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基本录制要求
微课录制要求
![微课录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8c53d5d2e3f5727a4e96201.png)
微课制作具体要求一、微课内容要求1、知识点足够细,5-10分钟左右能够讲解透彻;一个微课只讲解一个特定的知识点,如果该知识点牵扯到另一个知识点,需详细讲解时应另设一个微课。
2、片头与片尾总共不越过10秒;片头有微课名称、作者姓名等;片尾有谢幕版块,包括技术支持人员及资料素材引用说明。
3、受众定位明确,了解其知识基础;微课作者需清楚本微课受众的知识基础,采用适合该基础的相关定理、定律、词汇讲解。
4、情景定位明确:一对一的教学而非一对多;讲解时不得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词汇。
5、知识准确无误;在微课里不允许有文字上、语言上、图片上的知识性的错误或有误导性的描述。
6、讲解不照本宣科;对现有的知识以及课本上对该知识的表述应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罗列书上的知识,否则微课起不到“解惑”的作用。
7、课件有视觉美感,如常用的PPT;多角度地应用PPT现有的功能带来的视觉效果,如自定义动作、PPT切换、颜色搭配、字体搭配等。
8、微课画质清晰;影响视频画质的因素有:显卡驱动未更新导致屏幕像素低;导出视频时未设置与屏幕分辨率相一致的视频长宽尺寸导致视频画面变形。
视频画幅宽高比:(1)分辨率设定为640×480,请选定4:3;分辨率设定为1280×720,请选定16:9;(2)在同一课程中,各讲应统一画幅的宽高比,不得混用。
9、语言通俗易懂;口语讲解,尽可能少地使用古板、枯燥的书面语,使讲解通俗易懂。
10、讲解是声音响亮,节奏感强,无外部噪音;二、课件制作要求课件的字体必须足够大,以保证微课里的字容易辨认、识别,以下为课件制作建议(以PPT为例):1、动静结合充分利用PTT的动作效果,可以给人动态感、空间感的美。
2、图文并茂图版率在50%-90%;插图表现出的亲和力要比照片好,照片表现出的专业性要比插图好。
3、图片合适表现力最强的图片:脸部图片。
适合表现主题,不适合做背景。
表现力最弱的图片:云海。
微课制作要求
![微课制作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86c1c98dd3383c4bb4cd240.png)
-----------微课制作要求------------一、什么是微课微课: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微视频课程。
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使用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录制的批注讲解视频,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
总大小不超过100MB。
二、上报微课作品要求报送的微课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要求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
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微课名称、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
视频格式统一为WMV格式,高清像素为1080×720,标清像素为720×576,总大小不超过100MB。
教师提交作品为:每位老师报送微课一个,内容包括:(1)微课视频(每课1个,一课对应一个知识点)(2)进阶练习(每课2套,与微课视频配套)进阶练习是基于标准的测试,是类似游戏通关的在线检测系统,学习一段视频教程后要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只有当学习者全部答对一套题目后,才可以进入到下一个单元的学习。
这种在线检测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能力要求,便于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学习—练习—重复学习微课视频—再练习”,直至全部掌握知识点知识能力目标。
一般可分为概念辨析、熟练练习和应用拓展3种题型。
(3)学习任务单(每课1个,与微课视频配套)由教师设计,用于为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提供“学什么”和“怎样学”建议的学习导航,包括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建议以及配套学习资源推荐(包括教材相关内容阅读及其它学习资源学习)。
学习任务单强调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把学习任务转化为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
(课堂教学实录的片段、说课、讲座的片段等不是本次评选的微课)三、微课的分类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中小学微课一般可分为讲授类、应用类和实验演示类三种。
微课的制作要求
![微课的制作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5b8e95eb307e87101f696b1.png)
微课的制作要求
微课应提供教学视频(包括与该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微课简介,具体要求如下:
1.教学视频
每个视频时长为5~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视频格式为mp4、rmvb、mpg、avi、wmv等。
视频质量要求图像稳定、构图合理、画面简洁、镜头运用恰当、录制声音清晰。
