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送风系统(知识)

合集下载

正压通风的表示方式

正压通风的表示方式

正压通风的表示方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正压通风系统是一种将干净空气通过管道输送到室内,使室内空气压力高于室外,从而控制室内空气质量和防止污染物进入室内的系统。

正压通风系统通常由风机、过滤器、风管、排气口和控制系统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风机将外部新鲜空气吸入,经过过滤器净化后,通过风管输送到室内,同时通过排气口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

正压通风系统的表示方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系统图示。

系统图示是通过图纸或CAD软件来绘制正压通风系统的布局和组成,包括风机、风管、过滤器、排气口等设备的位置和连接方式。

系统图示可以清晰展示正压通风系统的整体结构和运行原理,便于工程师和施工人员进行设计和施工。

其次是平面布局图。

平面布局图是将正压通风系统的布局绘制在建筑平面图上,标注重要设备的位置和管路的走向,以及管道的尺寸和材质等信息。

平面布局图可以帮助设计师和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正压通风系统的空间布局,确保系统的安装和使用符合要求。

另外是控制系统图。

控制系统图是将正压通风系统的控制模式和参数设置绘制成图示,包括风机的启停控制、过滤器的清洁周期、风速的调节等内容。

控制系统图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正压通风系统的运行控制方式,确保系统能够有效地达到预期的通风效果。

最后是工程图纸。

工程图纸是根据设计要求绘制的详细施工图纸,包括系统的主要参数、管道的尺寸和备注、设备的安装方法和要求等内容。

工程图纸是正压通风系统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考文件,提供了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实施方案,确保系统的安装和使用符合标准和规范。

正压通风系统的表示方式主要包括系统图示、平面布局图、管道示意图、控制系统图和工程图纸等内容,这些表示方式是设计、施工和维护正压通风系统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工程师和用户更好地了解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确保系统的有效运行和维护。

正压通风系统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们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认真对待其表示方式,力求提供高效、安全的通风系统。

加压送风系统风速及余压调试记录

加压送风系统风速及余压调试记录

加压送风系统风速及余压调试记录【实用版】目录一、加压送风系统的概念和作用二、调试加压送风系统的风速三、调试加压送风系统的余压四、总结正文一、加压送风系统的概念和作用加压送风系统,又称为正压送风系统,是一种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通过送风将烟雾和有毒气体从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中排出,保证人员疏散安全的设施。

在高层建筑、大型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中,加压送风系统是必不可少的防火设施之一。

二、调试加压送风系统的风速调试加压送风系统的风速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一般来说,风速的调试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在系统启动时,应保证送风量满足设计要求,以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排出烟雾和有毒气体。

2.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应保证送风量稳定,避免因风速波动导致的压力不稳定,从而影响疏散逃生。

3.应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风速在正常范围内。

三、调试加压送风系统的余压余压是指加压送风系统中前室(消防前室、合用前室)与走道之间的压力差值,或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力差值。

在调试加压送风系统时,余压的调试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应保证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在 25Pa~30Pa 之间,以确保疏散逃生的顺利进行。

2.应保证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电梯井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在40Pa~50Pa 之间,以确保烟雾和有毒气体不会进入安全疏散通道。

3.应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余压在正常范围内。

四、总结加压送风系统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排出烟雾和有毒气体,保证人员疏散安全。

调试加压送风系统的风速和余压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汇报人:2023-12-14•正压送风系统概述•正压送风量计算原理•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与步骤目录•正压送风量计算实例分析•正压送风量计算注意事项与建议•正压送风量计算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01正压送风系统概述正压送风系统是一种通过向室内送入一定量的空气,使室内气压高于外部气压的空气调节系统。

正压送风系统主要用于控制室内空气流动,防止室外污染空气进入室内,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正压送风系统的定义与作用正压送风系统的作用正压送风系统定义正压送风系统主要由送风设备、控制系统、通风管道和风口等组成。

正压送风系统的组成通过送风设备将空气送入通风管道,再通过风口将空气送入室内,使室内气压高于外部气压,从而控制室内空气流动。

正压送风系统的工作原理正压送风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03工业生产车间、仓库等场所在这些场所中,正压送风系统可以提供良好的通风效果,保证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01医院、手术室等高洁净度场所在这些场所中,正压送风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内空气流动,防止室外污染空气进入室内,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02地下设施、隧道等密闭空间在这些空间中,正压送风系统可以提供良好的通风效果,保证人员安全和舒适。

正压送风系统的应用场景02正压送风量计算原理空气动力学原理空气流动的基本方程描述空气流动的基本方程包括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

这些方程用于描述空气在管道中的流动规律。

空气流动的阻力空气在管道中流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

阻力与流速、管道直径、流体性质等因素有关。

通风公式及计算方法通风公式是用于计算通风系统送风量的公式,根据不同的通风方式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通风公式。

计算方法根据通风公式,结合具体的设计参数和要求,可以计算出所需的送风量。

普通场景在普通场景下,可以根据通风公式和设计参数计算出所需的送风量。

特殊场景在特殊场景下,如高温、高湿、有异味等环境下,需要更加精确地计算送风量,以确保空气质量和使用安全。

消防基本知识培训--4防排烟系统

消防基本知识培训--4防排烟系统

四、防排烟系统

排烟阀、风口
四、防排烟系统
防火阀 安装在通风、空调系统的送、回风管路上, 平时呈开启状态,火灾时当管道内气体 温度达到70℃时,易熔片熔断,阀门在 扭簧力作用下自动关闭,在一定时间内 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 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阀门关闭时, 输出关闭信号

