量点流速的技能; 2、了解毕托管的构造和适用性,掌握利用数字式精密微压计,对风速进行静态快速测量; 3、利用动量定理计算圆柱阻力。 二、实验原理及装置 ①数字式微压计 ②毕托管 图1 电动压力扫描阀 毕托管又叫皮托管,是实验室内量测时均点流速常用的仪器。这种仪器是1730年由享利·毕托(Henri Pitot )所首创。 ()υρK p p u -=02 式中; u ——毕托管测点处的点流速: υK ——毕托管的校正系数; P ——毕托管全压; P 0 ——毕托管静压;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 用两根测压管分别将毕托管的全压输出接口与静压输出接口与微压计的两个压力通道输入端连接;

2、 安装毕托管 将毕托管的全压测压孔对准待测测点,调整毕托管的方向,使得毕托管的全压测压孔正对风洞来流方向,调整完毕固定好毕托管; 3、点击微压计面板上的“on/off ”,开启微压计,待微压计稳定,如果仍不能回零,可以按下“Zero ”键进行清零; 4、开启风洞,如果此时微压计上的压力读数为负值,则表明微压计与毕托管之间的测压管接反了,适时调整即可。 5、开始测量,读数稳定后,可记录读数。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原始数据: 频率/Hz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风速/m/s 1.8 3.2 4.5 5.8 7.0 8.3 9.6 10.8 12.8 压力/pa 2.0 6.1 12.1 20.2 29.7 41.0 54.8 70.0 86.9 取标准大气压: 通过绘图得到皮托管风速与风机频率的曲线图:由图可见两者呈线性关系 240,0.1219125./01.3P Pa kg k s m ρ==

传感器测速实验报告(第一组)

传感器测速实验报告 院系: 班级: 、 小组: 组员: 日期:2013年4月20日

实验二十霍尔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霍尔转速传感器的应用。 二、基本原理 利用霍尔效应表达式:U H=K H IB,当被测圆盘上装有N只磁性体时,圆盘每转一周磁场就变化N次。每转一周霍尔电势就同频率相应变化,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量被测旋转物的转速。 本实验采用3144E开关型霍尔传感器,当转盘上的磁钢转到传感器正下方时,传感器输出低电平,反之输出高电平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霍尔转速传感器、直流电源+5V,转动源2~24V、转动源电源、转速测量部分。 四、实验步骤 1、根据下图所示,将霍尔转速传感器装于转动源的传感器调节支架上,调节探头对准转盘内的磁钢。 图9-1 霍尔转速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将+15V直流电源加于霍尔转速器的电源输入端,红(+)、黑( ),不能接错。 3、将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插入数显单元F,用来测它的转速。 4、将转速调解中的转速电源引到转动源的电源插孔。 5、将数显表上的转速/频率表波段开关拨到转速档,此时数显表指示电机的转速。 6、调节电压使转速变化,观察数显表转速显示的变化,并记录此刻的转速值。

五、实验结果分析与处理 1、记录频率计输出频率数值如下表所示: 电压(V) 4 5 8 10 15 20 转速(转/分)0 544 930 1245 1810 2264 由以上数据可得:电压的值越大,电机的转速就越快。 六、思考题 1、利用霍尔元件测转速,在测量上是否有所限制? 答:有,测量速度不能过慢,因为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的周期过长,大于读取脉冲信号的电路的工作周期,就会导致计数错误。 2、本实验装置上用了十二只磁钢,能否只用一只磁钢? 答:如果霍尔是单极的,可以只用一只磁钢,但可靠性和精度会差一些;如果霍尔 是双极的,那么必须要有一组分别为n/s极的磁钢去开启关断它,那么至少要两只磁钢。

一些常用的网络测速网站

上海电信用户专用网络测速 https://www.360docs.net/doc/152096643.html,/Main.do(需要下载安装java插件)https://www.360docs.net/doc/152096643.html,/Main.do(需要下载安装java插件) https://www.360docs.net/doc/152096643.html,/shanghai/cesu(文件下载测试) 上海松江电信网速测试(文件下载方式) https://www.360docs.net/doc/152096643.html,/thread-954-1-1.html 上海网通网络连接速度测试工具 http://210.22.70.149/tools/speedtest.html 上海网通测试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152096643.html,/ 上海铁通网速测试 https://www.360docs.net/doc/152096643.html,/cesu.html(HTML请求测试) https://www.360docs.net/doc/152096643.html,/thread-666-1-1.html(文件下载测试) 上海有线通网速测试 https://www.360docs.net/doc/152096643.html,/thread-667-1-1.html

