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的文献综述
农村养老模式文献综述
农村养老模式文献综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养老模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不同于城市的养老模式,农村养老模式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和挑战。
本文将从政府扶持政策、社会组织参与和家庭养老支持三个方面综述农村养老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政府扶持政策政府在农村养老问题上的扶持政策是推动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养老事业的投入,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改善农村养老环境,提升贫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政府推出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养老金和医疗保障,有效减轻了农村贫困老年人的生活压力。
政府加强了对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促进了农村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政府还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养老产业,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组织是农村养老服务的重要参与者,对于完善农村养老模式起着关键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已经吸引了一大批社会组织的参与,包括民间慈善机构、社会团体和志愿者等。
这些社会组织通过开展各类养老服务活动,提供老年人社交、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支持,丰富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组织还能够拓宽农村养老服务的渠道,完善服务体系,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为全面的养老保障。
三、家庭养老支持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农村地区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农村,大多数老年人依然选择依赖子女或者配偶来承担养老责任,家庭关系在老年人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转型和城乡差异加大,越来越多的农村老年人面临着养儿防老、家庭矛盾等问题,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在维持传统家庭养老的加强社会养老的支持,成为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农村养老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养老事业的一个重要议题。
政府、社会组织和家庭需要共同努力,通过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和家庭支持,共同打造一个完善的农村养老体系,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和保障。
关于养老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养老问题的文献综述养老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剧,养老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综述养老问题的现状、挑战和解决方案,为读者对养老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一、养老问题的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养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共同的挑战。
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全球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50年将超过20%。
在某些国家,老年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30%以上。
这使得养老问题变得尖锐和紧迫,给社会经济、医疗资源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养老问题的挑战1.社会养老保障不完善: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很多老年人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
2.医疗服务需求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也不断增加,这给医疗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同时,老年人患上慢性疾病和多种疾病的风险也增加,需要更加全面和专业的医疗服务。
3.养老机构短缺:在一些地区,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由于经济条件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依靠养老机构来解决生活和护理问题。
三、养老问题的解决方案1.加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政府应当加大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扩大覆盖范围,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
2.加强医疗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政府应当加大对医疗资源的投入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
同时,加强社区医疗服务的建设,推动社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提高老年人的医疗服务质量。
3.加大养老机构的建设力度:政府应当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投入,提高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质量。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不同需求。
四、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养老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在政策制定、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等方面共同努力。
我国社区养老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社区养老研究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社区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社区养老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梳理和归纳现有研究成果,揭示社区养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深入分析和评价,本文期望为政策制定者、学者和实践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以推动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本文将首先界定社区养老的概念和内涵,明确研究范围和对象。
然后,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总结我国社区养老的发展历程、主要模式以及取得的成效。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社区养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服务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不高、政策支持不够等。
本文将展望社区养老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以期为我国社区养老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社区养老的概念与特点社区养老,又称为“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结合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养老模式。
它是指老年人在家庭居住的环境中,继续得到来自社区的各种养老服务和支持。
这种模式强调老年人在熟悉和舒适的社区环境中生活,同时享受到来自社区的专业化服务,包括生活照顾、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
地缘性强:社区养老充分利用了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就近的服务。
这种地缘性的优势使得老年人能够继续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减少了因环境改变而产生的适应压力。
服务综合性:社区养老提供的服务是多元化的,包括日常生活照顾、医疗保健、心理支持、休闲娱乐等。
这种综合性的服务满足了老年人在各个方面的需求,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成本效益高:与机构养老相比,社区养老的成本相对较低。
社区可以利用现有的社区设施和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服务,避免了机构养老中高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家庭参与度高:社区养老强调家庭在养老过程中的作用,鼓励家庭成员参与老年人的照顾和关怀。
这种家庭与社区的结合,使得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亲情和关爱。
居家养老模式下政府职能研究国内文献综述