பைடு நூலகம்
四、防排烟系统
四、防排烟系统

正压送风机
四、防排烟系统




机械防烟(正压送风)的注意事项 下列部件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 2、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3、封闭避难层(间) 层数超过三十二层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 剪刀楼梯间可合用一个风道,其风量应按二个楼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 应分别设置 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宜分别独立设置送风系统,当 必须共用一个系统时,应在通向合用前室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 置 楼梯间宜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 一个 机械加压送风机可采用轴流风机或中、低压离心风机,风机位置应根据 供电条件、风量分配均衡、新风入口不受火、烟威胁等因素确定

防火阀
四、防排烟系统

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有专供排烟用的阳台、 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防烟楼梯 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 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 烟楼梯间,用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
消防基本知识培训

正压送风量的计算分析

正压送风量的计算分析
(1)、任意一层着火时,当系统门(楼梯间开向前室、前室开向走廊的门)全闭时,正压送风系统应保证走廊→前室或合用前室→楼梯间的压力呈递增分布,防烟楼梯间压力值为40Pa至50Pa,前室或合用前室的压力值为25Pa至30Pa.
(2)、同时打开任一模拟着火层及其上下一层的防火门,其它层的防火门均关闭,模拟火灾层各门洞处的风速应大于等于0.7m/s.
6.2.3 避难走道的前室、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宜分别独立设置。当需要共用系统时,应在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
6.2.4 避难走道的前室、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的排风应设置余压阀,并应按本规范第6.2.1条的规定值整定。
6.2.5 机械加压送风机可采用普通离心式、轴流式或斜流式风机。风机的全压值除应计算最不利环管路的压头损失外,其余压值应符合本规范第6.2.1条的规定。
(3)、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常开风口。我们认为当前室采用带启闭信号的常闭防火门
时,可设常开式加压送风口。鉴于目前国内的产品质量及管理制度不尽完善。因此设计时优先考虑常闭式加压送风口。
3、计算基本公式的选取及参数的确定
1、前言
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等竖向管井,如没有考虑防排烟措施,由于烟囱效应,在发生火灾时,将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主要途径。高层建筑每一个水平防火分区根据人员的疏散流程,是从第一安全地带(走廊),到第二安全地带(楼梯间前室),到第三安全地带(疏散楼梯),再到室外的过程。所以,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应设独立的防排烟设施。防排烟方式可分为自然排烟、机械排烟和机械加压送风方式。对此,《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对于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的计算方法,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各个设计院、甚至每个人对规范的理解有所不同,在计算中也可能采用了不同的设计方法,笔者也曾对同样的工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资料表明,对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的正压送风量的计算方法统计起来约有二十多种,至今尚无统一。其原因主要是影响正压送风量的因素较复杂,而且各种计算公式的出发点不同,选用不同的计算公式,其结果差别较大。本文将对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消防风机知识

消防风机知识

在防排烟系统中,补风系统和正压送风系统的作用和使用场所是完全不同的。

补风系统是和机械排烟系统配套设置的,用于避免排烟区域的空气负压太大,以便使火灾时的烟气能够顺利排出。

补风系统可分为自然补风设施(包括可开启外窗和采光井等)和机械补风系统。

正压送风系统是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方式使重要疏散通道(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走道等)内的空气压力高于周围的空气压力,达到阻止烟气侵入的目的,为人员的安全疏散和营救创造有利条件。

不详之处可另作讨论。

1:正压风机,排烟风机,排风机,送风机,补风机的区别; 2:70度防火阀和280度防火阀与上述风机的关系
1:正压风机,排烟风机,排风机,送风机,补风机的区别;
送风机=正压风机=补风机,叫法不同而以,多种用途,输送气体温度80℃以下
排烟风机,用于消防排烟,要求280℃下运行30min,也可用于厨房排油烟
排风机,多种用途,输送气体温度80℃以下
2:70度防火阀和280度防火阀与上述风机的关系
消防排烟管道上使用280度防火阀,其余按防火分区配70度防火阀
其它详细的,买本规范吧,做这行要常用的。

高层建筑正压送风设计

高层建筑正压送风设计

高层建筑正压送风设计关键信息项:1、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目标2、建筑类型与高度3、送风风量计算方法4、送风设备选型5、风道布置与材料6、控制系统要求7、维护与检测要求11 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明确高层建筑正压送风设计的相关要求和规范,以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提供正压送风,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建筑物的安全。

111 适用范围本协议适用于所有高度超过具体高度的高层建筑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

12 设计依据正压送风设计应依据以下标准和规范:列举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121 设计原则1211 安全性原则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应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可靠运行,为人员疏散提供安全的环境。

1212 有效性原则系统应能够有效地阻止烟雾和有害气体进入疏散通道和楼梯间。

1213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安全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应合理控制设计成本和运行费用。

