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人物简介

合集下载

唐伯虎个人简历

唐伯虎个人简历

唐伯虎个人简历“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你知道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吗?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唐伯虎个人简历”,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更多内容请关注。

唐伯虎个人简历唐寅(1470年-1524年),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吴县人。

吴中四才子之一。

在画史上又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或“吴门四家”。

民间有很多关于唐伯虎的传说,最为人熟悉的《唐伯虎点秋香》曾多次被改编成戏剧,以及拍成电视剧及电影,也宣传、加深了唐伯虎在民间的形象。

唐寅出生于世商家庭,有一妹一弟,父亲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

唐寅作品以山水画、人物画闻名于世,其创作的多幅春宫图也为他个人添加了“风流才子”的名声。

生平经历唐寅生于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03月06日),去世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01月07日)。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自幼聪明伶俐,20馀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罚永世不得为官。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馀,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唐伯虎简介

唐伯虎简介

唐伯虎简介唐伯虎简介唐伯虎简介一、唐伯虎的生平唐伯虎,(1470-1524),明朝人,因生於寅年寅月寅时,便取名「寅」,因为寅为虎,又取字伯虎,后改字子畏。

号桃花庵主,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

江苏苏州人。

举乡试第一(解元)。

后因科场舞弊案受牵连,功名受挫,又遭家难,经历坎坷。

后半生在苏州城西北桃花坞建一“桃花庵”,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时与徐祯卿,祝允明,文徵明,切磋文艺,号“吴中四才子”。

唐寅“任逸不羁,颇嗜声色”,自署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擅人物、山水、花鸟。

唐寅书法为画名所掩,主要学赵孟頫,更受李北海影响,笔画俊逸挺秀,婉转流畅,笔力稍弱,钩挑绵软,看不出一丝狂态。

王世贞评曰:“伯虎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

”(《州山人稿》)流传墨迹有《自书诗》、《联句诗》、《落花诗卷》等。

唐伯虎自幼聪颖,能诗擅画,十六岁便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

徐氏文静秀气,温柔体贴,夫妻恩爱。

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正在唐伯虎意气风发时,父亲突然中风过世,母亲因太悲伤也随父亲而去,后又惊闻妹妹在夫家丧亡,心爱的妻子在生育孩子时,产后热盛,悄悄离世,可怜的小婴儿在出世三天后,也随亲娘而去。

亲人接连病故,打击甚大,使他意志消沉。

后在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的鼓励下,重拾古文,发愤苦读,结果乡试名列榜首,「解元公唐伯虎」一时名遍南京城。

二十七岁时续弦,娶了何氏。

当唐寅上京考取进士时,被同行的同乡都元敬出卖,被诬告行贿主考官,拖入刑堂棍打,押入大牢。

经几番周折后,证实无罪。

释狱后,落魄潦倒,妻子何氏离他而去,弟嫂要求分家,此时幸有好友、九娘(青楼女子)在精神上援济他。

后来,他娶了能干贴心的九娘为妻,自此也潜心作画,在丹青上大有进展。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