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
2.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并在开头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学科、专业、课程及适用对象等信息。
文件格式:WORD。
3.多媒体教学课件
多媒体教学课件限定为PPT格式。
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反映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
其他与教学内容相关辅助材料如练习测试、教学评价、多媒体素材等材料也可单独提交,格式符合网站上传要求。
4.微课简介
简要介绍课程内容、特色与亮点,在介绍微课同时引发学习者对作品的强烈关注。
字数不超过500字。
文件格式:WORD。
同时提供数字格式的教师生活照一张(jpg格式,尺寸不小于800×600象素)。
最新版-基础教育微课视频制作技术要求
![最新版-基础教育微课视频制作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944e9d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0.png)
附件4基础教育微课制作技术要求微课在制作方式上,包括数码设备拍摄、录屏软件录制、多媒体软件制作类型、混合方式制作。
一、内容标准:1.中小学微课视频长度在5至8分钟,不超过10分钟,符合学生注意力特点。
2.本次统一制作的微课不需要片头和片尾,上报时提供相关信息,统一添加。
3.精心设计讲课脚本,讲解精炼、路径合理,重点突出4.内容风趣、幽默、情境化,学生沉浸感强5.适当提问,引发思考;留白;关键点重点提示6.尽量减少视频中的干扰因素7.可以包含相应的扩展学习资源,如: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自测题,微课范例的源文件、微课学习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微课内容相关的其他学习资料等。
8.在同一课程中,各讲之间要有整体性,内容容量和时间长短基本一致,技术参数统一。
二、技术标准:从目前来看,微课基本上分摄像拍摄类、屏幕录制类和其他软件类四种,对于四类常见的微课制作方法,对应的要求如下:(一摄像部分技术要求(包括数码录制和录播室录制1.视频压缩采用H.264格式编码,视频格式为MP4及fLV格式。
2.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的最高码率不高于2000Kbps,最低码率不得低于1024Kbps。
3.视频质量要求图像稳定、对焦清晰、构图合理、镜头运用恰当。
4.视频分辨率:分辨率一般为设定为720*576、1280*720;5.在同一课程中,各讲的视频分辨率应统一,不得标清和高清混用。
6.视频帧率为25帧/秒,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
7.声音采用双声道,要求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
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二录屏部分技术要求1.录屏的分辨率一般采用1024*768或1280*720。
请事先调整分辨率,不要高分辨率录制,低分辨率输出。
同时,尽量不要出现特殊的分辨率。
2.如果要用视频混合制作,建议采用与视频分辨率最接近的分辨率,使得合成后效果最好。
3.录制PPT时,请将PPT事先调整为适合长宽比(1024*768录制时,用4:3;1280*720录制时,用录制时不留黑边。
微课拍摄制作流程及技术标准
![微课拍摄制作流程及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37a1d64cc175527072208e3.png)
微课拍摄制作流程及技术标准根据微课建设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包括微课的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文件交付等基本技术规范。
一、前期录制要求(一)课程时长每门课程总讲数应至少10 讲,每讲时长应在5—8 分钟之间。
在视频的后期制作中,应编辑删除与教学无关的内容。
(二)录制场地授课现场的录制场地选择,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面积在50 平方米以上。
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理论课的录制场地可以是课堂或演播室,同一所学校理论微课录制场地要统一,使用同一间教室或演播室,以达到后期课程制作的统一美观。
录制环境要求外部声音安静整洁、室内可完全隔绝日光(窗帘遮蔽等形式均可)。
实训课及其他课程录制场地根据课程需求由授课教师自行选择录制地点。
录制地点面积要给录制设备留够空间,预留面积大小约在录制目标半径五米以上。
录制环境均要求可外部或内部接入电源。
电源接入口不少于两个。
(三)教学材料1. 脚本准备脚本包含教师上课时用的文本材料、PPT、教学图片等,不同上课环境各类材料有相应的规则要求,教师应按以下规范进行准备。
脚本文本:理论课脚本文本应限制在----- 字内。
以确保上课时长在5-8 分钟内。
实操课脚本根据上课实际情况准备,上课时长也保持在5-8 分钟。
PPT、图片:PPT 与教学图片的格式大小应为16:9. 不建议使用4:3 格式。
由于微课成片大小为16:9 ,建议保持一致。
PPT与图片除大小有要求外,清晰度也要注意,要使用清晰度高的图片及素材编辑PPT,保障微课后期编辑时能够使用相关素材。
2. 教具准备有操作流程的教学器具教师应编写器具操作流程,条件允许可将器具操作的整体流程真实演示并使用手机等录制,在事前筹备阶段发送给我公司项目交接人员或视频编辑人员。
实操课上课需要使用的教学器具需要老师提前进行检查,若存在损坏、污渍等情况的教学器具应提前进行处理。
教师教学视频录制标准