21 建筑类型与高度211 明确建筑的用途,如住宅、商业、办公等。

212 准确记录建筑的高度和层数。

22 火灾危险等级确定建筑内不同区域的火灾危险等级,以便合理设计正压送风系统。

221 疏散通道和楼梯间的要求疏散通道和楼梯间应保持一定的正压值,以防止烟雾侵入。

31 送风风量计算方法311 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确定送风风量。

312 考虑建筑的体积、人员密度、火灾危险等级等因素。

32 压力控制321 确保正压送风系统能够维持稳定的压力分布。

322 防止压力过高或过低对系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41 送风设备选型411 选择符合性能要求的风机,包括风量、风压、功率等参数。

412 考虑风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42 风机安装位置合理确定风机的安装位置,便于维护和管理,并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51 风道布置511 风道应布局合理,减少阻力和漏风。

512 风道穿越防火分区和防火墙时应采取防火措施。

52 风道材料521 选用符合防火要求和强度要求的风道材料。

522 确保风道的密封性和耐久性。

消防正压送风排烟要求

消防正压送风排烟要求

05 消防正压送风排烟的验收与检测
CHAPTER
验收流程
文件审查
现场检查
检查相关的设计图纸、施工记录、产品合 格证书等文件是否齐全、合规。
对消防正压送风排烟系统的设备、管道、 阀门等进行实地检查,确认其安装、运行 状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功能测试
验收意见
对消防正压送风排烟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 测试,如送风、排烟、控制等,确认其是 否能够正常工作。
记录与报告
建立正压送风排烟系统的 维护保养记录,及时报告 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确保及时处理和解决。
定期检查与测试
检查内容
定期检查正压送风排烟系 统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包括电源、控制、报警等 部分。
测试要求
定期对正压送风排烟系统 进行测试,模拟火灾场景 下的运行情况,检查系统 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谢谢
THANKS
演练实施
按照演练计划进行实地操作,模拟真 实火灾场景,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 的能力。
演练效果评估与总结
效果评估
对演练过程进行全程评估,包括参与人员的反应速度、操作熟练度、团队协作等方面,发现问题及时 改进。
总结反馈
对演练进行总结反馈,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消防正压送风排烟的培训与演练体系 。
风口设置
风口应设置在建筑物内部的合适位 置,保证送风和排烟的顺畅,同时 要考虑到风向和烟雾流动等因素。
维护保养
01
02
03
清洁保养
定期对正压送风排烟系统 进行清洁保养,清理灰尘 和杂物,保证系统的正常 运行。
检查维修
定期对正压送风排烟系统 进行检查维修,更换损坏 的部件,保证系统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
系统组成

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01
02
03
引入数值模拟技术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数值 算法,模拟通风系统的气 流运动和压力分布,提高 计算精度和效率。
考虑多因素影响
将环境因素、建筑结构、 设备性能等多因素纳入计 算中,以更全面地反映实 际情况。
智能化算法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技术,构建智能化的计算 模型,自动调整和优化计 算参数。
数据驱动决策
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 通风系统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 和决策支持。
标准化与规范化
制定和完善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体系,促进技 术的推广和应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4
正压送风量计算的注意事项
系统阻力对送风量的影响
计算系统阻力时,需要考虑通风气流在风管内的摩擦 阻力,以及通风气流通过各种局部阻力元件(如弯头 、阀门、消声器等)时的阻力。这些阻力元件会对通 风气流产生阻力,从而影响送风量的大小。
系统阻力是指通风气流在系统中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 ,包括风管摩擦阻力、局部阻力和设备阻力等。系统 阻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送风量的大小,因此在进行正 压送风量计算时,必须充分考虑系统阻力对送风量的 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室内环境和通风设备的实际情况,对送风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监测 和控制,以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空气质量。
安全系数的选择与考虑
01
安全系数是指在正压送风量计算中考虑到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和安全余量。由于 通风气流在系统中的流动状态和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因此在进行正压送风量计 算时,需要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
了解各参数的含义和取值范围,有助于正确使用公式进行计算,并确保计算结果 的准确性。
公式的应用与限制
正压送风量计算公式适用于计算送风管道内的 空气流量,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格的送风系统 设计。

消防正压送风排烟要求内容

消防正压送风排烟要求内容

部位的门关闭的条件下,其值应足以阻止着火层的
烟气在热压、风压、浮压等力量联合作用下进入楼
梯间、前室或封闭避难层。
• 为了促使防烟楼梯间内的加压空气向走道流动,发挥
对着火层烟气的排斥作用,因此要求在加压送风时防烟楼 梯间的空气压力大于前室的空气压力,而前室的空气压力 大于走道的空气压力。仅从防烟角度来说,送风正压值越 高越好,但由于一般疏散门的方向是朝着疏散方向开启, 而加压作用力的方向恰好与疏散方向相反,如果压力过高, 可能会带来开门的困难,甚至使门不能开启。另一方面, 压力过高也会使风机、风道等送风系统的设备投资增多。 因此,正压值是正压送风的关键技术参数。
送风部位
防烟楼梯间 合用前室
防烟楼梯间 合用前室
加压送风量 (m3/h) 16000~20000 12000~16000 20000~25000 18000~22000
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前室或合用前室不具备自然排
烟条件时的送风量
表d
系统负担层数 <20层
20层~32层
加压送风量(m3/h) 15000~20000 22000~27000
• 2 、 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前室、 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应保持正压, 且楼梯间的压力应略高于前室的压力”
消防验收时防烟楼梯间、前室的余 压、风量、风速要求