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

古代诗人名人唐伯虎人物介绍PPT

古代诗人名人唐伯虎人物介绍PPT

诗人生平
高中解元
后来祝允明不愿看到唐寅继续消沉,出言规劝唐寅,让唐寅以事业为先。 唐寅听从了祝允明的规劝,决定闭门苦读一年参加科举。唐寅虽不喜欢科 举时文,但在八股文上确有较高的造诣。弘治十一年(1498年),唐寅参 加应天府(今南京)乡试,高中第一名解元。此时的唐寅志得意满,在其 答谢乡试主考梁储的一首诗中,表达了在明年的会试、殿试再夺佳绩的愿 望和决心。梁储非常看重唐寅的文章,回京后还呈给大学士程敏政观览, 程敏政也很欣赏唐寅。
诗词特点
人物画
唐寅的人物画,是明代以来文人画中最多的,不仅技艺高超, 而且题材广泛,有名人高士、亲朋好友,但以仕女图最为著名。 唐寅仕女画远学唐宋名家,近受明代画家杜堇、吴伟的影响, 但更显文气。其题材多取于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尤其以描写 风尘女子居多,如《李端端图》《陶榖赠词图》,究其原因, 明代诗人王世懋在《陈玉叔倦绣图》题跋中认为,“盖其生平 风韵多也”,即唐寅生平多风流韵事,同时他还认为唐寅仕女 画的成就已超过宋末元初钱选、明代画家杜堇。
诗人生平
潦倒而终
宁王被处死后,唐寅虽然没有受到牵连,但对他的名声造成了较大的 影响。让他的生活大不如前,他想多卖一些画作补贴家用。但结果却 不尽如人意,让他晚年过得十分凄苦,且疾病藏身。据其《练药图次 弘农杨仪部韵》载,应为肺病。嘉靖二年(1524年)四月,他曾作 《钟进士图》,并题有“长啸一声,鬼避千里;佩剑执笏,疾视不 已。”希望借此驱邪避祸。同年十二月初二,唐寅因病去世,曾留下 绝笔诗一首,“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 只当漂流在异乡。”
诗词特点
花鸟画
唐寅的花鸟画主要以水墨写意为主,洒脱随意,格调秀逸,富有生趣, 存世作品不多。其代表作为《古槎鸜鵒图》,该作的构图采用折枝法, 笔法则采用书法的笔法,以写代描,以枯笔浓墨画树木枝干,树上八 哥则用浓墨,秃笔点叶,整个画面浓淡疏密错落,秀逸爽利,风格介 于沈周、林良之间。这可以被看作是花鸟画大家陈道复、徐渭之前的 写意花鸟画杰作,对后世花鸟写意画的发展有着卓越的建树。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风流倜傥”的一生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风流倜傥”的一生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风流倜傥”的一生(1470~1524)55岁1470年简介:唐伯虎,男,曾用名(亦名):真名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鲁国唐生、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出生:1470年3月6日,出生于苏州府吴趋里父母:父亲为唐广德,母亲为邱氏背景:唐家自曾祖父起,世代在苏州经商;父亲在苏州吴趋里开设食肆,家境小康水平。

唐寅有一妹一弟1471年2岁1472年3岁1473年4岁1474年5岁1475年6岁弟弟唐申出生1476年7岁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

(具体年代不详)1477年8岁1478年9岁1479年10岁喜爱绘画,稍长即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具体年代不详)1480年11岁1481年12岁1482年13岁结识才子祝允明1483年14岁1484年15岁结识文徵明,并得到文征明父亲太仆文林的欣赏。

题外:文林(1445-1499),文征明之父,进士出身,历任永嘉县知县、博平县知县、南京太仆寺丞、温州府知府,因病卒于任内。

拜师明画家沈周:与文徵明一起拜师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周(1427年-1509年)。

(具体年代不详)1485年16岁1486年17岁秀才成为秀才:通过院试考试,成为秀才。

秀才特权:秀才可免除徭役、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获得秀才功名不一定可以带来财富,但在社会上地位稍高于平民的读书人。

秀才代表了“知书识礼”的读书人。

是地方士绅阶层的支柱之一。

秀才义务:生员必须不断参加考试,如岁考(考核),两年举办一次,成绩分六等;一、二等赏为“科举生员”,可参加“科考”,科考一、二等可取得乡试的资格;岁考三等无升降,岁考第六等则黜革。

经常会作为乡民与公家之间沟通的渠道。

遇上地方上的争执甚至械斗,或者平民要与官衙陈情、投诉、打交道,经常都要经过生员出面。

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礼、丧事,或过年过节,亦有请村中秀才帮忙写对联、写祭文等习惯。

关于唐寅的介绍

关于唐寅的介绍

关于唐寅的介绍唐寅(1470—1523年),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

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骨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

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祖籍晋昌,即现在山西晋城一带,所以在他的书画落款中,往往写的是“晋昌唐寅”四字。

唐伯虎生平简介

唐伯虎生平简介

20XX年唐伯虎生平简介导读: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伯虎生平简介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属虎。

又名唐伯虎。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伯虎唐伯虎生于明成化6年庚寅年(1470年),嘉靖二年(1523年)去世,享年54岁。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

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1/ 3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骨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唐伯虎的人物简介

唐伯虎的人物简介

唐伯虎的人物简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唐寅,明朝苏州人。

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死于嘉唐寅像靖二年十二月初二。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在纪念唐寅诞辰540周年时,楹联家陈志岁《纪念唐寅》联云:“画臻三昧境/梦觉六如身。