![教师教学视频录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070f79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b.png)
教师教学视频录制标准一、导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逐渐融入了现代科技的协助。
教师教学视频录制成为了一项越来越重要的教学手段,具有普及性、可视性和互动性等优势。
然而,为了确保教学视频的质量和效果,制定一套教师教学视频录制标准显得尤为必要。
二、录制设备要求录制教师教学视频所需的设备需要具备高清度、稳定性和便捷性等特点。
首先,摄影设备应具备高清度,能够清晰地捕捉教师的教学动作、表情和手势等细节。
其次,摄影设备要稳定,能够保证教学画面不晃动。
最后,录制设备应具备便捷性,以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如地操作。
三、录制环境要求教师教学视频的录制环境需要安静、整洁和宽敞。
首先,录制环境应保持安静,避免任何干扰教学内容的噪音。
其次,录制环境要整洁,确保没有任何杂乱的物品出现在视频画面中。
最后,录制环境应宽敞,让教师有足够的空间展开教学活动,不受空间限制。
四、录制内容要求在录制教师教学视频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合理安排录制的内容。
录制的内容应突出核心知识点和重点难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录制的内容应生动有趣,注重教师的教态和语言表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五、语言表达要求教师教学视频中的语言表达至关重要,它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情绪。
教师在录制视频时应注意语速、用词和语调等方面。
语速应适中,不过快也不过慢,以让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用词应准确、简洁明了,避免使用难懂的术语或者口头禅。
语调应生动自然,有节奏感,以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六、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教学视频中应体现优秀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讨论和引导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道德要求教师教学视频的录制过程中,教师应遵守职业道德,始终以学生的利益为重。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歧视或者偏袒任何学生。
微课视频制作技术要求
![微课视频制作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814e67be45c3b3567ec8ba9.png)
附件微课视频制作技术要求主要包括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音视频文件压缩格式要求等基本技术规范。
若采用录屏软件等方式进行录制,相关视频比例、采样和压缩要求参照执行。
本要求仅作为组织拍摄的技术参考,参与者可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拍摄和制作。
一、录制要求(一)课程时长每门课程总时长10分钟以内。
(二)录制场地录制场地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
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三)课程形式成片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
(四)录制方式及设备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可采用多机位拍摄(2机位以上),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设备: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五)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教师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应确保内容无误,排版格式规范,版面简洁清晰,符合拍摄要求。
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与后期制作统筹策划,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二、后期制作要求(一)片头片头不超过5秒,应包括:课程名称、单位名称、主讲教师姓名等信息。
课程名称应具体详细,与教材标识相一致,例如:“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化学物质”。
(二)技术指标1.视频信号源(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
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微课录制方案
![微课录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3a4a5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e.png)
1.设备购置:高清摄像机、录音设备、灯光设备等。
2.培训费用:教师微课制作培训。
3.录制费用:微课录制场地、设备租赁等。
4.评审费用:专家评审费用。
5.制作费用:微课剪辑、制作、上传等。
七、项目时间表
1.项目启动:第1个月。