机械加压送风机的全压,除计算最不利环管道压头损失
外,尚应有余压。其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防烟楼梯间为40Pa至50Pa。

• 1、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 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 计算确定,或按表a至表d的规定确定。当 计算和本表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 确定。

正压送风系统设计图例

正压送风系统设计图例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正压送风系统设计图例
下图为采用EI系列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的正压送风系统接线示意图,该系统现场设备主要由阀、风口、风机组成。

在消防控制室内可对设备进行手动/自动控制,并显示状态。

自动控制方式:控制器设置为“自动”状态时,通过多线联动控制盘自动启动对应的J-EI6046型输入/输出模块,并通过J-EI6062型切换模块实现对风机自动启动/停止控制。

启动后的运行信号(可为无源触点或交流反馈信号)通过切换模块、EI6046模块反馈至多线联动控制盘。

通过总线启动J-EI6041型输入/输出模块,打开送风口,启动后的到位信号(必须为无源触点)通过EI6041输入/输出模块反馈至控制器。

手动控制方式:控制器设置为“手动”状态且多线联动控制盘处于“允许操作”状态时,可直接利用多
线联动控制盘上“启动”、“停止”键实现对风机直接手动启动/停止控制。

可通过EI6041输入/输出模块对应的总线联动控制盘上的按键或通过菜单对送风口进行控制。

火灾发生后,应启动正压送风机,打开送风口进行送风。

当防火分区间的熔断防火阀熔断后,应联锁(设备间自动联锁或控制器监测到阀熔断后由EI6046模块控制)控制停止正压送风机。

源-于-网-络-收-集。

简述通风系统的分类

简述通风系统的分类

简述通风系统的分类通风系统是指通过气流的传递和排放,调节室内空气温度、湿度和气味,提供舒适和健康环境的设备。

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场景,通风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分类。

一、自然通风系统自然通风系统是依靠自然气流的传递和对流来实现室内空气的更新和排放。

其原理是利用温度差异、风力和风向等自然因素,通过建筑设计和构造来促进室内外空气的流动。

自然通风系统常见的形式有自然通风窗、天窗、气流塔等。

自然通风系统的优点是节能、环保,但受到气候条件和建筑限制较大。

二、机械通风系统机械通风系统是通过机械设备提供气流动力,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排放。

机械通风系统通常由风机、风管、空气处理设备(如空调系统)等组成。

根据空气流动方式的不同,机械通风系统又可以分为正压送风、负压排风和混合通风系统。

1. 正压送风系统:通过风机将新鲜空气压入室内,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

正压送风系统适用于密闭空间,可以有效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

2. 负压排风系统:通过风机将室内空气排出,形成负压,从而促使新鲜空气从外部进入室内。

负压排风系统常用于厨房、卫生间、工业车间等需要排除有害气体和异味的场所。

3. 混合通风系统:混合通风系统是正压送风和负压排风的结合,既能保证新鲜空气的供应,又能排出室内污浊空气。

混合通风系统适用于大型建筑、办公楼等多功能场所。

三、换气通风系统换气通风系统是通过将室内空气和室外新鲜空气进行交换,实现室内空气的更新和排放。

换气通风系统通常由换气机、风管和空气处理设备组成。

根据换气方式的不同,换气通风系统又可分为单向流通风系统和双向流通风系统。

1. 单向流通风系统:单向流通风系统是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同时从室外引入新鲜空气。

这种系统适用于需要保持室内空气质量的场所,如实验室、医院手术室等。

2. 双向流通风系统:双向流通风系统是通过两个空气流通回路,分别将室内空气排出和室外新鲜空气引入。

双向流通风系统适用于需要保持室内外空气平衡的场所,如办公楼、商场等。

自然(机械)排烟,正压送风,防(排)烟阀等原理和规范

自然(机械)排烟,正压送风,防(排)烟阀等原理和规范

什么是自然排烟、机械排烟、正压送风、排烟井自然排烟:利用现成的窗子自然往外散烟机械排烟:常用于没有自然开窗,且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或者地下室。

在顶棚设排烟口,发生火灾时风机启动从排烟口抽烟。

正压送风:设置于高层建筑内疏散用的防烟楼梯间内。

因为发生火灾时人员主要通过楼梯间往下逃生,一方面排烟风机在发生火灾区域排烟,另一方面因为有了防火门的阻隔,使得楼梯间暂时可以形成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同时各个楼层的送风口往建筑内部输送进新鲜的空气,保证人员呼吸充足。

形成正压送风,余压等规范见后解释。

排烟井:相当于在高层建筑内部专门修的从下到顶贯穿的大烟囱。

请教正压送风的余压值规范明文规定前室的正压送风余压是25par-35par 楼梯间是40par-50par,消防检测中心的人抓住这条规范检测,现实的实际值是很难达到这个要求的.要不太小要不太大,因为涉及到前室楼梯间的封闭程度,往往搞得我们过不了消防验收.1。

同一楼梯间的所有正压送风机必须统一打开;2。

前室的正压送风仅开启三层,即本层及上下层。

3。

前室楼梯间的封闭程度应很好保证,二侧防火门,高度高加吊顶。

排烟防火阀和消防正压送风口阀门的区别排烟防火阀和消防正压送风口阀门的区别?怎么看着都一样?排烟防火阀主要用于排烟系统,一般是安装在楼道、天花板上的,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发生火灾时会自动打开,通过风道抽风将烟气吸入排烟通道排出建筑物之外。