广东电信宽带测速中心平台 https://www.360docs.net/doc/152096643.html,/ 广东宽带测速软件:(绿色软件免安装) https://www.360docs.net/doc/152096643.html,/thread-410-1-1.html 广东电信宽带网速测速 https://www.360docs.net/doc/152096643.html,/count.jsp https://www.360docs.net/doc/152096643.html,/ 广东联通宽带测速 https://www.360docs.net/doc/152096643.html,/services/speed.jsp?catid=12|2 4|426 潮州宽带测速中心平台 https://www.360docs.net/doc/152096643.html,/speedtest/index_area.jsp?area=cz 梅州电信网速测试 https://www.360docs.net/doc/152096643.html,/thread-731-1-1.html 中国联通天津分公司网络测试系统:

雷达测速试验报告

雷达测距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和任务 1.1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目的是掌握雷达带宽同目标距离分辨率的关系,通过演示实验了解雷达测距基本原理,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相关仪器仪表使用方法,了解雷达系统信号测量目标距离的软硬件条件及具体实现方法。 1.2 实验任务 本次实验任务如下: (1)搭建实验环境; (2)获得发射信号作为匹配滤波的参考信号; (3)获得多个地面角反射器的回波数据,测量其各自位置,评估正确性; (4)获得无地面角发射器的回波数据,与(3)形成对比,并进行分析。 2. 实验场地和设备 2.1 实验场地和环境条件 本次实验计划在雁栖湖西校区操场进行,环境温度25℃,湿度40%。 实验场地如上图所示,除角反射器以外,地面上还有足球门、石块以及操场上运动的人等比较明显的目标。

2.2 实验设备 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如下: (1) 矢量信号源SMBV100A ; (2) 信号分析仪FSV4; (3) S 波段标准喇叭天线; (4) 角反射器 (5) 笔记本电脑 2.3 设备安装与连接 设备连接关系图如下: 雷达波形文件雷达回波数据 时钟同步 计算机终端 SMBV100A 矢量信号源 FSV4信号分析仪 角反射器 交换机 图1 实验设备连接示意图 其中:蓝色连接线表示射频电缆,灰色连接线表示网线。 3. 实验步骤 3.1 实验条件验证 检查仪器工作是否正常,实验环境是否合适。 3.2 获取参考信号 1. 调节信号源参数,生成线性调频信号,作为匹配滤波的参考信号,然后通过射频电缆将信号源与频谱仪相连,利用频谱仪的A/D 对线性调频信号采样,并通过网线将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并保存为“b1.dat ”。参考信号的主要参数如下所示:

联通宽带速率及测速方法业务解释文档

联 方法 网络传输速率概述 根据国家颁布的通信行业标准,固 定宽带4M/6M/12M/20M产品及3G 网络21M/42M产品公布的速率均是 指数据单位比特/秒(bps),而平常用户上网软件或者下载速度指的是字节/秒(Byte/s),二者 之间的换算关系为8比特(bit)=1字节(Byte)。以4M带宽为例,实际下载速度应该为4M bps 除以8(换算单位),约512k Byte/s。 宽带速率介绍 上网速度还和所访问的网站(即对端的服务器)、电脑性能、距离等有一定关系。比如访问大英 博物馆的资料,速度肯定会慢些。判定签约带宽是否符合标准,建议通过联通测速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152096643.html,/进行测试,联通测速平台的测速服务器都是放置到最接近宽带接入设备 的位置,因此它的测速结果最为贴近反映出的实际宽带接入速率。 上网带宽:上网带宽包括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上行指发送信息,下行指接收信息。速率常用统 计单位是比特(bit) / 秒(bps)。1Mbps=1024kbps,1kbps=1024bps,1比特(bit)表示一个二进 制位。 目前联通提供的下行接入带宽有512Kbps,1Mbps,2Mbps等标准。流量为上网发送和接收的数据 量总和。常用统计单位为字节(Byte)。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1Byte=8bits(1字节为8比特) (2)1Byte/s=8bps,(s示秒)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传输单位的写法上,B和b分别代表Byte和bit,两者的定义是不同的, 不能混淆。常见带宽换算关系如下表所示: 宽带测速要求 1、目前宽带测速平台仅对中国联通有线宽带的公众客户提供测速服务,不支持非联通用户、联 通无线宽带用户、联通专线宽带用户测试。 2、推荐测速电脑的配置为:

霍尔测速实验

246810 1214 1618202224 霍尔传感器V-n 曲线图 电压(V )/V 转速(n )/r p m 霍尔测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霍尔组件的应用——测量转速。 二、实验仪器: 霍尔传感器、+5V 、+4、±6、±8、±10V 直流电源、转动源、频率/转速表。 三、实验原理; 利用霍尔效应表达式:U H =K H IB ,当被测圆盘上装上N 只磁性体时,转盘每转一周磁场变化N 次,每转一周霍尔电势就同频率相应变化,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出被测旋转物的转速。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安装根据图28-1,霍尔传感器已安装于传感器支架上,且霍尔组件正对着转盘上的磁钢。 图28-1 2.将+5V 电源接到三源板上“霍尔”输出的电源端,“霍尔”输出接到频率/转速表(切换到测转速位置)。 3.打开实验台电源,选择不同电源+4V 、+6V 、+8V 、+10V 、12V (±6)、16V (±8)、20V (±10)、24V 驱动转动源,可以观察到转动源转速的变化,待转速稳定后记录相应驱动电压下得到的转速值。也可用示波器观测霍尔元件输出的脉冲波形。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 2、用matlab 绘制V-RPM 曲线图

3、霍尔组件产生脉冲的原因 因为霍尔传感器本身是磁场和霍尔元件之间由于磁性交替变化而产生的脉冲信号变化。两者之间通常会设有遮光原件,能够在变化过程中间断的影响到两者之间的磁通量。有磁场照射霍尔元件导通,没有磁场照射霍尔元件截止,不断的交替变化引起了脉冲的信号变化,所以霍尔测速时,所长生的波形也就是脉冲电,只是随转速的改变频率发生了改变,频率变化越快证明转速越快。 六、实验报告 1.分析霍尔组件产生脉冲的原理。 2.根据记录的驱动电压和转速,作V-RPM曲线。

联通宽带网速测试

[联通宽带网速测试] 一、网速测试 宽带网用户实际达到的速率与具体的接入方式、线路距离、用户电脑、软件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本测试站点下载文件,您可知道你的网络实际能达到的速率。 大文件下载(约638MB,适合硬盘剩余空间大的电脑): ●●●●●●●●●●●●●●●●●●●● 【点击下载大文件,测试你的速度】 ●●●●●●●●●●●●●●●●●●●● 小文件下载(约53MB,适合硬盘剩余空间小的电脑): ●●●●●●●●●●●●●●●●●●●● 【点击下载小文件,测试你的速度】 ●●●●●●●●●●●●●●●●●●●● 注:由于服务器对单线程做了限速,若想得到最高测速,请使用迅雷、快车、IDM等多线程下载软件工具进行下载。 迅雷和快车等下载工具下载完后点击“已下载”任务列表中已下载完的文件后,再点击“任务信息”或“详细信息”就有“平均速度”统计。 下载时偶尔存在极高的峰值速度,以平均速度为准。 ◆下载速度计算方法如下: 此处的B即是Byte(字节),b是bit(比 特),1Byte=8bit, 即1KB=8Kb。 除去必要的IP层开销外,200KB/秒≈ 2Mbit/秒,400KB/秒≈4Mbit/秒, 如此类推……

上面截图的471KB/秒,也就是表示本 次下载占用的带宽约4.7M 。 二、几款主流网速测试软件 提供一款免费多语言版本的测速软件NetWorx多语言版本下载(点击下载)(功能请见下面附图,点击截图看大图)。 另外,目前在网上搜索"测速软件"关键字,可以搜索出许多类似的软件,但是我们在实际应用中用得最多的还是:DU Meter和Bandwidth Meter 2001这两款,大家认为这两款测速软件所测试的数据比较客观。 这些测速软件和测速网站使用起来非常简单。要注意的是,虽然在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宽带网络速度测试方法,但在实际中无论目前何种接入方式都适用,包括普通的56K Modem,只要连上网络即可测试,而且还可测试局域网数据传输速度哩!下面就分别简单介绍一下这两款测速软件。 1. DU Meter 这款软件可以从网上搜索下载。安装后即自动在状态栏中出现一个如图所示的窗口和图标。"DU Meter"在图中的图标也非常形象,是由向上和向下的箭头组成,分别代表下行和上行通道。没有数据传输时呈红色,有数据时才呈绿色。