2.教师培训:第2-3个月。
3.微课录制:第4-6个月。
4.微课评审:第7个月。
七、项目时间安排
1.项目启动:第1个月。
2.教师培训:第2-3个月。
3.微课录制:第4-6个月。
4.微课评审:第7个月。
5.微课制作与发布:第8-9个月。
6.跟踪反馈与优化:第10-12个月。
八、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1.技术风险:设备故障、网络不稳定等。应对策略:定期检查设备,提前测试网络环境,确保录制顺利进行。
3.根据项目总结和评估结果,优化微课录制方案,为下一轮项目实施提供借鉴。
本方案旨在为微课录制项目提供严谨、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项目合法合规、高效推进。希望项目组全体成员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共同努力,为提升我国网络教育资源质量贡献力量。
四、实施步骤
1.成立微课录制项目组,明确项目负责人和成员职责。
2.组织教师参加微课制作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3.制定微课录制计划,明确录制时间、地点、人员等。
4.开展微课录制工作,确保录制质量。
5.组织专家对微课进行评审,筛选优质微课资源。
6.对优质微课进行剪辑、制作、上传至网络平台。
7.对微课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收集反馈意见,持续优化微课内容。
3.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三、项目内容
1.微课主题:结合本单位教育教学实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进行录制。
微课录制的要求
![微课录制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b7246c99ec3d5bbfd0a7482.png)
微课制作要求
1.参评微课片头要求:
微课标题:参考命名方式:学段(小学、初中)+学科+教材+单元(或章节)+知识点名称
片头格式:白底黑字、统一字体(标签黑体,内容仿宋)片头内容:含有微课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微课适用对象。
2.微课确保画质清晰,不提倡全程录制作者本人的头像;
3.文字内容正确无误,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标准普通话、声音清晰,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讲解精炼;
4.时间须严格控制在15分钟以内,若微课中使用到PPT,须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
最后生成的视频文件格式为:MP4【分辨率要求为1080p、720p两种,建议使用720p分辨率。
视频编码AVC(H.264),比特率384Kb/秒~1024Kb/秒,每秒帧数25帧,二次编码。
音频编码AAC,采样率44100赫兹,比特率128Kb/秒。
】,声音建议采用双声道录音。
教师微课录制工作规划
![教师微课录制工作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7ba066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a.png)
教师微课录制工作规划教师微课是现代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教师微课作为一种能够方便高效地传授知识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运用。
然而,想要提高微课的录制质量和有效性,需要教师制定一份科学的工作规划。
一、确定目标和需求教师在录制微课之前,首先要明确目标和需求。
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确定要传达给学生的核心知识点,并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点以最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二、选择合适的录制设备与工具录制微课需要合适的设备与工具。
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摄像设备,如智能手机、摄像机等,以及录制软件或平台,如微课录制软件或在线平台等。
三、制定课程大纲和教材准备为了保证微课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教师需要提前制定课程大纲。
设计好课程的整体结构、知识点的顺序和关联,合理安排每个知识点所占的时间和内容,确保微课的连贯性和合理性。
同时,准备好教学所需的教材和资料,确保录制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四、编写课件和脚本为了将核心知识点有效地传达给学生,教师需要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和脚本。
课件内容要简洁明了,展示形式要清晰,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脚本则是教师讲解课程的指南,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语言和思路,在录制过程中不会遗漏关键知识点。
五、选择合适的录制环境和时间教师录制微课时需要选择一个安静、光线良好的环境,避免有干扰的背景声音或模糊的画面。
同时,要选择一个相对固定的录制时间,以确保录制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六、了解录制技巧和方法教师还需要了解一些录制技巧和方法,如拍摄角度、音频处理、画面剪辑等。