主要是防止排烟系统中烟气温度过高会导致火灾烟气扩散。

消防正压送风口。

一般是安装在消防前室、楼梯间、避难层里的,自垂百叶式的或多叶式的,风会从里面吹出来,保持前室和楼梯间一定的正压力(疏散梯间约40~50Pa,电梯前室约25~30Pa,又外至内用微压计测量余压值。

),防止烟气进入。

280度时,融断关闭。

主要区别是:1、使用场所,2、构造,3、温度控制反面,4、一个往外排,一个往里送。

消防排烟风机与正压送风机有什么区别?这区别大了去了。

正压送风系统(知识)

正压送风系统(知识)

正压送风系统一、正压送风得概述1、什么就是正压送风阀就与打气筒原理一样!与止回阀就是同理!假设此阀将空间分为A空间与B空间!当A空间与B空间分别在不同时间受压,但只能有一面得气体可以进入另一面!而另一面再受压力气体就是回不到原空间得!能释放压力得空间为A空间!当A受压时那么此时正压送风!当B空间气体增多,此时对A空间而言处于负压空间!不过此时由于阀得正向送风,B空间得气体始终回不到A空间!2、什么就是正压送风机?向逃生楼道里送风得风机,在意外发生得时候向逃生楼道里送风,利于逃生,同时送风时楼道内处于正压,也就就是说楼道得气压比别得地方高,烟雾不会渗进来而引起人员窒息,以保证安全。

3、什么就是排烟风机?意外发生时候用来将建筑物内烟雾抽走得风机,以提高建筑物内视野,驱除烟雾,便于灭火。

4、、正压送风口得作用当发生火灾时,其内部得电机会打开风口,温感烟感或者就是手动火灾报警会开启,塔楼顶正压风机自动打开,对送风竖井进行加压送风,楼梯得前室通过正压送风口会源源不断得对前室进行送风,使前室维持正压,保证烟气不会再这个区域蔓延,而给人逃生得空间。

当温度高于280°C时人已无逃生可能性,其内部熔断器会熔断,风口自动关闭,防止火势蔓延。

4、正压送风口就是不就是必须设置在疏散楼梯前室?楼梯前室就是不就是必须设正压送风?这个工程由于楼梯一层前室位置与上面几层不对照,现一层得正压送风设在房间内了,规范允不允许啊?哪个规范上规定得?正压送风口就是不就是必须设置在疏散楼梯前室?-—-按规范要求,送风口应设于楼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

楼梯前室就是不就是必须设正压送风?-—-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得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合用前室必须设置。

这个工程由于楼梯一层前室位置与上面几层不对照,现一层得正压送风设在房间内了,规范允不允许啊?---不允许。

这样得情况下,只能增设一段风管,引到前室.哪个规范上规定得?——-《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补风机与正压送风机得区别就是什么?●补风机:尤其在多层得地下室(如:—2、-3层),越靠下层与外界连通得空气通道就越较少,单独使用排烟机,造成较大负压,降低了排烟效率,烟排出得比较慢。

简述通风系统主要分类

简述通风系统主要分类

简述通风系统主要分类一、自然通风系统自然通风系统是指通过建筑物本身的自然气流来实现通风换气的一种方式。

它利用自然的风力和气流差异来实现建筑物内外气体的交换。

自然通风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 自然风力通风系统:利用自然风力推动室内外气体的流动,通过合理设置进风口和排风口,使新鲜空气自然进入室内,将污浊空气自然排出室外,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更新。

2. 自然驱动通风系统:通过建筑物的自然气流差异来实现室内外气体的交换。

例如,在建筑物的顶部设置排气口,在底部设置进气口,利用热空气的上升和冷空气的下沉来实现空气的自然流通。

3. 自然层流通风系统: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物的布局和各个房间之间的空气流动方式,实现气流的分层流动。

这种通风系统适用于一些对空气洁净度要求较高的场所,如手术室、实验室等。

二、机械通风系统机械通风系统是通过机械设备来实现室内外气体交换的一种方式。

它利用风机、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等设备,主动推动室内外气体的流动。

机械通风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 正压送风系统:通过风机将新鲜空气压入室内,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室外。

这种通风系统适用于一些对室内洁净度要求较高的场所,如实验室、净化车间等。

2. 负压排风系统:通过风机将室内污浊空气抽出室外,使新鲜空气自然进入室内。

这种通风系统适用于一些对室内空气污染物排放要求较高的场所,如厨房、浴室等。

3. 局部通风系统:通过设置局部排风口,将特定区域的污浊空气直接排出室外,以保持该区域的空气质量。

这种通风系统适用于一些对特定区域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所,如化学实验室、喷漆车间等。

三、混合通风系统混合通风系统是将自然通风系统和机械通风系统相结合的一种方式。

它既利用自然风力和气流差异来实现室内外气体的交换,又通过机械设备来辅助调节室内外气体的流动。

混合通风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 自然通风+机械排风系统:利用自然风力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再通过机械设备将污浊空气排出室外。