速度测量实验

霍尔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霍尔转速传感器的应用。 二、基本原理:利用霍尔效应表达式U H = K H IB ,当被测圆盘上装上N 只磁性 体时,圆盘每转一周,磁场就变化N 次,霍尔电势相应变化N 次,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量被测旋转物的转速(转速=60*频率/12)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霍尔转速传感器、转速调节2-24V 、转动源单元、数显单元的转速显示部分。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图5-4,将霍尔转速传感器装于传感器支架上,探头对准反射面的磁 钢。 2、将直流源加于霍尔元件电源输入端。红(+)接+5V ,黑(┴)接地。 3、将霍尔转速传感器输出端(蓝)插入数显单元F in 端。 4、将转速调节中的2-24V 转速电源引到转动源的2-24V 插孔。 5、将数显单元上的转速/频率表波段开关拨到转速档,此时数显表指示转速。 6、调节电压使转动速度变化。观察数显表转速显示的变化。 五、思考题: 1、利用霍尔元件测转速,在测量上是否有限制? 2、本实验装置上用了十二只磁钢,能否用一只磁钢,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图1霍尔、光电、磁电转速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实验三十一光纤传感器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转速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利用光纤位移传感器探头对旋转体被测物反射光的明显变化产生的电脉冲,经电路处理即可测量转速。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块、转速/频率数显表、直流源±15V、转速调节2~24V,转动源模块。 四、实验步骤: 1、光纤传感器按图1装于传感器支架上,使光纤探头与电机转盘平台中磁钢反射点对准。 2、按“光纤位移特性实验”的连线图,如图2所示,将光纤传感器实验模 块输出V o1与数显电压表V i 端相接,接上实验模块上±15V电源,数显表的切换 开关选择开关拨到20V档。①用手转动圆盘,使探头避开反射面(暗电流),合 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Rw 2使数显表显示接近零(≥0),此时Rw 1 处于中间位 置。②再用手转动圆盘,使光纤探头对准反射点,调节升降支架高低,使数显表 指示最大,重复①、②步骤,直至两者的电压差值最大,再将V o1 与转速/频率数显表fi输入端相接,数显表的波段开关拨到转速档。 图2光纤传感器位移实验模块 3、将转速调节2-24V,接入转动电源24V插孔上,使电机转动,逐渐加大转速源电压。使电机转速盘加快转动,固定某一转速,观察并记下数显表上的读 数n 1 。 4、固定转速电压不变,将选择开关拨到频率测量档,测量频率,记下频率 读数,根据转盘上的测速点数折算成转速值n 2 (转速和频率的折算关系为:转速=频率*60/12)。 5、将实验步骤4与实验步骤3比较,以转速n 1 作为真值计算两种方法的测

家庭宽带资源入网挂测流程规范-v1.1

家庭宽带资源入网挂测流程 2016年8月

家庭宽带工程竣工后,缺乏必要的手段检测工程建设质量,新建或改造工程线路质量是否达标,端口是否可用无数据支撑,导致一些工程阶段应该解决的问题,在业务放装阶段才发现,影响客户感知。 在当前入网流程资源验收环节引入挂测流程,即在宽带工程完工后,资源入网前模拟新用户开通全流程,进行线路质量挂测和业务可用性挂测,以验证资源的准确性,为评价施工质量提供必要的支撑手段。 一、挂测流程 1.1 入网挂测流程图 对驻地网入网流程进行改造,在入网流程中增加工程挂测环节,与激活系统通过接口调用的交互方式实现FTTH模式的分光器设备的挂测。 1.2 流程概述 ?工程资料录入阶段:将工程资料信息录入综合资源系统。 ?工程挂测阶段:该阶段包含端口激活和现场挂测两个子环节。首先,针对工程资料录入阶段的POS设备,综合资源通过调用激活系统接口实现 端口激活命令下发。之后,工程建设人员到工程现场,执行端口宽带业 务通断可用性挂测和线路质量挂测。 ?验收阶段:挂测完成后,将工程资料的端口进行撤销激活操作,通过综合资源调用激活接口实现端口撤销命令下发。将验收通过资源进行入库。 二、挂测内容 施工竣工,资源录入后,工程验收人员到达工程现场,在末级分光器任选一口下接光猫,通过笔记本电脑拨号上网,完成宽带业务通断挂测和线路质量挂测。