合理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可以提高微课的质量和吸引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七、录制和编辑微课视频在录制微课视频时,教师需要遵循之前制定的大纲和脚本,将课程内容有条理地传达给学生。
录制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期编辑,对画面和音频进行修剪处理,以确保微课视频的流畅和清晰。
八、分享和评估微课教师可以选择将录制完成的微课视频分享给学生或其他教师,以获取反馈和评估。
录制微课的方法与技巧
![录制微课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de378e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1.png)
录制微课的方法与技巧
录制微课是一种常用的在线教学方式,提供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便利。
以下是一些录制微课的方法与技巧:
1. 策划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编写详细的教学大纲,确保课程逻辑清晰、内容有条理。
2. 准备素材与工具:准备好所需的教学素材,如幻灯片、讲义、演示软件等。
选择合适的录制工具,如录屏软件或专业的教学录制设备。
3. 长度控制:微课的理念是短小精悍,每个视频的长度应控制在5-15分钟之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保持注意力。
4. 演讲技巧:录制微课需要以清晰流畅的语言进行讲解,同时还要注意声音的音量和语速,以便学生听得清楚。
此外,语调和表情也可以帮助传达知识和提升学习兴趣。
5. 互动设计:在录制微课时,可以通过提问、小测验或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加学生的互动参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6. 注意背景与灯光: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进行录制,并确保背景整洁、光线明亮。
为了提高视频质量,可以使用专业的灯光设备或自然光。
7. 编辑与剪辑:录制完微课后,使用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后期处理,剪辑掉不必要的部分,添加适当的过渡效果和图文说明,提高视频的可视化效果和学习效果。
8. 测试与改进:在录制微课发布之前,最好先向同事或学生进行试播,收集反馈意见并做出相应的改进。
不断优化你的微课录制技巧和内容,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总之,录制微课需要准备充分,注意讲解与演示的技巧,同时还要关注背景、灯光和后期编辑等细节,以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内容。
微课的录制与后期编辑.
![微课的录制与后期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41f4f4c3b52acfc789ebc9f2.png)
微课的录制与后期编辑1.摄像机拍摄讲授类、演示类的课程可以用摄像机拍摄。
教师可以自己使用家用摄像机单机拍摄,将摄像机固定在三脚架上,确定好取景范围后就可以拍摄。
录制过程中教师要自然放松,保持良好的教学仪表姿态,把镜头当作学生,注重目光交流。
演示类的拍摄背景要简洁,最好是白色或是浅色。
后期剪辑时再插入教学课件等资料。
录制过程中教师如果出错,把讲错的地方重讲一遍,操作失误的地方重做一遍,保持整个教学过程的流畅,后期剪辑的时候再进行加工整理。
为了追求更优良的视听效果,提高录制效率,也可请其他教师或摄制人员使用专业摄像机协助拍摄。
采用多机位进行拍摄,教学中近景、板书等画面拍摄,通过VGA口采集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一次性录制合成。
教师在制作前要和录制人员多交流,准备表达教学意图,确保教学内容完整记录。
注意音画同步,录音时使用领夹式无线专业话筒。
2.手机加白纸拍摄复杂的教学过程需要多人合作采用摄像机拍摄,其实对于一些小场景的演示型微课,就可以使用简单的拍摄工具拍摄制作,进一步提高教师自己制作微课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可以采用手机加白纸拍摄的方式进行。
这种方式技术难度低,操作简单,易于分享。
首先选取一部在500万像素以上的手机或摄像头。
把手机支架固定在桌子边缘,将手机固定到手机支架上。
打开手机拍摄功能,调整手机拍摄的取景范围能覆盖整张白纸,并保证纸面字迹清晰,教师准备好白纸上的书写、绘图、演示等操作后开始录制。
这样的拍摄过程非常简单方便实用。
拍摄时保持白纸稳定,教师注意保持坐姿,头部不要进入画面,手部不要佩戴过多饰品。
3.电脑屏幕截屏录制对电脑屏幕截屏录制适合于制作软件操作类微课以及将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成微课。
教师可以使用Camtasia Studio软件进行电脑截屏操作的录制。
这款软件提供了强大的屏幕录像、视频剪辑功能,在后期编辑时能够添加字幕、标注,能自由裁剪,提供丰富的转场效果,还能自由变焦,能放大局部画面,并跟随鼠标移动。
习题微课录制要求
![习题微课录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fbe536f168884868762d6bb.png)
这是为教材《微课助我学奥数》而录制的视频,录制的视频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在教材内,方便老师教学及学生自学,教材一共是四册分别是3-6年级。
请老师根据我上传的录制目录向我索取录制内容,我们采取一课一审制度。
录制基本要求:1.杜绝照着原作者的思路读出讲解过程。
此条存在,视为不合格。
2.杜绝过于花哨的版面设计及无效的动画效果,杜绝一切分散学生注意力的设计!!请记住:我们一切的设计只是为了把题目讲解得通俗易懂,让学生能听明白,录制时,务必以此作为第一原则。