居家养老模式下政府职能研究国内文献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居家养老模式是指老年人在家中接受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居家养老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政府在居家养老模式下的角色和职能也变得日益重要,如何合理调整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在居家养老模式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研究背景部分将就居家养老模式下政府职能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从政府在居家养老模式中的作用、责任以及实施现状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对国内文献的综述,梳理居家养老模式下政府的职能定位及调整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对于如何在居家养老模式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在于探讨居家养老模式下政府职能的相关问题,深入分析国内文献中关于政府在居家养老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调整情况,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参考和建议。
具体来说,通过对政府在居家养老模式下的职能进行梳理和综述,旨在揭示政府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和责任,以及在面对养老人口增长和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政府应如何调整职能和提供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通过对国内文献的综合分析,还旨在总结和反思国内居家养老模式下政府职能研究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相关理论和实践提供支持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对政府如何更好地在居家养老模式中发挥作用提出可行建议,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
2. 正文2.1 居家养老模式下政府职能概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居家养老模式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养老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在养老服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作为国家机构,对于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和规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居家养老模式下,政府职能主要包括政策制定、资源整合、服务监管等方面。
居家养老文献综述
居家养老文献综述社区居家养老之文献综述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11%以上。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让老年人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养老问题。
当前随着中国家庭的“小型化”和“高龄化”趋势,家庭养老面临新的挑战。
在这样的条件下,居家养老提上日程,并且越来越受重视。
这篇文章从研究居家养老的不同方面的角度出发,首先对居家养老的含义、研究现状、基本内容以及存在问题和措施建议进行了总结,然后进行了评析,阐述自己的想法。
此文献综述是在20篇文献的基础上写成的,通过它可以对居家养老的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对居家养老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以及发展思路,有利于居家养老的进一步发展。
一、居家养老的相关研究居家养老的内涵综观已有的相关研究,大多数学者都对社区居家养老进行了界定,他们均认定社区居家养老是老年人居住在家里,社区通过科学的组织和管理,为社区内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社会化服务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实现养老目标的养老方式。
它是把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有机的结合起来的养老方式,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居家养老力图通过社区环境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养老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信念,更注重对老年人心理和情感上的关怀,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真正体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总之,居家养老为老年人提供了较好的养老环境,使老年人在精神上和生活上都得到较好的保障。
居家养老的发展历史社区居家养老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开始有了较大范围的发展。
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在国外一般称为老年人社区照顾,它历经了从建立的不完善到现在的比较成熟的发展历程。
像英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推行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即社区老年照顾服务。
到了20世纪70年代社区照顾在英国已经相当普遍。
在20世纪90年代颁布了《国家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令》进一步促进居家养老的发展与完善。
有关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的文献综述
有关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使我国早已进入多老少子的格局,社区社会养老模式逐步转变为社会焦点本文将从概念界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几大方面将近年来我国学者针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做一概述。
关键词:老龄化;社区养老;服务引言我国1999年已进入老龄社会,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经占总人口的14.9%。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随着我国家庭的“小型化”和“高龄化”的趋势,家庭养老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样的前提下,社区居家养老呗提上日程,并且越来越被受到重视。
目前各地的居家养老的实践层出不穷,并且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如何构建适合时代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也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对我国现有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可以使我们理清目前的研究成果,同时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和建设的不断发展.正文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涵的界定有关社区居家养老的内涵界定,学术界的观点不尽相同。
王锦成社区居家养老定义为:由社区提供居住在家的老年人一系列或户内或户外的养老服务.从而构建一个符合老年人自身意愿又切实可行的居家养老体系[1].而陈赛权给出的定义则是:居家养老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以及国家的基础之上,以家庭为载体,以社区网络为依托,以国家制度、政策和法律为保障,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陈赛权认为居家养老应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和精神慰藉为主要服务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服务形式[2].学者祁峰则认为,居家养老是与我国传统家庭养老紧密联系的新型养老方式,指在城市的各个社区建立相应的居家养老服务站,人们可以向服务站申请医疗、家政服务,由服务站派服务员到家中提供各种有偿服务的养老方式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义养老经济供给从家庭保障被社会保障所替代,但家庭的养老功能并未完全消失,家庭在养老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所以居家养老是一种兼具家庭养老特征和社会养老特征的混合型养老模式。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文献综述
2、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 服务的具体内容及其实施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提供个体关爱和心理支 持,帮助老年人解决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二是链接和整合资源,为老年人 提供医疗、康复、生活等方面的支持;三是组织和参与老年人的集体活动,丰 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四是提供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老年人及其家庭解决养老 过程中的难题。
二、目的与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并分析其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质量和情感需求的影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 实地调查和定量定性分析。
三、研究结果
1、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 服务的可行性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我们发现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可行性 较高。社会工作者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个案辅导、团体活动、家庭照顾等服务, 从而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在这一背景 下,社会工作的介入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资源。本次演示将 对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关键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研 究提供参考。