”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

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生平事迹唐寅祖籍晋昌,即现在山西晋城一带,所以在他的书画落款中,往往写的是“晋昌唐寅”四字。

唐伯虎简介

唐伯虎简介

唐伯虎简介唐伯虎简介唐伯虎简介一、唐伯虎的生平唐伯虎,(1470-1524),明朝人,因生於寅年寅月寅时,便取名「寅」,因为寅为虎,又取字伯虎,后改字子畏。

号桃花庵主,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

江苏苏州人。

举乡试第一(解元)。

后因科场舞弊案受牵连,功名受挫,又遭家难,经历坎坷。

后半生在苏州城西北桃花坞建一“桃花庵”,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时与徐祯卿,祝允明,文徵明,切磋文艺,号“吴中四才子”。

唐寅“任逸不羁,颇嗜声色”,自署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擅人物、山水、花鸟。

唐寅书法为画名所掩,主要学赵孟頫,更受李北海影响,笔画俊逸挺秀,婉转流畅,笔力稍弱,钩挑绵软,看不出一丝狂态。

王世贞评曰:“伯虎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

”(《州山人稿》)流传墨迹有《自书诗》、《联句诗》、《落花诗卷》等。

唐伯虎自幼聪颖,能诗擅画,十六岁便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

徐氏文静秀气,温柔体贴,夫妻恩爱。

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正在唐伯虎意气风发时,父亲突然中风过世,母亲因太悲伤也随父亲而去,后又惊闻妹妹在夫家丧亡,心爱的妻子在生育孩子时,产后热盛,悄悄离世,可怜的小婴儿在出世三天后,也随亲娘而去。

亲人接连病故,打击甚大,使他意志消沉。

后在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的鼓励下,重拾古文,发愤苦读,结果乡试名列榜首,「解元公唐伯虎」一时名遍南京城。

二十七岁时续弦,娶了何氏。

当唐寅上京考取进士时,被同行的同乡都元敬出卖,被诬告行贿主考官,拖入刑堂棍打,押入大牢。

经几番周折后,证实无罪。

释狱后,落魄潦倒,妻子何氏离他而去,弟嫂要求分家,此时幸有好友、九娘(青楼女子)在精神上援济他。

后来,他娶了能干贴心的九娘为妻,自此也潜心作画,在丹青上大有进展。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

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

唐伯虎是谁

唐伯虎是谁

唐伯虎是谁唐伯虎是谁 ?唐寅 (1470-1523),又名唐伯虎、唐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明朝有名画家、诗人。

下边就是给大家整理的唐伯虎简介,希望对你实用!唐寅 (1470-1523) ,又名唐伯虎、唐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明朝有名画家、诗人。

唐伯虎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29 岁的唐伯虎参加应天府公试,中第一名“解元”,但是受“会试泄题案”牵涉,被罚永久不得为官。

唐伯虎初期拜吴门画派首创人沈周为师,暮年画风已脱出周臣门户,自立风采 ;代表作有《落花诗》、《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六如居士集》等。

唐伯虎平生经历唐寅生于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 年 03 月 06日),逝世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 (1524 年 01 月 07 日)。

出生于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一般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原籍晋昌,书画落款中,常书“晋昌唐寅”四字。

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十六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惊动苏州城。

二十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亲母亲、老婆、妹妹接踵逝世,家境衰败,在挚友祝枝山的劝说下专注念书。

弘治十二年,二十九岁,参加应天府公试,中第一名“解元” 。

弘治十三年 (1500) ,三十岁,赴京会试,受“会试泄题案” 牵涉,被罚永久不得为官。

唐寅回家纵酒浇愁,绝意宦途,以卖画为生,始游名山大川。

唐寅走开苏州,至镇江,至扬州,旅行瘦西湖、平山堂等名胜。

后坐船过芜湖、九江,至庐山。

坐船溯江而上到黄州,吊赤壁旧址,绘《赤壁图》。

南行入湖南,登岳阳楼,游洞庭湖,登南岳衡山。

入福建,遨游武夷诸名山、仙游县九鲤湖。

由闽转浙,游雁荡山、露台山,又渡海去普陀,再沿富春江、新安江上溯,抵安徽,上黄山与九华山。

时囊中已罄,遂返回苏州。

千里壮游,历时九月。

返回苏州,家中贫穷,老婆离他而去。

他住在吴趋坊巷口临街的一座小楼中,靠卖文鬻画为生。

唐伯虎是谁

唐伯虎是谁

唐伯虎是谁唐伯虎是谁?唐寅(1470-1523),别名唐伯虎、唐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明朝著名画家、诗人。