FTTH线路质量指标:OLT的发送光功率、接收光功率、ONU的发送光功率和接收光功率。通过ONU接收光功率与预设门限值判定线路质量是否达标,对于挂测结果不达标的端口,由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直至线路挂测达标为止。 三、系统验收达标值 由于装机过程中,需通过皮线光缆将二级分光器连接至用户,最终用户侧设备的的光衰要求为-27DB,固工程建设阶段要求达标值为-20DB。 四、操作步骤 为了实现在末级分光器进行拨号上网、测试及资源验收操作,需进行几个主要的操作步骤:1、工程资料需录入资管系统;2、需对PON口进行一次激活操作; 3、准备测试光猫、测试光猫电源、测试账号及笔记本电脑,到现场进行测试; 4、挂测成功后,验收人员二次审核工程资料,验收通过后推送给前台开户系统。 4.1工程资料录入 该环节在现有的家庭宽带小区入网流程的工程资料录入环节基础上,增加是否进行挂测的判断。原则上新入网小区有分光器的需要100%执行挂测,若新增零星地址或扩大覆盖范围的无分光器的入网流程则无需挂测。 资源系统在操作信息中增加表单选择项:是否进行工程挂测。 4.2、PON口激活 该环节以列表的方式展示上一环节录入的FTTH模式的POS设备信息。 然后选择需要挂测的POS设备派发至激活系统进行端口的激活。 端口激活需呈现以下挂测列表信息:OLT设备管理IP、OLT PON口名称、分光器设备名称、分光器端口号、ONU设备名称、ONU端口SLVAN、ONU端口

毕托管测速实验

毕托管测速实验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四)毕托管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管嘴淹没出流点流速及点流速系数的测量,掌握用毕托管测量点流速的技能; 2.了解普朗特型毕托管的构造和适用性,并检验其量测精度,进一步明确传统流体力学量测仪器的现实作用。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的装置如图4.1所示。 图4.1毕托管实验装置图 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水位调节阀; 5.恒压水箱; 6.管嘴 7.毕托管;8.尾水箱与导轨;9.测压管;10.测压计;11.滑动测量尺(滑尺); 12.上回水管。 说明: 经淹没管嘴6,将高低水箱水位差的位能转换成动能,并用毕托管测出其点流速值。测压计10的测压管1、2用以测量低水箱位置水头,测压管3、4用以测量毕托管的全压水头和静压水头,水位调节阀4用以改变测点的流速大小。 图 4.2 毕托管结构示意图 三、实验原理 图4.3 毕托管测速原理图 (4.1) k2 c g 式中:u——毕托管测点处的点流速;

c ——毕托管的校正系数; h ?——毕托管全压水头与静水压头差。 H g u ?'=2? (4.2) 联解上两式可得 H h c ??='/? (4.3) 式中:u ——测点处流速,由毕托管测定; ?'——测点流速系数; H ?——管嘴的作用水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准备 )(a 熟悉实验装置各部分名称、作用性能,搞清构造特征、实验原理。)(b 用医塑管将上、下游水箱的测点分别与测压计中的测管1、2相连通。)(c 将毕托管对准管嘴,距离管嘴出口处约2~3cm ,上紧固定螺丝。 2、开启水泵 顺时针打开调速器开关3,将流量调节到最大。 3、排气 待上、下游溢流后,用吸气球(如医用洗耳球)放在测压管口部抽吸,排除毕托管及各连通管中的气体,用静水匣罩住毕托管,可检查测压计液面是否齐平,液面不齐平可能是空气没有排尽,必须重新排气。 4、测记各有关常数和实验参数,填入实验表格。 5、改变流速 操作调节阀4并相应调节调速器3,使溢流量适中,共可获得三个不同恒定水位与相应的不同流速。改变流速后,按上述方法重复测量。 6、完成下述实验项目: (1)分别沿垂向和沿流向改变测点的位置,观察管嘴淹没射流的流速分布;

磁盘阵列速度测试

如何测试磁盘阵列的速度 1.进入sqlplus 运行下面的脚本(这些命令用来不断的往 oracle 数据库里面插入数据) SQL> connect / as sysdba; Connected. SQL> create table io_test tablespace USERS as select * from all_objects; Table created. SQL> insert into io_test select * from io_test; 50198 rows created. SQL> / 100396 rows created. SQL> / 200792 rows created.