文献综述
1、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 服务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社会工作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介入不断加强。一方面,政府通过 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推动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另一方面,越来越 多的社会工作者和组织积极参与到这一服务领域。
2、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 服务的实用性
研究发现,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用性也较高。通过与老年人和 家属的沟通和协调,社会工作者能够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提高老年人的自我 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能协助家属处理好老年人的照顾问题。
关于社区居家养老的文献综述
前言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养老问题。
采取什么样的养老模式,已成为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当务之急。
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提前到来的,因此,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是符合我国城市老龄群体需求的新型养老模式。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指出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社区居家养老的优越性和可行性,并进一步分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这一新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近几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侧重点对城镇老年养老模式的现状和改革作了深刻、独到的分析。
一、从我国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面临的困境角度研究目前中国的养老方式大致分为三种: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
家庭养老在中国既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又是一种优良的美德。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小型化、核心化的转变,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
学者认为,从家庭的结构和规模方面,几代同堂的大家庭不断减少,两代同堂的核心家庭逐渐成为现代家庭结构的主体。
(阎安,2007;高秀艳,2007;王树新,1999;谭樱芳,2007;孙泽宇,2007)从家庭照顾者的状况方面,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女性劳动力投入市场,使传统上照顾关于社区居家养老的文献综述●张雅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养老问题。
本文从分析传统养老服务方式存在的局限性入手,指出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目前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通过对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指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这一新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发展。
,,,,,,,,,,,,,,,,,,,,,,,,,,,,,,,,,,,,,,, ,,,,,,,,,,,,,,,,,,,,,,,,,,,,,,,,,,,,,,,59家庭老年人的人手减少;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和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独生子女与丁克家族的出现,照顾老人的人手(子女)数量不断减少;时代的发展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社会流动性增强,年轻人不再奉行“父母在,不远游”的文化传统,而是志在远方、寻求独立发展,早早离巢、远走高飞,照顾老人的时间减少;再次,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学习、工作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造成年轻人照顾老人的精力减少;最后,由于生活观念的转变,老少分居成为风尚,生活空间的分离使得照顾老人的距离拉大,这些都使家庭养老功能缺失和削弱。
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角色研究文献综述
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角色研究文献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
政府在提供养老保险、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制定相关政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服务的不断完善,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还存在着诸多挑战和改进的空间。
深入研究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角色对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解决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作用、政策支持、监督与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改进方向,为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养老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角色,分析政府在该领域中的政策支持、监督与管理情况,探讨政府在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方面的作用,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改进方向。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揭示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建议与展望,最终对政府在该领域中的作用进行总结和思考,为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机制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加强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的角色发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1.3 研究意义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政策支持、监督管理和质量提升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对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角色进行研究,可以深刻理解政府在这一领域的作用和影响,为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解决供给中的挑战和改进政府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本文旨在系统综述关于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角色研究文献,以期为政府部门、机构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的健康发展,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研究意义】2. 正文2.1 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角色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扮演着监管者的角色。
社区居家养老_文献综述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中国的老龄化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转型尚不完善的情境下冲击而来。
在2007年两会上,人口老龄化问题再次引起代表委员和国人的深切关注,老年养老模式的定位问题也再次被提上议程。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统计,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到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从2006年的约11%增至22%,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将居住在城市。
因此老年人,尤其是居住在城市中的老年人问题越来越突出。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加剧以及城市家庭功能的急剧弱化所出现的“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日益增多,城市养老倍受社会关注。
研究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城市养老的影响,并选择相应合理的城市养老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就是在城市养老模式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为解决城市年老型人口养老问题、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带来的社会问题而形成的系统的、典型的养老方式。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国内外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并力图探寻多元社会支持体系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特征、模式、结构,建立起面向城市老年人群的多元社会支持体系的理论架构。