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唐伯虎简介,希望对你有用!唐寅(1470-1523),别名唐伯虎、唐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明朝著名画家、诗人。

唐伯虎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29岁的唐伯虎参加应天府公试,中第一名“解元”,然而受“会试泄题案”牵连,被罚永世不得为官。

唐伯虎早期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晚年画风已脱出周臣门户,自立风貌;代表作有《落花诗》、《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六如居士集》等。

唐伯虎生平经历唐寅生于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03月06日),去世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01月07日)。

出生于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祖籍晋昌,书画落款中,常书“晋昌唐寅”四字。

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十六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苏州城。

二十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弘治十二年,二十九岁,参加应天府公试,中第一名“解元”。

弘治十三年(1500),三十岁,赴京会试,受“会试泄题案”牵连,被罚永世不得为官。

唐寅回家纵酒浇愁,绝意仕途,以卖画为生,始游名山大川。

唐寅离开苏州,至镇江,至扬州,游览瘦西湖、平山堂等名胜。

后坐船过芜湖、九江,至庐山。

乘船溯江而上到黄州,吊赤壁遗址,绘《赤壁图》。

南行入湖南,登岳阳楼,游洞庭湖,登南岳衡山。

入福建,漫游武夷诸名山、仙游县九鲤湖。

由闽转浙,游雁荡山、天台山,又渡海去普陀,再沿富春江、新安江上溯,抵安徽,上黄山与九华山。

时囊中已罄,遂返回苏州。

千里壮游,历时九月。

返回苏州,家中清贫,妻子离他而去。

他住在吴趋坊巷口临街的一座小楼中,靠卖文鬻画为生。

正德元年,唐寅三十六岁。

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PPT课件

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PPT课件

“画罗裙,能结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许,沦落在
风尘。”唐寅创作此画,则旨主揭示前蜀后主王衍荒淫腐败的生活,寓有鲜明
的讽喻之意。
.
12
人生低谷
秋来纨扇合收藏, 何事佳人重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 大都谁不逐炎凉。
《春山伴侣图》
.伏,泉流折 叠于茂林烟雾间。近处浓荫 茂盛,深掩茅屋草堂。旁有 溪桥流水,意境清幽。盛暑 时节,两三老人,在此消暑 谈心,乐以忘忧。此幅皴法 学刘松年李唐,山石轮廓线 转折处不露锋芒,皴点齐下, 丰润华滋。作者善于把前人 的技法融会贯通, 自出新意, 自成面貌。
.
2
少年时代、考场风波
❖ 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史籍。喜爱绘画,稍长 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16 岁参加童生试,经县、府、院试,高中第一名案 首。明弘治十一年赴南京乡试,中第一名解元。 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 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 愁,傲世不羁。
《杏花茅屋图》
.
9
唐伯虎的人物画
.
10
龙虎榜中第一名,烟花队里醉千场。
王蜀宫妓图
.
花莲 柳花 不冠 知子 人道 已人 去衣 ,, 年日 年侍 斗君 绿王 与宴 争紫 绯薇 。。
11
图中自题:“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微。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 斗绿与争绯。蜀后主每于宫中裹小巾,命宫妓衣道衣,冠莲花冠,日寻花柳以 侍酣宴。蜀之谣已溢耳矣,而主之不挹注之,竟至滥觞。俾后想摇头之令,不 无扼腕。唐寅。”
.
6
唐寅此图画春山吐翠、流泉飞溅的山谷 内,两位文士盘坐于临溪的矶石上寻幽晤 谈的情景。图中高岭回耸,枯树新枝,绽 发嫩芽,透露出春的消息。谷口悬泉如练, 汇入溪流,跳珠溅玉,泠泠有声。环境清 雅出尘。两位士人的侃侃而谈,平添了些 许诗情画意。因此幅画在纸上,效果不同 于绢素,作者因势而变,一改方硬峭厉的 皴笔,柔化为婉转流畅之线条,笔锋稍稳, 略加适量的水墨渲染,更显得笔秀墨润, 尤见韵致。全图主要以水墨为之,仅枯树 的枝梢略加石绿、人物的衣饰稍用赭石, 显得谈雅,不同时流。画风与正德癸酉 (公元一五一三年)所作的《云槎图》相 近,约为唐氏四十四岁前后的作品。图左 上题自作诗一首:[春山伴侣两三人,担酒 寻花不厌频。好是泉头池上石,软沙堪坐 静无尘。唐寅。]