正压送风机与风口联动

正压送风机与风口联动

一、前室及合用前室以及消防电梯前室,加压送风口都是电动常闭风口。

手动或电动开启,都会连锁开启风机。

二、楼梯间要是安装的电动常闭风口的话,应该也会设置连锁开启风机,如果是自垂百叶应该就不会了。

这个时候的风机就需要控制室远程电动控制开启或是手动开启三、正压送风机一般安装在楼顶,每一个常闭远控风口都需要模块来控制。

四、自垂式百叶风口通常情况下考风口的百叶自重而自然下垂,隔绝室内外的空气交换,当室内的气压大于室外的气压时,气流将百叶吹开而向外排气,反之室内气压小于室外气压时,气流不能反向流向室内,该风口有单向止回作用。

五、1、由于正压送风系统的多样性,正压送风口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通常有:①自垂式或常开式百叶风口,它们是没有手动控制与自动控制功能的,一般这用于特指说明的正压送风口;--这种常开送风口与电气消防没有任何关系,电气不管。

②泛指的正压送风口中,我们习惯指的是"烟感控制、电讯号开启,可手动或远控开启的,可设280℃温度熔断器重新关闭装置、输出动作电信号、联动正压送风机动作的,用于正压送风系统的风口。

"六、对于自垂式百叶风口的正压送风系统的消防联动逻辑:着火层烟感报警→正压送风机启动;消控中心→正压送风机关闭。

对于常闭式正压送风口的正压送风系统的消防联动逻辑:着火层烟感报警→着火及关联层常闭式正压送风口开启→正压送风机启动;着火及关联层常闭式正压送风口熔断器熔断(或消控中心强切)→正压送风机关闭。

七、一般的,由于整个楼梯间是贯通的,要求着火时整个楼梯间都是正压的,故一般楼梯间使用自垂百叶风口,但也有例外,如29、30、33、34号楼的通往地下室的楼梯间则是采用的常闭远控的正压送风口,隔层设置。

而电梯前室的正压送风口均为常闭远控型,平时常闭,着火时三层开启。

八、关于现场的几点疑问:(1)楼梯间自垂百叶风口需要由一个回路把上下各层对应的风口串联到正压风机上吗?(2)上述所说的串联的回路是指把正压送风口与正压风机联动起来的作用吗,即正压风口开启之后,联动正压风机启动?(3)这根启动线是指的正压风机的直启线吗?(4)具体现场的正压送风系统的联动逻辑是什么?下面所说是否正确?着火层烟感报警→着火及关联层常闭式正压送风口开启→正压送风机启动;着火及关联层常闭式正压送风口熔断器熔断(或消控中心强切)→正压送风机关闭。

关于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关于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关于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1、问题提出1.1《高规》[1]第8.3.2条“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或按表8.3.2-1至表8.3.2-4的规定确定。

当计算和本表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

”该条条文说明明确指出“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时,由于建筑有各种不同条件,如开门数量、风速不同,满足机械加压送风条件亦不同,宜首先进行计算,但计算的加压送风量不能小于本规范表8.3.2-1~8.3.2-4的要求。

”因是“宜”首先进行计算,现在大部分设计人员为避免繁杂的计算,在机械加压送风(以下简称正压送风)设计时不是首先进行计算,而是直接套用《高规》表8.3.2-1至表8.3.2-4的规定值,结果使许多工程的正压送风量偏小。

1.2选用不同送风量计算公式所引起的误差1.2.1《高规》在门缝漏风量计算时选用压差法计算公式:L=0.827×A×ΔP1/2×1.25=1.03375×A×ΔP1/2(1)式中L—正压漏风量,m3/s;0.827—漏风系数;A—总有效漏风面积,m2;ΔP—压力差,Pa;1.25—不严密处附加系数。

《高规》在通过门洞风量计算时选用流速法计算公式:Q=F×W×m(2)式中Q—正压风量,m3/s;W—门洞断面风速,m/s;F—每档开启门的几何断面积,m2;m—同时开启门的数量。

1.2.2文献[2]在门缝漏风量计算时选用计算公式:L'=α'×A×(2×ΔP/ρ)1/2=0.6×A×(2×ΔP/1.2)1/2=0.7746×A×ΔP1/2(3)式中L'—文献[2]的正压漏风量;α'—流量系数,一般取α'=0.6~0.7;ρ—气体密度,1.2kg/m3;其它符号同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压送风系统?一、???????正压送风的概述1、什么是正压送风阀就和打气筒原理一样!与止回阀是同理!假设此阀将空间分为A空间与B空间!当A空间与B空间分别在不同时间受压,但只能有一面的气体可以进入另一面!而另一面再受压力气体是回不到原空间的!能释放压力的空间为A空间!当A受压时那么此时正压送风!当B空间气体增多,此时对A空间而言处于负压空间!不过此时由于阀的正向送风,B空间的气体始终回不到A空间!?2、什么是正压送风机??向逃生楼道里送风的风机,在意外发生的时候向逃生楼道里送风,利于逃生,同时送风时楼道内处于正压,也就是说楼道的气压比别的地方高,烟雾不会渗进来而引起人员窒息,以保证安全。