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相关研究(一)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国外相关研究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在国外一般称为老年人社区照顾。
英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推行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即社区老年照护服务(communitycarefortheelderly)。
所谓社区照顾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社区内照顾,也就是不让被照顾者离开他(她)所熟悉的社区,而是在本社区内对其提供生活服务。
二是由社区来照顾,也就是动员本社区的人力资源,运用社区支持体系开展对老年人的照顾服务。
社区照顾能够使被照顾者像正常人那样在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里生活,而不再产生被抛弃感。
到了20世纪70年代,社区照顾在英国各地已相当普及。
20世纪90年代初期,英国颁布了《照顾白皮书》和《国家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令》,进一步强调,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在“自己的家或‘像家似的’环境中供养人们”。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文献综述及启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文献综述及启示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当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实践成果,以期为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本文首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的内涵进行界定,明确其包括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人员、服务设施等多个方面。
接着,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在此基础上,总结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服务内容不够丰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等。
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和先进经验,提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人员培训等。
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二、文献综述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针对这一领域,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探索,形成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本文将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定义、服务模式、服务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构建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提供启示。
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定义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是一种以社区为基础,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多元化服务的养老方式。
这种方式既能够满足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的愿望,又能够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
关于服务模式,现有文献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如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以社区为平台的“互助养老”模式,以及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等。
这些模式各具特色,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居家养老概念研究综述
居家养老概念研究综述一、居家养老定义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依托社区资源,通过家庭、社区、政府等多方面的支持,满足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实现老年人在家享受养老服务的模式。
居家养老强调的是老年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也注重社区和家庭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
二、居家养老模式1.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社区提供各种养老服务,如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老年人可以住在自己家中,享受社区提供的服务,同时也可以保持老年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2.依托家庭的居家养老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家庭成员的照顾和关心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老年人可以与家人在一起,享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同时也可以避免老年人感到孤独和无助。
3.依托机构的居家养老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养老机构提供各种养老服务,如日间照料、全托服务等,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老年人可以享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同时也可以减轻家庭成员的负担。
三、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照料服务:如家庭保洁、洗衣做饭、陪同购物等;2.医疗护理服务:如健康监测、康复指导、药品配送等;3.精神慰藉服务:如心理咨询、陪伴聊天、文化娱乐等;4.信息支持服务:如紧急呼叫、智能家居等。
四、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比较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是两种不同的养老模式,它们各有优缺点。
居家养老可以满足老年人对家庭和社区的依恋,同时也可以减轻家庭成员的负担;而机构养老则可以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同时也可以减轻家庭成员的负担。
在选择养老模式时,应该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模式。
五、居家养老政策法规研究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制度保障;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在政策法规制定中,应该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和利益,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
有关居家养老问题的文献综述
有关居家养老问题的文献综述08124596 冯瑜萍一、我国养老问题现状以及居家养老模式取得的初步成果: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到来的,即“未富先老”,经济上、组织上和管理上的准备都严重不足,中国的社会养老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障碍。
老年人口的基数大、老化速度快、养老资源严重不足,决定了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必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道路。
(胡月,2009)然而,人们过多地注重养老模式建设的社会经济条件,忽略了老龄群体的自身要求,特别是没有把老年人的意愿与需求作为养老模式设计的重要参数,这样就难以建立起既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又能满足老龄群体基本需要的、科学合理的居家养老模式。
因此,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和社区对老年人需求的供给情况有着重要意义。
(王艳芳,冯志涛,2009)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养老服务却是由社会来提供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它的最大好处是老人不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充分利用老年人的住宅资源,实行开放式的社会化养老服务。
这应是最符合老年人意愿的、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以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也是将来发展趋势。
(胡月,2009)二、城市社区居家养老需求影响因素分析:从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来看,学术界比较统一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物质经济、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鉴于此,青年一代的“赡养观”和其中年父母的“养老观”在结果假设上可以是经济、精神、生活照顾三个方面的搭配组合。
(马彦,2009)根据马彦在2008年至2009年暑寒假做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和社会变迁对养老模式的影响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中国传统的养老观念仍深深地植根在中年和青年一代,悠久的家庭赡养模式并没有随着社会变迁而流逝。
但是,社会变迁也在发挥着作用,这在调查结果中发现了一些痕迹。
无论中年父母还是青年子女都倾向于在父母高龄前各自的小家庭分开住。