SQL> / 401584 rows created. SQL> / 803168 rows created. SQL> / 1606336 rows created. SQL> / 2.在插入的同时,在shell 下面运行iostat来查看磁盘阵列的 io速度 -bash-3.00$ iostat -xn 3 extended device statistics r/s w/s kr/s kw/s wait actv wsvc_t asvc_t %w %b device 0.0 0.0 0.5 0.1 0.0 0.0 0.0 10.6 0 0 d10 0.0 0.0 0.0 0.0 0.0 0.0 0.0 5.8 0 0 d11 0.0 0.0 0.5 0.2 0.0 0.0 0.0 12.7 0 0 d17 0.0 0.0 0.5 0.1 0.0 0.0 0.0 10.9 0 0 d20

毕托管测速实验

毕托管测速实验

(四)毕托管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管嘴淹没出流点流速及点流速系数的测量,掌握用毕托管测量点流速的技能; 2.了解普朗特型毕托管的构造和适用性,并检验其量测精度,进一步明确传统流体力学量测仪器的现实作用。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的装置如图4.1所示。 图4.1毕托管实验装置图 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水位调节阀; 5.恒压水箱; 6.管嘴 7.毕托管;8.尾水箱与导轨;9.测压管;10.测压计;11.滑动测量尺(滑尺);12.上回水管。 说明: 经淹没管嘴6,将高低水箱水位差的位能转换成动能,并用毕托管测出其点流速值。测压计

(4.3) 式中:u——测点处流速,由毕托管测定; ?'——测点流速系数; ?——管嘴的作用水头。 H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准备)(a熟悉实验装置各部分名称、作用性能,搞清构造特征、实验原理。)(b用医塑管将上、下游水箱的测点分别与测压计中的测管1、2相连通。)(c将毕托管对准管嘴,距离管嘴出口处约2~3cm,上紧固定螺丝。 2、开启水泵顺时针打开调速器开关3,将流量调节到最大。 3、排气待上、下游溢流后,用吸气球(如医用洗耳球)放在测压管口部抽吸,排除毕托管及各连通管中的气体,用静水匣罩住毕托管,可检查测压计液面是否齐平,液面不齐平可能是空气没有排尽,必须重新排气。 4、测记各有关常数和实验参数,填入实验表格。 5、改变流速操作调节阀4并相应调节调速器3,使溢流量适中,共可获得三个不同恒定

水位与相应的不同流速。改变流速后,按上述方法重复测量。 6、完成下述实验项目: (1)分别沿垂向和沿流向改变测点的位置,观察管嘴淹没射流的流速分布; (2)在有压管道测量中,管道直径相对毕托管的直径在6~10倍以内时,误差在2~5%以上,不宜使用。试将毕托管头部伸入到管嘴中,予以验证。 7、实验结束时,按上述3的方法检查毕托管比压计是否齐平。 五、实验结果及要求 验装置台号NO. 校正系数c=1.0, k=44.27 cm0.5/s 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上、下游水位 计 毕托管测压计 测点 流速 测点 流速

Rsync速度测试对比

Rsync速度测试对比 本文链接: https://www.360docs.net/doc/152096643.html,/2009/02/21/rsync-test.html 因为一直对rsync的速度有疑问,所以昨天测试了一下.测试的环境为了1000M的网络..二天机器各接了一个存储.同步一个大的文件,所以大量的小问题不在考虑的范围.主要是速度测试. 对比的项目. 1.rsync使用ssh和不使用ssh时的速度分别(其实默认也是ssh). 2.使用NFS挂到本地,然后在本地rsync的速度和rsync对比 3.使用NFS挂到本地,然后cp到本地的速度来对比 4.加优化的参数对比 使用rsync的ssh的方法来传送文件,看看会不会慢很多 time rsync -avlR -e ssh Pearl.Harbor.Blu-Ray.Remux.MPEG2.1080P.DTS.LPCM.DD51.Fanxy\@Silu.mkv 172.16.xxx.xxx:/data/ sending increm ental file list Pearl.Harbor.Blu-Ray.Remux.MPEG2.1080P.DTS.LPCM.DD51.Fanxy@Silu.mkv sent 4370744200 bytes received 31 bytes 19821969.30 bytes/sec total size is 4370210591 speedup is 1.00 real 3m40.864s user 1m36.867s sys 0m37.546s 去掉ssh的选项来对比 time rsync -avlR Pearl.Harbor.Blu-Ray.Remux.MPEG2.1080P.DTS.LPCM.DD51.Fanxy\@Silu. mkv 172.16.xxx.xxx:/data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直流电机测速实验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课题项目:直流电机测速实验 专业班级:电科1201 学号:2012001610 学生姓名:王天宇 指导教师:任光龙 2015年 5 月24 日