3.录课老师在讲解时请尽量参照原作者的思路讲解,如有更好的思路,可补充讲解,我们提倡补充讲解。
格式要求:PPT页面设置为16:9,录制视频发布成MP4格式。
其它要求:1.讲解内容无知识性错误和价值观失误。
2.版面清晰、大方、简洁。
听得清,看得清。
3.无噪音;4.主题聚焦,视频短小精悍,讲解内容聚焦,目标明确。
5.普通话标准,节奏恰当,亲切怡听。
女教师声音动听悠扬,男教师声音浑厚、磁性。
呈现对学生个人指导辅导的风格,而非讲座风格。
6.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不时以提问性的语言引发学生的思考,如“这里该怎么办呢?”“你觉得是不是这样呢?”有和学生个人交流、对话的感觉,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而非教师个人独白,念稿子,照本宣科。
7.讲解节奏切记太快,要能够让所有学生跟上讲解的节奏,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8.针对一个知识点,教师应该直接讲解该知识点,“同学,你好,我们开始学习……”而不是一开始就说“同学们,大家好,上一个视频我们学了……,这里我们开始学习……“这些都属于粘连性强的表现,也是冗余信息。
9.PPT的背景简洁,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因素。
配合文字内容而呈现的小图片、小动画、小视频都很恰当地表达主题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10.老师的讲解是普通话发音标准,富有个性。
语音语调可爱并充满朝气,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腔”,是指导辅导风格。
讲解过程中可偶尔加入了学生熟悉的语言风格,如“浮云”、“灰常”,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微课的制作标准
![微课的制作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0d36dc0ba0d4a7302763a76.png)
微课的制作标准微课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微课根据制作工具的不同,在制作方式上包括数码设备拍摄、录屏软件录制、多媒体软件制作类型、混合方式制作,但最终输出的格式为视频Mp4格式,适合网络上使用。
一、内容标准:1.微课视频长度在5至8分钟,不超过10分钟,符合学生注意力特点。
2.精心设计讲课脚本,讲解精炼、路径合理,重点突出。
3.内容风趣、幽默、情境化,学生沉浸感强。
4.适当提问,引发思考,留白,关键点重点提示。
5.尽量减少视频中的干扰因素。
6.可以包含相应的扩展学习资源,如: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自测题,微课范例的源文件、微课学习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微课内容相关的其他学习资料等。
7.在同一课程中,各讲之间要有整体性,内容容量和时间长短基本一致,技术参数统一。
二、技术标准:(一)视频资源总体要求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
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 p-p (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二)音频信号源总体要求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2.电平指标:-2db — -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3.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
4.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5.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的基本录制要求
(一)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
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
(尽可能使文件小,易于传输)
(二)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三)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
(四)在编写微课内容时,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
(五)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等上须正确准确无误。
(六)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
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
(七)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课件有视觉美感(建议ppt尽量采用单色,突出简示洁之美)。
(八)视频画质清晰。
(九)建议能看到教师头像。
“PPT+视频”的录制模式下,头像不遮挡教学内容。
(十)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
(十一)视频格式为:Flv、Mp4,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
音频格式有:AAC (.aac, .m4a, and .f4a), MP3, and V orbis (.ogg and .oga)。