目前两代同住的情形已经减少很多,尤其在都市中。
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角色研究文献综述
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角色研究文献综述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的居家生活和医疗服务,旨在帮助老年人享受更好的生活质量。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了社会发展和政府治理的重要议题。
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起着重要的角色,其政策制定、资源调配和服务监管等方面的作用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角色出发,进行文献综述和研究探讨。
一、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政策制定角色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政策制定角色至关重要。
在许多国家,政府往往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居家养老服务的范围、标准和质量要求,确保老年人能够得到规范的居家养老服务。
政府也会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补贴等手段,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在美国,政府通过《老年独居居住综合服务法》、《老龄服务法》等法律法规,明确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框架和法律依据,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监管和规范。
而在中国,政府也通过《关于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提出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均衡发展。
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资源调配角色也是关键。
政府通过财政投入、社会保障、公共资源开发等手段,为居家养老服务创造有利的资源环境,确保老年人能够获得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
政府也会推动社会机构和个人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扩大服务供给的覆盖面和深度。
在瑞典,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公共财政支持和社会福利补贴政策,为老年人提供普遍的、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
而在日本,政府也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资助政策,鼓励私人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水平。
这些政府资源调配的实践经验,对于其他国家在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角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服务监管角色也是不可或缺的。
政府要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居家养老文献综述
社区居家养老之文献综述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11%以上。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让老年人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养老问题。
当前随着中国家庭的“小型化”和“高龄化”趋势,家庭养老面临新的挑战。
在这样的条件下,居家养老提上日程,并且越来越受重视。
这篇文章从研究居家养老的不同方面的角度出发,首先对居家养老的含义、研究现状、基本内容以及存在问题和措施建议进行了总结,然后进行了评析,阐述自己的想法。
此文献综述是在20篇文献的基础上写成的,通过它可以对居家养老的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对居家养老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以及发展思路,有利于居家养老的进一步发展。
一、居家养老的相关研究(一)居家养老的内涵综观已有的相关研究,大多数学者都对社区居家养老进行了界定,他们均认定社区居家养老是老年人居住在家里,由社区通过科学的组织和管理,为社区内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社会化服务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实现养老目标的养老方式。
它是把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有机的结合起来的养老方式,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居家养老力图通过社区环境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养老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信念,更注重对老年人心理和情感上的关怀,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真正体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总之,居家养老为老年人提供了较好的养老环境,使老年人在精神上和生活上都得到较好的保障。
(二)居家养老的发展历史社区居家养老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开始有了较大范围的发展。
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在国外一般称为老年人社区照顾,它历经了从建立的不完善到现在的比较成熟的发展历程。
像英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推行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即社区老年照顾服务。
到了20世纪70年代社区照顾在英国已经相当普遍。
在20世纪90年代颁布了《国家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令》进一步促进居家养老的发展与完善。
养老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养老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如下:养老文献综述:养老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的情况下,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福利待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学术研究领域,养老问题也备受关注,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养老模式方面,学者们对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不同的养老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但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养老功能逐渐弱化。
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则成为了新的养老选择,社区养老强调老年人在家门口的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则提供专业的养老护理和医疗服务。
在养老保险方面,学者们对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等新型养老保险模式进行了研究。
这种养老保险模式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从而提高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水平。
此外,学者们还对农村养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体系相对较弱,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更加突出。
学者们提出了发展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对策,以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状况。
参考文献:《基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的养老服务研究综述》,期刊:《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该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养老服务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出发,对养老服务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我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期刊:《山西农经》。
该文对我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城市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这是一篇关于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研究论文,对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部分养老相关的文献和参考文献,还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可供参考。
在进行养老问题研究时,建议广泛查阅相关文献,以获取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关于中国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状况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状况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今后长时间内要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当前随着中国家庭的“小型化”和“高龄化”趋势,家庭养老面临新的挑战。
在这样的条件下,居家养老提上日程,并且越来越受重视。