唐伯虎是哪里人

唐伯虎是哪里人

唐伯虎是哪里人唐伯虎的人物介绍唐伯虎:北宋人,生卒年不详。

原名瞻,字望之,后名改为伯虎,字长孺。

父为北宋经学大师唐淹,有弟,唐庚,唐庾,均成名。

为人真率,平易近人,受人尊敬。

曾注释《易》,《春秋》,很有章法。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故事剧和一位漫画家的名字。

唐伯虎是哪里人风流才子唐伯虎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那才华横溢的唐伯虎是哪个朝代的?唐伯虎老婆是秋香吗?据历史记载,唐博湖老婆并非秋香,但他一生娶了三个妻子,分别是谁呢?唐寅,字子畏,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朝著名画家、文学家。

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

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华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唐寅生于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03月0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01月07日)。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民。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唐寅:明朝江南第一才子

唐寅:明朝江南第一才子

唐寅:明朝江南第一才子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

他的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祖籍晋昌,即现在山西晋城一带,所以在他的书画落款中,往往写的是“晋昌唐寅”四字。

山西人是很会做生意的,北宋时唐氏家族南迁,开始来到南京、苏州经商。

唐寅就出生在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商人家庭。

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16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29岁到南京参加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

正当他踌躇满志,第二年赴京会试时,因牵涉科场泄题案而交恶运。

关于这场会试泄题案,记载很多,说法不一。

实际上这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结果。

但毫无疑问,这一事件对唐寅来说是极其严重的。

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唐寅离开苏州,历时9个多月,踏遍名山大川,为后来作画增添了不少素材。

返回苏州,家中非常清贫,妻子大吵大闹,终于离他而去。

他住在吴趋坊巷口临街的一座小楼中,以丹青自娱,靠卖文鬻画为生。

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以表其淡泊名利,专事自由读书卖画生涯之志。

明正德九年(1514年),他被明宗室宁王以重金征聘到南昌,后发现身陷宁王政治阴谋之中,遂佯装疯癫,脱身回归故里。

后来宁王起兵反叛朝廷被平定,唐寅幸而逃脱了杀身之祸,但也引起不少麻烦,这使他思想渐趋消沉。

从此唐寅绝意仕途,归家后纵酒浇愁,决心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

唐寅的山水画从临摹开始,经过了变革创新的过程而自成一体。

他的才情极高,学一样像一样,再加上他没有门户之见,无论是北宋中原画风还是南宋院体,以及江南画派,他都学其所长,为己所用。

另外他还学习赵孟[插图] 及“元四家”,向前辈周臣和沈周学习,并与同辈文徵明切磋画艺,博采众长,最终创立了自己的风格。

六如居士唐伯虎的简介

六如居士唐伯虎的简介

六如居士唐伯虎的简介唐伯虎,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作品有《骑驴思归图》、《事茗图》等。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六如居士唐伯虎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

后游历名山大川,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早年随沈周、周臣学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

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唐寅的作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

六如居士唐伯虎的生平简介迁,开始来到南京、苏州经商。

唐寅就出生在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商人家庭。

唐寅一生共有三位妻子,十九岁时娶徐氏,是徐廷瑞的次女,但在他大约廿四岁的时候病逝。

后来可能又娶有一室,但碰到科场弊案的牵累而离去。

后娶沈氏,或名九娘,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16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二十九岁到南京参加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

正当他踌躇满志,第二年赴京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交恶运。

“会试泄题案”,一般说法是,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巨富之子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

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

是年京城会试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东阳。

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简介

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简介

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简介才子唐伯虎简介唐伯虎,名寅,字伯虎,后将字改为子畏,号桃花庵主、六如居士、鲁国唐生等,明朝时期非常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