?3、什么是排烟风机?意外发生时候用来将建筑物内烟雾抽走的风机,以提高建筑物内视野,驱除烟雾,便于灭火。

?4、、正压送风口的作用当发生火灾时,其内部的电机会打开风口,温感烟感或者是手动火灾报警会开启,塔楼顶正压风机自动打开,对送风竖井进行加压送风,楼梯的前室通过正压送风口会源源不断的对前室进行送风,使前室维持正压,保证烟气不会再这个区域蔓延,而给人逃生的空间。

当温度高于280°C时人已无逃生可能性,其内部熔断器会熔断,风口自动关闭,防止火势蔓延。

?4、正压送风口是不是必须设置在疏散楼梯前室?楼梯前室是不是必须设正压送风?这个工程由于楼梯一层前室位置和上面几层不对照,现一层的正压送风设在房间内了,规范允不允许啊?哪个规范上规定的?正压送风口是不是必须设置在疏散楼梯前室?---按规范要求,送风口应设于楼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

楼梯前室是不是必须设正压送风?---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合用前室必须设置。

这个工程由于楼梯一层前室位置和上面几层不对照,现一层的正压送风设在房间内了,规范允不允许啊?---不允许。

这样的情况下,只能增设一段风管,引到前室。

哪个规范上规定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补风机和正压送风机的区别是什么?✍????????补风机:尤其在多层的地下室(如:-2、-3层),越靠下层与外界连通的空气通道就越较少,单独使用排烟机,造成较大负压,降低了排烟效率,烟排出的比较慢。

采用补风机把外面的空气送进来,减小负压,从而使烟气更容易排出。

✍????????加压风机:一般用在楼梯间和电梯前室,使有毒烟气不能进入。

楼梯间因为是上下联通的,所以加压送风口可以同时开启,只要送风均匀即可,所以一般隔2或者3层做自垂百叶送风。

而前室却是不联通的,所以火灾时为了利于逃生,是考虑打开着火层和相邻层的风口,所以要做成电动风口。

一般用280度防火阀代替,280度时熔断关闭。

与消防系统的联动就是,发现火灾信号----打开加压风机---打开着火层及相邻层前室的风口。

二、???????正压送风与新风1、正压送风与新风的区别✍????????正压送风是在意外发生的时候向逃生楼道里送风,利于逃生,同时送风时楼道内处于正压,也就是说楼道的气压比别的地方高,烟雾不会渗进来而引起人员窒息,以保证安全。

(这套系统是平常不使用,火灾时才用,是逃生设置的)。

✍????????新风系统是空调系统的一部分,它不能调节室内温度,是专用于室内外空气的交换,让室内空气永远保持清新。

(这套系统是平常使用,火灾时反而要关闭,以免送氧助燃)?2、中央空调新风系统能否代替消防的正压送风?不能。

在火灾发生时联动控制器会关闭空调新风系统的风机和送风口。

正压送风系统大多是用在逃生通道,像楼梯间,楼梯前室,电梯前室和公用前室这些地方,风速和压力的要求都要比新风系统要高的多,要保证疏散通道区域的大气压绝对大于其他地区,不让浓烟进入到疏散通道。

三、???????正压送风系统1、正压送风系统正压送风系统就是对建筑物的某些部位送入足够的新鲜空气,使其维持高于建筑物其它部位的压力,从而把其它部位中因着火所产生的烟气堵截于被加压的部位之外而设置的又送风机、风道、阀门附件、进出风口和烟气控制区域所组成的体系,即构成正压送风系统。

其中正压送风量的大小,气流组织形式的选择以及系统运行调节方式的合理都直接关系到正压送风系统的效果。

?2、正压送风系统的作用按照建筑防火的要求,不能直接通风的防火分区都要求做正压送风系统。

其作用时保证火灾发生时,有新空气进入该区域内,使人员不会吸入有害的烟雾。

四、???????高层建筑的正压送风系统正压送风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防烟楼梯间(以下简称“楼梯间”)与前室(合用前室)的防烟方式,在国内外高层建筑设计中已被广泛接受与采用。

在进行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计算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确定与设计计算密切相关的一些因素,如火灾疏散时开启门的层数与数量、楼梯间与前室应保持的正压度、前室加压送风口的形式,等等。

1、关于正压送风防烟系统的正压度问题不论国内或国外的防火规范,都有一致的加压要求,即应使在火灾时,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廊或室内压力。

所谓正压度,指防烟楼梯间的防火门、前室与走廊间的防火门两侧的压力差值。

而正压度又可分为最大允许压差值与最小压差值。

所谓最大允许压差值,是指所有防火门在关闭状态下防火门两侧允许的一般人力能推开的最大压差值,关于最大允许压差值,各国的取值不完全一致,多数国家均把50Pa作为最大允许压差。

所谓最小压差值,是指火灾时人员进行疏散。

防火门一旦打开,楼梯间及开门前室的压力将瞬时下降,为了防止烟气侵入,要保持门洞处具有一定的反吹风速应有的最小的压力差值。

关于火灾时防烟要求的最小压差值(或最小门洞风速),各国也有不同的规定与要求。

2、关于加压送风口的形式问题✍????????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一般每2-3层设1个,均为常开百叶风口,具体形式可为单层百叶或双层百叶,双层百叶对送风量的调节与平衡更为有利些。