直流电机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8254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2.了解光电开关,掌握光电传感器测速电机转速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光电测速的基本电路有光电传感器、计数器/定时器组成。被测电机主轴上固定一个圆盘,圆盘的边缘上有小孔。传感器的红外线发射端和接收端装在圆盘的两侧,电机带动圆盘转到有孔的位置时,红外线光通过,接收管导通,输出低电平。红外线被挡住时,接收截止,输出高电平。用计数器/定时器记录在一定时间内传感器发出的脉冲个数,就可以计算车电机的转速, 三、线路连接 线路连接:8254计数器/定时器0和2作为定时器,确定测速时间,定时器0的CLK0连1MHZ脉冲频率,OUT0作为定时器2的输入,与CLK2相连,输出OUT2与8255的PA0端相连。GATE0和GATE2均接+5V,8354计数器/定时器1作为计数器,,输入CLK1与直流电机计数端连接,GATE1与8254的PC0相连。电机DJ端与+5V~0V模拟开关SW1相连。如下图所示。

四、编程提示 8254计数器/定时器1作为计数器记录脉冲个数,计数器/定时器0和2作为定时器,组成10~60秒定时器,测量脉冲个数,算出点击每分钟的转速并显示在屏幕上, 8255的PA0根据OUT2的开始和结束时间,通过PC0向8254计数器/定时器1发出开始和停止计数信号。 五、流程图

六、实验程序: DATA SEGMENT IOPORT EQU 0D880H-0280H IO8255K EQU IOPORT+283H IO8255A EQU IOPORT+280H IO8255C EQU IOPORT+282H IO8254K EQU IOPORT+28BH IO82542 EQU IOPORT+28AH IO82541 EQU IOPORT+289H IO82540 EQU IOPORT+288H MESS DB 'STRIKE ANY KEY,RETURN TO DOS!', 0AH, 0DH,'$' COU DB 0 COU1 DB 0 COUNT1 DB 0 COUNT2 DB 0 COUNT3 DB 0 COUNT4 DB 0 DATA ENDS CODE SEGMENT

传感器测速性能比较实验

传感器技术 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 *********************** 系别: ************** 班级: ********** 组别: ****** 成员:********* ****** ******** 1******** ****** ******** ********* ****** ******** ********* **** ******** 20**年**月**日

各类传感器测速性能比较实验 一、实验目的 比较各类传感器对测速实验的性能差异。 二、实验要求 通过实验二十(霍尔测速实验)、实验二十一(磁电式传感器测速实验)、实验二十八(电涡流传感器测转速实验)、实验三十一(光纤传感器测速实验)以及实验三十二(光电转速传感器的转速测量实验),获得实验数据,进而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获得各传感器测速的性能。 三、基本原理 (一)霍尔测速实验:利用霍尔效应表达式UH = KHIB,当被测圆盘上装上N只磁性体时,圆盘每转一周,磁场就变化N次,霍尔电势相应变化N次,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量被测旋转物的转速(转速=60*频率/12)。 (二)磁电式传感器测速实验:基于电磁感应原理,N匝线圈所在磁场的磁 通变化时,线圈中感应电势:发生变化,因此当转盘上嵌入N个磁钢时,每转一周线圈感应电势产生N次变化,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等电路即可测量转速。 (三)电涡流传感器测转速实验:利用电涡流的位移传感器及其位移特性,当被测转轴的端面或径向有明显的位移变化(齿轮、凸台)时,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电压变化量,再配上相应电路测量转轴转速。本实验请实验人员自己利用电涡流传感器和转动源、数显单元组建。 (四)光纤传感器测速实验:利用光纤位移传感器探头对旋转体被测物反射光的明显变化产生的电脉冲,经电路处理即可测量转速。 (五)光电转速传感器的转速测量实验: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有反射型和直射型两种,本实验装置是反射型的,传感器端部有发光管和光电管,发光管发出的光源在转盘上反射后由光电管接收转换成电信号,由于转盘上有黑白相间的12个间隔,转动时将获得与转速及黑白间隔数有关的脉冲,将电脉冲计数处理即可得到转速值。 四、主要器件及单元 霍尔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光电转速传感器、直流源±15V、转速调节2~24V,转动源模块、光纤传感器实验模块、+5V 直流电源、转动源单元及转速调节2-24V、数显转速/频率表。

金山打字通2019速度测试最后一篇“唐诗三百首”内容

---------------------------------------------------------------最新资料推荐------------------------------------------------------ 金山打字通2019速度测试最后一篇“唐诗三百 首”内容 《春晓》作者: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 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 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 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去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作者: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作者: 1 / 10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作者: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作者: 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弹琴》作者: 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中的松风寒。丰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作者: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草》作者: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游子吟》作者: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最新资料推荐------------------------------------------------------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作者: 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望月怀远》作者: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春望》作者: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 / 10