1470年,唐伯虎在苏州府出生,其父名为唐广德,母为丘氏。

唐伯虎早年结识了祝允明、文征明、张灵等一干志趣相投的好友。

1488年,唐伯虎与徐廷瑞次女徐氏成婚,之后的十余年生活平静,《对竹图》等作品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但到1494年,唐伯虎的父亲去世,在这一两年内,他的母亲、妻子、儿子与妹妹相继离世,家境逐渐衰落,于是听从了好友祝枝山的劝说,潜心读书,准备科考。

唐伯虎二十六岁便生白发,故作《白发诗》。

唐伯虎三十岁时进京会试,但因事被革黜,后与妻子失和,遂休妻。

他的一生比较坎坷,仕途失败后,游历名山大川,靠贩卖字画为生,但其书画自此闻名天下。

唐伯虎的画融会了南北画派,风格秀逸清俊;而人物画则色彩艳丽清雅,造型准确,体态优美;花鸟画擅长水墨写意;书法奇峭俊秀。

唐伯虎的代表作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六如居士全集》等。

风流才子唐伯虎几个老婆唐伯虎有风流才子的名号,再加上《风流才子唐伯虎》等影视和戏剧作品渲染,很多人觉得他风流成性,应该有很多老婆。

其实唐伯虎一生只有三个老婆。

在他十九岁的时候,娶了一个妻子徐氏,为宦官徐廷瑞的第二个女儿,夫妻间的感情很好,但是在六年后跟唐伯虎的父母、妹妹差不多的时间去世了。

唐伯虎后来又娶了一个,不过在他赶考陷入科考泄题案后回到家,妻子离开了他。

唐伯虎第三个老婆是沈氏,也叫九娘,此后就有人大胆猜想他有九个老婆,秋香完全就是后人把别人的故事套在唐伯虎身上的。

唐伯虎的真实经历完全没有像《风流才子唐伯虎》中那么欢乐和浪漫,二十出头就备受打击,尚未涉足仕途就被宣判一辈子都无法当官。

最后唐伯虎选择自居桃花坞,潜心写诗作画,排解郁闷,抒发当时的心情。

唐伯虎点秋香是真的吗历史上确实有唐伯虎这号人物,唐伯虎生活在明朝中期,名寅,字伯虎,又字子畏,并且是明朝有名的画家、文学家。

唐寅个人简历

唐寅个人简历

唐寅个人简历唐寅个人简历唐寅园——唐寅简介唐寅(1470—1523),明朝苏州人。

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在纪念唐寅诞辰540周年时,楹联家陈志岁《纪念唐寅》联云:“画臻三昧境/梦觉六如身。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

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百美图》、《枯槎鸜鹆图》、《两岸峰青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历史上唐伯虎的一生如何

历史上唐伯虎的一生如何

历史上唐伯虎的一生如何历史上的唐伯虎与戏剧《风流才子唐伯虎》中的境遇完全不同,那么历史上唐伯虎的一生如何?下面是为你搜集历史上唐伯虎的一生如何,希望对你有帮助!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yín),晋昌人。

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在纪念唐寅诞辰540周年时,楹联家陈志岁《纪念唐寅》联云:“画臻三昧境/ 梦觉六如身。