本文从研究居家养老的不同方面的角度出发,从相关概念界定,居家养老的研究现状、基本内容以及存在问题和措施建议等几个方面对有关中国社区居家养老的研究成果做整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在这一论题上学术研究成果的不足和盲点。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问题社区居家养老一、前言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69亿,且以每年近千万的速度增加。
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
[1]老龄化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养老问题,采取什么样的养老模式, 已成为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当务之急。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提出并进一步分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近几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重点对城镇老年养老模式的现状和改革作了深刻、独到的分析。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内涵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其形式主要有两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
[2]社区居家养老从形式上仍保持着传统家庭的养老格局,但在内涵上体现了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
三、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的必然性1.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家庭历来是养老的一个主要载体, 家庭养老是中国居民的模式。
但是, 随着中国家庭户的“小型化”和“高龄化”趋势, 家庭养老功能正面临新的挑战。
2.居家养老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 2011年9月
176
居家养老的文献综述
魏 颖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沈阳,110034)
摘 要:居家养老作为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有利于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相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现实意义十分重要。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从居家养老的概念界定、其发展的必然要求、所存在的问题及实施建议等几方面,对目前居家养老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整理。
关键字:人口老龄化 居家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9—0176—01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而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这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和严峻挑战。
建立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然要求。
然而,我国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巨大困境,社会养老在“未富先老”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实施起来又困难重重,因此,居家养老这种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方式便应运而生,对于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居家养老”的概念界定
“居家养老”的养老模式是由西方发达国家首先提出的,我国学者认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却享受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院式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即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以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养老体系,也被称为“没有院墙的养老院”。
(鞠秋锦、邓卫华,2004)
二、发展“居家养老”模式的必然要求
第一,从我国社会养老面临的困境角度出发。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大特点是“未富先老”,即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特别高, 而人口老龄化程度却很高。
社会养老机构收费偏高,养老设施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事实上的需求十分有限,社会养老存在现实困难。
第二、从老年人的各方面现实需求角度出发。
居家养老符合世界多数老年人的传统观念。
养老院缺乏“家”的感觉,不符合中国人“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集中宿舍式的生活使老人失去了适应社会的能力(苏珊•特斯特,2002)。
居家养老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家庭物质资源,又可根据老年人多年的生活习惯安排日常生活,节省开支的同时有利于保证老年人生活质量(矫扬,2000)。
居家养老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在自己长期生活过的社区养老,熟悉的环境能帮他们保持原来的生活习惯,亲朋好友、熟人也能使老年人精神愉悦(许爱花,2005)。
第三、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的角度出发。
在居家养老过程中,社区作为除家庭之外老年人生活的“第二空间”,能充分发挥优势,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促进社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能够减轻政府负担;可以提供就业岗位,调动社区的闲置资源。
(祁峰,2005)
三、居家养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居家养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制约居家养老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财力不足。
目前,居家养老主要借助社会力量,很多慈善捐助无任何强制性约束。
2、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服务水平较低,服务形式较单一,服务队伍不稳定。
(杨福彬,2003)
3、社区的组织管理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目前,政府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参与较多,行政色彩较浓,长期下去会阻碍居家养老的不断发展(任炽越,2005)。
四、实施“居家养老”的建议
居家养老作为一种社会服务,需要强有力的物质方面的支持,多数学者强调必须扩大投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应以政府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对此,实施“居家养老”的建议一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应逐步实现社区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培训,实现持证上岗;逐步开展和规范志愿助老活动,加强社区服务,形成一种规范化制度(王宗廷,2000)。
2、居家养老的服务对象、服务水平、服务内容应逐步调整,为社会老人提供有偿和低偿服务,鼓励有支付能力的老人自费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建立多层次的服务网络。
3、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建立社区老年医疗援助系统。
(陈军,2001)
4、开展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加大社区娱乐设施的建设,开设老年活动中心、老年之家、老年康复中心等。
五、研究评述
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居家养老这一模式进行了剖析,给出了一些发展和推行居家养老这一模式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建议。
这些都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总结。
但是也存在以下几方面欠缺:
第一, 多数研究只停留在对现状、问题、各种措施的叙述, 很少从理论的高度进行系统、规律性的论述。
第二,已有研究较多集中在生活照料、医疗和卫生服务等方面, 对其他方面, 如精神慰藉、情感照料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而后者已越来越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第三,对不同特征老年群体的社区服务的深入研究极少。
不同特征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养老意愿和养老需求, 提供符合老年人切身需要的社区服务、合理配置养老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鞠秋锦.邓卫华,浅析中国的居家养老,热点透视,2004.12
[2] 苏珊•特斯特(著)
,周向红.张小明(译),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2
[3] 矫 扬,发展社区服务是实现居家养老的重要保证,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3
[4] 许爱花,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模式反思,宁夏大学学报,2005.3
[5] 祁 峰,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新模式——对大连市首创“居家养老”模式的探讨, 经济问题探索,2005.2
[6] 杨福彬,
“居家养老”模式升华“六化”战略清除发展障碍,银发世界,2003.6
[7] 任炽越,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基本思路,社会福利,2005.1
[8] 王宗廷,家庭转型与居家养老,理论月刊,2000.3 [9] 陈 军,居家养老:城市养老模式的选择,社会阅览,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