打字速度测试比赛方案

打字速度测试比赛 我校一直强调技能教学,为了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为了贯彻学校提出的“技能技术”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检验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拟在13届部分专业学生中举行计算机打字比赛,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一、参赛对象:13届广告、文秘专业学生 二、比赛时间: 预赛:各班自行组织,5月10之前; 初赛:5月15日之前(详见附表1:初赛时间表) 决赛:5月16日(周五)下午16:00-16:50 三、比赛规则:学生全部参加,每班先进行初赛,各班选拔出前五名选手进行全校性决赛。 四、比赛地点:各班初赛在各班学生上机的机房;决赛统一到203机房; 五、比赛事项: 1、比赛采用《快打一族》软件进行比赛,参赛选手可自由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输入法。 2、参加决赛的选手带好校牌和参赛证在指定时间提前十分钟进入机房,并按考号坐在相应座位上,迟到或没有证件的选手将取消比赛资格。 3、选手就座后先打开《快打一族》软件,并进入到速度测试模块,等待督赛老师发出指令后统一开始比赛。 4、比赛中参赛选手打完同一篇文章,根据打字速度和正确率确定成绩,对于正确率小于90%和完成时间超过15分钟的选手将不计比赛成绩,直接淘汰。 5、在比赛过程中不允许讲话、走动,如遇电脑故障可举手请维修房人员解决。 6、比赛时不得暂停,直到比赛完毕。 7、打字测试完成后选手不得自行关闭成绩显示对话框,否则打字成绩作零分处理。 六、评奖办法:决赛按成绩划分一二三等奖 一等奖1名:荣誉证书一本,U盘一个; 二等奖 2名:荣誉证书一本,笔记本(大号)一本,中性黑水笔一只; 三等奖 3名:荣誉证书一本,笔记本(小号)一本,中性黑水笔一只; 七、决赛裁判与监督安排:为了本次活动的公平公正,决赛将邀请学校相关领导对决赛进行监督; 八、活动组织:本次比赛由教务处、学工处组织安排,朱晶、刘帅花老师具体组织实施;

智能测速小车实验报告

XXXX大学 智能测速小车系统的设计 报告书 院(系)名称: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 班级: 时间:

目录 智能测速小车系统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 (3) 1.1 开发背景 (3) 1.2设计思路 (3) 2.STC89C52RC单片机简介 (4) 2.1标准功能 (4) 2.2主要特性 (4) 2.3器件参数 (4) 2.4引脚说明 (5) 3.光电传感器 (6) 3.1 光电传感器工作原理 (6) 3.2 光电传感器的常用类型 (6) 4.仿真图及其结果 (7) 4.1仿真电路图 (7) 4.2仿真结果 (7) 5.软件程序设计 (10) 5.1 语言的选用 (10) 5.2程序设计流程图 (10) 5.心得体会 (12) 5.1 个人心得 (12) 5.2总结: (13) 附录A 元器件清单................................................... I 附录B 源程序...................................................... I I 附录C 实物图...................................................... I V

1.绪论 1.1 开发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对设备越来越高的应用需要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和未来高性能的应用与发展需求。显然,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技术和开发手段, 正日益受到重视,成为各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 目前,嵌入式系统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计算机方面的学科方向,并迅速渗透到控制、自动化、仪器仪表等学科。嵌入式方向包括了软硬件协同设计、嵌入式体系结构、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大于当代大学生,更需要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典型开发工具和开发核心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及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嵌入式技术日渐普及,在通讯、网络、工控、医疗、电子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嵌入式系统无疑成为当前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的IT 应用领域之一。 毋庸置疑,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培养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开始重视起来,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各种大型的创新比赛,比如:亚洲广播电视联盟亚太地区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众多重要竞赛都能很好的培养大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的兴趣与强化机电一体化的相关知识。所以作为机电一体化学生,必须加倍努力,为逐步赶上国外先进水平并超过之而努力。 为了适应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在汽车智能化方向的发展要求,提出简易智能小车的构想,目的在于:通过独立设计一辆具有简单智能化的简易小车,获得项目整体设计的能力,并掌握多通道多样化传感器综合控制的方法。所以立“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小车测速设计”一题作为尝试。 这项设计是以采购的小车为基础,采用16位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逐步实现测速、调速、显示这三大功能。 本次设计主要解决问题是如何实现所要求的三大功能,最后完成硬件实物的组装,并编制相关程序,使其实现功能的融合,做出具有预先要求功能的实物。 1.2设计思路 图1.1 简易硬件框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