”唐伯虎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唐伯虎简介

唐伯虎简介
4
骑驴追思图
秋风纨扇图 山路松声图 5
唐伯虎生平
❖ 1470 明成化六年庚寅 二月初四,唐寅生 1482 成化十八年壬寅 13岁 闭门读书,不交一友,后与祝允明订交 1484 成化二十年葵卯 15岁 交友文徵明,并常培其父文林游宴 1485 成化二十一年乙巳 16岁 为府学生员,与张灵交友 1488 孝宗弘治元年戊申 19岁 与徐延瑞之次女完婚 1490 弘治三年庚戌 21岁 读书作画,有《对竹图》 1493 弘治六年葵丑 24岁 撰《沈隐君墓碣文》。妹出嫁。
❖ 1494 弘治七1年甲寅 25岁 父广德疫、妹、母、妻相继而逝。撰《吴东 妻周令人墓志铭》 1497 弘治十年丁巳 28岁 因好古文辞,科考几下第,经苏州知府曹凤立 荐,得隶末名 1498 弘治十一年戊午 29岁 乡试中第一名解元,砖《送文温州序》, 《金粉福地赋》,《领解后谢主司诗》 1499 弘治十二年已末 30岁 与江阴徐经入京会试,因科场舞弊案被累下 狱 1500 弘治十三年庚申 31岁 出狱后被发往浙江为吏,不往。因故休去继 室
3
中晚年时期
❖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 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唐寅擅 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 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传世作品有 《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山路松声图》等。 诗词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 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 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唐寅晚年,精神空 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 己的屋舍改称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 享年54岁。
6
❖ 1501 弘治十四年辛酉 32岁 远游闽浙赣湘等省,在九鲤祈梦,梦仙人授 墨 1502 弘治十五年荏戌 33岁 倦游归里,得疾,愈后整理旧籍 1503 弘治十六年葵咳 34岁 与弟子重异炊分食 1504 弘治十七年甲子 35岁 卖画,纵情声色,以度岁月 1505 弘治十八年乙丑 36岁 筑桃庵坞别业,题沈周《匡山新霁图》,续 娶沈氏 1507 正德二年丁卯 38岁 桃花庵别业及梦墨亭竣工 1508 正德三年戊辰 39岁 六月,侄长名殇。 1511 正德六年幸末 42岁 是年左右生一女,后许王庞子王国士为妻 1514 正德九年甲戌 45岁 曾应宁王之聘到南昌。撰 《许牲阳铁柱记》、 《荷莲桥记》 1515 正德十年乙亥 46岁 绘《梅枝图》 1516 正德十一年丙子 47岁 作《长洲高明府过访诗》、 《送徐朝咨归金 华序》、 《吴德润夫妇墓表》 1518 正德十三年戊寅49岁 有《夜梦草并记梦诗》、作《吴 孺人墓铭》 1520 正德十五年庚辰 51岁 作《落花图咏》。弟子重生子兆 民 1521 正德十六年辛已 52岁 绘《松涛云影图》 1522 世宗嘉靖元年壬午 54岁 有《元旦》诗。子重生子阜民 1523 嘉靖二年葵末 54岁 有《自书诗翰册》。12月2日病逝。葬苏州横 塘王家村。

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ppt

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ppt
唐伯虎的《庐山图》是一幅山水画杰作,画面上山峰耸立,云雾缭绕,瀑布飞流,古木参天。唐伯虎 运用了独特的笔墨技巧,将庐山的壮丽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画中还融入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 思考,使得这幅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
《临李公麟饮中仙》赏析
总结词
此作品反映了唐伯虎对前人绘画的传承与创 新,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和独特风格。
总结词
行草相间、刚柔相济
详细描述
唐伯虎的行草书作品行草相间,刚柔相济。他的书法既有 行书的流畅与自然,又有草书的奔放与豪迈。他善于运用 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表现出书法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总结词
温文尔雅、秀逸高洁
详细描述
唐伯虎的小楷作品温文尔雅,秀逸高洁。他的小楷书法结 构严谨,线条流畅自如,字形端庄秀丽,给人以清雅脱俗 之感。他的小楷作品既有传统书法的韵味,又有个人独特 的艺术风格。
唐伯虎的家族背景
• 唐寅出生于苏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祖上曾为官宦世家,但 到唐寅父亲一代已经没落。唐寅家中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大。 他的父亲是一位商人,经营布匹生意。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唐 寅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02
唐伯虎作品赏析
《桃花庵歌》赏析
总结词
此诗表现了唐伯虎的豁达与超脱,反映了他的生活哲学和人生追求。
总结词
笔墨淋漓、气韵生动
详细描述
唐伯虎的花鸟画作品笔墨淋漓,气韵生动。他运用灵活多 变的笔墨技法,描绘花鸟的形态、色彩和质感,画面充满 生机与活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唐伯虎的书法风格
总结词
俊逸挺拔、气韵生动
详细描述
唐伯虎的书法风格俊逸挺拔,气韵生动。他的书法作品既 有晋唐风骨,又有宋元意趣,笔法多变,线条流畅自然, 字形结构严谨,给人以美的享受。