✍????????前室的加压送风口一般每层设1个,而对送风口的形式,则有不同的选择与做法。

一般做法把前室(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口选为常闭式(静电接点)。

当发生火灾时立即启动加压送风机,同时仅打开着火层、着火层相邻层的前室之送风口。

这种做法,把前室的送风量集中用于加压这3层(或4层)上,这些层的送风量基本不受其它层前室开门与否的影响,当然这对保证这3层(或4层)的防烟效果是有利的,但也存一定问题:如果疏散人员尚未打开楼梯间、前室的防火门,则这些送风层前室内的压力将会急骤上升,出现这些层前室压力高于楼梯间压力(楼梯间压力一般不开门时可通过余压阀保持在50Pa)的情况,如不采用足够的泄压措施,将影响走廊至前室门的开启,显然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这种做法要求每层前室均设泄压阀,若向室内泄压则还需接防火阀,以确保防火隔断。

常闭送风口一般都有一定的规格要求,在阀体的土建留洞受限制的情况下较难采用,另外,电气控制上也要求较高。

常闭阀动作件多,控制较为复杂,长期不用,易生锈失灵。

如果日常维护管理不善,要用是反而可能无法打开,影响使用。

常闭阀及其电气控制系统投资较高。

另一种做法,前室送风口与楼梯间一样也采用常开百叶风口(一般可采用双层百叶),这种做法有以下特点:在楼梯间与前室(合用前室)的防火门全闭的情况下,前室送风量较均匀地分配在所有层,每个前室送风量不大(一般为600-1000m3/h),一般只要设计恰当,不会出现前室(合用前室)与走廊(或室内)的压差值超过最高允许压差值的情况。

在楼梯间及前开门的情况下,开门层前室的压力将迅速下降,楼梯间的送风量将基本流向开门层前室,而前室本身的送风量中,流向开门层的比例也会变大。

而且,开门层越多,风量越分散,即开门层数对送风量的再分配影响很大。

此外,由于非开门层前室也有送风,这对减少甚至避免楼梯间送风量向非开门层前室的渗漏,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再有,非开门层合用前室的送风对防止烟气通过电梯井道流窜至非火灾层也是有利的。

?3、关于加压送风量的计算问题在进行加压送风量计算时,首先应把楼梯间与前室的加压送风作为一个防烟整体来对待,不可孤立地考虑其防烟问题;其次还应注意分析楼梯间、前室在关门、开门状态下的压力变化,切不可盲目地套用某个公式。

确定加压送风的目标在全关门的状态下楼梯间与前室保持一定的正压值(一般分别为50Pa、25Pa);在发生火灾疏散开门(一般按开启3层门考虑)时,保持开门处具有最小门洞风速(或最小压差值),以防烟气侵入。

计算关门情况下楼梯间、前室保持一定正压值分别所需的加压送风量。

当前室为普通前室时,靠楼梯间门缝渗入前室的风量将可以继续通过前室与走廊的门缝压入走廊而保持一定的压力梯度。

这种情况下,楼梯间设加压送风系统即可,前室不一定要设。

当前室为合用前室时,因其各种渗漏的缝隙较多,单靠楼梯间门缝的漏风量不足以保证合用前室走廊的门缝形成所要求的压力梯度,故合用前室必须设加压送风系统。

而在这种情况下,合用前室送风口形式的不同,其要求的加压送风量也不同。

若送风口为常闭风口,当发生火灾时,由于合用前室送风层一般按3层考虑,其余层不送风,故非送风层的压力完全靠楼梯间的渗漏风量形成,往往无法达到一般要求的25Pa.。

而送风层合用前室要达到设计要求的关门时的压力,其本身的送风层往往显得很小。

若送风口为常开百叶风口,则所有层合用遂室均有送风,只要设计计算恰当,完全可以保证楼梯间与合用前室在关闭时的压力符合设计要求,相应的合用前室送风量也较大。

计算火灾时开门情况下维持开门处两侧压差为最小压差所需要的加压送风量。

下面按前室的送风口为常开百叶风口和常闭带电接点风口两种情况加以说明。

前室送风口常开百叶风口。

首先验算一下,若楼梯间、前室按前述关门条件下计算所得的送风量分别进行加压送风,能否满足3个开门楼层,保持各层门洞风速≥0.7m/s的防烟要求。

要进行验算,首先涉及原有送风量在开门状态下的再分配问题。

由于开门,开门层前室与楼梯间的压力将急骤下降,前室本身送风量流向开门层的比例将会加大,但出于设计计算安全性的考虑,每个开门层前室本身的送风量仍按原来关门状态下的均匀送风量计;而楼梯间的送风量,则由于非开门层前室仍有送风,存在一定的压力(此压力甚至可能高于开门后的楼梯间的压力),故可近似地认为将完全流向开门层的前室。

按此分析,即可近似地确定原有送风量的再分配,从而进行开门层门洞风速的验算。

一般情况下,上述验算所得的门洞风速往往达不到要求的风速,必须增加附加送风量。

故第二步即进行附加送风量的计算,附加送风量的计算,以满足开门层各处门洞风速≥0.7m/s为原则。

前室送风口为常闭风口a楼梯间加压送风量的计算维持开门层楼梯间至前室防火门两侧压差为最小压差(或门洞处保持最小风速)所需要的送风量L1。

非开门层由于前室不送风,故还需考虑楼梯间漏向这些层前室的门缝渗漏风量L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