唐伯虎之简介

唐伯虎之简介
● 正德十六年(1521年),唐寅绘《松涛云(1522年),唐寅送别离任的吴县知县刘辅,作《别刘伯畊》。又作有《元旦诗》。 ● 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自书《诗翰册》。十二月二日,唐寅病逝。
唐寅的作品
《唐子畏墓志铭》:童髫中科第一,四海惊称之。张灵,字梦晋。 ●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唐寅、祝允明、罗圯、白钺、涂瑞与刘机在沈石田所绘的《壑舟园》
图上题诗。注:壑舟园为王鏊之从兄王盘的别业。
弘治时期
● 弘治元年(1488年),唐寅与徐廷瑞的次女徐氏成婚。 ● 弘治三年(1490年),唐寅作《对竹图》。 ● 弘治四年(1491年),唐寅儿时的好友刘秀才病逝,作墓志铭。注:刘秀才名刘嘉德,字协中,年长唐寅两
成化时期
● 成化六年(1470年)二月初四,唐寅出生于苏州府吴县吴趋里 ,父亲唐广德,母亲丘氏。注: 祝允明的《唐子畏墓志铭》:母丘氏,以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日生子畏。
● 成化十二年(1476年),唐寅的弟弟唐申出生。 ● 成化十八年(1482年),唐寅结识祝允明。 ● 成化二十年(1484年),唐寅结识文徵明,并得到其父太仆文林的欣赏。 ●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唐寅以第一名补苏州府府学附生。唐寅结识好友张灵。注:祝允明的
● 唐寅在绘画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或明四家),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 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 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 俊秀,取法赵孟頫。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 弘治十二年(1499年),唐寅与江阴徐经入京参加会试,因牵连徐经科场案下狱,后被罢黜为吏。 ● 弘治十三年(1500年),唐寅被黜为浙藩小吏,个人深以为耻坚决不去就职。唐寅归家后夫妻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收藏图书和书画富为 一时,文徵明赠诗有:“君家在皋桥,暄阗市井 区。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左陈四五册,右 倾三两壶”。每夜读书一卷,用朱黄识别于书旁。 每阅一卷,写山水、人禽、竹木,或书小诗,或 记月日。藏书楼有“梦墨亭”、“学圃堂”等,所 藏以宋元版本为多,如收藏有成玄英注疏《庄子》
当他遇到他,他们在船上尽情的演奏音乐,音乐已经不再是他的工作和爱好了
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 54 岁。他临终时 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 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 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 乡。”在纪念唐寅诞辰 540 周年时,楹联家陈志 岁《纪念唐寅》联云:“画臻三昧境,梦觉六如 身。”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 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 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 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 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 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 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
当他遇到他,他们在船上尽情的演奏音乐,音乐已经不再是他的工作和爱好了
昌唐寅醉中读”、“唐子畏梦相关 上传相关
0
0c25f5ca 易博亚洲
20 卷,北宋佳本;《三辰通载》为南宋精刻;袁 枢《通鉴纪事本末》为宋刻本中佳本。藏书、藏 书画印记有“南京解元唐寅”、“唐伯虎印”、“梦 墨亭”、“学圃堂珍藏书籍”、“唐居士印”、“梦墨 亭六如居士”、等。他不仅有较多藏书、藏书画 印,更珍贵的是在其收藏的古籍中,有较多的亲 笔题记,如“苏台唐寅子畏学圃堂珍藏书籍”、晋
唐寅(yín)[1]生于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 (1470 年 3 月 6 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 (1524 年 1 月 7 日)。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 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20 余岁时家中连 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 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29 岁参加应天 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 岁赴京会试,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工诗文,其诗多纪
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 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 俗易懂,语浅意隽。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 辑有《六如居士全集》。[1]
被革黜后,遂漫游名山大川,后筑室于桃花 坞,致力于绘画。生活放浪,与祝允明、文徵明、
当他遇到他,他们在船上尽情的演奏音乐,音乐已经不再是他的工作和爱好了
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进 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 年),曾应宁 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 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 岁即病逝。历史上的唐伯虎尽 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 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他一
当他遇到他,他们在船上尽情的演奏音乐,音乐已经不再是他的工作和爱好了
脱随意,格调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 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有《骑驴思归图》、 《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 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百美图》、《枯槎 鸜鹆图》、《两岸峰青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